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去台湾是个意外的选择,原来因为民进党的执政,担心对大陆人有歧视,本来是想在国民党重新上台后再想去的。但是女儿二年级学了介绍台湾的课文后对日月潭念念不忘,坚决要求去台湾,于是台湾行便被迅速提上议程。提前3个月去当地出入境中心办通行证(只要带好身份证就行,儿童带好户口本,连拍照缴费半小时搞定,7天后取证或选择直接邮寄到家,自由行务必选择G签),提前一个半月在马蜂窝上办好了入台证(淘宝、携程、实体旅行社都可以办)。有信用卡金卡,第一次办理入台证还是挺顺利的,按照商家要求提交材料后三四天就可以下证了,入台证商家发你指定邮箱自己列印就行,最便宜的普通套餐就够了,完全没必要去加急或者其他附加业务(保险貌似也没人检查,海关根本不看的)。因为靠近春节担心涨价,下证后马上订酒店机票。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提前一个月订的机票居然会出发前价格跳水。出发前一星期我鬼使神差的想再查查机票涨了多少满足下虚荣心,没想过出发的机票居然3张机票合计降价二千多,果断损失900元退票费重新来过(事后发现出发飞机上座率不到4成,航空公司降价促销,看来是中奖了),顺便酒店也重新查了一下,有降价的也退了重订,看来并不是越早越好啊(携程的机票很坑人,第一遍查和第二遍订的时候价格不一样,同程的机票预订时会预设勾选保险,建议还是去官网或货比三家看清楚再买。携程好多台湾酒店房间预订都写着只剩1间,这个纯属坑人不要相信,本人亲自尝试过订完1间之后系统还显示只剩1间,基本上酒店提前一周预订就行了)。提前换台币本人也认为没啥必要,台湾的自动取款机普及率很高,机场就有,出关后现取就行了,后面台币不够的话去7-11或全家便利店找自动取款机就行(台北每个捷运站都有)。除了夜市和乘坐交通工具必须用现金,稍大的店都可以刷卡或者支付宝,现金换2500元人民币足够了(约一万出头新台币)。日月潭水社附近的店可以使用人民币,那里的屈臣氏超市是双币标价。
顺便在说下台湾的小吃,感觉台湾的口味和厦门那里差不多,并没有好多攻略文中描述的那么好吃。有的小吃或者快餐里面有酸笋,不习惯的人建议问清楚再点。台湾人一点都不吃辣,想吃辣的不太容易。台湾的正餐价格不便宜,类似北上广饭店价格,不大的饭店一个人100元人民币很正常,吃小吃或快餐就便宜多了。正餐里面推荐吃下鸡,一点都不柴,全是土鸡。鱼的话据说日料比较新鲜(本人不喜欢所以没试过),但是建议问下做法后再点,如果清蒸的话最好不要点,台湾人习惯蒸鱼只放鱼露和葱姜,口味太淡实在无法下咽。吃了一次烤猪肉,明显比大陆的猪肉肥。不过台湾人对食品安全很重视,因为康师傅出过一次食品安全问题,全台湾都买不到康师傅的方便面(台湾是统一集团出产的方便面的天下,全是高档方便面,里面的牛肉杠杠的,价格相当于大陆的十几元人民币,有几顿晚饭我就是靠这个解决的),大家都不买自然没市场,瞬间心疼我们的食品市场。总体感觉除非你是日料、奶茶、甜食、夜市小吃爱好者或习惯福建风味,否则其他口味的尤其是重口味的,台湾的食物实在有点让人提不起兴趣。
顺便提下,本人在去台湾前补了一下课,看了李安的纪录片《看见台湾》(从飞艇俯瞰台湾,反映台湾的生态污染的内容,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台湾),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不要看国际版,看上下两集的版本,去清境农场的时候有他的墓和雾社事件的纪念碑),央视的纪录片《台北故宫》、书本方面有《自助游台湾》、加籍作家心水的《台湾,你一定要去》(这两本书主要是了解台湾景点,有电子书),还有蚂蜂窝若干台湾办证旅游攻略(顺便说下如果是文艺青年游台湾,建议观看如下10部电影:1、一页台北—台北;2、不能说的祕密—淡水;3、悲情城市—九份;4、五月之恋—苗栗;5、鸡排英雄—台中;6、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鹿港小镇、平溪线;7、天台爱情—台南;8、痞子英雄—高雄;9、艋舺—西门町。10、海角7号—垦丁,如果全看过就当我没说


)。酒店、出行全部在携程选,因为携程收购了台湾的旅行网站,相对其他国内网站在酒店选择面上方面有明显优势,当然如果你选择包车/拼车,蚂蜂窝的价格比携程有优势,售后方面蚂蜂窝没试过,携程还算有保障。
因为带小孩第一次去,去台北以外的地方还是选择在携程上报了旅行团,一日游的都是10人内的小团,多日游的是私家团,总体体验不错。因为时间只有7天,环岛游太赶,只好把垦丁舍去了,下次单独去吧。言归正传,下面正式开始旅程:

第一天:故宫、101大厦

我们是12点上海虹桥飞台北松山机场的飞机(顺便说下如果坐台湾航空公司飞机记得只选长荣一家,其他的台湾人自己对他们都充满了诟病,复兴破产、华航管理不善不是罢工就是事故,这次一到台湾就正好赶上华航大罢工,好多班次取消,还是我们大陆的航空公司保险),虹桥和松山(桃园机场在桃园市,相当于浦东机场到上海市区的距离)离市区近而且人少,是我的首选。2个小时就到台北松山,降落时可以看到台北市容和圆山饭店。

出发前的登机口

宽体客机还是挺舒服的,尤其是人少的时候

飞机的午餐还行,是我习惯的口味。

松山机场远处山下的建筑就是圆山饭店

到达楼层电梯的欢迎词,下去就是免税店和海关

出了关就看到这个,这只熊可能是松山机场的吉祥物,到处都有熊的元素。

松山机场很小,出了关几步路就出去了,毕竟是日治时期建的老机场了。

机场门口的计程车,台湾的计程车基本上都是日本车,保养便宜,台湾人也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大陆车台湾人也不了解,街上日本车、韩国车居多。

松山机场门口就是捷运,我们订的是台北丽都唯客乐饭店,捷运文湖线转信义线大安森林公园下。大安森林公园是台北最大的免费城市绿地,小S的别墅就在这里。

捷运松山站的站台,和上海的人流差距太大了。机场捷运的安保不停的巡逻,不允许拍照,但是不需要向大陆一样进门就行李安检(台北捷运一律不安检,机场也只有行李安检不搜身,对安全很有自信)。

台北的城市风格偏旧,大多数房子都是十几二十年前建的,经济型酒店的装修普遍有点老,不过卫生状态都可以放心。顺便说下台湾的酒店都是3点以后入住,11点退房,和大陆的区别很大,提前到可能房间无法入住。我们住的丽都唯客乐酒店的位于公寓楼内,大堂有种浓郁的上个世纪风格。

因为处于地震带,台北的房子一般都是方形的,楼层普遍不高,酒店中间就有个这样的有特色的天井(第一天晚上就感到了一场有震感的地震,司机反映这些小震很正常,如果长期没感觉反而可能会出现大地震)。

因为台湾比江苏热十几度,到了酒店换完春装我们就出发去故宫博物院(因为是周五,故宫周五周六开放到晚上9点,所以为避高峰我们四点半出发去故宫)。台北故宫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建议去之前看下央视拍的台北故宫的纪录片,有40集的完整版和12集的精华版,绝对涨知识。我看的是精华版,感觉意犹未尽,有时间再看一遍完整版。其实在台湾有南北故宫之称,南部在嘉义,北部在台北,都是故宫博物院下属的展览机构,一般我们只去台北故宫,据说台北故宫的文物3年换一次,其他未展出的都在故宫背后的山洞里面。故宫馆藏文物65万件,如果以3年更换一次的频率的话够你看一辈子,所以是值得一辈子常去的地方。
以下是我收集的台北故宫开放资讯:
展览区一(正馆)
全年开放:08:30~18:30
夜间延长开放时段:每周五、周六18:30~21:00
为提升服务品质,本院正馆已实施持悠游卡感应扣款入场,减少游客排队购票时间,入场更快速便利,请多多利用。提醒您注意,为配合悠游卡票务作业,悠游卡一经感应扣款恕无法办理退票。
售票时间:08:20~18:00
每周五及周六配合夜间延长开放参观时间,售票至20:30止。
普通参观券 台币$350一般观众
团体参观券 台币$320
10人以上团体(团体票券每人320元,另加收语音导览系统租金30元)。
优惠参观券台币$150
 国人凭身分证件(团体亦同)
 持国际学生证者
免费
年龄未满18岁者(不分国籍)。
65岁以上者(本国籍)平日免费。
身心障碍者及其陪同者一人(不分国籍)。
本国学生(持“教育部立案学校有效学生证”者)。
自106年9月1日起至107年12月31日止,每日下午4时30分起,国人凭证件可免费参观正馆(第一展览区)。
展览区一(正馆)参观券可于购票当日参观本院展览区一(正馆)所有当期展览。
*免费参观时间:1月1日元旦、元宵节、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9月27日世界观光日、10月10日国庆日、10月17日台湾文化日。
*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止。“南北联券”优惠措施如下:
持本院北部院区各类参观券者,可凭该券存根,于三个月内,免费参观南部院区。
持本院南部院区付费参观券之本国籍游客,可凭该券存根,于三个月内免费参观北部院区。
参观本院南部院区之外国籍游客,如欲参观北部院区,可于本院南部院区售票口购买北部院区之普通参观券或团体参观券,除可参观南部院区之外,并可凭该券存根,于三个月内免费参观北部院区。

在顺便介绍下交通情况,如果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坐捷运到士林站转红30/815路(或到剑南路站转棕20,但棕20等车间隔比较长;红30路间隔时间比815短,故宫晚上九点关门后正好可以赶最后一班车去士林站赶捷运),时间估计在1小时以上,赶时间就打的,二十分钟不到就到了。打的的费用也不超过100元人民币,像我住的大安过去只要50元人民币左右,但只要不是上下班高峰就不堵车,费用在接受范围内。台北的公交等的时间比较长,半小时是常态,1小时也不稀奇,如果坐公交务必要下载台北公车通看还有多少时间到站,看见公交车来了千万记得要招手招呼司机停车,下车要按铃(或者台湾公车通、BUS+,如果要坐火车的话就下载BUS+,建议要坐公车和台铁的朋友在马蜂窝上好好学习下该方面攻略,想偷懒的就和我一样打的吧)

4点半的故宫大厅还是人潮汹涌,一半以上是各种旅行团。底层是纪念品商店,电梯上去是售票处,租讲解器就在售票处旁边(租讲解器因为只有一个视窗,排队要有相当的耐心),再旁边是存包处,因为双肩包一律不得带入。故宫里面精品很多,大多是小件,耳熟能详的书画精品你就不要想看到了,快雪时晴帖、祭侄文稿、寒食帖不是你想看就能看的,就像去北京故宫能随便看到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吗?书画能看到宋朝的,以二流的作品为主,再往前就不用想了。陶瓷展出以宋朝以后的为主,宋代五大窑、元明清瓷器基本一网打尽,爱瓷器的绝对饱眼福;玉器、杂项都是以小件为主,重在精细程度;佛像和青铜器不多与大陆博物馆差距较大。总之要仔细看打底半天,我们带了小孩走马观花二小时看完,主要是小孩对这个没兴趣。最失望的是三大宝只看到了毛公鼎,另两宝翠玉白菜和肉型石都外借了。

这里上去就是售票大厅

一楼展示的佛像,清宫皇家生活用具,掌中书。上图是乾隆把玩的百宝箱。

这套家俱据介绍是鬼子六奕䜣家的。

古代的掌中书,整整一个展厅都是。

二楼是书画和瓷器,三楼是玉器青铜器

这个翡翠屏风是汪精卫送给日本天皇的贺礼,算是最大的玉器了。

白菜和红烧肉都不在,就放了这两样的大幅宣传画在那里,没办法只有下次再来了

大名鼎鼎的宗周钟和毛公鼎

玉器方面,有很多是精品,特别是汉以前的古玉,绝对是惊艳。

书画方面就有点失望,可能是胃口吊的太高,想看的一个都没看到,北宋以前的几乎没有,南宋的也很少,展厅整体不大,中间还有不少的拓本。这个是宋高宗写给岳飞的勅。

方孝孺的字,朱之蕃的题词

这个定窑的孩儿枕在中学历史课本里有。

传说中的汝窑,看的流口水

大名鼎鼎的鸡缸杯,但比起下面的斗彩盘又差远了。

我们宜兴的紫砂壶在这里也占有一个展厅哦。

走的时候大概是6点半,出发时候来特意请司机开到正门口拍两张故宫的夜景。

台北故宫到101只要20分钟车程。说到101这次真是一言难尽,台北的天气太多变了,冬天晚上去101看夜景简直是撞大运,我去了两次顶楼都是有雾能见度只要10%,顶楼观景台关闭,隔着玻璃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到。冬天台北多雨,白天还晴空万里,晚上一降温空气中水汽明显增大了,整个顶楼高耸在雾气中。冬天要上观景台的朋友还是白天去登楼比较靠谱点。这是第一次去101楼下拍的,顶楼都在雾气中,第二次去更惨,能见度还不如第一次。想拍101的小伙伴还是白天去象山公园爬山吧,那里角度好,带小孩的就算了,爬上去据说在半小时左右。101大楼开放时间:09:00-22:00;停止售票时间:21:15;停止入场时间:21:15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门票全票600新台币/优惠票(限学生、军警)450人民币/团体票450人民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免票:1.15米以下儿童免费。千万记住101有双人套票1020NT,不主动提醒售票人员就会按1200NT算,这点我就中招了。101可以说是全台湾门票价效比最低的地方,可作为台北地标不能不去,看来只能留待下次去台北圆梦了。

101底层的美食广场应有尽有,我们选的小南门,味道还行,就是座位不太好找。

叫号的东西很有特色,到号会灯会亮。

卤肉饭一开始比较兴奋,后来好来发现全台湾都是这玩意,味道大同小异。

台湾蔬菜很少,主要就是青菜和包菜(这里叫高丽菜),让包邮区的小伙伴很抓狂。

这个酸辣汤名不副实,一点不辣,略带酸味。

这个好像是牛肉卷饼,味道还行,比较有嚼劲

肉酱面,感觉台湾的肉酱简直是百搭的,早上酒店都有放好的肉酱让你往各种东西里面放。

在小南门旁边还有一家油鸡饭,店家推荐说是上了米其林。看见有人在排队,我也忍不住去排了20分钟队买了一份油鸡叉烧双拼饭尝尝,只能说油鸡很嫩,叉烧太硬,总体感觉马马虎虎。

油鸡叉烧双拼饭

101的鼎泰丰都是给旅行团吃的,9点半还有人在排队,这个队伍是大概8点左右的盛况。

台北101大楼裙楼为购物中心,共地上6层,地下1层;地下1层为生活美食广场,有生活商店、各地美食等;1层为101大道,有服饰、配件、彩妆保养等;2层为时尚大道,与世贸中心及纽约购物中心有空桥连线;3层为名人大道,为品牌旗舰店;4层为都会广场,高40米,占地500平方米,有露天咖啡、欧式、泰式与中华料理餐厅;5层为金融中心;6层为健身中心,有攀岩墙、拳击台等装置。101大楼-1到5层其实和大陆商场没区别,登顶买票在5楼,第一次到售票处买票时小姐姐告知楼顶能见度只有10%且室外平台不开放,考虑到后面还有时间就没去,到-1楼买了点水果就撤回酒店了。

门口的街头艺人,很陶醉的演奏,台湾感觉街头艺人比大陆放得开,他们无所谓你给不给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

回到酒店都已经9点半了。

第二天、野柳、平溪线一日游

酒店餐厅在地下室,台北酒店的早餐普遍品种不多,价格到不便宜,相当于人均300台币。

对驴友来说,坐火车游平溪线是不二选择。对于偷懒的人,那就报旅行社的一日游团,省得计算火车的时间。优点是市区内上面接送,缺点是时间比较紧张,玩的不够深入。我们报的10人团早上7点半来接,回到酒店大概5点半,游览野柳、黄金瀑布、九份、猴硐、十分,本来介绍上说有十分瀑布的,结果司机没有去,不过在路上也看到了,冬天水很小不值得去。总体感觉野柳最值得去,九份适合搞摄影的人去拍夜景,十分和猴硐小孩子比较喜欢,也很有文艺气息,就是十分放灯的人实在太多影响舒适感,反而十分车站和静安吊桥给人惊喜。整个台湾的小团都是司机兼导游1人搞定,作为司机是不错的,作为导游就很一般了。我们坐的是宾士的商务车,台北到野柳大概1个小时左右,车上禁止吃食物,这点比大陆限定的严格。

路边大楼上的标语亮了,路灯旁边也全是青天白日旗,让人有穿越的感觉。

路边一家彩票店

野柳地质公园为大屯山余脉伸出海中的岬角,长约1700 公尺,野柳奇岩是这里的主要看点,它是世界奇观之一。可以说风光独特,在其他地方没有这种特别的感受。景区门口装修很朴实,和它的名气比起来有点太低调了。门票80台币,儿童半价,很实惠。野柳也是整个平溪线唯一收门票的地方,台湾的门票相当厚道,在台北以外的地方,我只在清境农场和野柳、阿里山、九族文化村买过门票,而且价格不贵,日月潭都不用门票,甩大陆5A景点N条大街。

野柳地方不大,走进去5分钟不到就到主景区,不拍照1个小时可以逛完,拍照的话再加1小时。图上的都是代表景点。

野柳地质公园内可概分为三区。
第一区属于蕈状岩、姜石的主要集中区。在第一区中可看到蕈状岩的发育过程,同时也有丰富的姜石、解理、壶穴与溶蚀盘,著名的烛台石与冰淇淋石也位在本区。
第二区的地景与第一区相似,皆以蕈状岩及姜石为主,但数量比第一区少,著名的女王头、龙头石与金刚石皆位于本区。于第二区靠近海边可看到三种形状特别的岩石,分别取名为:象石、仙女鞋和花生石。三者都是岩层中形状特殊的结核,经过海水侵蚀后,而突出于海边的小地景。
第三区是野柳另一侧的海蚀平台,比第二区狭窄,平台一侧紧贴峭壁,另一侧底下则是急涌的海浪,在这里可看到不少怪石散置期间,其中,较特殊的有二十四孝石、珠石、玛伶鸟石,三者都是形状特殊的结核,经过海水侵蚀后,所呈现的奇特岩石。第三区除了奇岩怪石的自然地景之外,同时也是野柳地质公园内重要的生态保育护区。
蕈状石的演育过程要历经千百年,一颗颗活像是大香菇的髦状石,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野柳地质公园里宣状石,因外观像是一柱擎天的巨型香菇,因此又称为擎柱石,整个野柳公园内有180余个,完整地记录了蕈状石的演育过程。

进去到了海边就是一条分岔路,俏皮公主在第一区,女王石在第二区,这是第一区。

沿着路往前走的平坦地段就是第二区,按地图看一直可以往前走到山背后的第三区,但第二区过去岩石就很少了,主要景观在第一、第二区。感觉石头都大同小异,但是这些岩石的基座都很脆弱,女王石下面已经有明显的裂痕了。

我们去的时候下雨,风浪很有气势。

站在第二区看第一区

一位60年代在野柳海中救人牺牲的英雄。

大名鼎鼎的女王石,天气不给力,没法照出蓝天背景的照片,在这里拍照得有充足的排队耐心。女王石右下面已经有一道裂缝,也许若干年后就倒了。

像一个面包。

排队拍照的人群。

地上的红线就是警戒线,不得跨出,像大陆的火车站一样时刻有工作人员提醒。

景区门口很贴心的在进门不远处做了两个女王头和俏皮公主的复制品,这里不用排队随便拍。
第二站是阴阳海和十三层遗址,车程野柳过去40分钟左右。阴阳海因海湾中的海水颜色呈黄褐色,与外海方向正常海水的蓝颜色形成鲜明对比,因而得名。海边的山便是金瓜山,原来有金矿,日据时代留下了矿山遗址。

十三层遗址背后是茶壶山,山背面就是九分山城。

因为矿山上的水呈现黄色,流进大海便形成了黄蓝两种颜色的阴阳海,晴天的时候更明显。

烟雾缭绕的是基隆山,沿着山路往上走就到黄金瀑布。

这里的水含有重金属,虽然清澈但是无法饮用。

图中路边的就是以前的饮水渠,供人饮用的水就从另外的地方引过来。

黄金瀑布位于新北市瑞芳区的兴村与梅兰村之间,由于早期于瀑布小溪上游,为采铜矿之处,长年来因重金属类矿砂沉积溪床作用之下,使其水质氧化而形成奇特的金黄色瀑布景观,当地居民将其称为‘黄金瀑布’。

翻过山顶往下开就到了九份山城,《台北县志》记载,清朝初期,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户人家,每当一家外出到集市购物时,都要买“九份”分给其他人家,到了后来九份就成了这个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九份位于台北县瑞芳镇,早期因为盛产金矿而兴盛,矿藏挖掘殆尽后从而没落。1990年后,因电影《悲情城市》在九份取景,九份的独特旧式建筑、坡地以及风情,通过此片而引起了岛内外的注目,为小镇重新带来生机,成为受欢迎的观光景点。2001年,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作品,神隐少女中的街道,灵感也是取自于九份老街。台湾歌手陈绮贞的歌曲《九份的咖啡店》的创意,也是来自这里。 1945年战后,九份的黄金产量曾一度恢复,但1957年后因矿藏衰竭开始衰退,最后于1971年正式结束开采,九份从此失去了往日的繁荣。屋舍人去楼空、老街人烟稀少,喧闹的小镇又归于平静。1980年代后期,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所执导的电影《悲情城市》,在九份附近取景拍摄。这部获得威尼斯大奖的电影,令人再次留意到这个特别的小镇。从此,每年都有许多的画家、雕塑家、陶艺家聚集在这个小小的山城,寻求创作灵感。九份的房屋顺应山势,栉次鳞比地盖在一起,狭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阶,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是九份最具特色的景观。九份的街道都是窄窄小小的,其中的基山街是最热闹的一条。这条颇有味道的老街,体现了台湾特有的饮食文化,是九份最繁华的商圈。街两边是百余家小店面,传统小吃、饮食店、民艺店,吃喝玩乐住样样都有。仅吃一项,就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来九份的游客,一定不会错过这里独特的芋圆。这种以芋头为主要原料,用纯手工做成的传统的风味小吃,滑润可口,色香味全。此外,还有草仔粿、芋仔番薯、以鲜鱼制作而成的鱼羹、香酥可口的鸡卷等等,只有吃了,才知道其味美。
山城没法停车,要到山脚下的停车场才能放我们下车,爬上去再回头路走回来。我们在这里连吃饭2个小时,感觉时间也差不多够了。九份特色在于他是一座山城,可以眺望海景,可惜当天有雾看不见。当然晚上的夜景也是不错的,老街已经完全商业化,商品大同小异,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走爬到老街途中安静的小道。顺便说下,司机说他们当地人来九份不吃饭店,都是吃小吃,街上小吃种类很多,有名的有深坑臭豆腐、芋圆、芋粿巧(芋头和糯米虾干搅拌后蒸熟)、草仔粿(类似麻薯,有绿豆、红豆、芋泥、菜脯等口味选择)、传统古法制作红糟肉圆(有酸笋,建议不要尝试),“鱼丸伯仔”的招牌三宝:豆干包、鱼丸汤、干冬粉,阿珠雪在烧(花生卷+冰淇淋的甜品),因为我尝试过厦门的食物,不太合我口味,在网上搜了一遍后只吃了赖阿婆芋圆,其他的实在没有兴趣尝试。

九份好多商店都有这样跳出的平台,用来露天观景杠杠的。

左手边走上去就是阿妹茶楼

升平戏院,原称升平座,首建于1914年,1934年当地人投资于竖崎路与轻便路交叉口的现址重建。新升平戏院为二层楼结构,一楼石造、二楼木造,两层总共约600个座位。在九份的黄金时代,升平戏院每到假日便人声鼎沸,据说当时歌仔戏、电影、布袋戏等轮流演出,使得升平戏院整个月份档期全满,瑞芳与金瓜石的居民也都前来看戏,假日甚至可以达到每天两三千人买票看戏,这也使得升平戏院周围成为九份最热闹的区域。

阿妹茶楼是九份地区的代表性建筑与最早的茶艺馆之一,地理位置适中,视野极佳,每一桌都可欣赏到山海美景,据说是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汤屋。

路边好多店都售卖这宫崎骏元素的纪念品。

赖阿婆芋圆,店面不大,矮桌木凳古色古香,芋圆放在玻璃大碗里,根据客人要求加上热甜汤或者冰沙,覆蓋各种红豆,花生,芋圆甘甜软糯,Q弹爽口。从来没吃过这么Q的芋圆,的确名不虚传。可以选冰的,也可以选热的。上图灯光下面的阿婆就是赖阿婆本尊。
网路上是这样介绍赖阿婆的:九份是有全台湾最老牌、口味最多样的芋圆专卖店。这里的芋圆品尝起来不但有原始的香味,更是非常有嚼劲,越嚼越香。赖阿婆芋圆可说是九份地区最受欢迎、人气最旺,并且还颇受媒体推崇及好评的芋圆店。赖阿婆芋圆已经营到了第三代。赖阿婆芋圆秉持以健康食材开发新口味,选用天然五行健康食材,不含任何化学色素, 全程采用纯手工制作。赖阿婆制作的高质量芋圆,荣获2005年度全台美食小吃票选第二名。店内周边摆设有着五、六十年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彷佛进入时光遂道回到了那个年代。赖阿婆还是当地的名人,在庙里还有她与地方领导的合影。阿婆芋圆皆是手工现场制作,店家将精选的新鲜大甲芋头去皮切块,隔水加热后蒸熟,并依照适当的地瓜粉或太白粉比例,加入与芋泥一起搅拌,水量也必须加得适当才能吃出浓浓的芋头香,之后捏成长条状、切块,就可以可烹煮出Q弹软绵的芋圆。

阿婆的店面很大,周围全部被他们家包下来了,有足足四间店面。

红糟肉圆以传统古法制作内馅,搭配上软嫩的外皮与特调酱料,是九份非常出名的小吃。金枝红糟肉圆,地道的老字号。这张照片是生的,吃的时候会放到锅里煮熟,特别提醒,里面有酸笋,有股臭味,不习惯吃螺蛳粉的同学就不要吃了。

我们在这家饭店吃的,基本在最高的地方了,不下雨可以看大海,可惜下雨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三个人3菜1汤1200台币。

整个台湾行程中吃过的最好吃的鸡。

尖椒一点辣味都没有,也是服了。

台湾饭店的汤的品种也很少,我们这里常吃的番茄蛋汤、三鲜汤之类的一律没有,只有菌菇汤还符合我们的口味。

涨蛋里面包着肉沫菜,这个让我又学了一招。
第四站是猴硐,猴硐就是大名鼎鼎的猫村了,其实除去猫之外,猴硐还是一个矿山遗址,只是现在无矿可采,当地人以猫也聚财手段了。猴硐位在新北市瑞芳区以柴寮路为主的周边,命名最开始起因是:邻近一处山洞有大量的猿猴聚居,故称“猴洞”,日治时期因当地盛产煤矿,当地人为求吉利,不喜欢矿坑里有水,故改猴洞为“猴硐”,后至民国51年因“猴”字不雅,改字为侯硐,车站也随之更名成“侯硐站”,但在民国94年,经地方人士建议:保留地方文史特色,再次更名回“猴硐”。这个地方不大,一个小时足够了,停车场出来就是车站,车站前有条商业街和原来的煤厂,从天桥过铁路就到了猫村,整个村子就在一条直线上,一百户人家不到。
99%的人来猴硐都只逛猫村,如果有时间,建议在花1个小时好好了解下猴硐煤矿的历史,站前有当年的办公室、仓库和装置,沿着车站前基隆河往南走10分钟不到,有矿工纪念馆和壶穴地貌观景台,基隆河对岸还有当年的煤矿遗址。如果你是火车迷,坐在车站天桥上或者铁路边看火车也是个好选择,每隔几分钟就有火车经过,各式各样的车种, 太鲁阁号、自强号、莒光号、电联车、观光列车、载水泥的货运列车,都可以就近观赏。

车站对面就是煤厂,左边红色建筑是整煤厂办公室(现在是游客咨询中心),白色的是仓库(现在是愿景馆),右边的就是原整煤厂的装置。
以下为台湾网站介绍:侯硐的第一煤乡历史兴衰
侯硐位在台铁平溪线上,自清代以来就是知名的矿产山城,因应煤矿的发展兴起,当时聚落曾高达6千多人,连女性都要到选煤场上班,侯硐当地车站、变电所因此设立,周边更有医务所、矿工宿舍、所长宿舍、美援厝、番仔寮、木工场、五分车的柴油机车库等建筑设立,完整的矿工聚落,也是吴念真导演“多桑”一片的拍摄地点所在,片中深切刻画矿工生活。
在矿业盛行的时代,侯硐创造了许多第一,首先就是台湾煤矿最大产区、也是质量最好的矿坑,鼎盛时期猴硐仅瑞三公司一家煤矿公司、本坑年产量就有674公吨,遥遥领先第二名的466万吨,占当时全台煤矿产量的1/7,坑道总长60公里,深度由海拔96公尺挖到海拔下348公尺;全台最先进的选煤厂房也在大正9年、西元1920年在基隆河边兴建完成,是当时唯一的选炭场与运煤桥,结合一楼钢筋混泥土与二楼以上为木头架构的三层楼高的厂房,包含台湾第一座货用电梯也因此而生,应用于载送拆解机具零件到矿坑中组装应用,选炭厂房里共三部选煤机,根据导览介绍当时一台机器日币40万的报价,相当于现在物价的7亿,由此可知当时猴硐煤业的鼎盛与技术的先进。另外运煤桥的圆拱造型也是另一项台湾第一,现存运煤桥是曾于民国54年以混凝土重新建造过的!

侯硐煤矿博物园区 侯硐经过经济结构转型,能源动力来源改变,煤矿产量降低等影响,而在1990年画下煤业发展的句点。在煤业没落后,侯硐也慢慢衰落而人烟罕至,为保留地方特色文化,规划了侯硐煤矿博物园区,以瑞三整煤厂为主题馆区,搭配下述展馆呈现矿工生活:
*矿工纪念馆-将矿工浴室改建,以矿工一日的作息,展示矿工医疗史、矿工生活型态、坑道模拟等相关文献和工具。(沿车站马路往前走10分钟,不在站前广场上)
*旅游资讯中心-原汁原味地呈现昭和10年、1935年的建筑,提供旅游咨询。
*愿景馆-原为整煤厂仓库,内有矿工生活与物件陈列,另搭配矿工画家洪瑞麟老师的画作作空间呈现。
*地质馆-原为烘沙室,供作火车煞车之用,现改为介绍基隆河特殊地质为主。
*侯硐艺术公厕-将“侯硐-板桥”歌词和矿工口述历史,镂刻在不锈钢外墙上而成,以现代空间设计呈现矿工历史。
侯硐的自然生态
猴硐地区除了具有矿业的悠久历史,还有丰富的自然生态,世界十大保育植物之一的钟萼木,被列为保育类植物,是由冰河时期存活至今,不曾演化仍旧维持原样的树种,全世界只有这一科一属一种,瑞芳是钟萼木在台的极东生长地,北部约有千株上下,近半数在猴硐山区,且发现有遗传异变而更显珍贵,堪称是台湾的国宝。
邻近九份跟金瓜石盛产金矿,猴硐旁基隆河畔上就有保值价值的试金石,试金石的质地细致,将金块在上划过,根据色痕深浅,由白到红,即可判断黄金的K数,其他石头在上面刻画,只会有一种颜色,是以前用来判断金矿纯度的方式之一,目前因科技精进,试金石演变成观赏价值,其中以特殊造型或是坑洞款式具较高收藏价值。
另外基隆河的特殊景观:壶穴,产生在高雨量、硬质砂岩的上游区域,因为大量流水夹带石头冲击而成的特殊地貌景观,基隆河有三处:大华、暖暖跟猴硐,大华壶穴已被破坏,暖暖的目前无路可直接到达,最容易近距离接触的壶穴就在猴硐,粗估约有近四千个,这些地貌也会如同野柳女王头一样,因为时间而不断改变,到猴硐也不仿来看看大自然的奥祕。
侯硐的猫村奇蹟
原本因矿业兴起而参差坐落在侯硐火车站旁半山上的聚落,因矿产结束而没落、青壮人口外移,但是因为猫群,而让地处偏远的猴硐成为观光重地。搭乘台铁到侯硐站下车,就能听到由音乐家林慧玲老师创作的“我的心中住着一只猫”,搭配猫叫声,让侯硐成为台湾第一个‘音乐火车站’;另外由基隆客运营运的808路线,往来于侯硐跟瑞芳之间,也请了石绘艺术家李鸿祥设计‘猫公车’,猫咪彩绘造型、把手、猫铃声,让猫村之旅更加有趣;耗资1800万、2013年甫完成世界第一座人猫共用的‘猫桥’,以回首的猫咪造型外观,让人猫一起由车站散步到猫村,近距离接触可爱的猫群们;沿路上都绘有贴心、可爱的指示,提醒避免带狗来访、如何正确喂食、不建议使用闪光灯拍摄等事项,希望大家都能有趟愉快的猫村之旅。
景观特色:
侯硐车站为台湾少数仍贩售名片式车票的车站;当地因猫咪数量多,受到志工及居民的特别照顾,形成一特殊景观,故又有“猴硐猫村”的称号,也拥有世界第一座人猫共用的“猫桥”。

整煤车间的模型

铁路旁边挂了不少竹子,有些有字,大部分没字,是用来许愿的,是平溪线的一大特色。

创意商店一律以猫作为主打,和厦门的猫街一样,猫粉要疯狂了。

站前广场,7-11到哪里都很显眼。

天桥下的站台。

连车站公厕都这么萌,忍不住拍了一张。

猴硐到十份大概40分钟,猴硐去十份的路上遇到一个地方叫暖暖,顿时想起了梁静茹。
十分老街位于台湾新北市平溪区,十分寮拥有广阔的河阶台地,又有平溪支线铁路经过,民宅紧邻铁道两侧兴建,是忆旧及抒发乡愁的最佳地点。这条以铁路为主轴的街道,火车从门前或屋顶上经过,对旅客来说是一个不同的体验。平溪乡老旧的十分老街,经“改装”颇具浪漫气氛,吸引不少新旧观光客冒雨游赏。连线十分村与南山村的南山(静安)吊桥,全长一二八公尺,是目前少见储存良好的人行吊桥,景观优美浪漫,常吸引游客驻足。
可能是接近元宵,十份老街上站满了放灯的人,路边也全是天灯店,让人原来对其的美好印象丧失殆尽,在导游的安排下,我们也买了一个,拿着毛笔在天灯四面写下祝语,放飞天空。十份最有特色的是铁路穿街而过,但满街的人让人很无语,反而在车站那里找到了清净的感觉(后来才知道《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里面的放天灯是在菁桐拍的,怪不得人很少)。静安吊桥上逛一圈,老街外的铁轨上拍照,夏天有时间租电瓶车去十份瀑布(步行要半小时,去过国内各大瀑布的可以无视这个地方,不去瀑布的话十分一个小时足够了)也是逛十份的好方式(在台湾,元宵节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北天灯、南蜂炮、西炸龙、东邯郸”的风俗,平溪天灯被DISCOVERY频道票选为全球第二大夜间嘉年华会,每年的元宵节在平溪又叫天灯节,因为当地会举办斗天灯的活动,看谁天灯做得最大或是最特别,据说最少1天有6万人涌入这里同时写下自己的愿望,如果你喜欢这种热闹的聚会,那你就来体验一把吧)。

火车来临时的十分老街

天灯店的纪念品,有亮和不亮的两种,建议买一个回去做个纪念。

老街尽头的车站

旁边的山上都落满了天灯。

离老街不远的村口反而更有宁静的味道。
5点多从九份出发,回到台北大概6点不到,顺便到附近的永康路美食街逛逛。

晚饭就这里解决,很遗憾,虽然名气大,但味道一股康师傅红烧牛肉面调料味,价格还不便宜,一晚牛肉面要350NT。

店内座无虚席,还要排队等座。

排队吃的天津葱抓饼

小S推荐的担担面馆,没时间去尝了。

这是我拍到的晚上最清楚的一张101大楼,可惜这条晚上没赶去。

途径一家卖文具的书店,进去后发现台湾的小学生是不用大陆的汉语拼音的。这是网上的介绍:台湾采用的是注音符号来学习中文字的.注音字母是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汉语拼音字母,该方案于1913年由当时的教育部召集的国音统一会议定,1918年由当时的教育部正式公布,1920年进入小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1930年改名为“注音符号”。该方案的字母形式采用汉字笔画式,如:ㄅㄆㄇㄈ……,语音标准为国语,拼写形式采用声韵双拼或声、介、韵三拼。该方案是《汉语拼音方案》颁布之前影响最大的拼音方案,我国大陆直到1958年以前,小学语文都是教学注音字母,台湾一直使用注音字母,在海外影响也很大。
《汉语拼音方案》是60多年(从清末到1958年)来我国人民创制汉语拼音的总结,是集大成之作。新中国成立后,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就着手进行汉语拼音方案的研究,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反复修改,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1958年秋小学开始教学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比注音字母更先进,更科学,它的制定有三个原则:国际化、音素化、标准音。国际化指字母形式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音素化指音节结构音素化;标准音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语拼音方案》比注音字母更具有字母国际通用、表音准确的特点。40多年来,《汉语拼音方案》已在我国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其中也包括对外汉语教学),同时,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1979年联合国祕书处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在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国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近年来,台湾的一些地名也开始使用汉语拼音,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文目录检索已全部改为汉语拼音。新加坡多年来都在教学和使用汉语拼音。
大陆采用汉语拼音与台湾注音符号是正好呈现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换句话讲,大陆汉语拼音相当于是台湾注音符号的“英文表示法”;台湾注音符号则相当于大陆汉语拼音的“符号表示法”。尤于这两种系统只是表示法不同,所以它们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汉语拼音与注音符号的转换只是一个“查表”的工作。

便签纸可以做成这样?大陆肯定是违法的。

这个书包很拉风。

第三天、花莲一日游

第三天去花莲,本来打算从花莲走横贯公路去清境农场的,但在网上看到1、2月份可能因为下雪进行交通管制,有些民宿也不接受来自花莲方向的预订,考虑再三还是选择了台北往返花莲的一日游行程,缺点就是坐车时间稍微长了点,来回7小时车程。7点10分左右到台北酒店来接,八点左右回到台北酒店。这天一共玩了清水断崖、砂卡当步道、七星潭三个地方,总体感觉坐车有点长,在太鲁阁玩的时间有点紧张,砂卡当步道的景色比国内一些峡谷差多了,清水断崖和七星潭还不错。

出台北过了宜兰就大名鼎鼎的苏花公路(苏澳到花莲),一直都是沿海岸线走的,沿途可看海景峭壁,一边是蔚蓝、浩瀚的太平洋,另一边是峭壁悬崖,沿途风光秀丽,沿线景点众多,是世界著名的景观公路,当然也是一条死亡之路,经常雨天会遭遇塌方事故,2010年10月这里塌方曾有20名大陆游客遇难。当然这是塌方是小概率事件,沿途车子不停在峭壁和隧道中盘旋,特别是快要到花莲的一段的风景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在台北、宜兰都是细雨濛濛,宜兰过后一出隧道马上雨过天晴,还看到了彩虹,看来我们的运气不错。照片是在车上手机拍的,有点不清楚,但是现场绝对令人震撼,居然还是双虹。

车窗外拍到的海景。

太鲁阁国家公园是台湾地区的著名“国家公园”旅游圣地之一,位于台湾岛东部,地跨花莲县、台中县、南投县三个行政区。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中横公路系统。太鲁阁公园成立于1986年11月,东起和仁溪口,西迄西合欢山,南至奇莱南峰,并沿着奇莱北峰东棱东伸至加礼宛山,北至南湖北山,横跨了花莲、南投及台中三县;立雾溪为区内最主要的水系,流域面积涵盖了全境的三分之二,总面积达92,000公顷,仅次于玉山,为台湾第二大公园,清水断崖也是属于这个公园的一部分。

清水断崖号称“ 世界第二大断崖”,前后绵延达2 0多千米,是苏花公路最惊险壮丽的代表景观,也是台湾八大奇景之一,这里的地质以片麻岩和大理岩为主,且以垂直的角度向海平面急降,高度均在300米以上,其中,清水山附近的断崖高出海面800余米。远远望去,公路像盘在悬崖上的纤细腰带,崖壁下方则是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的太平洋。走在路上,你或许不觉得害怕,但是当走完了这条路,回头望时,常令观者不寒而栗。

苏花公路下面就是花莲到台北的铁路,相比公路,铁路安全多了。

到了这里可以体会到太平洋的海水是那么的湛蓝。

说到台湾十景,真的网上找的很辛苦,只找到这个台湾八景,不知道十景之说从何而来,如果有人知道麻烦不吝赐教。台湾八景:①定于清康熙年间的八景是:安平晚渡、沙鲲渔火、鹿耳春潮、鸡笼积雪、东溟晓日、西屿落霞、斐亭听涛、澄台观海。
②定于清乾隆前期的八景是:香洋春耨、赤嵌夕照、雁门烟雨、鹿耳春帆、鲲身集绸、金群晓霞、鲫潭霁月、旗尾秋收。
③定于日据时期的八景是:旭冈、淡水、八仙山、日月潭、阿里山、寿山、鹅銮鼻、东海断崖。
④定于1953年的八景是:玉山积雪、阿里山海、双潭秋月、在屯春色、安平夕照、清水断崖、鲁阁幽峡、澎湖渔火。
⑤现行八景是:阿里奇观、日月风姿、鲁阁幽峡、南湾极致、阳明风光、北投温泉、野柳公园、乌来飞瀑。

停车场走过去10分钟不到就是观景台,虽然晴空万里,但是旁边的高山仍然是云雾缭绕。

断崖下的火车疾驰而过,坐在车里的人能感到上面有这么多人在注视他们吗?

在停车场回望观景台。

清水断崖出发去砂卡当步道半小时车程,很多旅游团行程上对太鲁阁的介绍都含混不清,属于故意混淆游客概念,前面介绍了太鲁阁国家公园是个很大的地区,所有旅行社口中的太鲁阁是指的太鲁阁峡谷(也是台湾八景之一),太鲁阁峡谷为台湾花莲县自太鲁至天祥之间20千米的大峡谷。沿线山岭,高入云霄,谷深莫测,溪流蜿 蜒,飞瀑似帘,景色奇绝。谷内胜景有长春祠、九曲洞、天祥等。附近还有建筑巨集伟的德祥寺、七层天峰塔、孟母亭、普渡吊桥等。基本上旅行社只是带着大家走一条步道,去下长春祠就完事了。如果要完整的了解太鲁阁峡谷,建议要走清境农场到花莲的线路,翻越合欢山,或者住在天祥的太鲁阁精英酒店,游完中横路上声誉最高的观光胜地天祥,走白杨步道,这才不枉来一次。当然,和五岳和黄山庐山比太鲁阁差多了,胜在人少清净。

我们走的是峡谷口的沿着砂卡礑溪水的这条步道.砂卡礑步道沿山壁辟建,行于步道上,沿途可欣赏溪水的碧绿清澈、美丽的岩石褶皱及林木景观,也因步道循壁修筑,须特别小心头顶上方突出的峭壁。 除此之外,沿路的生态景观丰富,展现无限的生机,为最佳的自然观察地点。步道两旁坡度平缓处,高山林木郁郁而生;坡陡之处,岩生植物低矮遍布。茂密的山林及清澈的溪水,也提供适合动物的栖息环境,溪中常见鱼、虾、蟹、水生昆虫及蛙类,步道上则能瞧见昆虫、蝶类、蛇类及山鸟的身影,偶尔还能发现哺乳类台湾猕猴,滑荡于树林间。速度快的话预计来回2个小时,我们只有一个半小时,带小孩一半都没走到就返回了。

这条步道是为当年日本人为水力发电而修的施工道路。

t

砂卡当步道往前开一点就是标志景点长春祠,长春祠“太鲁长春”是入峡后的第一景。过红色的铁桥长春桥后,只见一道飞瀑在长春祠前分流人立雾溪,加上古典的祠堂建筑,一幅山水庭园的图画便活生生地呈现眼前,位于青山绿水间的长春祠,是为了纪念修筑中横公路的殉难者而建,原祠因地震遭山石毁损,新祠是采用山洞型的建筑而成。祠后有380台阶的石梯蜿蜒向上,俗称为天梯。石梯尽头可到达观音洞,洞内有观音石佛及横贯公路的施工全图。我们没有上去,在停车场拍了张照片就走了。
走完步道已经12点多了,我们出了峡谷去附近太鲁阁族的开的饭店吃饭,看得出来都是旅行社的人,当地政府也挺支援的少数民族的。饭店很有民族特色,但东西的味道一般般,旅行团团餐的口味。

饭店门口的香蕉花和果。

纺线的太鲁阁族阿姨,我们在这里买了她手工编织的笔袋,上面的菱形图案代表他们祖灵的眼睛,很有民族特色。

路边不知名的花很漂亮。

这里的洛神花不错,炸桑叶还是第一次吃,味道还行,就是上菜速度太慢。
吃完饭开车半小时就到七星潭。七星潭在花莲机场的东侧,是一个突出于美仑鼻一侧的海湾;七星潭从前是花莲发展定置渔业最兴旺的地方,早年真的有零星湖泊散布,如今一般称七星潭是指美仑工业区和花莲机场以北的地区,海岸线绵延20多公里,海滩宽度约在100公尺左右,大多都属于砾石滩,让七星潭成为花莲近郊最佳的踏浪捡石好去处。七星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在清朝的“台湾舆图并说台湾后山总图”里,标示着花莲有几处低漥的溼地,这些大小不等的溼地湖泊就是七星潭;在公元1936年日据时代兴建沿海飞行场时,日本人将七星潭填实,于是把七星潭地区的居民迁到美仑鼻一侧的海湾附近,但是这些居民仍自称为七星潭人,从此大家就称居民所居住的海湾为七星潭。

个人觉得七星潭的海可以说是台湾最美的海,这里没有沙滩,都是各种各样的小石头(不能带走,否则要罚款),堆石头玩海浪骑自行车就是七星潭的全部,晚上还是赏月赏星。

今天下午的天气不佳,风浪很大无法看到海天一色的美景。

潭边就是花莲机场,台湾国军正在飞行演习,不断有F16从头顶呼啸而过。

这个大叔唱的很投入,不得不说台湾的民间音乐很发达,除了阿里山到哪里都有艺人表演。

这个广告把我雷倒了

回来在宜兰路上经过的蜡笔工厂,小朋友可以去自制蜡笔。

晚饭因为到酒店都快8点半了,就没出去吃,体验了一下台湾的方便面,50台币1份,虽然牌子没听过,但料多实在,牛肉甩康师傅的一条街,味道不比永康牛肉面差。

第四天、清境农场

到台湾第四天才遇到台北的晴天(也是在台北4天里面唯一的晴天,可惜要去清境农场不能去101登顶,好遗憾),前几天一直是下雨,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今天行程是去清境农场,晚上宿日月潭。9点半出发,开车3小时到清境农场,中午在农场附近的饭店吃饭,吃完后去青青草原、纸箱王、莫那鲁道抗日纪念碑,然后5点半出发开车1小时左右去日月潭酒店。

台北酒店外面的风景,果然是个游玩的好天。

途径圆山饭店,下次一定要来住下。

清境农场附近的特色美食就是瓮仔鸡,每家饭店都打着这个大幅的广告,上图就是做鸡的瓮。我们去的一家叫“伊拿桑”的饭店,饭店外面风景不错,正好对着清境农场的大水库,可惜水库的水已经干了70-80%,这个在李安导演的《看见台湾》中也有完整的描述,主要原因是农场旅游业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

这两张都是饭店窗外的风景。

这个就是瓮仔鸡,给你个手套自己撕成片包在包菜里面吃。

台湾的鱼真的是无力吐槽,淡而无味,肉质也不怎么样,点了红鳟鱼一鱼两吃,结果只吃了几口全倒了。

清境农场坐落在群山之间,与武陵农场、梨山福寿山农场合称为台湾三大高山农场。清境农场分为绵羊区、牧牛区、蔬果区、高山花卉区等多个园区,其中最有名的景点有青青草原、小瑞士花园等。农场春季漫山桃李争妍,夏季绿草茵茵,深秋赏似火红枫,冬天远观山顶积雪,各有不同风情。我们只玩了青青草原一个地方,主要是拍照和看表演花了不少时间。每逢周末和假日,青青草原的“羊羊羊脱衣秀”总是能吸引非常多的游客,从牧羊犬赶羊、拍卖羊到现场剪羊毛,但是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春节假日毛都被剪光了,只有马术表演(下午3点45开始,时间45分钟左右)上图是青青草原的大门,进门都有工作人员或者自助的在手背上盖章的服务,这样一天内,凭手背上的章,可以多次进出此景点,进去一路都是下坡路,最后在纸箱王那里出来。清境农场号称台湾的小瑞士,民宿都是欧洲风格,最好还是在这里住一晚,第二天早上可以上合欢山观星观日出,据说这里的日出比阿里山更棒。像我们这样当天来回感觉太仓促了。
门票
青青草原:160新台币 (1月1日-12月31日 工作日)
青青草原:200新台币 (1月1日-12月31日 节假日,寒暑假)
小瑞士花园:120新台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
08:00-17:00(青青草原),09:00-21:00(小瑞士花园)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下午2点的大白天居然还有月亮

在这里的重要专案就是喂羊,旁边有自助饲料机买饲料,我们带的面包全部贡献给羊了(顺便吐槽下台湾的面包,估计是食品新增剂不给放,味道比大陆的差多了)。

这里就是表演绵羊秀的地方,经过春节长假这里的羊毛都剪光了。

白色的是高空观景步道,要另收费,但我觉得没走的必要。

下面很多的欧式建筑就是清境农场的民宿,真应该在这里住一晚体味下这里的黄昏和清晨。

马术表演3点45分开始,全免费,分小丑表演和马术表演两段,小丑一般般,会邀请两位现场观众上台配合,比较搞笑;马术表演很精彩,花样层出不穷。

最后出门的地方是一个蒋介石的雕像,清境农场原来是退伍军人垦荒的地方,蒋介石曾经来视察过
过,后来老蒋挂了,这里的老军人怀念领导,感谢领导视察,大家出资就在这里立了个像,还把他的遗嘱刻在上面。老蒋虽然学孙中山立政治遗嘱(中正纪念堂也有),但观其所作所为,人品和国父比差远了。

下面是我从光明网上搜的遗嘱资料:现在公开发表的蒋介石《遗嘱》,写于1975年3月29日。蒋介石的疾病已如近年台湾所公布的相关资料所言,其发病因起始于1971年阳明山的一场车祸。经过几年辗转病榻的折腾,蒋氏晚年又并发了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进入1975年春天,蒋介石曾出现过一个短暂的回光返照。在神志清醒的短暂时日,蒋介石死前念念不忘的一件事,就是要求从前的机要祕书秦孝仪来士林官邸为他整理遗嘱。1975年3月29日上午,秦孝仪坐在蒋介石身边执笔,由蒋口授,记录了一份《遗嘱》的草稿。后来它果然就成为蒋介石最后定稿并公布的《遗嘱》。秦孝仪记录的《遗嘱》是:自余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无日不为扫除三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之国家,艰苦奋斗。近二十余年来,自由基地日益精实壮大,并不断对大陆共产邪恶,展开政治作战,反共复国大业,方期日新月盛,全国军民,全党同志,绝不可因余之不起,而怀忧丧志。务望一致精诚团结,服膺本党与政府领导,奉主义为无形之总理,以复国为共同之目标,而中正之精神,自必与我同志同胞,长相左右,实践三民主义,光复大陆国土,复兴民族文化,坚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惟愿愈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成国民革命之重任,绝不中止!矢勤矢勇,毋怠毋忽。

看完雕像出来走十分钟就出青青草原,再往坡下走就到了小朋友很喜欢的纸箱王,这个在苏州周庄我们已经逛过了,唯一不同这里有纸火车给小朋友坐,外面有个很大的滑梯,互动性更强,小朋友们都玩嗨了。再往下走一段路还有一家纸箱王主题餐厅,也是类似的地方,所有餐具都是纸做的(不需要门票,坐火车另收费,但购买一定金额商品可以免费乘坐)。

因为在青青草原玩的超时了,空中花园也没法去了,只去了莫那鲁道抗日纪念碑,莫那鲁道就是电影《赛德克巴莱》中反抗日军的土著头人。雾社事件,是于1930年在日据台湾发生的原住民抗暴事件,地点位于今南投县仁爱乡雾社。事件起因是由赛德克族马赫坡头目莫那·鲁道率领德克达亚群各部落因不满日本当局长期以来苛虐暴政而联合起事,于雾社公学校运动会上袭杀日本人,事发后立即遭总督府调集军警,以飞机、山炮、毒气等武器强力镇压,而在1896年至1930年间,台湾原住民死士先后发动150余次武装抗日行动,尤以1930年爆发的雾社事件最为惨烈。事件重要人物莫那·鲁道自杀,参与行动各部族几遭灭族,数百原住民于高压情势下集体自缢,余生者被强制迁至川中岛。当时莫那·鲁道遗骸作为人类标本被日军放在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标本馆,1973年10月24日台湾省政府自将骨骸迎回雾社,10月27日于雾社事件四十三周年的日子,将遗骸入土。纪念公园不大,10分钟左右就可以玩完,主要是缅怀一下当年的历史。

纪念公园对面就是仁爱乡国民小学,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感觉太好了。


他的雕像脚趾头上还夹着燃烧的香菸,我一开始以为是不文明游客的恶作剧,后来司机提醒说这是有人故意这么放的,因为莫纳鲁道喜欢抽菸,管理人员就经常在雕像的脚趾缝里塞上点燃的香菸代替香烛,烟雾冒上去正好可以飘到他的鼻孔里面,感觉他好像是真的在抽一样,对这个创意我表示佩服的五体投地。


纪念馆出来就往日月潭走了,途中还会经过电影里面原住民在山下往下扔石头的人止关。日月潭的住宿地方我反复比较,最终还是选了水社码头的大涞阁,三人间观湖房,这里可以看早上的日出,也可以早上到日月行馆附近涵碧步道走走,离向山自行车道也很近,住宿条件明显比台北的酒店强多啦。

窗户外面就是水社码头,晚上的码头很宁静,远处有灯光的地方是伊达邵码头。

远望玄奘寺和慈恩塔。

酒店门口的商业街,一直开到9点半才关门。

这里的居臣氏最有特色的是双价格标签,人民币台币分别标价,直接收人民币,水社附近的商店都这样。

夜色中的日月行馆,蒋介石当年下榻的地方,据说顶级房间82500台币一晚,马桶都是黄金做的,普通房间都要3千多人民币一晚,真的是有钱人玩的地方。

路上贴的标语很有意思

旁边有家有趣日月潭,商店里面有好多高档八音盒,又有时钟和LED夜灯,又可以插U盘、耳机,价格,当然价格也不便宜,便宜的9800台币,贵的15800台币。

日月潭的吉祥物,猫头鹰、白鹿、兰雀。

逛一圈回去睡觉,水社附近缺点是没什么好的吃饭地方,晚饭就只能便当或者方便面解决了。

第五天、日月潭

早上六点半起来在阳台上看日出,清晨的日月潭笼罩在一层薄雾中,让人感到无比静谧。

日月潭中的拉鲁岛,日潭和月潭的分界线。原为 高山族之一的 邵族祖灵 圣地,99年9.21震灾造成岛受损严重,现在已不能登上去了,邵族人相信他们的最高祖灵就是居住在拉鲁,依照传统,凡是想学做 “先生妈” (邵人对传统祭师的称呼)的妇女,都必须由资深的先生妈陪同,乘船登上拉鲁岛,去感受最高祖灵的启示,得到应允之后才算是正式入门。

对面就是码头伊达邵码头,昨晚看过去灯火通明的地方。

码头的飞鸟无人打扰,只传来它的鸣叫,堪称"鸟鸣山更幽"

山缺口处越来越亮,其实只是因为那里低才会有变化,每个月日出的位置都不一样,这次的日出是从最高的山后显现出来,出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很亮了。总结一下,日月潭最美的地方在水社日出和向山日落,日落我没见到,日出最美的并非指日出本身,而是日出时日月潭的静美,这里没有名山大川排队观看的喧嚣,只有自己和自然的对话,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太阳出来了,一片金色。

划过水面的快艇。

酒店的餐厅就在日月潭边,边吃饭边赏风景。

隔壁的码头的咖啡馆,简称码啡馆

出酒店往涵碧楼走,先经过水社码头,这次码头在整修,不少地方围挡了。

池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过了水社码头就到了涵碧步道,整个涵碧步道都是蒋介石当年散步休息的地方,有水边和山上两条路,两条路在育鱼亭不到会汇合,可以回走不同路线体会不同风光。我们走的是水边线路,首先到的就是蒋公凉亭

坐在蒋公呆的地方看潭水,享受了一把当年的领导待遇。8点水社就有旅行团的游船开始游湖了,在晨光中游湖,无论是坐在船上看风景还是在岸上看看风景的船都非常惬意。

下面是百科的介绍:涵碧楼旧名“手网地”,因地形如先民捕鱼所用的手网撒开之状而得名,山形似碧,故名涵碧山,又称碧山,在蒋公行馆设立后,才改名涵碧楼,三面环湖,从涵碧楼俯瞰,日月潭青翠的山峦、蜿蜒的湖岸以及湛蓝的湖水,交织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涵碧楼步道乃指蜿蜒于整个涵碧楼的森林小道,步道穿梭于海拔七百五十公尺至七百八十公尺间,全长一点五至二公里,环抱涵碧山,蜿蜒缓行。海拔七百九十三点三公尺的涵碧楼(原蒋公行馆)就在步道上,全程步行时间约一个小时。过去曾为管制区,蒋公小住时,常散步其间,或由步道下方的码头搭船至月潭,前往慈恩塔,至今步道下方仍可见码头与一岗哨站。
  涵碧楼步道坡度平缓,阶梯处均以红砖砌筑,于绿林中更显古朴典雅。步道两侧林木苍苍,树流蓊郁,常见五色鸟、山头红、绣眼画眉等低海拔鸟类。由步道远眺日月潭,水面如镜,倒映朦胧山色,风光旖旎,堪称一绝。
  涵碧楼位于日月潭涵碧楼半岛,昔日为先总统蒋公行馆,基地面积近十公顷,整个饭店依地形、用途不同,分ABC三馆,A馆为客房大楼。 B馆包含SPA、健身房、三温暖、会员俱乐部等休闲设施。 C馆包含别墅区、会议室、图书馆、停车场等空间。涵碧楼总楼地板面积26690平方公尺,约八千建坪,总投资额新台币18.6亿元,乡林集团自八十六年购并涵碧楼大饭店以来,历时五年余,始完成饭店之改建,于民国91年3月3日以全新风貌重新和国人见面。以“极简”、“禅风”为建筑设计核心思想的涵碧楼,由木头、石头、玻璃和铁等四大建材所构成,自涵碧楼开幕后,让国人眼睛为之一亮,甚至成为坊间许多餐厅、旅馆、建筑个案、商店抄袭的范本。

这个是蒋介石卫兵呆的岗亭。

这个是蒋公专用的码头,视野很开阔。

育乐亭和拉鲁岛、玄光寺、玄奘寺、慈恩塔连起来是日潭和月潭的分界线。亭造型像个帽子,重点是里面放了蒋介石的总统语录,大意是要亲近自然、爱护环境。我们八点多从酒店出来,走到这里大概半小时不到,因为9点要出发,所以就往回走了,有时间可以继续往前绕岛一圈,但精华部分已经走完了。

育乐亭前观湖,有当地渔人的小屋。

半岛上的耶稣堂,原来是蒋公坐礼拜的地方,现在被承包做了拍婚纱照的地方,也有下午茶可以享用,卖点是蒋夫人当年爱享用的红豆松糕,参观20台币一位,我们时间紧张没进去。

这个地方一个合影的人都没有,和玄光寺那里有天壤之别。

回到水社,司机带我们去租自行车。水社停车场旁边有很多租车行,酒店也有免费租自行车的,就是酒店没有电动车租,在外面租车自行车200台币,电瓶车800台币,不限时无需押金,只要把入台证留在那里就行了。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有小孩,那就花钱租电瓶车吧,既能带小孩又省力。过了水社坝就是著名的向山自行车道,向山自行车道位于水社游客中心与向山游客中心之间,长度不长,约900公尺左右,坡度平缓,很适合全家大小一同骑乘的自行车道,此段单车道被CNN评选为全球10大最美的单车道,沿途风景秀丽,仿佛走在画中的优美令人沉醉,因路段平缓好骑,适合单车初学者来这里练脚力、看美景。(最好9点之前,10点以后人就多起来了)。

从水社出发先要经过一段商业区,这里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不受汽车和行人的影响,风景比开车看强多啦。

水社这里有高档酒店,也有民宿和揹包客适合的客栈,丰俭由人,大多临水而建,和伊达邵码头比风景更好,但缺点是吃的地方没那里多。

眺望涵碧半岛。

日月潭边的月老庙

这里就是水社坝,过了这个坝就一路美景不断了。

路边的槟榔树

水那叫一个清,比九寨沟还绿。

路边休息的小亭子,可以看不一样的风景

有两座象征意义的永结桥和同心桥。

由于向山段在改造,租车行建议我们骑到这里就返回了,连拍照来回1个半小时。这个平台是挑入湖中的,车不能上,拍照的好地方。

来张手机全景图。
回到水社大概10点40分,花了1个小时40分钟。后面我们就去伊达邵码头坐游船,途径日月潭最大的寺庙-文武庙,文武庙主祀关公,并供奉孔子及岳飞等神明,每到考季总吸引大批学生前来求愿。门口的平台,文武庙后殿的观景台也是赏湖景的好地方。

这两张是在文武庙前平台拍的,平台可以下台阶一直走到湖边。当年没修环湖公路时,要坐船到下面的码头,走366步台阶到文武庙,现在台阶两边挂满了风铃。

这里就是伊达邵码头,在这里买票坐船,依次游览水社、玄光寺,再回到伊达邵码头。这里的船有好多种,有单程船,有包船,还有水社码头发来的船,散客一定要记得在几号码头下的船,哪里下就在哪里上,30分钟一班船,在码头停靠5-10分钟就走,具体可以问码头工作人员,否则极容易等错坐错。伊达邵在邵族语中是“我们是人”的意思。
游船购票处:可于水社游客中心、伊达邵码头售票处或民宿老板处购买船票。
游船介绍:首次登船点一般为水社码头和伊达邵码头。游船航线可选择顺向及逆向两条航线回圈航行于水社码头和伊达邵码头、玄光寺三处码头。同一船队航线船只可随意搭乘,如果想在某一站多做停留,需要搭乘同船队后面班次的船同样是可以继续前行至下一码头的。但顺、逆向间航班因分属不同船队联盟,无法互搭。
票价:单段100NT,全程300NT,据说提前订购日月潭好行套票或者在民宿老板处购买,价格有优惠(在码头外也有人兜售游船票,不知道价格如何)

码头前的美食街,我们在这里吃的饭,大众点评找了家高星的,可惜还是不怎么合口味,这里的饭店正餐11点半才开始对外营业,早到也没有用,工作人员正在用餐,只能在大堂等,和大陆的饭店的工作时间没得比。

我对这里的美食不感冒。

我在大众点评上选了家四个星的叫“麓司达”的餐厅,墙上挂满了老板参加各种美食比赛的奖章奖状,点了几个推荐菜,还是老建议,除了鱼不要点其他都可以点。整个餐厅给我感觉口味非常清淡,素菜这么烧可以理解,荤菜这样就让人受不了。

这个菜是特别推荐,起司茭白,第一次吃到,味道还可以。

饭店门口的小吃看了让人很有食欲

青蛙也是邵族的圣物,所以栏杆上都是青蛙,在潭水干涸的时候,还能见到潭底用于测量水位的九叠蛙。

游船都是这样的,只有一层,后面有个小露台,我们都坐在露台上看风景。

离开码头

先去水社码头

途径文武庙

我们没在水社码头上岸,到了水社不下船直接去下一站玄光寺码头。远看涵碧步道,高的是日月行馆,矮的是涵碧楼,中间的亭子就是蒋公凉亭。

远看慈恩塔,因为时间关系这次没去。百科的介绍:日月潭慈恩塔竣工于民国六十年元月,海拔高度九百五十四公尺,塔身高四十八公尺,塔顶刚好达海拔一千公尺处,为蒋介石感念母恩所建,不仅是怀念母亲,也昭示国人应尽孝道。慈恩塔大门处有老蒋亲题的“慈恩塔”匾额,塔内有一座自建塔时悬挂至今的镇塔铜钟,塔前则有一宫殿式建筑供奉蒋母王太夫人的灵位。从慈恩塔高处可眺望光华岛的美景,高塔周围也有广宽的草地,冬季时园区的梅花绽放弥漫澹雅清香,并设有石桌椅供民众休憩。因为从玄光寺步行过去要2个小时,所以去的人很少。

近看拉鲁岛,邵族的圣地,因为地震已经不能登上去了。岛上有卲族圣物神鹿的雕像。

这里就是玄光寺码头,千万记住自己下船的码头数字,因为每个码头的船都不一样。

上码头就有一块石头给你拍照。

码头正对玄光寺入口,爬上去10分钟不到。来回加游玩半小时足够,正好可以赶下班船。百科的介绍:日月潭玄光寺建于民国四十四年,位在日潭与月潭的交界之处,寺院下方即为游艇码头,潭水波光粼粼,与山峦相映美不胜收。寺院中原供奉著唐朝高僧玄奘法师之灵骨,玄奘高僧为唐朝时受命前往印度取经,历时十余年并带回六百五十多部经书,对中国佛教具有极大的贡献。玄奘灵骨原供奉于日本琦玉县慈恩寺,民国四十一年时迎回台湾,直到民国四十七年玄光寺竣工落成才移奉于此,后移至后面的玄奘寺。
玄光寺的建筑采唐式,因为当初规划为临时安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所以没有碧瓦朱柱映照,显得朴实清雅,反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且因临潭而建,可以就近欣赏日月潭的涵碧秀水,犹如置身于美丽画境中。
寺前有一块分别刻有“日月潭”及“玄光寺”的大石头,是游客留下“到此一游”的热门景点;尤其是假日,等著拍照的排队人潮,经常在小小的庙埕绕了好几圈,也形成了另一个有趣的画面。

码头口就是著名的阿婆茶叶蛋,放了香菇,味道还行,但没有想象中的特别好吃,感觉台湾的茶叶蛋都挺好吃。
下面来段阿婆茶叶蛋的网路介绍:阿婆茶叶蛋在日月潭玄光寺码头通往玄光寺的阶梯上,在凉亭里有一个阿嬷古早味香菇茶叶蛋,卖茶叶蛋的阿嬷在这里卖茶叶蛋卖了50年,从少女茶叶蛋西施到年长的阿婆茶叶蛋,历久不衰,可见这个茶叶蛋有多独特了!
茶叶蛋好吃的原因,阿婆说得很容易,用红茶及盐将蛋煮熟后放凉,取出蛋将蛋壳轻敲出裂痕,再放入香菇及红茶慢煮六小时即可!中间火候的控制及茶汤盬的比例,可就是经验了!敲开滚烫的蛋壳,蛋白滑嫩入味,蛋黄香松不干口。
曾经卖出2、3000个的蛋,早已经是日月潭的另一个景点,连大陆观光客到日月潭都指定要到这里吃个茶叶蛋。阿婆的香菇茶叶蛋是利用日月潭附近的名产──阿萨姆红茶加上香菇及独门香料煮成的,从茶叶蛋的蛋壳就可一眼看出茶叶蛋煮得十分入味,蛋里面还可以吃到有淡淡清香的香菇味道,因为香菇是煮制程中的重要新增物,所以香菇不卖,越是不卖,就有越多人认为锅里的香菇才是最美味的,非卖品的神祕更新增茶叶蛋的名气。
你有没有听过卖茶叶蛋的小摊子公休还得先向政府“报备”的事?这听来匪夷所思,但就发生在日月潭玄光寺茶叶蛋阿婆邹金盆的身上。
已在玄光寺码头旁设摊半世纪的邹金盆,利用南投当地出产的阿萨姆红茶及埔里香菇熬制茶叶蛋,由于风味独特,随着陆客开放而爆红,假日经常卖上五、六千颗,创造庶民经济的传奇;还因太受欢迎,观光局日月潭风管处特别商请阿婆如果休工,“麻烦先通知一声”,以免隔天旅客扑空被骂惨。
从小就在日月潭畔长大、今年八十岁的邹金盆,民国四十九年就已领到据说是当地唯一的摊贩执照,丈夫詹万厚是日月潭船伕。但她起初不卖茶叶蛋,为了讨生活,什么都卖过。后来看日月潭旺季时,船老大忙得没吃饭,灵机一动,卖起方便食用的茶叶蛋,美味祕诀在于比别人多了一味──人情味。
阿婆生意本就不恶,一天约可卖七、八百颗。前年开放陆客后,竟一夕爆红,除了独特配方,还要归功于船老大卖力促销。陆客来日月潭搭船游湖,船老大就会“预告”说,“待会上岸后,就会看到‘日月潭之花’,有位最漂亮的十八岁‘辣妹’专门卖茶叶蛋…,”通常听到这里,旅客个个眼睛发亮、猛吞口水,但船老大这时就会适时“补充”一句:但因两岸一直没开放观光,“我跟各位帅哥报告一下,她已经卖了五十几年了!”
陆客一上岸就会直驱“辣妹茶叶蛋”,虽然看到的不是十八岁辣妹,而是八十岁阿婆,但凭著口耳相传,销量不仅直线上升,还吸引大陆中央电视台专程渡海采访。原只是老夫妻餬口的小摊,一颗十元的茶叶蛋,居然变成祖孙三代全部投入的家族事业。日管处统计,假日一天可以卖上五、六千颗,不过,邹金盆含蓄否认,“没啦!顶多三、四千颗。”
刚开始,很多陆客掏出百元人民币买茶叶蛋,让邹金盆很为难:“干脆我送你吃好了!”现在不仅收人民币,也有人民币标价;她说,最高纪录有人当场吃了十颗,还有人一次买四百元,害她还替客人烦恼“安捺是要吃到什么时候?”不少陆客希望她推出“太空包”,好带回给亲友品尝。
邹金盆摊位意外成为观光景点,日管处也为她设计了一个美观的木造摊位。日管处笑说,自从阿婆茶叶蛋红了以后,日月潭到处都看得到阿婆茶叶蛋,“就算是阿公开的,也要找个阿婆来卖。”(摘自台湾人文导游-克理斯的部落格)

站在玄光寺门前的平台上欣赏风光,风景历历在目。

玄光寺就这么一座大殿,比大陆的寺院小多了,格局也与大陆寺院差异较大,在我们那里,这个只能叫庙不能称寺。

玄光寺停车场,后面就是月潭了。

大殿内有玄奘的金身和玄奘西行的示意图,以及玄奘舍利返回台湾的介绍,玄奘大师一身漂泊,没想过他身后的故事也充满了传奇。关于玄奘舍利的来历,我查了不同的资料,大致经过是: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2月5日夜半在玉华寺肃成院(今铜川玉华宫)圆寂,3月15日,玄奘法师遗体运抵长安,暂厝大慈恩寺译经堂。4月4日唐高宗下旨,葬于白鹿原,学术界认为就是今天的云经寺。
据史料载,麟德六年(公元669年)4月8日,唐高宗命改葬樊川北原(今兴教寺)。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曾下诏灭佛,史称“会昌法难”,但史料中没有兴教寺受影响的记载。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兴教寺被毁,殃及玄奘墓塔,佛门弟子将玄奘顶骨迁葬于终南山紫阁寺,史称“发塔”事件。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加之公元955年后周世宗下诏广废无敕额之寺院,紫阁寺逐渐萧条。
北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金陵天禧寺住持可政到陕西终南山,看到紫阁寺塔颓寺荒,玄奘顶骨无人看护,遂将玄奘的顶骨舍利迎请到南京天禧寺供奉,并在天禧寺东岗建塔安置。《金陵梵刹志》记载:“古蹟三藏塔,唐时建在寺内左,宋天禧寺僧可政往陕西紫阁寺得到唐玄奘顶骨,归塔于此。”此环节学术界存疑。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下敕,在天禧寺原址建大报恩寺,并在玄奘三藏塔墓前建三藏殿。清代凌大德绘制的《大报恩寺全图》上,可见报恩寺东院后面的土山上,有一座喇嘛塔形的三藏墓塔,标注有“三藏塔”字样。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大报恩寺及玄奘三藏塔墓得到维修和维护。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太平天国作乱,玄奘三藏塔墓与大报恩寺俱毁,三藏法师顶骨长眠于地下。
1942年冬,驻扎在南京中华门外的日本侵略军高森部队在天禧寺旧址的山丘上准备建造所谓的“稻禾神社”。挖掘过程中,在地下3.5米深处发现一石椁,石椁内藏一石函,石函两侧刻有文字,一面为:“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玄奘顶骨早因黄巢发塔今长干寺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另一面为“玄奘法师顶骨塔初在天禧寺之东冈明洪武十九年迁于寺之南冈三塔之上”。侵华日军妄图将舍利掠去日本,讯息不胫而走,1943年2月3日《国民日报》率先披露此事。23日,日军迫于舆论,遂出版由谷田阅次署名的《三藏塔遗址之发掘报告》,承认玄奘法师顶骨出土的事实。
1943年2月13日,日军高森部队将玄奘法师顶骨舍利交给汪伪政府,由伪外交部长兼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长褚民谊接收。12月28日,玄奘顶骨舍利在“分送典礼”上被分成三份,南京汪伪政府、北京和日本各得一份,分别供奉。
1949年后,原汪伪政府保管的那份先是转到南京博物院,后辗转于南京毗卢寺、南京栖霞寺、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供奉、保管。1973年,南京灵谷寺修复开放后,专门设立了玄奘大师纪念堂,遂将玄奘大师的顶骨舍利供奉于灵谷寺。北平佛教界当年迎请的玄奘顶骨舍利后来被一分为四,一份被供奉在北海观音殿,其后辗转供奉于广济寺、法源寺,时期被毁;一份被供奉在成都文殊院;一份被供奉于广州六榕寺,时期也被毁;还有一份供奉在天津的大悲禅院,1956年应印度政府请求,经周恩来总理批示,将此顶骨送往印度昔日玄奘法师的求法地那烂陀寺遗址供奉。
日本留下的1份顶骨,后来分成3份。在1953年秋天,由章嘉大师、印顺老法师及李天春居士向日本争取,其中1份才归至台湾日月潭修建的玄奘寺(先放置在玄光寺,后改到玄奘寺)供奉。日本留下的两份分别供奉在奈良市的药师寺和琦玉县的慈恩寺。
199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南京灵谷寺分赠1颗玄奘顶骨舍利给台湾新竹玄奘大学供奉。2003年11月21日,为纪念玄奘诞辰1400周年,西安大慈恩寺从南京灵谷寺迎请玄奘法师顶骨舍利安奉于新建的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觉堂。至此,供奉玄奘顶骨舍利的寺院共有9处:南京玄奘寺、南京灵谷寺、成都文殊院、西安大慈恩寺、台湾玄奘寺、台湾新竹玄奘大学、日本东京琦玉县慈恩寺、日本奈良药师寺中的三藏院、印度那烂陀寺。(主要摘自秋月朗的部落格,另有其他内容补充)玄奘寺在玄光寺背后,步行过去0.5小时,下次有机会来日月潭可以去看看。


平台前面的“玄光寺”和“日月潭”石头果然被旅行社包围了,没有半个小时排队根本别想拍,我们自觉的拍了个石头就撤退了,回玄光寺码头坐船返程。

因为排错队错过了1班游船,只好在码头等下一班,码头上有当地民间乐队免费表演推销他们的原创音乐CD,看着他们都是40-50多岁的大叔大婶了还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看来台湾产生这么多音乐人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只坐了游船和去了玄光寺一个地方,只花了2个小时,中间误船还多花了半小时,最后回到伊达邵码头才2点出头一点,我们就赶去了日月潭缆车。缆车离码头不远,起点是缆车站,终点是九族文化村。购买九族文化村门票的朋友不用再单独购买缆车票,若不进入九族的朋友,需要在日月潭缆车站购票搭乘,或订购日月潭好行(好行是当地的游湖巴士,在水社游客中心、伊达邵码头、玄光寺之间对开,可以使用悠游卡或购买一日票,具体车辆及行车时间可百度搜寻网上的时刻表)套票,门票与车票均为往返缆车票。九族的开放时间是平日09:30-17:00;假日09:30-17:30,缆车开放时间为平日10:30-16:00;假日9:30-16:30,提前半小时售票和结束售票。缆车票300台币,九族文化村780台币。进入九族的游客,需要在手背上盖章,回程时走右侧楼梯上缆车。

缆车有底部透明和不透明两种,数量比例是1比3,要分开排队,我们选的是底部透明的。台湾的服务很人性化,一群人就是一辆缆车,哪怕只有两个人也给你一辆,绝不会和大陆一样和陌生人挤一辆缆车(后面我们玩游乐场也是这样)。

下面的港湾就是日月潭的入水口,日月潭水来自浊水溪,穿过山中饮水隧道来到日月潭。日月潭最初建设是为了用于发电之用。现在仍在发电,每天换水,回圈往复,因而水质清冽,碧绿如玉。

缆车下来就是九族文化村的后门,正门在山下,进门可以选择坐九族内部缆车或者游览车,当然也可以步行下山。园区一共大致可分为三块,最靠近门口(即日月潭缆车到达处)为九族民俗风情文化村。九族其实指的就是九个少数民族。民族村除了有表演以外,还有各个少数民族的部落介绍和展示。在部落村聚集地有租借民俗服装,樱花季则额外会增添日式浴衣。这里还有一些特色互动专案,如吹箭场很适合男生们体验一把。再往下则是大型游乐区,包括各种过山车动感电影游艺专案,即使是3岁未满1米的小孩子也有满多选择;再往下走则是水沙连欧洲宫廷花园,比较偏欧式风格。3月薰衣草季的主场就在这里。九族大门口的缆车可以做到第二区域游乐区与欧洲区的中间。2月樱花季的开花范围则主要集中在九族民俗村附近和游乐区。在樱花季据说还可以欣赏夜樱。我们来时己过了表演的时间,而且2月上旬樱花也没有开,就直接坐缆车去游乐场。时间上建议在这里至少安排半天,否则里面的游乐装置不可能玩遍。

游乐设施我们只玩了水上乐园,水上专案还是比较温柔的,稍微刺激点的就是这个,比过山车之类的好多了,总体感觉适合5-13岁的小朋友玩。

这个装置我第一次见,太贴心了。

我们坐了三回这个漂流,乐不思蜀了。

这个是模仿日月潭底的青蛙

这里是民族表演舞台。

正面口的购物街。

这个是正门,对面就是一个欧式的大花园,适合拍照,没必要逐一在花园里面走遍。

九族文化村出来,我们就踏上了去阿里山的车程。这一路的盘山公路大概开了三个半小时左右,我们4点半出发,到阿里山游乐园停车场以及7点40,绕的很有让人发吐的感觉,晕车的同学请自备口袋。进入阿里山路上很少看到车,司机说有时候还能遇到猴子。司机开玩笑说基本上他带的游客来过一次阿里山就不会再来第二次,因为阿里山路又远又绕,风景不值得再来看一遍,我玩过以后深深体会了这一点,基本上也加入了这类人的行列。

路上随手拍的,远处的山就是就是台湾最高峰玉山,山顶还有积雪。一旦进入阿里山,马上云雾缭绕,有时候根本能见度不足10米,司机开的格外小心,不过如果你像我这样从来不晕车晕船的人,看着这个雾还是很有点感觉的。
阿里山所有的外来车辆只能停在景区门口的停车场,住在里面的游客只能坐宾馆的车或者自己走上去。因为不少人反映阿里山的住宿条件比较差,所以这次狠狠心订了最贵的阿里山宾馆,果然物有所值。阿里山宾馆建于日据时期,因为要开发阿里山林业资源,这里涌入了大量日本人。宾馆由日本人修建,多位日本总督、外国使节、台湾地区领导人都曾入住过这家宾馆。宾馆分历史馆和现代馆两栋,历史馆年代较旧有历史感,现代馆住宿条件更好一点,在顶楼和底楼可以联通。这里虽然只是4星级,但是台湾当年的两家国宾馆之一(另一家是台北圆山饭店)。酒店的服务绝不是盖的,主动服务意识比国内的海底捞还厉害,热情程度让你绝对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酒店的位置也很好,步行半小时可以到除祝山外的各主要景点,而且楼顶可以观星、观晚霞,绝对是玩阿里山的不二选择。只可惜我们到的时候晚了,没赶上观星和晚霞(观星是周一到周五6点半出发,300元/人;周六、日八点半出发,免费,都是坐车去小笠原观景台看,有专人指导)。

历史馆6-7楼就是当年的日据时代的阿里山宾馆原址,现在改为历史陈列馆,住客免费参观,讲解另外收费200台币。陈列馆保留了五十年代的风貌,这个就是当年宾馆的入住接待处

最早的阿里山宾馆就是用阿里山的桧木就地取材而建,建于1903年,两层纯木质结构。

这个是当年宾馆的舞厅,只允许日本人进入,现在是咖啡厅。

陈列馆的墙上放了好多介绍阿里山时期的历史照片

蒋介石曾在1949年到过阿里山并就住在阿里山宾馆,第二天观看日出后离开了阿里山,之后还数次来过。

宋美龄的画,蒋介石的字

当年的阿里山火车票

当年的老唱片

6-7层基本每个房间外面都挂著住过哪些名人的介绍。但我只找到严家淦和蒋经国以后历届台湾领导人的房间,没看到蒋介石的房间。

日据时期的阿里山地图。

702和701是总统套房,接待的人最牛。房间外面就是一个大平台,可以看晚霞落日和星星。

这三张都是现代馆,更有现代气息。酒店有免费的儿童活动室,有人负责给小朋友讲解阿里山的知识。

这个是酒店的免费活动安排和告知单,绝对的详细和一目了然。如果下次有机会再来阿里山我会选择就在宾馆里面睡个懒觉(也可以不睡觉去看日出),吃完早饭以后参加10点钟的历史馆的讲解团,然后到沼平公园遛个弯回来吃午饭,下午睡个午觉后参加3点到5点的神木导览团,回来吃过晚饭后欣赏晚霞云海,然后去参加观星课,简直是完美的1天。



最后,因为到酒店已经8点出头了,也找不到地方吃饭,在阿里山停车场唯一一家7-11买了鸡腿盒饭和鱼丸汤带到宾馆解决,味道还行。顺便说下,因为山里的东西价格贵,很多人在7-11用盒饭方便面解决一日三餐,这里的7-11就显得十分的火爆,忘了给他拍照留念下。

第六天、阿里山、101大厦

阿里山原聚居邹族,酋长阿里英勇善战、德高望重,族人便称此山为阿里山。所谓的阿里山景区其实只是阿里山的一部分,正式名称叫阿里山森林游乐区。日出、云海、铁路、森林与晚霞合称为阿里山五奇,它们不但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其声名更是远播海内外(阿里山云海名列台湾八景之一)。阿里山铁路有7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条高山铁路之一,途经热、暖、温、寒四带,景致迥异,搭乘火车如置身自然博物馆。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是樱花季,满山遍野的樱花同时绽放,美不胜收(当然也是阿里山最挤的时候,节假日谨慎前往)。日出在祝山看,神木在神木车站,樱花在沼平车站、阿里山宾馆。云海在神木站前的二万坪、游乐区内的慈云寺、阿里山宾 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观看,慈云寺、阿里山宾馆、阿里山火车站、沼平公园、对高岳、祝山观日楼与第一停车场附近,是阿里山晚霞的最佳观赏点。森林游乐区感觉不大,如果非樱花季,住在阿里山里面半天游完足够了。阿里山山上晚上很冷,要多穿衣服(当然是和山下比,这里冬天极端最低零下3度,平均气温10.8度,适合夏天来避暑)。
门票
全票:200元台币(假日)、150元台币(平日入园者、持大众交通工具票根者)进入大门后住在里面随便你玩几天(其实除了搞摄影的多呆几天也没啥可玩的)
去阿里山大家都推荐看祝山日出,我也看了,但觉得这个日出严格的说不叫日出,是太阳从山背后跳出来,因为6点58分我看到太阳的时候太阳已经很大了,太阳一出现瞬间阳光满地,1分钟不到就完事了,而墨迹显示当日6点半太阳就出了。见仁见智吧,阿里山的日出虽然有点失望,但小笠原观景台的风景还是可以的。
阿里山观日出每天时间不一样,酒店都有时间表也提供叫早服务,可以坐酒店的接送车去阿里山车站坐火车去祝山站,出来就是观日平台,也可以出站后右转爬15分钟去更高的小笠原观景台。祝山平台只能看前方,因为后方是车站,小笠原观景台有360度视角,适合观星观景。我是在祝山平台看的,只有面前的风吹过来,但已经觉得冻得够呛,要是在小笠原看,由于是四面来风,估计要冻成冰棍。不是职业摄影师建议在祝山平台看,看完日出再去小笠原,搞摄影的就去小笠原,因为场地开阔,前面没有树的抵挡。

因为当天来得晚,没办法提前去车站买第二天的车票,酒店工作人员提醒一定要坐头班车去车站排队,后面可能没位子。只好4点半起来坐宾馆的巴士去火车站买票,早上看日出的人不少,一辆车一会会就满了。事后发现坐不到也没关系,步行到车站也就十分钟左右,而且下坡还不费力。

我去看日出的时候4点就起床了,4点半第一个在阿里山宾馆门口排队候车,这时候餐厅和大堂空无一人,除了一个值班人员在不停的叫早。

就是这种接送车,4-5分钟就送我们到了阿里山车站。

早上的车站灯火通明,与周围的一片寂静形成鲜明的反差,各路人马纷纷聚集而来,售票处排起了长队。貌似第二天早上可销售的票也就300张左右。顺便说下,早上有两班车去祝山站,一班早的五点半,还有一班貌似是5点50分,平日限量700人,节假日1000人,提前一天13点到16点在车站二楼预售车票。除非你喜欢夜爬(网上有人说从晚上10点钟爬,快的话4-5个小时,确保可以在第二天早上4点多可以到祝山),否则除了坐火车没别的方法。如果你要占个好位子拍照,就坐5点半的车,无所谓的可以坐后面一辆,对看日出没啥影响。

阿里山车站一楼售票、二楼坐车、三楼餐饮。

去祝山的火车票单趟150NT,一般人都买来回票300NT,因为还要去神木,我买了一日票400NT(去每个站的车票都不一样,我后面买的阿里山站去神木的单趟票就只要100NT,儿童减半)。

车站一楼大厅都是阿里山的摄影作品,走马观花的浏览了一遍。

这张就是当年的日本人所说的神木,三千年历史,死于雷击,这张是死了未倒前的照片,后面阿里山博物馆还有张活着时候的照片。

百科的介绍:1899年,日本人为转运木材而规划兴建阿里山铁路,轨距762公厘,最大坡度6.25%,最小曲率半径40米。1921年,长达66.6公里的嘉义至二万坪段宣布通车,1924年,再延长至阿里山并逐渐增设支线,总长71.4公里。全线自海拔30米的嘉义,一路爬升至2,216公尺高的阿里山,全程经过49个隧道、77座桥,沿途可欣赏热、暖、温等不同森林带之植物种类变化与美丽的山脉、溪谷。阿里山景区内的铁路只是阿里山铁路的一小段而已,从下图中就可以看到,连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阿里山铁道是亚洲海拔最高的窄轨登山铁路、全世界最复杂的同心圆螺旋线、世界海岛地区海拔最高的铁路、以及世界762mm轨距海拔落差最大的铁路,不论在台湾铁道或世界铁道,皆具有独特之地位,永续经营有其重要性。
一、主线(目前只通车到奋起湖,奋起湖~阿里山,尚未通车)
阿里山森林铁路的兴建远在日治时代明治37年(西元1904年),台湾总督府计划开发阿里山森林,为搬运木材之方便,开始进行勘查、测量及规划设计,于明治39年(西元1906年),由日本藤田组开始施工后继续官营。大正元年(西元1912年)12月嘉义至二万坪正式完工通车,全长66.6公里。随森林开发业务发展之需要,延展至阿里山并逐渐增设支线,其中部份支线于作业完毕时先后拆除,本线及主要支线仍保留使用,目前嘉义至阿里山营业路线长约71.4公里,为世上著名的登山铁路之一。阿里山森林铁路开发初期纯以运材为主,亦是早期山地居民上、下山及运输生活物资的主要工具。近年来森林游乐及观光事业急速发展,为因应日增的登山游客需要,自民国51年起,以柴油车取代蒸汽动力机车,营运目标已由运材为主转变为客运为主,并逐渐发展为高山观光铁路列车。又于民国73年起增添“阿里山号”快车,行车时间仅3小时15分,提供游客更舒适便捷的服务。88年2月配合嘉义市文化中心铁道传奇活动,26号蒸汽车头修复行驶北门至竹崎,乘坐“黑头仔”小火车遂成为热门时髦的休闲选择。

二、祝山线(专供观赏日出之用)
祝山日出奇景享誉国内外,上阿里山者必定前往祝山观赏,原先仅有羊肠步道,游客于凌晨提灯徒步行走,极为不便,林务局有鉴于此,乃于民国60年间开辟祝山专用林道,成立祝山客运,改以中型汽车接送游客。但自阿里山公路通车后,上山游客激增,为因应激增游客及顾虑游客安全,林务局乃毅然克服困难,于民国73年5月30日兴工开筑祝山铁路,全长6.25公里。以阿里山新站为起点,经十字分道转对高岳至祝山,蜿蜒于海拔2216公尺至2451公尺的高山上,沿途时有云海弥漫,气象万千,这是国人自建的第一条登山铁路,专供游客前往祝山观赏日出奇景。

三、眠月线(因九二一地震严重崩毁而封闭中)
眠月线铁路原为运材专用路线,建于大正4年(西元1915年),全长9.2公里,蜿蜒于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崇山峻岭间,沿途尽是原始景观,形势峥嵘,壮丽异常,仿佛走进了中国的水墨画中,久为游人向往。嘉义林区管理处为扩大阿里山旅游范围,乃积极规划辟建眠月石猴游憩区。重建后的观光铁路于民国72年2月11日正式通车。民国88年九二一地震导致铁路地基与隧道等严重崩毁,眠月线遂暂时封闭。

四、水山线(停驶中)
在阿里山的林场线中,有一条具有传奇色彩,超过海拔2500公尺的高山铁道,桥梁高达49座,它兼俱森林铁道与高山铁路之美,有烟林如诗的浪漫,也有云海飞舞的绚烂,更有群山罗列的壮阔,这条台湾历史上海拔最高的铁道,即是消失的东埔线。东埔线曾有许多别名,如水山线、儿玉线、自忠线、哆哆咖线。不过,很可惜的是,在那个公路比铁道重要的年代,也没有文化资产储存的观念,当时也没有人发现这条铁路的重要性,是亚洲最高的窄轨登山铁路。民国67年底,东埔线铁道因集材作业结束而停驶,民国68年起7月陆续拆除林场线铁道,利用旧有铁道路基铺设柏油,完成“新中横公路”。
民国92年起,林务局决定重新修复东埔线前段,即从新中横公路旧隧道口到沼平这一段旧铁道,包含边坡与桥梁都经过重新整建,民国93年竣工,并正式命名为“水山线”。这条支线也成为继眠月线、祝山线之后,阿里山上最新的观光支线。不过,后来因为经历民营化失败、天然灾害停驶等诸多重大因素,使得铁虽然整修完成,但是迟迟无法正式营运。

阿里山森林铁路的主要工法
S型路线与一百八十度大弯
为了降低轨道的坡度,登山铁路在山谷或溪流间蜿蜒铺设,甚至绕上一圈一百八十度大弯,但是海拔高度获得提升,又名Ω type turn。这是全球登山铁路不分割槽域最常见的工法。阿里山森林铁路,可以在17.1K大弯竹崎至木履寮间,看到一个典型的180度大弯。
廻圈型路线与螺旋型路线
登山铁路以廻圈型路线与螺旋型路线铺设,甚至绕上许多圈,使海拔高度获得提升。路线回绕圆心一圈者为Loop line,回绕多圈同圆心或是不规则廻绕不同圆心者为 Spiral route。阿里山森林铁路经过独立山螺旋路段,可以看到火车以不通高度出现三次。
之字形折返路线
火车在爬坡时,为了降低轨道的坡度,在腹地不足之下,S type line and U-turn line不能使用,Loop line and Spiral route亦无法蜿蜒铺设,只好以一进一退,类似走楼梯的方式爬山,使海拔高度获得提升。一般而言,之字形路线会使编组运量与行车速度大受影响,不得已才会如此设计。阿里山森林铁路的之字形路线,在台湾最为脍炙人口,火车经过第一分道之字形路线,火车从右侧上来,从左侧折返登山。
(资料来源阿里山森林铁路//www.railway.gov.tw/tw/Alishan/page.html)

看完图片,刚刚还人山人海的队伍一下子就少了不少。

看完照片上二楼,车站都是纯木结构的,体现阿里山林区的特色

车站二楼没有候车室,只有站台,上楼梯后直接检票进站,二楼是个大平台,白天可以看云海。

国际友人也不少,检票员的英语很溜。

火车进站了

火车两个车头,来回用不同车头开,上车后大概25分钟到祝山车站,车上的拥挤程度堪比北京地铁。

这里就是祝山站,5点55分天已经微亮了。

回去也是两班车,7点10分和7点35分。祝山平台看完日出直接回就第一班,旅行社一般都是坐这班车。小笠原观景台看日出的,或者在祝山看完和我一样还想去小笠原看看的就选第二班。记住一定要赶上这班车,否则你就只能爬下山或者等9点半以后的汽车下山。

出来就是祝山观景台,赶紧抢个位子。祝山观景台海拔二千三百几十米,对面就是玉山的东南西北峰和主峰5座山峰,每个月日出的位置都不一样,最高主峰海拔3952米,其他最低的都在3518米,太阳就是从台湾最高的玉山背后出来。日出用文字描述是苍白的,直接看图吧。顺便说下山上太冷,比山下冷十度左右,一定要把所有能穿的全穿上,不行就去旁边买热饮和早点,一个多小时冷风吹下来那滋味真不好受。

山区看日出的注意点,亮只是说明那里海拔低,不代表太阳从那里出来。

这会人还不多,第二班车一到人全满了。

这位老伯是义务讲解员,年纪已经60多,讲的非常搞笑,顺便推销一下他们家的桧木精油。据他说,阿里山日出名列全世界第18位,特点是这里的太阳不是升起来的,而是跳出来的。

第一道日光出现了。

就一两分钟,太阳光瞬间洒满了整个平台。

看完日出赶紧往小笠原观景台走,途径阿里山植物园,这里是阿里山茶文化馆和植物展示,可惜早上我没空进去拜访。

年轮上全是苔藓。

百科的介绍:小笠原山位于祝山棱脉的末端,海拔2488公尺,是为了纪念1904年首度踏勘至此的日籍技师小笠原富二郎而命名。小笠原山因地势特立与中央山脉、玉山群峰对峙近处可观塔山、对高岳、万岁山,远处甚至可望至嘉南平原,平台上除可迎赏日出外,还可观赏日落、夕阳、彩霞及夜观星座,不时还有云海可赏,360度环绕山景令人叹为观止。
1900年6月12日,日本政府派小西成章、小笠原富二郎、小池三九郎及石田常平等人展开调查阿里山森林,据调查约有30万株的原始桧木林遍及整个阿里山区,从此开启阿里山天然森林资源的滥觞。1906年11月,小笠原富二郎发现包括今之阿里山神木的神木群。
观日台也是每年跨年举办日出印象音乐会的地点,以高水准的多母音乐型式,精采呈现音乐与大自然间的和谐共鸣,精采各式表演,分别在对高岳观日眺望台、祝山候车亭、游客服务中心以及香林神木区接力演出,场场精采,每年都吸引上万人参加,不妨到阿里山来跨年吧!

山间还有野鸡出没。

7点半以后的祝山车站已经人丁稀少了。

车窗上都是一层水汽

回程途中会经过沼平车站,可以在这里上下车

这个大叔在按出发铃,用电闸的,还是当年的老方法

沼平车站侧面,沼平车站外面就是沼平公园,是看樱花的地方,没有樱花沼平也就没啥来的必要了。

回来时的车厢空空如野。

回到阿里山车站八点出头。

阿里山车站二楼就可以看对面的塔山奇岩

到了车站选择徒步回酒店,一路空气很好。

公路上看历史馆。

正赶上吃早饭,吃完后再次参观了一遍陈列馆。

当年的大门。

门口日本人种下的吉野樱

宾馆出门2分钟就到了看到这颗阿里山的樱王,开花数量是全区之冠,每次都是它拉开樱花季的序幕,可惜我们早来了半个月

樱王往前走3分钟就到了象鼻木和三代木,这是象大象鼻子的象鼻木,其实是日本人砍树留下的树桩。阿里山的原始森林资源是日本人发现的,一大半是被日本人砍掉运回日本,天然的红桧、扁柏等珍贵树种几已被砍伐殆尽。一小半是国民党入台后为了建设台湾自己砍掉的,直到1963年才建立了阿里山保护区不再乱伐,现在里面的树都是保护品。

阿里山最有名的三代木,第一代有1500年,死了后长出第二代,再死后长出第三代,体现了植物的生生不息。这是阿里山留影的热门地段,老蒋都在这里拍过照。

退完房我们到停车场把行李扔司机车上,然后坐9点半的火车出发去神木车站,这次的火车与早上比空太多了,一节车厢才10个人不到。因为路不远,大部分旅行团都是直接从旅馆往山里面走,坐火车的不多。

火车二十分钟不到就到神木站了,特意到车头拍了一张。神木站是“之”子型铁路的一段,往嘉义方向就要这样来回开了。

亭子里面是颂扬神木的文章。

这个就是在阿里山车站看到照片的神木,是林区年龄最大的树,有3000年历史,据说树高60米左右,树围约23米,需十几人才能合抱。当时日本人发现了它,认为这么大的树是有神灵的,一直未砍伐,后来死于1953、1956年二次雷击,1997年7月1日,神木本身因连日大雨,根部腐朽严重,一半的树身迸裂倾倒在森林铁路上,压坏了铁轨。在经过专家评估后,认为有安全之虞,于是于1998年6月29日,正式放倒神木,阿里山神木也因此走入历史,倾倒的树身就此横置于原地,成为遗蹟,供人瞻仰。

神木现在成了小生物的乐园,也许若干年后也会长出二代木。

神木往上走就是巨木群栈道,1997年7月1日阿里山神木倒了以后,林务局整理出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的38株巨木出来,搭建栈道(阿里山巨木群栈道),成为新景点。连同原来的阿里山神木,并称阿里山神木群,树种全部都是红桧。这段路是上坡,估计相当于爬100米左右高度的坡,爬上去就到了第二代神木和树灵塔。

栈道大概要走半小时左右,到顶就是一个平台,树灵塔、二代神木、慈云寺、阿里山博物馆都在这里。

树灵塔建于1936年,为一高约20公尺之石塔.是日本人在砍伐阿里山最珍贵的红桧后,许多伐木工人染上怪病而死,日本人认为是这些树灵在作祟,心生不安,怕这红桧被砍伐后的树灵会找上来报复,为了安佛这些树灵,而建的一座树灵塔,用以祭祀这些被砍伐的红桧。

这是目前的第二代神木,为迎接二00七年,彰显台湾坚忍屹立精神而举办阿里山第二代神木票选,原名“光武桧”的神木,是嘉义县政府、阿里山国家风景区管理处、嘉义林区管理处共同举办“阿里山二代神木谁与争锋”票选活动所选出,总共获得一万三千八百四十六票,树龄有两千三百多岁,树高四十五公尺,直径三点九二公尺,干围十二点五公尺,相当巨大,英姿挺拔,因而获选为第二代神木。

第二代神木的背面,同第一代神木差距不是一点点。

第二代神木旁边就是慈云寺,这里是看云海晚霞的地方,可惜当天晴空万里。

日本人立的赞扬林学博士琴山和合开发阿里山的纪念碑,那碑中的“功”字,右边本是“力”字,刻成了“刀”字。据说,是琴山和合自己的意思,“力”不出头。这“刀”字,既是一个极大的讽刺,也是一个历史的昭示,是日本人用刀大肆砍伐中国树木,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树上有小松鼠,游客拿出饼干来喂食,但它的警惕性很高,不轻易来拿。

二代神木对面是阿里山博物馆,阿里山的博物馆在通往景区的必经之路一侧,毗邻最高学府的香林小学,下了中巴走不远就是,博物馆外观是就地取材的桧木结构建筑,不是很大。据说这座博物馆创立于民国廿四年(1935年),整座建筑采全桧木日式风格,为历史做见证,却在1999年9月21日(九二一地震)遭震毁,直到民国九十四年间(2005年)才着手整修,为保持其完整性,全馆仍采阿里山产一级桧木修复,屋顶桁架之桧木还可看到烙有﹁台湾总督府﹂字样。 经过内部重新规划以展现森林铁道、早期伐木史、林场保育等面向为主轴完成布展后,于3月15日重新开馆,游客来到阿里山的同时,略用时间,就可造访属于阿里山的怀旧记忆符号。

这张是神木活着时候的照片

台湾最“高”学府,阿里山香林国民小学,海拔2195米,这环境绝了。

除了去神木车站,香林小学旁边还有两条分叉路,一条去第二神木栈道群,出来直接是受镇宫,一条往下走是去三代木,然后经香林拱桥这里分叉去受镇宫、或阿里山宾馆。我们走的第二条,在香林拱桥这里去的受镇宫,上图是香林拱桥照片,雨季的时候应该很好看。

受镇宫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内,是全台海拔最高的庙宇.庙内供奉玄天上帝为主神。该庙自1969年改建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诞辰前后,都会飞来一批“神蝶”停驻在神像上,不食不飞,30多年来,从未间断,令人称奇。这种“神蹟”广被信徒喻为“神蝶朝拜”。台湾宗教门类繁多,民间信仰盛行,是个多神之岛。据说,全台湾有正式宗教14种, 有寺庙教堂2.2万个, 神(佛)职人员超过5万人, 信徒人数1.1万人, 外籍传教士2千余人, 神学院84所, 供奉的主神有200多种, 主要有观音、妈祖、土地爷、释迦牟尼、关公、保生大帝等,很多神仙让外地游客感到闻所未闻。我们对庙不感兴趣,只是在门口拍了几张照。

这里广场上有很多购物商店,可以解决午饭,还有到大门口停车场的接送车,因为下午要回台北,我们去完姐妹潭回来就在这里坐的车。

去姐妹潭路上经过的木兰园,木兰花都开了。

经过的树桩像一只野猪。

姐妹潭名气在阿里山不小,台湾还发行过姐妹潭的邮票,算是台湾知名的高山湖泊。百科对姐妹潭的介绍很唯美,但因为去的时候是枯水期,姐妹潭的水量明显不足,都快见底了,实在是感觉不到美在哪里。
来段台湾旅行网站介绍:阿里山的姐妹潭,是两个刚好生在一起、大小不一的高山湖泊。传说过去山中有一对姐妹,因为同时爱上一名男子,却不愿伤害手足之情,于是双双投潭自尽,殒命在姐潭和妹潭中。伴随着这样悽美的爱情故事,使得姐妹潭声名大噪。后人便在姐潭上,利用桧木大树的根头,矗立在水面作为基座,在上面建立了两座相思亭,以木桥和岸边相联结,并在外围筑起全长180公尺的环潭步道。 姐潭略呈长方形,占地约60坪;妹潭则略呈圆形,占地约20坪。两座天然水池都已经开发了数十年,潭水清澈无波,宛如明镜,是阿里山森林风景区的重要景点。尤其当潭水饱满时,总是让许多游客留连忘返,静谧的气氛,加上飞跃于碧绿潭水间的鱼群,让人涌现思古之悠情。然而,台湾近年来持续干旱,姐妹潭在2002年首次干涸见底,水源涵养能力汲汲可危。游客前往观赏时,不妨多加留意姐妹潭周遭生态区的变化,若是遇见潭水丰润之期,则更能体会其珍贵的美景了。

姐妹潭在往前走就可以到沼平车站,但一路上没什么特别的景点,沼平现在又没有樱花看,我们在姐妹潭逛完一圈就返回受镇宫坐车了(价格貌似70NT,有点记不清了),其实受镇宫离停车场也不远,5分钟左右就到。姐妹潭周围有几棵树特别有意思,上面是三棵树长在一起的叫三姐妹,下面这个四棵树长一块的叫四兄弟。

这里就是停车场,所有外来车辆必须停在这里,也是景区班车、火车出发的地方。总结一下,我们是9点30分坐上去神木,玩了神木和姐妹潭,从受镇宫返回到停车场是12点一刻不到,如果要走到沼平再坐火车回来估计再加1个半小时(火车半小时一班,中午休息)

停车场旁边的阿里山邮局,可以进去买明信片邮寄。

中饭还是7-11解决,品尝了著名的奋起湖铁路便当。奋起湖其实不是个湖,是个火车便当很知名的地方。由于奋起湖是阿里山森林铁道的中继站,过去蒸汽火车时代必须停留于此转换车头,让旅客在此稍事休息,于是发展出独特的火车便当文化。说实话,一定要看清楚里面有没有酸笋才能买,否则那股味是在受不了,除去这个的话,只能说便当还算实惠,味道中规中矩。

停车场对面的接待中心,里面有商店可以购买纪念品,我们在这里逛了一下。
吃完饭我们大概1点20左右离开了阿里山森林游乐区,真正行驶出阿里山还要两个小时的盘山公路,这期间车速快不了,然后在开三个多小时候到台北。台北我选的是火车站旁边的天成大饭店,主要考虑到这里去机场方便,因为台北傍晚堵车,到酒店正好7点。天成是老牌4星酒店,装修还行,胜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其方便。我们订的三人间窗户外面就是台北车站和台湾北门,夜景比101楼上看起来清楚多了。

我们看到晚上天气不错,稍作调整赶往101看夜景,出门右拐就是夜色中的台北车站。

台北车站的地下真是巨无霸,要时刻注意标记,所谓的走错路应该是不太会发生,但是换乘的时候要走不少路倒是真的,特别是去坐桃园机场捷运的时候,要走到车站的尽头,足足走了近二十分钟,要不是指示牌的提示我都要怀疑人生了。

捷运上车的地方很象帝都地铁1号线,连车厢都相差不大,浓浓的上世纪风格。注意淡水线有区间车,坐的时候要看捷运上方的指示牌

赶到101的时候大概8点半不到,郁闷的是虽然楼下并未下雨,但楼顶又笼罩在浓雾中,雾比第一天来还大,因为明天没时间再来了,只好硬著头皮买票上去。我看了下,基本上这个点上去的大多数都是旅行团。

这就是5楼的登顶售票处,对面是夜景俯瞰巨幅照片,售票处背面就是登顶电梯。

这块宣传牌前就是排队坐电梯的地方,整个主楼就是一个正方形结构,拐过角就是电梯

买完票不巧正好有旅行团,只能排队等电梯,台北101大楼快速电梯有2部,为观景台使用,由美国电梯顾问公司Lerch Bates and Associates规划,日本东芝与中国台湾省的台湾崇友公司合作制造,其上行最高速率可达每秒16米,相当于时速60千米,从1楼到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9秒;从5楼到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7秒。下行最高速率可达每分钟600米,由89楼下行至5楼需46秒,至1楼需48秒,电梯停靠楼层为1楼、5楼与89楼。电梯顶有星空的灯光很漂亮,可惜时间太短一会儿就没了。

台北101大楼89楼设有室内观景台、纪念证书的摄影服务、语音导览柜台、冰淇淋商店、纪念品商店、阻尼器参观区等;91楼设有室外观景台、7台40倍的望远镜设定于各角落,室外观景台因为封闭我没去,室内观景台外面一片白茫茫啥都看不见,简单逛了下89楼的纪念品店,买些特色纪念品(好像101特色的纪念品只有这里有的卖,虽然价格不便宜但不要错过,哪怕买个101大楼造型的矿泉水瓶也行)。

来自101官网对风阻尼球的介绍:台北101观景台的风阻尼球为世界最大,直径达5.5公尺;世界最重,总重量达660公吨,唯一外露供参观的风阻尼球;由41层厚达12.5公分的钢板焊接而成,由92F悬吊到87F,是台北101大楼防风抗震的重要结构之一。台北101风阻尼球的完整正式名称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是针对本大楼需求量身定做的被动阻尼系统,其位置设定于87F~92F的楼层中央位置,其主要目的为减低大楼受强风吹袭时之摆动,减少在大楼工作之人员感到不舒适之程度。有别于一般传统隐藏式阻尼系统,台北101-风阻尼球的设计特别兼顾了功能及外观,在观景台将可一窥阻尼系统的整体运作。

这个萌货是101的吉祥物,有红、黄、银、黑、绿五种。

89层的出口和大陆好多景点一样,让你在一片购物商店中穿过,卖的都是昂贵的旅游产品,这个是红珊瑚艺术品。
台北101官网://www.taipei-101.com.tw,在这个网站上可以线上欣赏101观景台的美景,还有各种记念品展示。

第七天、士林官邸、中正纪念堂

来两张台北车站白天的风景。

酒店还有自己LOGO的水杯。

早上我们吃完早饭退房,把行李放在大厅就赶去士林官邸

酒店出门的骑楼走廊,很有香港范,过3家店就是捷运入口。

士林站是高架站,台北车站过来也就二十分钟左右,路上能看到圆山饭店。

这个店名很有个性。

捷运站去官邸步行大概10分钟左右,一路看看风景不错,就是台湾的马路机车太吓人,速度飞快,没有讯号指示你绝对不敢乱穿马路。

士林官邸原属台湾日据时期总督府园艺所用地,光复后由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农业试验所接收,并成立士林园艺试验分所,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台湾省政府在此兴建外宾招待所七幢。国民政府逃亡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主席陈诚亲自勘选所谓“总统官邸”地点,因此地环境清幽,三面环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所以选定这里作为“总统官邸”。
官邸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动工兴建,于1950年初完工落成。蒋介石来台后,先居于草山行馆(阳明山),士林官邸落成后的1950年五月,蒋介石正式迁居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病逝,在官邸度过了整整26年的时光。因此,这里是蒋介石最具代表性的故居,并曾在此接待各国政要。由于所谓“总统”居住在此,士林官邸、园艺管理所及附近地区,很早就被台湾防务部门划入大直要塞的军事管制区内,并严禁各种新建或改建,就连改变地形、地貌的各项工程亦在管制之列。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辞世,永远告别士林官邸。同年9月,宋美龄搭机赴美国纽约,过幽居静养的生活。官邸人去楼空,不复兴盛荣景。此后,宋美龄三度回到台湾,都居住在士林官邸。第一次是蒋介石逝世周年纪念。第二次是1986年,蒋介石百岁冥诞,这次一住4年之久,中间历经蒋经国、蒋孝文、蒋孝武先后病逝的天伦丧痛。第三次则是1994年,探视重病的外甥女孔令伟。1996年,官邸首度开放市民观赏园艺与休憩使用。正馆长期由所谓“台北总统府”管理维护,2006年编列1.16亿元新台币进行修复,到2009年修复完成,又花1年时间修复保养地毯家俱及点交文物。2011年1月对外开放。
官邸由外而内共分为外花园、内花园、正房几个区域,花园免费参观,正房需购买门票。正馆门票
成人票:100新台币;团体票:80新台币;优待票:50新台币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开放时间
09:00-12:00,13:3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二-周日)不对外开放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

我们这次从官邸外花园南入口进去,西入口出来,进门处就是一排棕榈树,左手边都是花房,右边就是休闲的草坪。外花园当年也是侍从人员居住的地方。

棕榈树尽头就是玫瑰园和大草坪,右手边是中式和西式庭院,庭院往里走有教堂、食堂和当年老蒋总统府祕书长张群的故居

在往里走就是内花园和生态园,生态园是提供当年老蒋夫妇蔬菜的地方,经政府改造成了溼地公园,内花园是中式园林,有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园造景。

内花园对面就是正房了

正房门口的介绍栏上以年份为单位将两人的生平大事做了对比,让人一目了然

正馆建于日据时代,因此为日式风格。高度二层,一楼为接待客人的场所,大小客厅和餐厅,二楼为双方私人空间,包括卧室、画室、书房、饭厅、办公室。进入官邸就可以领一个免费的导览器,讲解的很详细,顺着导览器的讲解一个小时可以把正馆逛完。官邸里的服务人员态度很和蔼,有问必答,可以补充讲解器的不足。可惜的是官邸内不允许拍照。

草坪上的洗手池很有特色。

正房西门的小山坡上有老蒋亲题的慈云亭,建此亭是为了镇风水,叫慈云是为因为老蒋母亲王太夫人墓庐叫慈庵。

这个亭是官邸最高点,站在上面可看远处群山。

树丛中的警卫岗亭,故意弄成这个颜色隐蔽。

后建的音乐台。

这个是蒋夫人的80年代以后使用的座驾。

官邸的西大门

门口人行道绿灯的标记很有意思,我们这里都是一个快走的小绿人,这里是一个慢悠悠走路的小绿人。

整个士林官邸我们参观了两个半小时,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半了,坐淡水线去了最后一个景点中正纪念堂。

捷运出来就是南门市场,水果百货餐饮一应俱全,我们就在二楼美食街吃的午饭。

午饭是夜市风格的,以小吃为主,好吃不贵,100台币就能吃饱,怪不得台湾的夜市这么火,比饭店的正餐比又实惠又好吃,下次来台北要去夜市吃个遍


捷运站走十分钟不到就到中正纪念堂侧门,这是纪念堂前的国家大剧院。

中正纪念堂位于台北市中心,为纪念蒋介石于1976年筹建,工程于1976年10月31日动土,1980年3月31日完工,并于是年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4月5日起对外开放参观。
全区包括中正纪念堂、中正纪念公园、牌楼、围捕、瞻仰大道、两侧为剧院及音乐厅,造型仿北京天坛之顶、埃及金字塔之体,高耸威严,全是中国宫殿式之建筑,有浓烈的文艺气息。中正纪念堂于以中国庭园造景为主要设计形制,加廊窗棱古典而幽雅,整体建筑则以蓝、白二色搭配相和,有着自由、平等的寓意。宝顶为八角形代表着“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聚于宝顶,上与天接,以寓“天人合一”之思想。中正纪念馆的上层有蒋介石的巨幅铜像,铜像后白色大理石上是蒋的主张,基座上刻有蒋的遗嘱。
中正纪念堂由高耸的纪念楼为中心,包围着蓊郁茂密、迎风摇曳而色彩缤纷的树木花圃与池墉小桥,环境清幽而宁静,纪念楼则肃穆而庄严,一楼主要以展览室和放映室为主,展示蒋介石生平事蹟文物,顶楼则为蒋介石铜像,两旁驻守着卫兵,而每个小时定时换班的仪式也成为游客游览的重点之一。
中正纪念堂免费参观,时间9点到18点,整点有卫兵交接仪式不容错过。

纪念堂左侧的中日友好樱,是来访的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种下的。

纪念堂前的“自由广场”,原来叫中正广场。民进党执政时,将广场牌坊上的“大中至正”四个字换成了“自由广场”。正对面的“自由广场”牌楼,面对中山南路及“国家”图书馆,高30米,是台北市区内最大的牌楼。牌楼之上的牌匾题字原为“大中至正”,故此牌楼也被称为“大中至正门”。该牌坊规制是“五间六柱十一楼”规格,与古代帝王陵寝前“神路”建筑的牌楼相同,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最高等级,气势磅礴。每逢“国家”庆典,牌楼前都会摆设数十幅大型“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昔日牌楼上的“大中至正”四字为欧阳询体,由秦孝仪指定,出处是王阳明的传习录:“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

换岗仪式大概有十几分钟,内容很花哨,值得一看。

中正纪念堂

卫兵站岗的姿势很帅,仔细观察了下基本一动不动,不愧是练过的。

正对老蒋坐像的穹顶。

墙上这两句是老蒋的语录

大堂位于四楼,三楼是反映台湾民主程序的自由展览,与蒋介石的威严时期相对立。二楼目前不开放。

一楼最主要的地方就是老蒋的展览室,一九九四年十月三十一日落成开放。室内一切文物,均系移自台北“总统府”蒋介石办公室,而室内摆设完全根据原办公室陈列方式呈现。本室陈列文物,除蒋夫人亲绘之国画外,其余大部分系由海内外同胞及外宾所赠。

这套结婚礼服是仿制的,其他的衣服虽然没有说明,但应该都是仿制的。

老蒋平时的食物,全是浙江风味

以上都是老蒋的座驾,人力担架和汽车一应俱全。

老蒋办公室复原图。
参观完纪念堂,时间已近三点,我们赶回酒店取行李,坐机场捷运去桃园机场。桃园机场捷运有直达车和普通车两种,票价都是一样的,紫色是直达车,大概35分钟就可以到,蓝色的是普通线,要1小时以上,坐到哪个就看人品了(桃园机场捷运由桃园捷运公司运营。而每日的首班车时间为早上6点左右从台北车站与桃园机场第二航厦发车。由台北前往机场的末班直达车时间为23:00、末班普通车时间为23:08)。

桃园捷运内部就像高铁一样

桃园机场的升恒昌免税店,规模不是一般大。

候机的地方很有个性,每个登机口都有两层,先在上层商业区等,到点再去楼梯登机。

在机场吃的台湾的最后一顿饭,价格很亲民,只要150台币,比国内机场好多了。
回顾七天的台湾之旅,只想说七天时间根本不够用啊,要想好好玩分明需要15天。下次去那就是去国境之南的垦丁了,为了梦想的旅行努力工作吧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