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南风拂面,同你一起去‘香港’过情人节

印象香港

香港的处境微妙。以往总是不解身边的人为何不厌其烦,仅仅抱以扫货的目的就能用掉一次旅行机会。而我却从未将它作为旅行首选地。

印象里的香港应该是活在书香和电影里的,华洋杂处,歌舞升平,充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巨型广告牌,真是既发达又市井。可是如果有一天,在香港也能隐匿于世外,找到纯粹与自然的乐趣,我想这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香港。

带着工作狂的旅行

还是老伙伴,我和他。

虽然生活中相爱相杀,但依然能在下个风景处和好。在香港的五天四晚,我们度过了一个除夕,一个情人节。

如果你要问我这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那就是书童在旅途中完美融合了“工作狂魔+宠妻狂魔”的双重角色,白天陪我流连于繁华喧闹的香港街头,夜幕降临他就开始奋笔疾书完成未尽的工作。

那天二雷来杭见我,闲聊中调侃自己说,也许以后我的游记都应该叫做“带着工作狂去旅行”。手机里存著书童各种各样的工作照,扛着摄像机在公交车上,地铁上,火车上,就连这次去香港落地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星巴克连上wifi传输档案……作为一名扎实的新闻工作者,你确实是我见到过最敬业、最认真、最负责、最最爱工作不爱老婆的选手,希望这一段你们领导看到了可以给你加薪哟。

也正因为上述种种,加之香港本就不是一个可以按部就班旅行的城市,所以本次旅途充满著随心,和无所谓。吃了五天海皇粥记,徒步登顶太平山,那些尚不记得名字的建筑和恍若梦中见过的天空,都没有很清晰,我无法绘声绘色描绘出一个色彩纷呈的香港,众说纷纭、千人千面,在这个多元的熔炉里,闲适的旅行?不存在的。也许只有当我像书(陀)童(螺)一样忙碌起来,才能体会到什么是最Local的香港旅行。

微博:@天唱
微信公众号:天海间一号
……………………………………………………….

传说中这里要加视讯?
等工作狂忙完吧

城市中的暗夜森林

寸土寸金的香港,早在开埠之初就有着“十尺楼房五尺金”的说法,楼房密集,高耸入天。大概只剩余天空还有利用价值,所以这里的房子直直地往天上长,楼与楼之间的间距异常狭窄。

一部分在天,一部分在山。歪打正著将酒店订在半山之上,从深圳的飞机落地,到海关入口,落马洲、红磡、中环,落脚点就在这样等宽等高的高楼中。

也不知道是不是跟我玩久了,被我的智慧所感染,书童在订酒店这方面终于开了窍。既然地面不行,山上总可以了。美孚地铁站旁,饶宗颐国学大师纪念馆之上,在这青山翠植当中,几幢白房子就这样成为我们几天旅行的住处。

清晨被虫鸣鸟叫包围,夜晚除了星空,听不见半点汽车鸣笛的声音。那几天倦鸟归巢时,总因走在这弯弯的楼梯上,抬头望见紫色的天空和俯瞰人间的视角而倍感欣慰。

放下行李,抵港第一件事是将饥肠辘辘的胃交给美食清单上那些垂涎已久的食物,这是抚慰一个旅人最妥帖的方式。

点点心虽然是第一餐,但大概也是最难忘的一顿了。难得不用等位,在仅有的一个方桌前坐下,瞥了一眼周边食客的餐桌,按照出现概率最高的点了几样。菠萝包、虾饺、虎皮凤爪,用蒸笼或小盘端上来,满满摆上一桌,未吃先饱腹,获得极大的满足。

我一直没有点菜技巧,也缺乏对美食强烈的热情,但在茶餐厅的喜爱上却是没来由的。喜欢那份随意和自由,不用讲究多么得体的穿着,却也能在落座那一刻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小小的餐厅里往往在墙壁上贴著餐厅老板与某位明星的合照,怀旧又充满lomo风。不管是上班族、学生党还是明星,人们在这里谈事情、聊八卦直到深夜,在港系文化里那份喜爱深入骨髓,这一切都在默默见证著香港生活的变迁。

地址:佐敦文汇街28号,只收港币现金和八达通刷卡。

五彩斑斓的街景,一辆明黄面包车,破旧巷道中杂乱的手推车,重叠贴上的艳丽海报。冲突、对比,鱼龙混杂却又生机勃勃。我总以为,从这里开始才算开启了香港旅行的第一天。

香港的旧,是有质感的旧,就像是在颜色饱满的油画布上很自然地拥有了颇具艺术感的褶皱,哪怕再随意地增加了一笔也并不会破坏它原有的美感。

曾在一本书里看到一句恳切的话:香港最好的东西就是不是香港的东西,而“世界”就是一个用以取代“本地”的理由。于是对于这座城市来说,最具异国情调的“兰桂坊”、荷里道活橱窗里的“唐三彩”、平民夜总会“庙街”….都成了热闹的文化展示窗。

我们总是尝试对这里多一分的了解,相信自己的观察真实于任何书面的描述,所以才愿意不厌其烦的多来光顾几遍。就像我好像说不出香港的“美丽”,但它自始至终都未给我以陌生感,哪怕是在我脑回路里一直都顶诘屈聱牙的粤语,也因为书童的斜杠技能(自封“粤语八级”)稀释了,这大概就是模拟的“家乡”吧。

街道两旁林立的商铺,满大街的卓悦、SASA、丝袜奶茶,每一种都是带有浓郁地域元素的香港符号。它们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潜意识里,仿佛设定好的街道、行人与故事情节似曾相识。而旅行也不过是一场求证,看看它是否与自己的梦境雷同。

//港系二楼书店

西洋菜街五十二号,二楼,得来全不费功夫。虽开在闹市,却隐匿在一派红黄蓝绿和熙熙攘攘的招牌和人群中,如果不是刻意来寻书,怕是会一闪而过。

以“田园书屋”为代表的书舍在旺角一带十分密集,短短百米的繁华街道中,竟藏着数家令书友视若珍宝的港系书店。而这些书店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往往处于一座高楼中的二层,也因此被戏谑地称为“二楼书店”。

不管是主打青春文学的春藤书房,当年流出张爱玲手稿的新亚,还是以旧书、闻名的梅馨书舍,在实体书店如今哀鸿遍野的处境之下,还能在人声鼎沸的商业帝国中恍然置身于一片古旧书籍的天地中,而这当中更不乏罕见的绝版书物,大概没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兴奋的了。

田园书屋可以说是这其中最资深的“二楼书店”,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与其它书店不同的是,它既售书也出版,更有着张扬的“”人设。

蹑手蹑脚登楼,推开窄窄的一道旧门。很难想象的是,在这样一个近乎逼仄的二三十平米内,港台小说、医卜星相、大陆旧书均有一席之地;繁简体书籍整齐有序,却分门别类地贴墙摆放。高高的书山,矮矮的书墙反而剥夺了人的空间,相传“如果在田园找不到想要的书,那么别的地方也一定找不到”。

每一个人都安静地沉浸在面前的书籍,投入在字里行间与读本所营造的避难所里。上个世界五十年代,香港汇聚了各类文化名人,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加之殖民地的政治背景,鸳鸯蝴蝶派、传统戏曲、文艺武侠电影等各类新鲜文艺形式都在这里得到保留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八十年代也因此获得了包容开放的“香港文学”一个章节,被写进中国现代文学史,我们把这一时期的艺术特征概括为“雅俗共赏”。

因为城市不大,总觉街道的相似度也非常高,主干道上永远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只有深入小径中,才能体会这城市里难得的闲散气质。

漫无目的,我甚至不知道一条一条走过的街道通往何处。无意之间发现彩色的楼梯,拉著书童奔过去。其实像这样不知名的涂鸦景点,在香港有许多,它们大多隐藏在街角巷弄,却也在不经意之间编织了发生在路上的故事。

// 油麻地警署

城市小,亦有小的好处。比如这一路靠着双脚基本上走遍了庙街、旺角、尖沙咀,反而乘车是一种令人丧失耐心的交通方式。

从高楼林立的市中心到露天的菜市场,看到当地人的生活。它用一种主动侵入的方式介绍我认识这里最包容的一面,带我用最地道的视野去发现这些老建筑里的怀旧与美感。

再比如,我说想去【油麻地警署】,打眼一望书童告诉我下个街口就到。

我跟他并非TVB粉,可说到这样的电影也是记得起一两部《古惑仔》和《陀枪师姐》的桥段是取自这里。这个建于1893年的建筑凝结著港片迷们太多的回忆,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黑帮电影的拍摄圣地。

三层蓝白相间的建筑,传统的圆柱门廊在一众寡淡和拥挤的暗色系建筑里格外出彩。走在警署长长的回廊之下,电影中的场景也渐渐涌现。如今,这座建筑只是作报案中心和停车场使用,新的警署地址已经迁往别处。

尽管如此,这里依然可以看到穿着制服到处巡逻的“阿sir”,在脑海里快速放闪那些熟悉的画面,更不惜偷偷跟在身后小心地拍上几张以满足自己的电影情结。

地址:从油麻地地铁站出,沿弥敦道,往永星里前进至众坊街,转广东道口向左转就可抵达。

从油麻地警署离开,沿着庙街,走过了一段熙熙攘攘的闹市,直到无缝衔接地过渡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中,被一群卡通小人吸引。

我说这是一场漫画卡通展吧,而书童坚定地认为这只是路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主题公园。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人五颜六色、憨态可掬,总是让人停不下快门。

可爱的麦兜,一个长得不帅,头脑平平的小朋友。和妈妈麦太太,在香港一个叫大角咀的地方过著并不富裕却很快乐的生活。书童很喜欢麦兜小朋友,经常一厢情愿用粤语讲里面的台词给我听,他最喜欢的一句是:从前,有一个小孩很不听话,后来他死了。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在拥挤的香港闹市中如同孤岛一般。它看上去十分老旧又不够安全,但却是世界各地揹包客的廉价落脚点,是非洲、南亚商家的重要交易场所。大大小小的廉价旅店和商铺在这幢17层的高楼里,收容著百余个国家不同肤色、语言和地区的住客。虽然经过翻修,却依然看得出它的与众不同,四周眼花缭乱的楼群、入夜霓虹亮起的街角围楼,只有它犹如黑洞一般,似午夜梦回迂回难达,营造出风格化的电影场景。

还记得发生在《重庆森林》里的故事吗?两段发生在市井里的爱情故事,突如其来的转场和嘈杂的画外音。当电影里重庆大厦的场景出现,金发女郎开始奔跑,随着喧闹的人声一闪而过,就像一场奇妙的幻觉。

电影中的角色开始梦呓:“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上,到底还有什么是不会过期的。”

对于香港人来说,重庆大厦鱼龙混杂,非洲人站在过道上喝着啤酒,地板上盘腿而坐望向远方的亚裔,还有一些伺机而动的商贩,他们随时准备卖力地向你出售廉价手机、手表和一些香菸,一旦你流露出兴趣,便会请你走入另一条专属的通道。

而对于研究者来说,它是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化最佳案例”的地点,这里早已超出了简单的文艺电影和微缩社会的概念。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香港文化中心,起初只是见建筑设计现代、立体,兴奋地跑过去一通拍。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流传的网红拍照点。

背倚烟波浩渺的维港,紧挨着太空馆和钟楼的文化中心。其旧址是原九广铁路总站,虽然车站已荡然无存,但旁边建于1915年的钟楼仍然保留至今。这是香港的“一级历史建筑”,1921年以来钟楼每天都会准时报时。

因为钟爱于这一份无尽延伸的空间感,来来回回取景多次。我们来得不巧,星光大道在整修,对游客封闭,所以只能在外延稍稍逛一下。

夜幕降临,在维港吹了会冷风,惦记着要乘坐天星小轮去往对岸中环。本以为身上所剩无几的现金不足以再支撑起这趟交通费用,做好了无功而返的打算。结果走过轮渡闸道口“叮”一声,顺利通关。后来才得知,天星小轮大概是香港最便宜的交通了吧,只需要2元港币便可以享受维港的夜晚与风。

据说天星小轮作为渡运工具已有百年历史,数年如一日,每隔数分钟或十多分钟便有一艘来往于香港岛及九龙半岛。

说起香港的夜景,多数人都能够如数家珍一般说得出:维港和太平山顶。但是讲真,维港的夜景并没有让我很惊艳,我不时地拿它与新加坡的鱼尾狮公园作比较,略显得平淡与古旧了些。

大概是因为它现代与科技感不足,铺满广告的港口对岸,拥挤密集的楼距建筑,好像对岸风景也近在咫尺。可是,不知为何却能够平复人的思绪,获得一种本不该有的治愈。

窗外是璀璨的维港夜色,绛紫色的天空和墨绿色的墙面形成巧妙的映衬,好像瞬时就明白了为何会有人钟爱这样独一份的复古感,而天星小轮也的确是一种令人开心的存在。

我一直对城市里能通过游船过生活的日子充满好感,那些步履匆匆的日常节奏在船上似乎被强行放慢了许多。从天星小轮起航,大概十几分钟就能够到达另一个码头,下了船就又回归到铜墙铁壁的世界。

香港的快节奏体现在楼与楼之间的廊簷,它几乎承载着方圆数百栋高档写字楼的交通工具。不知你有没有留意过在香港工作的人群,他们的步履速度,存在着惜时和便捷之下的高效。

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我们也马不停蹄想要找一个晚餐的地方。经过一段长长的天桥,来到中环。点评了附近的口碑餐厅,打算直奔“九记牛腩”,这个决定真让人后悔不迭。门前的长龙排到下一个街口,不擅长等待的人默默转身离开,腹中早已响起令人尴尬的饥饿声。

一路疾走,在陡陡的坡上。不看路,就跟著书童身后没命地按快门,我们路过了皇后大道中,路过人满为患的莲香楼。最后没出息地决定去之前刻意错过的街头进了“罗富记粥面专家”,点了一碗云吞面和牛腩面。

开了六十多年的老字号真是误打误撞被我们逮到了。看得出来光顾的多是老客,主打的弹牙汤面和粥,虽然是在中环一带,但是价格并没有很贵。云吞大颗,面也入味,还有其它小吃选择非常多。如果实在不知道要吃什么,可以问店家,他们也会很热心地推荐。

地址:皇后大道中144号金利商业大厦地下 (中环)
营业时间:星期一至日:7:00-23:30

胶片色的石澳

并未留恋城市里的钢筋混凝土,第二天来到距离港岛一个小时开外的石澳半岛。这是一处被人遗忘的角落,安静的海风和清新的街道,写意、慵懒,让繁忙的生活也有了停下脚步的理由。

进岛的巴士在山间盘旋,蜿蜒迂回,中途还会遇到一个高尔夫球场。被时代周刊亚洲版评为亚洲区“最佳市区远足径”的龙脊徒步路线是十分理想的春季郊游路径,只需要在“土地湾”一站下车,跟随一众装备齐全的爱好者在约5个小时后,便可以同样抵达石澳,据说一路上还可以看到大浪湾、赤柱的海景风光。

交通:乘坐港铁到筲箕湾下巴士总站,9号车可以直接终点到达。记得一定要坐在二层的右侧,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就能看到大海。

//彩色的小岛

石澳的特别在于它透露著青春靓丽的少女感,浅粉浅蓝的民居,清澈蔚蓝的海,可怀旧可前卫。白日里除了少数来短暂游玩的客人,当地居民很少出现在街头巷尾。只有不时冒出来的狗狗来宣示著,这里是它们的地盘儿。

因为有好友地接,让我们能够更加尽兴地游览石澳。姑娘是我们在马来旅行认识的小伙伴,相识于大雨滂沱的大皇宫屋簷下。我们一起逛了皇宫一起打车去lot 10吃面,最后还四人一同参观了清真寺,拍照、嬉闹最后因为她的高跟鞋断裂结束旅行。相识时她还在香港读书,这一次来港相见也是非常意外,让我深感缘分的奇妙和牵引。

说起石澳也是她一开始为我们推荐的地方,只是神奇的是姑娘的三姨嫁来了这里,在石澳居住已有十几年,而她也因为这个缘故经常往来于学校和石澳。

她告诉我们,你以为村子的节奏很慢,其实当地人依然过着忙碌到不行的生活。每当游客来临,石澳的常住居民大多外出工作,繁忙依然存在于这座小小的半岛。

巴士站几乎永不停歇的班车,连通起石澳与市区的路。没有ATM机,没有菜市场,这一切都需要到半个小时开外的筲箕湾进行。可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人将这里设为小众游的list中。

随处可见的彩色房子在空荡的街道两旁,多是二三层的小楼。不高,却足够可爱。

我问她为什么这里的房子被染成不同的颜色,她回了我一个很佛系的回答:大概就是随心情吧。谁知道有一天,姑娘们就爱上了与彩色房子合影呢。

我们到的这一天,阳光很好,晒在身上暖暖的。刚过了“极寒”时期的香港可以穿上一件单衣,可以在信筒旁边佯装文艺女青年。有时候走着走着就会觉得,天啦,这不会是我一个人的景点吧哈哈。

说起石澳的海,一样令我难忘啊。总以为看惯了大海,对任何海洋都没有期待,但这里却是“不小心跌入城市另一端”的宁静水域。大有“谁发现,就属于谁”的私密感。

海的颜色不是常见的蔚蓝,而是青与黄的勾兑,暖洋洋泛著一点旧时光的胶片色。因为这片海,你会忘记身处何方,因为它太没有香港特征,蓝天和阳光、大海久久地包围着你。这可能真的是个假香港吧。

我小心地走上岸边的岩石,想拍几张空旷却温暖的照片,才发现距离最近的海依然有这么长的距离。

在拍照这件事儿上,我只能说不强求。他喜欢将一切用新闻的纪实表现出来,因为那意味着真实,这就像他永远都会说我喜欢你不化妆的样子是一个道理。我虽然哭笑不得,也只能默默苦练自拍技术,但庆幸你是一个极度有耐心的人,愿意为了我一次一次重来。

除了彩色房子和温暖的大海。在经过一架蓝色爱情桥后,可以登上山顶俯瞰半岛风光。而错过龙脊徒步的人在这一小段路径中亦能够感受同样的壮丽景色,其实有些许雷同度。

你肯定不会迷路,因为绵延的栈道清晰可见,遥遥地伸向远方。

山顶上除了一座凉亭,一无所有。朋友说她也仅仅来过两次,一次是刚来香港的时候,这是第二次。
也许是因为来一次并没有难度,所以才会将身边的风景排到末位。

在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里,山顶的植物像是吸满了阳光,散发著属于春天的香气。石澳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感受,是年轻蓬勃的,浪漫又爽朗。

整个岛上最扎眼的现代建筑,相传是赌王四姨太的家,环岛时可以路过。

//石澳健康院

更多的人对于这座文艺渔村的了解或许来源于星爷电影《喜剧之王》,这里是电影的主要拍摄地。那段感动万千少女的台词“我养你啊”就取景在这里:石澳健康院。如果你将港系电影巡游作为一次游览主题,那么来到石澳,或许可以进入你心中的那座城。

石澳健康院就在巴士站后没多远,其实刚下车便可以去最近,我们偏偏把它留在最后。想也不用想,经典场景总是需要排队的,我并没有执著于拍上一张跟剧照一毛一样的照片,而是将其他人当作背景,把电影剧照调出来,对比性地拍了一张。

至今仍被无数影迷膜拜的歪脖子树,甚至不少情侣cosplay柳飘飘和尹天仇的那段经典片段。

漫步在港岛

今天安排的路线是:香港中文大学-彩虹邨-坪石邨 – 荷里活道涂鸦墙-中环摩天轮

早餐还是延续着地铁站旁的“海皇粥店”。在香港,好像传统的粥面也可以全天候品尝,原本只是早餐的食物,到了这里加入了丰富的浇头和佐料,变成了正餐和专门化的店,并且遍地开花。

和在家里烧的普通白米粥不同,粥底似乎更要求口感的绵软,细细的米粒被磨得粉碎,经过长时间的蒸煮,已经变成了需要细细品尝的美味,而不是简单的清口和调节肠胃的需求。我们点了传统的皮蛋瘦肉粥和牛滑粥,都很好喝。但是,我还是要墙裂推荐炸肠!!一个听起来很荤却是一道素菜,用制作肠粉的生粉面做皮,内果刚炸出来的油条,蘸点酱油,焦脆可口。整整五天早晨,我们都没有放弃点它。

【香港中文大学】

曾经与香港为数不多的缘分里,有一段是关于求学。
后来原因种种,最终不了了之,却在心中埋下一点过往的遗憾。
喜欢校园的青春、朝气,尽管是一枚刚进入工作不久的社会人,也对之无限向往。

校园里依然是绿植、凉亭、流水,一副春意融融的花园景象。

每所学校里总是那么一二三四五六只猫。

“天人合一”景色毫无疑问是香港中文大学最值得去的一站了,它位于新亚书院学生宿舍学思楼与知行楼之间,可以坐香港中文大学里的校车在新亚书院下,走两步就到了。合一亭的兴建起初是为纪念新亚书院创办人钱穆先生及其所著“天人合一论”。

二树环抱,一滩水池倒映着远处的山,人行其间如在画中,这个景色大概唯一即使是没有摄影功底也能拍出大片儿的场景,所以格外受欢迎。

【彩虹邨】

地址:香港九龙黄大仙彩虹邨
乘车路线:地铁彩虹站C3口

香港公屋代表“彩虹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火了起来,几乎成为每个来港少女必拍打卡之地。这一站紧邻彩虹站,从出地铁站那一刻起就开始遇见“彩虹”啦,让人心情一路都明亮了起来。远观彩虹邨,屋如其名,外墙被刷成五颜六色的彩虹,整齐排列,每一行都是同一种颜色。

普遍取景地都是在二楼篮球场,位于小区停车场上方。除了一半场地被球迷占据之外,另一部分已经全数归于各个摄影爱好者和少女们抢占。带着道具和摄影师的,一个地面扎一堆儿,长时间地不走动。如果想要拍到画面干净的彩虹邨怕是要起个大早了。

【坪石邨】

坪石邨邻近彩虹邨可以顺路一起去了。依然是上个世纪非常著名的公租屋代表,拥有方方正正,高耸入天的天井建筑结构,十分适合仰拍的视角。从天井往上看,建筑内部的黑暗和天空外部的强光形成一种强烈的明暗对比,层层叠叠之间出现了方形的神祕隧道,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寻找涂鸦墙

原本计划著头两天就把必刷的维港和太平山给去了,但是迷恋工作的书童一大早传档案耽误了行程。从彩虹村和坪石邨结束行程时已经傍晚四五点钟。而香港的路不是说你想走立马打个飞的就能够避开高峰期的道路拥堵,盘算了下时间觉得还是在中环一带寻找涂鸦墙比较稳妥。中上环一带,从石板街一直延伸至荷里活道、嘉咸道,满满都是涂鸦墙。

荷李活道(Hollywood Road),有时亦称作荷里活道,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如今提起荷里活道,除了密集的涂鸦,常令人提起的还有“中国古董一条街”。早期这一带以华人聚居为主,也就多了些怀旧古董物品的交易买卖,即使是现在也是常见瓷器、玉器、漆器、屏风等古色古香的中国风情。

起初以为壮观和恢弘的墙画,当见到真身还是很感慨如此短的一面涂鸦墙壁,在十字交叉路口充当着来往车辆的背景,倏忽便会错过,真是欺骗我感情。既来之,则拍之,索性就让书童隔着街道和车辆捕捉了几张。

可我更喜欢其他不被察觉的涂鸦,不用刻意寻找,也能发现许多美好。

//那是爱情的模样

本以为情人节会在太平山顶以看夜景告终,可种种迹象显示,一个工作狂和路痴的搭配让旅行又多了一点意外。为了弥补我挫败且沮丧的旅行体验,书童提议:“要么我们去坐摩天轮吧!你看在新加坡都没有坐成,这不是命中注定?”

所以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坐摩天轮。

中环的摩天轮售价仅20港币也是童叟无欺了,8个人一个包厢,简直是平民的狂欢。但是如果你想包一个情侣的卡座,也没人拦著这种浪漫和有钱的行为。

这一天是情人节,摩天轮这种充满爱情美好寓意的活动就顺理成章成了许多小情侣的甜蜜聚集地。长长的队伍,抱着各种毛绒玩具和玫瑰花的情侣们,将甜蜜浪漫气氛播撒在空气里。

随着摩天轮一圈一圈旋转,可以清晰地看到维多利亚港摩天大楼上的灯光秀,在特别的节日里更是别有一番纪念意义。

当我们四对儿情侣八人正沉迷于美好的夜色时,隔壁包厢里甜蜜的kiss让空气里弥漫着微妙的气氛,大概这时也只能假装我在拍照和沉迷美景不能自拔了吧。

黄昏中的大澳

大澳(TaiOIsland)位于香港新界大屿山西部的大澳岛上,这里是万山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岛上最早被开发的渔村。

从[大屿山巴士总站]坐到这个破落的小渔村,那种初入无人却透露著寒门衰败的气味,仿佛带我们窥探旧时光里的港岛。摇摇欲坠的高架屋,踩上去咯吱作响的老梁桥。这和山以外的那个拥堵、辉煌和喧闹的森林城市全然不同。

早期渔村初建,当地的渔民在近岸的海水上搭建民居,形成当地非常独特的一道风景:棚屋。一半浸入水里,一半露出水面。棚尾朝向陆地,通过木道与地面相连,可以晾晒海货,而棚头会有楼梯通向水面,当地人可以下到水边洗衣服。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水中之城的特色,这个质朴却独立于繁华之外的小渔村被称为“香港的威尼斯”,可真要比起来毕竟缺少了一分精致。它可能既没有石澳的文艺,也没有港岛的阔绰,那些透著损烂与灰尘的没落景象,令小小的渔村散发著迟暮的味道。

交通:港铁东涌站出B口出大屿山巴士总站(靠近昂坪360)乘坐11路直达大澳巴士总站,行程约一个半小时。

渔村依河而建,绕过一段棚屋便能够看到稍现代的居民房。图书馆、小型操场、医疗诊所,袖珍却五脏俱全。

上了年级的大树下,有老人吹风、打盹儿、晒太阳,跟石澳一样也是一副空城的景象。

胖子就只能各种遮遮遮。

这里有许多用易拉罐制作的小装饰,随意地挂在街边。

沿着街市一路走过去,因为正值除夕,许多商店关了门,只有零星几个摊位露天铺出海鲜干货,老板娘挥舞著扇子漫不经心地招揽著游客。我们也就踱著步子走啊走,拥有了一场不需要赶时间的旅行。

实在太饿便随便进了一家店,要了一碗货真价实的牛腩云吞面。因为除夕的缘故,店里并没有什么客人,只有街坊邻里围满了圆桌,看样子是要准备好好聚一餐。

料特别足,每一颗云吞里都有大大的虾仁,牛腩煮得也很入味,吃个底儿朝天。因为这碗面,大澳总给我一种这里“什么都很好吃”的感觉。便宜的海鲜,上过舌尖中国的虾酱,醃晒的腊肉,最重要的还是要数吃到了这样一碗恰恰好的云吞面。

岛上自然淳朴,走一走会发现有不少小庙。关帝、土地、天后宫,因为环境好,还会发现水鸟栖息的溼地,一路民居、自然,和谐共生。

这里的确就像是上个世纪未开埠时的香港,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文化氛围与生活习惯,过著快节奏之下的慢生活。

//到深海里去

花30港币坐上大澳的游艇,穿过河流甬道径直达到深海,可以远观尚未通行的珠海澳大桥,它就像刚刚走过的长堤一般窄窄的,仿佛触手可及。

十几个人一辆的小游艇载满了不同肤色的游客,船家始终未露脸,只在行程开始前后接应你回到岸边。整个过程中最令人期待的是广告牌上宣传的中华白海豚,但看到的概率真是微乎其微,可大家还是很兴奋地期待着。

你必须见到深海,才会发觉原来这里有一种温柔是通过海水表现出来的;你也必须承认,一旦到了海洋深处就会推翻那些带着盐渍和腥臭的偏见。清澈、荡漾的水面,在阳光下发出亮晶晶的光泽。

很遗憾,我们没有看到海豚,只是在同行游客的手机里看到一个模糊的影子,但至少让我们知道并没有辜负在此之前的那份憧憬。也说不定下次你来就能够拥有这份好运气。

//旧时港岛

太阳逐渐落山,渔村即将隐于黑暗。出海归来后,刚好赶上大澳的黄昏。

在我心里,这是整个香港之行最值得铭记的风景。我们不用追赶,暮色就这么静悄悄的来到身边,从市街一直朝着海边走去,渐渐与它的全貌相遇,我终于明白,大澳的夜晚比白天要美丽得多。

那是一种充满希望的光芒,令人沉醉。穿过市街的海风轻轻吹来,带着微微的咸腥,你能想象出潮汐退去,渔民收网,倦鸟归巢。

遇见一户人家在做晚饭,应该是本身就做腊肉生意的铺子。他们将准备好的食材搬到门外,一边做一边将蒸煮好的饭菜端上来,颇有点流水席的意味。一家人围着小小的圆桌坐下来,享用一顿简简单单的年夜饭。

只是于我来说,这是婚后第一个除夕,也是第一次没有跟父母在一起度过的春节。想一想来香港之前,书童还大言不惭说如果能做一场直播也挺好,直播这里的春节气氛(我内心其实是白眼翻上天的),你们要么帮我跟他讲一讲,陪玩其实可以再专心一点。

因为是海岛,自然少不了超多海鲜,还有很多十分有趣的海鲜。对于这种被取了名字还大咧咧挂出来的河豚,真是太喜感了!

也有一些文艺的咖啡小馆~

回到岸边渡口,俨然已经看到落日全貌,渔民收网,渔船从夕阳里归来。
伴随着市街里的海鲜腥气,从四面八方发出的麻将洗牌声时强时弱。
夜幕降临之时才是渔村最喧闹的时候。

//茶餐厅里说天光

在香港吃饭是个技术活,先不说那些知名餐馆,就连街头的蝇头小店也多需要等位。
错过了添好运、勉强挤进了翻座率超高的澳洲牛奶公司,以及长龙排起的九记牛腩……最后一次,我们准备去试一试“翠华”。

翠华的老牌,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传统意义上的茶餐厅。卡座、格子地砖,就连吊扇也充斥着浓浓的年代感。我默默想着港剧里,那些频繁出现在荧幕上的餐厅,十有八九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取景。但当你真正走进的时候还是会由衷地感叹这也许就是“港味”了吧。

翠华比较综合,奶茶、波萝包都是特色。也有一些东南亚的菜系倒是让我们很意外。

徒步太平山

//一座空城

香港的菲佣文化如果不是眼见为实,总是难以想象。狗狗有专人遛,小孩有专人带,在高收入的地区时间管理的体现竟需要另一类人群来买单,这在香港也是稀松平常的了。

有部分雇主在周末放假的时候不允许菲佣呆在家里,七天一休,而剩下的那一天也就理所当然成了社交日。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遍布港九的菲佣便从四面八方涌到中环的皇后广场和金钟的太古广场聚集。

一大早下了地铁,刚好就与周日的香港撞了个满怀,菲佣们有的兜售一些物品,有的就在街边席地而坐,聊天,跳舞,形成香港一道独特的街景。

喜欢这一天的阳光,穿透所有的建筑、树叶,让整座城市都变得通透。

若问观看香港夜景的绝佳之处,许多人也许会脱口而出“太平山顶”。只是白天的太平山你见过么?而且一定不是坐缆车上山,要和我们一样——“爬上去”。

从第一晚开始嚷嚷着要去太平山顶看夜景就一路错过的我们,真的不想吐槽什么。乐观估计了白天登山的人流情况,以为到了山脚下缆车排队就可以顺利登顶,真是太天真。眼见着排满了长龙的缆车口,粗略估计排队到跟前了大概要2-3个小时了。书童一咬牙说:我们爬上去。(说真的,他总是这么把我当兄弟)

此时的香港,已是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从山脚到山顶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尽是坡路。他大概觉得这样的路程对于正值青壮年的我们没什么问题,就一路赶羊似的把我逼到了山顶。唉,全凭一口仙气在支撑。


选择徒步走上去的人很少,可以说是非常“与世无争”了。开始的坡路较陡,到后面趋于平缓,一路上遇到不少附近居民牵着狗狗上山,喘着重气。如果不介意爬山的辛苦,或一天之中只安排了这一个耗体力专案,还是非常推荐登山的。

“山腰里这座白房子是流线型的,几何图案式的构造,类似最摩登的电影院。然而屋顶上却盖了一层仿古的碧色琉璃瓦。玻璃窗也是绿的,配上鸡油黄嵌一道窄红边的框。窗上安著雕花铁栅栏,喷上鸡油黄的漆。屋子四周绕着宽绰的走廊,当地铺着红砖,支著巍峨的两三丈高一排白石圆柱,那却是美国南部早期建筑的遗风。”

我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一段,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气氛,全是硬生生地给搀揉在
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

这里登顶可以抵达凌霄阁观景台,中途还会有一个3d的拍照场所,人真的非常多我们很快就下来了。

到了山顶之后我们没有去收取门票费用的凌霄阁,而是继续前行直到卢吉道观景台。卢吉道以香港第十四任总督卢吉爵士命名,环山而建,位于山顶薄扶林郊野公园一带,路口在山顶缆车总站以西。从卢吉道上,可以俯瞰山下西营盘及西维多利亚港的风景。相较于凌霄阁,这里的视野更加开阔且不收取费用,因为人少也比较方便取景。

‘交通’在中环港铁J2出口外转右,穿过遮打花园向皇后大道方向行,横过行人路后沿着花园道直上。沿途会经过多座香港著名建筑地标,包括左方的中国银行大厦及花旗银行中心,右方的圣约翰天主教堂,之后到达缆车上车处。缆车附近就可以看到登山的指示牌了。

‘门票’太平山免费;山顶缆车车票成人:单程28港币,双程40港币。也可以在各大平台搜太平山的缆车套票,购买兑换就行。

‘时间’山顶缆车周一至周日7:00-24:00 ;凌霄阁摩天台周一至周五10:00-23:00;周六、日及公众假期8:00-23:00;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10:00-22:00,最后入场时间为21:45

‘网址’//www.thepeak.com.hk

最后一页香港

要怎样描述香港的夜晚呢?城市中的夜晚总是散发著暗夜无常的气息。我们在车水马龙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通往太平山顶的路。看不懂的公交站牌下,一辆一辆的车来过,拖着疲又倦的双腿,于是走进一家大型商场歇了起来。直到玻璃橱窗里换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入夜的天空渐渐暗下来,我们才转身又投入这片光怪陆离的世界里。

这里没有寂静的深夜,永远如陀螺一般转动的人群和霓虹,如同行人的心跳。

地处中环,站在腾空的天桥上往下望去。

古老的叮叮车依然是这座城市里最惹人爱的交通工具。

我喜欢在夜晚结束旅行,就好像度过了一个轮回。从太平山顶结束后,我们辗转回到酒店收拾行李,去海皇粥记最后吃了一餐。

回程的地铁上,看着一波又一波跟我们反向而行的人群,总是觉得恍惚。日出、日落,香港旅行也随之告一段落。

黄昏中的大澳,中环夜景,清新的石澳……草长莺飞的自然风光,熙攘拥挤的市井日常,都是我能第一时间记起来的回忆。

除了上述,当然也有不少遗憾,比如体谅你的辛苦,也希望下一次是一次没有工作的旅行。

2018.4.28
祝你生日快乐。
跟你在一起,每天都是情人节。

我们的行程

第一天(2月12日):油尖旺-点点心-油麻地警署-香港文化中心-维多利亚港-天星小轮-罗富记粥面专家
第二天(2月13日):石澳-铜锣湾时代广场shopping-伤心酸辣粉
第三天(2月14日):香港中文大学-彩虹村-荷里活道涂鸦墙-中环摩天轮
第四天(2月15日):大澳渔村-翠华茶餐厅-中环夜景
第五天(2月16日):太平山徒步-海皇粥店-深圳

2月11日先到的深圳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才开始香港游玩。相当于春节除夕是在香港过的,初一返程。但也就因此错过了初二开始的香港花车巡游和维港的烟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岁渐长,那些原本能够吸引我的“迪士尼乐园”“海洋公园”这次都没安排在列。于是,游玩和瞎逛的时间就突然多了许多。

行前二三事



【交通】杭州-深圳-香港;香港-深圳-合肥
去程:2月11日廿六晚上,杭州飞深圳(21:00-23:30,503元)
返程:2月16日初一晚上,深圳回合肥(22:15-00:25;310元)
2月12日廿七早上,地铁1号线,机场东-会展中心-换乘四号线-福田口岸(1小时),出境至香港。
2月16日初一早上,罗湖口岸-1号线前海湾-换乘十一号线-深圳宝安机场,出境至深圳。

向来是看机票订行程,这次去香港也是因为杭州往返深圳价格特别便宜才临时安排进来的旅行。但是深圳去香港这一段,过关就比较折腾了。因为是第一次访港,所以深圳这段的海关要走人工通道。入程算了下至少要4个小时才能到我们住的酒店。如果不赶时间,这样安排是节省钱的好办法。



【酒店】文化旅馆 — 翠雅山房酒店 //www.mafengwo.cn/hotel/7839430.html

评价:算是价效比非常高的一次住宿。酒店位于美孚地铁站步行约10分钟的距离,一二层是博物馆区域,整体的住宿区位于半山。虽然位置高,但是有两次电梯可以乘坐,缩短了一半攀爬的距离。整体来讲环境非常好,空气清新夜晚可以看到星空,客房内部以中式古典设计为主,空间也挺大,相对于香港这种寸土寸金的地儿,春节期间以500元左右的价格拿下还是蛮不错的。



【通讯】某宝上买的7天不限流量电话卡一张只需二十多块,书童依然开通的是全球通业务。但实际上前者真的讯号不太好,很多时候没讯号我还要蹭他的热点,聊胜于无吧。



【货币】深圳通关口岸有八达通卡和货币兑换点,很方便。我们当时是1rmb:8.4。兑换了1500rmb,之后在境内通过银联卡取了1000rmb,手续费一笔16元。



【港内交通】在福田口岸买了两张八达通卡。八达通卡不仅可以刷巴士、地铁,在便利店和很多其他商店也可以使用。普通卡费是145元,内含50港币的押金,剩下100元港币的为可以使用的余额。还有一种是一日卡,卡售价55港币,自开闸起24小时有效。离港的时候,可以在机场或者是地铁车站的服务中心办理退卡。旅行结束的时候我们也没有退掉卡费,或许香港在我们心目中到最后真的成为了一个可以再来个好几次的地方。

官方网址://www.mtr.com.hk/ch/customer/tourist/index.php



【美食】香港真的有太多美食,如果单独计划美食路线大概是另一种体会了。我们吃过的餐厅不多,很多时候还是随遇而安的。在这里只是想提醒大家如果要去吃某家一定一定要提前查好营业时间,这次因为适逢除夕,像添好运、澳牛,一个扑了空,一个吃完之后就关门,要么就是停止叫号或排满了长龙,还是有些遗憾的。



【购物】我们并没有单独安排时间购物,只是在石澳那天晚上在朋友的带领下去时代广场、希慎广场、铜锣湾那一带逛了逛。香港真的很好逛,遇上力度大的活动就非常给力,但是千万不要忽视逛街所消耗的时间,本以为就是随随便便逛一下,结果就逛到商场打烊了。完全可以单独安排一天买买买好嘛?!



【摄影装备】
机身:佳能5d3
镜头:17-40 F4 50mm 1.4 和 70-200 F4
后期:Photoshop+Lightroom

……………………..


旅行结束后,储存卡莫名坏掉了,所以香港照片全部凭空消失,心情黯淡了两天后去找了技术维修,竟然多数都恢复了。

所以如今能让这篇游记面世真的很难得,网路一线牵,让我们珍惜这段缘……



我的其他游记:

【重庆,好久不见】//www.mafengwo.cn/i/10316254.html
【贝加尔湖求婚】 //www.mafengwo.cn/i/7467995.html
【泰北故事】//www.mafengwo.cn/i/5518907.html
【台湾行记】//www.mafengwo.cn/i/5383930.html
【湘行纪】//www.mafengwo.cn/i/6503474.html
【印尼婚纱】//www.mafengwo.cn/i/7771994.html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