沙头角是香港最北面的禁区,夹在罗湖和文锦渡之间,与深圳只有一街,不,半街之隔。相隔的那条街就是大名鼎鼎的“中英街”。
“中英街”在深圳边关进入比较容易,网上资料只要持身份证,像一般过关一样,即可。香港居民则需要在深圳方相关单位登记方能进入。
香港这边严密得多,除非是沙头角居民,不然是没办法进入到中英街。所以我们这次行程,就没办法进去了。
到底怎样才算是“沙头角居民”呢?这里就要讲讲禁区边境的历史。
深港边境由1951年起建立,水陆边界由新界北延伸至新界西,以地名而言,大约是最北的沙头角至元朗流浮山再到屯门的感觉。
边境范围最高峰达到2800公顷,现在则缩减至400公顷。边境也逐渐开放给居民相关的人士申请进入。
俗称“边境禁区许可证”的“禁区纸”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原居民,即是祖上已经居住在禁区的人们;第二种是居民,各种原因现在居住于禁区内的居民;第三种是访客,透过朋友或亲戚申请一次性探访签证。
对于各地游客而言,沙头角可能没什么魅力。对于香港人而言,则是一片神祕的未知土地,充满神祕感。这次托上托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一次沙头角禁区,恐怕是一生一次的机会。
行程第一站由上水搭78K九巴或55K小巴到沙头角。经过检查站时,司机会问你,有没有禁区纸。没有,需要下车。有的话,就可以在车上,等警员上车检查。
不得不提,驻守警员礼貌非常好。可见这里的警民关系相当和睦呀!
第一站我们来到沙头角天后庙。天后庙证明了这里曾经是渔村。香港大部份的边境禁区都是渔农业为主,天后庙对外,就是沙头角海。沙头角海连线深圳、西页、大埔等地的海湾。
大家在香港旅游时可以留意一下天后庙的位置,在渔港时代,天后庙一定设立在海皮边上。港岛区有一个地铁站叫“天后”,天后庙躲进了有点坡度的小山丘底端。其实那里在旧时,应该是海岬,现在天后庙对出的陆地,都是填海填出来。
第二个有名景点就是公屋。公共房屋在沙头屋比较像小平房的样子,楼高不过二十层。只要稍为向北区走,屋邨在三十年前已经高达35层,现在的公屋是50层。这里被媒体改了个花名,北欧式公屋。抽到公屋已经很令人羡慕了!还是低层数的住宅,羡慕double。
第三个景点来到新楼街。一墙之隔就是深圳了!新楼街大约保持了50、60年代的骑楼建筑。还蛮喜欢这种建筑,广州上下九附近就有类似的建筑物了。不过那边好像整修过喔,几年前去的时候挺光鲜,如今则不知道了。香港是向来不维修,待折的状态。现在流行拍这些“有历史味道”的建筑。
逛了大半天,在区内仅有的茶餐厅下午茶。出乎意料地好吃!生菜是走过油的,脆脆的。明明很基本,可是现在95%的茶餐厅都做不到这种水准。
走过了主要景点,便沿着边界走。边界对面,深圳的房子又高又大,气派且繁荣。港方的边界线则留着一大片草地。据一位马来西亚导游说,重要的警卫机关前方,留“大草场”,是防御需要。防止对方拿枪一下子就射中,让子弹飞一会,也让人马跑一会。
到处都竖立著禁止穿越的警告牌,蓝底白字。这种样式好像是边境专用。海关也常常见到。
走到尽头居然有一间学校,还有一条地下道。地下道是不开通,闸头的尽处是海关和警察基地。没有别的路继续前进,原路回到入口,告别边界,离开这个难得的地方。
新界北禁区范围
新界北禁区包括荔枝窝、莲麻坑等地。现在要通过此地,无论去沙头角,或者去行山远足,都需要申请禁区纸。
禁区纸申请方法
需要认识一位住在禁区内的朋友,申请期约两周,有效期三日。在禁区范围内要连同身分证明档案放在一起,随时出示。
如何进入沙头角墟
一般旅客建议透过参加本地导赏团进入禁区。例如石屋家园、沙头角故事馆的不定期导赏团。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