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是我在马蜂窝写游记的第六个年头,不知不觉已洋洋洒洒写下60多万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个“快餐”时代,大家更喜欢利用碎片时间来获取资讯,所以vlog、短视讯之类蓬勃发展,窝里也力推短平快的旅游“笔记”,那些大段大段文字的游记貌似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当然,可能只是因为我写得不够好而已)。又迎来一次出游季,虽然我们这次带了Osmo Pocket,微单的视讯功能也很强大,但经过深思熟虑后,我依旧决定以长篇游记的方式来呈现美好的旅程。因为在旅程的最后一天,我在东京国立博物馆里看到那篇穿越千年的《祭侄文稿》真迹,我深深明白到,要记录最全面的经历,要传递最真挚的情感,还是非文字莫属。
那事不宜迟,我们开始吧!
这次旅行的起因,是从Ida妹妹的语文作文字开始的。
某天我给Ida妹妹检查课堂作业的时候,赫然发现她的一篇小短文,要求是访写课文《我多想去看看》。书本里的主人公想去看的是天安门广场和天山雪莲,而Ida妹妹想的是去北方看雪滑雪。既然她这么赤果果的表露心迹,作为老爸还是得想办法实现她的愿望,于是还没到暑假我便开始筹谋著来年寒假来一趟东北滑雪之旅。
但在对比了机票以及吉林、黑龙江几个不同的滑雪场之后,我最终再次把目的地定在日本(寒假到东北的机票贵啊……)为什么说“再”呢?因为这已经是我们家三年来第三次刷日本了。最终,在身边的朋友“为什么老去日本”的质疑声中,我们在寒假来临的第一天踏上了为期11天的“冬”瀛之旅。
行程)白云T2至羽田国际
经历了上回去九州临时改期而血亏了廉航机票之后,我现在对不能退改的机票都是心有余悸,所
以这回没有选择更具CP值的ANA,而是买了刚刚退出天合联盟的南航广州直飞东京羽田,2019年1月19日至29日的往返票,购票时是2018年10月上旬,三人合计10400元人民币,价格算是在可以承受范围内吧。
【时间】2019年1月19日
去年4月份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启用之后我还从没来过,由于现在南航全部搬到T2出发,所以这回也是我第一次到T2,对应的是地铁“三北线”的“机场北”站。再次吐槽广州的地铁站名,为什么就不能直白地叫“第二航站楼”呢?
之前在票圈看过不少朋友晒T2的彩虹灯饰穹顶,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来得时间太早的缘故,未能得见。总体来说,T2比T1更大气更现代,但目前在指引方面还是显得不够细致。
我们的登机口在A171,距离边检和海关大厅有挺长的一段距离。刚才值机柜台前还挺热闹的,但走到登机连廊却连个工作人员的人影都看不见,我都几乎怀疑是不是走错地儿了,看来新航站楼人流堪忧呀。
T2在装饰上融入了不少岭南特色,但相比新加坡樟宜机场之类的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差距,看来这座号称当前国内最大的单体航站楼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啊。
来到登机口,飞机已经早早在机位候着了。今天执飞的是南航新购入的A330-343(南航称为33W),注册号B-1063,两舱布局,机龄只有短短1年,非常新的飞机。
按照南航的排布,这趟航班从31至64排全部都是经济舱。南航也是够抠门的,官网的选座系统里,40多排以前的座位全部都要另外付费。既然如此,我干脆就挑了比较靠前的32排。这里有个小Tips,南航的这些33W经济舱每排都是2-4-2布局,但在相同排号的情况下,中间座位和靠窗座位有一定错开,导致32C隔着走道对应的座位却是是33D,但在官网的选座介面是看不出来的,所以选座的时候大家不妨认真琢磨琢磨。
这批33W采用目前南航最新的PTV,挺有国际范的,电影、电视等娱乐节目内容比较丰富。不过Ida妹妹却选了部老电影《狮子王》来看,还有且只有英语字幕,不知道她最终看懂多少。即时航图用的是Voyager3D系统,体验挺好,我可以根据地图在地面找找富士山了。
北京时间12时10分,飞机飞越骏河湾上空,富士山刚好出现在左侧舷窗。此刻天气非常好,云量不多,能见度爆表,不但整个富士之巅一览无遗,连整个静冈县也看得非常清楚。
航班非常准时地降落在东京羽田机场。和成田机场相比,羽田机场离东京市区更近(毕竟成田已经到了别的县了),虽然规模比成田小得多,但胜在方便,而且我们的到达口就在边检大厅旁边,到达入境取行李一气呵成。走到机场2楼的到达大厅,左右两侧分别是京急线和东京单轨电车(Monorail)的入闸口,换乘轨道交通无缝连线。
不过在换乘前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就是换JR PASS。我之前是在某宝上买的JR PASS电子券(也可以通过JR东日本的官方网站购买,但价格没有优势),需要在当地换成真正的纸质PASS。单轨电车的入闸口旁边便是JR东日本旅客服务中心,办理相关业务只需要跟着人群排队即可。
排队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先让你在申请表填好兑换人的个人资讯,包括姓名、国籍、护照号码等等,所以记得随身携带护照,兑换的时候还要用到。
到了柜台之后,视窗的工作人员会详细介绍将要兑换的PASS所对应的使用时间、和范围等等。其实相关的内容在JR东日本官网上都能找到,而且官网还支援中文(比起JR东海和JR西日本友善多了)。建议大家还是先在官网上详细阅读注意事项,毕竟现场不是每个视窗的工作人员都能提供中文服务,提前查询好会省下不少咨询的时间。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羽田机场的JR东日本旅客服务中心不提供当天以外的列车指定席划票服务(估计是为了提高办理业务的效率吧),因此要划其他时间指定席车票的童鞋,只能到其他JR站的绿色视窗办理了。
上图是JR东日本可以兑换或者购买PASS的车站列表,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PASS,支援兑换的车站是不同的,我这里只以长野、新潟地区的PASS为例。
众所周知,日本的轨道交通发达,所以任何时候我都把轨道交通作为出行首选。从羽田机场到市区主要有两条列车线可供选择,分别是JR旗下的东京单轨电车(Monorail)和京滨急行旗下的京急线。
简单来说,如果目的地在JR沿线,比如涩谷、新宿、上野等,建议乘坐单轨电车(沿途还能看风景),不过缺点是一律要在滨松町换乘,因为单轨电车终点站就是滨松町,离闹市区还有一段距离。
而京急线由于与地铁都营浅草线地铁直通运营,因此直达区域更广,到品川,横滨,都营浅草线沿线的浅草、押上还有京成线的成田机场等都可以不换车直达,非常方便。
我们的目的地在押上(晴空塔)站,京急线可以直达,当然选择京急线了。机场的行李手推车可以一直从到达大厅推到站台前,无障碍的设施非常方便,手动点赞。
从羽田机场开出的京急电车(空港线)并非每一趟都直通都营浅草线,因此大家乘车前一定要注意列车时刻表或者站内的指示牌。我当时就一下子脑袋短路(我以为自己坐的是京成线),跳上了一辆开往新逗子的各停列车。如果大家和我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也不用担心,还有一次改过的机会,就是在京急蒲田站重新换乘开往都营浅草线方向的列车。因为京急蒲田站是京急机场线与京急本线的交汇站,也是一个分叉口,开往东京市区的电车会从该站往北走,而开往横滨、横须贺和三浦半岛的电车则从该站往南走,正因如此,京急机场线除了终点站为成田机场的“Airport特快”外,其余从羽田机场开出的电车都会途经京急蒲田。
住宿)民宿Skytree Garden
《日本民宿新法》从2018年6月开始生效,意味着民宿的经营管理正式合法化,因此我们这次放心地选择了民宿作为在东京的落脚点。为什么选择押上这个地区呢?一是因为交通便捷,无论从羽田机场还是成田机场都能一趟电车直达。押上同时也是东京地铁半藏门线、都营地铁浅草线、东武铁路以及京成线交汇的大站,交通四通八达。二是附近有晴空塔、东京天空町等景点和商场,一站之遥的锦糸町也是购物非常方便的地方,吃吃逛逛选择很多。三是既然上次我们住在东京市区靠西的新宿,这回就选择靠东边的押上吧。
虽然因为在机场上错了车导致耽搁了一点时间,但我们最终还是顺利抵达了押上。刚出车站就看见东京新地标“Skytree 晴空塔”。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带Ida妹妹来日本时已经上去过一回,这次就不再安排登塔了。
从押上站步行到我们预定的民宿“晴空花园Skytree Garden”只需要10分钟。虽然深入巷子里,幸而路比较好走,拖着几个行李箱也不觉得累。房子是一座3层的小楼,房东Qiong姐是在东京工作的中国女生,所以沟通起来毫无困难。
我们第一次在东京住民宿,觉得四处都挺有新鲜感的。整栋楼一共有五个房间,一楼的两间较小,三楼的三间房稍大,二楼则是客厅、厨房和浴室等公共区域,还有一个屋顶天台。客厅的布置非常温馨,有在自己家里的温馨感。
厨房是半开放式的,冰箱、烤箱、电炉等装置一应俱全,餐柜里也存放著足够多的餐具,想随时做点吃的毫无困难。
浴室干溼分离,洗漱区域配备了洗衣机和风筒等。不过房东建议晚上11点后不要使用洗衣机,怕影响其他住客。浴室有暖房装置,设定好温度之后整个浴室暖烘烘的,大冬天的太有必要了,不用担心洗澡的时候着凉。
公共区域的走廊上挂著一幅世界地图,上面是各地住客的留言,客厅也有客人的留言册,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这里。
我们预定的房间号是301,是三楼最靠里的一间。据房东姐姐说,在房子没有改为民宿前这里就是她们家的主卧。进房间之后赫然发现一把梯子,原来房内还有小阁楼。
Ida妹妹最喜欢这个小天地了,阁楼的高度还算OK,大人坐直了也没问题,睡觉时候可以随便翻身不用担心掉下床了。屋顶还有一个正方形的小天窗,晚上看看星星什么的还是挺不错的。房东在阁楼的天花板上贴了好多荧光贴纸,晚上把大灯一关,顿时繁星点点,气氛超棒。
上到屋顶,天台布置得也很精致,几个朋友一起谈天说地最合适了。视线越过低矮的民居,晴空塔就在眼前,景观绝对不比附近新开业的ONE@Tokyo酒店的天台差哦。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下山了,冬季果然天黑得早呀。我们今天奔波了一整天,基本没吃什么东西,是时候出发觅食了!目的地:东京天空町。
美食)炭烧牛舌“利久”
东京天空町(SORAMACHI)是位于晴空塔旁的配套商业设施,内有各式商店和餐厅。由于天空町下的押上站可以直达羽田和成田两大国际机场,因此商场里也有很多特产和手信店,方便旅客买完之后直接去机场。商场内也有很多餐厅,我们今晚的选择是来自仙台的炭烧牛舌“利久”。
要说在日本吃牛舌,肯定会想到鲁迅先生曾经求学的仙台。“利久”正是发祥于仙台的炭烧牛舌连锁专门店,不仅在仙台,在东京大阪等地都有分店。
虽然我们到的时间还挺早,但由于是热门餐厅的缘故,我们在门前等了好几桌才轮上。不过在日本,需要排队的餐厅肯定有保证。进门后,我们被带到面向透明厨房的吧台落坐,恰好可以近距离欣赏厨师炮制牛舌。“利久”家将牛舌切成厚薄适中的条状,用盐醃好并放置在冷藏室熟成,待客人点餐后才由厨师拿到炭火上烤制。因此做出的牛舌即便是厚切,口感也非常脆嫩。
看着牛舌被明艳的炭火烤出一滴滴的油脂,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让人不自觉咽起口水。
由于饿了一整天,我们每人都点了一份套餐。我点的是冬季限定的“牛舌寿喜烧定食”,有牛舌寿喜锅、4片烧牛舌、鸡蛋山药糊、牛尾葱花汤和米饭。寿喜锅味道一般不算很突出,虽然牛舌在锅里久煮不老,但口感和味道比直接炭烧还是差了一截。不过大冷天的吃一顿暖烘烘的寿喜锅也很不错。
我家领导点的是数量限定的“本WASABI极定食”,主菜是比烧牛舌要高阶一个级别的“极烧牛舌”,估计是部位上的区别吧,另外的亮点是配以静冈县伊豆天城山栽种的本山葵(WASABI),直接给你一截山葵研磨。极烧牛舌配以现磨的山葵蓉一起吃,不但没有辛辣感,还很好地中和了烧牛舌的油腻,让炭烧香味中夹杂着一丝清新,这些“本山葵”和我们平常在寿司店里吃到的所谓“日本芥辣”根本不是同一样东西。
比起普通版的烧牛舌,极烧牛舌更厚一丢丢,Q弹程度足足上了一个台阶,但又不会像嚼橡皮筋一样。Ida妹妹觉得太弹了有点咬不动,我就觉得口感弹到了极致,一口咬下去,牛舌从牙齿两边齐刷刷地裂开,然后渗出浓郁的炭烤香和牛舌独有的鲜甜。
Ida妹妹点的是最贵的东京天空町店限定的“仙台牛排和烧牛舌套餐”,足足比寿喜烧定食贵上1000日元。这份套餐主角从烧牛舌变成了“仙台牛”。
根据仙台牛的评定规则, 能称得上仙台牛的都是A5等级的和牛。不得不说,A5仙台牛还是很有魅力的,虽然名气不及所谓的“日本三大和牛”以及比较出名的飞驒牛、宫崎牛,但前年的“日本和牛能力共进会”在仙台举行,让仙台牛也大大地出名了一把。由于是A5等级的和牛肉,油脂极其丰富,只需轻轻嚼两下肉便像在口腔里融化了一般,跟刚才牛舌的口感大相径庭,自然获得了嘴刁的Ida妹妹的大力认可。
隆重地祭了一番五脏庙之后,我们决定在天空町到处走走消消食。“利久”旁边是一家鳗鱼饭专门店“ひつまぶし备长”。这家来自于名古屋的鳗鱼饭“三吃”餐厅也是挺有名气的。
餐厅名曰“备长”,是因为选用了备长炭烧制鳗鱼。备长炭有温度稳定、火力强劲而且不容易起火星冒烟等特点,用来烤制食物最适合不过。
厨师将烤制后的鳗鱼切成段,平铺在漆盒或者饭碗内,鳗鱼饭就大功告成了。不过这将鳗鱼斩段的场面怎么看起来那么血腥呀。
刚才曾提到天空町里有很多特产手信的专卖店,比如曾经风靡一时的东京香蕉 “TOKYO BANANA”,现在已经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品种和口味。另外还有日式筷子店、饰品店、调味品店、食物模具店等等,甚至还有口袋妖怪的专卖店。各种新奇有趣的东西让人目不暇接。
不过最终让我们驻足的是一家“爆笑似颜绘”店,说白了就是卡通肖像画店。店员用大概10分钟左右给顾客画一张卡通肖像,还能选择“普通”“搞笑”或“爆笑”三种风格。为了作品还能见人,我们选择了中级的“搞笑”级别,然后就坐着等画了。小姑娘画师对着我一边微笑一边画,弄得我浑身不自在。
大概不到30分钟,作品就完成了……这……难怪刚才她边画边笑了……这葫芦瓜一样的头型和上面的那一撮头发到底是什么鬼啊!!!
我能退款吗?!
【时间】2019年1月20日
如果问大家到东京旅游会去什么景点呢?浅草寺、台场、皇居……这些地方当然好,只是有点太大众化了。如果想有点新意思,又恰好和我们一样是在1月份到的东京,不妨考虑一下这个比较冷门的选择——《ふるさと祭り东京》(东京故乡祭)。
东京故乡祭是一个每年1月份在东京举行的,集全日本大成的盛大活动。来自日本全国的传统活动及著名美食齐聚一堂,让人们可以一次过享受日本各地美食和观看特色祭典,充分体现故乡味道。
一年一度的东京故乡祭已经举办了九届,今年正正是第十届,规模空前盛大。今年的举办时间为1月11日至1月20日,恰好今天是闭幕日,所以我在安排行程时便已早早决定,来看看日本的“美食节”和国内相比办得如何。
行程)东京巨蛋
故乡祭的举办地在东京巨蛋,也就是日职棒读卖巨人队的主场,没想到我们第一次到巨蛋既不是去看比赛,也不是去看演唱会,而是去吃吃吃的。巨蛋位于小石川后乐园东,毗邻JR水道桥站,交通很方便。为了省点车费,我们选择了同属东京Metro所以价格有优惠的半藏门线换南北线,在后乐园地铁站下车再步行几分钟便到了。
出站后走过大楼外的天桥,便进入东京巨蛋城的范围。
沿路前往时,最吸引眼球的不是巨蛋本体,而是隔壁的“东京巨蛋城游乐园”。这座位于市中心的室外游乐园规模不大,然而却有一座非常出名的过山车“Thunder Dolphin”。虽然在速度和轨道设计上并没有太多的出彩之处,不过它有一个超大的卖点——轨道穿越了一栋大厦。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过山车不但一直在LaQua大厦周边盘旋,其中一段还从大厦上角的一个大洞穿过,想象一下车上的人向大楼俯冲过去再穿墙而出,还真的够刺激。不过可惜的是过山车在我们来的今天停机整修了。
走过几个可爱的石头,就是东京巨蛋的GATE 20入口,检票和安检过后就进入巨蛋内部了。
踏入场内,只见整个巨蛋内部几乎看不见任何与体育有关的设施了。场地中央是密密麻麻的摊位和人流,一副热闹非凡的模样,让人一下子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场地的一角被专门布置为表演舞台。此处每天都上演着日本各地的特色祭典表演。故乡祭的两大看点分别是“美食”和“祭典”,除了汇聚了全日本各地的代表美食外,还有19个各具特色的祭典集中演出,比如青森的睡魔祭、德岛的阿波舞、高知市的夜来祭等等,可以让你足不出门一天之内游遍日本。
行程)秋田竿灯节
舞台荧幕上告示了12点10分即将开始的表演是秋田竿灯节,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干脆先看表演再去填肚子吧。我们买的是“祭典特别观众席+当地名丼品尝券”的套票,因此可以自由选择正对舞台的特别观众席就坐。只要在舞台旁边的入口处领取手环,就可以随时进出特别观众席了。
秋田竿灯节与青森睡魔祭等齐名,是日本东北夏季的六大祭典之一,一般在8月3日至6日左右举行。除了刚才说的两个祭典,还有仙台七夕祭、盛冈的三飒舞和山形的花笠祭也是在这段时间举行,所以有的祭典爱好者会专门在8月初到东北进行夏季祭典巡礼。
秋田人举办竿灯节的目的是为了袪除盛夏的病魔和邪气,是逐睡魔的祭典仪式,和青森睡魔祭来历有点类似(日本东北的人夏天到底是多爱睡觉啊?)。据说最开始的是放灯形式,后来渐渐发展成如今用长竹竿搭成十字型,然后挂上很多的灯笼,一边打鼓,一边巡游。竿灯被人们用来代表稻穗,灯笼则表示装米用的草袋,用于祈愿五谷丰
竿灯被人们用来代表稻穗,灯笼则表示装米用的草袋,用于祈愿五谷丰登。竹竿上的灯笼数目有多有少,最多一竿挂46个,分别是中间6X6共36个灯笼,正上方两层分别有2+4个,最底层外则再各挂2个,合计46个。
操作竿灯的难度在于表演者不仅要把竿灯高高举起保持平衡,还要把竿灯放在额头和腰间自由切换。竿灯的操作一般分为五种:手握、掌托、额顶、肩顶和腰撑,表演者还会不停轮换,每次轮换就会换一个托举的动作。
开始竿灯并排而立,慢慢聚拢成一圈并缓缓旋转,就像一堆即将被点燃的柴堆一样。神奇的是虽然它们看起来缠绕在一起,但分开时依旧非常迅速,完全没有互相干扰。
为首的竿灯不断加长,越来越高,最后整根竹竿弯成弓形,就像一幅风帆,但仍然屹立不倒,没有经过长年训练还真的做不到呢。观众席上众人纷纷喝彩叫好!
表演结束,全体表演者并排谢幕,非常有气势。
我们离开观众席,路过停放在舞台旁边的一台大型彩车,这是青森县八户三社大祭用的山车。三社大祭的山车号称“全日本第一大”,造型非常浮夸。每年的三社大祭都会有二十几台同样浮夸的山车在八户市区内游行,可惜今天的节目表中没有安排三社大祭的演出。东京故乡祭上表演的祭典节目众多,但每天时间有限,因此每天祭典节目时间表都是不同的,想看全19个祭典表演,那就得多来几趟了。
看完祭典演出,是时候放开肚皮搓一顿了。考虑到现场的拥挤程度,我们采取就近原则,看见什么好吃的就吃什么。
首先吸引我们注意的是一家近江牛专卖店“近江屋”的摊位,近江牛是日本三大和牛之一,以肉质细腻著称。这家近江屋采用的是获得“滋贺县知事赏得奖”的龟井牧场饲养的近江牛肉,店家把奖状和认证都贴在摊位前,看起来很靠得住。
摊位虽小,选择还是挺多的,有煎牛排、烤牛肉串、炸免治牛肉饼和限定的近江牛寿司。
免治肉饼炸成金黄金黄的很吸引人,不过我总觉得免治做法的和牛很浪费,所以只点了“三秒煎牛排”、牛肉串和生牛肉寿司3款。味道最好是那一块又大又薄的煎牛排,虽然肉香味不算突出,但入口一嚼即融,仿佛整片肉在嘴巴里化了一般,很有吃和牛的感觉,不愧宣传标语上“近江牛的最高峰”的评价。只是不知道这“3秒”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远处有一家卖秋田美食的摊位,名字忘记了,主要是卖各种味噌:有大叶味噌、油味噌,特辣的南蛮味噌甚至还有柠檬味噌,除此以外还有秋田著名的“ハタハタ寿司”。不过我家领导对味噌丝毫不感兴趣,于是我推荐了旁边的烤米棒。
秋田是日本的稻米之乡,烤米棒是当地的特色食品之一。将米饭包裹在木棍上,然后插在围炉旁边烤,再涂上特制酱汁。可不知道是不是放凉了的缘故,吃起来并没有很惊艳的感觉,涂在上面的酱汁都不合我们的胃口,失望之下,连旁边的比内地鸡串我也错过了。
想想还是牛肉靠谱,继续寻找牛肉吧。没走几步走到一家卖“飞驒牛”的摊位。飞驒牛虽然没有神户牛、松阪牛出名,但只有等级达到A3以上的才能称为飞驒牛。飞驒牛算是知名度比较高的铭柄牛,况且新海诚一部《你的名字》更让飞驒牛走红。
这家店只有牛肉串卖,牛肉被切成骰子状。吃起来没有刚刚的近江牛排那么入口即溶,不过更有“牛”味,吃完后齿颊留香,和近江牛各有千秋。
美食)全国当地名丼选手权
我们穿过了整个场地,来到位于巨蛋西侧的“全国当地名丼选手权”(全国ご当地どんぶり选手権)比赛现场。在日本,丼指的是盛装饭或面的食具,又称丼钵。而丼饭就是以碗盛装的饭上浇盖各式食材的日本庶民料理,说白了就是日式的盖浇饭。
全国当地名丼选手权是东京故乡祭最大型的活动之一,由日本全国各地的著名丼饭代表参赛。早在去年下半年已经举行了预赛,只在预赛中脱颖而出的丼饭代表才有机会来到今年的故乡祭上一决胜负。
今年决赛的赛制与往年相同: 观众购买试吃券时每人会获得一个硬币,每张试吃券可以到参赛摊位领取一份丼饭试吃,试吃结束后可以把硬币投入心仪丼饭的票箱之中。在故乡祭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今天),赛会将统计多日以来得票最多的前三名,评出本届比赛的冠、亚、季军。
试吃券一张卖500日元,不贵,但既然是试吃版,分量也不会很多。尽管如此,店家都会把最精华的部分集中在这份小小的丼饭之中,品质无须怀疑。
下面介绍一下今年的参赛选手,由于今年是东京故乡祭10周年,所以参赛的选手也是空前强大,准入制也是发生了较大变化,竟然把前9届比赛中曾经获得连冠的店家都请了出来,与今年新晋的入围选手进行直接PK,让本届比赛变得异常激烈。
首先介绍的往届的三名殿堂级丼饭,他们都曾经在往届比赛总两次夺冠,分别是:
2011、2012年冠军,北海道食堂丸善的海胆丼;
2014、2015年冠军,山形县米泽琥珀堂的米泽牛排丼;
2016、2017年冠军,青森县的八户银鲭鱼腩丼。‘’
接着加入战团的是上届的前五名:
上届冠军,鹿儿岛县志布志特色鹿儿岛黑猪三味;
上届亚军,北海道十胜牛腩鱼丼;
上届季军,大分县的丰后水道 醃寒𫚕鱼丼;
上届殿军,爱知县的名古屋交趾鸡亲子丼;
上届第五名,福井县的越前!蟹饭丼。
最后是本届预选赛中脱颖而出的十名挑战者:
北海道的北海ねばとろ海鲜丼
埼玉县的秩父草鞋猪排味噌丼
神奈川县的湘南白饭鱼小田原三色丼
富山县的富山鳟鱼腩白虾丼
爱知县的三河一色产鳗鱼丼
京都府的坛子醃牛横膈膜丼配九条葱和黑七味酱(这名字……)
岛根县的赤鯥丼
广岛县的濑户内珍宝章鱼天妇罗丼
爱媛县的宇和岛鲷鱼丼
熊本县的赤牛贪婪丼。
我们的套票包含每人一张试吃券,后来又补买了几张,然后就可以到各个摊位排队试吃了。征求了Ida妹妹意见后,第一家我们选了“三河一色产鳗鱼丼”,爱知县的三河湾一色町是日本著名的鳗鱼产地,被称为“鳗鱼中的王者”,今天出战的是当地著名的丼饭店“鳗ま屋”。
这家排队的人不多,很快就买到了一碗。小碗里并排放著5小块烧鳗鱼,配以紫菜丝和青葱。与常吃的先蒸后烤的关东做法不同,这家的鳗鱼是直接慢烤而成,第一口咬下去感觉外皮有点酥脆,还伴有非常明显的炭烤味。这种鳗鱼油脂丰富,伴着饭吃非常香。“鳗ま屋”调的酱汁比传统的酱汁稍淡,更加凸显鳗鱼的原汁原味。
在爱知县吃鳗鱼讲究“鳗鱼三味”,实际上就是三种吃法——第一口先吃鳗鱼,然后再将鳗鱼拌著米饭、葱和紫菜一起吃,最后就是加入茶汤变成茶渍饭。可惜现场不提供茶汤之类的,只能体验两味了。
第二家是我的心水之选——米泽牛排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米泽牛加持,所以人气比鳗鱼丼更旺。为了节省时间,建议大家边吃边排队,人多的时候还能分头行动,可以省下不少时间。
来自东北山形县的米泽牛与神户牛、松阪牛和近江牛齐名,也是日本极受欢迎的铭柄牛。看着铁板上铺了满满的一层牛肉时,排队的心情是更加焦躁啊。
买到之后迫不及待尝了起来,米泽牛在口感上更接近我们刚吃的近江牛,不过油脂的比例没有近江牛高,还保留了一定的嚼劲。这份饭一定要趁热吃,稍微放凉就会让口感下降一大截。
嘴边还吃着米泽牛,眼睛已经在瞄下一个目标了。因为要照顾母女俩,鳟鱼和银鲭鱼不知道腥不猩,还是稳妥点选她们的喜好吧。我家领导最吃螃蟹,所以下一站是越前蟹。
福井县的越前蟹在日本享赋盛名,因为不能人工饲养的缘故,每年只有11月到3月这段时间可以捕捞。在日本,有人会专门因为越前蟹解禁而在冬天到福井县吃蟹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越前蟹饭的摊位前排满了人,不过大家都很遵守秩序,新加入的只需找到举著“最后尾”的工作人员排队即可。
然而,吃到嘴里之后还是有些小失望,宣传照里的分量可要多得多呢。拆下来的蟹肉味道很鲜,但恕我嘴拙吃不出和普通蟹肉的区别,蟹黄搭配用酱油醃制过的三文鱼籽反而是亮点,特别是浓郁的蟹黄,配上一口米饭,极品啊!
另一家要排长队的摊位是北海道的代表——海胆丼,它们家也是往届的卫冕冠军,被称为“殿丼”。店家“食堂丸善”来自于北海道西北部海域的利尻岛,特色是在煮米饭时会加入了驰名的利尻昆布和海胆汤汁,让每颗饭粒饱含鲜味,然后再佐以北海道海胆和三文鱼籽,可以说充满了海洋的气息。
以500日元一碗来说,海胆的分量已经算多的了。可惜我吃到它的时候已经凉了(在排越前蟹的队伍),因此鲜味打了大折扣,但当中的米饭的确是今天吃到的几家里面最好吃的。
尝过鳗鱼、牛肉和海鲜,下面我们试试猪肉。比起和牛以及各种海鲜来说,日本的猪肉似乎没多大名气。其实不然,去年我们到九州南部的鹿儿岛玩了几天,当地的特产正是鹿儿岛黑猪。因此今天代表鹿儿岛出战的上届冠军——志布志特色 鹿儿岛黑猪三味,便是猪肉丼饭的代表。
店家将鹿儿岛黑猪的五花肉熬煮一整天之后切成片,一部分拿到炭火上炙烤,另一部分则用煎鸡蛋卷包裹起来,再配上半枚半生熟鸡蛋,“黑猪三味”便完成了,看起来应该是所有丼饭最油腻的一家了。
当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烧五花肉,经过长时间熬煮的五花肉很入味,表面涂上特制酱料后再炙烤,使肉片既有炭烤的香味,又有软烂的口感,下饭一流!不愧是上届冠军呀。
接下来试的是鹿儿岛的邻居——熊本县南阿苏村白水乃藏家的赤牛贪婪丼。前文提到过的近江牛、米泽牛等,都是日本最常见的和牛品种——黑毛和牛,但其实日本还有其他种类的和牛,而阿苏赤牛就属于“褐毛和牛”的一种,脂肪含量较黑毛和牛少,肉质既有和牛入口即溶的口感,又保留了赤身肉类的嚼劲。
这份阿苏赤牛贪婪丼虽然没有图片那么夸张,但既有煎牛排又有炒牛肉,满满的一大碗也是挺划算的。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吃了太多牛肉的缘故,有点审美疲劳了,虽然赤牛的肉质不错,但感觉没有之前吃的米泽牛那么香。
本州、九州、北海道的代表我们都尝过了,既然故乡祭号称足不出户吃遍全日本,怎么可以少了四国的代表呢。这次参赛的唯一四国代表是来自爱媛县宇和岛的鲷鱼丼。鲷鱼饭原本并没有多特别,但宇和岛地区的鲷鱼饭则显得特别另类。他们家做的叫“宇和岛TKG风”鲷鱼饭,所谓TKG指的是TAMAGO(鸡蛋)KAKE(盖)GOHAN(饭),说人话就是打个生鸡蛋在饭里面伴着吃。宇和岛风的鲷鱼丼就是将鲷鱼切成细条,然后加入生鸡蛋和其他佐料再拌匀来吃,对于我这种喜欢吃TKG的人来说当然觉得很美味了。
吃了七份之后,还剩下一张试吃券,原来想拿去试试其他的,比如湘南的三色丼,还有赤鯥丼(话说如果我知道赤鯥其实就是黑喉鱼的话我是一定会试的,真的如宣传所说是高阶鱼啊)。但Ida妹妹坚持要再吃一次一开始的鳗鱼丼,只好如她所愿吧。最终,我们以3个人一共吃了8碗结束了这次当地丼选手权大赛。
……最后……我们竟然忘记去投票了……吃货,还真的只记住吃了啊……
到底是谁拿了冠军呢?这个稍后揭晓。刚刚胡吃海喝了半天,是时候到处走走消消食了,但走到哪儿都是吃的喝的,实在难以管住自己的嘴巴啊。
在当地名丼比赛场的旁边,还有一个区域是专门for北海道美食的——“北海食道”(这名字起得……)。在这个区域里,全部都是来自北海道的美食摊位。虽然真的快吃不下了,但看见烧元贝海螺什么的口水又流了下来。放弃治疗!继续吃吧!
这个海胆+元贝的组合,实在太美味,太邪恶了,连壳上的汁水也不想放过。
甜品当然不能缺席了,不过我们实在吃不动了,只买了两个信州布丁,为明天即将开始的信州之旅“干杯”吧。
走累了不要紧,场馆内的观众席都是免费开放的,可以随时找张椅子坐着慢慢品尝美食。
行程)青森睡魔祭
除了祭典和美食,东京故乡祭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日本特色的节目——各地吉祥物演出。日本的地区吉祥物这几年发展蓬勃, 各地为了增加曝光度促进旅游和消费等原因,都不遗余力地推出一个又一个吉祥物,特别是酷MA萌全球爆红之后就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每年日本都会举办吉祥物比赛,故乡祭也会每天腾出一段时间让吉祥物进行表演,与众同乐。
不过因为参加的吉祥物足足有八十多个,所以每天只能选几个当代表参加活动。在1月15和16日有吉祥物专场的体育祭和文化祭,甚至有Metal Band Show。
今天出席的吉祥物有8个,其中最受欢迎的要算抖音上都能找到她身影的自虐狂——Chiitan君,听说她最近还被自己的东家——高知县的须崎市“解雇”了,原因是她经常拍的自虐视讯遭到了孩子父母的投诉……
看过吉祥物表演,刚好又赶上了下一个祭典表演,而且……又是秋田竿灯节,看来我们和竿灯很有缘分呀。
不过这回场地里关了灯,所以竿灯上的灯笼都亮起了灯光,和之前相比又另有一番风味。
随着第二次竿灯节表演的结束,本届故乡祭也接近尾声,最受人关注的“全国当地丼选手权”赛果也要揭晓了(我们直到这时候才想起还没投票)。赛果在场内另外一个小舞台公布,所有参赛代表都手捧著自家“作品”的照片上台。
最终结果:没想到获得冠军的竟然就是我们N次经过都没人排队的“岛根县赤鯥丼”,没吃上真是后悔死了。我们吃了八份,然而只有米泽牛和鹿儿岛黑猪三味入围前五。Ida妹妹极力推崇的鳗鱼饭五甲不入……看来我们的口味和日本人还是有有所区别呀。
紧接着便是本届故乡祭最后的一个节目——青森睡魔祭表演。场馆内的主要照明几乎都被关闭,营造出夜的气氛,观众席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可见这日本其中一个最负盛名的祭典人气有多高。
青森睡魔祭(青森ねぶた祭),写成中文应该是“青森佞武多节”。和秋田竿灯节类似,都是日本的东北人夏季驱散睡魔的活动,甚至它们据说都同样源自于七夕节的灯笼放流活动。一般在每年8月2日至7日在青森县青森市举行。
表演开始前,大荧幕上播出了睡魔祭举办时的盛况。跟其他两个东北著名祭典相比较,睡魔祭应该是最最出名的,甚至在80年代便被指定为日本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遗产,是青森夏天吸引游客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每年睡魔祭都会选举出佞武多小姐,这次表演就是由为首的两位佞武多小姐带领开始,然后带动旁边的演员“跳人(ハネト)”一起表演。跳人们统一头戴色彩鲜艳插满花朵的斗笠,左右脚互换著伴随音乐跳动,嘴上还吆喝着“Ra-Se-Ra-Se-Ra-Se”的口号(听起来就是“辣死啦死啦死啦”)。
载歌载舞一段时间后,睡魔祭的重头戏——“佞武多”灯笼花车出场了。相信很多没听说过睡魔祭或者没去过青森的人都可能见过这些造型夸张、色彩艳丽的花车。
花车大多以日本或者中国古代传说故事为蓝本创作,比如源义经与弁庆、日本战国时代的故事,《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的故事等等,甚至还有于吉坑死小霸王孙策、公孙胜降服樊瑞这样比较冷门故事的佞武多照片。今天演出的这个佞武多是《西游记》里的故事,中间是孙大圣大家应该很容易看出来,那么能看出左右的分别是谁么?提示:紫金葫芦、芭蕉扇……
佞武多花车一个重达好几顿,车底下有轮子,可以前后推动也可以360度旋转。不过因为非常庞大和沉重,一般都是由几十个男人前后拉动花车,车前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指挥。在他的指挥下,拉车的人会把佞武多花车冲向观众,还高低起伏营造出扑面而来的压迫感。可以想象真正的睡魔祭,十几台这样的花车接踵而至,还是非常震撼的。
花车的背面还有内容,转了180度之后,背面的角色就出现了,原来是唐三藏、猪八戒和沙僧师徒三人。果然是大圣在前面降魔伏妖,师徒三人躲在后面吃瓜看戏呀。
在花车表演的同时,跳人们也不闲著,依旧喊著那句魔性的“Ra-Se-Ra-Se-Ra-Se”在跳着、闹著。听说在睡魔祭期间,只要你租一套这样的跳人服装,就可以随时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狂欢。
队伍中还有不少小孩子,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靠的就是从小的耳濡目染啊。
佞武多花车的表演告一段落之后,主持人便邀请现场观众一起上台继续跟着节拍跳舞狂欢,这时候人人都成了“跳人”
近看花车,的确制作得很精良,而且那种水墨的风格感觉特别传统。听说一辆车的制作周期就超过两个月,毕竟都是人手制作,工程庞大啊。在不表演的时候,这些佞武多花车就停放在青森市的WA RASSE睡魔之家博物馆内,供游客随时参观。
本来想叫上Ida妹妹一起到舞台跳舞的,不料她吃饱之后竟然累得睡着了。那既然是我一个人出动,当然逮住两位睡魔小姐来个合影了。
伴随着欢快的舞蹈,主持人宣布东京故乡祭所有表演至此全部告一段落。这时候离闭幕也没剩下多少时间了,我们收拾好东西,结束了这趟一天环游全日本的美食和祭典之旅。
行程)巨蛋城灯光秀
离开场馆来到巨蛋外,其实现在才下午五点多,但天已经全黑了,来自南方的孩子表示不是很习惯。冬季,东京市内不少地方都会举行灯光秀,比如六本木和涩谷。东京巨蛋城自然也不甘人后,灯光秀从去年的11月份一直举行到今年2月24日。
今年巨蛋城的灯光秀以“江户之粹、日本之美(江户の粋 日本の华)”作为概念,让灯光充满“和风”,用名为“江户切子”的传统玻璃工艺以及纸鹤、气球、和伞等江户时代的元素来点亮夜色。既然举办地就在巨蛋周边,那就作为我们参加故乡祭的余兴节目吧。
前文说过东京巨蛋城是一座室外游乐园,在巨蛋出口旁的区域叫“Tokyo Dome City Attractions”,远处的摩天轮“Big O”和过山车“Thunder Dolphin”则在另外一个园区LaQua。
刚才还一副睡眼惺忪样子的Ida同学听说去游乐园,顿时来了精神。背后的喷水池是以夏夜烟火作主题的灯彩群,而且球形彩灯还会模拟出焰火升空绽放的形态。
下沉广场中央是一座6米高的灯光塔,名字叫“回忆的折纸树”(想い出の折纸ツリー),“树”上挂满了鲜红色的千纸鹤和流光溢彩的折纸气球,走近看非常梦幻。
走上天桥,这里被布置成“风车小径(风车の小径)”,悠悠转动的风车让灯光忽闪忽闪地。
通往LaQua区的连廊化身为“万花筒之路(万华镜の道)”,每座灯光拱门都内建了骨架识别器,用以捕捉人的自然动作,只要做出抬手、和同伴牵手等指定动作就能操纵灯光,让灯光随着动作与音乐流动,塑造出光之连廊。
LaQua广场中一座亭子非常吸引眼球,“手球穹顶(手毬ドーム)”和刚才的万花筒之路一样采用了骨架识别器,配合著音乐,穹顶的灯彩则随之转动。
音乐喷泉号称“水和光的喷泉秀”,水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律动,水池上漂浮一个个彩色浮球则合著音乐不断变换颜色。
在“江户切子之花(江戸切子の华)”里,半圆拱门内内建了投影机,将江户切子的花纹如万花筒一般投射在地面上,花纹还会随着人们的脚步的走动而不停变幻。
在“Tokyo Dome City Attractions”游乐园区主要都是较小型的游乐设施,比如海盗船Super Viking SORABUNE、儿童塞车Furi Furi Grand Prix等。因为时间不早了,我们没有买通票,只给Ida妹妹买了单次券,让她自己挑想玩的。
她最后选中了看起来人畜无害的Bun Bun Bee,但为啥其他人看起来都玩得很high,只有你是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呐?
还是慢悠悠的摩天轮比较适合我们,比如BIG O无轴摩天轮。摩天轮里能够清楚看见穿越LaQua大楼的过山车,还能欣赏巨蛋城周边的夜色,灯光秀也一览无遗。这座摩天轮还是世界上第一座能够唱卡拉OK的摩天轮,其中有8个座舱有卡拉OK功能,大家选好歌就能在上面高歌一曲了。我们排队的时候发现卡拉OK舱的队伍人气超足,普通的座舱则冷冷清清,看来日本人对卡拉OK还是非常热情的。
公主心的Ida妹妹怎么会放弃美轮美奂的灯光旋转木马呢?旋转木马Venus Lagoon建设于高台之上,四周是音乐喷泉和水池,因此有种坐在湖中玩木马的感觉,难怪叫“Lagoon”了。只不过,这木马之间似乎跑进了一些奇怪的动物啊……
玩得忘了时间的我们才想起晚饭时间早过了,我们今晚还计划到网红店“海老丸拉面”吃法式原只龙虾拉面呢。网上一查,闭门时间8点,现在已经7点30多了,拉面店远在神保町,步行要十多分钟。于是我连JUMP SHOP也不逛了,匆忙赶路。可惜到了之后店门前已经贴上了“售罄”的字样……
只好又回到了巨蛋城,吃上次曾经在镰仓吃过一次的“海鲜三崎港”回转寿司连锁店。这家回转寿司,负责送餐的是“新干线”哦。
味道比起早上在故乡祭吃到的美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过胜在价格嘛感人,在日本吃普通的回转寿司店,的确是既实惠又管饱的选择呢。
2019年1月21日
从今天开始,一连六天,我们将一路向北,分别到轻井泽、长野、松之山温泉和越后汤泽四个地方巡游一圈,直到周末才回归东京。之前换的JR PASS长野新潟地区券今天开始就派上用场啦。
我们带上必要的行李暂别了民宿(用不上的就继续留下)。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晴空塔在天幕下显得特别巍峨,像抠了图贴在一张蓝色纸片上似的。从押上站出发,最近的新干线站是上野站,因此我们决定在上野乘坐北陆新干线前往今天的目的地——轻井泽。
上野是东京市中心的大型车站之一,既是交通枢纽,附近的景点又很多,因此人流量特大。车站大厅“翼之像”雕像是个比较醒目的集合点,隔壁有便当店和JR绿色视窗。
到站之后,我首先去划下一班北陆新干线的指定席票,没想到竟被告知指定席只剩下两个座位了,还分别在不同的车厢中。没想到周一早上的新干线竟然会那么拥挤啊,难道是滑雪季的缘故吗?没办法只好直接进站看看会不会碰上刚好连在一起的自由席了。
11点10分,我们登上了开往长野的浅间609号列车,果然超满座。我们足足走了三个车厢才找到连在一排的三个自由席座位,也算是幸运了。之前坐过几次新干线,倒是第一回坐自由席,看起来和国内的高铁没有任何不同。果然有很多乘客拖着大行李箱,看来到长野滑雪的人超多啊。
上车前买了列车便当做早餐,找到座位后终于可以好好坐下品尝了。很多人到日本旅游都爱买一份火车便当尝鲜,不过尝过一次之后都没有第二次,因为大部分便当都是冷的,天气热还好,像现在这样的大冬天吃一份冷冰冰的米饭,还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不过不知道为啥我特别喜欢吃,这回继续是给每人准备了一份。
我点的是和牛寿喜烧便当,牛肉味道赞,而且还有祕制的辣酱和一只半熟的温泉蛋。在便当里有温泉蛋我还是第一次吃呢。
领导点了一份“浅草今半”的牛玉重,就是牛肉和鸡蛋的组合。浅草今半在明治28年创业,牛肉寿喜烧做了百多年,牛玉重也是它家超人气的便当。不过要数最好吃的,还是Ida妹妹根据封面选的淡路屋出品——城崎名物“寿喜烧和蟹饭便当”,除了寿喜烧牛肉外,还把蟹肉拆丝和米饭混合,搭配一只蟹钳,还有一只烧元贝,更赞的是这个便当还有倒水即热的功能,比我们那些冷冰冰的要好上N倍。
行程)避暑胜地的冬日
美美地吃上一顿,12点17分,列车不偏不倚不早不迟到达轻井泽站。E7系列车是东日本新干线比较新的型号,乘坐起来非常舒适,特别是座椅宽度和腿部空间,比之后我们乘坐的上越新干线要舒服多了。
北陆新干线目前从东京通往金泽,其中东京到上越妙高段由JR东日本经营,上越妙高到金泽段由JR西日本经营。我们买的JR PASS(长野新潟地区)因为是由JR东日本发行的,只能免费坐到上越妙高站,如果要继续前往金泽就必须另行补票了。
车站站厅上挂著三幅铜绿色浮雕,分别记述了发生在轻井泽的三件大事——中间一幅记述了英国圣公会的加拿大传教士Alexander Croft Shaw在1886年来到轻井泽之后,深感自然环境景色怡人,便在当地建立了别墅和教堂,从此让轻井泽成为日本最著名的避暑胜地之一。左边一幅记述了1964年东京举办第18届夏季奥运会时,轻井泽承办了综合全能马术比赛。右边一幅记述了1988年长野举办第18届(又是18)冬季奥运会时,轻井泽承办了冰壶比赛。
轻井泽站在1888年开业,去年恰好是130周年纪念。轻井泽原为JR信越本线的一站,在1997年长野新干线(即现在北陆新干线东京至长野段)开通之后,根据日本的新干线整备法规,JR信越本线从轻井泽到篠之井这一段线路从JR公司分离出去,最终被信浓铁道接管运营。
从车站南口出来是一道人行天桥,站在桥上即可远眺占据了南口大片区域的轻井泽王子度假村,还能看见远处矢崎山上的轻井泽王子酒店滑雪场。
王子度假村占地面积非常大,包括有日本占地面积最大的度假村Outlets之一的轻井泽王子Outlets、轻井泽王子酒店滑雪场、轻井泽王子大饭店东馆、轻井泽王子大饭店西馆、轻井泽皇家王子大饭店和轻井泽浅间王子大饭店,以及分布在度假村内的一众独立小木屋。我们今晚入住的轻井泽皇家王子大饭店(太拗口了,以后简称The Prince)位于度假村最南端,离轻井泽站南口有一定距离,幸亏度假村有一项非常赞的服务,就是只要你是在村内酒店或者木屋住宿的旅客,都能在南口天桥下不远处的旅客服务中心(他们称为Smile Concierge)凭入住凭证寄存行李,之后工作人员还会帮忙将行李送到你即将入住的酒店。如此一来,住客就可以省下不少安置行李的时间,一下列车就马上可以玩耍逛街了。
有了如此方便的服务,我们立马开始在轻井泽的行程——今天准备到中轻井泽地区的星野区域走走。星野(虹夕诺雅)轻井泽酒店是日本最高阶的酒店之一,虽然住宿区不能随便进入,但附近的温泉、餐馆和教堂区域是对外开放的,我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那里的石之教堂和高原教会。
从轻井泽到中轻井泽,可以乘坐一站信浓铁道。从站厅越过新干线轨道,便可以下到信浓线的站台,由于轻井泽是始发站,列车已经在站台待命了。不过如今时间尚早,可以在站台四处逛逛。
站台北面是通往旧轻井泽地区的入口,要体会轻井泽130年来的变迁,逛逛旧轻井泽银座最适合不过了,可惜我们直到最后都没有抽时间过去,有点遗憾。
等了一会儿,列车出发了,复古的车厢让我想起了去年在九州坐过的指宿枕崎线列车。不过这次只是匆匆一站路,几分钟便都了目的地。
刚开始以为中轻井泽只是沿线一个小站,没想到车站大楼竟然如此现代和气派,包括町立图书馆等等也包含在这座建筑物之中。
对来自南方的孩子来说,即便是路旁小树下的雪堆都能踩个不亦乐乎。Ida妹妹要来北方看雪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虽然轻井泽地区的雪还不大,但对于几乎从来没见过雪的她来说,已经足够玩上半天了。
其实在中轻井泽是有免费的穿梭巴士直通星野地区的,不过难得在冬日暖阳下逛逛这个避暑胜地,我们便决定步行前往。轻井泽地区的各个景点之间都有一定距离,最适合的游览方式其实是骑自行车,只不过冬天骑车还是挺冷的,而且Ida妹妹不会骑,我们便没有去关注哪儿可以租自行车了。
从车站前的大马路一直往北走,路上的行人不多,虽然没什么风景但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还是非常惬意的。沿河建有一些食店,看起来风景和味道俱佳,不过担心耽误时间的我们一直赶路,没有停留。
想抄近路的我走进了一片小森林,只见来路上有几幢度假别墅,四周的树木大多光秃秃的只剩下树干,只有一两棵耐寒的还枝繁叶茂。小路旁,几道小溪潺潺流过,伴随着偶尔传来的鸟鸣,配合著我们踩在雪地上的“沙沙声”,在宁静中奏出奇妙的乐曲。正当我准备感慨环境优美的时候,忽然看见前面的路牌分别用日语英语汉语写着“这是死路”……实力打脸啊。
重新回到主干道的我们沿着斜坡继续前行,拐了一个弯之后来到一个比较广阔的地方,前面是一条三岔路口,路边有一家7-11便利店,正对便利店的是一座小小的鸟居,额束上写着“浅间神社”。走到这里就意味着星野地区的“榆树小镇”就前方不远处了。由于冬天太阳下山早,还是先赶去教堂吧,于是我们就从便利店旁边的路往山上走去,这边是通往教堂的捷径。
行程)石之教堂和高原教堂
我们沿着山路一直往上走,前方山崖上横跨著一座桥,只要继续往上走就到石之教堂的停车场了。
穿过停车场便来到教堂入口。石之教堂,是星野集团下婚礼品牌“星野梦缘”所有的五个特色教堂之一(五个教堂分别是北海道TOMAMU星野度假村的水之教堂和冰之教堂、轻井泽星野Bleston Court酒店的石之教堂和高原教会、山梨县星野RISONARE度假村里的花园教堂)。因此,大家不要误以为这座教堂是百年以前轻井泽传教的外国人所建,其实根本上来说是酒店的附属设施。
当然,作为一个著名的宗教建筑物,在没有举办婚礼仪式的日子是免费开放给游客参观的。
我们沿着石头砌成的小路蜿蜒向前,两边高高的“城墙”将教堂遮得严严实实,还未肯揭开它神祕的面纱。
走到一半,通道陡然升高,终于看见教堂的真面目了。它就在石子路下面的洼地处,半圆的门洞一样往下延伸,活脱脱防空洞一样。教堂的本体全部由石砌成,远看就像一排多米诺骨牌堆叠在一起,将倒未倒、有点慵懒地躺在山野林地之中。整个建筑给人的感觉就是既不规则又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小路的尽头是一块石碑,碑上刻着“I for Japn;Japan for the World;The World for Christ;And all for God.”后来了解到这原来是日本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内村鉴三的名言,因为这座石之教堂,同时也是内村鉴三的纪念堂。
离开石子路便是一条羊肠林荫道,可以脑补一下夏天时四处郁郁葱葱的画面,难怪轻井泽如此受日本人喜爱。最初在制定行程时,我对轻井泽比较无感,但这一刻也被这自然又美好的一切所吸引。
沿着小路拐到了教堂的墙根下,整座教堂仿佛全是用石子堆砌而成,只有在那一张张“骨牌”之间才看见一道道拱形的玻璃窗。这是石之教堂的设计理念之一——石头代表男性的刚强、玻璃则象征女性的温柔。这座教堂就是男与女、刚与柔的完美结合。
终于转到教堂入口,严格来说是后门。不过不要犹豫,这就是正确的日常参观顺序。从门上的玻璃可以稍稍窥探教堂内部的情况,但首先进入的是地下室——内村鉴三纪念堂。
纪念堂内安放了内村鉴三的几幅书法作品,包括刚才看见的“I for Japan”一句,还有“善游善学”等。另一面墙壁上则挂著石之教堂的照片和介绍。一侧还放置了不少座椅,看来是在婚姻举行时用作休息间用的。
从螺旋向上的楼梯走到一楼,便到达石之教堂入口的门厅。我们静静地穿过门厅,走进教堂,在长椅上坐了下来。
那一刻,不知道为何,我有一个错觉,自己仿佛走进一个电玩游戏的场景,一切都显得非常精致,排列整齐的长椅、错落有致的石台和台阶;一切又显得那么自然,身上被从玻璃窗透下的柔和阳光包裹,眼前的石墙上攀满了藤蔓植物,耳边伴随着“滴答滴答”的水滴落地的声音。这就是教堂设计师Kendrick Kellogg所说的,把“石、光、水、绿、树木”五个元素融进石之教堂的设计之中。 内村鉴三是“无教堂论”的支持者,认为基督徒应专注研究圣经,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建设巨集伟的教堂,人与自然应为一体,只要虔诚祈祷,大自然便是最好的教堂。我认为设计师对他的理念有着非常透彻的理念,这座教堂并没有将建筑物与大自然隔开,而是尽可能地与自然融合一体,浑然天成。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这不就是习大大说过的话么?
坐了良久,我们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动,直到醒觉过来时,感觉光照到地面的角度已经有了细微的变化,想是过了挺长的一段时间了。从正门离开教堂,才有机会好好看清楚这些仿佛堆叠在一起但实际互不相接的石拱。看似没有秩序的它们其实饱含寓意——石拱的排列从入口处到教堂内越来越规则,寓意著新人的婚姻之路经过磨合渐渐到达完美的平衡。据说新人宣誓时所站位置的正上方,就是整个教堂最完美的一道石拱,寓意著二人的结合是最最完美的。
但对于Ida妹妹来说,宗教、自然、浪漫、男女,一概不懂,这里更像是一个游园地,不停摆弄著各种pose拍照才是最热衷的事。
离开石之教堂,我们又走进了另一片树林。卫兵一样的树密密麻麻地立著,枝丫光秃秃的没有一丝绿意,但偶尔出现在树下的木椅却让人浮想联翩,脑海中浮现出炎炎夏日在葱葱树荫下乘凉消暑的美好画面。心中不由得再次为轻井泽的自然环境点赞——没有名山大川、没有奇观异景,一切尽是朴素、自然、静谧、安逸。
树林旁是星野旗下的Bleston Court酒店,这家酒店就是星野梦缘在轻井泽举行婚礼的酒店。如果预定了酒店+婚礼套餐的话,就是入住这家酒店了。酒店隔壁便是星野在轻井泽的另外一家教堂——高原教堂。
高原教堂虽然名曰“高原”,但其实只是建在比石之教堂稍高一点的坡地上。它的前身是98年前内村鉴三、北原白秋等人在此地建立的“艺术自由教育讲习会”,后来被内村改名为“星野游学堂”,游学、游学,看来这里的环境非常得文人艺术家们的欢心啊。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星野轻井泽地区的代表教堂之一,但教堂依然挂起了“星野游学堂”的名牌。可当我正要在教堂前拍张到此一游照时,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群闹哄哄的游客在那儿轮番留影,不希望这种静谧被打破的我们转而走向了高原教堂旁的一所尖顶木屋。
从屋顶立著的十字架也能猜出这间木屋应该同属教堂的一部分。屋内并不大,一位修女打扮的女士和一位稍微年长像牧师一样打扮的先生在桌子前忙着什么。牧师看见我们进来,便笑着迎上来打起招呼,一口非常非常标准英语,还带着中年男性独有的磁性,让人不由自主地和他攀谈了起来。
他指著左右两边摆满了照片的架子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在这里举行婚礼的新人们的留影,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都有,可以随便观看。照片里是一张张幸福的面孔,以及嫩绿的春、翠绿的夏、金黄的秋和纯白的冬,能够在如此美景下度过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让我们这种老夫老妻都表示羡慕不已。
我们夫妻俩在看照片,Ida妹妹却对修女手上正编织著的绳子很好奇,只见修女将三股不同颜色的绳子编成一股,这时候牧师走过来和我们说,上帝爱我们,让我们能够成为一家人,就好像这三股绳子如今被编成了一股,成了我们三人之间的牵绊。这话不由得让我想起《你的名字。》里连结三叶和陇的结绳。最后修女送了一段绳子给我们作留念,牧师还提出要和我们合照一张,最后愉快和我们一一道别,把我们送出门口,真是一段难忘的相遇啊。
高原教堂外的草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雪,终于逮到机会玩雪的Ida妹妹再也不想错过机会了,一根树枝、两颗松果,都化身为玩具,即便是一片小空地,也能尽情地撒野,欢乐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美食)村民食堂
我们从山坡上回到大马路上,刚好来到另一个三岔路口。路旁小河畔有一块大石头,细看之下原来是日本诗人北原白秋的歌碑。上面刻着他的诗作《落叶松》,写的正是轻井泽浅间山落叶松的景色。诗歌的原文和译文在网上可以找到,我就不在这里浪费篇幅了。
顺着奔流的小河往里走,来到一间大木屋前,原来这里便是星野的蜻蜓之汤(トンボの汤)。星野温泉蜻蜓之汤自日本大正4年(1915年)开汤至今,有“美肌之汤”之名,就算不是虹夕诺雅的住客也可以来这里泡汤。可如今我们需要的不是美肌,而是填肚子!从早上在新干线吃过便当之后至今啥东西没吃过,都快饿扁了。
星野地区的餐厅主要集中在榆树街小镇内,另外还有蜻蜓之汤旁边的村民食堂。根据就近原则,我们决定尝尝这家名字超土的“村民食堂”。
em……这家食堂看起来比名字要高大上得多啊。
大片大片的落地玻璃拉近了风景与食客之间的距离,在用餐的时候同时也能大饱眼福。其实这个“村民”的称呼来源于日本作家堀辰雄,他曾经在轻井泽信浓追分地区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在作品中称轻井泽为“美丽的村子”,那么这里的餐厅就成了“村民食堂”咯。说到堀辰雄,宫崎骏的收山之作《起风了》就是改编自他的同名小说《起风了》。
扯远了,坐下点菜,套餐价格还算挺不错的。村民食堂的选单以当季食材为主,中午有很多套餐可以选择。我们点了一份冬季限定的鸡肉荞麦火锅套餐、一份信州彩之御食套餐、一份拌生菜凯撒沙拉和甜品。轻井泽地处长野县,古称信浓国或信州,这里的荞麦面闻名全日本,因此所有餐厅的餐牌里几乎都有荞麦面。而在长野中部的松本周边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荞麦火锅,吃法是先把肉类和蔬菜放入火锅里煮,吃得差不多了再用竹筛将荞麦面放进汤里加热煮熟,“村民食堂”里的荞麦火锅套餐便是这样吃的。
先吃锅里面的鸡肉和蔬菜,味道很清。鸡肉煮久了也依旧很嫩,赞!
然后放入各种香菇,这时候的汤头既有鸡的肉香,又有菇类的清香,喝一口鲜味无比。
这时候服务员会端上一份荞麦面,将面条装在小竹筛里放到汤里汆一汆,马上就可以捞起食用。面条吸收了汤的鲜味精华,还饱含荞麦独有的香味,口感带一点韧,和过往在国内吃过那种粉末口感的荞麦面完全不同。这种吃法当地称为“投じ荞麦”(投机倒把?),据说是因为长野松本地区冬天严寒,先煮火锅里的材料再汆熟面条,会避免汤变冷的同时面越煮越软。
另外一份“长野彩之御食套餐”就是大杂烩,既有荞麦面和米饭,还有蒸牛肉、蔬菜天妇罗、信州三文鱼生鱼片、味噌汤、下饭小菜、醃菜等等。两个人吃估计也差不多了。
在日本吃蔬菜不多,所以每逢看见沙拉我们都会点上一份。这次的拌生菜凯撒沙拉,新鲜生菜拌著炸面包粒、芝士粉和一颗半熟鸡蛋,看着满满的一大盘蔬菜,对昨天吃了超多肉的我们来说简直不能再赞了。
最后以一份黑糖豆腐收尾,完满!
天色渐暗,暖暖饱餐一顿之后,是时候该回酒店了。村民食堂旁边有一块巨大的星野温泉指示牌,指示牌对面就是回程的免费穿梭巴士站,可以直达中轻井泽站。再转一站信浓线列车,我们回到了早上匆匆一别的轻井泽。
2019年1月22日
昨晚回到酒店之后领导就病倒了,估计一下子没适应温差,着凉了,本来计划好的晚上泡汤就真的泡汤了。不过旅途期间最担心的事情就是生病,于是我们也陪着她早早休息,所以今天我起个大早,趁著母女俩还在沉睡,正好可以到处走走。
住宿)轻井泽The Prince
之所以选择王子度假村里离轻井泽站最远,位置最偏僻的The Prince酒店,一是因为价格比东馆、西馆便宜;二是因为景色最好;三是特别清静。因为The Prince是离滑雪场最远的酒店,滑雪的游客大多不会选择住在这里,所以环境特别清净。和巨大的东馆西馆相比,The Prince规模小得多,整幢酒店呈一个扇形,只有三层高,而且全部都是单边客房,因此每间客房都有一块超大的落地玻璃,窗外便是湖、草坪、森林和高尔夫球场。
清晨,开启窗帘,映入眼帘的是灰白世界,阴沉沉的天没有太阳,与雪地一色。远处的树林也失去了绿的光泽,化成一片墨色。
我们住在一楼,走廊与外界是没有隔断的,从房间来到走廊,便能自由走到室外。世界此时分成了两半,一半鲜红,一半银白。
踩着薄薄的积雪走到树丛之中,天上飘落的斑斑雪花落在衣帽上,慢慢化去。四处静悄悄的,仿佛整个世界都停顿了,只听见自己“沙沙”的脚步声。
在外面溜达了一圈,好好地享受了一番“森林SPA”之后,我搓着手躲进了酒店大堂。整个大堂都是暖色调布置,不由得心生暖意。壁炉上的火烧得旺旺的,柴火偶尔发出“啪啪”的响声,让四周都暖烘烘的。
行程)冬奥会举办地——长野
吃过早饭,我们便开始今天的行程——长野市。话说今天的行程安排我在做攻略的时候就纠结了很久,到底是逛旧轻井泽地区呢,还是远赴长野甚至松本呢?最终决定去新干线方便的长野,毕竟去松本的路途比较周折,只好把松本城留到下次的升龙道之旅吧。
在南口买好便当,我们便在站厅候车。长野原是长野新干线的终点站,如今新干线延伸至金泽,改成北陆新干线,名字就和长野县没有了关系,这下长野县就不开心了:新干线横穿我整个县,却提都不提我们?!最终在长野县的要求下,北陆新干线在JR东日本运营的区间的标志牌上,统一在“北陆新干线”后加入“长野经由”的字样。
今天坐的是浅间607号,和昨天一样都是E7系列车。不知道是不是离开轻井泽之后客流少很多,今天就很容易划到往返的指定席。
上车之后又是我例牌的吃便当时间,就算只有一个小时车程也不放过呀。这次的便当看上去就很不同寻常,平常的便当大多用纸盒或者塑料盒之类来装盛,但这份信越本线横川站的“峠之釜饭(峠の釜めし)”是用益子烧的陶锅来装,因此非常非常有分量感。
饭锅外侧还专门烧制了“横川站”的字样。横川是原来信越本线上的一个车站。在长野新干线开通之前,信越本线是往返新潟、长野和高崎三地的主要铁道干线,然而新干线通车后,与之几乎平行的信越本线便拆分成两段,当中的横川到轻井泽区间还直接废线了。虽然如今轻井泽已经不在信越本线上了,但可能考虑到这里人流量大的缘故,在轻井泽站仍然有专卖店贩卖的这份有60多年历史的横川“峠之釜饭”。
开启盖子,锅里的菜品排列得整整齐齐,有鸡肉、栗子、香菇、醃笋、牛蒡、豌豆、酸姜,正中央还有个雪白的鹌鹑蛋,看起来很美味的样子。由于使用了陶锅的缘故,因此饭还是暖暖的,配上另附的渍物,味道一级棒。吃完这份便当后,锅还能带回家留念(不过鉴于它比较重又易碎,我们回程的时候将锅拿回店里归还了)。
没想到早上还阴沉沉的天,过了两站竟然变成啦蓝天白云。
浅间号从轻井泽到长野只停两站,第一站是佐久平,然后列车就钻进隧道,直到千曲川前才重新露脸,这时候便到达第二个站——上田。虽然上田在日本甚至在长野都不是大城市,但熟悉日本战国史的童鞋应该有所耳闻。日本战国时代,上田城是著名的“表里比兴之者”(就是墙头草的意思)真田昌幸的居城,他曾因在此抗击过强大的德川家军队而闻名,所以该城号称从未被攻陷。2016年的NHK大河剧《真田丸》就有上田城合战等相关剧情。上田城离JR上田站非常非常近,在新干线上便能清楚看见二之丸等建筑。
大概半小时车程,我们便到达长野站。长野市作为长野县的首府,人口只有区区四十万人,如果是国内,顶多算个小镇。除了善光寺,市内几乎没什么很出名的景点,因此游客到长野县旅游,一般会选择轻井泽、松本或者周边的滑雪场,真正到长野市来的人却不多。车站候车室挂著一幅画有旧长野站的陶板壁画,此外还挂著当年的木制站牌“长野驿”。如今的长野站大楼是2015年新建而成的。
站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巨型的纪念墙——纪念长野市举办了1998年十八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是继1972年札幌冬奥会之后日本第二次举办冬奥会。提起冬奥会,下一届冬奥会就在北京举行哦。
长野站的出口分为“东口”和“善光寺口”,我们要去善光寺,当然从善光寺口站了。站前广场是公交枢纽,其中1号候车亭的巴士都会途经善光寺,此外还有其他线路通往松代城或川中岛古战场等景点。
善光寺离长野站不远,车程10分钟左右,即便步行的话估计也在30分钟以内。我们搭上了在长野站与善光寺大门之间往返的10号公交车,终点站就是善光寺的大门前了。
行程)跟随旅行青蛙去参拜
沿着善光寺大门前的斜坡一直往上走,参道两旁是建筑得各具特色的“宿坊”,是供到寺庙参拜或者禅修的人住宿的地方。想在宿坊用斋饭或者住宿的,还可以通过善光寺的官网统一预约。
除了宿坊,路旁也有一些小的庙庵。比如这家“善光寺大本愿”(大本愿即尼姑庵),以及之后的大劝进。善光寺大本愿与伊势庆光院、热田誓愿寺一起被称为“日本三上人”。目前大本愿的上人和与大劝进的贯主一起兼任善光寺住持。不知道是不是尼姑庵的缘故,里面的地藏像也长得特别可爱。
经过大本愿,来到一段台阶前,台阶之上是一座巍峨的木造门楼,称为“仁王门”。仁王门始建于日本宝历二年(1752年),但由于地震等原因曾两次被毁。如今的仁王门是在大正七年(1918年)重建的。门楼内一对金刚分立左右,特别威武。由于仁王门两边都没有其他建筑,而且屋簷外飘,立于阶梯之上,显得异常挺拔,还给人头重脚轻的错觉,如果不是增加了不少加固的支撑真担心会撑不住塌下来。
“定额山”是善光寺的山号。
路旁立著的《再游善光寺》诗碑是日本僧人良宽所作,细看之下竟然是中文的——
“曾从先师游此地 回首悠悠二十年
门前流水屋后岭 风光犹似当日妍”
读外国人写的汉诗,总让我感到惭愧,自己身为中国人根本写不出这水平。聊以自慰的是,据说良宽小时候曾受过良好的汉语教育,不然我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走过仁王门,便是善光寺仲见世,两旁是连绵不断的各式商店、旅馆,而尽头便是善光寺山门所在。
穿过牌坊,只见山门前右侧落座著六尊地藏菩萨,都被围上了红色的头巾。
善光寺山门自江户时代中期宽延三年(1750年)建成,历史悠久,其样式称为“五间三户二阶二重门”,是日本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但受地震等影响,建筑物的基础曾受到损坏,加上老化严重。因此山门在平成年间曾进行大修,目前是日本国内现存的最大的栩葺建筑物(用厚更大的木版铺称作栩葺)。山门重修之后,在平成20年(2008年),大门二楼时隔40年再次对信众开放参拜。内部可以看到山门本尊的文殊菩萨像、守护四方的四天王像、色彩鲜艳修复的佛间壁画、日本四国岛八十八个灵场的御分身佛等。门上挂著的匾额“善光寺”三字以“鸟虫体”书写,“善”字起笔的两点看起来就像一对鸽子,让我想起了远在镰仓的鹤冈八幡宫,也是采用这样的书写方式。
穿过山门,便来到善光寺的最著名的本堂前。善光寺本堂历史上曾经历多次火灾,但都每次都能得到善信们捐助重建,可见善光寺在善信心中的超然地位。如今的本堂正殿在日本宝永四年(1707年)重建,是江户时代中期的日本佛教建筑的代表之一,因此,整座本堂被指定为国宝,是日本国内排名第三大的木结构建筑,因其形状与敲钟的撞木相似,所以被称为“撞木结构”。
几年前有一款网红游戏叫“旅行青蛙(旅かえる)”,它的其中一个目的地便是长野善光寺,因为此处号称是日本人一生总要来参拜一次的地方。于是我今天也带了两只青蛙来cosplay一下。
参拜者往赛钱箱放入100円,就可以领取一束线香,用火炉点燃后投进香炉之中,然后将香炉的烟往自己身上赶,让自己也能沾到福气,获得佛的庇佑。
本堂门前有众多石灯笼,灯笼旁边有一块石柱吸引了我的注意,柱子上写着“御百度诣数取”,字上方有四个挖空的洞,洞里分别有两根各串著10个算珠。我猜这应该是让信众数自己的参拜次数用的,既然要“百度诣”,我猜就是一次次地数,数到一百为止。
登上台阶来到本堂门前,本堂内是不能拍照,只能站在外头往里拍了。进入本堂之后是一个小的宾头庐尊者佛像,据说如果身体不舒服,病人可以通过接触佛像与自己患处相同的部位来获得法力治疗,寺方还非常贴心地给佛像前搭了几级台阶,方便老人家上前“抚佛”。
本堂的最里面的琉璃坛供奉著阿弥陀如来佛立像,不过这尊佛像是“祕佛”,意思是平日佛像不对外公开。这尊如来每7年才会公开露面一次。但如果想近距离接触到佛像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在这里等7年吧?于是善光寺就有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参拜方式——“戒坛巡游(お戒坛巡り)”。在本堂内阵旁边有一个戒坛巡游的入口通往地下,善信们走下楼梯进入位于琉璃坛地板下的漆黑回廊,边走边触控悬挂在佛像下面的“极乐之锁”来完成与锁正上方的祕佛本尊的结缘,从而未来得以登临极乐。
由于回廊一片漆黑,我们担心Ida妹妹下去之后不适应,反而打扰了佛门清净,就没有参加戒坛巡游了。本堂另一侧是购买御守和求签的地方,这是Ida妹妹最喜欢的趴,趁我不注意已经自动自觉来挑选御守了。
御守的品种非常繁多,而且都显得很高大上。除了保佑自己身心健康之外,竟然还有保佑宠物的御守。
来到求签环节,共分为普通签和高档签两种,价格分别是100円一次和200円一次。Ida妹妹毫不犹豫地选了高档签。因为签筒有男女之分,女生的签长得非常好看,也难怪她喜欢。结果她抽到一张“中吉”,很不错嘛。
更令她开心的是签里包裹着一块金色的小吊牌,上面恰好写着她的名字“雅”,简直有点不可思议,难道这就是“字如其人”?
轮到我了,我也满心期待抽了一张男签!开启一看竟然是“大吉”,说我有意料之外的财运,天啊!这是我第一次抽到大吉啊,兴奋之余赶紧看看自己抽到的是什么字,呃……
竟然是……快!!!???我说什么“字如其人”啊……
美食)荞麦专门店かどの大丸
结束参拜,也到午餐时间了,我们沿来路回到大门巴士站附近找吃的。自从进入长野市开始,满大街都会看见荞麦面的招牌,几乎几步就一家,看来荞麦面真的是当地最著名的美食。
我们在十字路口旁看到一家规模较大的,叫“かどの大丸”。既然不知道哪家好,就盲狙吧。
店内的装修是日式老店风格,墙壁上挂著日本画和能剧面具。服务员都是女士,我们落座之后她们便贴心地给我们递上了英语选单,但其实日文的也基本能看懂(反而英语的看不到懂哈哈)。选单非常简单,荞麦面只有传统的冷吃或者搭配山菜、生鸡蛋(月见)、山药泥、天妇罗一起吃,不喜欢荞麦或者对荞麦过敏的可以把面条换成乌冬。
荞麦面最常见最传统的吃法是将冷面放在木盒的竹蓆之上,配以酱汁沾著吃。由于面是冷的,在夏天很受欢迎,但如果不喜欢吃冷面的,也可以选择热荞麦汤面。
店里提供两种不同的荞麦面,一种是普通的手打荞麦,另外一种“特制手打荞麦”即“更科荞麦(さらしな)”,只选择了荞麦的一段芯制成,因此更科荞麦面比一般的荞麦面更白,据说口感更“高阶”。我们分别点了三款不同的面食,Ida妹妹喜欢吃乌冬所以她选了炸虾天妇罗汤乌冬,领导选的是天妇罗汤荞麦,我点的则是最原始的更科荞麦。相比较之下,能明显看出更科荞麦的面条更细更白,吃起来几乎没有荞麦独有的那股涩味,而且韧度也有提高,虽然价格稍贵了些但还是挺值得一试的。
这顿荞麦午餐也宣告我们的长野市之行到了尾声,由于来时已经划好好回程的指定席券,我们踩着时间回到了长野站。虽然我们不是日本人,也总算到这座“一生必须来一次”的古刹走了一遭。昨天在石之教堂,了解到内村鉴三的理念是“无教堂论”,认为基督教徒不应该侷限于建设教堂,而善光寺虽然是“寺”,也有佛像,但它却不属于任何一个佛教的宗派,号称能超度所有人登极乐,甚至自古以来就向妇女开放,这对以往在日本无甚地位的妇女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之事,因此它在日本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或许这就是对“普度众生”的另一种理解吧。
行程)轻井泽王子outlets
匆匆一别长野,新干线将我们送回轻井泽。下午的天气比早上好太多了,王子饭店的穿梭巴士在树林中穿行,远处便是星罗棋布的小木屋。如果不是价格有点贵的话,小木屋的环境真的超级棒,听说暑假的时候更是一房难求。
来了轻井泽足足两天,我家领导终于有时间逛逛Outlets了(怪我安排不周咯)。由于占地广袤,逛一下还是挺累的。在店铺之间有一个大大草坪,除了供游客歇息外,也有儿童游乐场,到了晚上草坪上还有烟花表演。不过这都是Outlets的常规操作了,没有什么特别。
Outlets的北区是餐厅的集中地,不过很多餐厅包括拉面店竟然到晚上7点就停止营业了。幸亏在食街上还有几家店一直开着,不过都排上了长长的队伍,我们只好选了一家排队最短的义大利餐厅“Courmayeur”,虽然大家都说日本的餐厅排队的人人龙越长味道越好,但天寒地冻的晚上,还是早早填饱肚子为上。我们点了香肠拼盘、芝士pizza、肉酱意粉和一大盘青菜大虾沙拉,味道还蛮不错的。
用过晚饭,又到了泡汤时间。昨晚因为领导不舒服,大家都没泡成,今晚终于好好享受一下了。王子饭店度假村的温泉位于东馆隔壁,因此住在The Prince的旅客只能坐穿梭巴士过去泡(走路要将近半小时)。按度假村的最新规定,西馆的客人还不能免费泡,估计是想控制人数吧,但即便如此,硕大的温泉依旧人气很旺,对于喜欢静静泡温泉的我来说就不大喜欢了。泡完汤之后,穿梭巴士已经收车了,不过The Prince会安排商务车接回前往东馆泡汤的住客,我们便舒舒服服地乘车回到房间,准备明天和长野说再见啦。
2019年1月23日
怀着温泉的暖意,我们美美地睡了一觉。迎接我们醒来的,是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湛蓝晴空。
远处的雪山昨天还躲藏在阴霾的天色之中,如今娇羞地露出半张俏脸,薄薄的云朵就想一幅面纱,轻轻地盖在雪山之上。
酒店背后的草坪也恢复了嫩绿的颜色,没有了冰雪的覆蓋,立马变成了Ida妹妹撒欢的场地。
趁著等穿梭巴士的空挡,Ida妹妹和我打起了雪仗,这应该是她最期待的一刻吧。
行程)穿山越岭赴雪国
虽说这次是滑雪之旅,但玩了好几天下来,直到今天才进入重点。今天我们将从前往新潟县越后妻有地区,不过并不是去滑雪,而是去泡温泉——松之山温泉。松之山温泉位于越后妻有的まつだい(松代)附近,可以说是比较偏僻的地方。我们要从轻井泽坐北陆新干线南下群马县高崎,然后换乘上越新干线到越后汤泽,接着乘上越线到六日町,最后再换北越急行(北北)线到松代。
高崎是群马县的交通要冲,新干线往北离开东京后,东北新干线率先在大宫站与其他两条线分离,接着上越新干线和北陆新干线在高崎站分道扬镳,上越新干线径直驶向新潟,而北陆新干线则穿过长野富山,最终到达石川县的金泽。
我们下一个目的地越后汤泽就是川端康成笔下的雪国,也是我们未来滑雪的地方,但距离雪国只有20多分钟新干线车程的高崎站却没有一丁点雪的痕迹,心里不禁有点担心。
上越新干线的建成和通车比北陆新干线及其前身长野新干线都要早,目前采用的E4系列车已经有一定历史了,最大特点是双层设计,一列8节车厢还能首尾相接,共计16节车厢最大载客超过1600人,是日本目前唯一还在使用的双层新干线。不过因为型号比较旧,乘坐舒适度远没有E7型舒服,也因为采取双层设计,每节车厢都要留出上下楼梯的位置,导致几乎没有地方可以放行李。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还是要品尝下高崎限定的冬天暖暖便当(冬のじんわリあったか弁当),那个小提手看起来既高阶又清新。食盒有两层,内里除了有炸鱼饼、牛肉、地瓜、野菜之外,还有一个小橘子,不过其实它的真身是一个小甜点,味道超甜!
很多作者都喜欢将川端康成《雪国》第一句“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国境の长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作为越后地区游记的的开篇。虽然川端康成写的并非新干线的隧道,但感受却是一致的——列车离开高崎后便驶进了长长的隧道,只在路过上毛高原站时稍微露一下脸,又再次钻进隧道里……当列车再次离开隧道时,目之所及的一切都裹上了厚重的银白色,让人不禁有一种穿越了时空和季节的错觉。
我们在越后汤泽下车后,从新干线站台走到上越线的站台,但见铁轨上满是积雪,真不敢想象仅仅相隔20分钟车程,竟然有如此大的变化。
接下来要换乘“北北线”,其实北北线有班车从越后汤泽直通松代,但班次不多,我们完美错过了,只好先坐上越线到六日町站再换乘。与新干线的高架轨道不同,在来线在地面上行驶,与积雪的距离就更近了。到了石打站,站台边的积雪已将近一人高了。除了屋顶还露出雪面外,禾田、道路、池塘都被消失在银白之中。
不一会儿,列车来到上越国际滑雪场前,为了方便来滑雪和度假的人们,列车在冬季和夏季会专门停靠这个站。我们最初也计划来这里滑雪的,后来因为朋友说雪场和酒店设施比较老旧,所以才选择了别的雪场。
到达六日町站,该换乘今天最后一趟列车了。六日町是北北线的起始站,站台紧挨着JR上越线。隔着站台看去,下一班列车已经准备发车了,得抓紧时间了。
这个时间段刚好碰上了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涂装的北北线列车“大地(DAICHI)号”,面朝我们的这一侧是白天涂装,背侧则是晚上,不过动物和树林的图案却是完全一样的。
虽然列车的外表看上去有点旧,但内部还是很新的。由于北北线地处严寒豪雪区域,因此列车车门都采用了手动开关的设计,如果没有人进出,车门不会自动开启,防止冷空气进入。而且车门附近与车厢可以完全隔断,如果实在太冷了还能把隔断空间的门关上,这样车厢就可以长期保持比较温暖舒适的温度了。
北北线(ほくほく线)全称是“北越急行北(越)北线”,来往于上越线的六日町与信越本线的潟犀。虽然全长只有不到60公里,但将日本海沿岸的信越本线、与信浓川并行的饭山线和上越线这三条几乎平行的线路串联在一起,穿越了三条线路之间的群山和豪雪地带,可以说是新潟县内非常重要的一条交通线。其实早在日本国铁年代,这条线路(北越北线)就已经开始筹划,当时计划在信越本线与上越线之间建设跨线捷径,候选方案包括如今北北线所在的“北越北线”和更靠南一点的“北越南线”,最终由于北越南线会穿越松之山的温泉区而被否决,北越北线中选。因此北越北线在1968年开始了建设。
由于整段线路几乎都在山岳中穿行,所以北北线全长60公里中有40公里是隧道,其中最长的赤仓隧道超过了10公里。不过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大难题,位于松代站与北北大岛站之间的锅立山隧道施工难度非常高,工程在1973年开始动工,一直拖到原定竣工时间的1979也无法完成,而后日本国铁改制,由于北北线不是什么重要干线支线,因此资金被冻结,隧道的挖掘在1981年被迫停工,就差最后600多米就全线贯通的北北线就此搁置下来了。
过了几年,日本国铁改制,当地政府成立的新公司“北越急行”获得了该线路的经营权,于是锅立山隧道在1985年又重新开始建设,但负责建设的公司采用了多种挖掘方法均告失败,还曾经发生已挖空的山体坍塌将挖掘机反推的事故,导致工程在1989年再次停工。最后经过多番努力,隧道导坑终于在1992年挖通,而到了1995年,整座锅立山隧道才正式完工,这时候距离动工之日起已经过了22年。由于锅立山隧道挖掘难度非常高,甚至高于连线本州与北海道的“青函隧道”以及穿越英吉利海峡的“英法隧道”,因此在全球的隧道工程中有一定知名度,在知网上也能看到关于这条隧道的相关文章。
北北线可以聊的除了超多隧道外,还有一项日本铁路届的记录至今未被打破。从地图可以看出北北线非常笔直,这在山多平地少的日本,特别是在来线中非常罕见。即便是新干线也会有一些半径比较大的拐弯,但北北线除了接入饭山线时拐了两个弯外,其余线路几乎是用尺子画出来的一般,这是由于大部分线路都在隧道中穿行,线路自然修得越短越好。如此笔直的线路让列车提速有了可能,而且考虑到线路穿过的多是豪雪地带,因此线上路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高速通行的需要,全线均架设高架线路。
北北线建成之后,当时使用这条线路的特急白鹰(はくたか)号(金泽开往越后汤泽)曾经创造了时速160公里的日本在来线最高营运速度记录,不过特急白鹰号在北陆新干线延伸至金泽的2015年3月正式停驶(如今变成了新干线白鹰号,从金泽开往东京),但该项最高速记录至今依旧无“车”能破。
讲了非常多的废话,因为这段路程几乎没有什么景观可言,大部分时间列车都在漆黑的山洞中飞驰。如果不是22年的坚持和血汗,这段线路不会贯通,我们也不会从大老远的中国跑到这边来乘坐这一趟列车。虽然隧道里看不见山、看不见水、看不见雪,但这片漆黑却是我认为窗外最美的风景。
在松代站下车,雪量再次让我们惊讶起来,在越后汤泽和六日町还能看见一些铁轨的身影,到了松代就几乎剩下两条平行的线了。不过尽管积雪很厚,但天气倒是很不错,所以我们也不觉得很冷。
车站外,一座奇形怪状的建筑物特别吸引眼球,这座其实是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主要场馆之一——农舞台。
越后妻有位于越后地区的南部,是典型的偏远乡村,90年代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等问题。此时,国际闻名的策展人北川富朗发现了这里,从2000年开始创办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每三年一届,而上一届恰好是去年的7月至9月。
大地艺术祭以天为幕,以大地为舞台,作品大多散落在乡村田间各处,将艺术与自然相融合。经过多年的磨砺,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乡土艺术展览之一(北川同时也是濑户内艺术祭的创办人),每一届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来到这个偏远而又安静的地方。
农舞台作为大地艺术祭的主要场馆之一(其他场馆还有越有妻有里山当代美术馆和森之学校等),即便是冬天也会有常设的展品陈列。此外,馆内还有一家餐厅“里山食堂”,可以欣赏到最著名的常设展品“棚田”(即梯田)和草间弥生的作品《花开妻有》。
如今的《花开妻有》几乎被豪雪覆蓋,只露出了点点花瓣和草间弥生标志性的波点。
放一张农舞台和《花开妻有》的冬夏对比图,脑补一下它们的原貌吧(那几根蜿蜒向上的花芯不知道是不是避免被雪压坏,看起来像是被拆下来了)。
虽然大地艺术祭在去年夏天已经结束了,但现在正在举行“大地艺术祭之里SNOWART”,我们决定到农舞台看看展览,从松代站南口的通道可以直达农舞台的入口。
小路旁有大地艺术祭常设展品的示意图,可以看见30见展品散落在松代地区各处,如果不是自驾的话,冬天要看全几乎不可能。
回廊的一侧竖着各种颜色的木栅栏,上面写着的不知道是不是附近的店家名字,而且随着我们不停前行,回廊上的扬声器还会传来男女老幼不同的人的欢迎之声。
然而,在尽头等待我们的却是……
好吧,虽然有些失望,但幸亏农舞台隔壁还有一间松代地区乡土资料馆,介绍当地百多年来的乡土文化以及居民生活情况,既然看不成艺术展,就去看看当地文化展吧。
然而,在尽头等待我们的又是……
好吧,星期三,全部闭馆!请大家看展前务必提前上网查询好闭馆时间,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因为还没到约定的接车时间,我们只好在马路边打打雪仗消磨时间。比起轻井泽那稀稀落落的积雪,这边捏个雪球简直不费吹灰之力,随手便是一个巨型的。
疯玩了一阵,天色渐渐暗了起来,我们便回到松代站。站台上便有松之山温泉的大幅广告牌——日本三大药汤之一。
和另外两家“三大药汤”的有马温泉、草津温泉相比,松之山的名气逊色得多。但其实早在江户时代松之山温泉就很有名气,在当时的一份温泉排行榜里,松之山温泉排在了草津和道后温泉之后的“小结”位置(大关、关胁和小结是相扑的排位术语)。
站台另一侧是松之山温泉街的介绍,把温泉街上所有旅馆的电话都挂了出来,为了推广真是不遗余力啊。我们这次预定的“雏之宿千岁”则专门挂了一整幅广告在下面,看来在当地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一家了。
走进车站,意料之外的大,竟然还有几层高。一楼主要是候车室、事务室和特产店。刚刚去农舞台之前我们已经在事务室寄存了行李,接待的大妈听说我们只是寄存一会儿,也不收我们的钱,还帮忙联络了旅馆派车来接我们。
车站的一角有“道之站 松代故乡会馆”的盖章处,隔壁的小电视上不断重播著松之山地区的“投婿”习俗。毎年1月15日,当地会举行一种奇异的仪式——把新年装饰用的门松、注连绳等装饰、符咒之类的东西焚烧掉,然后将灰烬涂抹在脸上,称为“涂墨”,接着把过去一年新任的松之山女婿从几米高的山崖扔进崖下的雪堆之中,称为“投婿”。因为松之山地区是世界罕见的豪雪区之一,人倒不用担心会受伤。只不过我们来晚了,这奇特的祭典几天前已经结束了,身为女婿的我表示松了一口气。
住宿)松之山温泉ひなの宿ちとせ
上了旅馆派来的接送车,我们就向松之山温泉进发。旅馆距离松代站大概有20分钟车程,只靠走路过去基本是不可行的。旅馆本身也有定期的穿梭巴士,不过我们错过了时间,才拜托对方开车来接的。
这里的山路两旁全都是堆得一米多高的雪墙,连护栏都看不见,感觉还挺危险的。在拐进温泉乡的岔路边上,我远远便看见一块几层楼高的巨大指示牌,上面用各种美术字型写着“松之山温泉乡”“美人林”“大严寺高原”等等,还架设了楼梯可以走到上面。
其实这面指示牌是大地艺术祭的常设展品之一,名字叫《Step in Plan》(作品编号Y026),作者是荷兰艺术家约翰·考美林(John Körmeling,上海世博会荷兰馆是设计者)和日本设计师浅叶克己。考美林负责设计作品的框架,对亚洲文字有深刻研究的浅叶则负责设计作品中的字型。大地艺术祭的常设展品有一个要求,就是能够经受当地罕见豪雪的侵袭,看来这座《Step in Plan》很好地体现了这个要求,无论雪下得多大,也绝对不会遮盖它的光辉啊。
顺着《Step in Plan》的指引,我们Step by Step接近目的地——松之山温泉街,雏之宿千岁位于温泉街C位。
在旅馆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找到明治初期的雏之宿千岁旅馆的黑白照,看来这家旅馆起码有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了。
正门旁还有一个小足汤,边泡脚边欣赏漫天飞雪的温泉街道,非常惬意啊。
店家用雪堆成了三只小兔在门口迎宾,正好对应我们一家三口呢。
走进旅馆,与之前去过的几家温泉旅馆相比规模小了许多,但布置很紧凑精致。进门处的墙上挂著非常有爱又温暖的一家子在雪洞里取暖的画,看得我们心里暖暖的。
我们预定了最普通的10叠和室,前台递给我们挂著305房号的钥匙,我们的房间叫做“舞”。
这几年来日本次数多了,对和室客房已经没了当初的惊艳感。和以前去过的日式旅馆相比,这个房间里多了一个被炉,毕竟这里的松之山冬天很冷。不过我还是最喜欢角落里的小沙发。
女服务员给我们准备了一张非常详细的说明,包括温泉开放的时间、用餐的时间地点,还有示意图,一目了然。
离晚餐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先换上浴衣泡汤吧。旅馆内有好几个汤池,一楼除了有男汤和女汤(ほんやらの汤)外,还有可供家庭使用的时租(贷切)温泉,而作为卖点的“月见之汤”则位于三楼。
月见之汤只有一个池,因此男女分时段开放,男生要泡只能选下午1点到6点半这个时间段,所以我就抓紧时间去试试这个月见之汤。
松之山温泉被誉为“日本三大药汤”,传说七百多年前,附近的樵夫发现经常有老鹰降落在这个山谷之中,于是便寻到此地,发现了温泉,而受伤的老鹰还在这里治愈了伤口。感觉这个说法有点太传奇了,其实它的“药效”是因为地下的温泉来自一千二百万年前的‘化石海水’。因为地质变化,海水被困在地下,又由于地壳某处压力较弱而一下子喷到了地上,被称为“压力型温泉”,这在日本也比较罕见。这里的温泉水含盐量比较高,泡汤时嘴唇不小心碰到水,也能明显感觉到咸咸的。
月见之汤位于三楼,走过一条长长的连廊便来到更衣处,赫然发现这个汤池没有设定淋浴洗澡的地方,从更衣处开启门出去便是汤池。汤池四周都是积雪,只有正上方搭了棚顶防止雪落到泉水之中。月见之汤是“流动式(挂け流し)”泉水,即温泉水直接引入,不新增其他水,也不回圈使用,因此靠近水流处的水温非常高。可惜的是男士的使用时间是午后至傍晚,根本不可能看见月亮,“月见”只能靠想象了。(由于温泉内不能拍照的缘故,所有的温泉照片均来自于官方网站)
可能是旅馆不大的缘故,月见之汤没有其他客人,我静静地享受了一番私人温泉之后,便来到一楼的女汤门前等母女俩。原来她们已经在休息处休息了,这里有免费的冰棒和冰水供应,下午还有新鲜做好的温泉蛋。冰棒有很多口味,而且全部都超赞,我们几乎把人家的冰棒吃掉一半……
美食)松之山乡
傍晚6点30分,我们依照预定的时间来到了旅馆二楼的餐厅“松之山乡”。店家给我们安排了一个独立的包间,开启竹帘后面是一个卡座,对我们仨来说再适合不过了。我们预定的是旅馆最常规的“里山风味”餐食,此外还有“汤治豚”或者新潟牛排等套餐选择,在预定房间的时候就可以同时选择。由于担心味道不合胃口,所以Ida妹妹的依旧是儿童餐。
桌面已经摆好了部分菜式,常规的套餐主要是以里山地区当季食材为主,口味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前菜有个很有诗意的名字“温故知新”,是餐厅的“招牌”之一。我的理解就是用旧有的烹调手法来制作信箱时令食材之意,温故以知新。从左边开始,绿色的团子叫“あんぼ”,是用白萝卜等做馅,再包上米粉烤制成的当地传统食品。中间盖了一片柠檬片的是用当地大豆和“まんまの味”味噌熟成的发酵豆腐,还有将当地著名的妻有猪肉用68度温泉水低温慢煮而成“汤治豚”。最右边的是以菜汁煮蔬菜,尽显原汁原味的“菜菜煮”。
小钵用三个调羹盛着,分别是盐煮蚕豆、松前渍和芥子木耳。
中钵是山芋丝,不过那些绿色的籽看起来怪怪的,吃起来有点涩,口感滑溜溜,混在一起吃味道很特别,相信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刺身分别是金目鲷、帆立贝和看起来和三文鱼长得很像的鱼沼当地特产“鱼沼美雪鳟”。
接着的酢物是一碗章鱼片,配以柠檬和杂菜,酸酸的正好解解生鱼片的腥味。
下一道吸物是鲤鱼汤,鲤鱼的名字叫“山清水鲤”,因为鲤鱼养在清水之中,因此少了泥味,增加了鲜味,店家声称即使不喜欢吃鲤鱼的人也会爱上的菜。
煮物是非常有当地乡土特色的“千岁传统山海煮”,所谓的山与海,实际就是蕨菜和鲱鱼的组合。
吃了大半天,终于到“硬菜”了。首先一道就是前菜时曾浅尝即止的“汤治豚”,将熟成越后妻有猪品牌猪肉“越乃红”以68度的温泉水烹煮,然后在稍加煎制而成。煎过的猪肉叠成扇形,肉味很醇厚,但不知道是肉本身的脂肪比例比较高还是煎的是偶放得太多油的的缘故,吃起来有点油。不过整顿饭都比较清淡,因此也不会觉得太腻。
另一道硬菜“棚田锅”就非常适合冬天吃了(所谓的“棚田”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梯田”),小陶锅从开餐至今一直在烧着,然后放入炸得金黄酥脆的米饼,米饼迅速软化并吸饱了汤汁,一口咬下去,既保留了一点香脆的口感,又包含了鲜美的汤汁。棚田锅里的米饼使用了鱼沼十日町最常见的梯田种植的“梯田米”制作,是松之山地区的新名产,锅内还有刚刚提到的妻有猪“越乃红”以及时令食材,就著软化了的棚田米饼吃简直绝配啊。
尝了那么多道菜,几乎吃不下米饭了,但新潟的越光米闻名全日本,哪有不尝之理?!可惜实在吃不下了只要了一碗,回想起来真的后悔莫及啊。如果有机会重来,我还想多要三碗啊,撑著就撑著吧……
到了最后当然不会少了清茶、水果和甜品。
相比较之下,儿童餐显得比较普通了,依旧是煎炸物为主,Ida妹妹表示最好吃是饭团!相比较之下,还是上次在鹿儿岛指宿白水馆的儿童餐好吃啊。
餐后回到房间,不出所料被铺已经铺好了。我们休息了一阵之后便按照预约时间来到贷切温泉享受今天的“第二泡”。
贷切温泉有两间——“山之汤”和“里之汤”。每天晚上23点至次日早上7点30是可以免费实用的,其余时间则每45分钟1000日元,而且需要提前在前台预约。因为不想太晚休息,我们就预约了9点,毕竟只要1000日元就可以一家人一起泡,不过贷切温泉只有室内泉,室内满是水汽,所以45分钟也是足够了。由于是“源泉挂流之汤”,即温泉水不重复过滤使用,因此水温很高,需要不停地用木棍搅拌来降低水的温度。
泡完汤,刚刚晚餐已经消耗了不少了,又是一顿美味的雪条,给悠闲的一天画上完满的句号。
2019年1月24日
翌日清晨,慵懒地钻出被窝,开启推窗,只见窗外的木栅栏上盖上了将近10公分厚的积雪,想来昨天夜里的雪不小啊。
远处山上一片银装,树木则象被封了蜡似的,仿佛白色才是它们本来应有的颜色。
昨天体验过月见之汤和贷切温泉的我,今天决定去泡最常规的男汤,这样就把整家旅馆公共温泉池都体验过一遍了。男汤也有室内和室外之分,不过由于地处一楼,室外汤池的风景并不好。体验过那么多日本温泉酒店的汤池,目前还是对10年前北海道登别的mahoroba酒店的露天汤池印象最深刻,山谷内小溪旁,听着潺潺流水,望着满山红叶,在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小汤池中放空自己,让人一整天都心旷神怡(不过那之后我就发烧了)。
泡完汤,与母女俩来到昨晚用餐的“汤本”房吃早饭。比起昨晚丰盛的“里山风味”料理,今天的早餐丝毫不逊色。
桌面上早已摆好了粥、小菜、温泉蛋、山药羹和杂菜味噌煮,六款小菜都是伴粥或者下饭的佳品。另外还有一小杯纳豆,我以前是挺讨厌纳豆的,但只要蘸上一点海苔盐,纳豆顿时增色不少,三下五除二,把领导那一杯也一扫而空。
昨天吃了越光米饭,今天早上试试越光米熬的粥,吃起来粘性比我们常吃的广州粥要大,但米的天然香味依然非常突出。
除了温泉蛋、山药糊之外,早上也有暖暖的小锅煮哦,里面放的是土豆、洋葱、莲藕等各种的蔬菜,既健康又美味。
行程)温泉街,早上好
结束了丰盛的早饭,趁还没到预定的离店时间,我们便到温泉街走走。今天从早晨开始天上就飘起了大雪,看着凉棚上堆起比人还高的雪,真担心会塌下来啊。
街上几乎没几个人,正对门的特产店叶门可罗雀。我们最初计划是到草津温泉的,作为日本最出名的温泉之一,草津肯定不会有这样宁静的温泉街吧,而最终选择这里,看中的正是它的宁静和传统。
温泉街上还有好几家旅馆,我们入住的雏之宿千岁算是当中最大的之一,但也是我们住过最小的温泉旅馆了,下次有机会的话再体验一下家庭式的旅馆,可能更能体验当地风情。
不知道是谁在雪堆里挖出了一个洞穴,里面三个可爱的小雪人仿佛就是我们一家的写照。
为了不让路面结冰,马路中央有隐藏式的喷水口。
再往深处走,马路已经看不见了,全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虽然雪很厚,但温度其实并不低,大概在零下两三度左右,所以路边的小河还潺潺流水,没有封冻结冰。
马路旁竖着有一块介绍松之山温泉的牌子,原来这里叫“鹰之汤”,是全日本罕见的90度以上的自喷泉。鹰之汤的名字应该来自于前文提到的鹰在温泉疗伤的故事吧。在招牌旁有一座木制建筑,这是温泉街的“二号井”——松之山温泉为了满足昭和时期日渐增多的客人,于是在原来的一号井附近新挖掘温泉井。
在街道尽头(其实是不是尽头我也不知道,因为眼前全都是积雪,没路了),赫然立著一头牛,仔细看原来也是大地艺术节的作品。不过这头却并非和牛,而是“舶来品”。如果大家对西班牙的“奥斯本公牛”有印象,一定会觉得这头“黑色公牛”很眼熟。没错,它正是西班牙经常出现在路旁,从广告进化成地标的“奥斯本公牛”的日本版。去年是日本和西班牙建交150年,松之山地区籍著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的举行,在温泉街竖起了奥斯本公牛的剪影,同时也作为艺术祭的户外作品之一。
路旁的小木屋是温泉街的“地炉”小屋。这座小屋是用旧民居改建而成的,用于举办日常活动,是松之山温泉街改造的其中一个重要建筑。借着大地艺术祭的春风,松之山地区也从以往的“陆地中的孤岛”变得兴旺起来,所以当地找来了著名的设计师负责温泉街的改造专案,还获得了2017年度的GOOD DESIGN奖项,目前专案还在稳步推进中。
然而,在尽头等待我们的依旧是……今日闭馆。
MD,难道这附近的景点都不欢迎我们吗?
每次吃闭门羹,Ida妹妹都会说“那就打雪仗吧”。不过这次扔过来雪球,已经可以成为杀人凶器了,救命啊!
离开温泉街,旅馆派车把我们送回松代站。我心中充满了对这里的不舍啊,如果不是赶着去下一个目的地,一定会抽空走走昨天错过的农舞台,或者报名参加到森之学校和美人林的徒步,再体验一番围炉烧之类的。
在车站候车还有一段小插曲。往来松代站1号站台(北口)和2号站台(南口)之间的地下隧道是没有配置自动扶梯或者电梯的,我们来时是在1号站台下车,就想当然地认为回程列车应该在2号站台上车。于是三个人提着四个大箱子爬上爬下穿过隧道来到2号站台,没想到才刚站定,广播就说列车即将在1号站台停靠……天啊!此时已经依稀看到列车驶出锅立山隧道,准备靠站了,于是我们又提着四个大箱子一路狂奔回到1号站台,总算在列车离站前冲了进去。边远小站的指示还是不够清晰呀。
带着一丝狼狈,我们终于有惊无险地坐上了回程列车,即将迎来这次旅程的真正主题——滑雪。
列车再一次穿越崇山峻岭,回到较为繁华的十日町地区。此时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连稍远的建筑物都看不清了。幸亏我们今天赶上的这趟列车是直通越后汤泽站的,无须在六日町换乘。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回到了终点站越后汤泽。这里是上越新干线沿途一个非常重要的旅游集散点,距离东京大概一个多小时左右的车程,车站周边有很多滑雪场,因此每逢冬天,这里便是滑雪客的天堂。越后汤泽站厅的一楼是一个挺大的车站商场,中央是各种特产的卖场,两侧还有餐厅和雪具专卖店,可以说是周边的交通和商业中心。
越后汤泽附近滑雪场众多,比如有新干线直达的GALA汤泽(冬季JR东日本会专门开通定期新干线从越后汤泽站延伸到不远处的GALA汤泽站,所以GALA号称是日本唯一有新干线直达的滑雪场。出站便是雪场,下车就能滑雪,无缝连线),此外还有苗场、汤泽高原等。
我们这次选择的滑雪场叫NASPA,是我们在日本的同学欧阳帮忙预订的。三年前,我们去在东京自由行的时候就到了她们家的热情照顾,这回也不例外,不但帮我们预订了雪场酒店,之后还抽空陪我们一起玩,实在太感谢她了。
我们从车站西口走到路边,雪下得真夸张啊,天空已经和雪景连成一片,路旁的雪堆已经盖过了车顶,被几个顽皮的孩子当成了天然的滑雪场了。虽然NASPA离越后汤泽不远,但走路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幸亏我们入住的NASPA新大谷酒店有班车往返车站,不一会儿我们便钻进温暖的大巴准备赶赴目的地了。
行程)NASPA KIDS GARDEN
NASPA相比附近的滑雪场规模要小一些,因为定位是初学者都能很快适应的场地,因此整个雪场都只允许滑双板,要玩单板Snow Board的同学就只能选其他雪场了。这座雪场最大的便利是与隔壁的NASPA新大谷酒店连成一体,每天走几步就能开滑,十分方便。
我们来到酒店时是中午时分,办理好手续后还不能马上入住,便先到大堂旁边的SKI GARDEN柜台存放行李和换滑雪服。大件行李可以交给服务员放进储物间,随身行李和滑雪用具则可以保管在办理入住时附赠的专属LOCKER。
因为来到的时间比较晚了,准备的大厅人不多,更衣室和储物间都在这里,做好准备之后直走出门便是滑雪场了。
我们仨都是第一次来滑雪场,觉得特别新鲜。NASPA一共有8条雪道,其中高阶雪道2条,中级和初级各有3条,其中最平缓的初级雪道的平均坡道只有7度,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初学者。
不过对于从来没有上过雪板的我们来说,第一天还是先到游乐区玩玩雪吧。NASPA雪场的儿童游乐区一共有两个,都在山脚的平地处。较小一个的叫“雪游广场”,免费,另外一个适合大人小孩亲子玩耍的是“NASPA KIDS GARDEN”,有一定坡度,可以玩雪橇,也是唯一一个收费的儿童游乐区(2岁以上)。
我们在柜台买了三张半天券。半天券是800日元,全天券是1100日元,不过这个小地方要玩一整天其实也挺无聊的。除非真的完全不会滑雪,否则不大推荐到这里玩儿。
穿过小门,进入KIDS GARDEN内,有工作人员会验票,之后就可以随意进出了。
在坡底挑选好自己喜欢的雪橇,然后由自动传送带把自己带到坡顶,就可以欢快地滑下来啦。
Ida妹妹玩得超级high,每次都选不同的雪橇滑下来,还约妈咪比赛,玩累了就直接躺雪上,完全不顾仪态。
除了雪橇,还有一个小广场可以堆堆软积木,或者堆下雪人之类的。憋了五天的Ida妹妹今天终于大解放,可以尽情在雪地里玩耍了。
住宿)NASPA新大谷酒店
疯了一个下午,一直玩到人家雪场关门才肯走。回到酒店大堂询问,房间早就准备好了,二话不说赶紧拿好行李上去休息吧。
酒店分成“主楼”和“花园塔楼”两栋,我们的房间在“花园塔楼”。考虑到滑雪后需要好好休息,这回我们订的是三人房,所以Ida妹妹独享一张小床(我不会说最后是我被赶到小床上睡的)。虽然不是豪华客房,但装置还是非常齐全的,除了有日本旅馆常见的浴缸以外,还有专门的淋浴房。酒店里有规模很大的温泉池,所以房间里是否有淋浴间其实也不是很重要。
每个房间都有专用的衣架可以晾滑雪服和鞋子。
窗外,太阳已经早早躲了起来,远处的天边被晚霞映成紫红色,灰色的马路像在雪地爬行的蛇一样蜿蜒远去,路上既没有行人也没有车子,显得特冷清,看来是时候吃晚饭去了。
美食)烧肉 烧牛
在酒店坐穿梭巴士回到越后汤泽站,此时虽雪已经停了,但人行道上几乎全是积雪,而温泉街路面也因为喷水融雪的缘故溼漉漉的,我们只好小心翼翼走在车道上,沿着斜坡往今晚的目的地走去。
从越后汤泽站走大概6分钟左右,就到了这家“烧牛”烤肉。傍晚的时候Ida妹妹突然提出想吃烤肉(估计是饿了一天玩了一天饿坏了吧),我便在网上找到了这家。其实在汤泽站内或者周边还是挺多餐厅可选的,不用担心滑完雪没地方填饱肚子。
到店的时间还不算晚,所以店家给我们仨准备了一间包间,Nice!结果我们落座之后,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幸亏到得早啊。店里没有中文选单,但可以用英文选单与日本的相互比对着下单。
我们点了牛舌、牛肩肉、排骨、五花肉、鱿鱼和杂,配上店家特制的甜酱紫或者酸酱汁,再撒上一点七味粉,配合美味的新潟米饭,大大的满足感啊。更惊喜的是结账时发现才吃了六千多日元,简直不能再便宜了。
吃过烧肉,我们回到车站已经将近8点了。酒店的免费穿梭巴士早在一个小时前就停运了,我本想吃完就在车站打计程车回酒店的。没想到竟然一台都没有,郁闷之下只好想办法叫计程车,但路边的宣传栏上的当地观光协会电话已经没人接听了,又没有电召出租的电话号码,无计可施之下只好打电话到酒店的前台让他们帮忙叫车。接线的小哥非常有礼貌,询问了我的情况之后就让我稍等,过了一阵便告诉我已经安排车过来了。本以为他帮忙叫来了计程车,没想到竟然是酒店的商务车,而且还是专门为接我们而来的。这对于矗立在寒风中的我们无疑是雪中送炭啊,不得不为这样贴心的服务点赞呀。
行程)初学者的滑雪课
2019年1月25日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周五。今天我们迎来了好友欧阳和她的大宝——大暖男小丁。他们专门从东京过来陪我们滑雪,一大早便坐新干线过来了。
为了照顾从来没有滑过雪的领导和Ida妹妹,我在网上提前给她们预约了私教。NASPA滑雪场有专门的滑雪学校——NASPA新大谷滑雪学校,是全日本SKI 联盟认证的滑雪学校。但不懂日语的话就比较难了,因为是大班制,几个老师带着一帮学生(大多是孩子)滑,如果听不懂日语教学估计不让报名。因此外国的初学者还是建议聘请私教。英语私教可以直接在滑雪场官网上填写预约表格,而2019年最新开通的中文私教服务则只能通过网站上提供的电话联络预约了。
按照预定好的时间来到SKI CENTER的中文私教柜台,老师已经在那儿等著了。女老师姓李,是个高个美女,是个超级滑雪迷,每到冬天就喜欢满世界滑雪,而越后汤泽的豪雪正正是吸引她的地方。和老师见了面之后,4名学生(我只是负责摄影的)换好滑雪服,便可以到雪具出租小屋办理登记和租用的手续。雪场的滑雪用具一应俱全,你可以完全不带任何装备来这边租著玩,当然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带着滑雪服和护目镜之类的,只租鞋子和雪板即可。
办好手续,一切都整装待发。两个娃虽然时隔3年没见,但一见面便有聊不完的话题和摆不完的怪姿势,真的是还没滑就兴奋了。
离开小屋,正式踏入滑雪场。只见远处滑雪学校的孩子们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坐缆车了。这几天有学校来酒店进行修学旅行,因此雪场里的学生特别多。我在办入住手续的时候,工作人员还专门附了一张纸条,就学生们修学期间的使用酒店设施的时间安排(特别是使用大浴室的时间)进行了说明,建议普通旅客可以错峰使用,并对造成的不便表达了歉意。这服务实在是太细致太到位了。
不要看别人了,赶紧上课吧。大家跟随老师,在上板之前熟悉一下滑雪板的构造和热身吧。
接着装好雪板,走在上面感受一下感觉。
先从单脚开始,然后过渡到双脚,可以慢慢往前走了。
路过昨天玩雪的KIDS GARDEN,今天天气好,人比昨天多了两倍不止。
学会了往前和侧身往前走后,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到SKI DEBUT AREA初学者区域练习了。初学者区域位于F雪道最末端,此处的坡度非常平缓,最适合用来练习刹车、绕弯和摔倒等简单动作。
隔壁的F雪道是NASPA最平缓的一条雪道,长度只有大概600米。如果想体验整个滑雪场最长的雪道,就要乘坐缆车来到山顶,顺着H雪道和F雪道一直滑,距离达到2200米左右。而且H和F雪道都是初级滑道,即便是初学者都能体验这种长距离的滑行。
因为初学区没有电动传送带,每次滑下来都必须慢慢走回坡顶,上坡花的力气比下坡多多了。
老师给他们认真讲解控制速度和刹车的技巧。
零基础的Ida妹妹也很快掌握了基本滑行技巧了。
之前已经学过的小丁更加不在话下。
费了半天功夫,大家的基本学得差不多了。接近中午时分,天空放晴,时隔几天终于又见到蓝天和白云。不远处的酒店也变得清晰起来。
快乐的时光过得特别快,转眼间上午的课程就结束了,赶紧吃饭去吧。
从雪场可以直接走到酒店主楼4楼的Aurora极光餐厅,这里早上是酒店的自助餐区域,中午则提供简餐,是离雪场最近的餐厅,绝对是午休抓紧时间补充能量的最佳选择。
在自动贩卖机或者柜台买好餐票,就能到取餐区取餐了。我们点了牛丼、咖哩饭、叉烧拉面、担担面,不知道是不是早上消耗得多,三下五除二就全部解决了。
吃完饭记得自己收拾好餐具。
中午1点半,继续上课!
因为中午出了太阳的缘故,表层的积雪融化了一些,所以雪道比早上滑多了,这给他们上坡带来了麻烦。走了几个来回,我家领导都想放弃了,连上午还学得好好的Ida妹妹也有了点小脾气。
下午要学习简单的转弯动作,老师把滑雪杖插在坡道中央让大家练习绕杆转向。小丁每次都很顺利,但我家领导就不行,失败了几次之后就彻底放弃了,对于平时缺乏锻炼的她来说,上午已经几乎把力气用光了。
但这位小盆友还是笑着坚持下来了。
又练习了几遍,下午的课程也接近尾声了,老师让大家最后时刻真正上一次雪道。上雪道必须先买缆车票,车票分成单次票、半天票、全天票等等,儿童则是半价。因为时间已经不早了,买半天票有点浪费,就买次票吧。缆车票不能在乘车处购买,必须提前在售票小屋或者SKI CENTER柜台买好。
欧阳带着小丁先上去了,接下来是老师带着水平最差的Ida妹妹,我们夫妻就只能在山脚歇歇了。
NASPA滑雪场的缆车只允许穿了滑雪装备的人使用,不像上越国际之类的允许普通观光客上山。他们乘坐4号缆车来到了半山腰,这里是F雪道的起点。半山上有一座休息小屋,可以休息和用餐。
到达转盘处,就可以顺着F雪道往下滑了。
F雪道前半段坡度非常缓,后半段和E雪道汇合之后坡度才稍微陡一些,但平均坡度只有7度,最陡的地方也只有12度,是初次挑战的首选。
第一次上雪道的Ida妹妹还是有些慌,过了平缓的区域后就要老师在前头牵着滑。
双脚颤巍巍地控制着速度,胆子也真够小的。
到了最后一小段,终于敢放开双手自己滑下去了,算是初次挑战小成功吧。
在感谢声中,我们和老师道别了,一天的课程就这样结束了。虽然时间很短,但我认为零基础的话还是有必要请老师指导一下的,毕竟在雪道上还是有一定危险性,要为自己和其他滑雪者的安全负责呀。
美食)小嶋屋
退掉租来的雪具,我们回房间换好衣服,天色也暗了下来,一天的时间真是转瞬即逝啊!我们送欧阳和小丁到越后汤泽站,顺便在车站一起吃晚餐。
越后汤泽的车站广场有好几家餐厅,有拉面店、回转寿司等等,到了饭点都挺热闹的。我们选的一家叫“小嶋屋”,是荞麦面专门店。
和前几天在长野吃到的荞麦面相比,面的粗糙感比较突出,我点了大份一共有10卷面条,领导点了小份的有7卷,一整卷放入汤汁里蘸着吃,吃完还可以在汤里加入煮面时的水,然后一整碗喝掉。
不喜欢荞麦的Ida妹妹依旧选了乌冬,当然还有孩子们最喜欢吃的玉子烧(拍照的时候已经被他们吃了大半了)。
另外点了一份炸虾,咸香可口,要是来一杯啤酒就爽了。
送走了欧阳和小叮,我们也离开车站回酒店。酒店的穿梭巴士每逢周五晚上都会加开班次到10点多,应该是方便周五下班后从东京坐新干线到这边滑雪的上班族吧,因此今天晚上不愁找不到车回去了。
今天运动量够大的,回到房间大家都累瘫了,幸亏酒店有大浴场可以舒缓疲劳。 在塔楼的1楼和2楼(大堂在3楼)分别是女浴场和男浴场,占地面积足有250坪,而且引入天然温泉水,另外配备了按摩池等等。而在主楼5楼还设有预约制的私人温泉池鱼野之汤和大峰之汤,私人温泉使用的是纯温泉水的,但平日预约价2600日元,周末预约价竟然要4400日元,比我们之前在松之山雏之宿的贵了几倍。
行程)勇敢的第一次
2019年1月26日
和昨天下午风和日丽相比,今天的天气糟糕多了,从早晨开始便雪片纷飞,能见度超低。不过丝毫不影响滑雪客的热情啊,我们才租好装备出来,上山的缆车已经排起长队了。周末的人
周末的人明显比前两天要多很多。
由于风雪实在太大,领导已经彻底放弃了,只有Ida妹妹还在坚持。一次一次滑下来,又奋力往山上走去,孤独的身影看起来有点可怜。羡慕地看着隔壁雪道呼啸而过的人群,她提出来要自己一个人上雪道。
领导有点犹豫,毕竟我们俩都不滑,没有办法陪她坐缆车。她昨天第一次上去的时候还颤巍巍地被老师牵着下来,自己一个人能应付么?不过看她决心很坚定,毕竟这是我们在雪场的最后半天了,不滑的话下次就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了,我就同意了。
领导冒着大雪跑到LOG CENTER去给Ida买缆车票(滑雪场的缆车票可以在场地内的LOG CENTER以及酒店主楼旁边的SKI CENTER柜台购买,但LOG CENTER只能现场支付,不支援用房卡记账,而SKI CENTER的柜台一切消费都可以用房卡记账)。我则给她复习一下动作,重点是摔倒之后怎么迅速爬起来。今天的雪很大,雪板上的积雪经常会堵住鞋釦,让鞋子固定不了,一旦在半途摔倒,我们又不在身边的话,她只能一个人处理了。
票买到了,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坐上缆车,去挑战属于自己的第一次了。
滑的依然是昨天尝试过的F雪道,也是NASPA最简单平缓的一条雪道。看着她摇摇晃晃地坐上缆车,不免有点担心,我只好违反规定沿着山边走到较高的地方等她。
过了一会儿,视野中出现了一个玫红色点,因为裤子颜色实在太抢眼了,所以我一眼就认出她来。只见她小心地控制着速度在我面前滑过,连我的喊声似乎也没听见。
一眨眼功夫便滑到了坡底,竟然顺利地没有滑倒。
她的表现让我们喜出望外,毕竟昨天还一副怂样,总算没浪费老师的辛勤教导(和老爸交的学费)了。为了奖励她,决定再给她滑一回。
没想到才刚上缆车,忽然风云变色,原本已消停了一会的雪花又飘了起来,还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是一个个雪团往下掉,比早晨的雪更大了。因为能见度很低,这时候我再走进雪道就变得非常危险了,只好站在山脚等她滑下来吧。
不知道是不是雪势变大的缘故,山顶上的人们纷纷往山脚滑,雪道上瞬间密集了不少。我使劲擦亮被雪片遮挡着的眼镜,过了好一阵子,终于又看到那个亮眼的玫红色身影。
这回就没有上次顺利了,在半路躲人的时候摔了一跤,但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她已经迅速爬了起来继续滑,还在人群中左右穿插,看来昨天的拐弯练习挺成功嘛。最后竟然还摆出一副冲刺的动作哧溜一下滑到了雪具租赁小屋前。
她长那么大我还是第一次由衷地在心里给她竖起大拇指,毕竟在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努力地控制着还不能自如掌控的雪板,勇敢地在人群中冲了下来,摔倒时也没有像之前训练时急得直跺脚。Ida妹妹,恭喜你又解锁了一项人生新成就,尽管比起其他人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但对于你自己来说,已经是最棒的表现了!
行程)越后的酒与米
吃过午饭,我们便与NASPA告别了。这时候的车站广场满天飞雪,赶紧躲进站内吧。因为我们划的是下午3点的新干线,还有将近两个小时,可以好好逛逛车站内的商店街。
新潟最著名的特产应该算是大米了,在全日本都闻名,而且在南鱼沼地区的大米尤其好,所以来这边旅行一定得带点大米回去。我们很收敛地买了两包约莫2斤重的,一包叫“雪国乃米”、另一包是“新之助”。车站的袋装大米和便利店、NASPA酒店商场售价都差不多,反正看中喜欢的牌子在哪儿买都不会亏。
除了新潟米,商店街还有各种特产,而且在有TAX FREE标志柜台购物满一定额度还能服务台集中办理退税。我们挑选了当地著名的“安田乳业”的牛奶夹心饼干,还有新之助的仙贝等等,都不算贵,在东京还不容易买到,是当地有代表性的手信选择。
在商店街逛饿了也没关系,除了前文介绍过有不少食店以外,还有一排的小吃摊档,以及立食面点“汤泽庵”,冷冰冰的天气来一碗乌冬或者拉面,既实惠又暖和。
尽头有一家较大规模的手信专门店COCOLO汤泽,只见里面人头涌动,进门就看见几个大叔抱着酒瓶子躺着,其实是塑像啦。这里人气的原因是隔壁小门进去的“越后乃酒藏——越乃屋”,只需要在这家品酒屋花500日元,就能换得5个硬币和一个小杯子,便可以试喝超过150款的新潟酒。
走进越乃屋,只见正对面挂满了一个个木牌,全部写着酿酒厂和酒名,而木牌下面则整齐地排列则像储物柜一样的机器,只要将换来的硬币投进去,就可以用酒杯接一杯量的酒来品尝。新潟有好米也有好水,酿的酒自然不在话下,事不宜迟,赶紧开始吧。
一开始可能对一百多号不同名目的酒感到迷惘,没关系,可以先认真阅读以下说明再决定,起码得先分清楚大吟酿和本酿造之间的区别吧。此外,每一部机器上都贴著该款酒的日本就度、酸度、酒精度等等,还有简单的评价和介绍,让你喝的明明白白。
一般都是一个硬币尝一杯,但也有一些贵点儿的酒,要两个或者三个硬币一杯。
我一共选了四款,分别是纯米吟酿“上善若水”“久保田”、纯米大吟酿“高千代”和梅酒“越之梅酒”。白泷酒造的上善若水拥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是越后汤泽站限定,度数较高,比较辣口,我还是分两口才喝完。冬季限定的高千代需要两枚币,但味道比上善若水要淡一些,有点闷,不是我的菜。上了人气榜前列的梅酒“越之梅酒”采用了新潟县当地的梅子,再用纯米酒原酒浸泡,味道清爽。
带着一丝酒的余韵,我提着行李箱来到新干线月台,突然被远处月台一辆完全颠覆了我对新干线印象的列车吸引住了。那不是“现美新干线”么?
现美新干线是JR东日本在2016年开通的列车,号称“移动的现代美术馆”。车厢内被布置成艺术长廊一般,还有专门的儿童游乐区和新潟县燕市著名的咖啡馆进驻,而车厢的外表装饰则以摄影师蜷川实花拍摄的长冈花火为主题设计的,因为现美新干线其中一个途经站便是长冈。
现美新干线全线很短,从越后汤泽始发,经过浦佐、长冈和燕三条,到达终点站新潟,和我们前往东京是相反方向,因此隔了好几个月台,但既然有缘相遇,我和Ida妹妹还是飞奔著过去,在花火的背景下与现美来一次同框。
离开越后汤泽,不久列车又驶进了跨越县界的长长的隧道,新潟县就这样被我们抛在身后。冲出隧道,列车进入群马县,窗外已然没了雪的痕迹,仿佛刚才漫天的雪花只是南柯一梦,从来没存在过似的。
再见,雪国。
我们再次回到押上站。
上越新干线把我们从雪国送回上野,为了省点车费,我选择了从上野坐银座线换乘半藏门线到押上,这样走虽然路程远了些,但同是东京METRO的线路,价格反而便宜些。正是这个看似无意的决定,竟在最后拯救了我们这次旅程。此话怎讲呢?
意外)我的书包丢了!
从押上站出来,我们又回到了熟悉的晴空塔前。这时候天已经全黑了,温度比白天冷了不少,忽然,大街上刮起一阵怪风,吹得行李箱都自己往前跑。Ida妹妹冷得直哆嗦,我赶紧从书包里找帽子给她,心里“噔”的一沉!我的书包呢?
顿时,我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似的重播刚才发生的每一幕……我们离开新干线,在上野进站,在三越前站换乘半藏门线,上车之后我觉得书包太重了,就丢到座位上方的行李架。由于押上是终点站,我们下车时门外已经等著准备上车的乘客,于是我们就匆忙下车了……
天啊,书包里有才买不久的相机、摄像机,租来的WIFI蛋,还有一包越后汤泽带回来的大米,其他东西还好,相机没了就完了,我赶紧安顿好母女俩,独自跑回车站,在闸机前找到了东京METRO的车站办公室和失物招领处。办公室的门关着,我推门进去之后便有一个工作人员上来接待我。因为实在无法用日语沟通,所以我只好说著憋足的英语向他说明。
“打扰了,我的书包落在车厢里了。一个玫红色的书包,就放在车子行李架上。”
“先生您好,请问是哪趟列车呢?”
我掏用手机,开启“乘换案内”展示了车次:“我是在三越前站上车的。”
他听完我的话之后,突然掏出一张小纸条,在上面一个接一个地画起了长方形,再给每个长方形标上号码。
我恍然大悟,他是在问我在哪一节车厢吧。实话说,我平时坐地铁很少留意自己在哪一节车厢,但这回恰好在车头上车。于是,我很肯定地说:“第一节车厢,第一道车门,书包就在前进方向右侧行李架上。”
只见他拿出笔来记录下资讯,并写了个“左”字。我急了,怕是他没听清楚,赶紧用日文说强调“migi!migi!”(右)。
他笑了笑,说:“列车已经马上往回走了,实际上变成了最后一节车厢,最后一扇车门,而且是前进方向的左边。”
如此细心的解释让我顿时安心不少,他接着打了一个电话,详细说了情况,然后告诉我目前车子已经往回走到三越前站了,到九段下站就会有工作人员上车帮我确认书包的情况,让我稍等一下。
于是我便在旁边的椅子坐了下来,因为WIFI蛋也在书包里的缘故,所以手机还不能上网,幸亏可以搜寻到车站的WIFI讯号,可以联络到欧阳同学,如果接下来有什么实在无法沟通,还可以向她求救。
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又来到了柜台前。
“先生,请问您的书包里有什么东西?”
“嗯,一台黑色的SONY相机,还有帽子、外套,还有一包大米。”
他笑道:“好的,先生,书包已经找到了。请您自行前往九段下站的办公室领取。你可以凭这张纸条免费乘坐列车前往,不过回程就需要您自己付费了。”说完便递给我一张写着“九段下”的乘车券。
我悬著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时候别说要我付回程车费了,要我付劳务费我都愿意,毕竟是自己的疏忽造成的,能把东西都找回来真是上帝保佑了。我千感万谢地向他道别,再赶到车站外把讯息告诉焦急万分的母女俩,大家的脸上才重新露出了笑容。
美食)真鲷拉面 面鱼
既然书包找到了,倒不急着去取了(心脏也够大的)。我们先把行李箱安顿在民宿,再出发去九段下。这个站便是通往日本人拜鬼的那个地方,所以一刻都不想多停留,赶紧到失物招领所把可怜的书包领回,紧接着便继续今晚的既定行程了。
虽说晴空塔下面有很大的商场,但大多是一些手信店,要想逛百货商场之类的,建议还是到隔着一站路的锦糸町。不过在逛街前我们先把今晚要去的网红店打卡了吧。
位于锦糸町南口不远处的“面鱼”是真鲷拉面的专门店,虽然开业时间不长但连续几年获奖,在TABELOG上评分不弱,之前也有香港的媒体报道过。我们冒着寒风找到了这家位于横街小巷里的小店,幸亏时间较晚,排队的人不多,起码不用排在店门外。
还没进门就闻到抽风机吹出来的浓浓鱼腥味。
进店之后,墙壁上例牌挂著诸多奖项。最突出的当然是TRY(Tokyo Ramen of the Year)的新人赏第一名之类的重量级奖项。
我们点了三份拉面,普通的真鲷拉面、特制真鲷拉面以及店家最推荐的“真鲷拉面+杂炊”。这家店最大卖点自然是真鲷鱼熬的汤头——采用筑地市场直送的宇和岛真鲷,取走油脂之后,将鱼和鸡骨熬成浓稠的鱼汤。面条采用北海道产小麦用石臼磨粉制成,外表看起来很粗糙,甚至能看见一颗颗小麦粉颗粒,这样的面条更容易挂起面汤。
这口汤一喝,果然不凡,满嘴鲜甜浓郁的鲜鱼味道,就像游进了一条真鲷,鲜活的感觉和猪骨拉面完全不同。因为汤很浓郁,所以味道并没有看起来那么清淡,再配上经过真空低温处理和樱花木烟燻的叉烧,在鲜鱼汤中带着一股烟燻的味道。肉片堆叠在一起,呈现出娇艳欲滴的粉红色,无论是视觉还是味觉都让人欲罢不能啊!
吃完面,先不要急着把汤喝完,因为店家最推荐的人气第一位“杂炊”此刻才登场。所谓杂炊就是将白米饭放进汤汁里面熬煮的“泡饭”。店家在米饭上还放了鲷鱼肉碎、姜蓉和青葱,只需要把还温热的真鲷面汤倒入饭中,再充分搅拌,一碗“绝品杂炊”就完成了。其实这就是店主对自家汤头有信心的保证。
“面鱼”的老店原来不在此,而是在斜对面的路口拐角处,出门就能看到。如今原址成了另一家拉面店“满鸡轩”,不过却名不副实卖的是鸭肉拉面,这在日式拉面中属于比较少见的异类。满鸡轩和面鱼其实是同一个老板的姊妹店,如果不喜欢面鱼那略腥的味道,也可以去对面的新店常常鸭油面哦。
一碗面治愈了心情,刚刚几乎弄丢书包的郁闷也一扫而空。在锦丝町畅快了逛了一轮家电商店,买好明天的早餐,我们便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民宿Skytree Garden。因为之前已经住了两晚上,一切都很熟悉了,本以为这折腾的一天即将过去时,没想到更折腾的事又找上门来了。
意外)我们的民宿冒烟了!
回到民宿,我们赶紧收拾一下各样滑雪装备。前文提过,我们上周离开东京去滑雪前把一些暂时有用不到的东西寄存在民宿,这样就可以减少行李轻松上路。回到东京后,远没越后地区冷,自然可以收起滑雪时那厚重的衣服。
在我们收拾东西时,自觉的Ida妹妹便到二楼的公共空间去做作业,虽然在放寒假,但假期作业是每天都不能拉下哦。
正收拾著,楼下突然传来Ida的惊叫声,领导赶紧冲下去,原来不知道哪位租客用烤炉烤东西,不知道是不是设定上出了什么问题,结果烤炉不停地往外冒浓烟。烟雾把室内的烟感报警器启用了,于是烤炉和烟感一起在报警。Ida被浓烟薰得看不清状况,以为房子烧起来了,看见妈妈下来,便抓着领导的手逃到了一楼,边逃边哭。
我下来弄清楚状况,赶紧把烤炉和烟感警报关了,然后开启了所有能开启的门窗。浓烟虽然慢慢褪去,但那股烤焦的味道却怎么也散不掉。直到此时,终于有一个女生从一楼走上来,说是自己在烤红薯。只见她拿出来烤炉里的红薯,都已经烤成炭了。和她同行的男生也是说粤语的,不知道是情侣还是夫妻。
我回到房间,母女俩也回来了。好好安慰了一下Ida,原来她哭是因为逃跑的时候把作业本落在二楼了,她担心火把作业本给烧掉……原来担心的是作业而不是我呀?平时作业胡写乱做的时候也没发现她对作业本那么紧张呀。领导只好回到“灾难”现场收拾作业本,过了一会儿便跑了上来,像发现新大陆一样问到:
“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在清理吧,刚刚他们不是说自己来善后么?”
“嗯,我看见他们把烤盘拿出来洗了,然后……”
“?”
“然后开启一碗方便面,加了点自来水,又放进去烤炉里加热了!”
“!!!”
我的天,厨房里就放著一个电热水壶,直接烧水快速面不就得了吗?再不然用锅把水烧开了也可以快速面呀,竟然还有加凉水然后用烤炉烤面的?这一下真把我吓到了,真不敢相信来自快速面大国的中国人竟然还有这样的快速面法,是我太孤陋寡闻了吗?
实在没办法,我只好赶紧跟房东报告了情况,毕竟整个房子依旧是烟雾弥漫的,而且下一步还不知道他们会烤什么。房东琼姐立刻从家里赶了过来检视情况,一个劲地向我们道歉。不过这也不能怪房东呀,入住前她已经把入住说明发给每一个租客,像热水壶、烤炉之类的电器还专门写了注意事项贴在旁边,但总有一些人视若无睹的,房东还能怎样呢,难道租房前先检查智商么?
虽然过往的旅行我们很少租民宿,但即便住在酒店,我们每次都会特别注意,走之前也会简单收拾一下,顺便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什么东西,这也是给孩子做一个榜样。这回住民宿的时间长,也看出有的人素质真不咋地。有的吃宵夜剩下的东西就一直放桌面不收拾,有的脱了鞋就横七竖八地扔在玄关,有的就是喜欢在走道里高声大喊。当然我们也不是道德纯洁一尘不染的人,没有权去批评他人,只是少有住一次民宿,发表一下感想而已。
好不容易安抚她们睡着,结果没到半夜Ida妹妹就咳嗽著醒了。虽然烤焦的味道已经消去了一些,但毕竟室外太冷了,总不能一直开着窗通风吧,可一旦关上窗户,浓烈的呛鼻味又弥漫了整个房间。看着母女俩难受的的样子,还得继续住两个晚上呢,我便默默地拿出手机,在押上地铁口的Richmond Premium酒店订了一间小号的双人房。虽然挤不下三个人,但住下她们俩还是没问题的,过了今晚就让她们搬到酒店去住吧。
至此,这状况百出的一天,终于在深邃的夜色中降下了帷幕。
如果你带着娃生活在东京,周末两天都会上哪儿玩去呢?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就模拟这个场景,看看东京有什么周末遛娃的好去处。
行程)推荐一:芝公园
2019年1月27日
为了逃离那挥之不去的味道,我们一大早便开启了所有窗户,然后拖着母女俩的行李出门换酒店去了。
Richmond Premium酒店正正位于押上站A出口,在回民宿必经之路上,站在屋顶就能看见它。
因为还不到入住时间,我们寄存好行李就出发了。今天准备到访欧阳的家,顺便在附近的芝公园玩耍。芝公园在东京市区内众多公园中并不算出名,但在不少旅游节目都能看见它的身影,主要是它沾了隔壁东京塔的光。如果想找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拍东京塔全景,芝公园绝对是周边的第一选择。
虽然正值隆冬腊月,但公园里还是能找到一丝绿意。今天的天气好的一塌糊涂,天蓝得根本不需要修图。
一会儿激烈地追逐嬉闹、一会儿又静静地研究虫子,连小丁的弟弟小冬也被吸引了过来。一块空地,两台滑板车,童年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
芝公园隔壁的大本山增上寺是东京市内非常著名的古刹。在我的《Ida妹妹走天涯》第7集(//www.mafengwo.cn/i/5730605.html)曾经介绍过,这回就不多说了。走过增上寺,来到御城门地铁站附近,这边还有一小块空地,光秃秃的树下架设了秋千、滑梯、跷跷板等最最常见的街头公园游乐设施。结果两个娃又是一顿疯玩。
玩乐便是孩子们共通的语言,在玩跷跷板的时候,即便听不懂对方说什么,Ida妹妹还是拼尽全力为自己的一方加油使劲。
美食)Le Pain Quotidien芝公园店
为了照顾这几天少吃青菜的我们,欧阳把午饭安排在了芝公园旁边的比利时餐厅“Le Pain Quotidien”。
这家以现烤面包为卖点的连锁餐厅,同时也有很多的健康有机的午餐组合供选择,加上开在东京塔下,因此周末中午的人气非常旺。
焗马卡罗尼芝士通心粉,因为芝士比较腻,两个人吃一份刚好。
冬季限定的炖鸭肉套餐,鸭肉一点都不柴,套餐配的面包蘸着汤汁吃,一下子就能搞定一份。
Tartine是一种法式果酱面包,也是这家店的招牌菜。烟燻三文鱼Tartine,面包上除了有烟燻三文鱼外,还有牛油果和有机蔬菜,既清新又富有口感。
牛油果除了和烟燻三文鱼搭配,也可以跟虾仁搭配,成为大虾牛油果Tartine。
另外还有一大盘我们最爱的蔬菜——藜麦Detox沙拉。既然菜名都有“detox”,可见这款沙拉有非常厉害的“排毒”功效,绝对适合我们这些不爱吃青菜的人了。主要的材料有藜麦、奇亚籽、枸杞、鹰嘴豆,另外还有各种野菜和牛油果。虽然味道可能会遭到重口味者的嫌弃,但那种满嘴都是健康的感觉,或许就是这个一点儿都不便宜的沙拉的价值吧。
在Le Pain Quotidien芝公园店品尝一顿既健康又满足的午餐之后,下面便是我第二个推荐了。
行程)推荐二:Ginza Sony Park
推荐二依旧是公园,不过与宽广的芝公园相比,接下来这座公园却大相径庭,因为它是“立著的”:Ginza Sony Park,银座索尼公园,说是公园,其实也可以说它是“建筑工地”甚至“废墟”。
2017年4月,在银座屹立多年的“索尼大厦”被拆除。对索尼大厦我印象蛮深的,09年和领导跟团到日本度蜜月时,在银座下车的地方便在索尼大厦对面,没想到再次来到银座,大厦已没了踪影。大厦拆除后,索尼预计将在2022年重建新的索尼大厦,并冠以“Ginza Sony Park”之名,而中间这几年,则“试验”性质地率先把地面至地下四层开放。明年奥运会结束后,这里又将重新关闭进行施工,直至真正的整栋SONY PARK建成再重新开放。
说起索尼,大家脑海中自然会闪过很多词条——破产、大法、姨夫、卖大楼……都问索尼什么时候破产,其实人家现在金融业和保险业都混得好好的,自家产的感光元件几乎成了所有智慧手机的标配,微单也慢慢侵蚀尼康佳能的市场,PS4更是把微软打趴下,依旧活得好好的。我作为80后,对当年的索尼可是打心底里充满了崇拜,自然想来这座只存在3年的PARK朝圣一下。
不过,虽然这里叫“PARK”,却并不是遛娃的好地方,比如地面层的TOKYO FM直播车、B1层的潮品便利店“THE CONVENI”,B4层的音乐LIVE空间……大部分都和孩子没什么关系。只不过去年年底恰好在B3层举办了一个“未来的银座的运动会”活动,非常适合亲子游玩,于是这就称为我今天的第二个推荐了(GINZA SONY PARK的活动每个一段时间会更新,如果刷到适合亲子游玩的活动,还是值得一逛的)。
我们从地铁银座站直接从地下就能进入GINZA SONY PARK的B3层,也就是直通“未来的银座的运动会”会场。这个“未来的运动会”是GINZA SONY PARK和YCAM(山口媒体艺术中心)合办的“活动”,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来记录人运动时的轨迹,从而产生了新的运动竞技形式,让科技、媒体和运动充分融合。因为大部分专案都非常适合小孩子,自然成为了东京家长们遛娃的好去处。
每位参赛的“选手”都要先填一份参赛表,除了填写个人资料以外,还要选择自己代表哪个地区参赛。我说我们是中国人,能填代表中国么?对方说不行,系统里只有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可供选择,那只好退而求其次选目前所在地——东京都吧。
一切准备好了,东京都的Ida酱!
每个选手都会获得一张纪录纸,除了记录自己的纪录外,还可以贴在墙上和所有参赛者一起分享成绩,整面墙就像挂满了许愿纸一样。仔细看,参赛者里竟然还有熊本的代表“酷MA萌”和群马县的吉祥物“群马酱”。
参赛专案只有两个,首先参加的赛跑。比赛前可以在记录台选择一个对手,它将和参赛者投影在墙上的影子一起比拼。Ida妹妹当然选了上回专门去看过的酷MA萌了,号称跑得快的熊本熊的确有着和身材不相称的速度,但还是不敌Ida。小叮则挑了一只猎豹,被毫无悬念地完虐了。如果想稳赢的话,还是建议选慢吞吞的群马酱吧。
如果说赛跑只是个小热身的话,接下来的就是真正的PK赛了。首先孩子们要戴上一个特制的帽子,通过投影和计算机,可以直接将孩子所站位置在地面的投影区域中填上颜色。两个孩子分别站在场地的两端,要根据每个回合不同的要求控制自己的帽子,比如多占地方,比如要完整覆蓋对方的区域等等,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获得每个回合较量的胜利。
还没轮到自己的时候,认真观察前面的选手是怎么运用比赛策略的。
Ida选手和小叮选手的对决正式开始:第一回合是限时内占据更大面积的地方。于是双方不但要拼命用自己的颜色占据空白区域,还要覆蓋对方已经占领的区域。反应和速度明显占优的小叮很快就获得了胜利。
突然BGM一变,规则马上变化。这回占领面积依靠的不是速度,而是变成高度,帽子离地面越近,占据的面积就越大。两个选手马上趴在地上爬行,迅速降低帽子的离地距离来扩充地盘。
身高占有的Ida选手连跑都赢不了对方,爬自然更不是对手了,眼看自己的“领土”快要被小叮占光了,没想到音乐再一变,这回变成要“甩头”。通过甩动帽子来占地。顷刻之间两娃就像磕了药一样使劲甩啊甩,就差没摔倒了。可能是身高较高的缘故,Ida选手总算稍微扳回一点颓势,但为时已晚了,第一回合就败下阵来。
第二回合是二人分先后进行比赛,首先是Ida选手在地上画图形,时间到了之后,就轮到小叮选手进入场地,把对手在地面上画出的图形覆蓋上自己的颜色,吻合度越高得分越高。Ida选手试图通过迅速占据大范围的策略,但因为速度不占优势,加上所画的图有较大重叠区域,结果很快就被小叮覆蓋了绝大部分割槽域。
紧接着就轮到小叮来画画了。他采取的策略和Ida完全相反,几乎趴在地上的他,让帽子在地上画出一条细细的细线,他偶尔还会稍微站起一点,让细线忽粗忽细的。他非常聪明地利用了规则,因为如果后来者画的面积比对手原来画图面积要大(就像画画画出界),反而会倒扣得分。由于小叮所画的线实在太细了,Ida妹妹无论如何都控制不好,结果再次大比分败下阵来。
看来,未来运动会比的除了体力,还要比脑袋呀。
趁著刚才他们等候和休息的空挡,我在Park里四处溜达起来。楼下的B4层正准备举行音乐Live Show,今天坐镇的是独立摇滚乐团Siamese Cats(シャムキャッツ)。表演采取“One Order制”,只需要在B4层的Beer To Go酒吧点一份饮品即可参与其中。这家酒吧由手工啤酒店SPRING VALLEY BREWERY(SVB)主理,在代官山、横滨和京都都有分店。
Park里除了酒吧,还有其他特色食店。比如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和果子店——虎屋经营的咖啡屋Toroya Cafe An Stand,可以买到特色的红豆馅包子。此外还有位于B1的MINOZA GINZA等等。
在B1还有一家便利店,看上去和普通的711之类没有很大区别,但仔细一瞧却远不止如此——冰柜里原本以为是饭团和三明治的其实却是毛巾和围巾;看起来应该是功能饮料和碳酸饮料的,却是一瓶瓶T恤衫。从瓶身的闪电标志和FRGMT或者可以猜出,这是潮流教父藤原浩的作品——潮流便利店THE CONVENI。这时,可能你才会注意到店门玻璃上俏皮地印着STORE HOURS : 11-SEVEN。
有历史名店,也有潮流便利店,还缺什么呢?当然还是黑科技了。毕竟这里是索尼大楼的“基石”所在地啊,怎么能少了大法的黑科技呢?创新互动方式的Xperia Touch,机器狗Aibo,场景实景的AAAR展等在现场各个角落都能找到,甚至连墙上的计时器,都能通过手势进行互动。
钻出简陋的“地牢”,终于来到整座PARK最像公园的一部分——地面层。这里有TOKYO FM的户外广播车,也有虎屋的Pop-up Store,当然还有略显工业风的绿色植被。环顾四周,全部都是高楼大厦,这儿似乎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洼地,还真搞不懂索尼为什么不赶紧把大厦重新建起来,反而开了这样一个充满实验性质的新形态Park。
一天的狂欢到此结束,不知道下次再次重逢在东京又是什么时候了。
还记得一个星期前,在故乡祭结束后赶去吃的但没吃成的龙虾拉面吗?既然到了银座,离神保町也不远,不死心的我们再次赶过去,没想到依旧是可怜的“售完”,只好又在附近找了一家回转寿司店“Mori一”解决问题。
结账之后,店员送给Ida妹妹一个可爱的“寿司卷棒棒糖”,像得了奖一样开心。
美食)bills
2019年1月28日
我一直认为台场是在东京亲子游的“万能备选项”,无论是男娃女娃,大人小孩,都能找到适合游玩的场所。我们之前两次来东京都去过台场,这次也不例外。备选的地方有日本科学未来馆、最新的teamlab艺术馆以及LEGOLAND,最终Ida妹妹毫不犹疑选了LEGOLAND,毕竟科学馆需要有一定的日语基础,teamlab的专案我们之前在新加坡也玩过类似的,而LEGOLAND完完全全是一个游乐园,当然是她的“首选”了。
去台场,当然少不了坐最喜欢的百合鸥号列车。
新桥站是百合鸥号的始发站,因为没有驾驶员的缘故,所以车头位置非常受小朋友欢迎,这次我们也专门挑了车头位置上车,没想到刚好碰上了线路巡查,几个工作人员上车就把车头席位拦了起来,Ida妹妹有点小失望。
从台场海滨公园站下车,来到台场里最具历史的购物中心“Decks东京Beach”,Legoland位于这里的7楼。没想到进大楼前遇到bills台场店,这家号称“世界第一好吃早餐”的餐厅在东京分店多多,之前一直没机会碰上,看看时间10点多,刚好是吃个brunch的时间,玩之前不如先把肚子填饱吧。
虽说bills算是“网红店”了,但可能是工作日的缘故,店内空席很多。服务员把我们带到了卡座,与其他桌子有一定的距离,而隔壁同样是大人带着孩子们在用餐,不知道是不是担心小孩子会影响到其他客人呢。
卡座旁边的书架摆满了杂志,都是货真价实的书而不是装饰品哦,不过清一色英语书,连日语的书都没有,更别想有中文的了。
不过有些人,只要有甜食吃,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笑出来。
点了餐单里最人气的两款:Ricotta hotcakes 和Scrambled organic eggs and toast。都说到bills一定要吃松饼,所以即便要等十几分钟也在所不惜。看着烤的金黄色的松饼颤悠悠地被端上桌,上面覆蓋著一层薄薄的糖霜粉,再淋上半透明的蜂蜜,视觉冲击已经很棒了,而乳酪的香味刺激著嗅觉,领导和Ida已经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不过男生和女生的口味还是有点区别的,她们俩都对这个松饼给予非常非常高的评价,而我却觉得虽然味道没有什么可以挑剔,但松饼却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松软。
另外一份Scrambled organic eggs and toast虽然不及松饼闻名,但却更对我的口味,特别是炒蛋,的确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炒蛋了,看起来炒得很熟,但吃起来却像半生熟一般嫩滑,与烤吐司一起简直是绝配。
其实我们出发前吃过早餐的,只不过经受不住“世界第一早餐”盛名的诱惑,又吃了一遍而已。我家领导就说非常值得一试,但对我这种不喜欢早晨吃甜食的人来说就一般般了,虽然味道不错,但价格也不低。说实在的,“世界第一”称号更多只是噱头或者炒作吧,毋庸置疑bills的经典餐味道都非常好,但其实在东京,好吃的吐司、松饼一大把,能否叫“东京第一”都有待商榷,更遑论“世界”了。我的“世界第一早餐”,始终还是小时候家门对面小店的牛肉拉肠啦。
行程)推荐三:台场 LEGOLAND
台场的LEGOLAND并非名古屋或者马来西亚LEGOLAND那种露天的大型游乐场,而只是名为Discovery Center的室内乐园。规模上无法匹敌,更适合下雨天带娃玩上半天,像我们这样专门跑过来的就没几个了。
LEGOLAND的入口位于Decks商场内Island Mall的3楼(就在bills不远处),隐藏在百货商场之中,并不是十分显眼。其实3楼只承担了“入口”的职能,绝大部分的游乐设施是在六楼和七楼。
这张挂在入口处的示意图就能清晰反映各个区域的分布了。看起来有点复杂,不过不用担心迷路,因为整个乐园几乎没有岔路可言,一直按顺序玩下去就可以了。
入口处本来是个小专柜的,不知道为何撤销了,只剩下作为装饰的一整根“乐高”柱子。位于两个售票柜台中间的入口被设计成乐高人仔的形状,穿过入口便可以乘坐电梯直达七楼——真正的乐园所在地。
第一个区域是“乐高工场”,分步骤展示了乐高积木颗粒的制作过程。从最初的塑料颗粒开始,一直到最后压制成形状各异的砖块,所有工序都简化成一部有趣的互动机器,让孩子能够直观地认识乐高的生产过程。还有一些很有趣的资料统计,比如目前全世界乐高砖块的数量,会随着时间变化不断跳动的,甚至还可以称一下自己到底与多少个乐高砖块一样重。
了解完乐高砖块的制作过程后,便来到第一个机动游戏“Kingdom Quest”,其实就是一个光枪射击比拼积分的游戏。不知道为何这个设施被禁止拍照,可能是担心闪光灯或者红外对焦影响到装置的执行吧。因为排队的人很少,我们玩了两回,也算小小过了把“枪手”瘾,但千万不能和迪士尼之类的大型射击游戏对比,相对来说还是简陋许多。
Kingdom Quest隔壁便是乐高的拿手好戏——MINILAND。很多人入坑乐高,就是被砖块拼砌的微缩建筑吸引的吧(比如我)。既然这里是位于东京的MINILAND,微缩的物件当然是东京这座大都会了。
进门处便是我们目前的所在地——DECKS商场,而背后的便是台场的标志性建筑,富士电视台和调色盘城大摩天轮。
离开台场,当然要经过“彩虹大桥”了。MINILAND是按一定时间切换日夜景色的,此时刚好是夜景,完美地还原了桥塔的“彩虹”色。大桥下的东京湾,除了有大型货轮穿行外,还有来往浅草与台场的水上巴士回圈往复。大桥斜对面一排低矮的民房,就是现在已经搬走的“筑地市场”。
接下来便是东京市区的街景了,比如多次在新海诚动画片中出现的NTT DOCOMO大楼,此外还有如今已经变身为地下公园的SONY大厦,头顶“一抹黄色”的朝日啤酒大楼。
离开银座,瞬间到达号称世界上最繁忙的涩谷十字路口。虽然已经用了很多人仔来表现熙来攘往的场景,但离真实的场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话说我们来东京几次了,竟然一次都没到过涩谷这个购物天堂。
要说还原度最高的建筑之一,应该就是这座“高耸入云”的晴空塔了。由于把塔下的配套建筑全部都省掉,整座塔就显得更加挺拔。塔的细节做得非常逼真,特别是螺旋向上的天望回廊也模拟得非常完美。与现实一样,塔身灯光在“江户紫”和代表隅田川的“蓝”之间切换,成为整座MINILAND最醒目的标志。
和现实一样,晴空塔不远处便是东京旅游的必到之处“浅草寺”。夜幕下,雷门和仲见世商店街灯火通明,好不热闹。
阳光重临大地,醒目的大鸟居之后就是肃穆的明治神宫,神道旁边的清酒桶墙壁是由一个个的人仔头砖块排列而成,非常巧妙。另一边厢则是皇居和眼镜桥,不过皇居内部就没有模拟了。
隐藏在楼房之中的东京塔与晴空塔隔岸相望,附近还有填海而成的羽田机场。看见机场就想起明天我们就要回程了,不由得有点伤感啊。
MINILAND内不少建筑物都是可以互动操作的,比如这座位于两国的国技馆,就正在上演日本国技——相扑,游客能通过按钮控制自己一方的相扑手进攻对方。国技馆内座无虚席,人仔比刚刚的涩谷十字路口还要多,有点可惜的就是两位相扑手的身材和其他人仔无异,估计是世界上最苗条的相扑手了。
参观过MINILAND的日与夜,我们来到了CREATIVE WORKSHOP。这里有专门的导师教小朋友们拼砌简单的积木。
他们今天的课程是拼一个小企鹅,每人发放一套砖块,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拼。当然每人还会发一张“证书”,证书同时也是拼砌说明书。对于已经不知道拼过多少套的Ida妹妹来说,这个实在没什么难度,一下子就拼好了在摆拍。
拼完之后,作品是不能带走的,只有证书属于你。毕竟门票不贵,总不会还会送一套积木的。
在WORKSHOP后面是一个适合精力旺盛孩子的NINJAGO CITY ADVENTURE,爬绳网滑滑梯什么的,可以说是每一个室内游乐园的标配了。玩了一会儿便浑身是汗,还是赶紧走吧。
路旁的指示牌也全部用乐高搭建而成,即便是路边的小装饰也是完完全全乐高风格,我有种想把这些花拔下来的冲动。
Merlin’s Apprentice——梅林的魔法学徒,应该是场内唯一一个需要排队的机动游戏。这个旋转飞车已经是整座LEGOLAND里面最“刺激”的游戏了,由此可见,这里真的更适合年纪比Ida妹妹小的孩子。
如果带男娃过来玩,我最推荐的区域就是餐厅隔壁的BUILD & TEST。现场提供了各种基础砖块以及大小不一的各种轮胎,孩子们可以发挥创意自己拼一辆车来参与现场各种赛道的比拼。
这台车霸气侧漏啊,但貌似要应付的赛道上下起伏,似乎有点勉强啊。
女生不喜欢拼车子的,可以到对面的4D影院观看小短片。今天上映的是给LEGO MOVIE 2宣传的短片,不过日语对白还没有字幕,剧情只能猜个大概了。
售票处的大叔非常逼真,特别是那自然弯曲的电影票,还专门用黑色砖块拼出“CINEMA”的字样。
从4D影院出来还碰见了乐园的吉祥物——真人人仔。他是LEGOLAND的代言人哦。
最后的区域没什么特别之处了,在乐园出口处不出意料是一家规模很小的专卖店,有部分商品是限定的,但大多收藏价值都不大,价格也比国内某宝要贵,建议还是回国买吧。
离开LEGOLAND,让领导在Decks商场内充分地买买买之后,不知不觉已夕阳西下。Decks商场是一座模拟邮轮的船型建筑物,室外平台真的布置成船舷甲板一般,我们漫步在金色阳光下,享受着这次旅程的最后一次日落。
没想到这里也有乐高的展品啊,那个自行车还原度超高!
甲板上同时也是打卡东京湾和彩虹大桥的绝佳场所。
打够了卡,也是时候回家了。回程终于坐上了心心念唸的百合鸥号“驾驶位”,总算圆满啦。
美食)锅ぞう NABEZO
“最后的晚餐”被安排在锦糸町附近,当然是为了继续领导昨天还没结束的买买买任务。由于早上吃完bills之后就几乎没吃东西,饿了半天的我们决定找一家涮涮锅“放题”,也就是日式的火锅自助餐尝尝。恰好JR锦糸町站不远处就有一家连锁餐厅——锅ぞう NABEZO。
我们是第一次在日本吃火锅放题,于是认真地研究起选单来。限时是100分钟,根据可点肉类的不同分了三种价位,最贵的便是黑毛和牛以及日本国产猪肉的Course。品种是少了些,但价格真的不贵,4000日元不到就可以黑毛和牛任吃了。之前就介绍过,在日本国内,和牛比国产牛和外国牛贵多了,折算下来还是挺划算了。
因为寿喜锅比较甜,有迫切减肥需要的我们都选了涮涮锅底。其实就是一锅清汤,连昆布都没有一条。不过幸亏菇类和青菜都是免费的,可以拿些菌类放进去提提鲜。
按照店家的规定,第一次上菜是把普通牛肉、普通猪肉以及黑毛和牛、国产猪都分别上一盘,吃完了才可以随心所欲地点。相比之下,黑毛和牛的确比普通的牛肉好吃太多了,顿时觉得每位多花一千多日元是值得的。
吃着吃着,隔壁桌子竟然来了两位相扑手一样身材的客人,穿着传统的日式服装,头梳着髻,身上还味道非常浓烈的香水味道。虽然看起来孔武有力,但人家点餐或者聊天都是非常斯文有礼的,不过食量就非同一般了。看着隔壁猛然发力,为了不负那将近4000日元和神似相扑手的身材,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我们的尊严,我也开始了风卷残云模式,最终一家三口一共吃了18盘肉,加上最后收尾的三份雪糕甜点,就再也吃不下了……
行程)推荐四:东京国立博物馆
2019年1月29日
本来,下午的回程飞机,上午应该就是收拾收拾行李,整理整理心情的时间,但我们却依旧一大早奔波在开往上野的地铁上,原因无他——正是冲著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展。
我们出发之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外借颜真卿《祭侄文稿》引起的争议热爆了朋友圈,一方对台北方随意借出殿堂级国宝表示不齿,或是对日本方是否能好好储存表示担忧,另一方则认为文化交流不应该牵扯政治层面。但待到展览正式举办之后,争议便渐渐被展览的热度冲淡。刚好我们整个行程都位于展期内,因此只要随便找一天便能一睹这幅跨越千载的书法大家真迹了。
我最开始的确是这样想的,但没想到展览非常受欢迎,周末几乎都要排长队才能进入,而想把参观日期改在周一,却得知东京国立博物馆周一是闭馆日。
唯一可选的,便是周二,也就是回程的这一天。于是便有了本章开头的那一幕,我们一大早收拾好行李退了房间,便直奔上野而去。
东京国立博物馆位于上野公园的东北方,我们从上野站“不忍口”出来,刚好位于公园的南端,只要穿过整个上野公园,便可以到达国立博物馆。因为中学课文,鲁迅的《藤野先生》里就曾经提及“上野的樱花”,于是我对上野公园的最初印象便是——这是日本人赏樱花的地方。
其实上野公园很大,是日本的第一个公园。西侧有不忍池,东侧有一众的博物馆、文化馆,文化气息非常浓厚,而公园内还有“上野动物园”,中国从七十年代中日建交伊始赠送给日本的国宝大熊猫,就是寄养在上野动物园,当时还掀起了一股热潮,至今上野地铁站的遮蔽门上还能找到大熊猫的图案。
可惜我们今天实在没时间逛公园了。隆冬季节,公园里的樱花树都光秃秃的也没什么看头。穿过公园中心来到大喷水池,正对面就是国立博物馆了。还没到10点开馆时间,已经看见门前有一群人在排队了。
颜真卿书法展览的全称是《颜真卿 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时间从1月16日至2月24日,正正是国内的寒假期间,还跨越了整个农历新年,这个时间段注定会火呀。更有趣的是,为了配合这次颜真卿展,东京国立博物馆还开设了一个关联展——《王羲之书法之残影》,既然说颜真卿是超越王羲之的“名笔”,那么当然是把王羲之一起放出来让大家好好比较了。
今天虽然只是工作日,但排队的人依旧很多,一直排到了门前马路上。开展前,官方曾经开放过门票预约机制,可惜当时我们未能确定具体前往的时间,因此没有预约,而预约在开展前已正式结束了,之后所有参观者只能现场买票。现场排队分成两拨,一拨是已经预约了的,直接在博物馆门前排队,我们这些没有预约的,就先在售票处前排队。
由于颜真卿的展览属于“特别展”,因此买票入场时一定要买含特别展内容的门票(1600日元一人),只买普通门票是不能看特别展的。博物馆对小学生是免费开放的,所以我们只需要购买成人票即可。
由于时间非常紧迫,因此我们入场之后就直奔位于本馆后方的“平成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内主要有六个展馆,正门正对广场四周分别是“本馆”“表庆馆”和“东洋馆”,另外还有用于特别展的“平成馆”,以及“法隆寺宝物馆”“黑田纪念馆”。
展览位于平成馆二楼整层,分为左右两部分。展览共分六个章节,分别是:
一、字型的变迁——字型进化的祕密
二、唐代书法 安史之乱以前——王羲之书法的继承和楷书的完成
三、唐代书法 颜真卿的活跃——王羲之书法的形式化与情感的流露
四、日本对唐代书法的承受——三笔和三迹
五、宋代对颜真卿的评价——人性的尊重和理性的探求
六、对后世的影响——王羲之神话的崩坏
本次展览的展出藏品共计177件(不过部分藏品是分时段展出的,也就是说现场不一定能看全所有展品),但因为几乎99%的场景都不能拍照,因此要仔细品鉴展品的话只能到现场去了。177件展品中有25件配备了专门的多国语音解说,只要在入口处租一台解说机即可。虽然配有解说的作品不多,但已经包含了展览最最精华的藏品,对我们这些赶时间的游客来说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
因为不能拍照,下面只好放官方图了。
展馆的第一章展出的是汉字的变迁历史,从甲骨文、篆书、隶书到楷书的演变,以及演化出行书、草书等字型。小朋友应该对这部分认识是最多的,也是最感兴趣的。这部分以引入介绍为主,真正重量级的藏品却欠奉。
第二章,时间来到了盛唐,也是日本对中国还是全面接触的年代。这时候的作品以王羲之以及初唐三大家的作品为主。这部分的重量级展品有隋朝智永和尚的《真草千字文》墨迹本,这是被日本定为“国宝”的展品。可惜我们来的今天并非它的展出时间,因此无缘得见。此外还有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唐拓孤本、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等等。我小时候初学书法时临摹的最多的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也展出了多个拓本。
此外,第二章展区有本次特别展唯一一处可以拍照的地方,便是唐玄宗李三郎的《纪泰山铭》,十多米长的卷轴从天花板吊挂到地面,气魄巨集大,不亏为帝王封禅的摩崖石刻。
本次展览的重头戏就是第三章——颜真卿的活跃。这一章几乎都是颜真卿的作品,而这回从台北故宫博物院东渡而来的《祭侄文稿》便在此中。这幅作品被后人称为“天下行书第二”,而且展出的是真迹,是真迹,是真迹!其背后的血与泪这里不多作赘述,毕竟各种介绍和评价网上一查一大把。
我们看《祭侄文稿》的时候人还比较少,毕竟大伙基本都是按部就班地看展,像我们这样跳着看的并不多,毕竟一千多日元一张门票呀。主办方专门辟出了一个展厅用于展览《祭侄文稿》,展厅入口有介绍颜真卿家族的世系表,解释了颜真卿与侄子颜季明的关系。而展厅正上方则悬挂著一幅幅红布长条,把《祭侄文稿》原文放大其中,隐隐透出悲凉和肃穆的气息。在排队过程中,参观者还可以沿路观看文稿的书写动画、来历介绍、多国语言的译文(包括汉语)等等,让你在整个排队观展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展品的来龙去脉。
第三章除了主角外,还有不少非常值得一看的展品,比如同样来自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怀素《自叙帖》和《小草千字文(千金帖)》,毕竟是草圣的作品,要看懂可不容易,所以主办方还专门对《自叙帖》进行了区域性放大,就一些重要之处进行说明。此外还有Ida妹妹最喜欢的张旭《肚痛帖》,毕竟我常说她写的文章“平铺直叙”,毫无重点,一些无聊的事都能写上一堆废话,如今看见古人连肚子疼都可以写上一幅作品,顿时觉得找到了知音……
到了第四章,展出的则是日本书法家们的作品。他们受王羲之和初唐书法的影响,将书法文化带到了日本,并逐渐开拓出日本的书法流派和特色,包括空海的《金刚般若经开题残卷》等等,可惜的是我们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此后的第五章宋代书法作品,以及第六章后世评价等等只能匆匆略过,其中苏轼的《李白仙诗卷》以及李公麟的《五马图》都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作品。
虽然不够时间逛完全部展品,但只要在官方商店买一本官方纪念册,就能将所有展品以及详细的介绍带回家慢慢欣赏了。虽然价格不便宜,但能一次欣赏所有177件藏品,甚至还有全文中文译文,以及各种详细的说明、介绍,看过一眼顿时觉得这书一点儿都不贵了。文创区还有很多书法相关的文创商品和纪念品发售,但我认为除了这本书,其他嘛……日本人喜欢就好。
能够以这样难得的结束我们的这次滑雪之旅,实在太幸运不过了。很想谈谈自己当时看见《祭侄文稿》时所感受的震撼——我虽然从小就学习书法,但更多的“任务”式,并没有思考“书法”本身的含义。直至长大成人,才懂得了小小汉字,承载的却是历经千年的文明传承,我们通过汉字读懂中国的古往今来,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圣的艺术啊。透过这幅《祭侄文稿》的真迹,我仿佛看见了悲愤填膺的颜公在案前奋笔疾书的模样。作者的感情,就透过薄薄的宣纸、这苍劲有力的笔画,穿越千年,传递到我们的心中,带给我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
就在那一刹,我突然发现,或许这次日本之旅,最最值得纪念的,其实是这一刻。
全文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