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繁花路,
孤独星球一意行。
哥伦比亚常相伴,
食字斋主总无情。


这座岛上藏着人类之于食物所能付出的善意:除非高山大海荒漠,否则几乎走到哪里,都有得吃。各种食物遍布了台湾的各个时段、各个角落,你能在一些意想不到的荒谬时刻,吃到一碗牛肉面,或喝上一杯手摇茶。凌晨三四点,街头的炭烤吐司配鲜奶茶人声依旧鼎沸;胃才刚醒的早餐时间,就有吐司、清粥或蛋饼煎饺可以选择,要不就来碗鸡肉饭,或者凉面味噌汤。午餐晚餐呢?点心宵夜呢?那些摊贩、食肆、店家、餐厅,还有穿梭在街头巷尾的餐车,又或者,四大洋七大洲只要是讲得出来的异国料理,十之八九都找得着。一座面积不过三万五千余平方公里的岛屿,聚集出如此密度的吃食,要说夸张,还真是夸张了。

台湾北部
要参透台湾人五脏庙的中心信仰,必须来一趟荟萃海内外美食的台湾北部。旧城区里老牌小吃就像古早时期人们北上打拼的写照,自山间飘香而来的包种茶也牵动着城镇历史的脉搏与味蕾。当年榕树下、庙口前的一味又一味,就此留存下来成为经典。

台湾中部
中部地区地形复杂,从盆地、丘陵一直过渡到山区,山产为本区菜色增添风味,20世纪中叶清贫时期的饮食发明也依旧保留在小吃文化当中,成为不可不尝的地区性美味。

台湾南部
这里是台菜的发源地,也有来自五湖四海汇聚而成的眷村菜,克勤克俭的客家菜同样在此源远流长。各色大宴小食、鱼鲜菜羹,养出一地刁钻的嘴舌。

台湾东部
好山好水,孕育出优质、有机的好米好菜。生活步调相对悠闲的此地,作物也能以顺应自然的韵律生长。端上桌的,都是主打原味的自信与骄傲。


2019年12月,中国地图出版社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8167101.html
100大圖,直擊你不知道的臺北大稻埕
大稻埕半日遊 小時候聽過孟庭葦的一首歌—— 【冬季到臺北來看雨】, 一直覺得臺北是暖暖的, 沒有四季的分明。 如今,終於來到這座城, 來到臺灣人的"本島人市街"——大稻埕。 這裡曾是清末時期臺北最繁華的地方, 也是臺北三市街之一。 這裡保留了最原始的街道景觀與生活樣貌。 是臺北保留最完整的老街區, 在商業、人文與交通發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大稻埕, 它就像臺北這座城市的家, 牽連著古老和現代, 在這裡你可以用腳步丈量歷史、用眼睛描繪未來。 認識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 跟隨生活在當地多年的友人, 走街串巷深入城市的隱祕角落, 傾聽那些攻略上找不到的故事, 像當地人一樣去旅行。 關鍵詞:遊、吃、住 遊:大稻埕 吃:臺北特色小吃+華泰王子大飯店的全鴨匯 住:臺北城大飯店 街道並不冷清,也不擁擠。 樓房都不高, 商鋪雲集, 交通規劃地標很大很明顯, 摩托車很多很多。 公用自行車倒是騎的人很少。 -----------------------------------------------------------遊-------------------------------------------------- 遊覽關鍵點: 街景、中醫藥業、茶業、布行、古建築、廟宇宗教與在地生活 1.街景 臺北迥異於大陸的都市, 無論或繁華或安靜的街道, 都少見玻璃幕牆的鋼筋大樓, 也沒有拆遷之後裸露的殘垣斷壁, 有的是一種屬於建築本色的調調, 好似漂浮著歷史的塵埃。 這是一座舊城, 老屋、舊道雖然遲暮,卻乾淨整潔, 幫你回憶和發掘那些埋藏在時間裡的故事。 …
在臺灣,做一個隱世者
Foreword 去了一趟臺灣,不同於電影裡描述的那種文藝清新的的臺灣。這趟旅行下來,我所感受到的臺灣是睿智的,寂靜的,曠遠的。如果把電影裡的臺灣比作穿棉布白裙的少女,那麼我感受到的臺灣則是寧靜脫俗的仙子。 行程 第一天:日月潭—涵碧半島—涵碧樓 交通路線:1、國光客運:臺北西站—日月潭,每日有4—6班車。 2、南投客運:臺中干城車站發車—臺中火車站—高鐵臺中烏日站—浦裡—日月潭 酒店:日月潭涵碧樓大飯店 第二天:臺中彩虹眷村-北埔老街-烏來 酒店:馥蘭朵烏來度假酒店 第三天:烏來棋不語演出—食養山房—圓山大飯店 酒店:圓山大飯店 第四天:北投圖書館-淡水漁人碼頭-臺北101 酒店:臺北晶華酒店 Day1: 交通路線:1、國光客運:臺北西站—日月潭,每日有4—6班車。 2、南投客運:臺中干城車站發車—臺中火車站—高鐵臺中烏日站—浦裡—日月潭。 酒店:日月潭涵碧樓大飯店 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從地理書上認識日月潭呢?比起教科書上呆板的文字,我真的建議你們親身來感受一下,日月潭的靜美不是寥寥幾行字能夠形容的。 乘坐快艇去往涵碧半島途中,提前在夢想旅行APP上搜尋了日月潭,裡面的詳情介紹真的好良心呀,標明瞭票價、電話、路線,更有營業時間,真是細節處見真章呀!達人們評論裡自帶美圖,讓我們瞭解真實的情況的同時,還能把美景一睹為快。 看看我身後的日月潭~ 沒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只有與我們同行的三五好友,吹著微風,看著清澈的日月潭,好好擁抱眼前的寧靜。 抵達涵碧半島,下了遊艇。 日月潭有名的地標石,需要排隊合影。其實有好幾塊這樣的石頭,不過最初的這塊最有人氣。 日月潭中有一小島遠望好像浮在水面上的一顆珠子,名拉魯島,以此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氣候冬暖夏涼,就在全國都大幅度降溫時候,1月份日月潭的溫度也不會低於15度。(做個對比,當天北京是零下12度。) 這裡還有一位賣茶葉蛋的“最強阿婆”。由於日月潭旁邊不是允許有小攤販的,但是據說這位阿婆從17歲開始就在日月潭賣茶葉蛋了,所以政府特別給她辦了一個經營許可證,允許她在這裡繼續賣茶葉蛋。 幾十年來,阿婆儼然已經成為了日月潭的一道風景線。我也買個茶葉蛋湊湊熱鬧,和這道特別的風景線合個影~ 第一站的酒店,是位於涵碧半島的涵碧樓。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蔣公的行宮。竹林深處,有沒有電影《臥虎藏龍》的感覺~ 涵碧樓的無邊界泳池,不遠處就是日月潭。在這裡面游泳,就當自己暢遊在日月潭裡吧! 晚上的涵碧樓,燈光中游走出一種悠遠的意境。 這是日式建築,裡面展示了涵碧樓的歷史資料。 夜幕降臨,來到涵碧紀念館,品味歷史和茶香。氤氳朦朧之間,彷彿能窺見一點歷史和禪意,化作茶香四溢繚繞在指尖。在帝都浮躁不堪的心,一下就變得安寧起來。 我們的房間裡也是充滿了禪意。古色古香的設計與現代化的結合。 最讓我們叫絕的就是房間裡的壁爐,不是電子火,而是真火噢~是不是很有腔調呢? 來到了蔣公行宮,蔣公私房菜當然是要嘗一嘗的。擺盤精緻,味道清淡可口,菜量雖小,但是花樣甚多。菜品中,都透露著一股似有若無的禪意,讓我一改以前的大快朵頤,開始細嚼慢嚥。用餐時的儀式感非常強烈,一道道品嚐下來,不知不覺,胃已撐得九分滿。 Day2: 酒店:馥蘭朵烏來度假酒店 第二天醒來,從無邊泳池走下去就是涵碧步道,漫步在涵碧步道。 雖然只是一條不長的步道,但是涵碧步道的來頭卻不小。它過去曾為管制區,是蔣公的私屬步道。蔣公在涵碧樓小住時,常常在這裡散步。 涵碧步道也是觀賞日月潭的絕佳位置。由步道遠眺日月潭,水面如鏡,倒映朦朧山色,風光旖旎,堪稱一絕。 走著走著,一座儲存完好的耶穌堂出現在我眼前。蔣介石生前與宋美玲經常前往這裡做禮拜。一路走來,都是歷史人物的軌跡呀。 昨天的禪意還未褪去,今天的客家風情之旅又開始啦~向著彩虹眷村前進!這也是此次行程最讓大家童心氾濫的地方啦! 彩虹眷村是一處旅遊傳奇景點。起源於住在臺中市南屯區嶺東科技大學附近有一處舊眷村的八十七歲老榮民黃永阜,因為“無聊”而拿起畫筆彩將眷村內的巷弄街道當成了天然的畫布,在上頭彩繪了各式美麗的彩虹線條與可愛動物,不僅染亮了小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更形成一股參訪風潮。因他的用色大膽,構圖可愛並充滿童趣,讓到訪者有如置身彩虹世界,故網友稱此處為“彩虹眷村”。 置身於此處,整個人都變得活潑起來! 這裡還有一個特別可愛的“彩虹超人”(他自稱的噢,雖然我覺得他比較像鋼鐵俠,哈哈!) 彩虹超人非常熱心地幫我拍照,大家要是來這裡拍照可以找他噢,不管拍多少,他都是很熱心的,還會幫你設計動作。只要在拍完之後,在他那個小巧的“求打賞”的箱子裡,賞money就好啦~ 雖然下著雨,但是和彩虹超人玩得超級開心。帶著好心情,我來到了北埔老街。北埔老街位在臺灣新竹縣北埔鄉,其範圍包括北埔街、廟前街、南興街、城門街,街區內有金廣福公館、天水堂、北埔慈天宮等古蹟。 青石路,瓦楞屋簷,民族風情十分濃郁。走在這條街上,會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我總覺得仔細找找,說不定會在這裡找到穿越的空間。 走完老街,我還體驗了一把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北埔老街的特產之一。其以古樸見奇趣,以保健見奇效,自古聞名遐邇,也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將原料放入擂缽內用擂杵細細研磨,待磨成漿狀,即用滾燙的開水沖泡,一碗擂茶就做好啦! 在一碗自制的擂茶中,不僅品嚐到了地道的客家味道,還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接下來,一場充滿原住民風情的音樂劇又讓我大開了眼界。…
【蜂首紀念】臺灣尋味記 | 飽島人的在地古早味
太平洋的風不眠不休地拂過一座島嶼,吹散了歷史的離愁別恨,卻吹不散濃濃的人情味和包含在這人情裡獨特的古早味,溫暖著每個旅人的心頭,也讓每個來臺灣的旅人都能感受到特有的中華美食文化。 臺灣人歷來品嚐各種美味之食,大抵與這個地方的熱鬧有關!而臺灣人用來形容自己的美味,通常都會用“古早味”這個詞。古早味是閩南人用來形容古舊的味道的一個詞,也可以理解為“懷念的味道”,是指遵循歷史流傳至今的飲食製作方法和味道。臺灣人認為古早是一種態度,崇尚自然。古早的美學就是簡單質樸。 說到臺灣充滿古早味的美食,臺灣美食家焦桐是這麼理解的,“臺灣美食是中華美食的濃縮和精華,應該將其稱為中華料理。”尤其是1949年之後,121萬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來到臺灣省,很多老菜、小吃在臺灣就流行開來,比如當年四川老兵們帶去的紅燒牛肉麵,已經成為著名的臺灣小吃,有餐廳推出的頂級牛肉麵,最貴的一碗要一萬元新臺幣。所以,對於臺灣美食而言,除了臺菜,還有的就是來自臺灣省以外的美食,臺灣在地人通常稱之為客飯。客飯,客居吃食,不免思念著家鄉味,簡單地說就是臺灣人口中的外省菜。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年外省人的家鄉味,逐漸內化為濃濃的臺灣味。因此,在臺灣,無論是臺菜還是外省菜,都是臺灣的味道。 本篇為臺灣美食篇,主要分五大部分,從北往南,即從臺北、臺中、臺東(綠島)、臺南一直到高雄,主要會介紹這五個地方的一些美食,其中餐廳會涉及112家,純供大家旅行時參考。那麼,話不多說,讓我們從心(wei)出發,領略臺灣風(mei)情(shi)吧! 第一部分 臺北篇 —— 北漂香 臺北是中國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商業與傳播中心。臺北歷史悠久,歷史遺蹟眾多,因此,臺北的美食文化也是非常悠久!八九十年經營的老店在大街小巷裡頭可是隨處可見。不僅老店多,就連普通的夜市也不少,士林夜市、寧夏夜市、師大夜市、饒河街夜市等夜市就有十個之多,庶民美食文化也甚是流行。除此之外,臺北是個開放而且發達的城市,日式、美式、新派中華料理也是雲集於此,所以說想把臺北美食通通拿下,我想應該是大部分吃貨的願望的啦! 寧夏夜市——夜食乾坤路中間 寧夏夜市是臺北少數將攤販集中在道路中間的夜市,位於臺北民生西路至南京西路段,匯聚許多傳統臺灣小吃,是十大北臺灣夜市的冠軍。 寧夏夜市飲食以臺灣傳統特色小吃為主,包括蚵仔煎、蚵仔麵線、臺南碗粿、豬肝湯、郭魚湯、魯肉飯等等。此外,也有山東赤肉蒸餃、上海生煎包、蒙古烤肉等大陸美味。在夜的美食荷爾蒙的帶動下,走在路中間品味美味,大抵只有臺北寧夏夜市能做得最棒。 地址:臺北市民生西路至南京西路段。 老董便當&臺鐵便當——那些年便當的情懷 便當在大陸叫盒飯,也就是快餐的意思。很多愛好火車旅行的人,都有便當情結,尤其是在日本和臺灣。慢悠悠行使的火車時代裡,包裝簡易、餐食略簡樸的便當,陪伴著南來北往的旅客度過那漫漫長時的旅程。臺灣鐵道便當由日統年代起,隨著火車的進化和速度的提升,成了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在經濟不發達,食物供給單調的年代,鐵道便當是奢華的,而在美食如此豐富的現在,鐵道便當承載了鄉愁和鄉思。 臺灣鐵路便當的風潮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最早的便當以排骨為主,用鐵盒裝著,一般裝有炸排骨或者滷雞腿、半個滷蛋、一片香腸、一點鹹菜,時至今日的鐵路便當,雖然菜品豐富了不少,但是最讓人懷念的還是這樣的搭配。 位於臺北車站一樓大堂的老董懷舊便當,看上去蠻有懷舊便當的感覺,就買來嚐嚐吧,畢竟坐車過來肚子也有點餓了。餓肚子,窮得只能在臺北車站坐地上吃便當,因為買不起茶葉蛋和方便麵啊。 老董家的便當總體味道還可以,米飯軟硬適中,滷雞腿配青菜,還是葷素搭配得很是合理。在臺北車站下車,可以去買來試試,比起大陸的快餐那可是強上還幾百倍,而且也就20多人民幣,價格也蠻實惠的。 臺鐵便當本鋪則是在大部分的高鐵或臺鐵內可以買得到的便當,味道方面就比老董家稍遜一點,不過拿來作為車上的食物,也還是可以的。 推薦:便當 老董懷舊便當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臺北車站一樓大堂。 臺鐵便當本鋪地址:臺北市中正區臺北車站高鐵閘機入口附近。 春水堂&50嵐奶茶——我愛臺灣奶茶 春水堂創辦人劉漢介先生深諳祖國茶藝,也潛心研究日本煎茶、抹茶等。當他想到臺灣四季炎熱,不宜長久地喝熱茶時,就嘗試研究新的飲茶方式,調製出“珍珠奶茶”,短短時間就風靡全臺(後風靡大陸地區)。這種讓“茶”和“喝茶”都變得輕鬆隨意起來的創造,少了一份莊重和儀式感,卻增添了生活的茶樂趣,或許現在的我們時常喝起來沒覺得怎樣,可是回想一下,也著實也是一個難得的發明,真心佩服劉漢介先生,應該要謝謝他。 珍珠奶茶可以說是臺灣在地美食中珍貴卻不貴的一種存在,此珍珠如果離開了奶茶,臺灣人習慣叫他粉圓,粉圓的傳統做法是用地瓜粉(或稱番薯粉,臺灣人非常熱衷於使用地瓜粉,舉個栗子,肉圓的皮放的是地瓜粉,就連豆花也是要用地瓜粉與鹽結晶混合做成滷)加水拌勻,搓揉成粒,再以篩網篩出。煮熟的粉圓黑亮晶瑩似“珍珠”,故得此名。好的粉圓必是有彈牙的勁道,不粘連,不會軟綿綿且經常粘在一起,吸入口中時還能感覺到輕柔潤滑的口感。據說粉圓一般直徑為5mm,吸管直徑8mm,此規格從1987年至今都未曾改過。 同樣未曾改過的還有臺灣人對珍珠奶茶的熱情,直至今日,珍珠奶茶仍是穩坐中式飲品的銷量寶座。來到臺灣,你會見到大街小巷裡有許多泡沫紅茶店,五十嵐、茶之魔手等等,一般每杯在40新臺幣左右,夏天賣冷飲,冬天賣熱飲,日日生意不斷。不過你來到臺灣,想知道珍珠奶茶的魅力何來,推薦還是去春水堂走一趟吧,嚐嚐來自33年前世界上搖出的第一杯珍珠奶茶的味道。 除了奶茶,春水堂還有很多擔擔麵等臺灣在地小吃,如果肚子餓也可以點上一些來吃吃,當然啦,期待不要太高,畢竟珍珠奶茶在春水堂才是王道。 還有另外一家珍珠奶茶店是大陸朋友所熟知的,那就是50嵐奶茶,其創立於1994年,一開始是臺南德興路路邊的一個小攤子,1997年成立了第一家標準店,後經多年發展,於1998年開始逐漸在臺灣各地開設分店。臺灣的50嵐奶茶沒有春水堂這麼純正茶味,奶味偏重,而且甜味50嵐貌似靠糖,不是茶本身帶出來的,所以個人更喜歡春水堂多一點。除此之外,臺灣的50嵐奶茶據我所瞭解,它與大陸的上海50嵐是沒有聯絡的,而據大陸的1點點奶茶說,他們才是臺灣50嵐關係企業。 推薦:珍珠奶茶。 春水堂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66號新光三越B2,近臺北車站(春水堂為連鎖店) 50嵐奶茶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漢中街136號(50嵐奶茶為連鎖店) 鴨肉扁——掛鴨頭賣鵝肉的美味 掛鴨頭賣鵝肉估計就是鴨肉扁的特色了,去他家吃東西可不吃鴨肉,吃的是臺灣土鵝肉,牆上的選單上只有面、米粉和鵝肉。 你可以點鵝肉米粉或鵝肉面,再配一盤鵝肉,就是如此簡單的三樣,鴨肉扁只此一家,且屹立在西門町六十多年。 臺北很多老字號飯館都是很固執,年代的更替,技術的進步,似乎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似的,但正是這一點保證了食客們吃到的味道傳承如一,做美食不是純粹為了賺錢,而似乎成為一種使命一般的東西。 推薦:鵝肉,米粉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1段98-2號。 蜂大咖啡——人情咖啡西門町 對蜂大的瞭解一開始源於朋友從臺北帶回來的一包曼特寧,風味非常特別,由此而引發了對他家的興趣。不過走在西門町的街頭,看著這家蜂大咖啡,貌不驚人卻也有將近60多年的歷史,感覺臺北的美食都是充滿著歷史感。 蜂大咖啡,開業於1956年,前鋪主要賣糕點和咖啡豆(咖啡豆可不是想買就買的,為了達到咖啡豆的最佳風味,所以買之前要提前預定,並由店家自己烘豆再賣,一般建議一個星期左右喝完),本來想買點咖啡豆,可是不知道原來是要提前預定,只好作罷了。 吃飽飯,來杯飯後咖啡,在西門町這家老咖啡館裡成了許多人的共同愛好和樂趣。因為不太懂店裡售賣的咖啡,所以,隨便點了一杯愛爾蘭咖啡,不過還是蠻不錯哦。後來才知道,水滴冰咖啡才是這家店的王牌,下次來一定要試試。除了咖啡和糕點餅食外,早餐還提供煎蛋和火腿腸,喝著一杯咖啡,吃著煎蛋火腿腸,聽著店裡迴圈播放的藍調音樂,臺灣時髦老滋味的咖啡館,還是挺讓人津津樂道。 在蜂大喝咖啡,或許不是全臺北最好喝,但濃濃的人情味和咖啡香卻一直縈繞在店裡和我的心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要我幫忙拍合影的一對老夫婦,閒話交流之間,感受到的是一起慢慢變老的甜蜜,可餵了我這個單身狗一口狗糧,但我也樂意接受。 推薦:愛爾蘭咖啡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42號 順春青草店——消暑解熱一杯茶 在艋舺夜市和西昌街附近有許多草藥店,因此,西昌街一帶也有青草巷的美稱。在大夏天很適合喝一杯青草茶,一方面消消暑氣,另一方面,喝青草茶的時刻也可以稍作休息。 青草茶又稱為百草茶、涼茶或是苦茶,用一種或數種藥草加水煎煮而成。大部分常用的藥草皆具有消暑退火、清涼解熱等功效,是民間流傳已久的養生飲品。藥草就是具有保健功效的藥用植物,從外觀上大致可分成鷳的青草和晒乾藥草兩大類,每一類依使用部部又分根莖類、草本類及木本等三種。薄荷、車前草、蒲公英、半支蓮等藥草都很容易購得,這些不起眼的綠草不僅可萃取其清甘微苦的汁液用來養肝、潤肺、養生保健,更可壓榨後直接生飲,對於防治夏日胃腸病或感冒,也有不錯的效果。 推薦:青草茶 地址: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87號(艋舺夜市內) 鄭記臺南碗粿——臺南名吃臺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