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音樂:香港之夜

觀維港美景 賞風格各異近現代建築

香港維多利亞港的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的歷史和文化,兩岸的高樓大廈,燈火輝煌的夜景,是香港國際化大都市的象徵。維港也以它的歷史文化及優美風光,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列為「人生50個必到的景點」之一。

幾乎所有第一次到香港去的遊客,最能達成一致的第一件事就是:親眼看一看媒體上常見的經典地標——矗立在維多利亞灣高聳入雲風格各異的建築群。如同紐約的曼哈頓,上海的陸家嘴,建築設計的現代感和立面格調的多元化 ,無一不折射出這座城市的時尚元素、唯美意識和經濟座標。這些建築似凝固在維多利亞灣的華美樂章,展示著香港近現代建築的風格魅力。

繁華的維多利亞港是香港都會的縮影,要感受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到尖沙咀海濱花園去。海濱花園毗鄰維多利亞港,是一條沿海而建、約兩公里長的觀景步道。一路走來景觀開闊,沿途讓您看到這個香港中心點的千姿百態:維港兩岸的摩登建築群、維港上川流不息的船舶,晚上還有壯麗的燈光音樂匯演、特別節慶時更有盛大的煙花匯演。

如從尖沙咀天星碼頭出發的話,您將會途經鐘樓、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太空館、香港藝術館及「星光大道」等多個景點,以及半島酒店等一批建築精華。亦有遺存的舊址,只不過那僅是回眸一望的意外收穫。當你站在星光大道的廣場上時,港島美侖美奐的絕佳構圖會呈現在你的鏡頭裡。

倘若還想近距離聆聽這些凝固的音樂,你可以從港島的銅鑼灣開始,沿着維多利亞灣的岸線一路向西,直至上環。會展中心,中銀大廈,匯豐銀行,終審法院,中環廣場,添馬艦廣場(駐港部隊總部大樓),國際金融中心……當然還包括香港中央圖書館和立法會大樓,至於那些懷舊的諸如天星碼頭、叮叮車······,記憶裡自然保留着它們的一席之地。

在尖沙咀居中位置攝港島中環

維多利亞港,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 由於港闊水深,為天然良港。香港亦因其而擁有「東方之珠」、「世界三大夜景」之美譽。

在港島灣仔碼頭攝九龍尖沙咀

維多利亞港水域遼闊,水深港優,南有港島天然遮蔽阻攔颱風襲擾,氣候溫暖終年不凍,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也是與美國的舊金山灣、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港並稱為「世界三大天然良港」。

早年就已經被英國人看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從清政府手上奪得香港,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主導香港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關鍵之一。

可以說維多利亞港是「世界最特殊的海港」,既不是因為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不是因為其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超級規模,而是因為被譽為「東方之珠」的香港最最繁華地段,全部建在維港兩側。而維港,就處在世界著名高樓林立的香港繁華之地的環抱之中。

不過,隨着海港西部葵湧、青衣一帶貨櫃碼頭的興建,香港的海運漸漸離開了維多利亞港中心地帶,維港一帶轉而以旅遊和交通為主。

環球貿易廣場

環球貿易廣場位於維港北岸的九龍半島,在2010年建成。環球貿易廣場總高度為484.00米,總樓層數為108層,是香港第一高樓,主要作為寫字樓、酒店等用途。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中間的高樓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是香港第二高建築物,亦是全球第6高的摩天大廈。位於繁華的中環交易廣場附近,於2003年完工,是一個集世界級優質寫字樓、商場和娛樂設施於一身的總彙。

國際金融中心二期樓高420米、88層,寫字樓辦公室可容納1.5萬人,共有高速升降機62部。國金二期建築採用無柱式樓層設計,其外表由共重9000噸的1.1萬塊玻璃幕牆組成,大廈四周景緻可一覽無遺。

中環那麼多高樓大廈依然美麗,依然嶄新的呈現在人們面前,就會想到,這樣的氣勢和精緻沒有點底氣如何做的到呢?如果沒有那麼多國際跨國企業支撐,沒有大陸這麼多駐港機構,香港如何能保持如此動人又如此魅惑呢?

也許是因為香港太小的緣故,那猶如「水泥森林」中令人目不暇接的高矗建築,全都擁擠在這座包括眾多離島和海域在內僅有1100平方公里的城市裡 。但香港人迷戀這種「濃縮」。 超高層建築像「節節高」一樣鱗次櫛比。為尋求立錐之地,香港一度曾不顧後果填海造地,導致九龍和港島的海岸線不斷靠近,由原來的近2000米縮短為800米。在社會各界的強烈呼籲下,1997年,以《港口保護條例》終止了這種飲鴆止渴的擴張。

位於花園道1號的中銀大廈,是沿海岸線20多幢著名高樓中十分搶眼的一座。因籍籍無名時被美國總統肯尼迪夫人傑奎琳慧眼識珠,特邀其設計了肯尼迪總統圖書館而一夜成名的華裔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為這座大廈的設計者。這座佔地僅有13畝不到的狹小地盤,不僅成為貝聿銘作品中最高的建築,也代表了他的事業巔峰。後來引發了一場關於和匯豐銀行大廈之間的「風水之爭」,害得匯豐大廈在屋頂架起了兩門大炮對着中銀,也確是貝聿銘想壓住匯豐銀行大廈這座由英國著名設計師設計的曾引領全港建築潮流的風頭。

一幢米黃色大廈顯得特別耀眼,建於1979年。大廈造型獨特,底部呈向內傾斜的漏斗狀,像只酒杯,有防衞外人侵入之意。 那就是昔日的威爾斯親王大樓,前駐港英軍司令部,今天的解放軍駐港部隊總部。1997年6月30日晚18時15分,象徵英國管制結束的告別儀式在駐港英軍司令部外舉行。

記得香港迴歸,我第一次到香港見到八一大廈壁壘森嚴的樣子,讓人內心油然升起了一種中國人的自豪感。

在香港逗留期間,無論時間多麼緊張,到形如大鵬展翅的國際會議展覽中心去拍一張照片留做紀念,是每一位初次來港遊客的務必。位於灣仔博覽道1號的這處景點,曾因香港迴歸大典在此舉行,一時間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被新增了濃濃的國家意識和政治色彩。

會展中心新翼擴建耗資48億元港幣,面積較之舊址擴大了一倍。全現代化的外形,整個展廳面積寬廣,大片落地玻璃面對着景色秀美的灣仔碼頭,已成為全球智慧化水準最高功能最為齊全的展覽中心。

好好靜靜地欣賞一下這世界美景吧!

港島中環的摩天輪

看到中間比較低的建築了嗎?那就是著名的英國匯豐銀行,看到樓頂架著的兩門大炮了嗎?正對着中銀大廈的利劍。源於香港中國銀行與匯豐銀行的風水大戰。

香港最有名的一個「風水大戰」,這是全世界很多華人都知道的,就是貝聿銘先生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與匯豐銀行。 香港的建房是很講究風水的,重大建築工程都要事先請風水大師們指點一番。 「香港被英國統治過一百多年,金融機構行業中屬英國的匯豐銀行最早進入。中國銀行總部在這裏設點時,英國把最差的地段賣給中國。現在我們看到的「三把刀劍」型大樓,就是當年經貝聿銘設計的中國銀行大樓,貝律銘富滿詩意的說他設計的中銀大廈就像一根竹子,寓意中國銀行節節上升。而此大廈的三角幾何形狀,就好比一個一個藍色的水晶疊在一起。該大樓外觀形成的三面刀刃,分別指向香港總督府、英國駐港部隊所在地和匯豐銀行。

大樓在1985年年中破土動工,香港第26任總督尤德爵士1986年12月5日晚上在下榻的英國駐北京大使館心臟病突發,在睡夢中去世,終年62歲。其時匯豐銀行曾經一度股票大跌,匯豐銀行原本對於風水並無瞭解的英國人馬上請風水大師指點,在樓頂架起兩門「大炮」,並把炮口對準中國銀行。據說,自些以後,中行內部接連發事:效益下滑、副行長也被鋼炮「轟」下了臺……。

維多利亞之夜

早在30多年前,就從鄧麗君的朦朧歌聲中領略了香港夜晚的美麗:
香港之夜
「夜幕低垂紅燈綠燈
霓虹多耀眼
那鐘樓輕輕迴響迎接好夜晚
避風塘多風光
點點漁火叫人陶醉
在那美麗夜晚
那相愛人兒伴成雙
他們拍拖手拉手
情話說不完
卿卿我我
情意綿綿
寫下一首愛的詩篇
hong kong,hong kong
和你在一起
hong kong,hong kong
我愛這個美麗晚上
有你在我身旁…」。


維多利亞港的夜色比起白天更具一番風韻。登上夜遊維港的遊船,隨着遊船緩緩開出碼頭,海風吹來,船身搖曳,兩岸五顏六色的燈光映着在海面上如夢如幻,高樓大廈上的鐳射柱直射夜空,香港這顆東方之珠在夜色之中盡情地展現出她迷人的風采。

願這首合唱組合「香港之夜」 帶給各位美的享受。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