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如果樱花常开,我们的生命常在,那么两厢邂逅就不会动人情怀。”

开启世界地图,对于国人来说,邻近的日本毫无疑问是属于好玩、距离近、门槛不高且旅(购)游(物)设施完备的一类目的地。身边的朋友大多已经去过,不少甚至已经拿到了三年签。而我旅行过近20个国家和地区,却迟迟未有踏足日本,不是不爱,恰恰相反。因为生于沿海地区、自小在TVB转播的日本卡通片中长大,日本从来就是我憧憬的国家,而且是我遗愿清单里绝对的No.1。春天赏樱、夏天听海、秋天看枫、冬天观雪,光是四时之景就已经令人想入非非,更别提花火大会、动漫模型、日剧场景、精致料理、庭院园林、神社古建、索尼大法等各种丰富多样的元素。毫不夸张地说,单是我上面简单列举的这些标签,就足以吸引我四五六刷了。对于一个在心目中如此举足轻重的目的地,自然是要找一个仪式感炸裂的借口来为 “第一次”的日本之旅润色,这也是除拖延症外迟迟没有动身的重要原因。

2019年,适逢日本更换年号,今年的樱花季被冠以“平成年最后的樱花季”。 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与执著相信不用我多介绍了,在日本,无论是街头、公共交通、商标、饭菜、茶点、动漫,甚至是钞票上,都可以看到樱花元素。在他们看来,樱花骤然开放、然后又骤然飘零的灿烂素雅和利落决断,代表了自身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樱花作为这个国家的风景甚至是精神象征,早已扎根在民族文化的深处。而各种樱花漫天的绝美意象也在潜移默化中植根在我脑海里,到日本赴一场樱花之约渐渐地成了我“must to list”中重要的一项。

虽然“平成年最后的樱花季”的表述噱头大于实际,但若然在赏樱之旅上敲上“蜜月旅行”的标签,再加上同样喜欢日本的太太的疯狂催促轰炸(划重点),我觉得是时候动身了。

回到这趟追樱之旅上。日本樱花以大面积种植的最具观赏性的染井吉野樱为主,花期自开花至花落只有短短一周,因此也有“樱花七日”之说。虽然说樱花开花时间一般在三月底至四月初,但受天气影响大,实际满开时间无法精准拿捏,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追樱花的难度更甚于追极光。每次重新整理花期预测网站,仿佛在查阅高考成绩单,又好像是去见久违的恋人,紧张期待又焦虑。天气不似预期,直接导致花期不似预期,今年的樱花花期虽然跟我预想中一样比去年推迟了一周(去年是早开得有点任性了),但因为三月中后关西地区天气反复,冷空气频繁,导致大多数地方的樱花虽然已成花苞,却迟迟未开,我的行程也因此调整4次。虽然最终能赶上樱花满开,但想象中的吹雪景象自然是无法得见,计划中连穷游论坛都没有记载的人少景美的冷门赏樱地只完成了不到一半,略有遗憾。当然了,这些祕境我也会在游记中一一分享出来。

这次旅行的主题是樱花,行程自然围绕樱花展开,精力也基本都放在追樱上,因此和我之前的旅行不同,这次很多地方都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探究。虽然如此,但我却没有感到沮丧。就像前面所说的,日本是一个注定要多刷的国家,我有预感我们很快会再见面。或许是因为夏季灿烂的花火,或许是因为秋季醉人的红枫,也或许仅仅是因为突如其来的、一闪而过的想念。

旅拍视讯

这次打破惯例,视讯先行。第一次拍摄旅拍视讯,也是第一次在这里上传视讯,有点小紧张,望大家多多支援。高清视讯可戳这里跳转天空之城(//www.skypixel.com/videos/sakura-in-love)观看~

照片镇楼

(为什么这次是照片不是照骗?因为樱花季的日本真的美得犯规啊)

在和歌山城与纪三井寺遇见第一眼樱花。

集朱红、鲜红、暗红与网红于一身的伏见稻荷大社。

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之一——光之教堂的光影交叠。

平成年最后的樱花季,祗园白川的夜樱再次被点亮。

京都的夜,是一首丽人的诗。

在京都的指定动作和服变装,顺便撒几颗狗粮。

承包一座樱花满开的无人神社。

入住百年京町家建筑——十四春旅馆。静看雨打阳光,再多的心浮气躁也被治愈得贴贴服服。

穿过向日神社的樱花参道。

中书岛十石舟,船上赏白花青柳,岸边看船划花河。

茶寮宝泉的经典日式庭院,即使不为和菓子,也值得专门前来。

富士山的一日四时之景。

奈良,被鹿包围的小城。

想象中最日本的场景之一,开往春天的樱花电车。

平野神社,樱花树下的人间烟火。

满开的高田千本樱,坠入一片粉色海洋。

日暮下的冈崎疏水。

花落下、流成堆、化于水,最后染白了高濑川,极尽物哀之美。

摄影摄像装置

机身:索尼A7R3、大疆Mavic 2专业版、大疆OSMO Pocket
镜头:索尼FE 24-70/2.8、FE 70-200/4

过往精华游记(戳标题跳转)

那些星球表面不可思议的美丽痕迹(印尼布罗莫和宜珍火山,婆罗浮屠和普兰巴南,附布罗莫最新攀登资讯及全方位攻略)
//www.mafengwo.cn/i/11513734.html
5天时间在印尼探访两座世遗、攀登两座火山。每天的高强度行程和只有不足4小时的睡眠时间,使我第一次真切体会到旅行界的土味情话叫“身在地狱,心在天堂”。这个天堂就是印尼,是我们所身处的这颗星球,是星球上各种不可思议的美丽痕迹,是宇宙中清算不尽的茫茫星尘。


澳门72小时(大三巴和赌场外,那些不争不抢的温润与小巧玲珑的精致)
//www.mafengwo.cn/i/10848070.html
在南屏雅叙吃一客沾满砂糖的沙翁,到岗顶前地小憩直至剧场演出拉开帷幕,流连在半岛的各式教堂中,就著路环的咸海风品一口手打咖啡与葡挞,到营地街市的牛杂店大快朵颐,徒步攀上主教山俯瞰澳门的新立与旧置,然后在大龙凤茶楼听粤曲绕梁、闻茶香余韵……大三巴、赌场、小绵羊是这里的标配但不是全部,不被虚浮障目才能细细体味一座城市。半个澳门地胆告诉你,那个逼仄人潮外的另一面澳门。


极光下的冰雪奇境——冬季 俄罗斯 极地之行(二刷战斗民族,海量美图+详细攻略,附鲜为人知的追光基地)
//www.mafengwo.cn/i/9401573.html
二刷 俄罗斯 ,是补遗之旅也是全新旅途。一路向北挺至 北极 圈的陆地尽头。在极光下彻夜守候,在冰天雪地中自high。“冬天的 俄罗斯 才是真正的 俄罗斯 ,至于其他季节,‘just a city’。”


穿越 俄罗斯 的民族脊梁,从 海参崴 到 莫斯科 ,9288公里西伯利亚铁路纪行(附可能是目前最详尽的 莫斯科 地铁图文介绍)
//www.mafengwo.cn/i/6340697.html
在符拉迪 沃斯 托克登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铁路可以与之相媲美”的西伯利亚铁路,历经9288公里抵达 莫斯科 ,跨越8个时区和11个城市。从林海到原野、金秋到雪域,谱写一曲横贯亚欧大陆的壮阔史诗。


横跨亚欧非,从 伊朗德黑兰 到 埃及赫尔格达 ,60天6国行摄之旅(海量美图+15万字游记)
//www.mafengwo.cn/i/5538653.html
间隔年远行之一,经 新疆 落地 伊朗 ,在波斯文明与伊斯兰文化间的碰撞中北上进入外 高加索 ,探访地缘政治险恶的 亚美尼亚 和 乔治亚 ,期间前往烽火暂歇的纳戈尔诺- 卡拉 巴赫 共和 国,战争之伤历历在目,随后沿黑海挺进 土耳其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跨越 亚洲 分界线,最后越过 地中海 至 埃及 ,沿尼罗 河南 下抵达南部古城 阿斯旺 。

扫码关注公众号

更多资讯请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或微信直接搜寻“Kenleung的旅行与晃荡”
会不定期更新一些旅行随笔和旅行小照片:)

二、行前准备

(一)签证

虽然便利程度不及一票东南亚国家,但日本签证算是容易取得的一类了,而且所需资料也越趋简便。去年我所在的广州地区在办理时还是需要工作证明,到我今年办理时就连这项也可以免除了,只需提供护照、照片、签证申请表、身份证、户口簿等基本资料即可。考虑到各地区各人群所需提供的资料会有不同的细化,这里我就不展开了,大家在某宝上就自身情况咨询客服即可,价格从300到450不等,一周左右出签。


日本签证虽然简便,但有几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1、截至我敲这篇游记,日本已再进一步放宽签证政策,对过去三年内以个人旅游签证赴日两次以上的中国游客申请多次往返签证时,以及中国教育部所属的1243所大学的本科、研究生、毕业3年以内的学生申请单次赴日签证时,都可简化手续,无需提交经济证明材料。

2、目前赴日旅游签证只能通过中国国家旅游局指定的,并且取得了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或总领事馆送签资格的旅行社代办,也就是说只能通过旅行社办理,暂不支援个人直接办理。具有代办资质的旅行社可在日本驻华大使馆网站上查询,办理前注意比对。

3、今年4月初,日本外务省宣布自5月起,日本驻北京大使馆将开始实行游客线上办理单次赴日本签证的业务。需要注意的是,此次日本签证所谓的电子化,指的是旅行社代申请人向使领馆递交资料的电子化流程,签证的最终形式依然是纸质,即贴上在护照上的签证页,预计到2020年4月才会完全实现电子签。此外,所针对的网上受理服务物件仍是使领馆指定的旅行社。换句话说电子化后还是需要找旅行社代办。

4、关于某宝上的极简套餐:极简套餐减免了银行流水、在职证明、营业执照、机票酒店订单等资料。这些资料目前在领馆给出的材料材料清单中是依然需要的,代办的旅行社是综合办理人的基本情况给担保减免。一般来说没什么问题,但一旦RP不好碰上领馆抽查的话,还是需要按要求提供补充和辅助材料,否则有可能被拒签,这个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二)网路

对于手机不离身的朋友无论是租借移动wifi还是购买电话卡都是不错的选择,二者最终接入的基本上都是Softbank或Docomo这两家日本最大的运营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电话卡标注无限流量套餐,但其实真正“无限量”的只是3G流量,4G流量一旦超过限额便会自动降为3G。某宝上有些商家售卖的电话卡甚至会出现实际高速流量远少于标注的高速流量,详细套餐情况要在购买前咨询清楚,留个心眼。

(三)语言


日本旅行难度较小,其中一个原因是语言方面。日本文字上许多都是中文繁体字,即使它们的发音与中文大相径庭,但大部分看到文字就能猜到七八成本意。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有多简单了。

无料:免费。
放题:无需多加解释了,自由、无限制的意思,自助餐店最常见。
割引:女士最爱,打折促销的意思。
案内:设施、引导的意思,有一个本地的交通查询软体就叫“乘换案内”。
精算所:地铁站常见的字眼,补票、核算的地点。
开催:樱花季、红叶季、各种活动宣传最常见,举办的意思。
駅:最经常打交道的字眼,相当于中文里的“车站”。

此外,日本的药妆店、大商场、京都站范围内的车站、地铁站、JR站等都有配备中英日韩播音,可以说相当贴心了。另外,微博上有很多吐槽日本人英语口音的段子和视讯,实测感觉还好,行程中我与房东通了几通电话,也有问路等沟通,口音是重但没想象中的严重。

(四)货币

现金
日本的快捷支付并不像国内那么普遍,大部分小店铺和神社只接受现金交易,所以建议旅行中储备一定量的现金,可在出发前到中国银行兑换好,或者携带人民币、美元等货币到当地兑换。

快捷支付
“哪里有中国人聚集,哪里就有alipay和wechat”,这话一点都不假。走在日本街头,特别是药妆店、电器店、大商场等,很容易就看到熟悉的支付宝和微信二维码,部分商店如罗森甚至有满减或领红包等优惠。实测下来快捷支付的汇率是最好的。

银联卡
除了部分小店外,日本的大多数消费场所都支援银联刷卡支付。另外日本绝大多数ATM都支援银联卡取款,ATM机最常见于罗森、全家、7-11等便利店,机上一般会有中文选单。

(五)行李寄存

旅行中如何安置大件且非随身行李应该是令不少小伙伴头疼的问题,如何在日本优雅地放下行李轻装游玩,就要mark住以下干货。
寄存地点
关西空港T1航站楼二楼;京都站、奈良站、宇治站等城市枢纽;大阪和京都部分地铁站;大阪和京都部分JR站;部分旅游景点如三十三间堂等。部分酒店和民宿没有保管行李服务,有些则只允许寄存一天,有些因为晚上无人值守只允许寄存到下午。
寄存费用
依柜子大小在300至700日元不等/天。关西空港和京都地铁站要比京都站稍微便宜一些。注意少数行李柜是按半天收费的。
注意事项
一定要备好零钱!一定要备好零钱!一定要备好零钱!因为行李柜都是自助寄存,且只收硬币并不设找续,所以在存行李前务必准备好零钱,否则很容易出现有位置但没钱存的尴尬。

(六)关西空港过夜指南

不少从国内前往日本的航班都是红眼航班,有些航班抵达大阪的时间是深夜,有些航班从大阪起飞的时间在清晨,而在6点至24点的时间段,除了贵到飞起计程车以外,连线机场和各城市的交通基本已经停运了。因此这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在关西空港优雅地睡一觉?先送上一张关西空港各大楼的示意图:


关西空港有T1、T2两个航站楼,港航、国泰、南航等一般停靠在T1,乐桃、香港快运等廉航一般停靠在T2,T1和T2间有免费接驳巴士互通。T1后面与关西机场车站连通,这也是坐JR、南海电铁的地方。机场车站与Aeroplaza连通,从T1出发步行就能到达Aeroplaza。看懂了各大楼间的关西后,下面我就为大家送上丰俭由人的关西空港过夜指南。

1、日航关西机场酒店


想舒服待一晚的当然是正儿八经地选一家靠近机场的酒店,而位于Aeroplaza楼内的日航关西机场酒店就是不二之选了。价格从400到1200人民币不等,详细见官网://www.hotelnikkokansaiairport.com/zh-cn/。

2、First Cabin胶囊旅馆


觉得日航酒店太贵的话可以选择同样在Aeroplaza内的三楼的First Cabin胶囊旅馆,价格因舱型不同从300到600人民币不等,分男女专区,公共浴室、化妆间等一应俱全。详细见官网://first-cabin.jp/zh-CHS/。

3、REFRESH SQUARE休息室


如果只需要短时间休息的话,可以选择位于Aeroplaza二楼的REFRESH SQUARE休息室,有开放间和包间两种型别。包间是独立空间,开放间则有点类似咖啡厅和网咖的形式。24小时营业,饮料免费供应,使用淋浴间需另外付费。价格前4小时每30分钟260日元,满4小时后每30分钟150日元。详见官网://www.kansai-airport.or.jp/cn/service/relax/02.html。

4、KIX机场休息室


与REFRESH SQUARE一样属于短期休息间,位于T1航站楼二楼北侧,24小时营业,饮料、网路、按摩椅免费供应,使用淋浴间需另外付费。有定时收费和基本费+延长费两种收费方式,详见官网://www.kansai-airport.or.jp/cn/service/business/01.html

5、Aeroplaza二楼免费休息点
对于想穷游省钱的朋友,这个免费休息点就是不二之选。免费休息点位于Aeroplaza二楼中庭罗森便利店对面,里面放置了十多张并排的长椅,椅子与椅子之间是没!有!扶!手!的!可以完美地平躺睡着,简直是机场过夜的恩物啊。内有少量插座,23:00至6:00还提供免费毛毯出租。休息点旁边就是收费淋浴室,600日元/15分钟,备有沐浴露、洗头水、护发素、吹风机等。休息点和淋浴间的开放时间为18:00至9:00。有便利店、能洗澡、可平躺、免费且安静,戴上眼罩基本可以美滋滋地睡一觉了。

(七)关西地区交通速览

为什么要把这个单独提出来讲,是因为日本的交通真的牛掰,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卡券五花八门,身经百战如我,即使手持Google Map和乘换案内两大神器也避免不了坐错车的尴尬,不服不行(大哥请抽菸)。

日本的交通有两难,一是其复杂无比的系统结构,二是令人眼花缭乱的优惠卡券。很多人第一次到日本会被这些卡券搞到一头雾水,事实上要知道虽然日本的优惠卡券名目繁多,但精算师是不会让你一次性得到太多的优惠的。千万不要相信某些旅游网站上的野鸡攻略买某一张卡券就可以省钱走遍天下,功课做得不对,浪费钱之余还自找麻烦。有时候其实只需一张最基本的ICOCA卡就能玩得很自在(如我)。要谨记一条原则: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卡券为行程服务,而不是行程被卡券绑架。

在介绍关西地区的各种优惠卡券前先要理清关西各种交通,只有弄清各种地铁、国铁、私铁等交通线路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行程并挑选合适的交通卡券。

总览
JR(Japan Railways):即日本铁路公司,是日本的大型铁路公司集团,前身为日本国有铁道。目前JR已分家为6家铁道公司,分别为JR西日本、JR东日本、JR北海道、JR东海、JR九州、JR四国。不同公司负责不同地区的运营,但为了与后来的新干线有所区分,所有JR线路均统称“在来线”。JR线路的车种分为特急、急性、新快速、快速、普通,特急最快、停靠站数最少、车资最贵,普通最慢、每站皆停、车资最便宜,以此类推。部分JR线路连线关西各城市。

新干线:可以看作是国内的高铁,虽然是由日本各地的JR运营,但却与JR使用不同的铁路系统。旅客最常使用的线路是新大阪到东京的新干线。

私铁:相对于国铁JR铁路,在关西地区包括近铁电车、京阪电车、南海电铁、阪急垫铁、阪神电铁、岚电等。与JR不同,私铁并没有车种的区分。部分私铁线路连线关西各城市

地铁:顾名思义就是城市里的地下铁,一般以市内交通为主。

其他:包括单轨列车、路面电车、缆车等,因为不常用所以这里就不一一展开了。

京都铁路线网
1、JR西日本(官网://www.jr-odekake.net/):包括山阴本线、奈良线、东海道。可去往伏见稻荷大社、岚山,同时连线奈良、宇治、神户、大阪、姬路等城市。
2、近铁电车(官网://www.kintetsu.co.jp/):包括京都线。可去往奈良,近铁奈良站前往奈良公园较JR奈良站近。
3、京阪电车(官网://www.keihan.co.jp/):包括京阪本线、京阪宇治线、中之岛线、京津线。可去往伏见稻荷大社、清水寺、蹴上、祗园一带。
4、京福电车(官网://www.keifuku.co.jp/):即岚电,也就是传说中的樱花电车。包括岚山本线和北野线。可去往岚山、车折神社等地,可延伸至金阁寺。
5、阪急电铁(官网://www.hankyu.co.jp/):包括岚山线(往来京都与岚山)及京都线(京都河原町与大阪梅田)。可去往岚山、河原町、祗园白川一带。
6、嵯峨野观光铁道(官网://www.sagano-kanko.co.jp/):传说中的岚山网红观光小火车。
7、叡山电车(官网://eizandensha.co.jp/):包括叡山本线和鞍马线。可去往贵船神社、妙满寺。
8、京都市营地下铁(官网//www.city.kyoto.lg.jp/kotsu/page/0000020425.html):共有东西线(橙色)和乌丸线(绿色)两条线路。可去往京都站、京都御苑、二条城、平安神宫、蹴上铁道和南禅寺、醍醐寺等地,同时可接驳其他铁路前往奈良、岚山等地。

大阪地区铁路线网
1、JR西日本(官网://www.jr-odekake.net/):包括关西空港线、大阪环线、神户线、京都线、东西线等。连线奈良、宇治、京都、神户、姬路等城市。
2、南海电铁(官网://www.nankai.co.jp/):包括南海线和高野线。可去往关西空港、和歌山、高野山。
3、京阪电车(官网://www.keihan.co.jp/):参考京都部分。
4、阪急电铁(官网://www.hankyu.co.jp/):包括京都线、千里线、神户线、宝冢线。可去往京都、神户、岚山等地。
5、阪神电车(官网://rail.hanshin.co.jp/):包括阪神本线和阪神难波线。可去往姬路、神户。
6、近铁电车(官网://www.kintetsu.co.jp/):包括京都线、大阪线、南大阪线、难波线、奈良线。可去往奈良、京都等地。与名古屋线接驳可前往名古屋。
7、新干线(官网://www.jr-odekake.net/):包括东海新干线(新大阪至东京)、山阳新干线(新大阪至博多)、北陆新干线(上越妙高至金泽)。

(八)交通卡券的种类及选择

弄清楚关西地区的公共线网后,就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交通卡券。下面我结合我所做的功课和实践情况跟大家分享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卡券以及关西地区常用的卡券说明。

如何决定要买哪种卡券?
1、确定好行程和所去地点;
2、下载Google Map和乘换案内,排出每个地点之间的可能的交通方式及车费;
3、研究优惠卡券,计算出单付车费的总价,并与优惠卡券的价格对比,选出最合适的方案;
4、谨记,优惠力度越大的卡券其使用侷限性就越大。

ICOCA

“一卡在手,关西我有”说的就是ICOCA卡。为什么这样说?ICOCA可以乘坐包括JR铁路、南海电铁、市营地铁等地下铁与私营铁路系统及京都、大阪、神户、奈良、高槻、伊丹等各地的公交车,可以说基本上实现关西旅行交通的全覆蓋。此外,持ICOCA卡还可以在罗森、全家、7-11等便利店及日本松屋等快餐店使用,相当于广州的羊城通。但和羊城通不同的是,ICOCA卡并没有任何优惠,只是一张单纯的储值卡,无论消费多少次,都是需要按正价刷卡消费。

购卡:ICOCA在JR西日本各车站的绿色视窗,或者带有”ICOCA”标志的自动售票机有售。如果你的到达站是关西空港,且首站是京都、大阪等关西地区,强烈建议购买ICOCA+HARUKA套票,HARUKA关空特急是往返关西空港与京都大阪等城市之间的列车,单买关空特急车票的话会比套票贵上许多。详情可到官网(//www.westjr.co.jp/global/sc/ticket/icoca-haruka/)了解,建议在官网上预订后再到现场给钱取票。ICOCA卡可在各大车站带有“ICOCA”标志的机器上充值,也可以在便利店充值,非常方便,每次充值的金额最少为1000日元,一张卡内最多只能存有20000日元。坐巴士时可以一卡多用,但坐地铁、JR等铁路交通工具则不行。

退卡:ICOCA可在JR关西空港站的绿色视窗办理退卡。首次购买ICOCA卡的费用为2000日元,其中500日元为卡片押金,1500日元为可用金额。退卡费用为220日元,如果退卡时卡内余额大于220日元,所退金额为“余额-220日元+500日元押金”;如果卡内余额小于220日元,则只退还500日元押金;如果你把卡内的钱用光光,依然可以退还500日元押金。所以数学比我好的你们懂的。

购买建议:考虑到ICOCA 卡的无所不能,建议人手配备一张,没有优惠时充当零钱袋的角色。当然,决定了“买它不会亏”的属性的是四个字——可以退款。

JR PASS(Japan Rail Pass日本铁路通票)


日本JR铁路通票,凭票可在有效期内无限制乘坐日本全国各地区的JR所开设的铁路、巴士及船。价格为7天29110日元;14天46390日元;21天59350日元(具体以官网为准://www.japanrailpass.net/cn/index.html)。但要注意如下使用限制:
铁道:可用于全国JR铁道,包括新干线(除希望号NOZOMI和瑞穗号MIZUHO)及在来线。可用于东京单轨电车(往来羽田空港及浜松町之间)
巴士:不适用于高速巴士、夜间巴士。仅可用于JR北海道巴士、JR关东巴士、JR西日本巴士、JR中国巴士、JR四国巴士、JR九州巴士、JR东北巴士、JR关东巴士、JR东海巴士等。
渡轮:仅能搭乘宫岛口到宫岛的渡轮。

购买建议:因为JR PASS适用范围广且价格贵的属性,其只适合旅途中进行大范围移动,或多次进行城际间移动的游客使用,只在单个地区活动(如关东、关西、北海道等)且无需多次进行城际间移动的话不建议购买。

JR PASS地区票


除了有可在全日本JR铁路通行的JR PASS外,JR系统还针对日本各地区推出适用于本区域的JR PASS,如JR关西、JR关西广域、JR关西&广岛、JR山阳&山阴、JR关西&北陆、JR北陆、JR山阴&冈山、JR广岛&山口、JR冈山&广岛&山口等。大家可在官网按需检视相关资讯://www.japanrailpass.net/cn/index.html。

购买建议:和JR PASS日本铁路通票一样,大家要先根据行程计算买票券是否比单独付乘车费便宜,再决定是否购买和购买的种类。

关西周游卡(KTP -Kansai Thru Pass)


适用于关西地区的私铁、市营巴士、地铁的通票。利用关西周游卡可在规定时限内免费搭乘上述交通工具,此外持有该卡还可以在大阪、神户、京都、奈良、和歌山、高野山等关西地区280处主要景点取得折扣优惠。但要注意的是,该卡并不适用于JR系统。价格方面,2日券为4400日元,3日券为5500日元。比较人性化的一点是,关西周游卡的计时方式并非连续24小时,而是以乘坐当天首班车至末班车为止为1日,换句话说该卡可以在有效期内的任意2天或3天中使用。具体使用情况和查阅官网://www.surutto.com/tickets/kansai_thru_kyotai.html。

购买建议:如果行程中始终在关西地区活动,又有搭乘私铁、地铁、市营巴士的需求的话,可以将关西周游卡作为JR PASS的补充款使用。

大阪周游卡


可在有效期内无限次乘坐大阪电车、巴士,同时可免费游览近50个旅游景点、优惠游览27个景点(每个景点仅限1人入场1次),还可以在部分餐厅或商店享受优惠。1日券2700日元,2日券3600日元,具体适用范围见官网://www.japan-osaka.cn/osp/ch/。

购买建议:总的来说大阪周游卡还是挺厚道的,如果你在大阪待2天以上,购买2日券就更加划算了。光是一些常规的景点如道顿崛水上观光船900日元、梅田蓝天大厦空中庭院眺望台1500日元、HEP FIVE摩天轮600日元、大阪天守阁600日元、通天阁700日元、四天王寺(中心伽蓝、本坊庭院)600日元、万博纪念公园250日元等的门票加起来就已经远超大阪周游卡的价格了。

大阪地铁一日券

大阪地铁线路图

可在当日内无限次乘坐大阪地下铁全线(包括堂筋线、谷町线、四桥线、中央线、千日前线、堺筋线、长堀鹤见绿地、今里筋线、南港港城线)以及大阪市巴士全线。不适用用于私铁以及南海电铁、近铁电车、阪急电铁、阪神电车、京阪电车。此外,持有大阪地铁一日券当天前往大阪各景点时可享受门票优惠,详细名单和优惠力度请见官网://subway.osakametro.co.jp/guide/page/waribiki_ichiran.php。
大阪地铁一日券分为平日票(800日元,全年可用)和假日票(600日元,仅限周末及节假日使用),地铁售票机有售,注意该券的计算时间以日期为准,非24小时,也就是你23:00买的票,有效期只能到23:59。

购买建议:如果行程中有一个整天的时间待在大阪的话,地铁一日券还是比较实用的,毕竟大阪的地铁线路相对较多,大多数常规景点可地铁直达。配合大阪周游卡的话更是如有神助。

京都市营地铁一日券


京都市营地铁线路图

对于游客来说,与大阪相比,京都的地铁利用率小得可怜,一是因为京都的地铁线只有东西线和乌丸线两条,二是两条线皆不能直接到达常规景点,出站后需要步行或接驳巴士。但作为补充角色,规划得当的话京都地铁一日券还是会有用得着的地方。京都市营地铁一日券价格为600日元,地铁入闸处的人工视窗有售,同样是限当天使用。

购买建议:与广州一样,京都市营地铁是依站点计费的,费用最低为210日元。换句话说,一天的行程规划中只要能坐满3次的话就推荐购买这个一日券。

京都巴士一日券

虽然路面交通会面临堵车风险,但这毫不影响京都巴士的便利性。京都的巴士网路远比地铁网路发达,且基本上能到达市内每一个地点,我这次有不少赏樱祕境都是通过巴士到达的。
票价:京都巴士单程为230日元,而一日券价格是600日元,只需当天乘坐巴士达3次,买一日券就是划算的。
适用范围:京都市巴士、京都巴士的均一区间内。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判断我要乘坐的巴士是否属于京都市巴士和京都巴士?均一区间的范围是怎样划分?对于前者,只要在出发前在乘换案内上查一下该路线,APP上就会显示巴士的属性。而对于后者,基本上一日券上印的地图范围内,都是属于均一区间。
购买地点:京都站二楼的观光案内所;京都巴士案内所;地铁案内所;巴士车票自动售票机;京都巴士和京都市巴士车内向司机购买。
使用方法:京都的巴士是后门上车,前门下车。当天第一次使用时,下车时将一日券插入司机旁边的检票机,卡券会穿过机器出来,背上印上当天的日期。之后在乘坐时只要下车出示日期给司机看就可以了。

购买建议:就像我前面所说的,只要当天的行程中需要至少乘坐3次巴士的,就可以购买一日券。

京阪电车优惠券

顾名思义就是可在有效期内无限次免费乘坐京阪电车的卡券。分为一日券和二日券,价格分别对应为800日元和1200日元。适用范围为京阪电车京阪线全线及男山缆车线(不含大津线)。京阪电车优惠券可在以下地点购买:关西空港T1、T2、大丸心斋桥、京都的旅游资讯服务中心;祇园四条旅游资讯中心;京阪电车三条站。注意购买京阪电车优惠券时需要出示护照,一本护照对应购买一张。

购买建议:从适用范围上看,京阪电车优惠券还是挺值得考虑的,尤其是二日券,无论是住在大阪还是京都,持券前往宇治、伏见稻荷、东福寺、八幡市以及其他京都东部的景点非常划算。此外,京阪电车优惠券还衍生出大阪地铁版、枚方公园版、鞍马&贵船区域版等版本,都是在无限次搭乘京阪电车的基础上增加各种优惠,具体可上官网详细了解://www.keihan.co.jp/travel/cn/tickets/special/kyoto-osaka。

(九)日本赏樱攻略

1、日本樱花种类
在介绍日本赏樱历史和追樱攻略前,有必要先认识日本樱花的种类。日本的樱花约有260多种,但具体数字如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其大概可分为野生和栽培两大类,前者以富士樱、朝鲜山樱、日本山樱、丁香樱、大叶早樱、大岛樱为代表。而栽培品种的代表作则以我们所熟悉的染井吉野樱、八重红枝垂樱、关山樱为主,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染井吉野樱。染井吉野樱是在19世纪50年代,东京丰岛染井村的花匠利用江户彼岸樱和大岛樱杂交培育而成的品种。染井吉野樱叶少、花瓣大且颜色淡,开花期间花瓣会从淡粉色慢慢转变为白色,成规模种植时非常淡雅浪漫,因此染井吉野樱被广泛种植并成为日本樱花的代表。所有日本樱花预报网站都以染井吉野樱的标本木开花情况为参考物件,足见其地位。

2、日本赏樱历史
关于日本樱花的历史,一说是樱花起源于中国,盛名于日本。樱花原产地为喜马拉雅山脉一代,后来传入到中国,主要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被广泛栽培。在汉唐之前,樱花已经是皇室宫廷及私家花园中的常客了,到盛唐万国来朝之时,樱花已成为从宫廷到民舍都随处可见的植物。也是在这个时候,樱花和唐建筑、茶道等文化元素被日本来使一并带到日本。
最初,日本较为看重的是梅花和桃花,后来日本脱离唐朝的影响渐渐孕育特有的文化,樱花才慢慢出现在社会视野中。公元850年仁明天皇时代,种植于皇宫中的梅花树被替换成樱花树。894年至平安时代末期,樱花渐渐成为宫廷贵族的赏花物件,在花下咏歌评花的“花宴”活动盛行,同时,贵族中开始流行在自家庭院种植八重红枝垂樱。镰仓时代至14世纪,樱花树下连歌集会活动逐渐从武士向平民间推广。1590年,德川家康入主江户,开始从各地移植樱花。16世纪90年代,战国三杰之一的丰臣秀吉先后在吉野山和醍醐寺举行花宴,大批樱花被移植至当地。1854年前后,现在成为大热的染井吉野樱被成功培育,此后,染井吉野樱作为东京甚至是整个日本的代表樱花被大规模种植于学校、神社、道路等地方。之后就是常规操作了,各种各样与樱花相关的节日、文学及音乐影视作品、杂货、食品等渐渐衍生而出,日本还将每年的3月27日定为“樱花日”。

3、樱花满开预测

(1)樱花“开花前线”及开花预报
简单来说,将在同一时间段内开花的地点,用线联结起来并自南到北绘制成樱花开放情况的图表,这条线就是开花前线。

樱花花期短、转瞬即逝,对于非佛系旅行者来说,提前研判开花前线预报非常有必要。在日本,与春天一起到来的是樱花,与樱花一起到来的就是传说中的“樱花开花前线预报”了。日本国土狭长,南北维度跨度约为25度,各地气温差异较大,因此其樱花开放时间各不相同,从冲绳、关西、东北、北海道地区依次开花时间约为1月中旬、3月底4月初、4月上旬、5月上旬。再加上樱花的特点是先开花后长叶,花开得快也凋零得快,花期只有短短10天,时间拿捏不准的话就只能眼睁睁地与满开的樱花擦身而过,眼前只剩下树枝丫或叶樱以及一声叹息。

(2)预测依据
日本气象厅会在全国各地选取几十棵樱花树作为“标本木”,作为该地区的开花样本。各地的气象站和测候所会对标本木进行长期观察,当树上有5到6朵花蕾开放时,该地区的樱花情报会被标记为“开花状态”,当树上有80%的花苞都开放时则标记为“满开状态”。因为在全国广泛种植,所以其标本木绝大多数为染井吉野樱。在部分染井吉野樱数量不占优的地区如鹿儿岛奄美大岛和北海道,则选用钟花樱桃和大山樱等其他品种作为标本木。

(3)樱花预测网站
受天气影响大,要准确无误地预知樱花开放的时间,就目前来说仍然不可能,各大预测网站也只能告知个大概时间。但做的功课越多,参考的预报网站越多,综合的资料就越齐全,那么成功追樱的概率也就越高。下面我就安利一批实用的樱花预报网站,里面既有概况预测,也有具体每个城市每个点的预测,有些更是实况预报,实时更新实景图。这些网站都是我在出发前一直到旅程中都有时刻更新和关注,并且根据上面的开花情报及时调整当天的行程,为我成功追樱起了关键的助攻作用。


//sakura.weathermap.jp/
最鼎鼎大名的应该是weathermap了,作为最早放出开花预报的网站,常被国内大V和自媒体截图转发。网站通常1月就开始更新第一次预报,随后一个月内大概更新3到4次,到3月起就开始转为每周一、四各更新一次。准确率上虽然有一些偏差,但总体不会差太远,因为预报放得比较早,所以用来作为基本款来定行程和机票也是挺靠谱的,前提是不要出现2018年极端情况,同时做好因情况更改行程的准备。

//www.kbs-kyoto.co.jp/sakura/
KBS京都家的预测,约为3月中旬开始更新预报,4月中旬停止更新,资讯只限于京都地区。今年首次更新的时间为3月18日。KBS家的一大亮点是实况预报按京都热门地点更新,且更新时都附上当地最新摄影图,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樱花开放状态。此外,网页侧栏还有图示显示该地点具体状态(一分、三分、七分、满开、叶樱等),是我在京都时刻关注的网站之一。

//souda-kyoto.jp/travel/sakura/index.html
京都旅游观光资讯网站,虽然只有日文介绍,但丝毫不影响阅读。与KBS一样,网站提供京都各热门地点的实况图,更新时间不定,3月底时更新频率开始变得频繁,可与KBS互为补充。

//www.okeihan.net/recommend/sakura/migoro/index_cn.php
樱花季来临时,京阪铁道的官网也会加入到樱花预报大军当中,网站可选中英显示,与前两者不同,京阪铁道网站提供京都、大阪、滋贺三地的樱花开放预报,及实景情况,但数量不多,毕竟是“兼职”预报网站。

//s.kyoto-np.jp/kp/koto/sakura/sakura_sp/
同样“兼职”预报的还有京都新闻社网站,提供京都、大阪、奈良、滋贺、兵库地区的樱花实时情况。虽然只有文字资讯,但胜在更新地点数量较多,基本涵盖了热门的景点。

//hanami.walkerplus.com/list/ar0726/
Walkerplus的樱花预报,不同于前面几个仅限于京都地区的预报,walkerplus家的预报正如其网站标题所说的,预报范围为全国境内,更新频率和准确度也还不错。

//tenki.jp/
最后一个是日本气象协会的网站,网站会在樱花季会特别腾出一个页面作樱花前线预报,其预报范围同样是全国境内,这是除weathermap外另一个具备樱花前线预报的网站,同时它又比weathermap更加细致到每一个地区的热门地点的樱花实况。加之它的主业是日本的天气预报,所以建议无论如何都将这个网站列入必刷list。

最后的最后,再安利一个超实用樱花预测APP,日本気象株式会社推出的桜のきもち,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均有下载。软体上不仅有详细至各城市各地点的樱花开花预测和实时情报,还兼具天气预报功能,最重要的是当你手机开启定位时,软体会根据你的位置为你推荐附近的赏樱地,随时随地佛系赏樱,可谓神器之中的神器。

4、追樱tips
唠唠叨叨了这么多,最后送上我两个多月来监测各大樱花预报网站以及亲身实践所总结出来的一些小规律(掌声在哪里):
1、枝垂樱、河津樱一般比染井吉野樱早开约1到2周。
2、京都的醍醐寺、京都御苑、平野神社、鸭川、圆山公园等地樱花品种相对较多,可看早樱也可看染井吉野樱。
3、背割堤、半木之道、原谷苑、上贺茂神社、山科疏水等地的樱花属晚樱品种。
4、北面普遍比南面晚开。如1月开放的冲绳地区与5月开放的北海道地区之间差了足足5个月。
5、高海拔地区普遍比低海拔地区晚开。如吉野山的樱花比京都、大阪等地晚约1到2周开放。
6、最重要的一点,赏樱宜晚不宜早。日本种植最广泛的是染井吉野樱,如果在预报日期之前到的话,除了个别几个点的枝垂樱、河津樱等早樱可以观赏外,其他地方无一例外都是一大片光秃秃的枝干,俗称“秃樱”。但相反在预报日期之后到的话,除了可以捡染井吉野樱的漏,还可以在背割堤、半木之道等地看到连片的晚樱,再不济也有吉野山的樱花在等着你,而且樱吹雪的画面也自有一番风味。

(十)在日本使用无人机的注意事项

这次旅行除了相机外我还带了Mavic 2,出发前我也挣扎了很久究竟要不要带无人机,毕竟日本对无人机的管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颇为严格的,但为了拍几个富士山空镜,最后我还是咬咬把它放进揹包里。

为确保拍摄期间不出问题,在出发前我花了不少时间蒐集日本有关消费级无人机管控的资料,也咨询过在日留学的朋友。携带消费级无人机在日本出入境没问题,但在日本使用无人机前,务必要先熟读日本国土交通省网站上关于无人机的使用规定,并根据其划分的适飞地图规划飞行路线。

相关规定见://www.mlit.go.jp/en/koku/uas.html

适飞地图见://maps.gsi.go.jp/#13/35.504352/138.751831/&base=std&ls=std%7Cdid2010%7Ckokuarea&blend=0&disp=111&lcd=kokuarea&vs=c1j0h0k0l0u0t0z0r0s0m0f0。


有关无人机使用规定翻译过来就是:
1、只能在白天、视距内飞行,高度不能超过150米;
2、机场附近不能飞;
3、人口密集区域不能飞(人口密集区域为每平方公里超过4000人口的地区为人口密集区域);
4、离其他人、建筑、车30米之内不能飞;
5、在大型活动上空不能飞;
6、无人机上不能携带危险品。

了解飞行规定后,就要检视适飞地图。绿色的是机场禁飞区,红色的则是其他划分出的禁飞区域,可以看到红色部分基本覆蓋日本各个城市,所以在日本的城市里起飞基本是不可能的。

在地图上可见,河口湖及周边的区域是可以飞行的。但即使是处于地图上的适飞区域,也不代表可以随便飞。日本人是十分注重生活隐私的,而且十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打扰到别人,所以大家在遵守当地飞行规定的前提下,务必要保证不在人群附近飞行、不在房屋密集处飞行、不在民居或酒店附近飞行。请大家发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在日本包括在其他国家使用无人机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因为放飞一时爽而对当地、对后来的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如果不确定自己将要前往的区域能否使用无人机,可以连同目的地截图、飞行日期及无人机型号等详细资讯,发邮件到日本国土交通省询问(邮箱地址官网上有),一般很快就会有回复。

(十一)在日本旅行的其他注意事项

日本是一个极其注重礼节和极其守规矩的国家,并且“非常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对于患有强迫症晚期的我来说是“真香”,但在很多人看来会觉得严苛得有些过犹不及。无论怎样都好,作为旅行者来说,最基本的还是要做到入乡随俗,一些在国内公共场所习以为常的行为在日本时还是应该收敛下,毕竟做到“遵守”和“尊重”是一名负责任的旅行者最基本的底线。

1、公共场所静音
日本人在公共场所中很注意尽量不让自己的行为打扰到别人,这一点在静音方面体现到极致。在巴士、地铁、餐厅等密闭的公共场所,人们都会很自觉地将手机调成静音,大家说话也基本都是小声耳语,整个环境都非常安静,不会有人用手机大声地播放视讯,也不会有人哔哩吧啦大声吆喝和隔空对喊,这个务必需要注意。

2、排队和秩序
前面说了日本人是极其守规矩的,在车站、餐厅、便利店收银台等需要等候的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条条整齐的队伍。即使是在高峰期的车站,无论人潮有多汹涌,大家也能守秩序排队不插队、前后留有一定的安全间隔,并且完全做到先下后上,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微博上隔段时间就会有些旅游号拿日本人爱排队来说事,有时候我也挺迷的,为什么要对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冷嘲热讽?是因为我们未能完全做得到吗?

3、垃圾分类
许多第一次去日本的朋友包括家里的长辈都不约而同地感叹当地干净整洁的街道,这都源于日本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和人们高度的自觉性。可以说日本把垃圾分类做到了极致,不同城市对家庭垃圾的投弃都有明确要求,详细规定了哪一天回收哪一类的垃圾,并且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垃圾打包好放到指定地点。如果有大件垃圾需要处理,则需要预约和额外付处理费。
在垃圾分类如此严格的地方,对于我们游客来说,如何处理日常产生的垃圾就很重要了。日本的马路、街道、地铁站、公园等地的公共垃圾桶是非常非常少的,所以在出门时,建议备好小垃圾袋。根据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便利店、沿街商铺和自动贩卖机都会设定垃圾桶,可以把垃圾在这些地方分类处理掉。如果路上没碰到垃圾桶,则要带到住处按类入框处理。

4、扶手电梯
近段时间国内有论证指出扶手电梯左行右立或右行左立都不可取,原因是电梯承重点偏向一边,长此以往会缩短电梯的寿命,一些国外城市已经取消这种宣传,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大家站稳扶好。但在关西地区,大家基本都还是采取人站一边,留出另一边给赶时间的人的做法,不管可取与否,身为旅行者还是依照当地的习惯比较稳妥。需要注意的是,关西某些站点的电梯是左行右立,某些则是相反左立右行,一时之间我也搞不懂什么状况,反正坐电梯时跟着别人站就准没错了。

5、吸菸
烟瘾较大的朋友到日本旅行可能会有些不自在,虽然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禁菸措施起步稍晚,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日本已经成为禁菸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日本,香菸不是你想抽,想抽就能抽。吸菸条例规定,禁止在马路上边走边抽菸,要抽菸的话必须到有标记的吸菸区,日本的大多数公共场所都有设立专门的吸菸区。另外,吞云吐雾过后需要自行处理好剩下的菸蒂。

三、游记正文

(一)早到的樱花,半开的惊喜

Day 1 3月30日

飞机落地关西空港已经将近十二点了,入境、盖指纹都十分顺利。本来想在付费休息室小憩一下到早上七点就离开,但我们进去REFRESH SQUARE和KIX咨询后发现这些休息室更像一家开放式的网咖,还不如睡机场来得舒坦。我们在机场T1航站楼晃悠找位置时发现了不少动漫装饰,还有一排排整齐的扭蛋机,瞬间来了劲,东看看一顿西拍拍又一顿。没办法90后一代受日本文化影响太深了,看到在电视机和网路上的情景跃然眼前时,难免激动起来。我和太太在之前的间隔年旅行中也有过睡机场的经历,机场本身也十分安静,选好位置收拾好后很快就蒙头入睡了。

按照本来的计划和最初的樱花前线预报,今天是前往大阪城和狭窄山池公园等地的,结果出发前一波冷空气使得关西地区的气温一直上不去,各地的樱花也推迟开放,大阪的樱花更是维持在花苞到三分开的状态。心塞的我只好夹缝中求生存,反复刷遍各个预报网站终于发现和歌山的樱花有不少已经开到了5分。早上起来洗刷一番后并把行李寄存在机场后便出发。这趟旅行的主题是追樱,樱花开花的不确定性注定了行程的不确定性,因为每天的行程都是头一天晚上安排的,所以我除了常规的ICOCA卡以外,没有再额外买其他优惠卡券。

和歌山市位于日本最大的半岛纪伊半岛西南面,是和歌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6世纪后期,丰臣秀吉在伏虎山建起和歌山城,和歌山的历史由此开始。

关西机场到和歌山市的路程不算远,乘坐大阪难波方向的南海特急到泉佐野转乘和歌山方向的南海特急就能抵达JR和歌山市站。


到达和歌山市站,刚好碰上一辆准备出发的粉红色限定专列,这是南海电铁经营的连线和歌山市站及加太站的鲤鱼专列,除了粉红色外还有海蓝色的专列,去年11月这两架列车才正式“结婚”……在日本的铁道上,总不乏各种各样迷倒众(女)生的限定列车,在和歌山最有名的要数贵志线上的猫奴专列小玉列车了。日本的铁道文化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旅行主题。

和歌山城拥有成片樱花聚集的赏樱地并不多,比较有名的是和歌山城,相对小众的有纪三井寺,更为冷门的还有大池游园。和歌山城作为这里的地标而且距离比较近,我们就先步行前往造访。和歌山城位于和歌山公园内虎伏山之上,其主要分两个游览区域,一是天守阁本身,二是其所在的和歌山公园。和歌山公园内种植有1300多株樱花,成了和歌山市前几号的赏樱胜地。


和歌山公园一角。

通往和歌山城的道路,黄叶与新绿交织,令人不知春秋。

和歌山城内的西之丸庭院,建于江户时代,是当时藩主的隐居地。二战时期连同和歌山城一道被美军空袭轰炸,直到1972年才重建。

庭院森森,静听鸟鸣与水滴声,颇有避世的意味。


西之丸庭院内并没有种植樱花,庭院以红叶闻名,因此最美的季节不在春天而在秋天。西之丸庭院也被叫作红叶溪庭院。

往和歌山公园内深入,惊喜地发现樱花已经开了不少。虽然前线预报显示只是5分开,但没见过世面的我们已经兴奋得按捺不住,在这里拍了一圈又一圈。

近距离看这传说中的染井吉野樱,洁白中带些粉嫩,洁净高冷又带有些许浪漫,不愧是大家争相追逐的物件。

和歌山城天守阁下的小食摊,开始准备迎接游客。

登上路旁的阶梯从高位往下看,虽然才上午9点刚过,公园里的游客寥寥,但不少当地人已经在樱花树下铺开垫子准备赏樱。这种被称为“花见”的赏樱方式是日本独特的赏樱文化之一,这个留待后面的醍醐寺和平野神社再详细展开。

通往天守阁的阶梯。


前面也提到,今天和歌山城的樱花只能算是5分开,所以樱花簇拥天守阁的画面自然是无法得见了。有朋友可能会混淆和歌山城和天守阁的关系。其实和歌山城可以理解为相对较广的范围,而天守阁是矗立在城里的其中一座建筑,天守阁除了有瞭望塔的作用,还是城主的居所、政治权利及地位的象征。
和歌山城与松山市的松山城、姬路市的姬路城并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因为位于虎伏山之上,所以又叫虎伏城。纪之川流经和歌山城的北部,因而成为城堡天然的护城河。和歌山城于1585年由丰臣秀吉的弟弟丰臣秀长所建,曾经是德川御三家中治理和歌山藩的纪伊德川家的居所。1871年,明治时代废藩置县,和歌山城废城,城内的不少建筑被拆除。其中外城在1885年被移到大阪城。1935年,和歌山城被日本列为国宝,但在二战时期,和歌山城遭到美军的轰炸,城内11栋建筑包括天守阁被悉数烧毁。现在的和歌山城是在1957到1958年重建的,城内有本丸、天守曲轮、二之丸、西之丸、三之丸、御蔵之丸、松之丸等建筑。

步行上到天守阁下,门前的染井吉野樱已盛放了一半。和歌山公园、和歌山城都是免费进入,而参观天守阁则需要付费购票。阁内陈列了许多幕府时代包括武器、盔甲等古物,以及当年人们的生活场景复原,此外还可以登楼俯瞰和歌山公园。公园里的樱花开得并不茂盛,我们就没有进去了。

被樱花包围的天守阁,甚是浪漫。


潜伏在和歌山城各处的迎宾忍者,呆萌呆萌的到处招徕游人拍照。

在和歌山公园期间发生了一些小插曲。话说我们天守阁下拍视讯时,有穿白色衣服的人主动过来问需不需要帮我们拍合照,以往的旅行经历锻造的防备心告诉我他不是好人,于是我们就礼貌地回绝了,他也没纠缠笑着礼貌地离开了。我心想日本的骗费伎俩也太低端了吧,哥哥可是从埃及活着回来的人呀。但现实却令我们大跌眼镜,我在城墙边上休息的时候无意中观察到,这些穿白衣服原来是一旁的官方旅游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在景点下来回走动寻找需要帮助的游人,有时候会引导人到购票点,有时候帮拍合影,有时候帮回答问路,笑容可掬态度热情之余完全不收一分钱。瞬间我们就为刚才的态度汗颜,这事搁国内200%是不能出现的,这也算是对传说中会引起极度舒适的日本式服务开了眼界。

下山离开时路过的樱花,因为还没成规模地满开,所以只能拍些特写的小景,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很心满意足了,起码带着期待来不会带着一堆“秃樱”的照片回去。

从和歌山城下来刚好是饭点时间,我查了下地图发现靠近和歌山湾的位置有一座专营生鲜的黑潮市场,瞬间饥肠辘辘的我们二话不说就在公园门口坐车过去。

黑潮市场的性质类似京都的锦市场和大阪的黑门市场,集海鲜、果业、土特产于一身。和歌山地处太平洋的暖流地带,渔业和果业发达,“黑潮”在日语里就是暖流的意思。

黑潮市场有近17年历史,在关西地区算得上是老牌的生鲜集市了,恰逢中午,人来人往,更碰上了一车国内的旅行团前来,但比起后来的黑门市场,这里的人流算比较适中。

这里的最大特点就是每天都会有三场金枪鱼解体表演,现在刚好碰上了,少不免凑个热闹。

师傅先是将新鲜捕捞到的金枪鱼搬上台面,大声吆喝呼唤游人围拢过来,然后边讲解介绍金枪鱼的知识边对其进行分解,解体完毕的金枪鱼肉当场被做成刺身和寿司,不可谓不新鲜。

黑潮市场在海边设定了用餐区,我们也要了一盒金枪鱼寿司,再另外采购了一些刺身,面对海边吹着海风,品尝著新鲜出品的海鲜,感觉不输一些高阶料理店。


黑潮市场所在的位置其实是和歌山游艇城的一部分,另外还有一座游乐场和“欧罗巴港”仿欧洲风格的建筑群,不过我们都对这些没有仿造建筑没多大兴趣,在岸边吹着海风坐着,就已经觉得很舒服了。

在和歌山市的行程中,原本计划还有纪三井寺和大池游园,前者是赏樱名所,樱花预报中显示已经5分开,而后者则是小众得没有任何旅游网站记载,更别提樱花预报了。时间问题只能选其一,权衡只下我们选择了距离更近、风险更低的纪三井寺。
纪三井寺坐落在名草山山腰上,其正式名称为“纪三井山金刚宝寺护国院”,由唐僧人光上人所建。纪三井寺得名于其内的三口井,这三口井至今还涌出吉祥水、清净水、杨柳水,并被评为日本名水百选。传说光上人从渡过东海行经名草山时,隐约看到半夜的山顶有灵光闪耀,翌日登山时甚至感受到千手观音菩萨的存在。于是,光上人便将这里作为菩萨的灵场、佛法弘通的圣地,并在这里建起庙宇,将亲手雕刻的十一面菩萨像供奉其中。

正门进入后的数株樱花树,开得比和歌山城的更为热烈,估么著也有7分了。纪三井寺内的楼门、钟楼、木造千手观音立像等均被指定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财,寺内的本堂被列为和歌山县指定文化财。而每逢春天,纪三井寺内种植的1200株樱花便相继开放,因此寺庙也成了日本樱花名所百选之一。

一半新绿一半淡粉,是春天的味道。

纪三井寺建立后,历代的天皇都曾经到这里参拜。镰仓时代,寺内的僧侣超过500人,进入江户时代后,纪州德川家的历代藩主也频繁到这里参拜,因此纪三井寺也被尊称为“纪州祈祷大道场”。

从正门到纪三井寺内部,要经过数段斜坡和231级石阶。与山下的热烈不同,山腰上的樱花大多还处于含苞待放的状态,仿佛含羞半遮脸的女孩。

捆绑在樱花树下的神签,对的你没看错,日本的寺庙也流行求签。日本神签的型别从好到坏依次分为大吉、中吉、小吉、吉、半吉、末吉、凶、小凶、半凶、末凶、大凶,在读过内容后可以选择带在身边或是系在寺庙或神社的树上。把神签系在树上寓意著“与神结缘”。

建与江户时代宝历9年(1759年)的本堂,已成为和歌山县的指定文化财。

本堂前的樱花树,大概5分开左右,这也是和歌山市的樱花标本木。

弘法大师堂前的垂铃铛,铃铛后是红色极乐桥。

天空阴沉了一整天,终于下起雨来了。雨水落到樱花上,落到水池上,更添一种日本传统美学的物哀。

纪三井寺内的新佛殿,比另一头的以本质结构为主的本堂更为气派,内里放置了一尊金色的千手十一面观音像。

接着往上攀爬,本堂上方的护国院多宝塔。原本的佛塔在1441年的风灾中损毁,现在看到的是1449年重建的建筑。

多宝塔塔身的中央设有对开的唐户,门两旁有配有绿色的花头窗,窗户的采用具有佛家相的钟形设计。据考究,花头窗的设计源于镰仓时代,当时禅宗刚进入日本不久,建筑设计上大多参照中国佛教建筑的规范。所以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真的是无处不在。据说纪三井寺内有一座立于1979年的中日友好纪念碑,上面刻有廖承志先生“中日友好千年万年”的手迹。每年和歌山日中友协都会在这里举办纪念仪式。

雨天的日本寺庙简直自带一种阴郁美,无需任何滤镜修饰,说实话拍照都是有阳光的好,但出发之前我却有点期待阴雨下的关西,感觉日本古建跟雨天搭配起来所散发出的物哀更吸引我。


雨越下越大,返程前再看一眼雨中的樱花。纪三井寺不愧是日本樱花名所百选之一,即使寺内的樱花只开了5分,但也毫不吝啬它的美,可以想象得到满开时这里该有多绚烂。

返回关西空港拿回行李后我们就前往京都。在列车上我刷了下各个樱花预测网站,发现原本明天要去的几个点樱花开得还不算太好,为保险起见,我先把不受樱花影响的伏见稻荷提到明天一早,另外再安插一些樱花有5到7分开的地方,确保旅程的后面能赶上尽可能多的樱花盛放的地点。

(二)京都、茨木——朱红与灵光

Day 2 3月31日

要说日本是我遗愿清单中的Top1,而京都则是我最期待的日本城市没有之一。从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一直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经年累月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之唐文化在此交融传承,使京都拥有一种我们熟悉的大唐遗风的同时又独树一帜。虽然如今早不是首都所在,但这里的各种文化符号如寺庙、神社、庭院、文学、歌舞伎等等,无不无时无刻地诉说著京都为何能成为日本文化的源点、日本传统文化的中心。可以说,就历史文化而言,京都代表了整个日本。所以对于我来说,如果日本需要10刷,那么京都必占其半。
对于一个如此特殊的城市,其历史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介绍清楚,而我这次在京都的行程主要是以樱花为主,里面穿插的历史方面的介绍会相对不会那么多,所以这里我只简要地提一下京都的历史程序,其他更深入的介绍或许等我实现10刷后才能交出一份完美的游记。
京都发展大抵可以分为平安、室町、近代三个时代。自旧石器时代开始京都一带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公元5世纪后,京都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在京都建立首都,京都被称平安京并首次成为日本的经济文化中心,因为交流频繁,当时的京都是仿照唐朝的京师长安而建造。至9世纪末期,因为唐朝政局动荡、派遣使者成本过高,且经过两百多年的吸收,日本已在唐文化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因此在894年废除了遣唐使。
1156年,京都发生保元之乱,最终斗争以白河天皇的胜利而告终,它象征著日本武士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武家政治的开端。1192年,日本进入镰仓时代,虽然此时政治中心移至镰仓,但京都仍然是当时最大的都市和天皇的住地。1338年,室町幕府成立,日本进入室町时代,这时京都城市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市区按南北分为上京和下京两个部分,上京集中了众多贵族的宅邸,而下京则成为主要的工商业区域。1467年,应仁之乱爆发,日本进入战国时代,作为主战场的京都损毁严重。1568,织田信长进入京都,5年后室町幕府灭亡。1582年,京都爆发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被家臣明智光秀背叛而自杀,及后,丰臣秀吉以为其报仇为名集结其旧部并击败明智光秀,从而成功控制京都一带。
1600年,关原之战爆发,德川家康取得最后胜利并建立德川幕府,结束了持续百年的战国时代。1867年的大政奉还,德川幕府将政权交还给天皇,其统治正式结束。1889年,上京区和下京区合并成京都市,实行市制,归京都府管辖。1921年,京都实施都市计划事业,标志着京都进入现代化都市规划时代。

现在的京都,是拥有17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1600多座佛教寺庙和400多座神道教神社的,世界上最富文化气息的城市之一。不少人到京都,就是为了一窥能与现代和谐相融的传统的日本。而要说京都的网红景点、必游景点,那就非伏见稻荷大社莫属,即使你没听过它的正式名称,也一定在网上看到过它那标志性的千本鸟居图片。既然贵为网红人潮必定汹涌,无数人前来为了一睹万座红色千本鸟居环环相扣、空灵静美的画面,要想在空无人一的鸟居留影,唯一的诀窍就是早起。

我们早上7点多来到伏见稻荷大社,已经看到有一些游客经过正门巨大的鸟居往里走。鸟居是牌坊式的日本神社附属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用于区分神栖息的神域和人类居住的世俗界,一旦跨过了鸟居,便代表进入了神的领域。

在日本,名为“稻荷”的神社据说有4万多座,建于711年的京都伏见稻荷大社则是它们的总本宫。与中国一样,日本也是从农耕文明发展过来,而伏见稻荷大社则用于供奉稻荷神,即大米和酒神,因此这座代表着“庶民信仰”的神社在老百姓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神社连同背靠着的稻荷山均被视为神境。上图是神社的楼门,传说是在1589年,丰臣秀吉为了祈祷母亲的病痊愈而下令建造,是日本规模最大的神社楼门。

伏见稻荷大社并不是单一体建筑,而是一个建筑群,包括有入门鸟居、楼门、正殿、拜殿等。

神社的正殿,也是安放神灵所在神体的神殿,1468年毁于战火,经筹募后于1499年重建。上面这些照片都是我在千本鸟居里走完一圈后下来拍的,当时才9点多一点,跟两小时前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所以想要避开汹涌的人潮的话就只能趁早了。

在日本的神道教中,神寄居于世间万物,自然是神圣的,因此在日本神社中处处可见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刚好碰上神社里一株早开的春樱。

伏见稻荷大社的特色鸟居绘马。绘马是日本人许愿的形式,在木牌上写下自己的愿望供于神前以祈求庇护。随着时代的发展绘马的图案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具当地特色,像奈良春日大社的绘马就是鹿的形状。

在伏见稻荷大社中,随处可见各种狐狸石像。前面介绍过,神社供奉的是稻荷神,而狐狸则是稻荷神的使者。日本的神社不像佛寺有供奉的本体,神社所祭祀的物件即各种神灵一般是没有具体形象的,因此神的使者往往成为具象的代表出现在神社内。

狐狸嘴里衔著的物品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像稻穗代表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卷轴代表学有所成,钥匙代表愿望成真。

伏见稻荷大社的重头戏,自然就是依山而建的千本鸟居,而无人的鸟居画面更是各国游客争相追逐的物件。因为来得早,很幸运地,我进入鸟居后不久就拍到空无一人的千本鸟居。

重重叠叠的朱红色鸟居沿着林木茂密的山坡向远处铺排并延伸,给予视觉极大的冲击感,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迷幻的红色梦境,也难怪千本鸟居一年四季都如此受游客追捧。

千本鸟居的“千本”寓意数量多,伏见稻荷大社鸟居的实际数量其实已经超过了一万座。前面介绍过,日本鸟居代表着人域与神域的分界。日本人供奉鸟居的信仰,还来自于祈求心愿实现。在所求之愿达成时,为表达对神的感激之情,从江户时代开始,民间便兴起了捐建鸟居的风气。又因为伏见稻荷大社供奉稻荷神,是祈求丰收的神社,所以尤其受民众和企业喜爱,所以捐建的鸟居越来越多,最后成了今天的规模。

成千上万座朱红色的鸟居一座紧挨着一座,编织出一条通往稻荷山山顶的通道,全程走完约需2到3小时。

作为网红打卡点,这里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客,要拍出无人的鸟居照片,除了早来外,还可以往高处走,一般旅行团都只在山下的鸟居盘桓,越往山上人越少,但鸟居的密度相对没山下那么理想。

当然也可以跳出内部,在外面拍鸟居的延绵状态。植物的森绿配上鸟居的朱红煞是好看。

半山腰上会出现一些分支小径,往里拐可以看到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鸟居,有些只有巴掌般大小,同样写有捐赠时间和名称。

本来天气预报说今天一整天都有雨的,谁知道来到伏见稻荷大社后阳光突然破云而出。晨光穿过树林温柔地打在朱红色的鸟居上,更显深邃和宁静。

通往稻荷山的路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神社,其中我路过一个大概10平方不到的小神社,里面站了不少祈祷的男士,好奇心驱使我拐了进去,一看原来是一间求好腰的神社……

无论是整体还是细节,千本鸟居真是怎么拍都不会觉得腻,尤其是在人少的时候。

一万多座鸟居沿御山参道整体连绵而建,不可谓不壮观,如果能在航拍视觉下欣赏,效果必定更甚。但鉴于日本严格的无人机管理规定,这个效果大家脑补一下就好,切勿以身试法。

回到山脚下,发现这时的游客比我们刚来时翻了好几番,不过好在旅行团还没大规模杀到,还是很容易就能逮到无人的场景。之前在鸟居的正面,只有简单的“纳”“奉”二字,而如今在鸟居的背面,可以看到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捐建方的姓名和建造日期。

似无尽头的红色隧道,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也曾出现过。穿行其中,掠过斑驳的阳光与密集交织的鸟居,颇有一种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迷幻感,像真正地穿越了人域和神域。

我们离开伏见稻荷神社后,正是各国游客倾巢出动之时,千本鸟居入口以及本殿那个人头涌涌啊,庆幸来得早。
根据樱花开放现状,我把下一个目的地圈定在醍醐寺,最大原因是醍醐寺的樱花属于百花齐放的型别,虽然染井吉野樱还未到盛开时候,但寺内的几株百年老樱已经开得正灿烂,且刚好醍醐寺与伏见稻荷神社位于同一区域,坐巴士转一趟私铁就能到达。

路上的街道,配上骑单车的女生,日漫感十足。

河边的樱花,在蓝天的映衬下更显粉嫩。

坐东西线在醍醐站出站后,就看到车站至醍醐寺的接驳巴士,10分钟后就到达醍醐寺入口。虽然早有预感,但我们还是被下车时看到的人海吓到。其实醍醐寺在京都寺庙中算是小众,只不过揹负著“赏樱名所”及“醍醐花见”等美名,樱花季里的醍醐寺已经不属于小众一列,尤其今天是周末,就人流盛况来看甚至比花见小路等地点更为大众。

来感受下正门前后樱花步道的人海,尽管樱花零落地开着,但丝毫不阻挡人们的热情。

先送上一张醍醐寺的全景图,可以看到整个醍醐寺分为三宝院、下醍醐、上醍醐三大部分。下醍醐和三宝院、灵宝馆可单独买门票也可以购买通票,而进入上醍醐则需要另外购票。整个醍醐寺占地非常大,到上醍醐还需要走一小段山路,完全游览下来的话至少需要2到3个小时。

醍醐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醍醐派的总寺。传说在874年,日本真言宗开宗祖师空海的徒孙圣宝理源大师在上醍醐山上,在神灵指点下得到了灵泉醍醐水,并在山上建造了一座小庙用以供奉准胝和如意轮两尊观音像,这座小庙就是醍醐寺的前身。及后,因为醍醐、朱雀、村上等天皇信仰佛教,上醍醐的其他建筑以及下醍醐建筑群相继形成,直至1155年三宝院的建造,形成了醍醐寺的总体结构。
随后,醍醐寺经历了多次失火及战争,全寺几乎被毁坏殆尽。16世纪末,丰臣秀吉对醍醐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在1598年趁著赏花之际重建寺庙。完成复修后,丰臣秀吉在醍醐寺内举办大规模的赏花会,现场只允许妻妾及后宫们参加,普通民众只听闻盛况但却无法进入观赏,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醍醐寺“花之醍醐”的美名从此流传开来,“醍醐花见”也让醍醐寺盛名远播。

我们先从三宝院开始参观,三宝院分为灵宝馆、三宝院庭院、宪深林苑三大块。因为时间有限,不能全部建筑都过一遍,因此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地挑些重点来看。

三宝院建于1115年,最初叫“灌顶院”,后来改为以佛教三宝的佛宝、法宝、僧宝命名的三宝院。这里是醍醐寺的本坊,历代十几代主持均在此居住。上图进入三宝院庭院和宪深林苑区域的大玄关,门前种植了一株满开的巨大的枝垂樱。

相比起染井吉野樱,枝垂樱的花期较早,因此外面樱花步道还处于半开状态,这棵硕大的樱花树已经是几近满开的状态了,这里也成了三宝院内老法师的集聚地。

枝垂樱比染井吉野樱更为粉嫩一些,更能唤起妹纸们的少女心。

樱花与古建,在蓝天的映衬下相得益彰

庭院内一角。三宝院的大多数建筑物被指定为重点保护文物,相通的几个建筑主要有表书院、纯净观、奥宸殿、弥勒堂等,大多数内殿都不允许拍照。值得一提的是丰臣秀吉为醍醐赏花会而亲自设计的三宝庭院,至今保留着桃山时代的华丽气氛,但春季的庭院既无新绿也无红叶,整个观感比较一般,大概要到春夏之交新叶满出后才更好看,所以这里也一并没有照片了。

三宝院内的一处小院,据说丰臣秀吉还在这里种植过樱花,但具体是哪一株无从考究。

三宝院殿堂庭院,同样日本重要文化财,可惜不能进入。

从三宝院出来,正对面就是灵宝馆。对比起前者灵宝馆其实就是博物馆性质的现代建筑,而且规模上小很多。在日本的佛教史上,醍醐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皇族还是武士,贵族还是平民,都会到寺内祈福祈愿,自然而然地也就留下了许多如雕刻、绘画、档案书籍、工艺品等与寺院相关的文物。进内需要脱鞋,同样不能拍照。

围绕着灵宝馆一圈都种满了樱花树,而其中最吸睛的莫过于馆前的这棵巨大的枝垂樱。树干枝干夸张地横向延伸,要靠多支立杆才能支撑住。樱花树下,有个偌大的落地玻璃供人在室内看园林赏樱花。

从灵宝馆出来,沿着中间的步道往下醍醐走去,远远就看到花叶簇拥著的西大门。西大门丰臣秀吉的儿子丰臣秀赖在1605年重建。

西大门也叫仁王门, 仁王就是佛教护法神之一的金刚力士。穿过仁王门就是广阔的下醍醐,也就是醍醐寺的下伽蓝。

醍醐寺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建筑之一,金堂。以前的金堂名为释迦堂,曾经在永仁、文明年间两度被烧毁。如今看到的金堂是受丰臣秀吉之命,在他去世后才从纪州,也就是今天的和歌山县的满愿寺移建而成,内里供奉著醍醐寺的本尊药师如来以及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下伽蓝一角的钟亭,游客太多,为了保持画面的干净很多时候只能把镜头往上挪。

金堂的东南面是清泷宫的本殿和拜殿。拜殿于1097年从上醍醐移建到下醍醐,及后被战火烧毁,现存的建筑是1517年复建的,内里供奉著醍醐寺的总镇守清泷权现。每年的4月初,本殿都会举行“清泷权现樱会”及各种祭祀活动。

本殿旁的拜殿,规模相对小了很多,同样是在11世纪末从上醍醐移建过来。

拜殿一侧的枝垂樱也是满开状态,与古寺庙相融的樱花树枝繁花茂,盛放的樱花几乎遮盖了半个建筑的顶部。

五重塔,下醍醐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936年,历经15年后竣工。其第一层内部的壁画被认为是日本密教绘画的始祖,画中描绘了两界曼陀罗及真言八祖。

五重塔高约38米,最上方的相轮部位高13米,是醍醐寺唯一一座躲过历次大火的建筑,也是京都现存最古老的木建筑。五重塔样式的建筑是唐朝时日本学习模仿大唐建筑的产物,在日本的不少城市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包括京都的八阪塔和之后去的浅间神社。

很遗憾因为要赶着前往茨木市的光之教堂,我们在醍醐寺的游览不得不点到即止。醍醐寺不像国内寺庙常见的中轴对称布局,各座大小不一的寺庙分布在大片区域内,感觉更像是一座公园。

春天的醍醐寺最大看点还是在于寺内处处种植的樱花,粉嫩曼妙的樱花从高处垂下,映衬著寺内各种国宝级的古建筑,美轮美奂。日后夏天必定要深度再访一次,感受日式园景的幽静和雅致。

从醍醐寺出来,我们马不停蹄地赶往大阪茨木市的光之教堂。光之教堂仅在每周日的13:30到16:00开放给非教徒预约参观。网上也有朋友说其实不需要预约,到现场缴纳300日元的建设费就也可以参观。为保险起见,我们还是事先在官网上预约了今天这个时段。

光之教堂位处相对偏远,转了几趟列车才到茨木站。在茨木站转乘巴士,十来分钟就到达教堂所在的社群。

入口前小小的示意牌。光之教堂的位置比较隐祕,没有高耸巨集大的外观也没有足够的指引,很容易就错过,毕竟这只是一所面向社群居民的教堂。
光之教堂正式名称是茨木春日丘教会(光之教会),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也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中最为著名一座,另外两座为风之教堂和水之教堂。光之教堂的精华部分在于内部如法国朗香教堂的光影交错般所带来的震撼力。如何震撼,我这里先卖个关子,先从外部说起。

安藤忠雄崇尚简洁简约的设计理念,因此他的作品多为简单的几何体,并大量采用裸露的混凝土材料,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装修风格上的工业风了。光之教堂的外形算得上简约中的极致,没有传统教堂中的标志性尖塔,整体由一个混凝土长方体、一面呈直角的墙体,以及三个直径均为5.9米的球体组成。

混凝土长方体为教堂的本体,直角型的墙体起到了分割入口与礼拜堂、反射阳光的重要作用。在构造上,墙体以15度斜贯长方体,三个球体同时镶嵌在长方体之中。身处教堂内部很难拍摄出教堂的整体构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扒一下它的平面设计图。

一进入到本堂内部,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对正面混凝土墙体上看似镂空的十字架为之惊叹。光之教堂面积不大,一次能容纳约莫100人。正前方的墙壁被十字型分割,中间嵌入了玻璃,以此营造出神圣的光影效果。这种奇幻的光影,用网上的评论来说,就是仿佛“使信徒们产生一种接近上帝的奇妙感觉”。人们对十字架和光影为之倾倒,但在安藤忠雄看来,光之教堂最精华部分在于其传递出来的“人人平等”的理念。多数教堂主祭神父的站位往往比信众高出一截,而在光之教堂中,教堂往讲台方向是呈阶梯状下降,如此一来站着的神父就和坐着的信众基本保持同一高度。安藤忠雄以此来消除普遍存在于教堂中神父高高在上的不平等现象。

安藤忠雄设计下的光之教堂内部环境幽黑昏暗,如此一来除了可以保持十字架强烈的“发光”效果、强化光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外,还符合了日本传统和式建筑偏暗的美学特点。

值得一提的是,教堂依靠墙体和顶部的缝隙实现内部的通风,因此在教堂内部没有任何窗户。

教堂摆有一座巨大的管风琴。

安藤忠雄曾经表示,他的墙不需要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家为他作画。所以除了正面巨大的十字架外,光之教堂再无其他装饰物。简约、纯粹、抽象、肃然、静寂,你要问光之教堂值不值得专程花数小时来一趟,我可以回答如果不是有强烈偏执的话大可不必,但来了铁定不会后悔。

往来光之教堂与车站之间的巴士是环线,回程时依然回到下车的春日丘公园等车,公园里有一座小神社,在门口就能瞄到里面的樱花开得不错。

春日丘八幡宫神社十分迷你,不消半分钟就能走完一圈。神社里种植两棵樱花树,配上木质构造的本堂与绿色植被,很有小清新的感觉。在夏天,春日丘八幡宫与春日丘公园更会举行夏日祭活动。

日本普遍种植樱花,所以有时候不用去到那些声名在外的赏樱地,在街头巷尾随便一走一拐弯,便总能与开得正好的樱花迎面遇上。

临近傍晚,越来越多放课后的孩子到神社和公园,男孩子或是在打棒球或是在踢足球,女孩子则欢快地荡秋千,欢笑声浸染晚霞,像极了小时候看的日本卡通片的情景。

日本人做事出了名极致,极致二字也很好地体现在赏樱上,白天看不够樱花的美,干脆在夜晚把樱花照亮继续观赏,夜樱活动也由此衍生。
作为有名的古都,同时也是最受欢迎的赏樱城市之一,京都可赏夜樱的地方很多,如清水寺、平野神社、二条城、圆山公园等。而今天晚上我们要赏的是有27年历史、几乎成为绝响的祗园白川夜樱。

祗园白川靠近京阪本线的祗园四条站以及阪急京都线的河原町站。晚饭后,我先送太太到河原町血拼,再自行步行前往祗园白川。没想到从车站一出来,就被高濑川的樱花惊艳到了。

这应该是这趟旅行到目前为止看到过的开花状态最好的樱花了,在路灯的映照下,树上的几乎每一朵樱花都是粉白饱满。

桥上樱花随风微动,桥下河流流水潺潺。高濑川是一条在17世纪初开凿的人工河,与鸭川分流并与其平行向南流淌,最后注入宇治川。

京都网红烤肉弘烤肉店,因为网上预约名额早已爆满,最后的两个晚上我们打算walk in碰碰运气,结果当然是吃了闭门羹了。

高濑川所在的木屋町通是一条与鸭川平行的近3公里长的小路,据说是得名于以前路上众多的木材店。如今木材店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两边连立的食肆。

木屋町通旁的支出的小路上隐藏着许多居酒屋和小餐馆。

虽然一些树梢末尾还有些含苞待放的花苞,但站在高濑川的小桥上望向远处,依然是一片粉白的樱花林。

把太太送到河原町商场门口后,我们就分开行动,她在药妆店里醉生梦死,我就钻进祗园白川樱花的纸醉金迷中。偶遇一架等客的计程车,车顶上花瓣状的logo与后面的樱花相映成趣。

走过四条大桥,沿着大和大路通往北走,在到达白川口瞬间被漫天的樱花惊艳到了!茂密的树枝枝头密密麻麻地挂满了满开的樱花,四面八方的灯光把茂密的樱花照得透亮。

来感受下被漫天樱花支配的画面,樱花几乎铺满了整个头顶,也把夜空遮蔽得密不透风,仿佛置身于由樱花铺就的白日中。

来一张老法师视觉下的夜樱。

祗园白川的夜樱活动官方称为宵桜ライトアップ(light up),是当地的一个由60家店家组成的协会所举办,每年的3月底到4月初,从18:00到22:00,各店家外围的射灯及路灯等光源都会统一开启,照亮祗园白川樱花树。但从2017年开始,考虑到交通混乱及维护预算有限,祗园白川夜樱活动连续停办了两年。今年3月初,官方突然宣布重启夜樱活动,很幸运地我们算是赶上时候了。

樱花树沿白川而种植,而从大和大路通的白川路口到大和桥的这短短100米不到的小路,是樱花最茂密、夜樱最美的一段。路口放置了两张休息圆椅,椅子上的暗红色木伞与亮粉色的夜樱也是十分相衬。

小路两旁的樱花向中间靠拢,造就了一道华丽的樱花隧道,而在夜间灯光下,白天浪漫无比的樱花更显神祕鬼魅,这种被花海笼罩而不知昼夜的震撼要置身现场才能感受得到。

白川的流向总体呈南北,从巽桥到花见小路通之间的道路被成为白川北通,而从大和大路通到大和桥再到祗园巽桥这一段则是白川南通。祗园白川的樱花主要种植在白川南通的路两旁,这里也是京都重要的传统建筑保护区域。

穿过夜樱隧道,过了大和桥一直往祗园巽桥方向走去,这一段我最喜欢的樱花步道之一。虽然樱花的茂密程度程度有所降低,但系这里满足了我脑海中所有关于夜京都的幻想:樱花、流水、古建筑、石板路,当然还有我未能偶遇到的艺伎,几乎所有有关京都情怀的事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临河一侧的连排木质町屋,几乎都是茶寮或料理亭等高阶食肆。食肆靠河的一边是巨大通透的玻璃以及半遮掩的竹帘,当竹帘低挂时,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的风景,保持了用餐客人的私密性。这些料理厅大多不会在门口设定餐牌,从门外甚至分不清其是否在营业。顾客想到这些店内消费可不容易,料理亭会对顾客进行严苛的挑选,不会接受贸然登门的客人,顾客就餐基本都需要提前预约。

踏在石板小径上,脚下流水潺潺,眼前有樱花相伴,独具夜京都的韵味,也难怪这些高阶料理亭要在白川旁边扎寨。

夜晚的京都褪去白天的喧嚣,显得宁静安宁。京都的夜,是一首丽人的诗。

京都八阪神社,是日本全国3000多座八阪神社的总本社,也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这是正对着四条通的西门楼,朱红色的旧门楼与楼外现代的车水马龙,一门隔开两重天。

返回河原町接上太太后,我们在先斗町随意找了一家居酒屋撸串。京都绝大多数店铺不到10点闭门谢客,路上除了便利店几乎找不到有吃的,幸好有居酒屋安抚辘辘饥肠。

一天下来从伏见稻荷大社到醍醐寺,再到光之教堂,最后到祗园白川夜樱,很难去为今天的行程定一个确切主题,就像我初次接触后京都给我的印象一样,它有历史赋予它的独特个性,但又那样地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

(三)京都——和服、樱花、古建


Day 3 4月1日

要说最具京都风情的地方,清水寺及二年阪、三年阪一带绝对是头三号。从高台寺到二年阪、三年阪,再到清水寺,极具韵味的红壳格子和虫笼窗式的古老町家建筑延绵一路,这个区域也是日本重要传统的建造物群保护地区。至于如何优雅地游览如此具风情的区域?和服变装就是最应景的方式。

京都尤其是二三年阪一带有大量提供和服变装服务的店铺,其中一些规模较大的甚至可以提供网上预约功能。和服变装价格依时长、服饰的复杂程度、头发造型等的不同而浮动,租赁时长一般为半天到一天,部分需要在傍晚店铺打烊前归还。我们这次挑选了比较热门的冈本和服租赁,看中的是这里次日归还以及到旅店回收和服的服务。

我们依照约定时间来到店里,从登记、沟通、付款、挑选服饰和配件、换装等,又一次感受到日本式的细致服务,再一次感叹在日本无论是在哪里消费,都有一种自己真的是一名顾客的感觉,十分舒心。

日本和服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款式与之相衬,我们选择的是普通的和服正装。完整的和服穿搭除了和服本身之外,还有许多必要的小配件。先来一个买家秀。

和服最里面的称为“内衬”,可以理解为打底衫,内衬必须为白色和低领。内衬外会套上一层“长襦绊”,也就是领口白色的部分,因为要露出一截领子,为了整体效果的协调,长襦绊一般为白色或浅粉色。固定长襦绊的为“腰纽”,也就是围住腰的一圈白布。内衬和长襦绊穿搭好之后,就可以套最外层的和服了。和服依场合和价位的不同,材质和花纹都有所不同,有化纤的、植物纤维的、绢制的等。太太在挑和服时,发现每个码数的跨度有15公分之多,起初还担心不适合,但其实穿着时工作人员会根据客人的具体身高将过长的衣料折在腰部。

和服穿着完成后会在腰部套上一个“前板”,防止腰带滑落。前板外边系上“腰封”,使腰的部位更加美观,腰封上还会扎上起防滑作用的“带扬”。剩余的腰带会用在后腰处打出各种各样的结,最后在腰封外系上装饰用的“带缔”,再做些简单的盘发和编发,整个和服的穿着过程就完成了。

整个变装过程从选衣到穿着完成大概不到一个小时,出来后我和太太相互看了一眼对方,都有点被惊艳到了(太太说她是惊吓),差一把武士刀和日式和伞就可以完全融入当地了。我们二话不说赶紧抓紧时间出门压马路。
今天的目标就是和服变装拍拍拍,我把目的地设为两部分,一是二年阪三年阪一带最具京都风情的区域,可以将和服融入到当地去,二是一家极为冷门的樱花满开的神社,可以无游客打扰尽情地满足拍拍拍的愿望。

因为和服变装换上了木质人字拖,走路相对没那么方便,所以我在预约变装时特地挑了冈本在八阪塔旁的分店,一出门就马上进入拍摄模式。


法观寺旁的维新之道,一侧的高地种有连排的樱花树,与太太挑选的灰粉色和服十分相衬。

早上十一点不到,高台寺一带已经熙熙攘攘地聚集了不少游客,京都头号热门旅游区域果然不是盖的。为了躲避人潮,我们拐进了正路一旁的石塀小路。

石塀小路同属清水寺一带的传统建筑储存区,大概形成于20世纪初的大正时期。石塀小路的名字来源于巷道当年两旁的石墙,巷道结构蜿蜒曲折,很有广州麻石老街的感觉。穿着和服漫步在传统建筑与怀古巷道中,相当舒适。

对比起常年人满为患的二年阪三年阪,人烟稀少的石塀小路是截然不同的世界,颇有世外桃源的意味。

和服融入传统建筑中的画面太美了,摄影师也忍不住来露半个脸。

宁静古朴,隐祕高雅,对比起二年阪三年阪,石塀小路虽然没什么名气,但在这种无人的旧街道游走仿佛更能感受到京都所沉淀下来的历史韵味。
需要注意的是,石塀小路里以民居和高阶料理店为主,游览时切记切记不要大声喧譁。部分路段和门前有竖立著禁止拍照的指示牌,切记切记要遵守规定,不要影响他人和打破小路应有的宁静。

从石塀小路散步至二年阪,一路上遇到不少有意思的店铺,十来来分钟的路程我们足足走了一个小时。

路上发现了在许多动画片中出现的日式三色团子,瞬间唤起我们的童年记忆,不管味道如何,买了再说。

旧建筑保护区一带有许多茶寮店及料理店,他们大都只有一个简单的门面,但进到里面却别有洞天,日式庭院、枯山水等景观俱全。虽然被和服的腰封勒得紧紧的,但我们还是经不住肠胃的拷问进去小歇一下。

和服、布帘、古建、庭院,是春季的日本风物诗。

越往二年阪靠近,人流渐渐多起来,看到这标志性的大垂柳以及与之遥相呼应的垂樱,也就预示著到了。

二年阪至三年阪一路上没有连排种植的樱花树,唯独是三年阪上的这棵大垂樱,那壮观的阵势令所有人都无法忽略它。

三年阪的垂樱属于早樱,当它进入满开时也就预示著京都其他地方的染井吉野樱渐渐进入满开期。


二年阪连线著三年阪,三年阪则连线清水阪,随后通往清水寺。二年阪建于大同二年(公元807年)并由此得名,路两旁的建筑大多建于大正时代,今天大部分已经成为了特色小食店和杂货点。以此类推,三年阪便是建于大同三年。三年阪为石阶路,这段坡道是通往祈求平安生产的子安塔的残道,加之日文中意为生产平安的“产宁”和“三年”的发音相近,所以三年阪也被叫作产宁阪。
关于三年阪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如果在这里摔倒,会在三年内去世,当然了依国际惯例有凶兆必有化解的方法,万一不慎摔倒,可到石阶梯最下面的葫芦屋带回一个葫芦进行补救,因为葫芦“即使跌倒了也会自己爬起来”。这些传说大家听听就好,就当是提醒自己在三年阪行走时注意阶梯。

二年阪和三年阪人潮攒动,茶寮店、汤豆腐店、宇治抹茶以及售卖京扇子、清水烧、瓷器等店铺依木屋而立,仿佛令人有误入台湾九份的错觉。

要说哪个地方是来京都的旅客,无论是旅行团还是自助游的必游之地,清水寺必定占其一。作为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清水寺与邻近的二年阪三年阪在游客中一直人气高企。

清水寺的正门仁王门,门两侧放有京都最大规模的金刚力士。

清水寺位于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经历数次烧毁,现存的大部分建筑是在1633年复建的,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水寺得名于寺中清水,清水顺着石阶而下形成了音羽瀑布。

从寺内远眺京都城,可以看到远处的京都塔。清水寺面积颇大,主要看点除了仁王门和音羽瀑布外还有、大黑山、地主神社以及本堂。本堂就是在柯南剧场版中出现过的那个大型木质舞台,舞台本体由139根立柱支撑的,春秋两季分别被樱花和枫叶包围着,十分壮观。可惜自2017年起清水舞台开始大规模的整修,据说会一直持续到明年东京奥运。

清水寺门票上的图案,江户初期建成的三重塔,是日本等级最大的三重塔,里面安放著大日如来像。

仁王门旁的善光寺。我对清水寺兴趣不大,加上人多和下雨,打算只在外面溜达。而太太对柯南有着强烈的执念,即使在整修也誓要买票进去亲眼一睹清水舞台的风貌,结果当然是抱回一堆脚手架的照片出来了。

从清水寺下来返回至八阪上町人流稍微稀疏的地方,雨也刚好停了。不得不说穿着和服在这一带漫步,有整一个历史街区作为布景板,真的是传说中的一步一景。

祗园乃至整个京都东山区的地标之一,经常在明信片中出现的八阪塔,在一片低矮的町家民宅中非常显眼。八阪塔建于公元6世纪末,历经多次大火和多次重建。有意思的是,在日本的所有重要文化财产中,只有八阪塔是不定期对外开放的。

从八阪塔散步至祗园白川,一路上看到不少同样穿和服的妹纸,虽然偶然会看到一些和服变装的白人朋友和黑人朋友,但变装群体的主力军还是以中国和韩国为主的亚洲人,当中还有不少日本人。

回到昨晚白川路口到大和桥樱花隧道,再来感受下被满天樱花支配的恐(浪)惧(漫)。

如果说夜樱是一种鬼魅的美,那么白天的樱花就必定是浪漫的美,尤其是在日光的映衬下,浅粉色的樱花透着明亮的光芒。

白川一带的樱花现在已经8分开了,就剩下樱花树顶部的一点点还含苞待放,等我们三天后从河口湖回来时应该也就基本满开了。

春天京都的天气还真是难捉摸,中午在清水寺还是阴雨连绵得令人绝望,到了祗园白川居然慢慢开始放晴。时间不早,我们马上赶往今天最后一个地方,鲜有人知的赏樱祕境——六孙王神社。六孙王神社虽然小众,但其位置距离京都站不远,步行十来分钟便可到达,当然也可以选择坐巴士直达神社门口。一进入神社,我们都不约地喊了句“这太美了吧”。

灰色的鸟居和鲜红的灯篭,还有摇曳在枝头的盛开的樱花,我们对眼前的景色只有赞叹的份。

石制鸟居与遮掩其中的樱花,一派素雅洁净之美。

六孙王神社十分小,正殿前的参拜步道只有短短十来米。穿过步道,两旁的鲜红灯篭整齐而立,头顶便是由樱花铺排而成的花海。

神社中央有一座小水池,池上横跨著一座迷你的小红桥,微风吹过,低垂的樱花在红色的桥栏上轻柔地浮动,看得人心生安宁。

六孙王神社的正殿。六孙王神社名称中的六孙王是清和天皇的六儿子经基,承平天庆之乱之时前往当地平定并凯旋归来,被任命为镇守府将军,经基当年住所就是如今六孙王神社的所在地。经基去世后,大儿子满仲将他的遗体原地安葬并建造神社,这座小神社便是六孙王神社的原型。

六孙王神社在江户时代重建,并保留了神社中央的神龙池以及旁边据说是满仲诞生地的祭祀井。每年十月,六孙王神社都会举行例祭。

神社虽小,但也种植有染井吉野樱、八重樱、枝垂樱等不同品种的樱花,当然了,把整个神社装扮得如同樱花林的还是里面的三棵染井吉野樱的樱花树。树冠浓密,无数樱花连带着树枝低垂至地面,这是目前为止我见过的最大的樱花树了。

不过最重要的是这里一个游客也没有,比起人流炸裂的蹴上铁路等地,在六孙王神社想怎么凹造型就怎么凹造型,无人打扰。

和服变装的编发和装饰也是十分好看。

六孙王神社规模小但樱花茂密,在樱吹雪落之时白色的樱花花瓣很容易就铺满地面和灯篭,画面想想也觉得梦幻。

不知道是否因为本身不大的缘故,六孙王神社连手水舍都十分迷你,只有并排两个木杓。很多朋友到日本都会学着当地人一样在手水舍洗漱一番,这个洗漱的步骤还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在以前,日本人参拜神社时要到附近河川洗手,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里的河流越来越少,于是人们干脆将其搬到神社内,形成如今的手水舍。正确的洗手顺序是:在鸟居鞠躬完后,来到手水舍,首先右手手持木杓洗左手,然后交换洗右手,倒一点点水在左手送往嘴里含着漱口,吐一边后立起木杓让水顺着杓柄流下清洗,最后把木杓放回原位,即完成整个流程。

夕阳渐渐西下,光线也慢慢变得柔和。在二年阪三年阪一带,相机随便一举总有绝好的背景板在取景器里,这个在六孙王神社同样适用。

零散地飘落到水面的的落樱,也有一种宁静之美。

四下无人当然要撒一波狗粮。

我最爱的始终还是这座红色石桥,旅拍视讯的最后画面也是在这里取景,这是从视讯中撷取的单帧。

泛旧的木窗、红色灯篭、石制鸟居、小桥流水,当然还有低垂的樱花和西下的夕阳,构成六孙王神社最美最轻柔的一刻。

傍晚blue hour时刻,神社里的灯篭唰地一下亮起了灯,幽蓝的灯光将樱花染成了梦幻的粉紫色,如梦如幻。


天色愈暗,我们不得不离开。从六孙王神社出来后,也就意味着我们和服变装的一天也就结束了。

虽然今天的和服变装对于我来说颇为辛苦(太太倒是乐在其中不能自拔),没有穿人字拖习惯的我夹着人字木屐步行了上万步,但将要结束时却隐隐觉得有些意犹未尽,事后回想更是觉得这应该是行程的高亮之一。无论从历史还是建筑风貌上来说,古朴的京都比东京、奈良、大阪等其他地方都更加适合和服变装游玩。祗园白川、二年阪三年阪、鸭川一带众多热衷于和服变装的外国游客以及日本人就很好地印证这一点。而当真正穿着和服漫步京都,或是置身樱花树下,或是掠过石板与古建,才能更深地体会到,京都那种让人只消一口便沉醉的味道。

和服变装结束,但今天的行程内容还没完。今晚我们将入住有百年历史的京町家建筑十四春旅馆,这是此行中的又一高亮,为了游记的连贯性,具体留待下篇再展开吧。

(四)京都——町屋花见,两相着迷


Day 4 4月2日

有读过我游记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在以往的旅行中,我对住宿的要求并不高,干净舒适即可,也极少对旅馆花笔墨去进行介绍。但当旅行被冠上蜜月的名号,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太太一直想体验正宗的和式民宅,而我则对具有传统感历史感仪式感的事物感兴趣,而京都的十四春旅馆恰好一次满足我们的多个愿望。

十四春旅馆,单单是它的名字,就足以让人心荡漾,旅馆的门面也足够古朴雅致。

十四春建于明治42年,距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它也是日本国家文化遗产建筑。那么,住在京都市区一座百年旅馆里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且听我细细道来。

十四春的建筑形式为传统的京町家,即标准的两层木结构楼房,门面窄小,内部窄长,中部有一个安静的庭院,因其入口窄小但纵深狭长,又被称为鳗鱼的寝床。根据京都市的定义,在1950年以前按照传统的木造轴组构法修建的木造家屋才可以被列为京町家。

从正门进入后就是十四春的入门庭院,庭院内有一条用大小不一的石头铺就的道路,从主屋一直延伸至母屋,两旁植物的颜色依季节更迭而变化。

主屋是指外围一层包括正门部分,为高墙式结构,高墙上在腰间的高度设计有凸出的方格子窗户。十四春的主屋已登记为日本的有形文化财。

穿过入门庭院后到达母屋部分,母屋为两层建筑,前后分为母屋的主屋及地藏,两者相连,7家客房、浴室、洗手间、厨房等均设定在母屋。

二层的走廊,京町家窄且狭长的特点很好地体现在这里了。

母屋里的一些小细节。

母屋的中庭是一座迷你的小庭院,也是对我来说最饶有情趣的部分,白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罅隙照进房间,雨后雨水缓缓流过茂密的青苔,晚上灯笼亮起营造出淡淡的幽静。

十四春旅馆共有7家客房,分别分布在母屋的一二层,每间客房都有自己优雅的名字,我们入住的是月之间,另外还有竹之间、五月之间、菊之间、松之间、葵之间等等。这是我们房间的钥匙,用台湾话来说就是浓浓的古早味了。

月之间据说是仿照被称为日本建筑杰作的桂离宫而建造,但具体仿的是哪一部件就不得而知了。房间分为起居室和卧室,空间十分大,卧室是正宗的日式榻榻米,被褥十分柔软舒适。

房间外有L字形的阳台,可以看到一层另外一家房间的庭院,入夜后在走廊席地而坐、沏茶静思,感觉不能再棒了。

房间的一些小细节和小饰物,增添不少情趣。

日本的大部分传统旅馆都会为住客准备好浴衣,十四春也不例外。浴衣和我们昨天变装的和服相似,但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和服其实是包含浴衣在内的大和民族服装的统称,换句话说,浴衣是和服的一种。浴衣除了作为日式旅馆使用温泉或沐浴过后的衣着,也常见于夏天期间的节日祭典及花火大会中。

入住后,旅馆会提供精致的抹茶及当季糕点。

既然入住传统的京町家,怎么能不尝试传统的日式早餐。十四春的早餐由老板娘亲自制作,食材因应季节的不同而各异,我们今天的早餐有米饭、味增汤、烤三文鱼、银鱼、煎蛋卷、豆腐和其他我说不上名字的蔬菜。

传统日式早餐的复杂程度令人咋舌,光是摆盘每个人面前就有十多碟,什么是日本人的极致我想这应该能算其一。我和太太打趣说,在日本,洗一人份的早餐盘子数量可以顶上中式早餐的十人份了。

十四春公共区域的装饰,十分有味道。

其中一家客房松之间,老板娘趁收拾好的间隙领我参观,客房原为茶室,后来才辟为客房,房间里的竹栅天花板十分具看点,另外十四春的每家房间都有上了漆的奇木做装饰,十分古色古香。

中庭的植物。

因为是老房子,十四春的房间均没有设定独立卫浴,而位于庭院旁的公共浴池是这里的一大亮点。十四春提供西式浴室和传统日式浴室两种沐浴方式,虽然是公共性质,但却没有面面相觑的尴尬,因为在这里洗浴是需要预约时间的,老板娘会提前清洁整理,并调教好热水。传统日式浴室设定有用扁柏木制成的浴盘及其他沐浴工具,使用时先在外洗净全身,然后才可以进入温塘盆。在飘着扁柏木香的温汤里浸浴,可以说是舒服到没朋友了。

要说我最钟爱的部分,还是中庭的这座四方庭院。雨天雨水流过连片苔藓,晴天阳光攀爬石制灯台。静看雨打阳光,再多的心浮气躁也被治愈得服服帖帖。

极具年代感的布置、温馨的服务、传统的日式风吕及和式早饭,还有这种种糅合在一起所营造出来的极佳的体验感。如果不是日本旅店过早的退房时间,我必定一直在这里逗留至最后一刻,如果不是旅途时间有限,我更愿意在这里多待上好几天。矫情也要说一句:一切都好,只恨太匆匆。

虽然昨天游览的二年阪三年阪一带极具京都昔日古都风情,但毕竟游客还是太多,或多或少影响旅行的舒适感,所以今天我们就选择两个人少景美的冷门地,首先前往离京都市不远的向日神社。
位于京都府的向日市面积仅7.72平方公里,面积是全日本的市级行政区域里第三小的。向日市的个头虽小,但来头一点也不小。公元710年,日本迁都至平安京,即今天的奈良,从此开启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阶段。公元781年桓武天皇登位时,平安京已是满城风雨,这就促使他祕密盘算为王朝寻觅一片新居所,向日丘陵一带成了他的新目标。然而好事多磨,随着负责兴建新都的大臣遭到暗杀,新都水患、疫病不断,向日市很快便结束了10年作为日本首都长冈京的短暂历史。
今天的向日市,虽然头顶着曾经的都城的名号,却游人寥寥,恰好带有避世的意味。其实向日市的看点可不少,五辻常夜灯、石塔寺、酷似岚山竹林的竹之径等古坟、神社、史蹟应有尽有,当然少不了作为都城名字的由来的向日神社。

从向日西站出来后步行10分钟就到达向日神社鸟居前,穿过鸟居,瞬间就被这长长的樱花参道吸引住。虽然是春天,但参道上同时带有春的樱花、夏的翠绿、秋的金黄,再加上参道具有一定坡度缓缓爬升,瞬间感觉如入梦境。

参道旁的宅院。

另一侧的稻荷社,以及里面的石制鸟居。

穿过长长的神社参道,到达向日神社的社殿。与隔壁京都市各种人气和知名度炸裂的神社相比,向日神社几乎毫无名气可言,仿佛只是一座可在日本街头随处偶遇的小神社。但和向日市一样,名气不大的向日神社却有着不一般的背景。向日神社建于奈良时代,传说这里是京都的上贺茂神社、下鸭神社的本源所在,东京明治神宫在建造时更是以向日神社的本殿作为蓝本,将其放大1.5倍仿制而建。当年的向日神社日夜灯火通明、香客不断,就连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及江户幕府的历代将军都对其礼遇有加。

如今的向日神社偏安一隅,在没有举办祭典和活动的日子,只有稀稀拉拉前来参拜的信徒,没有汹涌的游客大军,我才得以静静欣赏神社内适时开放的各种应节花卉。

向日神社本殿的覆屋,上刻“向日社”三字。

小时候看卡通片时经常看到参拜神社的画面,参拜步骤跟我们中国传统民俗上香一样也是有所讲究的。进神社前要先在鸟居前鞠躬,然后到手水舍漱口洗手,到正殿前先投钱再摇铃铛,依次鞠躬两次和拍手两次表示敬神,随后合掌表示感谢,最后再鞠躬,离开时穿过鸟居后再转身鞠躬即可。

虽然向日神社在旅游攻略上寂寂无闻,但它却是向日市最重要的神社之一,从4月的樱花节到、5月的神幸祭祀节,到7月夏越祓除、10月的御火焚祭等重大节庆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侧面反映出向日神社在当地的地位。

提起京都的伏见地区,大多数朋友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应该都是网红景点伏见稻荷大社了,然而这片地区的看点绝不止那么少,接下来我们就前往隐藏在这里的小众赏樱地,中书岛的伏见河道。

西向日铁路站,樱花树沿着车站站台一路种植,樱花+电车又是一对绝佳的搭配组合。

中书岛与向日神社一样,虽然小众,但交通十分方便,搭乘京阪本线到中书岛站,也就是转车去宇治的车站下车,出站后步行一小段就到达河道岸边。

樱花隧道之前有见过,但樱花河道还是第一次见,两岸樱花摇曳,十石舟游船穿梭其中,感觉更多一分清静安宁。

伏见水道隶属宇治川水系,过去是十石舟和三十石舟两种船类载人、米、酒等货物往来大阪、京都等地的地方。

随着时代发展,过去水运的方式早已消失。如今,伏见河道两岸种植了大量的樱花和杨柳,在赏樱时节,便衍生游船观光的活动,节目所用船只,便是流传下来的十石舟和三十石舟。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石”字为古时的容积单位,指船只可运载的容量大小,因此顾名思义,十石舟是小型船,三十石舟为大型船。

十石舟船身较小,可行驶的水道路程因而较长。河道两旁樱花的开放状态基本已达到8分,随手一拍都是樱花饱满的画面。

因为在岸上赏樱会更为自由,我们就没有凑热闹乘游船了,在岸边随意走走就已经足够浪漫。

十石舟游船上统一都挂有写着“清酒”、“月之桂”等字眼的灯笼。其实伏见中书岛是日本酒的发源地,是有名的清酒故乡,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清酒酿酒厂的总部,包括常见的月桂冠和黄樱等。在十石舟的登船码头附近,有一座月桂冠大仓纪念馆,是拥有近400年历史的月桂冠清酒的酿酒博物馆,里面展示了伏见的酿酒历史及日本酒的发展历程。

比起祗园一带,伏见河道安静得有点可怕,沿着河道走一路上几乎不见几个行人,直到徒步到十石舟停靠的天桥附近,才渐渐热闹起来。不过今年樱花季时微博上的几个日本资讯大号都狂推中书岛,估计要不了几年这里也会变成闹哄哄的,所以想来的话要尽早了。

头上京阪电车呼啸而过,着急地驶往樱花丛中。

沿岸酒藏林立,船上赏白花青垂柳,岸边看船划樱花河。

在京都,除了那些赫赫有名的神社和寺庙外,值得去一探究竟的还有那些大隐隐于市的店铺,专营和菓子的茶寮宝泉便是其中一员。茶寮宝泉的营业时间只到下午5点,为能争取更多在店内享用和菓子的时间,我们出站后决定打计程车过去,因为除却茶点本身,茶寮宝泉的环境也是十分值得称道。

茶寮宝泉的创始人起初在京都的日式点心老铺当学徒,经过多年的修行,最终独立出来建立了宝泉堂,也就是茶寮宝泉的本堂和前身。宝泉堂只允许外带,没有堂食供应,于是在几年前,宝泉堂在京都开设了茶寮,让人在品尝茶及现做的和菓子的同时,也能欣赏庭院的四季风情。

茶寮宝泉隐藏在下鸭神社附近的一片民居中,掀开门面的布帘,标准的日式庭院跃然眼前,中央一条不规则的石板小路将客人引至内庭,路两侧是细心养护过的青苔。

庭院的植物一带有生机,二不肆意生长,可以看得出是经过精心的打理。

推开趟门,店员先让我们在等候区点单,再把我们领到室内就餐区就座。茶寮虽大,但位置稀疏,桌与桌、客人与客人之间都留有足够的空间,大大提升用餐的舒适度。

我们所在的位置,正前方是偌大的落地窗户,窗户尽头便是春意盎然的庭院。

一些室内的散景。

茶寮宝泉所提供的和菓子依时节的不同而各异,因为对传说中的樱花味的食品心存敬畏,我们还是保守地要了一客黑豆麻薯和黑糖蕨饼。茶点的摆盘十分精致讲究。

关于茶点的味道,连续多年处于同类店家排名头两号的茶寮宝泉自然不会让人失望。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招牌黑糖蕨饼(わらび饼),口感Q弹不黏糊,配上少量糖浆后口感更加美妙。

能在一众同类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茶寮宝泉着实不简单。但我最爱的,除了和菓子本身,还有室外这标准的日式庭院,青苔、石块及石灯笼、手水舍、枯山水,组成一个独立的日式美学空间。

春天唱主角的新绿、梅雨天滑过古枝的雨水、秋天闪烁著红光的枫叶,能够面对着各个时节的日式庭院享用依季节的更替而变换著的限定和菓子,是一种多么奢侈而又平实的幸福。

茶寮宝泉外阳光耀眼的街道,仿佛与室内隔绝出两个世界。

今天过后,我们将暂别京都,坐夜大巴前往富士山下的河口湖。大巴晚上11点从京都站发车,时间还早,我们还是回到熟悉的祗园白川一带。

祗园白川的樱花感觉比昨天开得更旺一些,樱花7日的名号真不是盖的,一天一个样,估计从河口湖回来后京都的樱花就要满开了吧。

祗园巽桥附近的料理亭未到营业时间,窗户倒影著樱花,格外璀璨。

传说中赫赫有名的花见小路。“花见”在日语中意为赏花,但花见小路却没有樱花。从江户时代开始,花见小路便是日本最有格调的风月之地。如今的花见小路,两旁尽是门面精巧的茶屋、居酒屋、料理亭等店铺,其中一些高阶料理亭还会安排艺伎表演,因此在晚上,不时可见健步如飞、影影绰绰的艺伎在这里出没。

白川口的樱花,依然绚烂。

短短一天时间虽然只探访了4个地方,但行程的跨度却从京都的西边越到了南边。十四春旅馆+茶寮宝泉,向日神社+伏见十石舟,一边是京都传统的町屋风情,一边是京都小众的赏樱地。两面京都,看似两不相干,却同样迷人。

被夕阳余晖包围着的京都城,我们两天后再会。

(五)河口湖、富士山——须臾绘百景


Day 5 4月3日

说起富士山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作为日本的山岳信仰,富士山除了在当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是游客竞相追逐的物件。想近距离接触富士山,最直接的办法自然是从山脚下攀登。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一睹富士山的美景,还是要跳出山中,而山下的富士五湖便是最佳选择。
富士五湖是指位于富士山下不同方位的五个湖泊,分别是河口湖、山中湖、西湖、本栖湖、精进湖。各个湖泊的富士山景各有特色,当中景观之最的当属河口湖了。
河口湖位于山梨县河口湖町,从东京坐大巴4小时就能到达。因为距离关西较远,从京都或大阪出发只能选择JR倒一次大巴或夜间大巴两种方式,为了节省时间和少折腾,我们选择了坐夜间大巴。京都到河口湖的夜间大巴可以在官网上预订,但不知道为什么到最后付款时老是卡住,最后没办法只能求助万能的某宝。大巴从大阪始发,晚上11点半到达京都站外的巴士站,第二天早上8点半到达河口湖。不得不说日本的大巴真非常舒适,晚上司机会把车上的窗帘都拉下贴好,司机和乘客之间也用不透光的窗帘布封起,确保车内环境不会被车外的路灯和车灯影响。说实话我和太太都没试过坐夜间大巴能够一觉睡到天亮。

在河口湖站下车后,我们转乘红线公交前往旅店。河口湖是五湖之中开发最早的地区,各种旅游设施可以说是非常完善。河口湖主要有三条观光公交线,绿线可以前往西湖,蓝线可到达精进湖和本栖湖,我们换乘的红线则是绕河口湖的周游线,可以到达河口湖的各个景点。
在旅店简单梳洗后,我们就骑上旅店提供的单车出门了。河口湖其实并不算大,我们到这边主要还是休整度假,所以也不刷这里的自然生活馆、音乐盒之森等景点了,因此选择了骑行这种机动性强的游览方式。河口湖当地的特色食物是山梨县乡土料理,刚好最有名不动茶屋总店就在旅店旁,就权当brunch吧。

距离店家开始营业的时间还有不到半个小时,店员先请我们进去坐着等,身后这把巨大的绘扇相当有气势。

店里许多地方都可见富士山元素,包括牙签筒和餐桌上的铁架托盘。

这就是传说中的乡土料理,不仅铁碗大,分量也大。山梨县乡土料理是一种将馎饦面加上时令蔬菜和酱汤一起炖煮而成面食,作为主食的馎饦面,面条以面粉揉制成绳状或条状,相较乌冬面更为扁一些。馎饦面源于唐朝,后来传入日本改良成现状,据说山梨县出身的战国武将武田信玄曾经将乡土料理作为军人的野战食品。

一客乡土料理过后太太觉得还意犹未尽,于是便又点了马肉刺身,那味道……我吃了半块就吃不下了。回来我妈跟我说,那是因为我自己本身属马,所以吃不得马肉……

饱吃一顿后我们便开始沿湖边骑行,河口湖不大,但要看到河口湖与富士山同框的完美画面还是有点讲究的。先祭上一张河口湖地图。

在五湖之中,河口湖眺望富士山的角度最为完整,山的形态最为漂亮,而且因为有了湖水作为前景,画面也最为丰富。富士山位于河口湖南偏西的方位,绿色点为我们旅店的位置,想要无遮挡地同时看到富士山和河口湖,河口湖八音盒之森美术馆至自然生活馆一带最为合适。

唠唠叨叨了这么久竟然忘了放上主角的图,这是今天晴空下的富士山。时值正午,强烈直射的太阳光把富士山的线条感完全勾勒了出来。这是在八音盒之森美术馆前的湖边步道拍的,可以看到富士山被前方的小山麓挡住了一小块,真正无遮挡的机位还在前面。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眼看到的富士山,早在今天上午在大巴上我们就已经跟它有过一面之缘,那份近距离观看而产生的震撼感和立体感至今我还清楚记得,仿佛把手伸出窗外就能触控到。

在河口湖上欢快畅泳的河口鸭。

继续往前骑,来到一处小小的芦苇地,不但富士山露出了全貌,此时金黄的芦苇也能充当照片前景。

这一段数百米的沿湖步道除了有湖边的芦苇丛外,岸上人行道两端也种植了连排的樱花,只可惜河口湖町地区的樱花开花时间普遍比关西晚两周,樱花仍处于花苞的状态。

富士山为背景,樱花为前景,这该是多么美的画面,可惜时间上对不上,略有遗憾。在远古时期,富士山周边的火山活动便异常活跃,千万年间,在经历一系列的喷发、崩塌之后,才最终形成如今独立成形的富士山。而富士山最近一次大规模喷发已经是300多年前的事了。

庆幸的是,我们在河口湖赶上了大晴天,要知道在这里偶遇富士山靠的是RP,河口湖一年之中大多数日子都是阴天或下雨的状态。而在无风的晴天里,水面平静如镜,整座富士山便会完整地倒映在湖面上,这就是传说中难得一见的“逆富士”,而观看逆富士最好的地方便是我身处的河口湖,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五湖中偏偏挑中河口湖的主要原因。逆富士的景观出了名壮观,但也出了名不容易遇到,很多人为了这个绝景反复多次前往,依然无缘一见。很幸运的我们第二天早上恰好遇见。

我们一路骑骑停停,不知不觉到了河口湖自然生活馆,一路过来感觉还是长崎公园和樱花步道一带的景观最好,顺道为今天晚上拍富士山星空和明早的日出提前踩好点。

沿路返回长崎公园,靠近湖边也有一块芦苇地,比之前看到的更大片也更空旷。眼看四下无人无建筑无汽车,是时候把背了一路的无人机拿出来开开光了。但河口湖湖边的风很大,几乎把人都吹歪了,为安全起见,随手拼了一张宽幅的全景就下来了。照片最左侧是连线南岸与北岸的河口大桥。

我们一路骑到河口大桥上,夕阳渐下,把周遭一切染成了橙黄色。

富士山版的日照金山。私以为欣赏富士山最好的季节是冬春两季,雪是山的灵魂,山顶还没融化的积雪令富士山看上去更具神韵,当然了也像极了一杯雪顶咖啡。

在桥上看富士山和在刚才的河边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刚才的平面感觉强烈,犹如一幅展开的画卷。而现在富士山的立体感更强,巍峨的山体仿佛就在不远的面前,极具气势和压迫感。

我们经河口大桥一直骑到南岸觅食。河口湖是旅游开发最早的地区,各种旅游设施和专案、旅馆等完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交通。不知道是否因为人少的关系,河口湖的巴士包括红绿蓝线傍晚6点不到就停运,6点过后想要出门除了打计程车外就只能走路了,极为不方便。要知道日本计程车的价格极其昂贵,幸好我做足功课找了家能提供单车的旅店,才不至于在计程车上笑着哭。

晚饭后回旅店休息,我带上御寒衣服准备到今天白天踩的点撸星空。关西地区这几天天气反常,我们暂别京都的那天最高气温不到10℃。本来打算在这边避世两天在回去,结果河口湖更冷,入夜后气温更是跌破0℃,冷得没带足够衣服的我只好边骑车边唱好汉歌取暖。

天气不似预期,星空也不似预期。满心欢喜地准备收获星空下的富士山,结果湖的南岸的光污染实在太严重了。本以为没有夜生活的河口湖晚上会乌漆墨黑的,结果算漏了对岸的一票湖边酒店,酒店的灯光把星光压了下去,使得星空不够明显。另外由于没有明显的光源落在山体上,以致富士山几乎隐没在黑夜里,被去年壮观的印尼火山星空惯坏的我要哭了。

不过多张堆叠提亮后画面还是勉强能看,算是给了在寒夜里抖腿的我一丝安慰吧。

Day 6 4月4日

昨天撸星空失败,今天早上怎么也得撸点东西回来补数,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传说中的逆富士。
以我的旅行经验来看,就算白天的风如何肆虐,在晚上到黎明期间总会有一段相对平静期。果不其然,我来到昨天撸星的位置,虽然水面依然不断流动,但明显感觉到风小了许多。先来一张被称为富士绝景的逆富士来镇镇场面。

富士山的晴天难求,而逆富士更是天时地利人和配合的结晶。初升的阳光染红山顶,微风吹拂脸颊,脚下流水潺潺,原本焦躁的心境也随之平静。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正体会传说中的绝景有多美。逆富士同时也是日本旧版五千日元的背面图案。

偶然有三两只河口鸭划过湖面,如果不是远处的富士山,还颇有一种身处西欧小镇的宁静之感。

天渐渐大亮,风慢慢起来,逆富士的绝景也慢慢被打破。绝景之绝,大抵除了在于难遇见外,还在于易逝去。

趁风还没完全刮起,无人机飞起来。富士山与山下小镇一样才刚从晨曦中苏醒。

湖边钓鱼人,在承包一座绝美的鱼塘的同时,他自己也成了我镜头里的绝美风景。

富士山下,不仅有湖中之景,还有传统古建筑点缀其中,说的就是新仓富士浅间神社,即使你没听过它的名字,也一定在明信片上看到过红色的五重塔与富士山同框的画面。新仓富士浅间神社距离河口湖非常近,乘电车很快就到达其所在的下吉田站。

河口湖特有的富士急行线,一蓝一红刚好停在站台上。

车厢内充满富士山元素。

从下吉田站出站后,顺着指示牌的方向走10来分钟左右就到达新仓富士浅间神社所位于的新仓山下。从山脚上到五重塔所在的位置需要走近400级阶梯,这些石阶梯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咲くや姫”,这是日本神化中代表樱花、梅花和富士山的女神。说起樱花,新仓山下的樱花已成花苞,估摸著还要不到两星期就要满开了。

山脚下的鸟居,上有书写着“三国第一山”的牌匾。公元807年,富士山喷发,当时平城天皇派遣派敕使到这里举行富士山镇火祭,以保国泰民安,同时赐予新仓山“三国第一山”的封号。

从鸟居中远眺富士山。

新仓富士浅间神社位于新仓山的山腰处,神社建于705年,过去是甲斐国八乡的祭祀场所。

另一侧的荒浜神社。

新仓富士浅间神社外的空地应该是整个新仓山最热闹的地方了,上下山的计程车、旅游服务站、各种小食摊等都在这里扎堆。我们在这里小憩一下,食饱喝足再继续往上攀爬。

一串日本丸子,一颗敬富士,其他进我口。

终于到达五重塔下。五重塔真正的名称是“新仓山忠灵塔”,建于1962年,其身影出现在大部分有关富士山的明信片中。什么?你说没有印象?别急,真正的明信片视觉在上面。

从忠灵塔再往上,来到一个观景平台,熟悉的明信片视觉就在眼前。代表人文历史的忠灵塔,代表大自然的富士山,又是好一曲天工开物的完美体现。即使上方是光板天,即使是下方是光秃秃的樱花树,也毫不影响眼前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富士山与五重塔,最日本的元素都集合在这里了。

富士山不仅是日本人的山岳信仰和国家象征,还是自然风光方面的颜值担当,无论在哪个角度都掩盖不住它的风采。

下山时看到的鸟居背面,掩盖在一片郁郁葱葱中,很有夏天的感觉。

坐富士急行返回河口湖时已过中午时分,我们找了一家在河口湖站附近颇受欢迎的天妇罗餐厅。因为饭点已过,我们没排多久就可以入座了。

我对始终对天妇罗的兴趣不大,所以也没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

反倒是鳗鱼饭稍稍有点惊艳到我,饭味甜度适中,厚身的鳗鱼令人可以大快朵颐之余又不觉得过分甜腻。

回到长崎公园下的芦苇地,正好赶上富士山的日落。既然这两天行程的主题是富士山和无所事事,我们决定索性将其贯彻到底,在这里席地而坐等待日落。

富士山依然是富士山,夕阳依然照旧西斜,但我们却迎来了与他们相处的最后时刻,今天晚上我们将要离开河口湖。虽然很土但耳边还是不自觉地响起那句“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

无人机继续飞起,一路不辞劳苦地背上无人机,只为多一个角度记录眼前的富士山。说起“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富士山真的是为私人拥有的,准确来说是富士山山顶。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同时获得了富士山的拥有权。1606年,德川家康将富士山的山顶赠给了浅间神社。在1871到1945年间,富士山曾被国有化一段时间。一直到二战后,日本全国曾被国有化的土地纷纷归还民间,其中包括富士山的山顶部分。因此,富士山山顶是完全的私有土地,日本政府拥有的只是租赁权。不但如此,政府每年还需为此支付高额的租金。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答案就是日本的神社咯。

当然了,比起从中获取的旅游收益,所谓的高额租金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作为日本的象征之一,富士山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游客前往。2013年6月,历时10年之久后,富士山终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夕阳把芦苇丛映得闪闪发亮,身后的富士山依然岿然不动,在等待又一个黄昏与黑夜的到来。

来回两趟夜间大巴,只为一睹富士山的风采,当然要在它面前撒下两颗到此一游的狗粮。


最后时刻的日照金山,富士山我们冬天再会。

休闲的日子过得特别快,今天是我们在河口湖的最后一天,晚上将再次乘坐夜间大巴回关西。在我看来,除了亲身攀登上巅峰外,每天无所事事地坐着看着,骑单车环绕其而行,才是正确开启河口湖和富士山的方式。我暂时无缘得见全富士山的四季,但我却收获了一日四时之景下的富士山:日出与黄昏中、星空下、神社旁、倒影里。对于富士山,是信仰与颜值、敬畏与向往并存。正如爱尔兰诗人、版画家彼得•麦克米伦所说,不论富士山是否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始终是日本文化的中心。晴天相随时,“须臾绘百景”。

(六)奈良——精灵与人间

Day 7 4月5日

今天的目的地是位于大阪东边的,日本曾经的古都之一奈良。大巴上午到达大阪难波,我们在酒店前台寄存行李和简单梳洗后便出门。大阪去往奈良大概40分钟车程,有近铁和JR可选,近铁奈良站距离奈良公园等景点较近,JR奈良站则靠近佐保川。我们打算先去会一会奈良的地头蛇,所以就选择了前者。
奈良在日本的历史程序上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公元710到794年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奈良时代,奈良作为当时日本的首都被称为平城京。这期间,一方面,历代天皇注重农耕,社会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学习吸收中国唐文化,又通过唐朝接受了印度、伊朗的文化,使日本社会第一次出现文化全面昌盛的局面。在奈良时代,仿照唐朝都城长安的平城京建造而成,仿唐建筑、佛寺佛像、绘画书籍等大量涌现,为日本历史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今天的奈良,除了拥有各种国宝级遗产外,还有令全世界游客趋之若鹜的“地头蛇”,没错它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奈良鹿了。

早有闻说奈良的鹿匪为求口吃而奇招百出,除了会翻游客的包外还会顶人撞人追人咬人,所以我们在出站前都做好准备,把揹包收拾好,裤头带勒好。结果是,大概是刚睡醒不久,出站后根本一直都没有鹿理过我们好么……

沿登大路町向奈良公园靠近,鹿群慢慢多起来。别看它们蠢萌蠢萌的,如果你手上没有鹿仙贝的话,它们绝对不会多看你一眼。两手空空的我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了地头蛇还是需要敬的,鹿仙贝也还是要买的。但奈良公园门口卖鹿仙贝摊位前聚集了好几批鹿,对准备付钱的游客虎视眈眈,早有听说过公园门口的鹿是奈良的扛把子,为保安全我们和店家交易成功后迅速将货藏到揹包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所谓鹿仙贝其实是一种用无糖和无油的米糠和小麦粉制成的食品,后来在喂鹿是我偷偷掰了一小块尝了下,还真的是没有任何味道。

距离奈良公园入口不远处的冰室神社,这是日本罕见的供奉著冰神的神社。

冰室神社十分小,但里面樱花的阵容却是相当庞大,虽然神社内的樱花树只有几株,但樱花满开时简直快要溢位来了。

冰之神是守护制冰业和冷藏冰冻业的神,公元710年迁都平城京后,每年冬季都会在吉城川上游的冰池和冰室储存大量的冰,留待来年春天举行祭祀冰之神的活动,以祈求未来一年的风调雨顺、谷物丰收,众多的制冰或销售的业内人士也会前来祈愿。

冰室神社内最吸睛的莫过于本殿前的巨大的枝垂樱,开满枝头的樱花呈粉白色,乍眼看与染井吉野樱别无二致。因为体型巨大,满开时,冰室神社的樱花颇有几株胜千株的气势,十分漂亮。

乱入一头奈良鹿,太太平白无故被盯上了,追着她的手在一直嗅。

从奈良公园往里深入,就是春日大社。在过了万叶植物园后有两条通往春日大社的分岔路,辅道是一条斜穿的近路,但我们还是选择走正式的神社参道。

春日大社参道古木参天,一片郁郁葱葱,令人恍惚有种置身盛夏的感觉。参道两旁立有连排的石灯笼,以及嗷嗷待食的鹿。太太此时终于按捺不住准备投喂,刚从包里拿出鹿仙贝,一头本来在打盹的鹿马上凑上来。

小声跟你们说个小祕密,原来奈良鹿的PP是心形的。

春日大社参道上立著的石灯笼,其雏形其实是中国供佛的供灯形式,后来经朝鲜传入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为保护寺院内所献的灯火,日本在修建寺院时便在寺院的正面建造石灯笼。到江户时代,修建石灯笼这一方式被广为流传,并衍生出各种形式和形状的石灯笼。

而小鹿从石灯笼探头出来的画面,是我最喜欢的画面之一。有了鹿的相伴,寺院仿佛多了几分灵动,而有了石灯笼作背景,奈良的鹿也仿佛带有几分灵性。

当然了在这里,喂鹿依然是头等大事,谁手持鹿仙贝,谁就是最靓的仔,一票鹿儿追着你对你点头哈腰。这里小小科普一下,很多人在喂食奈良鹿时会发现它们不时点头鞠躬,部分国内的自媒体将这个行为渲染成是鹿对游客的“鞠躬致谢”、“感恩感谢”云云。但其实点头鞠躬的动作是鹿与鹿之间打架争抢前的讯号,所以鹿点头并不是表示友好,而是等得不耐烦准备要怼你了。

春日大社参道前的二之鸟居,背景是一片遮天蔽日的绿植。

通往春日大社另一侧的参道。

春日大社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与伏见稻荷大社一样,春日大社是日本全国3000多座春日社的总社,可见其地位。春日大社背靠着春日山,768年,由藤原氏家族的当家人藤原永手为供奉4尊神祗而主持建造。说起藤原氏家族,可真是666。当年藤原永手的爷爷藤原不比等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两代天皇,随后平城京建立,藤原氏家族开始了活跃在政坛并长达数千年,而平城京便成为了藤原氏家族辉煌的起点。在平城京的建城之初,时任大臣藤原不比从鹿岛神宫把家族的氏神之一武瓮槌命请到平城京供奉,以祈求风调雨顺。

说回春日大社,社内供奉著的神祗不是别的,而是藤原氏家族从鹿岛神宫请来的家族氏神武瓮槌命,以及后来陆续请来的经津主命、天儿屋根命、比卖神。值得一提的是,传说藤原不比等在请来武瓮槌命时,武瓮槌命是乘着鹿而来,因此平城京上下把鹿作为神的使者并将其保护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奈良鹿如此受待见的原因了。

而作为春日大社的神山,春日山从公元9世纪起便禁止采伐树木。1998年,春日大社和春日山原始林一同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奈良鹿不仅活跃在奈良公园,连春日大社附近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但奇怪的是它们从不踏入神社半步,也不会对卖鹿仙贝的摊档进行争抢和攻击。虽然奈良鹿点头鞠躬的有礼是人类臆想出来,但其实它们还是相当懂行道规矩的。

从春日大社侧面的小路往春日山上走,一路碰到林林总总的小神社,而且从神社牌匾上的名称就能猜到其所祈愿之事。像上面挤满了情侣的夫妇大国社就是祈愿夫妻和睦。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水占,所求出的签纸要放在水池里浸泡,上面的签文才会显示出来。

金龙神社,一看就知道是求福气和财运的,看密密麻麻插满四周的红色旗帜就知道它有多受欢迎了。我自然也不甘人后,我的要求不高,就随便求个暴富吧。

如果让我推荐在奈良必游的地方,春日大社及其参道必定是头号,但若然是让我推荐春天樱花季奈良的必游之处,那么这个头号便要顺延给奈良公园以及我们后来没时间前往的佐保川了。

奈良公园是成立于1888年的日本县立公园,放眼世界算是建成较早的公园之一了。1922年被日本指定为国家名胜。奈良公园占地660公顷,其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公园,偌大的区域内囊括了东大寺、兴福寺、正仓院等历史建筑,可以说是一座历史公园。

既然说是樱花季的必游之地,肯定少不了浪漫温婉的樱花。奈良公园内约有1700株品种不同的樱花树,其中以八重樱和染井吉野樱为主。这里的樱花树并不是连排种植的,而是随意散布在公园各处。

因为公园的面积大且樱花树广泛分散种植,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一棵无人的满开的樱花树,坐在树下悠闲地逗鹿。抵不过地头蛇的卖萌,太太已经逗得不亦乐乎不能自拔了。

奈良鹿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家天然纪念物”,为了保护鹿群,奈良当地甚至专门成立了针对奈良鹿的动物保护组织。在这里,所有车辆都要礼让鹿群,一旦发现有伤害鹿群的行为就要受到处罚。奈良鹿在奈良的地位之重可见一斑,在有效的保护下,目前奈良共生活着至少1200只奈良鹿。

阳光和蓝天下的樱花,闪著粉白色的光。

大半天的时间里我们“阅鹿无数”,它们确实如传闻中,有些会不耐烦,有些会用鹿角顶撞你,有些会翻包找吃。但无论怎样都好,奈良鹿始终都是这里的门面担当,是充当人与自然的沟通桥梁的生灵。在奈良公园,找一棵满开的樱花树,在树下晒著太阳逗鹿,或是与它们往林深处迂回地追逐,才是正经事。

在公园内的小摊档牵了一枚草莓大福,香酥软糯,再佐以一小碗绿茶就完美了。

奈良的东大寺,其名称来源于其平城京以东的位置,也叫大华严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寺,是日本68所国分寺的总寺。东大寺是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在迁都平城京后的728年建立的,其建造意图是效仿武则天在洛阳紫微城造大佛铜像通天浮屠及在龙门奉先寺雕刻大佛石像卢舍那大佛。1998年,东大寺作为古奈良历史遗蹟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东大寺内包括大佛殿、二月堂、三月堂等都十分值得一看,但由于我们下午还有另外安排,只好匆匆别过。

沿登大路町往近铁奈良站走,距离奈良公园入口不远处便是兴福寺。公元669年,藤原不比等的儿子藤原镰足患病,其妻子为祈求丈夫病愈,在私宅院内建造了供奉释迦三尊像的山阶寺。数年后,山阶寺移至奈良县的厩阪,并改成为厩阪寺。710年,厩阪寺迁移至如今的地址并更名为兴福寺。当时,在天皇和藤原氏家族护持下,兴福寺发展迅速,很快便成为了奈良时代的四大寺之一、平安时代的七大寺之一。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幕府渐渐不再拨予俸禄至兴福寺,使得寺院财源渐失,直到江户时代兴福寺才又得到护持。上图为日本第二高塔,高50.1米的兴福寺的五重塔,仅次于京都东寺。塔内东南西北分别供奉著药师三尊像、释迦三尊像、阿弥陀三尊像、弥勒三尊像。

建成于714年的兴福寺中金堂,经历了多次的火灾、雨水侵蚀,中金堂最终于2000年整体损毁,内里的佛像被移到北面的临时金堂。眼前的崭新的中金堂为新落成不久。

除了鹿和神社,奈良另一名产要数柿叶寿司了。虽然如今奈良的柿叶寿司有数家分号,但最正统的还是至今有近160年历史的平宗柿叶寿司。

平宗柿叶寿司主打的是盐渍青鱼,将薄片的青鱼放在寿司饭团上,然后包上柿叶,以辟除鱼腥味、保持鱼片鲜度的同时,增加青涩的柿叶香。据说因为奈良离海较远,难以吃上新鲜鱼类,于是从海边到奈良打工的人将捕获到的鱼肉用盐醃制后放到饭团上,再包上具有防腐功能的柿叶以保持寿司的新鲜度,由此成了柿叶寿司的由来。事实上柿叶寿司入口后明显感觉到没有普通日本寿司的鲜味,但因有柿叶加持,整个口感十分清香清新和清甜,别树一帜。

平宗柿叶寿司所在的奈良町,这一片区完好地保留着古代町屋和店铺。奈良町旁有以一汪池水,是修建于749年的人工放生池猿泽池,四周有柳荫覆蓋。时间足够的话,从奈良公园出来后在这里闲庭信步也挺不错。


猿泽池北面的三条通,满开的樱花从商店的背后倾泻下来,与阳光一同随风摇曳。

在奈良的短短大半天就这样结束了。很多人到关西旅行都会选择住在京都或大阪,然后当天往返奈良看鹿。但其实作为古都,奈良的看点觉不单单只有鹿群,还有东大寺、唐招提寺、法隆寺等等一大批唐式遗韵,以及此次我遗憾未能到访的佐保川及若草山。奈良的魅力有多种,信步于奈良公园的樱花树下,看小鹿在花间树丛中穿行或舔舐地上落樱,这是奈良,是精灵的奈良。待华灯初上,从唐代古建出来,别过溼润的青苔与古老石灯,深呼吸后看长夜里星火闪动,这同样是奈良,是人间的奈良。

(七)京都——一杯敬樱花,一杯敬菸火


Day 7 4月5日

先来一张镇楼图:

是的,促使我放弃奈良樱花满开的佐保川的元凶就是它,岚电樱花隧道。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铁路控,在旅行中经常痴迷于寻找当地有特色的铁路系统。曾经完整地坐完西伯利亚铁路全程,从俄罗斯的金秋穿越至北极圈的雪域,也在热浪滚滚的夏日,在斯里兰卡登上海上火车贴著印度洋而过。夏秋冬四季的火车经历都存好了,唯独欠了春天的。当我第一次看到电车从樱花丛中穿过的照片时,我笃定那幅缺少的春天列车的照片,就是它了。

所谓岚电樱花隧道,其实并不是在岚山,而是指京福电铁岚电北野线的宇多野站与呜滝站之间,长200米、两旁种植有70多株樱花树的铁路,如图上星标所示。

到达樱花隧道的位置,最便捷的方法是坐岚电北野线在宇多野站或呜滝站下车,然后再徒步过去。这几年间因为成了热门的拍摄地,所以在每个拍摄点都配备了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每到春天的樱花季,原本绿色的隧道随着樱花的满开,渐渐被染成一片淡粉色。电车鸣笛呼啸而过,牵扯着花瓣缓缓坠落,这就我想要的开往春天的列车的感觉。

岚电北野线属于短途线路,车厢也只有短短两节。车厢颜色有淡黄、绿色和紫色。私以为紫色车厢穿过樱花隧道而出的画面更具浪漫的感觉。

因为处于民居中,来这里拍摄的人都十分安静,即使交谈也克制着彼此的音量。看着有夕阳和樱花摇曳在窗前的民居,我不自觉地想,住在浪漫的樱花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铁路旁满开的樱花树,对比起在去河口湖前,现在的樱花简直就是处于怒放的状态。

岚电北野线的电车大概10分钟一班,每次列车到来前都会先鸣笛。听到笛声后,在蹲点的所有人“唰”地一下目光都默契地转向列车过来的方向。一顿快门声过后,又重新安静下来,10分钟后再次回圈。这样的场景想想也觉得有趣。

最上相的还是紫色的电车,与两旁淡粉淡白的樱花相衬时,颇有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浪漫感,仿佛处于动漫画面中一般,如梦似幻。这是我想象中最日本的场景之一。

天色渐晚,我们决定换个角度,到电车上欣赏这唯美的樱花隧道。在步行到呜滝站的途中,遇到许多散落在民居中的樱花树。

夕阳西下,漫步在日式街道和民居中,脑海里不禁浮现小时候卡通片中主人公放课后跑步回家的场景。

电车司机位置都在前进方向的左侧,而右侧是可以通过透明玻璃窗直视前方铁路。为了拍到电车穿过樱花隧道的画面,人们都挤到车头前面处。我因为要拍摄视讯,不能跟太多人贴在一齐,于是灵机一动选择几乎没有人的车尾处。

樱花与日本电车相衬,灿烂金黄的夕阳其实也不遑多让。


终于穿过刚才我蹲点的樱花隧道了,这是从视讯中撷取下来的单帧画面。于我而言,我还是更喜欢当主角的列车穿越樱花隧道而出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樱花季中,有3天的夜晚是岚电夜樱的开放开放时间。晚上,铁路两旁的樱花树下会点灯,照亮挂满枝头的樱花,当列车经过时,司机会关闭车厢里的灯光并放慢行车速度,让列车缓缓穿过璀璨如火光的樱花隧道。
今天晚上刚好是亮灯的第一天,可惜的是如此梦幻的画面我却无法得见,原因是今晚将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地,也是我期待已久的地方——平野神社。

从北野白梅町站出来步行前往平野神社,还没看到神社,便已感觉到人声鼎沸。神社满口停满了单车,当地人不断从四面八方往神社走去。站在巨大的鸟居下往里看,漫天的樱花遮天蔽日,十分壮观。

从参道往外看,头顶的樱花把天空遮蔽得密不透风,樱花下的小食摊红红火火地吆喝着招徕客人,浩浩荡荡地犹如一场盛大的樱花庙会。

日落过后,天空仍处在光线变化最丰富的blue hour。在余晖和灯光的映衬下,随着角度的改变,平野神社的樱花或呈橙黄色,或呈淡紫色,浪漫中夹带着梦幻。

平野神社建于檀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的794年,当时是宫廷的神社,是皇室成员的参拜地,武士政权也和平野神社保持着特别的联络。神社内的部分建筑是在1624年到1644年间兴建,本殿则被登记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从它的神纹为樱花造型可以看出,平野神社的精华是樱花。神社广植樱花要追溯到平安时代花山天皇在位时期,神社内种植有50多种共计400多株樱花树。公元985年,平安神社首次举办“樱祭神幸祭”,之后成了每年4月10的特定祭典。樱花祭典当天,民众先前往花山天皇陵墓参拜,随后参加神社及邻近地区的神轿,花山车和武士伫列游行。

通往正殿的楼门与参道,参道朱红灯篭亮起,使参道带上一层神祕感。去年9月台风飞燕重创日本,平野神社也无法幸免,神社的拜殿及多株樱花树倒塌,经过各方的努力现在算是恢复昔日的平静。平野神社在正殿里设有捐献箱,用以建筑和樱树的重建和修复,我随手投了一些以表心意,毕竟平野神社是我心目中最美赏樱地的top3。

平野神社的侧门,左右两枚大灯笼上绘有神社的樱花神纹。

如果单纯只有遮天蔽日的樱花林是不足以成为我心目中的top3,平野神社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樱花树下的庙会活动。在樱花季节,每逢入夜,平野神社内的步道上便搭满了小食摊与游乐摊,樱花树下满满地坐着赏樱的当地人。大家把酒言欢、大快朵颐,活脱脱一部樱花下的人间烟火剧。

夜幕降临后的平野神社,400多株樱花树将神社围得严严实实,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头顶上的纸制灯笼缓缓亮起柔和的光,辅以鸟居和古建作背景,虽然古雅味十足,却一点也不高冷清幽。樱花下既是举杯高歌,也是谈笑春日,生活气息从这里蔓延开。

平时寂寥清净的神社,每到樱花时节就人头涌动。神社内的小食摊档,没有豪华的食材,也没有华丽的摆盘,只是简单几种平民小食,大家在意的并不是售卖的食物本身,而是大家相约在樱花树下的这一夜。

赏樱的日语写作“花见”,每年春天,待樱花繁花灼灼之时,日本人便会以一期一会的心境相聚席坐在粉白的樱花下欣赏耀目绽放的樱花。

520 521
就像我在行前准备篇中所介绍的,一直到江户时代,日本的赏樱活动才在平民之间普及,当时人们主要是在白天赏樱。到了江户时代中期,“赏夜樱”才渐渐开始流行。二战后的泡沫经济时期,日本开始大规模使用照明装置,相继在一些有名的景点如清水寺、东京塔等以及桥梁上安装灯光装饰。在这种大潮流下,全国各个赏樱胜地也纷纷使用照明装置。

围坐在樱花下的,既有相聚天伦的一家人,也有聚餐联谊的公司同事,更有把酒碰杯的三五知己,平时极度压抑著情绪的日本人仿佛都在樱花树下得到短暂的释放。而满眼的樱花,又似乎乐得一场又一场的花见活动,为大家制造浪漫甜美的想象。

我与太太被周遭愉悦的氛围所感染,随即决定加入到花见的人潮中。烧红一炉炭,点几碟小菜,开两罐梅酒,席地而坐,然后相互祝酒。脸颊微染红晕,与樱花相映成趣,这是我第一次日本之行最曼妙无比的时刻。

微醺时在神社内漫步赏樱,沉醉又不失风雅。

离开时再看一眼平野神社那樱花下的人间烟火,一门之隔,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

依依不舍地从平野神社出来后已经将近10点了,我们加快步伐前往车站返回大阪。我们的酒店就位于道顿堀旁,出站后发现这里与京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貌高楼、商店、闪烁的霓虹灯,充斥眼前,这画风突变得有些措手不及。

已经是晚上将近11点了,道顿堀依然人来人往,换著是京都,这个钟数能找到一家开着的店就已经很难了,当然了便利店除外。

道顿堀的标志物,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广告牌之一,格力高招牌,相信很多人即使没到过这里,也一定在电视或者杂志漫画上看到过它。这个广告牌最初的登场时间要追溯到1935年,在这几十年期间,广告牌中的人物着装、跑道、背景等元素一直在变。2003年,格力高广告牌被认定为“大阪市指定景观形成物”,也就是城市的代名词。大家纷纷在它面前朝圣般自拍留影了,俨然大阪一大奇景。

道顿堀另外一大看点就是这些3D广告牌了,巨大的3D立体章鱼、螃蟹、寿司、丸子、拉面、河豚、饺子等等等等毫不遮掩地悬挂在门前,门面张扬浮夸又令人忍俊不禁,仿佛迫不及待地向每一位路人宣告他们的贩卖物。

(八)高田、京都——一目尽千本


Day 8 4月6日

今天是我们在日本的最后一天,根据樱花预报和实时开花资讯,除了吉野山、半木之道等地的晚樱,关西地区的樱花基本已达到满开状态,所以在赏樱地点的选择上就变得灵活得多了。即使是这样,我们不打算去任何一个热门的赏樱地,而是前往一个除了本地人外几乎没有外国游客的高田川。

高田川所在的大和高田市位于奈良县内,从大阪道顿堀启程前往只需倒一次车就可到达,虽然地点冷门但尚算方便。大和高田市境内的三个车站大和高田站、高田市站、JR高田站都位于高田川不远处,下车后沿着樱花彩旗的指引步行10来分钟就可到达高田川。

走到河川边,河两岸向远处延伸的樱花水岸赫然出现在眼前,看那阵势仿佛一直蜿蜒至数公里开外,不可谓不壮观。

昨晚刚在平野神社感受到什么是遮天蔽日的樱花隧道,今天在高田川就感受下什么叫似无尽头的樱花步道吧。

步道一侧的木制方形灯笼,树影和花影在透光纸上摇曳,安静美好。

从1948年至今,高田川两岸共种植有1200多棵樱花树,在河岸两旁延绵长达2.5公里。两岸茂密的樱花在头上交织,形成一座无尽头的樱花隧道。最赞的是为了方便游人赏樱,高田市把高田川的西岸划分为人行步道,没有车流的干扰,可以在这里肆无忌惮地凹造型了。

树上樱花方尽开,河中已有落樱飘。

日本人热衷于在樱花下野餐,程度跟咱们天朝大妈热衷于跳广场舞有得一拼,在樱花树下,只要有空地,总能看到有铺开席子而坐的日本人。只不过广场舞针对的是大妈,而樱花树下花见则无分年龄身份。

被樱花簇拥的住宅楼。

无论是在河道旁还是河岸上,极目远眺,都望不到尽头。

河流、马路、桥梁、交通灯,樱花似乎能跟城市里几乎一切事物般配起来,既可充当布景板也可跃到前方成为照片的焦点,仿佛有樱花出现的地方,画面总会变得温婉动人。

跨过高田川的中段的天桥,就是大中公园。在樱花季期间,大中公园会举办游园活动,整个公园热闹非凡。

在日本河川赏樱,觅食基本不成问题。日本人对花见的热衷催生出众多的樱花园游会和美食摊位。

我和太太也加入到当地的游园队伍中,在金鱼摊前充当一回卡通片里的主人公捞金鱼,然后打包了小食在樱花下的河岸席地而坐,赏花、聊天、拍照,自得其乐。

并不宽阔的高田川两岸,满开的樱花仿佛化成淡淡的粉白云霞,静静地倒映在河面,美丽梦幻,令人心生安宁。

人们于樱花下或围坐或散步,温润的节奏中,彼此间的寒暄、赞叹、笑容也似乎染上了樱花盛开的颜色,温柔、明亮、美丽。

并排骑车而行的学生,日剧里的场景。

这次行程中所见的两个以“千本”来命名的地点,一是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第二个便是高田川的千本樱。前面介绍过,“千本”描述的是数量庞大,在日本,可以以“千本”来命名樱花的地方不多,关西地区就只有吉野山和高田川。站在高田川旁,我又一次体会到“一目千本”绵延不断的气势。

从樱花隧道穿行而过的近铁列车。列车+樱花,始终是我的心头好。

樱花的明朗及柔美,仿佛可以令积藏在人们心里一整个冬天的阴郁沉闷全部散发出来。

这几天来,几乎关于所有赞美樱花的词汇我都已经用上了,脑海里再翻箱倒柜都牵扯不出更多溢美之词。但我的赏樱之旅还没结束。离开高田川后我们返回京都,太太继续转战河原町血拼,而我也乐得清闲,不再长途跋涉赶其他冷门的赏樱地,而是决定到冈崎疏水沿着运河漫步回归佛系赏樱。

初到日本的朋友可能听到过很多疏水道,疏水道其实是人工水利工程,说白了就是相当于国内的引水工程。日本在兴建疏水的同时也十分注重水道环境,在水道两旁种植大量的植物,其中关西地区在水道旁广植樱花的就有山科疏水、琵琶湖疏水以及我身处的冈崎疏水等。

冈崎疏水是琵琶湖疏水注入京都冈崎地区的水道,为了连线山科运河与鸭川运河而建设,水道两旁种植的都是染井吉野樱,樱花季樱花满开始非常漂亮,非常适合散步慢游。

冈崎疏水西面连线著鸭川,东面则连线平安神宫及人潮爆棚的蹴上铁路,可以说越靠近平安神宫方向人就越多,所以我决定先从熊野神社前的东大路通一带开始走起。

河道旁的民居,就像住进了樱花园里。

在清波绿水的映衬下,低垂至水面的樱花更显娇媚。

流水与樱花,真是百看不厌的老搭档。水令樱花更灵动,樱花使流水更丰盈。

对比起其他疏水道及刚刚的高田川,冈崎疏水道河面十分宽阔,因此也催生出冈崎十石舟的游船活动。每年春天,从樱花绽放一直至新叶发芽花瓣落尽,游船会从南禅寺沿着运河抵达夷川水坝闸口然后折返回原地。游船活动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冈崎樱•若叶回廊十石舟巡游”。

不止在水面,岸上的樱花同样迷人。

夕阳下,即将进入一天中最轻柔的时刻,岸边的樱花在光照下闪闪发亮。微风拂起,忽明忽暗。

“天也醉樱花,云脚乱蹒跚”。

盛放的樱花低垂,行人和车辆穿行在安静的街道上,偶尔有游船划破水面的平静。平安神宫以西的冈崎疏水,安静平淡得像一座偏远的小山村。

然而到了平安神宫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平安神宫是在1895年为纪念平安迁都1100年而建的,仿唐式的建筑内供奉著在京都在位的第一位天皇奉桓武天皇及最后一位天皇孝明天皇。平安神宫门前人山人海挤满了旅行团,所以我就不进去凑热闹了。这是平安神宫大红色的庆流桥与大鸟居。

冈崎疏水的尽头再往前,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蹴上倾斜铁道了。蹴上倾斜铁道是19世纪末为弥补疏水道高低落差过大而建的,用以执行专门运载船只的台车,辅助水道运送物资。到1940年功用不再后,便一直保留铁路的形态至今。

说蹴上倾斜铁路是京都最火爆的赏樱地一点都不为过,每年樱花季废弃铁路两旁的樱花盛放时,大批游客涌到这里,樱花树下是黑压压的人头和密不透风的人群,盛况比起广州春节时的花街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天一直都在人少的地方徘徊的我实在受不了汹涌的人潮,摁了一张照片证明来过后便匆匆离去。

行程的最后坐地铁东西线又回到木屋町通一带。

桥本町与木屋町通的交界位置,樱花与咖啡店相衬,洋溢着小资风情。

白天的高濑川,与晚上不一样的感觉。

微风起,樱花落,虽然才刚满开,但水面上已经积聚了不少落樱。遗憾的是我们今天晚上就要离开日本,赶不上樱吹雪的场景。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朴,樱花都能很好地融入其中。

樱花倒影在高濑川上,看不清边界,也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一如这些天的追樱之旅,明明走进了现实的樱花隧道,却又彷如置身于梦境之中,如真似幻的樱花季。

最后,就以一杯日本清酒结束这次赏樱之旅吧。

四、后记

作为遗愿清单里的目的地国家的top 1,我没想到可以这么快圆梦,虽然过程略有遗憾,但可以见证樱花从半开的半遮脸再到满开的恣意绽放,整趟旅程也算得上是完满。


花是美的,许多人都无法抵挡这种代表美的事物,因此每个国家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国花。虽然不是国花,但日本人爱樱花高于一切。每年樱花季,日本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从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花见活动,几乎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到公园或郊区去看樱花,各种与樱花相关的小说、诗歌、散文、摄影、浮世绘更是源源不断。樱花不仅是竞相追逐的物件,更成为了一个带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符号。

相比起桃花的艳丽、梨花的高雅,樱花自带一种清冷、矜持的气质。我始终觉得樱花的浪漫是后天而为,只有将樱花镶嵌于生活、城市、爱情等意象和具象当中时才能激发其浪漫元素。而我更为钟爱的是樱花那种脆弱但又热烈绽放的利落决断。樱花七天,樱花开得快,凋零得也快。春日暖阳,不消数天樱花便会挂满枝头;而一夜风雨过后,便又瞬间化作吹雪落遍地。当我置身于延绵不绝的樱花花海中,置身于各种由樱花营造出来的如梦似幻的美景背后时,更能感受到那种一年仅一回的轰轰烈烈、恣意灿烂的勇气。这种樱花带给我的思考更甚于视觉上的满足。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