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忘不掉的寶島情結

因為成長經歷中一直有臺灣的影子,它一直是我人生必去清單的前五名——放假的大熱天裡吃着冰棍看臺劇,中學把SHE的MV翻來覆去看n遍又痴迷於《海角七號》的小鎮風情,大學考研一直靠《山丘》打氣,讀研期間又在電臺裡發現了淵博溫柔的馬世芳老師,瞭解了更多音樂名作背後的故事,更曾把高齡老人機車環遊臺灣的紀實電影《不老騎士》寫進論文。。。

臺灣音樂和影視裡的風土人情,一直猶如兩塊磁石,牢牢地把「去臺灣」吸在我的旅行清單上,甚至一度因為太珍視,認為必須留着結婚後再去深入遊歷,但畢業工作這兩年來越來越明白「想去就要行動」的道理,也放下了許多執念,近在家門口的寶島為什麼不現在就去呢?

行程概覽

東線經典線路——臺北、平溪線+東北海岸、花蓮、墾丁、高雄5大站,以景點串聯美食的原則規劃,具體如下:

DAY0出發:深圳——澳門——臺北(晚上才到,忽略不計)
DAY1臺北市中心:臺北總統府——中正紀念堂——國父紀念館——臺北101(宿西門町)
DAY2臺北郊區:臺北故宮博物院——淡水紅毛城——漁人碼頭——臺北車站至瑞芳車站(宿車站附近)

DAY3平溪線+北海岸:菁桐——十分——平溪——瑞芳——陰陽海+十三層遺址(順帶路過九份)——瑞芳至花蓮臺鐵(宿車站附近)

DAY4花蓮拼車一日遊:清水斷崖——太魯閣——砂卡礑步道——燕子口步道——鐘樓——七星潭
DAY5花蓮至墾丁拼車:雲山水——瑞穗牧場——北迴歸線紀念碑——池上飯包——伯朗大道——多良車站(宿墾丁大街)
DAY6墾丁一日拼車:鵝鑾鼻公園——砂島——船帆石——龍磐公園——後壁湖——貓鼻頭——白沙灣——阿嘉的家——恆春出火(宿高雄)——六合夜市

DAY7高雄旗津半島:駁二藝術特區——打狗英國領事館——旗津半島——旗後燈塔——旗後炮臺
DAY8高雄閒逛:三多商圈、誠品書店(宿機場附近)
DAY9返程:高雄——澳門——深圳

行前準備 | 窮遊&品質,行程工具&消費原則

【行程工具】強推窮遊網「行程助手」!
1、左中右欄分別顯示日期與城市、當天行程餐飲住宿交通、相關遊玩推薦,所見即所得~
2、可一次性錄入當天要去的地方,讓它幫你智慧優化行程,頁面上方可切換到地圖模式,一目瞭然,大大滿足地圖控,也能讓路痴大致有數
3、除了能記錄成本,按天和按型別檢視,還能匯出為送籤專用行程單和pdf詳細行程單,便於辦理申根籤,對行程的掌控程度也會更高

【行前費用】
我們位於深圳,去港澳很方便,機票相對便宜,但還是希望鍛鍊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而且當時臺鐵票暫未發售,花蓮到墾丁、墾丁到高雄的拼車也擔心會貴,為了鍛鍊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基本只能從機酒上多研究,持續關注各類酒店平臺打折返現活動(via飛客茶館、旅行雷達、什麼值得買等),具體經驗分享如下(若哪位小夥伴有更好的成本管理方法歡迎分享~)

【機票】乘船到澳門後再坐廉航飛臺灣,原本對廉航有些偏見,但瑞安航空卻給過我最平穩的起降體驗)因為時間有限,此次只遊東線,選擇臺北進高雄出,也就是買聯程票,最後是在iGola上搞定的,兩人開口程共計2976元

【消費】出發前一週,開始蒐羅銀聯、visa、master卡在臺灣的刷卡活動,包括康是美、日藥本鋪等都有銀聯優惠活動,雖然因為自己預算有限,實際買買買時直接以某行visa返現活動上限來進行,還是沒怎麼用過銀聯卡,但私以為一份完整的優惠和購物清單有助於讓你在現場保持冷靜,直擊目標~
【溫馨提示】多搜搜各大卡組織的優惠活動,通常有意外之喜。比方說visa對一批全球著名博物館提供門票全額返現的大羊毛,同一博物館最多可返現25美金,其中就包括臺北故宮(全價票600臺幣一張),我也是回到家才想起來。。。錯過一個大實惠

每天都會投入時間做行程、比價、搶購,雖然最終不一定真的有省(比如往返船票就很貴),但因為對此行寄予厚望,依舊做得很開心哈哈!

遊玩篇

臺北 |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出發前兩天恰逢颱風「譚美」向臺灣進發,雖然後來轉道日本去了,但在臺北的兩天也受到颱風外圍影響,綿綿細雨全程伴隨,當真有種「秋季到臺北來看雨」的感覺。
從桃園機場出來已經不早了,我們匆匆到雄獅旅遊取了好玩卡,順帶買了特製版悠遊卡(因為好玩卡的有效期以一日而非24小時計),捷運直達臺北車站再轉一站就到了西門町,這裏也果真是最繁華之處,跟着google map的指示,很快就找到了位於巷子裡的「臺北好好玩」,準備開始臺北市的兩日密集遊。

雖然這兩晚都因為連夜下雨,打在房間窗外的遮陽板上,噼裡啪啦一夜無眠,但畢竟地理位置好,清早出門能看到西門町清淨的一面,路上只有稀稀拉拉的行人與賣早餐的小販,而且還不用排隊就吃上了阿宗面線,連續當做兩天的早飯哈哈
——————————————————————————-

【DAY1路線圖】

【第一站:總統府】
因為總統府離西門町太近,我們乾脆就走路過去,排隊前先繞着整個總統府走了一圈,看見工作人員為當地國慶做準備而搭的觀禮臺,正面橫向為重慶南路,縱向為凱達格蘭大道(凱達格蘭取自原住民語言,見證了國民政府遷臺至今歷次重要儀式慶典,與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並列為臺北市的集會遊行舉辦時選擇的重要集結點),從這裏看總統府頗為威嚴(盜圖自某百科)。

總統府是日據時代的建築,如今依舊是最高權力中心。一樓常設展題為「我們的時代,人民的總統府」,通過將「府」拆解為「付」和「廣(與廠形近)」,引申出承載人民託付,以實現人民期望而運轉的宗旨,包括建構-變遷、建構-組成、日常、時代等7個部分。據導覽小哥介紹,總統府的建築樣式在完工當時為全臺第一棟完整採用現代化裝置的建築,還為了適應不同於日本的亞熱帶氣候和地理環境,在建築朝向、框架結構上都做了許多創新。它不僅從俯視角度看恰恰是個「日」字,以展示日本殖民在臺灣的權力,還將原先設計為6曾的中央塔提高至11層,在當時可以俯視整個臺北市街。

導覽小哥還講了幾個有趣的點:1)為了防止總統府的牆經不住臺灣氣候而磨損開裂,一樓轉角處的牆面貼片都是進口而來的特製產品,並規定只有總統府可使用,他帶我們重點看的一角已經被遊人摸得溫潤有光澤,就像平日旅遊總能看見的那種福氣石頭一樣;2)起初的設計裡,總統府並沒有給中央塔加上塔頂的旗杆,後來既想升旗又不能改變文物結構,便挑選體重較輕的衞兵,每天像幕牆清潔工人般,藉助安全繩索吊到外牆去,早上升旗傍晚降旗,想來也是挺驚險的呢;3)介紹衞兵制服時,看到名牌上寫的是「郝忠貞」,有人好奇問是否真有其人,小哥表示,那當然不是哦,頓感這幽默勁兒也是夠夠的啊~


【第二站:中正紀念堂】
從總統府出來,我們又很快走到了中正紀念堂,與前者銅綠色的古舊外表相比,紀念堂的藍頂白牆顯得很清新,遠遠就能看見,而通過自由廣場看紀念堂,搭配細雨與漫天流雲,更是有坐看雲起的感覺。

其時正好快到換崗儀式,我們在廣場拍足照片後就去圍觀,周圍早已齊刷刷圍了裡三層外三層,不過個人感覺,因為換崗儀式時間較長,看了開頭也就足夠啦,旁邊舉着手機錄影的大爺大媽也因為手痠放棄了

【第三站:國父紀念館】
吃完午飯,大概坐20分鐘捷運+步行就看到了紀念館標誌性的黃色屋頂。走出捷運,第n次飄起了細雨,加上飯後睏意就來了,倆人就坐在紀念館外頭的花壇發了好久的呆。。。不過也因此感受到了紀念館與市民生活的融合度,果然如此前所瞭解的那樣,若不是獨特的建築造型和入館的孫中山雕像,這裏大概率會被認為是市民戶外活動、休閒以及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就像一座音樂廳。

既為孫中山的紀念館,三民主義必然是建築想要傳遞的精神。在一樓左側展廳內,一部紀錄片講述了建築背後的故事——它是臺灣現代建築大師王大閎(貝聿銘同窗)傾注心血之作,在講求經濟、實用、美觀的三大原則上融合了中國式傳統飛簷,一掃此前宮殿式建築所流露的統治者之風,但因為當時復古思潮盛行,官方堅持要更有權威感的建築,王大閎的設計無疑撞上了意識形態的高牆,不得不歷經多年拉鋸式修改,最終在他的堅持和部分妥協下,屋頂被改為中部被掀起的獨特造型(意為紀念國父推翻清朝帝制),並採用多根廊柱使外側走廊更為開闊,成為真正的市民活動場所,這種民享精神着實令人動容。

【第四站:101大樓】
持好玩卡在101五樓購票區換票後(全票600NT),照例體驗了世界上最快的觀景電梯(37秒),由於電梯底部有特殊的吸排氣裝置,維持轎廂恆壓,不會造成耳鳴感,我們剛抬頭看看星空天花板就已抵達89樓室內觀景臺,不愧是CNN評選的世界12大驚奇電梯之一,還是滿酷炫的~只可惜那兩天氣象狀況欠佳,未開放91樓室外觀景臺,只能環繞89樓走一圈,還拍不到什麼景緻,畢竟天氣不好且天色漸晚了。。。

走到87樓轉入大樓軸心的展廳,就可以一睹世界最大風阻尼球的全貌,5.5米直徑,660噸重,由41層厚度為12.5釐米的鋼板焊接而成,足足從92樓掛到87樓,這麼大的體積才足以抵消101在刮颱風時的搖晃,可能因為是全球唯一可供參觀的風阻尼球,要賦予親民感,它還有自己的五色吉祥物damper baby,一起拍照也是蠻逗的~

一天下來可算是走斷腿了,回到西門町正是最熱鬧之時,但我們也無暇軋馬路,只想趕緊回民宿休息,在附近路口匆匆買了兩個車輪餅充飢,芝士內餡裹着玉米和吞拿魚感覺格外好吃!順帶買了人人誇讚的50嵐,但感覺四季春裡的珍波椰咬下去有些刺激的化學味道,遠不及後來喝到的清心福全和仙茶道,再次證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DAY2路線圖】

【第一站:臺北故宮博物院】
已經去過幾次北京故宮,還特別關注古蹟文創的我,早就把參觀臺北故宮列入重頭戲,一早就拉着楊先生趕路,坐捷運到士林站後,按著蜂友之前的攻略,一出站就能看到前往故宮的公交指示牌,大概十來分鐘就能抵達這座典藏品超過69萬件的博物館啦!再次憑好玩卡直接入場,按照語音導覽裡的溫馨提示,先在一樓參觀玉器展和皇家檔案檔案展,蹭聽其他導遊繪聲繪色的講解,就到二樓去看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了,沒想到實物如此袖珍,但也更凸顯出其巧奪天工的工匠技藝和當時的藝術成就。

逛到三樓,留意到正在舉辦「實幻之間——感知世界與物理世界的對話」臨展,進去一看特別有意思,策展人想要探討為何戰國至漢代的玉器神獸造型都誇張扭曲,並認為引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恰恰可以完美解釋,因為人類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順循錯覺而虛構而出的模樣,真正的世界是時間快慢不定、空間彎曲變形的四維時空,而2019年正是廣義相對論驗證100週年,這場展覽其實也是對愛因斯坦致敬。為了佐證視覺錯覺藝術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展覽中同時還包括一位日本教授的研究示例,將特製的A型模具放在一定傾斜角度的鏡面前,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B型效果,用現代物理解釋古代玉器,可謂新意十足,推薦腦洞大、跨界想法多的小夥伴去看看~

說完玄乎的,來點實際的【旅遊貼士】吧~我們到負一樓看紀念品時,發現旁邊可以兌換臺幣,不僅匯率不錯還免手續費,可惜當時沒有一次性把人民幣全部換掉,導致後來在花蓮高雄都要找ATM取現還收了手續費,臺灣換錢並沒有想像中的便利,所以提醒大家能找到免手續費換錢的地方最好抓住機會哦!也許會有人問為啥不帶張免境外取現手續費的卡,因為我們忘帶了。。。


【第二站:淡水老街】
吃飽喝足便搭乘公交回到士林站,向淡水站進發,還好其時人不多,坐着一路睡過去,倒也回了些血,可惜淡水老街並沒有想像中那樣有韻味,大概是每個城市都有一條小吃+民俗老街的緣故,這淡水老街莫名讓我們想起了深圳大鵬的較場尾


。。。不過街頭藝人和表演炊具打擊樂的小姐姐還是挺特別的,當地也是藏龍臥虎,頗有文化趣味呢


【第三站:淡水漁人碼頭】
走馬觀花看完紅毛城,終於來到了漁人碼頭。下午四點出頭,離聞名遐邇的「淡水夕照」還早得很,不過走上木棧道便可看見遠處微風下波光粼粼,還有居民牽着狗狗悠閒踱步,心情大好~可惜因為要趕回西門町取行李,我們沒能「堅持」到那壯觀的日出,希望與松山文創園區、貓空纜車一起留着下次重遊吧~

趕到臺北車站買前往瑞芳的票時,最早一列也要等等一個小時後,便隨意在檢票口左側買了兩份飯包,果然如各種攻略所說,又是好吃不貴的典型!雖然只剩排骨飯可選,卻是一大塊結結實實的大排,配上甜甜的腐皮卷、高麗菜絲和勁道香糯的米飯,確實很適合來去匆匆的鐵路遊客,以至於顧著大口吃飯都忘了拍張照了



【溫馨提示】如果你的車次要等比較久,建議先吃完再進站,因為他們並沒有候車室,如果到了月臺沒有空位,就只能坐在旁邊樓梯上吃了哦

我們乘坐莒光號於20:50抵達瑞芳,入住位於車站對面街道旁的清芳民宿,趕在工作人員下班前十分鐘check in,她還免費幫我們升級了房間,點贊~這裏鬧中取靜,且交通十分便利,車站門口就有前往九份、金瓜石等景點的集公交、臺灣好行和的士,如果你不是特地要去九份,也比較隨遇而安,清芳會是很不錯的價效比之選~

平溪&北海岸 | 昔日礦業之都,今朝龐貝古城

【DAY3路線圖】

【第一站與第二站:菁桐老街、十分老街】
為了錯峰出遊,我們決定先坐到最後一站菁桐,再返程到平溪和十分,因為不喜歡貓就沒去猴硐了。
菁桐和平溪老街都還不錯,人少清淨,商業化程度相對較低,其舊時礦區的特色保留得更好。


【第三站:十分】
到十分的時候已是中午,艱難地穿過超擁擠的人流,大太陽下走去十分瀑布基本不可能,只好悻悻返程,天燈放飛幾乎就沒中斷過,碎石軌道上也全是人,這就毫無悠遊樂趣了。。。如果想放天燈,平溪會更好些啦,在平溪抓拍到的一家人放天燈也更有感覺,在十分根本不可能有如此悠閒的一刻

回到瑞芳站匆匆吃完麵線,本來想坐檯灣好行的「黃金海岸線」,可以串聯起計劃的全部景點,可已經三點了擔心拍不到好景緻,的士司機還一直強調臺灣好行班次少、間隔長、速度慢,只好打車去了黃金博物館,好在當地管理部門有對幾個站點的運價明碼公告,規範運營確實能讓遊客放心一些。
【溫馨提示】除非要去的景點實在太遠又趕時間(比如瑞芳站到九份老街這段山路比較繞),否則沒太大必要打車,畢竟當地遊客多,服務接待系統還是蠻周全的~

一到黃金博物館,本想憑好玩卡進去參觀,但門口的老人家看我已經累得走路都一跛一跛,立刻招呼我們,博物館沒什麼可看的,旁邊的臺灣好行馬上就發車,如果要去海邊就立刻上,如同雪中送炭!發車了才知道他是這趟車的導覽員,一路上嘴皮子翻飛,活躍氣氛,不像傳統的導遊只會照本宣科,讓人覺得很舒服,也難怪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經過人頭攢動的九份老街和枯水期的黃金瀑布,來到水湳洞站,視野一下子開闊,看得到沿海公路翻湧的浪花了!這裏就是陰陽海和十三層遺址的所在~

【第四站:陰陽海、十三層遺址】
陰陽海,顧名思義是看得出顏色分層的海水。由於金瓜石礦區排出大量礦物和酸銅水,流入海中產生化學反應,產生偏黃色的懸浮物,又因海灣內海流擴散能力不足,形成藍黃分明的陰陽現象。
而陰陽海對面的山上就是有「天空之城」之稱的十三層遺址,作為舊時的選礦場,建築規模很大,沿山體修建,旁邊還有有號稱世界上最長的通風管長仁三坑廢煙道,垂直綿亙在青翠山間猶如數條深灰色長龍。當時天氣趨於陰涼,更為遺址添上了神祕色彩,而且遺址也是不允許進入的,以免吸入殘留的毒氣。如果你想逃離人擠人的九份老街,這裏是不容錯過的小眾祕境!
趁著人少,趕緊用無人機拍了照片和視訊,但圖傳訊號受大風影響導致圖象卡頓,手機直接剪輯而成,畫質也較渣,小夥伴們請見諒~

金瓜石十三層遺址

傍晚六點多坐檯灣好行回到瑞芳站,對麵食街盡頭的美食廣場已經熱鬧起來,進去繞了一圈發現「豐味肉羹」人最多,等了一會兒終於有位子,趕緊來了碗肉焿粉,又是好吃到停不了口的好店!(詳見見美食篇)

到車站取好行李,就坐上了前往花蓮的246次臺鐵(364臺幣/人),兩個多小時基本一路睡過去,也是夠累的。。。21:44到達花蓮火車站,出站視野比瑞芳寬闊得多,建築密度也比臺北小,感覺非常疏朗~

今晚住的「花蓮火車站揹包客棧」位於車站對面,窗子推開就是大馬路,隔音還不錯,大大便利了我們的行程,走廊裡還擺了四期花蓮官方出的旅遊資源雜誌,可以感受到花蓮對旅遊業的重視和對自己土地的自豪之情~可能是之前與房東溝通較為愉快,很好心地給我們安排了最大的房間,還教我們可以去附近的投幣洗衣店洗衣服。公用浴室也挺方便,因為整層只有4間房,去洗手間也不用排隊,不過民宿一般都沒有電梯,都得手提行李上樓,更推薦給輕便出行的年輕朋友們

花蓮 | 崇山怪石間,驚濤拍岸處

【DAY4路線圖】

花蓮第一天的行程故意沒有安排得太密集,只打算坐檯灣好行去幾個經典景點,無奈又沒趕上最近一班,只好與另外一對夫婦拼車,每人600臺幣,倒是比想像中的便宜~而且從進入花蓮起,天氣就豔陽高照萬里無雲,非常照顧我們前三天被陰雨籠罩的心情~

【第一站:清水斷崖】
清水斷崖與英國的莫赫懸崖相似,都是地殼運動的傑作,不過莫赫懸崖基本都是陰冷天,難得見到如花蓮這般的淨澈美景。師傅一停車我們就趕緊跑去人少的地方除錯無人機,雖然因為怕讓車友等沒能拍過癮,但天氣好隨便拍拍都很好看喲~

清水斷崖

【第二站:砂卡礑步道】
砂卡礑即泰雅語中的「臼齒」,是一條原住民風味濃厚的步道,不時能看到圍欄標明該處為原住民區域不得入內。由於溪水流經大理岩,溪水有微酸元素溶解岩石的碳酸鈣,因此溪水呈藍綠色特別漂亮,與奇形怪狀的白色巨石相襯,流水衝擊之聲響徹山谷,生命力十足~


【第三站:燕子口步道】
午飯後我們來到燕子口,此處多為石灰岩質地的峽谷峭壁,順巖而下的溪水不斷侵蝕,不但使得溪水偏渾濁發灰,還在岩層上衝出許多小洞穴,也就為山裡的燕子提供了棲身之所,故為「燕子口」,可惜如今燕子都被車流人流驚走了。要在這樣複雜脆弱的地質條件下修建公路隧道,難度不亞於高原鐵路,因此這段步道也為那些付出生命的修路工人立碑紀念,感謝他們讓普通人安全地感受這微微清風與層巒疊嶂。


【第四站:鐘樓】
繞過標誌性景點長春祠的喧鬧,師傅帶我們到了禪光寺,並從旁邊索橋上山,到人跡罕至的鐘樓。這裏的之字形陡直階梯讓平日坐慣了辦公室的我叫苦不迭,死死抓住石梯鐵索爬得氣喘吁吁,還要防止撞到旁邊凸起的峭壁,不過登上鐘樓風光甚好,雖未算得上「一覽眾山小」,但也能居高臨下俯瞰到立霧溪的曲折河道和更壯麗的峽谷風光。
據師傅說,山間的禪光寺也是臺灣有名的育幼院,最初專門收容各地孤兒,後來轉而收容家庭變故、失親的單親家庭及受保護急需安置的兒童。在此山明水秀之處長大的孩子,想來也會受到一點天地靈氣的浸染吧~


【第五站:山月村】
趕了大半天路,師傅說要帶我們去個人少的好地方,就來到了山月村。它位於布洛灣山澗中的臺地,四周都是青翠山林,只有不絕於耳的蟬鳴與燕雀啁啾。作為大型飯店,這裏的套房都以小木屋聚落形式圍繞在大片綠地周圍,不僅木屋外有原住民風格的木雕,屋後還有一片小竹林介紹當地植物。
據師傅說這裏在晴天時特別美,從官網上看也的確如此。雖然我們出行的一整天都是陰陰的,看不到陽光傾瀉山谷的好風景,但也覺得時間慢了下來~


【第六站:七星潭】
到達最後一站七星潭,正是夕陽已去,風浪大起之時。天色雖晚,但就在這石灘上漫步,迎風吹拂,也是賞心樂事一樁~

回到花蓮市區,嫌公交班次太少就打車去了東大門夜市,一直到了花蓮才有機會去夜市,可想而知之前行程是有多趕。。。



東大門夜市佔地廣闊,由原來的彩虹、花園、福町、自強四大夜市合而為一,分為「福町夜市」、「自強夜市」、「原住民一條街」、「各省一條街」四個區域,除了彙集各種小吃、果汁店外,還有遊戲攤位。看得出是個管理完善的夜市,街道很整潔,現場炒菜的店家都在鋪子後圍出一片區域招待客人,中間廣場的露天表演區更是人氣聚集之處,一男一女穿着原住民衣服在臺上表演兼主持,引得小孩子都在歡呼亂叫,好不熱鬧!推薦美食請移步「美食篇」~

【DAY5路線圖】

這一天選擇了拼大巴走縱谷線,途徑雲山水、瑞穗牧場、北迴歸線紀念碑、池上飯包總鋪、伯朗大道、多良車站,既為走馬觀花,這一天也就談不上什麼亮點,甚至沒有留下太多印象,就只挑幾個稍微有意思的景點說說吧~

【第五站:伯朗大道】
來之前因為看了太多網友的美圖,伯朗大道在心中就覆蓋著天清日朗、雲淡風輕的濾鏡,然而到了現場才知道這雲一點兒也不淡,簡直是呼嘯稻田


阿宗師傅也說這兩天風太大,幸好我們是拼車而非租機車玩,否則很可能被吹到漂移。。。在這樣的疾風之下,綠黃相間的水稻猶如七星潭的海浪一樣盪漾,開雙人電動車穿行其間也非常爽,只是可惜啊,實在是費盡心思也拍不好照片,或許就是要你專心看風景別顧著拍照吧


【第六站:多良車站】
因為毗鄰太平洋,多良車站號稱最美麗的車站,自然遊客眾多,光是下面公路兩邊的停車道就有數百米之長。雖然堅持到最後一刻有火車通過,但天色已晚,手機也只能拍到一截糊影。。。不過等車來的時間裏還是好好感慨了下太平洋望不到盡頭的壯闊,衝擊在礁石上真的很美。


結束了一天的旅程,阿宗沿路將大家送到住宿處,不得不說臺灣服務業人員都非常敬業,不僅對全車人近十個住處倒背如流,還會很早就提示你一會兒就可以下車,也可見他常年跑這條線真的非常熟悉了~
這晚我們住在墾丁大街的「悠哉墾丁旅宿(Leisurely KT) 」,位置很便利,好好逛了下墾丁大街夜市,還順帶感受了支付寶的給力(合作夜市商家立減9元人民幣,第二天墾丁一日遊的中飯也立減了近30元人民幣),只可惜這裏相較於東大門夜市要混亂得多,竟然會當着客人的面把掉出來的菜再扔回鍋裡炒。。。希望能早日管理起來吧

墾丁 | 怕曬黨最焦慮的一天

【DAY6路線圖】

眾所周知,「我在墾丁天氣晴」,也是許多潛水愛好者的必經之地,但我們還要趕往高雄,於是同樣選擇了拼巴一日遊,途徑鵝鑾鼻——砂島——船帆石——後壁湖——白沙灣——阿嘉的家——出火,再轉搭保姆車到高雄住處。有意思的是,墾丁的陽光對於全車人來說似乎都過於熱情,大家除了對鵝鑾鼻和恆春鎮比較積極外,大部分景點都寧可賴在車上看兩眼,司機不得不勸我們別怕曬,來都來了下去轉轉拍點照片唄

吃中飯的後壁湖是臺灣第一個漁業專業區,恆春鎮漁會在此設定了以魟魚為造型的漁會大樓,右側為每天販賣新鮮海產的美食街,左側為漁會辦公處。各種平時難得一見的魚類在攤位上擺得滿滿當當,可惜我們不吃魚生,就在老闆推薦下點了一種黃藍相間的魚做成清蒸和魚湯,配炒青菜和米飯,清爽少刺不腥,倒也吃得挺滿足。上車前我到漁會大樓左邊轉了轉,才從牆上魚類介紹知道我們吃的是藍點鸚哥魚(下圖中間那種),且還有許多親戚也擁有亮麗的外表哦

入夜,我們轉搭另一輛保姆車,約兩小時抵達高雄,大概是所住片區人不多、最後兩天行程也不趕的緣故,進入高雄終於感到時間真正慢下來,所住的兩家旅館也是此行中最好的。首先推薦這家位於七賢二路的康瀚行旅,不僅交通便利(走路15分鐘就到六合夜市,附近的市議會捷運站向西一站直達西子灣,向東一站直達美麗島)、裝修有格調(貌似拿到過2016年倫敦設計獎),價效比也高,住兩晚只要1814NT,也正因為住的位置極佳,大大方便了未來兩日出行,前兩天拼車遊的不適感也一掃而光~

一放下行李,我們就立刻去六合夜市覓食,順帶開啟買買買模式,此前因為擔心行李過多不敢在臺北購物,壓抑已久的購物清單終於可以有用武之地!大部分護膚品和生活用品也都是在高雄買的,趁這次機會終於把欣蘭凍膜、sexylook、城野醫生、sofina什麼的都收入囊中,也感受了日藥本鋪博物館和康是美的貨品齊全與退稅服務,所有加起來不到5300NT,摺合1200人民幣不到!

P.S. 出發前瞭解到樹之惠足貼能去溼氣減肥排毒,就興高采烈買了兩大盒,但用了幾次後,撕下來還是一樣的黏膩沒什麼變化,覺得不對勁,一搜才瞭解到足貼變色主要是因為汗液讓粉末滲出粘液,並不能吸出毒素或者是油脂,貼得越久汗出得越多。。。但又有人說只要買的是日本正品,貼腳底確實能夠緩解膝關節滑膜炎積水症狀,不過至少說明足貼並不能減肥排毒,排出體內多餘積水或許還是可以的,大家慎入手便是~

高雄 | 海港裡的人間煙火與詩樣遠方

【DAY7路線圖】


【第一站:駁二藝術特區】
坐捷運到西子灣,穿過打狗鐵道故事館,就到了著名的駁二藝術特區。這裏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專門堆放出口香蕉的專用倉庫,因為是高雄港的第二號接駁碼頭,故稱「駁二」,後來香蕉出口漸趨沒落,遠洋漁業開始繁盛,駁二作為水位較淺的內港,沒有辦法停靠大噸位貨輪而衰落,於是在2002年整建為藝術特區,如今已成為實驗與藝術的重要展示模組,也很完美地融合了文化創新精神和自然風光。
我很喜歡舊廠房的文創化改造專案,而駁二因為有非常濃厚的海港特色,更顯得獨特又可愛——
比如以船舶鋼鐵工人為主題的趣味塗鴉

以貨櫃碼頭、漁業聚落為主題的大型雕塑

一個路燈也能被改造得如此具有藝趣

位於高雄港碼頭售票處前的集裝箱藝術作品,順帶提供了遮陰之處


【第二站:打狗英國領事館】
「打狗」是原住民中分支馬卡道族對高雄的故稱,1858年天津條約和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之後,臺灣被迫逐步開放通商口岸,打狗為其中之一。英國率先在臺設立領事館,在打狗港的哨船頭小丘上建成西洋式建築作為官邸,又在山丘下的海濱設定領事館辦公室,如今兩棟建築被發展為文化園區,相當於文物保護單位。
要去領事館,我們先坐公交到附近的「濱海二路」站,再穿過哈瑪星一號船渠觀光橋,因為橋就在鼓山輪渡站旁,面朝旗津半島,背後河道狹窄,觀光橋猶如一個灌入海風的漏斗,戰戰兢兢拍了下風中凌亂的自己


旁邊的鼓山輪渡又叫哈瑪星碼頭,是因為1908年起日據時代不僅用淤泥填築了岸邊碼頭和市街用地,也興建濱線鐵路(日語濱線為HAMASEN,臺語音譯為哈瑪星)碼頭的船隻大多開往對面的旗津半島,好比當地居民的水上公交,他們騎機車嫻熟地排隊上船,和爭先恐後上二樓甲板的遊客們形成了強烈而有趣的對比。

從狂風呼呼的天橋下來再往前走一點,就能看見標識為「打狗英國領事館」的景觀步道,和通往山下正門的路不同,這條步道是通往山上的,雖然爬起來累,但窄窄的巷子卻很有幾分藝術氣息,牆上都是陶瓷燒製的花朵

爬上哨船頭,還沒看到領事館,映入眼簾的是幾株隨海風搖擺的大樹。遠處是海天一色,對岸是國立中山大學教學樓與球場,頭頂是光影斑駁的翠綠樹蔭,在這兒坐上一天也不會覺得悶,當真是風中有音,光中有影而令人難忘的愜意。

山上展館的內容不多,碰巧領事館的下一場導覽就要開始了,我們便匆匆從園區步道趕下山,碰上熱情洋溢的老義工正在手舞足蹈地給遊客講解,就跟着一起聽,沒想到這一聽就過去了快一個小時,實在是太能說了


他在講到傳教士遠渡重洋,給當地原住民治病和傳播福音的故事時特別虔誠,讓我想起了哈瑪星碼頭附近醒目的禮拜堂標誌,還有墾丁到高雄的省道上許多巨大的土地公塑像,可見臺灣雖小,宗教信仰卻十分多樣,構成了奇異的和諧。
領事館文化園區裡的古典玫瑰園提供英式下午茶,用門票可以抵扣30臺幣,就買了杯玫瑰露,貌似是用專用的玫瑰凝露調配的,味道還不錯~坐在路邊公交站吹風歇腳時,路過的一位的士師傅特別好奇,問我們為什麼坐在這裏,因為他從沒見過有人等公交


(看來當地人有機車足矣啊)得知我們是遊客後,他特別熱情地說起高雄這一區的獨特美景,例如對面旗津半島的燈塔和炮臺能看到如何壯觀的景緻,旁邊山上的中山大學主校區建築有多麼漂亮,還不斷和我們感慨他和年輕妻子的相遇充滿了傳奇,如今妻子負責打理幾處民宿,掌管財政大權,他樂得清閒,每天開的士帶遊客探索高雄,講述他年輕時曾駕駛巨輪出海遠至歐美澳日的故事,真是對本土充滿自豪感的淳樸有趣之人呀~


【第三站:旗後燈塔·旗後炮臺】
從鼓山輪渡坐船約10分鐘就能到達旗津半島,沿着碼頭右側的巷村子的小巷拐幾個彎,就能看到這個萌萌的立體導覽牌

旗後燈塔建於1883年,是繼鵝鑾鼻燈塔後的臺灣第二座燈塔,也是臺灣少數僅存的清代燈塔之一。與鵝鑾鼻相比,旗後燈塔固然小得多,卻與周圍樹木小徑完美融合,最重要的是人少,風也趨於柔和,在夕陽來臨之前,當真有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

登高遠眺的景象更令人賞心悅目——近處是正要出海的大型貨輪和色彩明麗的民居群,遠處能直接看到繁華商圈的85大樓,海港夕照與人間煙火盡在其中,雖算不上什麼驚為天人的絕致美景,但正如王安憶《長恨歌》所說,「美是凜然的東西,有拒絕的意思,還有打擊的意思;好看卻是溫和、厚道的,還有一點善解的」,你能從這片尋常之景中感到舒適與踏實,也就是旅行中最為寶貴的時刻。

走到旗後炮臺,更是遇上驚喜——當地的鸚鵡愛好者協會正在訓練愛鳥,十來只五彩斑斕的鸚鵡齊齊放飛蔚為壯觀,一會兒又回到各自的站桿上等著主人喂水撫摸,有的像孩子一樣要主人抱抱,有的又像是凝視遠方若有所思,一點兒也不怕生人在旁狂拍照。這裏沒有把鸚鵡學舌當成搖錢樹的表演者,只有把它們當做親人的愛好者們。與天空、海洋、山嵐、樹林、鸚鵡共度的這一小段時間特別安詳平靜,是臺灣此行最好的回憶。

從炮臺下來已是入夜,匆匆吃了碗赤肉焿,我們打算再去打卡一家老店,便沒有多做逗留,希望他日再來可以騎車環島,感受這片土地的更多美麗風物與淳樸人情。


【Day8路線圖】

【唯一站:誠品書店高雄SOGO店】
在臺灣的最後一天,覺得應該再慢些,多感受高雄人文之美,恰好楊先生想去書店,就到三多商圈的誠品書店,找回一點曾經文藝青年的漫行感覺。和大陸的複合型書店傾向於把多個業態放在同一空間不同,雖然誠品旗下有書店、展演、畫廊、文創生活等品牌,但在空間設計上還是會作區隔,讓愛書之人盡情閱讀,比如兩位老人家,真乃活到老學到老,讓人汗顏不已啊~就這樣安安靜靜的,時間流逝去也很好。

臺灣最後一夜,住在離小港機場超近的高分住宿「橙屋商旅」,從捷運小港站出來走個幾百米也就到了,雖然位置有些偏僻,勝在離機場近可以多睡會兒,並提供morning call、送機服務和超豐盛的早飯——除了基本的白粥煎蛋蒸包子,還有肉鬆、拌飯、三明治與好幾道炒菜,雖說價錢是此行所有住宿中最貴的,仍覺得物超所值,畢竟高雄已經給我留下太多美好的回憶~

美食篇

臺北4家

【臺北西門町 | 阿宗面線】
推薦指數:








(來自男朋友)
本來只當它是排不上隊網紅店,但既然在大清早時恰巧碰上便買一碗嚐嚐,福建代表楊先生自小就對面線糊有感情,一直稱讚阿宗面線裡的大腸處理得乾淨還很香,配上鮮筍條、香菜和蒜香調料,一碗下去非常舒爽。我個人覺得還好,畢竟面線糊太綿軟,比較推薦給喜歡甜鹹口的小夥伴~


【中正紀念堂 | 金峰滷肉飯】
推薦指數:











離紀念堂不到幾百米便是大名鼎鼎的金峰滷肉飯,我等吃貨自然要去打卡,排隊不一會兒就有位坐了,翻檯率可見一斑,趕緊點了兩碗滷肉飯、一個鳳梨苦瓜雞和一個赤肉焿,一共200臺幣。沒想到最讓我回味的卻不是滷肉飯而是鳳梨苦瓜雞(圖中左下角),從沒想過這一甜一苦可以交融得如此完美,不僅完全中和了白玉苦瓜的甘苦,轉化為醇厚的甘甜,雞翅也在長時間熬煮下酥軟綿爛,夾出來拌進滷肉飯裡,還能讓飯吃起來更有層次,也難怪朋友圈裡有人回覆「呆了7天吃了4次金峰」,這頓飯也是臺灣美食在我心中的第一次驚豔亮相!後來每一次打卡人氣老店的經歷,也都在驗證真正的好吃不貴是存在的,而且店家也都在經年累月的顧客盈門中,煉就了快手備菜和熱情待客之道,因為他們知道生意常青,離不開食客用腳投票。


【臺北101 | 鼎泰豐】
推薦指數:







臨近傍晚,是時候去101看看了,剛好發現101樓下有鼎泰豐,只等了五分鐘就能入座,點了絲瓜蝦仁小籠包、招牌小菜和餛飩麵,期待最高的自然是小籠包了,但口味有些淡,竊以為最好吃的是招牌小菜,跟着別桌點果然沒錯!操作間裡將近20位師傅都在趕製包子,旁邊小籠也是高高壘起,看來是在吸引我們來日再嘗一籠其他口味的吧~


【故宮晶華】
推薦指數:







參觀故宮至少要半天時間,到旁邊的故宮晶華吃飯也就自然成為了首選,畢竟這裏也有模仿鎮館三寶的三道菜——

不過考慮到填飽肚子和價效比,我們還是照着大眾點評上的推薦,點了寶鼎鴛鴦牛肉麵和多寶閣甜品集,可以說故宮晶華的菜品造型都非常漂亮,前者以太極大碗造型分別裝入淡淡白鬍椒味的清湯麵和中藥味的紅湯麵,兩邊的澳洲牛肉也做了不同處理,配上較勁道的麵條,味道不錯分量也大,兩個人光吃這一大碗麵就已經有8分飽了,以至於後來的多寶閣沒吃完,而且我不愛吃甜的,點菜時只留意了造型沒發現全是甜點


總的來說,故宮晶華的設計建築極富古典韻味,菜品很適合拍照曬朋友圈,口味也還可以(雖然點評比較兩極分化),可惜服務態度參差不齊(還加收10%服務費),如果周邊有價效比高一點的餐館,我大概更願意多走兩步吧~

新北3家

【瑞芳車站 | 永和豆漿大王】
推薦指數:









位於瑞芳站正門的主幹道上,紅底白字的招牌特別顯眼,秉持着「本地人吃哪兒我吃哪兒」的原則就進去了,每人一份蛋餅和豆漿,果然味道不錯,蛋餅不似其他店家那樣油膩,很乾爽,豆漿種類多樣,我的黑芝麻豆漿端上來覆蓋著一層薄薄的芝麻碎,光聞着就特別香!門口還有些騎機車直接外帶的老主顧,這也是臺灣一道獨特的風景,反而很方便我們這些必須堂食(他們叫內用)的遊客找位子坐


【平溪站 | 平溪故事香腸】
推薦指數:









一下平溪站走過鐵道橋,最多人排隊的便是平溪故事香腸,一邊是婆婆在麻利地往腸衣裡灌肉,一邊是媳婦更麻利地烤腸、切開、塞料、淋醬、包好和收錢,雖然速度很快,但絲毫不會因此催客人,還是客客氣氣地這比香港一些商家好得多~
按照攻略教的,點了蒜香芥末和甜姜口味,和別處的香腸相比,這家的酒香更為濃厚,肉的口感紮實,當然口味也是一貫的重啊,甜鹹交錯再搭配芥末。。。趕緊去便利店買了瓶分解茶


【瑞芳美食廣場 | 豐味肉羹】
推薦指數:











這家店在當地有30多年曆史了,最初兒子很怕繼承父親的手藝,覺得沒出路,現在卻兢兢業業地扛起了大旗,臺灣餐飲商家都很會藉助媒體做宣傳,旁邊的電視還在播放對他們兩父子的專訪~雖然用餐時間必定要排隊,但他們動作很快,是地道好店沒錯了~肉焿吃着很新鮮,據說使用獨門醃料,和打好的魚漿充分混合,吃起來緊實彈牙,配上筋道的米粄(類似加寬的河粉)和湯一起入口,層次超級豐富!

花蓮&墾丁5家

【東大門夜市 | 北港春捲】
推薦指數:









這裏的排隊長龍在整個夜市應該能排進前三名,一家人流水線作業才應付得了這客流。有豬肉、牛肉、素食三種做法,輔以原味、蒜末、辣椒、芥末和咖哩口味,和大陸的做法不同,北港春捲用極富彈性和嚼勁的冷餅皮包住超豐富的餡料,包括肉末、高麗菜、綠豆芽、花生粉、豆乾、蘿蔔乾等,握在手裡特別厚實,一口下去也很清脆爽口又有飽腹感,大大滿足了奔波一天的我們~不過因為是甜口的,評價見仁見智,還好也不貴,依舊可以買一個嚐嚐鮮哦!


【中華路 | 公正包子店】
推薦指數:







在夜市吃過春捲和棺材板後已經覺得很飽,散步到中華路只稍微消化了些,一看到出名的公正包子店還是義無反顧地排起了隊,吃貨啊。。。當時已經晚上八點多,門口還是排了一大堆打包的人,應該都是要當作明天早飯的吧,我們不敢多點,只要了兩個肉包、一籠蒸餃、一碗肉焿,配上店家特調的蒜蓉醬油,口味還不錯,純肉餡兒厚實飽滿,特別適合食肉動物們。拼桌的另外三位遊客點得更多,吃得幾乎沒停過口,一直在稱讚包子皮發麵發得好,可見老店的出品經得起品評~


【舞鶴鄉 | 瑞穗牧場】
推薦指數:









前面為什麼沒有將牧場當成景點來寫,是因為時間太緊人太多,僅僅來得及排隊買招牌食物和一些手信了,除了食品部經典的奶香饅頭、雪糕、乳酪和熱牛奶外,還在禮品部買了兩袋牛軋糖、潤脣油和超萌冰箱貼。前者出品中規中矩,奶香較一般的製品更香一些,倒是禮品部買到的牛軋糖非常香濃,配上裡頭包裹的蔓越莓、夏威夷果、花生等顆粒,口味口感似乎比大名鼎鼎的糖村更勝一籌,可惜等我們拆封時已經到了高雄,沒有門店可買了。。。又一個經驗教訓,美食要趁早嘗啊


【恆春鎮 | 歐戀雪糕】
這家雪糕就在阿嘉的家後面的巷子裡,是司機推薦的,共有火龍果、桑葚、巧克力等4個口味,想也沒想就選了桑葚口味的,沒想到雪糕裡不僅有洋蔥絲,順滑中帶有一絲嚼勁,更有整顆桑葚拌在其中,增添了微酸的顆粒感,在被太陽炙烤一天後能吃到這樣一杯雪糕,猶如久旱逢甘霖的暢快,非常推薦大家都去阿嘉的家後巷裡找歐戀雪糕啦~

高雄6家

【任選一家 | 麻油雞酒面線】
推薦指數:







在高雄的第一晚,回住處路上看到路口醒目的「麻油雞酒面線」,覺得新奇便點了一份做夜宵。用真材實料來形容都不為過,雞翅雞腿不僅綿軟得入口即化,還浸滿了麻油與黃酒混合的獨特香氣,配合沒有煮成糊的(正常)面線,一邊大口吃肉一邊滋遛滋遛,不亦快哉!這麻油雞酒以加入大量黃酒和麻油為特色,是臺灣客家人的傳統菜式,也是婦女坐月子必吃的補身食療,他們相信黃酒加黑芝麻油用來煮雞,有活血補氣的功效,能使月子中的婦女快速恢復。因為加了大量麻油,不免會有些油膩,小夥伴們酌情嘗試,但確實是臺灣特色哦,據說高雄人氣最高的是建興路上的「阿誠麻油雞「。


【六合二路 | 興隆居】
推薦指數:











興隆居在當地居民和遊客口中都屬於久負盛名的型別,離我們住處才200多米,自然是興沖沖去吃早飯啦,到門口剛好碰上新一屜湯包出爐,就先打包了兩個,一邊吃一邊排燒餅的隊伍。說是湯包,其實分量已經相當於一個大菜肉包,和平日吃的以肉為主的餡兒不同,興隆居的湯包加入大量高麗菜,以菜汁代替傳統豬油化成的湯,使得餡兒更為飽滿,口感更清甜,是真正的皮薄餡大汁多,特別適合喜歡體驗在地口味的小夥伴!至於燒餅,我們點了夾油條煎蛋的,感覺比較幹,必須配豆漿才能嚥下去。說到豆漿的種類也不少,除了有純豆漿、紅茶牛奶、芝麻核桃露等可選,還有無糖、半糖、全糖,可見老店雖非常忙碌,依舊很照顧客人需求,尤其是將早餐碼放整齊交給你的時候,一聲聲的「謝謝你哦」,都讓我對高雄這座城市好感又增添不少~


【駁二藝術特區 | 微熱山丘】
推薦指數:











在臺北根本沒時間去微熱山丘坐坐,來到高雄,自然不顧重重熱浪去找駁二店反轉的白色船塢屋頂!一進門,熱情的小姐姐就迎上來帶我們入座,送上一整塊土鳳梨酥和一杯冷泡茶,似乎一點也不擔心你光吃不買,因為這鳳梨酥確實酸甜可口還帶有根根鳳梨絲(足以媲美廈門的黃遠堂鳳梨酥),遊客認可自然就會紛紛入手,對自家產品和服務有十足信心,也是此行不少臺灣商家給我的印象~


【鹽埕區新樂街 | 鴨肉珍】
推薦指數:









簡單的薑絲鴨肉湯因為加入冬菜熬煮,入口十分鮮甜,鴨肉飯蓋滿了厚實的肉片,配上一盤燙青菜特別填肚子,難怪號稱當地的士師傅最愛的餐廳!值得一提的是老闆記憶力超群,不用人手記單,不管客人點多少道菜、坐在幾號桌都能熟記於心,菜品會直接送到桌上,可以說是人氣老店的實力典範了~


【苓雅區青年一路 | 柏弘老店肉燥】
推薦指數:








(星星
這家老店以過魚湯(石斑魚湯)起家,歷史已近50年,幾年前才從夜市遷出來有了自己的門店,因為品種豐富、價格公道,一直開到凌晨三點,極適合聚餐吃夜宵,屬於那種本地人和遊客都熱捧多年的人氣老店。我們去的時候已接近十點,但還沒進入宵夜時段所以人不多,就點了過魚湯和蟹肉炒蛋。魚湯清甜鮮美在意料之中,蟹肉炒蛋卻是出人意料的大分量,肉和炒蛋各佔一半,而且還是蟹鉗肉!這蟹肉分量在深圳吃怕是得150人民幣,在這裏卻只要150臺幣,難怪多年招牌屹立不倒!他們的另一招牌是肥瘦各半的滷肉飯,下次再去高雄也必定會補上~


【苓雅區四維三路 | 吳寶春麥方】
推薦指數:









因為太多攻略裡都在為吳寶春麥方打call,便很執着地想要一嘗酒釀桂圓包和荔枝玫瑰包的滋味,起初很固執地要在臺北買,好不容易從101趕到門店,卻被告知已經售罄,心情無比低落。直到最後一天在高雄,不慌不忙找到門店,既沒有想像中的排長龍,冠軍麵包供應量也挺充足,比臉還大的酒釀桂圓包終於捧在手裡,滿足之餘也不禁覺得自己好笑——旅行本是放鬆,舟車勞頓已然很累,真錯過了什麼,或許在下一個城市也會遇到的~
因為期待太久,一買到還是迫不及待拿了一塊嚐嚐,雖然放涼了口感比較硬,但果料還是很香很大塊的,分量之大也就決定了兩個麵包特別重,還好切塊後能冷凍儲存2周,回到家用電飯鍋蒸煮,吃起來就Q軟了很多,足以當一週的早飯

寫在最後

看到這幅當地飲品的拼圖,就串聯起了這趟旅行中的點點滴滴——想像中的臺灣矇著厚厚的人文濾鏡,而8天下來它的形象也愈發清晰,天高海闊間的飛鳥翱翔,驕陽之下的驚濤拍岸,阡陌巷弄裡的淳樸老店,充滿科技感的現代大樓,民有民享的開闊廣場,對火車和漁港有深厚情結的人們。。。也有感到落差的時刻,但也離真實的它更近了一步,套用那句著名的話,只有一種旅行主義,就是在看過目的地的真實後依然熱愛出發。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