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六年前我在馬蜂窩(那個時候的名字還是螞蜂窩)發了第一篇遊記,記錄了那年四月在日本賞櫻的故事,很幸運第一次發遊記就受到認可上了首頁。
六年時間,累積了許多飛行,看過了許多美景,不變的習慣是在馬蜂窩寫下游記分享美好的時光、留住珍貴的回憶——10篇遊記、15萬字,像是一本青春的成長日記,記錄了那些發光的日子。
此時我坐在電腦面前,開始敲打鍵盤寫下我的第十一篇遊記,而這個新的開始,恰巧又是一篇關於日本的遊記。

六年前的日本之旅印象很美好,因此重遊日本的想法也一直在腦海中縈繞,只是想去的地方太多而假期又太少,一轉眼時間已經過了那麼久。。。這次為期一週的旅行,我們沒有去太遠太偏的地方,只選擇了東京和它周邊的地區,因此這篇遊記就一語雙關地叫做《東京周遊記》好了!

▲每次旅行的開始總會有宿命般曲折離奇的經歷,這次也不例外。。。
由於出差工作繁忙,原本第二天就要從昆明出發的我,在出發前一晚竟然還在成都加班並且妥妥地錯過了最後一班回家的航班。。。

▲但每一次面對曲折我又總能又化險為夷,這次也不例外!
第二天一早我從成都飛第一班回昆明,火速回家收拾行李,然後又啟程去機場飛香港轉機再去到東京,在一天之內飛了三趟去了四個城市。。。

▲不得不感嘆一句,國慶出行真的太貴了,由於經濟艙沒票,最後只好強裝富裕乘坐了國泰的商務艙


。。。到東京後又馬不停蹄換乘電車一路南下,幾個小時後終於來到了此行的第一站——伊豆北川!

① 溫泉旅館

▲伊豆北川是個很小的海邊村落,在半山腰的站臺上便能一眼望盡,這裏沒有什麼景點可遊玩,吸引我們來此的是一間好評如潮的溫泉旅館——望水日式溫泉旅館(Izu Hokkawa Onsen Bousui)——當然在我們看來這間旅館本身就已經是個值得前往的景點。

▲旅館藉助海岸陡峭的山體依勢而建,和重慶的吊腳樓有幾分類似,大堂位於八層建築的頂層,外接半山腰的公路,因此在大堂內透過全景玻璃窗向外望去,絕美的海景一覽無遺,有種「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感覺。

▲welcome drink是日本特色的和果子與抹茶,辦好入住手續,一對一服務的管家便會帶客人下樓去到客房。

▲所有的客房都面朝大海,雖然房間不大,但很精緻,每個房間內還有獨立的溫泉浴室。

▲窗邊有一個老式的CD播放機,已經很多年沒見過這玩意兒了,裏面只有一張CD,是日本音樂家瀬木貴將專門為北川而創作的音樂專輯《MOON ROAD》。
當音樂在耳邊響起,茶香在室內瀰漫開來,一路的奔波都煙消雲散,只剩下午後慵懶的愜意時光。

▲從旅館一層出來是海邊的步道,人很少,風很靜,只有海浪拍打岸礁的聲音。

▲我們沿着海岸漫步,偶爾也停下腳步為岸邊的垂釣者駐足。從忙碌的工作中抽身而退,躲到這偏僻靜謐的海灣漁村,這份寧靜的閒散時光甚是難得。

▲在村裡唯一的便利店裡買了零食,坐在海邊吃着薯片吹着海風。不知道是薯片的香味還是作為來客的陌生氣味,吸引來了好幾只野貓團團圍坐在我們周圍。

▲兩個小傢伙不吵不鬧,一路更隨着我,這一幕剛好被Vensie拍了下來。

▲一下午就這麼晃晃悠悠的過了,日光將盡我們回到旅館,在樓下看去是不是有幾分洪崖洞的味道呢!

▲傍晚的大堂雖然看不到日落,但這座宛如漂浮在空中的懸挑大堂、靜謐的藍色海岸線與室內溫暖的燈光交織出一副絕美之景,讓人忍不住想多拍幾張。

▲回到房間,女將已經將晚餐準備好,這份精緻可口又有儀式感的懷石料理讓人吃的幸福滿滿。

▲十餘道菜式吃完已是近兩個小時過去了,對於美食不太有研究的我難以描述每道餐品的感受,只能樸實無華且枯燥的說一句「我X,好吃」!

▲旅館一層有男女獨立的室內及室外溫泉,雖然是公共的,但我們使用時都沒有遇到其他賓客,幾乎等同於私湯了,體驗很好。
真正的私湯位於旅館的四層,需要預約,每個房間的客人可以免費使用50分鐘,我們預約了次日一早,希望能一邊看日出一邊泡溫泉。

▲次日一早睡眼惺忪的起來卻發現屋外淅淅瀝瀝落着小雨,看來邊泡溫泉邊看日出的希望是徹底破滅了


▲此刻有沒有想起一首老歌——「伊豆的雪像流星 / 露天溫泉背對你 / 我許的願是祕密」
如果你知道是什麼歌,說明我們大概是一個年代的


。。。

▲一泊二食的早飯吃的清淡而健康,海蟹湯和金目鯛的鮮美喚醒了味蕾!

▲離開望水旅館,我們今天要去伊豆高原附近的城崎海岸和大室山。半路換乘,喝了一杯可愛的咖啡。

② 城崎海岸

我們在伊豆高原住的是一家Airbnb上評價很好的傳統日式民宿,安放好行李後老闆親自駕車送我們去了城崎海岸。

▲城崎海岸位於伊豆半島東側,是由大室山火山噴發,熔岩流到海中被侵蝕後形成的礁石海岸。

▲日本的風景不同於中國名川大山氣勢磅礴,城崎海岸也是如此,雖然沒有驚濤拍岸的氣魄,但海邊原始古樸的自然環境還是讓人心曠神怡。

▲名聲在外的門脅吊橋其實也沒有給人太深刻的印象,總的來說這裏像是一個適合郊遊的濱海公園。你不能期待看到多麼壯觀的美景,人少、安靜反倒是一個適合散步的好地方。

▲靠近海岸溼氣很重,路邊甚至長了青苔,肆意生長的植物看起來也很久不曾修剪了。走在長長的公路上竟沒有一輛來車,那瞬間彷彿走入了一個廢棄的遺落祕境。

▲沿着靜謐悠長的公路回到海岸公園的入口,雨後的天空終於放晴,我們買了一杯好看多過好吃的雪糕等待前往大室山的巴士。

③ 迷霧與山

▲搭乘巴士穿過蜿蜒的山路,終於在太陽落山前來到了大室山腳下,迅速買了票趕上了最後一波上山的纜車。

▲大室山不高,海拔只有580米,但海邊雲層低矮,來到山頂彷彿已是立於雲端。
大室山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有着近乎完美的火山錐體,夏季被青草覆蓋時就像一個可愛的抹茶蛋糕。
可惜我一直沒有玩航拍,而且秋季山上的草地已經發黃,只能找一張網圖讓大家一睹「抹茶山」的風采。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們在即將變黃的山坡草叢中發現了不少紅色的花朵,造型妖嬈異常耀眼,這是野生的曼珠沙華,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彼岸花,看着看着就開始哼唱起來——彼岸沒有燈塔,把芬芳留給年華。。。

▲一轉眼突如其來的濃霧瀰漫了整座山頭,雖是宛若仙境,但山下的風景是什麼都看不到了


。。。

▲大霧遲遲不散,我們就這樣在迷霧裡沿着火山口走了一圈,因此聊起大室山山頂的風光,我基本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等雲開霧散時才發現,已經走完一圈回到了起點


。。。

▲沒看到雲海日落頗有遺憾,在廣播不停的纜車收班催促聲中,我們只能悻悻離去。。。

因為這個季節富士山沒有積雪,所以我們沒有計劃去富士山周邊的區域,但箱根有一點足夠吸引我們,那就是箱根神社的水中鳥居,這個絕美的景點實在太符合拍攝Vensie背影系列的照片了,所以我們專程從伊豆去了一趟箱根,雖然有些繞路,但能拍到滿意的照片還是覺得非常值得!

▲我們從熱海乘坐巴士前往箱根,兩地直線距離不遠,但中間隔了一座山脈,因此巴士真的是一路翻山越嶺。為了不佔用多餘的座位,我們把行李放在座位一側,雖然有些擁擠但一路也是睡的五迷三道,Vensie自製的遮光眼罩看起來頗為滑稽。。。

① 箱根神社

▲為了方便拍攝,我們選擇了離箱根神社最近的小田急山酒店(Odakyu Hotel de Yama)。放下行李就先去偵查一番,和預計的一樣,來這個網紅景點拍照的遊客排起了長龍,看來在此住一晚是非常明智的決定!

▲箱根是蘆之湖及箱根山周圍的一整片區域,其實還挺大的,有不少景點名勝。
而我們所到之處準確來說是蘆之湖東岸的箱根元町這個小鎮,小鎮除了箱根神社以外並無亮點,所以遊客往往不會在此過多停留。
傍晚遊客散去,清幽的小鎮讓我們更加喜愛!

▲箱根神社面湖環山,建於公元757年,是箱根地區最大的神社。
神社有多個鳥居,最著名的便是位於蘆之湖岸邊立在水中的那一座。

▲在日本鳥居是人界和神界的分界,通過了鳥居,就來到了神的領域。
亮燈以後的神社有種神祕的氣質,彷彿穿過鳥居下一秒就將步入一個奇妙的世界。

▲在箱根元町碼頭一側的岸邊,可以遠遠的拍攝水中鳥居。長曝光讓蘆之湖的水面變得絲綢般順滑,只可惜天氣不好,否則還可以拍到落日和遠處的富士山。

▲回酒店途中再次路過鳥居,試拍了一張。

▲次日清晨醒來,站在窗邊看着寧靜的蘆之湖,酒店花園裡的鳥叫聲讓人心情愉悅,雖然天氣是多雲,但被晨光照耀的富士山在遠山之間冒出了頭,我還是忍不住激動地叫Vensie來看,等下次富士山有雪的時候我一定要帶她去趟河口湖看富士、泡溫泉、做飛車、逛鬼屋。

▲來到湖邊架好腳架,白天遊人如織的網紅景點此刻空無一人,可以讓我們好好拍個夠。

▲空景的、有人的、她的、我的、合照的。。。沒人打擾拍得很盡興!

▲而最重要的是拍到了滿意的背影照片,這就算不虛此行了!

▲等我們結束拍攝,有當地人來到湖邊做祭拜。默默禱告之後,又向湖中投食、敬酒,一番操作看起來非常虔誠!

▲隱藏在蒼天古樹下的箱根神社清晨也沒什麼人,四處隨意走走,空氣新鮮乾淨,想想要是居住在這裏也是件讓人羨慕的事情!

② 蘆之湖畔

▲清晨的小鎮街頭只有早起去上學的小孩和街邊清掃祭壇的老人,沒有遊客的打擾,這大概才是小鎮本來的模樣。

▲沿着湖邊閒逛的我們走着走着便來到了舊時的箱根古道。

▲古道兩側有400年樹齡的柳杉,現存609棵,作為自然遺產受到保護。巨大的古杉樹粗壯筆直,枝繁葉茂,十分有氣魄!

▲有意思的是這些參天古木看起來像是長在人稀罕至的荒郊古道,可實際一旁就是車輛往來的公路,幾分鐘就可以從百年古道上回到現代文明世界,這種體驗真的是很奇妙,也不得不誇讚日本對自然環境的保護真是做得非常好!

③ 成川美術

▲古道一端便是成川美術館,入口的院落內有一顆樹齡達3000年之久的長壽之樹「大王杉」。

▲美術館內大多是日本本土的現代畫作,因為對日本文化以及畫作技藝不太瞭解,也就是看了個寂寞。。。但遇到這個和我同名的面具,還是以這樣獨特的方式來了個合照,四捨五入這個面具我也是戴過了哈哈


▲館內的觀景閣是個不容錯過的地方,透過長長的玻璃窗望出去,箱根蘆之湖的巨幅全景盡收眼底!

▲雖然雲層有點厚,但是遠處的富士山依稀可見,在長焦鏡頭的壓縮下看起來非常壯觀!

《灌籃高手》也許是很多80後的年少回憶,但這其中不包括我,所以我對湘南海岸、對鎌倉高校沒有什麼執念,只是聽的多了也不妨去看看。

① 高校前駅

▲江之電鎌倉高校前站的電車閘口無時無刻不擠滿了拍照打卡的遊客,如果不是來得很早,就不要妄圖拍到乾淨的畫面了。只要電車駛來道閘一落下,遊客就會一窩蜂站滿路口等待拍攝一張與江之電的合影。
好在我沒有Slam Dunk情結,不然作為一個偏執的攝影師拍不到乾淨的畫面應該會很失落吧。。。

▲相比於交通繁忙、遊客擁擠的電車閘口,路邊隨便一拍其實也蠻好看的。

▲江之電一班接一班不停駛過,拍照的人一波接一波樂在其中。

② 濱海日常

▲離開高校前站,我們沿着海岸線在附近的區域逛了逛。

▲在腰越站與高校前站之間,從居民區穿出的電車將轉彎沿着海岸線行駛,在這個彎道處可以拍到電車迎面駛來的奇妙畫面。

▲在岸邊看到當地人在翻曬銀魚,這應該是鎌倉的特產,因為中午吃飯時我們也點了銀魚拌飯。
但我原來一直以為銀魚是內陸的淡水魚,因為在昆明我就很愛吃撫仙湖那邊的銀魚炒蛋


▲這位女生獨自走過的背影很美,但卻顯得拍照的我很猥瑣


。。。

▲在江之島與腰越站之間,電車會在居民區的路面上行駛,時而鑽入狹小的民宅之間,時而與路邊的行人車輛擦肩而過,行人車輛與電車之間沒有任何隔欄,當地人或許早已習慣,但作為遊客的我們來說還是覺得很奇妙的!

▲中午我們從腰越站再一次乘江之電去到鎌倉的小町通,在那裡吃了美味的銀魚拌飯。

▲在路邊遇到了這樣一張環遊世界的海報——我朋友圈裡有位朋友在18年9月至12月間搭乘日本的和平號輪船,在104天裡途徑四大洲23個國家環遊地球一圈,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據他發的朋友圈說,他當時就是在日本街頭偶遇了這樣一幅海報然後決定報名前往的!

▲午後的七裡濱站附近,能拍到不少有趣的生活畫面。

▲在海岸邊看當地人衝浪也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岸邊這家名為Pacific的美式風格飲品店拍照很好看。

▲在湘南蔚藍色的海岸邊,百年江之電真的是鎌倉最獨特而美麗的風景。

川崎是這趟旅程中我們停留時間最少的一站,但對我而言卻是最重要的一站!
除了騎摩托的朋友,大部分人對川崎(Kawasaki)應該談不上有印象。但是在我心目中川崎是一座嚮往已久的城市,只因為這裏有一座名為電腦九龍城的遊戲廳——這絕對是我心目中最酷的地方之一


!!!

◯ 九龍寨城

在介紹我心目中的聖地之前,先簡單科普一下背景——
1898年中英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九龍半島與新界成為殖民地,但九龍寨城仍歸清朝駐軍管轄,成了殖民地中的一塊飛地。
二戰之後,九龍寨城長期荒廢無人居住,大量露宿者開始在此聚居。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九龍寨城沒有中國政府管理,殖民者和香港政府又無權進入,於是這裏成為了香港唯一一塊三不管地帶。
隨後三合會逐漸控制了九龍寨城,寨城日漸淪為了罪惡黑暗的貧民窟,人口驟增,成為了毒販、妓女、無證醫生以及逃難來港的社會底層人員聚集地。
九龍寨城內私搭亂建的房屋層層疊疊遮天蔽日,街道狹窄不見陽光,衞生條件也極其惡劣。在九十年代拆除前面積僅0.026平方公里的寨城內居住了多達五萬人,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
1984年底中英簽署《中英聯合宣告》,正式達成清拆九龍寨城協議。1994年九龍寨城清拆工程完成,之後改建為九龍寨城公園,劃歸九龍城區管轄。

▲以上照片來源於《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Ian Lambot / Greg Girard)

九龍寨城清拆已經過去近30年,但其在文化領域卻一直存在持續的影響力。九龍寨城這個獨立於香港繁華鬧市下的陰暗角落,黑暗但又充滿奇特的魅力,整合了貧民窟、烏托邦、無政府主義、黑社會犯罪等眾多亞文化特色,隨後成為了無數影視、動漫、遊戲取材的背景。而隨着這些現代文化作品的擴散與影響,九龍寨城成了很多人心目中已經消失的聖地。

日本人長期以來就對九龍寨城特別着迷,有細緻描繪寨城建築橫斷面的繪本《大圖解九龍城》,有融合了寨城元素的動漫及電影《攻殼機動隊》,但最著名的絕對是川崎這座仿九龍寨城風格建造的【電腦九龍城】遊戲廳!

——介紹到這裏就跟隨我的鏡頭一起穿越回到1988年的九龍寨城吧!

▲電腦九龍城(Warehouse Kawasaki)是日本連鎖遊戲廳Warehouse的川崎分店,於2005年開門營業。整座建築外立面由生鏽的鋼板製成沒有窗戶,建築風格與周圍樓宇格格不入,鏽跡斑斑的鐵門上雖然寫着【歡迎光臨】,但是大門緊閉看起來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

▲那扇生鏽的鐵門開啟後會出現第二道猩紅色的入口,有一種警示的氣氛,感覺像是要進入一間鬼屋,而牆壁上【電腦九龍城】幾個泛光字在藍色的馬賽克背景映襯下也顯得有幾分詭異。

▲穿過那個紅色的通道,你將會來到一條骯髒的寨城陋巷。
鐵皮波紋板的牆壁上到處都是殘舊的汙漬,還有80年代街頭所特有的牛皮癬廣告。除了逼真還原的視覺呈現,音響中還傳來嘈雜街市裡的粵語背景聲,仔細聽還能聽到香港特有的叮叮車的聲音,這聲光效果真的非常有代入感,讓人很容易就沉浸其中。

▲巷尾處是一家九龍粉麵店,汙穢油膩的窗子上寫着地道的港式餐食,最有意思的是牆壁上有一條紅色標語已經髒的快要看不清了,而標語的內容是【每隔一小時清潔消毒一次】——真是暗藏幽默讓人會心一笑


▲破敗的電梯廳的空間被牆上【電腦九龍砦城】的霓虹燈染成一片紅色,很有賽博朋克的味道!

▲來到二樓會有更多元化的場景。
這些破舊的建築、骯髒的牆壁、扭曲的佈線、逼真的小廣告,每個細節都令人驚歎!

▲這些場景的呈現得益於藝術總監Taishiro Hoshino及其團隊的巨大付出。
除了從香港找來了各種舊時物品——李小龍的電影海報、舊電視機、便宜的中國瓷器、熒游標誌、鳥籠、信箱、電風扇、甚至還有垃圾桶等等,他們的美術團隊還精心製做了幾乎覆蓋滿牆的各類牛皮癬廣告以及海報。

▲看似油膩汙穢的牆壁,其實是使用了極為逼真的老化技術,讓整個場景以及物件看上去甚至能傳遞出氣味和溼度的感覺。

▲在遊戲廳有限的室內空間裡,九龍寨城密集堆疊的私搭亂建甚至也得以重現,而那個時代獨具特色的無證牙醫也得到還原。
看到這裏你再返回去看看前面《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的書中照片,你真的會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如果不是牆角處的遊戲機提醒,我真的以為自己穿越到了1988年的九龍寨城。

▲在遊戲廳的三樓,【九龍別墅】的霓虹摘牌十分醒目,而一旁則是掛滿衣物的各家陽臺,擁擠逼仄如同鳥籠。

▲破碎的窗玻璃、為抵擋颱風而貼上的膠布、接收電視訊號的天線、搭曬在鐵絲線上的舊衣物,每個場景都充滿了大量迷人的、無孔不入的細節,實在是太令人驚歎了!
而這幅【蘇記肉食公司】的招牌,我甚至在一張香港的老照片中找到了出處。

▲遊戲廳還有四樓,但是關於九龍寨城的所有元素都集中在一至三層,因此四層我便不做介紹了。

▲換乘扶梯下至一樓,是先前電梯廳的另一側,整個空間同樣是被霓虹燈染成了極具暗示的紅色。

▲牆壁上赤裸的廣告和海報還有魅惑的燈光昭示了這是寨城內紅燈區的一條街巷,此時我正巧拍下Vensie路過的身影,褲子的反光恰好讓她看起來很像穿了一條妖冶的短裙,正好與背景和主題完美契合了!

▲不要錯過街巷內的視窗,透過其中一扇玻璃窗可以看到失足少女凌亂房間內的場景,細節還是非常到位,只是充氣的娃娃太過嬌美有些跳戲,因為照片無法通過稽核,只能任由各位想像了


。。。

▲走出這道很有舊時港風的八卦門,我們便回到了21世紀的川崎。

▲站在天橋上看着這間神奇的遊戲廳,這趟穿越之旅似乎還意猶未盡。

▲然而寫到這裏要非常遺憾的告訴各位,由於合約到期加上游戲廳行業的日漸衰落,Warehouse川崎店已於2019年11月17日永久關閉。
在承載了太多故事的九龍寨城轟然倒塌28年後,延續它冰山一角的電腦九龍城也無奈關閉。
慶幸自己在閉店前夕得以親臨,並將之記錄下來分享給熱愛它的人!

另外推薦B站一個視訊,比較客觀真實的拍攝了電腦九龍城內部的video tour——
//www.bilibili.com/video/BV1vJ411S7tU

▲對於九龍寨城文化熱愛的朋友,英國建築師林保賢(Ian Lambot)與加拿大攝影師格雷格‧吉拉德(Greg Girard)於1993年聯合出品的《City of Darkness: Life in Kowloon Walled City》無疑是關於九龍寨城最好的作品,在2014年他們又重新整理出版了《City of Darkness: Revisited》。
2015年中華書局出版了繁體譯本《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是一本非常值得收藏的作品。

▲看過心中發光發亮的九龍寨城,川崎的夜景再美也已然黯淡無光。。。

既然叫做東京周遊記,那麼最後還是得把鏡頭切回東京這座大都會。
東京很大也很多元,這是很吸引人的地方。就算住在東京也可以探索城市發現無數樂趣,更不用說只是旅遊幾日,每次都有好多地方想去。而這一次因為和愛逛街購物的朋友一起,自然是免不了一番血拚,但購物之餘我也去了幾個一直想拍攝的地方。

① 購物地圖

▲這次選擇住在赤阪,發現真是個好地方,周圍美食雲集交通又極為便利去東京哪個方向都很方便。酒店樓下的咖啡館早餐不錯,一杯咖啡下去神采奕奕地出發吧!

▲在東京逛街如果要買奢侈品或者主流品牌,那新宿和銀座都挺好逛的。但如果是喜歡潮流服飾,或者喜歡逛一些有意思的店鋪,那原宿、南青山還有表參道一代真的太好逛了,數的出名來的潮流單店基本全集中在這一片。

▲Supreme和NEIGHBORHOOD樓上樓下,我們到的比較早還沒開門。不愛跟風的我自然是更愛NBHD,購物建議趕早,因為每日貨品賣完就沒有補貨,開店的時候貨品和尺碼會比較全一些。

▲這對璧人便是之前和我們一起同遊西班牙的朋友,旅遊主要以購物為核心。
這趟旅程我和Vensie在東京周邊,他們在京都大阪,最後大家約在東京碰面。一見面就忘了旅行為何物,連續幾天都在瘋狂購物,東京酒店房間比較小,到了最後房間都基本堆不下了


▲#FR2在附近有兩家店,除了上面那家粉色的,還有這家黃色的。

▲NOAH是眾多美國潮牌中我比較喜歡的品牌,價格比起Supreme來真是良心多了!

▲這張照片真是將購物三強拍的入木三分。

▲相比於購物,我的樂趣更多是在這些乾淨精緻的街巷裡閒逛。雖然沒有什麼別緻的風景,但那種美好的氛圍讓人心情愉悅。

▲很喜歡階梯上塗鴉的這句話【We are the ones your parents warned about】,有沒有讓你想起小時候家長、老師讓你別跟他玩兒的那些壞孩子。。。

▲原宿的阿迪和耐克店都很有特色,除了會有在國內很少看到的各種奇怪聯名,店內的裝修也別具一格,例如NIKE店內的樓梯處便懸掛了一尊穿耐克鞋的勝利女神


▲東急百貨原宿店的稜鏡入口,多年前第一次來的時候就給我很深刻的印象,而這次終於完成了Vensie背影的打卡。

▲下午一路閒逛去到了代官山,喝了聽聞已久的小藍瓶Blue Bottle Coffee,只能感嘆一句包裝很美,至於風味嘛。。。讓我想起那句【它明明那麼普通卻又那麼自信】


▲走在代官山,我和Vensie不免閒聊起了那段著名的八卦,誰曾想一個月前Jay竟然時隔14年重遊代官山,哈哈哈,能讀懂我在說什麼的朋友應該都是三旬傑迷了吧


。。。

▲又一次路過蔦屋書店,我在代官山也算是故地重遊了。

▲陪Vensie逛到華燈初上,她終於肯陪我去拍照了。

② 新宿的夜

新宿的夜景有不少獨特迷人之處,時間匆忙我也只是拍了一些感興趣的地方,我會把拍攝點還有拍攝技巧分享出來,希望能幫助到一些喜歡拍照的朋友們。

▲思い出橫丁意思是充滿回憶的小巷,這是新宿西口一條不起眼的美食小巷,在短短80米長的小巷裡有90多家燒烤店和居酒屋,整條巷子食客擁擠煙霧迷漫,在新宿繁華林立的高樓下透出濃厚的煙火氣息,這裏也是日本深夜食堂的原型地。我們雖然沒在這裏用餐,不知道味道怎樣,但來此拍拍照,看看當地人下班後的生活日常也是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思い出橫丁人流量實在非常密集,難有時間停留慢慢取景構圖,因此需要提前觀察抓準時機拍攝。受限於取景距離我使用的是16-35mm F2.8 GM鏡頭,拍攝時使用最大光圈確保畫質,但店鋪與街道光源複雜且光比較大,一定要注意曝光的準確性。
不太建議使用50mm及以上焦距的鏡頭,取景較窄,難以表現周圍環境。這個地方是體現環境和人文的地方,35mm以下的焦距能將人物和環境都框在鏡頭內會比較好。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拍攝時一定要低調且友好,切勿打擾到別人用餐!

▲這是新宿的一個經典機位,在新宿西口不遠處的過街天橋上。利用長焦鏡頭對空間的壓縮可以拍到入夜後繁華的新宿街區,還有前方飛馳而過的大江戶電車。
為保證拍攝質量,三腳架必不可少,但天橋上來往的行人產生震動,因此既要抓住人少的空隙,又要抓住電車疾馳而過的畫面。
因為有三腳架,可以使用盡量低的ISO值以及小光圈來確保畫質,100mm左右的焦距比較合適取景構圖,橫向構圖可以突出電車和密集的樓宇,豎向構圖甚至還可以通過長曝光來拍下車輛的燈光軌跡,為前景增添一些元素。
再多說一個進階技巧,因為拍攝時天色已經太暗光比過強,這個時候可以使用多重曝光的方法進行前期拍攝,後期使用堆疊來得到曝光合理的照片。

▲在新宿的Gracery Hotel前方這個路口處,可以拍到Hotel Gracery Shinjuku大樓上標誌性的哥斯拉塑像,還有前方街道兩側密集懸掛的店招燈箱。
我使用了70-200mm F2.8 GM鏡頭來拍攝,利用長焦鏡頭帶來的空間壓縮感可以更好的表現出燈箱的密集,另外站在街對面使用長焦拍攝也能較好的保證畫面不會產生太強的畸變。此處要注意不要使用大光圈,過淺的景深會讓店招或者哥斯拉變得模糊不清;更不要考慮使用廣角鏡頭,廣角會讓這樣的場景變得極為普通,失去一切好的特質。
同樣也補充一個附加題,因為站在街對面拍攝,前景的斑馬線或者等紅燈的人都會成為畫面的干擾元素,因此可以使用1/5s左右的曝光時間來拍攝車行駛過的軌跡,這樣既可以用車的虛影擋住不必要的行人和斑馬線,還能得到動靜、虛實結合的畫面,照片會更乾淨也會顯得更加生動。

▲在新宿站東口的路旁這棟建築具體叫什麼名字我不太清楚,建築不是很高,整棟樓的造型就像一顆顆堆疊的螺帽一樣,外立面的格柵與泛光都很獨特。
這個地方因為在新宿站出口,人流量非常大,所以要拍到乾淨的畫面很困難。如果用廣角拍攝,鏡頭畸變會大大破壞建築外立面豎向線條的美感,但使用長焦拍攝取景的位置又很侷促,如果有移軸鏡頭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走在新宿街頭,不自覺地就發現的士也挺值得一拍!
日本的的士大多都非常乾淨,加上四周到處都是霓虹閃爍的燈光,車身外觀和玻璃的光澤反射就非常迷人,要是再遇到有意思的車內場景就很有故事性。
這樣的拍攝隨機性較高,長焦或者50的鏡頭都可以,儘量使用大光圈虛化掉繁雜的背景,凸出拍攝主體,沒有太高的技術要求,善於觀察就好,如若背景還能拍到漂亮的燈光那就更好不過了。

▲新宿的歌舞伎町一番街真是隨便怎麼拍都好看。
強迫症的我一向是很討厭鏡頭畸變的,所以選擇到馬路對面用長焦來拍攝,路邊可以很方便的放置三腳架,所以可以使用低感光度來獲得畫質較好的照片。不要盲目使用大光圈,過度虛化的前景會降低畫面的內容性。可以藉助前景錯落的的士來遮擋雜亂的人群,車輛的反光也會為畫面增添些許繁華氣息,橫豎構圖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想要拍攝歌舞伎町一番街口的行人,路口的紅綠燈是一個非常適合拍攝的點。
在行人等待紅燈時,可以抓拍些生動有趣的畫面。但是因為人物前後的路面會顯得比較空洞,所以我選擇了使用較慢的快門來拍攝,讓車輛行駛的軌跡來遮擋住空白的路面,會讓畫面更加充實一些,並且有動靜結合之美。但只要等紅燈的人有些許移動,慢速的快門就無法拍到清晰的人像,所以需要嘗試多拍幾次。

▲看到街邊飲醉的人,有些讓人心酸,畢竟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尤其在東京這樣的大都會;但醉意酩酊、卸下偽裝的這一刻雖然在外人看來狼狽不堪,但或許又是他人最為愜意之時,誰知道呢。

▲丸之內線新宿站這個出口雖然不起眼,但拍出來非常上相,收工回家前幫Vensie拍一張既應景又有儀式感。
拍攝的位置在天橋上,使用三腳架,1/10秒的快門速度可以將行人拍出動感,又不至於過於模糊失去人形。後期裁剪成方形的構圖會讓畫面更飽滿,儘量壓暗畫面左上角的路面餘光,這樣畫面會更乾淨,暗夜裡的站口的燈光給人一種即將歸家的溫暖。

③ 橫濱 千葉

▲說起來這一天的行程真是頗為曲折,因為我想要買一隻限量的lv書包,在新宿店裡詢問了全東京都沒貨,只有橫濱的lv店有一隻,於是只好欣然前往。

▲本想着去橫濱之前先去趟御茶之水拍拍交錯而過的電車線路,結果不巧拍攝點所在的橋樑正在維修,臨河一面被圍擋遮的嚴嚴實實,這個場景只有下次再來拍了。

▲東京到橫濱不算遠,搭乘JR東海道本線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想着也不會去什麼橫濱的景點,就買瓶橫濱限定的可樂證明我來過吧


▲到了橫濱店包確實是有一隻,但是被別人預訂了,不過預訂的人一直沒來購買,預訂保留時間正好是到當日閉店截止,也就是說如果別人訂了沒要那我明天得再來一趟。。。



正當權衡之際,店員又查到千葉有一隻,無奈只好讓店員幫忙訂下來我們去千葉取貨。。。

▲雖然沒買到書包,但在橫濱一家中古店買了這隻中古的大號cite,也算沒有白來橫濱一趟吧!
雖然是中古包但品相極好五金也很新,大號可以裝下13寸的筆記本,後來我上班還偶爾用了一陣哈哈


▲千葉和橫濱隔着整個東京灣,除了坐直升機以外,只能從橫濱原路返回東京,再從東京往返千葉,耗時近2個小時。。。
三座城市的位置正好是一個三角形,這行程真是讓人望洋興嘆啊。。。

▲來到千葉,照例來張限定可樂打卡吧!

▲奔走三座城市,幾乎花了一整天時間終於買到了這個書包,不容易啊



這裏提醒一句其實買奢侈品的包日本沒比國內便宜多少,像我這樣兩個人坐了一天的電車,算上車費應該就和國內差不多的價格了,買包還是歐洲更划算,當然來日本買中古包是很好的選擇!

▲這個包的盒子超大一個,我提了一路最後一天還是仍在東京機場了。。。

▲橫濱和千葉,這本是不在計劃內的行程,可這無中生有的行程也真是讓這東京周遊記坐實了!

④ 中銀膠囊塔

東京在我眼中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賽博朋克的城市,而中銀膠囊塔毫無疑問就是這座夜之城中最賽博朋克的建築!

▲先普及下這座建築的背景——
專案:中銀膠囊塔(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 / Nakagin Capsule Tower)
位置:東京都中央區銀座8丁目16-10
設計:黑川紀章(Kurokawa Kisho)
時間:1972年
中銀膠囊塔是日本「新陳代謝派」建築最為知名的代表作,總計140個預製混凝土膠囊堆疊在一起,以不同的角度繞着中心核旋轉,總共有14層樓高。每個膠囊單元尺寸為4*2.5米,內部包含了一個圓形窗戶、內建固定床和衞生間,還配備了電視、收音機和鬧鐘等裝置。膠囊單體依靠四枚高張力螺栓固定於鋼筋混凝土的結構核心筒上,在需要時可被單獨替換,這種超前的未來主義風格和科幻小說般的構思在70年代可謂是極其前衞的設計!
可惜中銀膠囊塔並沒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儘管膠囊當初是被設計成可替換的,但由於更換成本高昂,早該更新換代的膠囊體卻從未等來更換的那一天。目前這座已年近五旬的建築嚴重老化、欠缺維護,產生了諸多水管破裂、保溫缺陷甚至防火隱患的問題。

▲由於專案位處東京地價最貴的銀座,所以早在2007年膠囊塔專案業主就一直計劃將其拆除改建為其他更有價值的建築。然而中銀膠囊塔的擁躉們聚集在一起,共同發起了一個名為【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儲存・再生プロジェクト】的專案,旨在通過適當修繕、探尋新的利用方式、致力於宣傳等手段延續這座歷史性地標的建築生命。

▲幾年前中銀膠囊塔的個別私人業主曾在Airbnb上提供房間可供預訂,但一些膠囊內部過於老舊,甚至已無法提供熱水和空調,相比於入住,參觀的意義更大一些。
可惜現在已無法預訂,因此雖然對這座建築充滿好奇,但我最終也沒找到合理進入的途徑。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供大家一窺究竟。可以看到不同使用者對膠囊內部進行了不同風格的裝飾,但最初的原始設計是近乎宇宙飛船艙體內部一般,透露著理性與冷峻的科幻風格。

▲沒想到連李易峰也去打過卡哈哈~

▲天黑以後零星幾個膠囊內部亮起了燈光,我和Vensie站在對街的天橋上靜靜望着這座奇幻的建築,幻想着膠囊里正發生著什麼樣的故事。

▲斑斑鏽跡的中銀膠囊塔,在銀座耀目的夜色中真的很賽博朋克!

▲路過銀座隨意拍了幾張,和東京膠囊塔比起來真是意興闌珊。

⑤ 聖母教堂

在東京的最後一個早上陰有陣雨,但我還是選擇去了趟聖瑪利亞主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 Tokyo )。

▲教堂位於早稻田大學附近,乘坐有樂町線到江戶川橋站下車,沿着半山小巷慢慢走15分鐘大概就到了,離開喧鬧的市中心,來到少有遊人的居民社群,這大概是東京的另一副模樣。

▲聖瑪利亞大教堂是亞洲第一位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丹下健三(Kenzo Tange)的代表作。
這座教堂於1964年建造完成,坐落在毀於二戰的東京基督教堂舊址上。教堂主體打破了常規牆面與頂面的設計,由不鏽鋼板覆蓋的八道曲面牆體從地面斜向升起,到頂端匯聚成一個水平十字形天窗。牆壁充當了屋頂的作用,也圍合出了教堂的內部空間。建築俯視呈十字架形,仰望則如銀翼之鳥。
2015年世界建築大師丹下健三辭世後,亦是在此舉辦的追悼儀式。

▲本來計劃在教堂內拍一張Vensie的背影照,卻沒料到所到之日正好是週日,教堂內坐滿了前來禮拜的信眾。教堂的工作人員還是很友善,允許我們入內參觀,但這種場合實在是不便拍照,只好作罷。

▲最後在教堂外拍了一張以做紀念,等下次來再去吧。

▲突如其來的陣雨讓我們在教堂外的屋簷下等了好一陣,這時候就該想起BGM——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簷。。。

⑥ 東京鐵塔

東京遊記的最後怎麼能沒有東京塔呢!

▲因為要去東京塔腳下,所以搭乘都營大江戶線到了赤羽橋。剛從地鐵出來沒幾步就看到路邊人行道上好多人中國妹子在拍照。因為來這兒的兩週前Jay剛發了新歌《說好不哭》,雖然沒有刻意尋找但猜想應該是取景地,回來看了下MV確實沒錯。

▲午後的陽光特別好,走在街頭心情也很舒暢,來到東京塔腳下為的是尋找一個與東京塔合照的網紅機位。

▲這個拍攝點位於東京芝Ukai豆腐屋餐廳門前一個地下停車場的人行出口,來此拍照的人還挺多的,但大家排隊井然有序。我們感嘆第一個發現這種取景角度的真是奇人啊,雖然拍照好看,但這個出入口有些陰暗潮溼,很多毒蚊子,拍完照收穫幾個蚊子包是免不了的


▲除了網紅機位以外,在東京塔下隨意一拍也是挺好看的。

▲日落之前來到了六本木頂部的露天展望臺,可惜是日天氣雖然晴朗,但能見度不高,不然是可以看到遠處富士山的。

▲入秋的東京氣候宜人,站在城市頂端,微風徐徐沒有一絲悶熱。Vensie在展望臺的席位坐着,而我則透過相機的取景器,看着天空顏色逐漸變化,從暖黃變粉黛再泛青紫,天空變暗了,城市又亮起來。

▲看着這張照片你會想到什麼?
我會想要是能在東京有一套可以看得到鐵塔的大平層就好了!哈哈哈,這就是我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價值觀!

▲眺望東京鐵塔,燈火模仿星光。
詞寫的太好,每見此景不由哼唱。

▲最後一圖便是我心中最賽博朋克的夜之城。

▲在日本的一大喜好,便利店的綠茶往往就是那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本家鮪屋(伊豆高原本店)/ Honkemaguroya
🚩靜岡縣伊東市八幡野1069-4
個人評價★★★★☆,人均280元
靠海吃海的伊豆盛產優質金目鯛,之前我們在酒店吃過就覺得很贊!這家店的招牌煮付金目鯛非常美味一定不要錯過,肉質細嫩風味鮮美,湯汁拌米飯也是絕配!
藍鰭金槍由瘦到肥各部位的八貫壽司拼盤可以一試,吃完這個你大概就會對金槍魚各部位的肉質有個直觀瞭解!
藍鰭金槍魚大腹的海鮮丼口感綿密肥而不膩也是極好!

▲鎌倉美水 / Kamakura Misui
🚩神奈川縣鎌倉市小町通2-9-22
個人評價★★☆,人均100元
鎌倉一日中午在小町通覓食,去了兩家評價較好的店都沒營業,最後隨意選擇了這家。各種套餐的內容大致就是不同食材的天婦羅搭配蕎麵或者烏冬,再配上一份鎌倉特產的銀魚丼。
主食份量十足但味道差點意思,看照片也能感受到這份寡淡吧,作為一餐便飯,實在沒有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竹葉亭(橫浜SOGO店)/ Chikuyotei Yokohama Sogo
🚩神奈川縣橫浜市西區高島2-18-1SOGO橫浜店10F
個人評價★★★★,人均300元
百年老店竹葉亭本店位於銀座,米其林一星這個title不提也罷,畢竟東京一百多家一星,對這樣一家匠心老鋪而言確實不足掛齒。
我們跑到橫濱買包一路曲折,所以也沒時間找吃的,看到橫濱SOGO10樓有分店就欣然前往了。
在日本「鰻魚界」有此一說【串打ち三年、割き八年、焼き一生】,意為學好穿串要三年,學好宰殺處理要八年,學好烤鰻魚要一生!這樣說來這家江戶時代就已開始專注鰻魚一道佳餚的老店味道定不會錯了!
套餐很簡單,上好漆器盛以招牌鰻重,兩三小菜輔以點綴。評價也很簡單,好吃,值得!

▲天丼てんや(赤阪見附店)/ Tempura Bowl Tenya Akasaka-Mitsuke
🚩東京都港區赤阪3-9-4
個人評價★★★,人均70元
街頭連鎖、價格親民的天婦羅快餐店,應該是我第二次吃了。我理解這家店大抵就是重慶的鄉村基、廣東的真功夫,好吃算不上,但絕對是童叟無欺的便飯選擇。

▲炸牛排Moto村(新宿店)/ Gyukatsu Motomura Shinjuku
🚩東京都新宿區新宿3丁目32-2 B1F
個人評價★★★★,人均100元
這家餐廳開在街邊負一樓,排隊的人從地下排到地上


,店鋪很小座位只有十餘個,菜品也只此一道,可見生意火爆全靠味道取勝!
廚師選用上好的牛肉將外表炸至酥脆,裏面還是生的,按照西餐牛排的標準大概是五成不到的熟度,喜歡更熟一點的顧客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在自己面前的火爐石板上二次烤制。我比較喜歡生一點的牛肉,感覺更嫩一些。幾種蘸醬裡比較有趣的是山藥泥,口感清爽,可以中和炸物的油膩。

▲肉源 熟成燒肉(赤阪店)/ Nikugen Akasaka
🚩東京都港區赤阪2-14-33富士大廈2F
個人評價★★★☆,人均360元
因為住在赤阪,逛街回來就和朋友選擇在酒店附近吃烤肉。這家烤肉店被國內某餐飲點評app推的比較火,竟然還被評為年度好評商戶,但感覺就是一家很普通的烤肉店而已。從選單的肉類來看定位中端,頂級的牛肉很少,我們四個人點了不少品種,吃一圈發現只有黑毛和牛三拼還有和牛西冷壽喜燒最好吃,這兩樣多次加點,其他肉類就屬實普通了。

▲九州Jangara拉麵(原宿一階店)/ Kyushu Jangara Ramen Harajuku
🚩東京都澀谷區神宮前1-13-21 1F
個人評價★★★★,人均80元
看我ID就知道,我很愛吃麵。日本拉麵應該是排在烤肉之後我第二喜歡的食物!
日本拉麵派系眾多,味道厚重的豚骨拉麵是我最愛,而豚骨拉麵正是九州名物。這家位於表參道盡頭、明治神宮前站的Jangara拉麵是一家風格傳統、店面不大、物美價廉的老店,本店位於秋葉原,而這家原宿分店都已在此營業近30年。
如果你還在打卡一蘭這樣的店鋪,那勸你可以嘗試一下這些更加傳統的麵店。這道理就像你不會覺得星巴克的咖啡味道真的那麼好一樣。。。

▲油そば 東京油組総本店 / Abura Soba Tokyo Abura Gumi Sohonten
🚩東京都港區赤阪3-10-20
個人評價★★★,人均60元
重慶那麼多面裡,我最愛吃的是豌雜幹溜,所以看到這個幹拌的油麵,自然想嘗試一番。
這是本地人很多的一家店,地道的吃法是放入超多的生洋蔥碎和辣椒油拌勻,和印象裡傳統的日本拉麵差異很大。可能並不是我喜歡的味道,所以唯一殘留的回憶是好像有幾分香氣,其他的卻是沒有留下什麼深刻印象。

▲築地虎杖 / Unitora Nakadori
🚩東京都中央區築地市場4-10-5
個人評價★★★☆,人均400元
因為離中銀膠囊塔不遠,所以拍完照我們就散步去了築地市場。雖然知道市場已經搬遷去了豐州,但也想去看看搬遷後的築地什麼樣子。
雖然築地場外市場沒有搬離,但生意已大不如前,也可能是我們到的比較晚,總之感覺有幾分蕭條。
選了燈火最明亮的一家,雖然店內客人並不多


。海膽是店內招牌,所以我和Vensie都點了海膽丼。海膽愛好者必點這個每日限定的五種海膽丼,可以一次嚐到產地不同品種不同的海膽,量也足夠,吃得很滿足。但刺身拼盤和牡丹蝦確實算不上很新鮮,單這一點難給好評!

▲土古裡(新宿NOWA店)/ Tokori Shinjuku Nowa
🚩東京都新宿區新宿3丁目37-12 NOWA大廈5F
個人評價★★★★★,人均800元
這是我們在東京的最後一餐,人不識貨錢識貨,點了和牛一頭11種的拼盤,果然最貴的肉就是最好吃的!於是又加了兩份5A黑毛和牛上腦,吃得超級滿足,但是油脂分佈太多吃多了還是會有些膩。蘸蛋液的和牛壽喜燒和厚切的牛舌也很好吃,可惜吃得太快沒來得及拍照



日本所有美食中烤肉是我們最愛,所以這家好吃的烤肉店我給滿分!

▲回程在香港轉機,早就知道國泰的玉衡堂可以洗浴,這次終於體驗到了。
凌晨5點落地、後續航班是早上11點半,這個轉機時間真的是被玉衡堂拯救了!先去浴泉居洗去一身疲憊,洗浴備品竟然還是Aēsop,很良心了!早餐雖然乏善可陳,但吃完找了一個舒服的躺椅睡上一覺真是個完美的ending~

The End

下篇遊記,古巴見!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