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漁人碼頭

2019年9月5日(星期四)澳門第二天,今天開啟暴走模式,一大早前往「漁人碼頭」,組撒尼(上海話:幹什麼),不為別的,只為小情人拍美照




今天真美麗



漁人碼頭打卡OK,我們前往氹仔的「官也街」,於是到「金沙娛樂場」坐免費巴士,只有到「巴黎人」的穿梭巴士。

NO.2 巴黎人

巴黎人將浪漫且韻味十足的購物大街和廣場 — 蒙田大道、香榭麗舍大街、凡登廣場、聖奧諾雷路,一一復刻。這是巴黎人購物中心的正中央 — 凡登廣場,廣場正中豎立著旺多姆圓柱,上面刻有超過1352個浮雕。

這是巴黎人主大堂圓形大廳中央的「海神噴泉」。海神噴泉是法國海上貿易和工業振興的標誌性建築,以地中海和海上捕魚的動作為雕刻裝飾,集結了萊茵河、羅納河、葡萄以及小麥等元素的雕塑。

巴黎人門前「埃菲爾鐵塔」,到了夜晚隨着五彩燈光,變幻出不同色彩,可以說是美輪美奐。

NO.3 威尼斯人•外景

遠處聳立著的是「新濠天地」,那棟異常亮眼的外骨骼結構的「摩珀斯酒店」由已故的著名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女爵士所設計。

穿梭巴士到「巴黎人」後,步行前往「官也街」。「巴黎人」 → 「威尼斯人」 → 「偉龍馬路」環形天橋 → 「嘉樂庇總督馬路」 → 「施督憲正街」 → 「嘉模前地」 → 「官也街」,雖說步行有些遠,但是看到不一樣的街景。

NO.4 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

門前聚集著眾多年輕人的建築是「澳門民事登記局婚禮室」,是進行婚姻註冊的,對面就是「嘉模聖母堂」。

嘉模聖母堂
嘉模聖母堂建於1885年,後於1985年重修,是氹仔唯一的天主教堂。教堂樓高三層,外牆為黃色,前壁簡樸,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嘉模前地」下面幾棟嫩綠色建築就是「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共有五幢葡萄牙式住宅,由西向東分別為「葡韻生活館」、「匯藝廊」、「創薈館」、「風貌館」、「迎賓館」。當時第一棟樓「葡韻生活館」,展示澳門土生葡人的家庭生活及文化;第二棟樓是《藝文薈澳》之一的弗朗西斯科·列蒂的畫展《彩色亞洲》;第四棟樓是《藝文薈澳》之一黃家龍的雕塑《踱步者》,在龍環葡韻的室外也有「踱步者」雕塑,散佈在各個角落,和遊客一起欣賞美麗的澳門



另寫一篇遊記介紹「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以饗蜂友。

NO.5 官也街

「嘉模前地」和「龍環葡韻住宅式博物館」參觀好,繼續沿着「施督憲正街」走不遠就是「官也街」。

「官也街」 的南入口

「官也街」就是吃喝玩樂一條龍美食街




來澳門怎能不吃「🐷豬扒包」,咖哩🐮牛雜…… 實話說,真的好吃,特別是牛雜,在香港也吃過,根本不能和「恆友牛雜」相比。

55 澳門元

40 澳門元

40澳元大份

「官也街」的北入口

NO.6 新濠天地

「官也街」逛好吃好,坐公交車到「新濠天地」,結果方向坐反了,穿過大海,駛過大橋回到澳門半島




(澳門的公交車很多都是單行線,來回站點不在同一條或臨近的馬路上,而是相差很遠的),於是在司機的幫助下坐到終點站,免費重新坐車回到氹仔「威尼斯人」正門,穿過馬路來到「新濠天地」。
當時「新濠天地」作為《藝文薈澳》展出地之一,正在舉辦名為《不期而遇》的藝術展,眾多展品分佈在酒店的各個位置。我們是衝著KAWS《Good Intentions》而來的,並未特別留心別的藝術品。
在通往酒店大堂的摩珀斯一樓(北區)的通道兩側分別布展着 — 右側:Mathieu Lehanneur《9 Seas》;左側:趙趙《Sky》(天空)。

Mathieu Lehanneur《9 Seas》(馬修·雷漢尼爾:九洋)
卡拉拉大理石粉、樹脂每件 Ø110 釐米
為了表達海洋色彩的微妙之美,Lehanneur 使用全球9個特選地點的高清衞星圖片來創作此係列作品,以陶土及釉彩燒製出全球不同的海洋顏色,探討地球與自然的色彩奧妙。
從左至右、從上至下:
北太平洋(薩爾瓦多)- 伯朝拉海(俄羅斯)- 北冰洋(加拿大)
墨西哥灣(墨西哥)- 黃海(中國)- 北美五大湖(美國-加拿大)
戴維斯海峽(格陵蘭)- 大西洋(美國)- 大西洋(巴西)

為什麼心心念念要來「新濠天地」,就為了一看這個大塊頭




著名潮流藝術之父 — KAWS 親手打造的巨型雕塑《Good Intentions》




大塊頭位於摩珀斯酒店23樓的當代視覺藝術空間「藝賞二十三」( Art on 23)

Daniel Buren《Cabane Eclatee》(丹尼爾·布罕:爆炸小屋)

《不期而遇》呈現了當代藝術從傳統表達模式中的蛻變與成長。展品來自世界各地著名藝術家,他們以各種各樣的形式探索和表現藝術的深度和美學,每件展品都能為觀賞的人們帶來獨特的震撼、啟發和反思。
主辦機構:新濠博亞娛樂有限公司
策展人:Frederic Winckler
展場地點:新濠天地
開放時間:06/06/2019 ~ 31/10/2019
參展藝術家:查爾斯•佩逖倫、歐文•沃姆、尚米歇爾•奧托尼耶、胡里奧•勒帕克、馬修•雷漢尼爾、趙趙、KAWS、波拉•彼薇、大巻伸嗣、丹尼爾•布罕

KAWS《Good Intentions》(好意)

KAWS《Good Intentions》(好意)
黑色非洲柚木605 x 305 x 248 釐米
和KAWS的大部分作品一樣,這件雕塑亦深受流行文化影響。猶如玩具,卻巨大無比的 COMPANION 為他最廣為人知的自創角色之一,融合米奇老鼠、小丑及骷髏元素,顛覆懷舊與理念。一隻小的擁抱一隻大的 COMPANION,喚起同理心感受,讓觀眾反思人際、親子關係。

藝術家:KAWS
KAWS (1974年生於美國)是知名限量版玩具及服裝設計師。他的本名是白賴恩.唐納利(Brian Donnelly),生於東岸的新澤西州。他從小學時期開始就對塗鴉產生興趣,可以花上一整天在紙上練習塗鴉。90年代初期,他在紐約踏上了塗鴉藝術家之路。他的照片開始出現在大型廣告牌、巴士站,以至電話亭內。1996年畢業於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後,他旋即成為了迪士尼的自由創作人,專責製作動畫背景。隨着 KAWS 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他的塗鴉廣告作品亦隨即廣受青睞。成名後,他經常到世界各地工作,如巴黎、倫敦、德國和日本等。1998年,KAWS 獲得 Pernod Liquid 藝術獎,並得到一筆獎金。90年代末期,KAWS 開始設計和生產限量版玩具,在世界各地掀起熱潮,甚至風靡整個日本。他又與不同的玩具品牌合作,其中知名的作品包括重新設計的米奇老鼠、米芝蓮車胎人以及海綿寶寶等。

Daniel Buren《Cabane Eclatee》

Daniel Buren 《Cabane Eclatee》(丹尼爾·布罕:爆炸小屋)
鋼架、有機玻璃 280 x 550 x 550 釐米
概念藝術家 Daniel Buren(丹尼爾·布罕)以善於運用光和造型見稱,自1975年以來,Daniel Buren 一直利用立方體創作出不同的藝術作品,《爆炸的小屋》正是其中之一。這個酷似小平房的小型立方空間,因着樹脂玻璃的通透和顏色,讓窗戶、門等元素和其存在的空間直接聯絡起來。看似爆破的小屋,竟然微妙地和周遭環境完美地融為一體。透過其爆炸的形態,這座小屋反倒包圍了它附近的一切。
他以「爆破」為主題創作的這間彩色小屋,不但營造了一個結構美學與視覺藝術相互依賴的空間,更令人深入反思建築與藝術之間的關係。置身這座大建築內的小建築,觀賞者對於何謂藝術、以及藝術家和觀賞者在作品中扮演的角色,都可以有嶄新的體會和領會。

藝術家:丹尼爾·布罕
丹尼爾·布罕(Daniel Buren,1938年生於法國)是一位著名的法國概念藝術家,以其相間垂直條紋的場地藝術裝置聞名世界。過去50年,他憑藉令人難忘的藝術裝置、富爭議性的批判文章、發人深省的公共空間藝術品,以及與不同年代藝術家的合作專案,在藝術界留下了許多足跡。在他整個職業生涯中,布罕一直主張把藝術本體和裝載藝術的框架之間的關係複雜化。上世紀六十年代早期,他建立了一套激進的藝術概念,稱之為「零度繪畫」,這概念同時取材於經濟手段以及媒介和畫板的相互關係。1965年,他開始使用8.7釐米寬的垂直條紋作媒介,對何謂繪畫、如何呈現繪畫,以及藝術家創作的真實環境和社會環境作更深研究。布罕的每件作品都是在展示的原地建造,既借用該空間,又為該空間添上顏色。他的作品迴應了我們應該如何觀看和思想事物、不同的空間在社會和物理層面上該如何被使用、挪用及展示等疑問。在布罕的作品中,生活進入了藝術,自主藝術則與生活重新建立聯絡。

中庭大堂的12臺全景觀光電梯分別設定與金銀兩棟樓當中 ,高速電梯以每秒鐘攀升1層的速度,讓客人穿梭於建築鏤空的結構,飽覽中庭大堂及建築外部的巨集偉景觀。
此時只想說一句話:有錢就是好



NO.7 威尼斯人

「威尼斯人」與「新濠天地」一樣,作為《藝文薈澳》展出地之一,正在舉辦名為《流金歲月 — 當代陶瓷藝術展》

在「威尼斯人」的大食堂吃晚飯



NO.8 巴黎人•夜景

19:00 「威尼斯人」逛好,問服務員有沒有穿梭巴士到「葡京娛樂場」,服務員告訴我們只有「新濠影匯」有車回「英皇娛樂酒店」。於是穿過色彩斑斕的「埃菲爾鐵塔」來到「新濠影匯」。

NO.9 新濠影匯

「新濠影匯」最亮眼的就是「8字摩天輪」,夜幕下更是8光熠熠



漫遊·從浮世繪到動畫

新濠影匯為《藝文薈澳》活動舉辦了融合動漫和漫畫的獨特展覽 — 《漫遊·從浮世繪到動畫》。「漫遊」展覽展出多件以動漫文化為創作靈感的作品,並從傳統日本木版畫及筆畫「浮世繪」開始,探索當代日本動漫的演變和發展。
武士是日本古老的英雄人物,屬於日本封建時期和現代初期的貴族軍人和官僚階級。武士獨樹一幟的英雄戰士形象,激發了浮世繪不斷描繪他們的英勇事蹟;武士闖蕩江湖、連番血戰的故事傳頌,在動漫中也津津樂道。
在古代,浮世繪出現於昔日的新聞報紙、戲劇海報、漫畫及書籍插圖、廣告和旅行指南上,在講述時事新聞及呈現歷史事件方面,均發揮了重大作用。許多浮世繪都是由武士的領主下令繪製,以記錄戰爭,講述先祖如何獲勝,奪得領土,統治該地。江戶政府在1787至1793左右對色情浮世繪(春畫)管制更嚴,之後這些以武士為題材的「武者繪」就流行開來,成了供人賞玩的畫作。
浮世繪的故事情節、英雄人物和美學表現,啟發了日本的流行藝術和高雅藝術。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是日本江戶幕府的創始人兼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江戶幕府實際上統治了日本二百多年,從1600年的關原之戰開始,到1868年明治維新之前結束。德川家康是日本歷史上的傑出人物。他本是一個小諸侯(大名)的兒子,後來與力量強大的織田信長締結盟約,然後又和豐臣秀吉結盟。
豐臣秀吉死後,大名之間因奪取權力展開激烈鬥爭。德川家康於1600年在關原之戰中獲勝,並於1603年成為日本天皇的大將軍。他實現了前輩同盟者都沒有到的目標,就是將他的權力變為可繼承的幕府制度,建立了一個持續了近三個世紀的軍人政府。

加藤清正
加藤清(1562年7月25日一1611年8月2日)是安土桃山寺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大名,一位備受尊敬的武士和城堡建築師。他以幫助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統一日本而聞名於世。
傳說他年僅九歲時,戴着一副能劇的魔鬼面具,拿着把小小的武士刀,在他叔叔家嚇退了一群劫匪。
由於他戰績彪炳,被任命為「賤嶽七本槍」之一。「賤嶽七本槍」是在1583年的賤嶽之戰為豐臣秀吉立下戰功的七名猛將。

Genesis(創世紀),Exile
超級英雄Genesis(創世紀)的精美雕塑,身穿未來時代的服裝,而從他背後的錄影,以及展出的武士盔甲和浮世繪複製品,觀眾可以重溫日本往昔的時光。
Genesis(創世紀)的人物由Exile Hiro所創作,並於「放浪一族(Exile Tribe)2014年完美年度許願之塔巡迴演唱會之《革命》」中扮演主角。演唱會由日本樂隊EXILE和該國其他知名樂隊主演。這場由LDH株式會社製作的巡迴演出,吸引了超過100萬粉絲參加。2020年的「完美年度」將與日本的奧運年合作,再次巡迴演唱,屆時預計會有300萬觀眾(「新冠」讓一切都改變了




)。
這次展覽陳列了三套古代盔甲複製品,把觀眾帶回當代世界。

《滑鐵盧先生》
彭怡 香港塗鴉工作室
雕塑 2019年
由東京的時尚設計師所創造的小型塑料玩具,推出時曾大力宣傳,最先的藝術玩具因此而興起。設計師設計的玩具經常採納了動漫美學,並通過玩具公司、各種組織聯盟及御宅族網站大量曝光,變得極受歡迎。最近,這些玩具已滲透到當代藝術市場,如美國設計師 KAWS和聲名顯赫的藝術家村上隆等,也加入創作。藝術玩具的成功有賴民主的藝術創作方法。
Rainbo深受城市街頭藝術的啟發,她曾在倫敦滑鐵盧地鐵站著名的塗鴉聖地 Leake Street 隧道內留下了猴子的塗鴉,命名為「滑鐵盧先生」。
猴子的形象在古代亞洲人的想像中十分普及,主要是受《西遊記》孫悟空的故事所影響。日本動漫也受到這猴王啟發,特別是《七龍珠》系列著名的同名角色孫悟空。

Rainbo,彭怡,中國湖南出生,現居香港。從事多元化創作,包括街頭塗鴉、油畫、潮流玩具、雕塑、陶瓷及圖形設計等,擅長角色設定及故事創作。

新濠影匯另外一個吸引我的就是蝙蝠俠,全球首個以DC漫畫超級英雄蝙蝠俠為主題的四維模擬飛行體驗「蝙蝠俠夜神飛馳」。走到酒店深處看到恐龍世界,穿過霸王龍的獠牙巨口上二樓才看到。服務員以為我們要玩呢,告訴我們今天蝙蝠俠要休息了,明天再來



20:15 我們在「新濠影匯」坐免費穿梭巴士到「英皇娛樂酒店」,隨後一路慢行回酒店,無意間經過「義順牛奶」,於是品嚐了一下熱馳名雙皮燉奶和熱紅豆雙皮燉奶,確實好吃。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