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先上幾張預告片,詳細內容,慢慢道來!

早春三月日本遊

日本是我們的鄰國,女兒在日本留學,工作十多年,一直有打祘要我們到日本去旅遊一趟的意願,由於語言障礙,加上她工作較忙,始終沒能成行。
日本我們雖沒去過,其實還是比較熟悉的,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電影,曾經風靡了我們那一代人,高倉健,中野良子的「追捕」, 慄原小卷的「望鄉」 「生死戀」,以及宇津井健,山口百惠的電視劇 「血疑」 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倉健成了我的第一個偶像。山口百惠娓婉動聽的歌聲,深深打動我們,百聽不厭。緊接着動畫片「櫻桃小丸子」,「多拉A夢」,「聰明的一休」,又伴隨着我們下一代的成長。闢開歷史原因,真想好好了解日本這個國家,體驗一下日本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
今年適逢我七十歲生日,女兒知道我愛好旅遊,攝影。促成了我們夫婦倆,這次日本之旅,作為送給我們最好的生日禮物。提前一個月,女兒給我們辦好了護照和簽證,報了鎮江「中青旅」的 「日本本州豪華賞櫻溫泉六日遊」。我們夫婦倆終於踏上了東瀛 ,霓虹國。

2015年3月19日按照旅行社的出行通知,10:30在「中青旅」旁的「京口飯店」集中,乘旅遊大巴,車行四小時,直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照例是安檢,辦好出關手續。
17:25乘坐的全日空飛機,準時起飛,」全日空「 的服務確實一流,空姐溫馨和藹的笑容,給人親切可近的感覺,飛機航餐也很豐富,我還要了一小瓶葡萄酒,慢慢品嚐,不知不覺,二個多小時航程,飛機準點到達東京 「成田機場」。
日本導遊已在機場迎接。導遊小嶽,東北瀋陽小夥子,性格豪爽,熱情,2000年當兵復原後,到日本闖蕩,十多年拼搏,事業小有所成,在北京,瀋陽都購買了房產,一口地道的東北話,熱情地介紹景點,深得大家的好評,這是後話。
乘坐旅遊大巴,到達賓館,入住 」NARITA VIEW HOTEL」 。

按照旅遊日程,今日遊覽東京的 「明治神宮」,「皇居,二重橋」,」東京都廳大廈「,」銀座商業中心「,」臺場海濱公園「。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坐落在東京都澀谷區,地處東京市中心,佔地70公頃,佔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站之間的整片地帶,是東京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明治神宮於1920年11月1日啟用,是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靈位的地方。是日本神道的重要神社。
神宮前南北參道交會之處的大鳥居(日式牌樓),是日本最大的木製鳥居;高12米,兩柱間距9.1米,柱徑1.2米,屬於「明神鳥居」的型式。原始的鳥居在1966年(昭和41年)因遭雷擊而損壞,現存的鳥居則是在1975年(昭和50年)間以臺灣丹大山樹齡1500年的扁柏,依照1920年(大正9年)的形制與寸法重建而成。
每年都有多場新生兒命名儀式、成人禮、畢業典禮和婚禮等,各種人生重要儀式在明治神宮舉行。更為這裏增添了一道精緻美麗的風景。
這次參觀,有幸看到一對年輕日本新人,舉行日本傳統婚禮。

明治神宮「大鳥居」。高大壯觀。

「明治神宮」神道兩旁,氣派地擺出陳年美酒的陣勢,這邊是日本傳統清酒,統統清一色一字排開。

這邊擺放的法國勃艮第佳釀,經典橡木桶整齊排列。

陳年美酒,百年佳釀,整齊排列的陣勢,真是看得人垂涎三尺啊!





沿 「明治神宮」 神道步入神宮正門。

這是神宮兩旁的門廳。

進入「明治神宮」 參拜,日本神道教的傳統,照例必須淨手。先左手,再右手,最後漱口。作為對神靈的敬重。

「明治神宮」 的正門。

進入」明治神宮「 的庭院。旁邊是買旅遊商品的店鋪。

明治神宮內,傳統的日式廳堂樓閣。

「明治神宮」 的神職人員,靜靜地坐在屋內。是休息還是坐禪?

又來一隊歐洲的旅行團,在導遊帶領下進行參觀。

亭閣裡掛滿了「繪馬」。
繪馬是日本人許願的一種形式。大致產生在日本的奈良時代。民間常用的小繪馬。在一個長約15釐米高約10釐米的木牌上寫上自己的願望、供在神前,祈求得到神的庇護。
我也入鄉隨俗,用「繪馬」祈佑全家幸福安康。





明治神宮內的 「神樂殿」。

在 「明治神宮」 巧遇一對新人舉行結婚儀式,這是攝影師正在為新人拍攝婚紗照片。

在 「明治神宮」 神職人員的帶領下,按日本傳統儀式舉行結婚典禮。一對新人在紅傘罩隱下,緩步前行。

在神職人員的帶領下,慢慢步入舉行結婚儀式的地點。

儀式完畢,神職人員宣佈,兩位新人,正式成為合法夫妻。

「明治神宮」 內旅遊商品小買鋪,正在買各種旅遊小商品。

印有 「明治神宮」 標誌的旅遊記念品。

皇居,二重橋

皇居是日本天皇居住的宮殿,最早是江戶幕府於1457年所建的江戶城。在明治維新,江戶幕府結束並由明治天皇奪回管治權後,日本首都由京都遷移至江戶,皇室一家從京都遷到此地居住,這是1888年建成的皇居。
遠遠地看皇居,猶如深藏在山坡上的廟宇,只見兩個小白樓,交相呼應。城廓外面有廣闊的護城河圍繞。護城河,水平如鏡,宮宇垂柳倒映其中,顯得格外優美。
二重橋位於皇居正門前,為雙孔石拱橋,正門有皇宮警察的皇宮護衞官儀仗隊駐守,通常一般人是不能通過二重橋的。

「二重橋」 及後面的 「皇居」。

皇居城廓外面廣闊的護城河。

皇居廣場上的 「楠木正成」 銅像。
「楠木正成」 日本幕府時代著名的武將。他在推翻鎌倉幕府、中興皇權中起了重要作用。1336年兵敗剖腹自殺。曾是日本軍國主義的化身。

在皇居前留張影。

再來一張。

皇居廣場旁,高樓林立。

我們的旅遊大巴就停在廣場旁。

皇居的大門正在維修。

皇居外苑廣場內鋪設細石子,寬闊的廣場上青松翠柏,綠地如茵。是日本城市為數不多的綠地之一。

東京都廳大廈

東京都廳是日本東京都政府的總部所在地,東京都廳舍樓高243米,是當時日本最高的大廈。東京都廳舍每年的維修管理費用高達40億日圓,內設的豪華都知事室被批評 「浪費納稅人的金錢」。不過,另一方面,東京都廳舍已成為東京的旅遊觀光勝地之一,到45樓的展望室,參觀的訪客絡繹不絕。

進入「東京都廳大廈」。

乘電梯到達45樓的展望廳參觀。

在東京都廳45樓展望廳,看到的東京市街景。

在東京都廳45樓展望廳,看到的東京市街景。

在東京都廳45樓展望廳,看到的東京市街景。

在東京都廳45樓展望廳,看到的東京市街景。

在東京都廳45樓展望廳,看到的東京市街景。

東京都廳45樓展望廳的旅遊商品小買鋪。各種旅遊商品琳琅滿目。

東京都廳內,牆壁上的裝修物。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有陰暗的負面,這是在東京都廳門口立交橋下,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一排邊,用紙板箱搭起的多個蝸居,晚上他們就在這裏度過一宿又一宿。與豪華的東京都廳,形成強烈的對比。





世界三大商業街~銀座

銀座,是日本東京中央區的一個主要商業區,以高階購物商店聞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區。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並列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
日本全國著名各大百貨商店、世界知名品牌專營店,特種工藝品的商店,以及一些高階小吃店,飲食店及高階餐廳,高階夜總會等都在銀座落座,這裏也是文化娛樂中心。
在這繁華的商業街區,確確實實感受到天朝國人,超強大的購買力。所有免稅店裡,都是北京話,上海話,廣東話的國人。熙熙攘攘,人頭措動,好不熱鬧。收銀臺前一字長龍。掃貨好象不要錢似的。
秋葉原電器免稅店也一樣,大家仍然是購買電飯鍋,馬桶蓋,陶瓷刀,保溫杯,化妝品,營養品,保健品,還有「優依庫」的服裝等等五花八門。機場免稅店則是香煙名酒。

在國人超強購物的感招下,我也不能俗免,原來純粹是來觀光旅遊的,不知不覺,也加入了掃貨大軍,連吃帶用花去了十多萬丹!





世界三大繁華中心~東京 「銀座」 的街景。

銀座的街景。

銀座的街景。

高階小吃店,各式飲食店及高階餐廳展示的食物樣品。

高階小吃店,各式飲食店及高階餐廳展示的食物樣品。

高階小吃店,各式飲食店及高階餐廳展示的食物樣品。

這些都是世界級知名品牌的商店。

臺場海濱公園

臺場又稱御臺場,位於東京都東南部東京灣的人造陸地上,是東京最新的娛樂場所集中地,受到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青睞。沿着沙灘信步而行,來到來自巴黎的自由女神像。從這裏眺望美麗的彩虹橋和東京塔那斑斕迷人的夜景,相信一定會給您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回憶。

臺場18米高的「元祖高達」 前圍滿了觀眾。這是小朋友們的最愛。





十八米高的「元祖高達」頭部還能轉動,兩隻眼睛閃閃發光。吸引大家爭相拍攝。

這個不知道是個什麼記念碑,金光閃閃直指蘭天。

日本最大廣播電視機構~富士電視臺大樓。

造型別致,風格獨特,漂亮的建築。

臺場最新商場,商城樓高7層,店鋪達150多家,由國際名牌到大眾品牌一應俱全,是東京最新的品牌總彙!

這個雕塑也很別緻,晚上燈光亮起,在五色彩燈印襯下,一定很是漂亮。

從海灘觀光木棧道上,看富士電視臺大樓的雄姿。

臺場海濱公園有一條濱海散步棧道,來此可盡情放鬆,吹吹海風,餵食海鷗,賞賞海景,橫跨東京灣的 「彩虹大橋」 是臺場最醒目的地標。來自巴黎的「自由女神像」。是日本多部偶像劇的取景聖地。

臺場海濱的「東京灣彩虹大橋」。

今天上午,按照日程,先是遊覽「上野恩賜公園」。然後乘車前往箱根,遊覽」大湧谷「,」蘆之湖「,晚上入住」溫泉賓館「。

上野恩賜公園

上野恩賜公園是東京最著名的賞櫻勝地。園內櫻花數目多達1200棵。風過之處,落櫻雨下,十分壯觀。每年櫻花季節,都要在此舉此舉辦隆重的「櫻花祭」。
這次旅遊時間早了一點,櫻花樹滿是花蕾,還沒有盛開,看不到櫻花盛開壯觀的場面,有點小遺憾。

上野恩賜公園內,珍藏有84件日本國寶的「東京國立博物館」。

櫻花還沒有盛開,但這種不知名的花,確滿樹綻放,爭相逗豔。





上野恩賜公園內,被譽為「國寶」的日本細菌學家、生物學家。野口英世博士的銅像。

「東京國立博物館」前的噴水池。

又一個不知道名字的博物館。

博物館旁,巨型鯨魚的雕塑。

「上野恩賜公園」 旁有一座寺廟。

原來是「寬永寺」。

「寬永寺」的「輪王殿」。

箱根

「上野恩賜公園」遊覽結束後,乘車前往「箱根」。
箱根位於神奈川縣,是東京附近最受歡迎的觀光地,天然的湖泊、溫泉和地熱資源,加上眺望富士山的絕佳角度和完善的旅遊配套設施,一直以來受到日本和海外遊客的青睞。在火山口遺蹟「大湧谷」 可以品嚐到箱根的特產「黑雞蛋」,還可登船遊覽蘆之湖,在水上遙望富士山的美麗景緻。當夜晚降臨時,泡泡溫泉洗去一天的疲憊,品嚐傳統美味的懷石料理,是多麼的愜意!

火山遺蹟~大湧谷

箱根大湧谷,是大約4000年前箱根火山活動爆發而形成的,1876年明治天皇去那裡參觀才改名為大湧谷。大湧谷地上的泉水大部分的有毒的。
大湧谷是箱根最著名的旅遊景點。在綠樹環抱的箱根山中,惟獨此處山岩裸露,巖縫間噴出的地熱蒸氣霧氣騰騰,從地殼張開的裂縫內,噴出大量的硫黃蒸氣,將泉水燒得滾燙。令人感到地球的生命運動,尉為壯觀。

噴出大量的硫黃蒸氣的大湧谷。

山間溪流,淌下的含有大量硫黃,呈乳白色的溪水。

溪水中散發著霧茫茫的硫黃蒸氣。

不認識日文,不知道展示牌上寫的什麼?大概是介紹大湧谷山上的植物吧!

大湧谷的特產,用火山溫泉煮熟的《黑雞蛋》,日本叫「黑玉子」。據日本人說吃一個「黑玉子」可長壽7年。






!親眼看到工作人員小車上放著鐵絲摟,裏面裝着剛從溫泉裡煮熟的熱氣騰騰的」黑雞蛋「。 這是買 「黑玉子」 的商店。

五個「黑玉子」500日元,我也買了5個嚐嚐,扒開蛋殼後,蛋白還是白色的,品嚐後,與我們家煮的熟雞蛋味道上,並沒有一點差異。





在大湧谷黑雞蛋的展牌前留個影。手上拿着一袋」黑雞蛋「。

介紹 「大湧谷」 地理位置及景色的展示牌。

蘆之湖

蘆之湖是箱根旅遊的核心地區,它是在四千多年前,因火山活動而形成的火山湖,經湖水沖刷的河谷,是箱根最迷人的旅遊景點。蘆之湖背倚著富士山。湖山相映,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景緻和情趣。環湖步道遍植青松翠柏,景緻十分怡人。箱根蘆之湖還有遊覽船運營,「觀光的海盜船「別居一格、登上遊船,行駛在湖光山色之中,欣賞富士山美景,真是舒服愜意。

今日天氣不佳,湖面上霧濛濛一片,遠處的富士山,隱藏在雲霧中,若隱若現。

各式遊船停靠在碼頭。

遠處停泊的就是 「觀光的海盜船「。

湖裡養了很多大錦鯉,大的長達一米,就象杭州西湖 「玉泉」 的大錦鯉。

遠處的群山,被雲霧朧罩。

遊艇和海盜船,穿梭在湖中,載着遊客,觀賞湖中的美景。

湖岸邊還有茶社,可供遊客品茗小憩。這是一家名叫「湖麓茶屋」的茶社。

「蛇來神野富士の館」~溫泉賓館

「大湧谷」,「蘆之湖」 遊覽結束,乘車前往賓館,晚上入住箱根溫泉賓館,這是指向賓館的路牌。

這是入住的 「蛇來神野富士の館」 溫泉酒店。

溫泉酒店旁的停車場。停滿了各旅行團的旅遊大巴。

今晚侈奢了一把,一萬日元,訂了一份日本「剌身料理」。
刺身以漂亮的造型、新鮮的原料、柔嫩鮮美的口感以及帶有刺激性的調味料,強烈地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
我們的這份「剌身料理」精緻的漆器小船上擺放有:伊勢龍蝦,海膽,對蝦,扇貝,魷魚片,三紋魚片,神戶牛肉還有兩種叫不出名的生魚片,食材造型精緻,顏色搭配鮮豔,令食慾大增,垂涎欲滴。搭配日本醬油,芥末,兩瓶 」箱根路清酒「 口味一流,超級享受。夫人不吃生魚,基本我一人包攬了!哈哈!







品嚐了正宗」日本剌身料理「,體驗了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

豐碩的晚餐,一醉方休。(其實這點清酒根本就醉不了)

酒足飯飽後,房間裡換上日式浴衣到溫泉泡澡。男浴池叫」樹海「,女浴池叫」熔岩「,先在浴室外間沖洗乾淨,然後進入溫泉池泡浴,溫泉水溫恆定41℃。溫泉池一半在室內一半通向室外,泡澡泡到室外池,周邊都是樹林,岩石。坐在池中,仰望天空,滿天星斗,真是奇特的享受。
晚上看不清周圍,第二天白天繞賓館一週才看清,賓館建在山腳,周圍很大的範圍包括樹林,山岩,都圍入賓館,山上的溫泉引入池中,所以溫泉室外池,雖在樹林中,絕對保證私密。

今日遊覽」忍野八海「,」富士山五合目「,」箱根平和公園「。

忍野八海

忍野八海是日本山梨縣山中湖和河口湖之間忍野村的湧泉群。因為錯落有致地散佈著八個清泉,「忍野八海」故而得名,且名揚四方。富士山融化的雪水流經地層過濾,而成的八個清澈的淡泉水:御釜池、底無池、銚子池、濁池、湧池、鏡池、菖蒲池和出口池。忍野八海的平均水溫約攝氏13度,水質清冽甘甜,被譽為「日本九寨溝」,是忍野地區指定的國家自然風景區,1985年入選「日本名水百選」。為國家指定天然記念地。

旅遊大巴駛入」忍野八海「停車場,從停車場可仰望富士山,雄偉的富士山,園錐形的山頂上,還是白雪皚皚。

沿鄉村小路,順指示牌,步入」忍野八海「。

路邊的牌子上寫着」民宿,大橋荘「,大概就是這個村荘的名字。

旅遊業也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村民們擺出了攤位,銷售當地的土特產。

村落還保持原始古樸的草頂茅屋,水車,石磨,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

又一家銷售土特產的商店。

小橋流水人家。錯落有致的農戶,牆上還掛滿了,收穫的金黃色的玉米。

這是」忍野八海「最大的一個海。

參觀遊覽的人群,絡繹不絕。

大家爭相攝影留念。

遠處白雪皚皚的富士山頂,清晰可見。倒映在 」忍野八海「 的池水中,景色真是美極了。

」忍野八海「最深的池水,標牌上標明:」湧水口,水深8米「。雖然池水深度有8米,但撒入池底的1日元硬幣,清晰可見,可見池水的清晰程度。現在已不允許拋硬幣,警示牌標明:」不能扔錢,罰金千丹「。

建在池邊的茅屋農舍,掛滿金黃色的玉米,一派豐收景象,欄桿下面,長滿綠色植物,清晰的泉水,順着植物流下,尤如小型瀑布。

不同角度,再來一張。

這裏已經開闢為商場,茶社。買各式旅遊商品,名優特產,還可供遊客品茗小憩。

」忍野八海「 1985年已入選「日本名水百選」。小橋旁,長滿青苔小草的礁石上,刻有:」日本名水百選地「的字樣。

這裏也能清晰的看到,富士山白雪皚皚,園錐形的山頂。

在這樣的美景中,一定要攝影留念。

」日本名水百選地「。

古樸的和式茅草農舍。門口擺放著吹穀子的風箱,屋裡陳列著當地農民曾經用過的古老農具,反映了過去日本農民生活,勞作時的景象。

另外的一個海,牌子上標明是富士山上溶化的雪水。

又是一個海子,這個海子,清晰如鏡的池水,倒映着蘭天白雲。

村子裏的」富士山資料館「。可進去參觀瞭解富士山及忍野八海的詳細介紹。

富士山四合目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大高峰,是橫跨靜岡縣和山梨縣的休眠火山,海拔3775.63米。富士山山峰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它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嶽」,是日本民族的象徵。整個山體呈圓錐狀,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摺扇,日本詩人曾用「玉扇倒懸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讚美它。
富士山從山腳到山頂分為」十合目「。」合目「日本語,大概有一層樓的一層層這樣的意思,汽車能開上的最高處為」五合目「,我們這次乘車登山,由於大雪封山,只能到達」四合目「,前幾個旅行團,汽車只能開到」二合目「」三合目「。我們還是比較幸運的。天氣幫了大忙,使我們的汽車能夠到達,海拔2020米的」四合目「。登上」四合目觀景臺「富士山周圍的美景盡收眼底。

汽車沿着盤山公路前行,路兩邊的樹林裡還是皚皚白雪,一輛跟着一輛的汽車緩慢向前,終於到達了」四合目「停車場。

登上」四合目「觀景臺,可以看到山上密密的森林,遠處的城市,依稀可見,白雲在半山腰漂浮。再遠處的山巒已經隱隱約約了。

停車場旁的山坡上,堆積著厚厚的白雪。從這裏仰望富士山峰,就不顯得那樣雄偉了。

品嚐「日式風味料理」

日本料理起源於日本列島,逐漸發展成為獨具日本特色的菜餚。日本料理要求色自然、味鮮美、形多樣、器精良,因為靠近大海所以日本料理多為新鮮魚蝦等海產,常配以日本酒。日本料理以清淡著稱,烹調時儘量保持材料本身的原味。
在日本料理的製作上,要求材料新鮮,切割講究,擺放藝術化,注重「色、香、味、器」四者的和諧統一,尤其是不僅重視味覺,而且很重視視覺享受。材料和調理法重視季節感。

富士山四合目遊覽結束,已近中午,乘車前往「富士市場」解決中餐。今天旅行社按排「日本風味料理」。這是這家店裡神龕上供奉的,不知什麼時代的天皇,皇后的神像。

今天的日式風味料理,其實就是日式火鍋,新鮮的蔬菜和海產品,擺放精緻,色澤鮮豔,令人食慾大增。與我們的四川火鍋完全不同。四川火鍋以麻辣著稱,上面一層厚厚的紅油,日本火鍋的特點是清淡,鍋裡就是清淡的醬油海帶湯,沒有一點油花。

新鮮的蔬菜,海鮮在沸湯裡一涮,佐以日本帶有芥末味的調料,醬油。還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這就是日本風味的調料。

飯畢,「富士市場」餐廳為我們準備了藝妓表演。
藝伎是指日本傳統的以歌舞、樂曲、表演的藝術行業。藝伎業是表演藝術,不是賣弄色情,更不賣身。行業規定,藝伎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藝伎「純潔」的形象。

「 富士山下,芸妓有個約會」。觀看了日本藝伎藝術家,精湛的表演。

娓娓動聽的唱腔,漂逸灑脫的舞姿,展現了日本藝伎們精湛的技藝。

日本藝伎藝術家,表示出對中國遊客熱情的歡迎。

夫人要求與日本藝伎藝術家合影,日本藝伎藝術家欣然答應。

箱根~平和公園

箱根~平和公園,地處神奈川縣西南部富士山附近。公園範圍寬大,佔地萬坪,典型的日式庭園建築、園內廣植各種樹木及花卉。這裏也是遠眺富士山的最佳地點,天氣晴朗時,富士山的壯麗景色,可一覽無遺。
二戰結束後,為表達日本人民對戰爭的控訴、祈求世界和平的願望而設立。當時世界各國都贈送了吉祥物,園內有一座來自印度的舍利子塔,白色的塔身,下面放有金色的佛像,筆直地屹立在平和公園的廣場上,塔前道路兩旁,有兩排石獅子,還有大小兩座銅鐘都是各國贈送的,公園大門兩側柱子上,鐫刻着人們和平祈願:」祈世界平和,祈國土安穩「。表達了廣大人民愛好和平的心願。

筆直的大道,通向白色的舍利子塔,下面放有金色的佛像。道路兩旁兩排獅子雕像,守護兩旁。

照例進入參拜前,必須淨手,這是龍形的淨手池。

這是鍾亭,祈願的銅鐘懸掛中間。撞響銅鐘,祈求世界平和,家人幸福安康。

參道端頭是白色舍利子佛塔,佛塔下方是金光閃閃的佛像,塔內供奉有釋迦牟尼的舍利子。

這裏供奉著兩位日本高僧的塑像。

站在舍利子佛塔前,展望前方。

這是在白色舍利子佛塔後面的,」靈光之塔「。

又是一位日本高僧的塑像。

日本風格的石燈籠。

箱根 」平和公園「 廣場。

站在」平和公園「山頂,俯瞰山下,城市的輪廓清楚展現,遠處的富士山,已是雲霧繚繞。

」平和公園「山頂的景色。青松翠柏,綠草茵茵,蘭天碧空,白雲繚繞。

今日行程遊覽:京都」金閣寺「,」祇園~花見小路「,」八阪神社「。大阪」天守閣「,」心齋橋,道頓堀「。

京都~金閣寺

金閣寺,正式名稱其實是鹿苑寺,因為建築物外麵包有金箔,故又名金閣寺。是一座位於京都的日本著名古剎。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據說以金閣為中心的庭園表示極樂淨土,被稱作鏡湖池的池塘與金閣相互輝映,是京都代表性的風景。特別是在晴好天氣,可欣賞到倒映在鏡湖池中金碧輝煌的金閣和蔚藍色的天空,如同美術明信片。
金閣寺還有獨特的地方——遊客拿到的不是參觀入場門票,而是寫有祝福話的紙符。

通向」金閣寺「的細石小路。「金閣寺」的大門隱藏在蒼松翠柏之中。

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金閣寺「的正門。大門左側石碑上篆刻「世界遺產~金閣,鹿苑寺」。

「金閣寺」寺內的景色。

「金閣寺」寺內的景色。傳統日本「室町幕府時代」的建築風格。

金閣寺內的建築,配以佛堂式的造型,和諧幽雅。是庭院建築的傑作,表現了足利義滿吸收各種文化的格調與品位。將所在時代的傳統文化和新興的文化融為一體,是室町時代的代表作。

金閣寺是1397年足利家族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作為別墅而修建的,義滿死後被改為禪寺「菩提所」。由於義滿將舍利殿修築得金碧輝煌,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當時人們就將其稱為「金閣殿」。因此整個以「金閣殿」為中心的寺院,稱為「金閣寺」。

這是「金閣殿」前的,被稱作 「鏡湖池」 的池塘。

」金閣殿「旁的又一座佛殿。

金閣寺(舍利殿)是一座緊鄰鏡湖池畔的三層樓閣狀建築,一樓是延續了當初藤原時代樣貌的「法水院」(屬寢殿造風格,也就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建築風),二樓是鎌倉時期的「潮音洞」(一種武家造,意指武士建築風格),三樓則為中國(唐朝)風格的「究竟頂」(屬禪宗佛殿建築)。寺頂有寶塔狀的結構,頂端有隻象徵吉祥的金鳳凰裝飾。
三種不同時代不同的風格,卻能在一棟建築物上調和完美,是金閣寺之所以受到推崇的原因,除此之外,效仿自衣笠山的池泉迴游式庭園裡有許多風格別緻的日式造景,讓它成為室町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園。

金閣殿旁的鏡湖池,池中有一小島,上面的青松碧透青翠,池水在蒼松翠柏的環繞之中。景色十分優美。

這是「金閣寺」內的旅遊商品販買鋪,茅草屋頂,古樸雅緻。遊客們爭相購買各種手信,旅遊紀念品。

山間的一股清泉,牌子上標明「銀河泉~義滿公飲茶の水」。

又一股清泉,牌子上標有「義滿公~わ手洗の水」。大概就是足利義滿將軍洗手的水吧。

一條登山步道,牌子上寫着「金閣寺垣」。

一個小瀑布衝向一塊尖石,牌子上標著 「龍門の瀧」 和 「鯉魚石」的字樣。
看象不象一股急流衝向一塊鯉魚一樣的石頭。

看:幾個不知道時代的,很久遠的佛像,和很多撒落的日元硬幣。

又一處牌子上寫着「白蛇の塚」,大概就是白蛇的墳墓吧,旁邊牌子上寫着它的傳說,是日文字型看不懂?





水池中有一座小石塔。這些遺蹟雖不怎樣,與天朝完全無法相比,但人家日本 確煞有其事,當寶貝一樣保護。





「金閣寺」 園內景色。

小小的 「石不動明堂殿」 香火還蠻旺的哈!





京都~「八阪神社」

八阪神社是位於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神社,是日本全國約三千座八阪神社之總本社,八阪神社因在祇園地區又稱為祇園神社,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叫袛園祭,是日本最大的祭典之一。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並稱為日本的三大祭。也是在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

硃紅色的大門,旁邊立著「八阪神社」的牌子。門口參觀遊覽的遊客絡繹不絕。

以上是「八阪神社」內的景色,和散佈在「八阪神社」內的「太田神社」,「白鬚神社」 ……大大小小的神社。石像,石燈籠,等古蹟遺址。

一位日本僧人在吹奏著日本長簫,旁邊的鴿子,悠閒自得地在覓食。

「八阪神社」遊覽結束後,繼續遊覽,祇園~花見小路.

祇園~花見小路

」祇園~花見小路「 京都具有濃郁的日本風情,是日本人心靈的故鄉。又是日本花道、茶道的繁盛之地,被稱為 「真正的日本」。
「 祇園~花見小路」 是京都的精華所在,花見小路兩旁林立著高階料理亭和藝伎們的表演茶屋,路燈設立成有花街風情的燈籠樣式。夜晚華燈初上時,影影綽綽之間彷彿能瞥見舞伎們的倩影。
由章子怡,鞏俐主演的電影《藝妓回憶錄》描述的就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這裏的場景。在道路的兩旁,是縱橫方向能通風的用細細的方材建成的格子窗,大街的格調與舞妓的風采十分相稱,街上排列著銷售髮簪、香和日式服裝裝飾物品等京都特有的商店。

以下是祇園,各式日本傳統的酒肆,居酒屋,小酒店。仍然保持日本「幕府時代」的風格特點,在這裏要一壺清酒,點幾樣日式小吃,欣賞藝伎的表演,還有相樸表演,體驗日本的風土人情,飲食文化,也是很不錯的享受!





到 「花見小路」 逛街。路上遇見很多身穿日本傳統 「和服」 的女子,不要以為這都是日本女士。聽聽口音就知道,很多是天朝國人,到日本和服體驗店租借 「和服」, 化妝後,親身體驗一下日本和服的風采。





「祇園~花見小路」 的路牌。以下是 「花見小路」 的街景。

各式店鋪,五花八門,一侓都是傳統木格拉門,木格窗子,門上是麻布門簾,門簾上印有店鋪的名號。門口是大紅燈籠,有些店鋪門的上方還掛著草人,草人木牌上寫着「笑門」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大阪~天守閣

大阪城~天守閣最初為豐臣秀吉所建。是豐臣秀吉的居城。為了建造大阪城,他命令全國的諸侯都要參與興建工程,許多護城河及城廓的石塊也是由各地諸侯所捐獻而來,並且在三年內動用了數十萬名的勞工,以其辛苦的血汗建造而成。大阪城外整個長達 12 公里 的石牆,估計約動用了 50 萬塊的石塊。後來德川家康以兩次大阪之役,消滅了豐臣家,此後大阪城成為德川幕府控制西日本的重要據點。
經歷戰火被毀重建後,現已被規劃成為「大阪城公園」,整個公園被鬱鬱蔥蔥的樹木所環繞。每年1月中旬至3月上旬,以梅林為中心,約有1250棵梅樹盛開,而到了3月下旬至4月上旬,約有4000棵櫻花樹也競相綻放,使這裏成為日本的賞花勝地,每年的花季都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
大阪城內城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巨集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內部儲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使用過的武器及繪畫等。從天守閣頂層可俯瞰大阪周圍的美景。

動用了約50萬塊石垣,壘起的高高城牆。

城牆外是深深的護城河。可見工程是何等艱鉅浩大。

不知名的花盛開綻放。

這是築城用的大石垣,估計要有十多噸,不知當時是怎樣開採,運輸和建築的?





石塊大大小小,但建築後,卻整齊平整。可見當時的建築藝術還是蠻高超的!

城牆都是下面大上面小,這樣的建築更加堅固結實,雖經幾百年蒼桑,和戰火催殘,仍然基本保持原貌。

大阪城內的豐國神社。以及神社門口的水泥 「鳥居」 。

這是建築大阪城用的,最大的一塊石垣,至少要有好幾十噸,真是難以想像當時的日本工匠,建築時的場景。

這是大阪城博物館,牆面上有一處還留有二戰時期,美國空襲時,機槍掃射時留下的彈孔。

這就是著名的大阪城 「天守閣」 ,巍峨巨集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

「天守閣」 內部已闢為「博物館,陳列有豐臣秀吉的木像、當時戰爭場面的模型,以及豐臣秀吉使用過的武器及繪畫等。從天守閣頂層可俯瞰大阪周圍的美景。

這是大阪城內的 」大阪城公園-時空膠囊「 。
在1968年,日本的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和每日新聞集團聯合慶祝將在1970年大阪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它們將兩個完全一致的時間膠囊毗鄰的埋在了大阪城。時間期限是5000年。其中一個將在公元2000年開啟,每一百年開啟一次來確認另一個時間膠囊是否還完好。在這次的時間膠囊中共放入了2090項物品,它們由科學家、工程師和歷史學家組成的小組所選定。這些物品都用來反映在1970年人們的日常生活,其中的物品包括避孕套、假牙、手銬和一個琥珀標本等等。

這位小女孩在公園內,引逗成群的鴿子。

表示大阪城範圍的界碑。

道頓堀,

道頓堀是沿着道頓堀川南岸的一大繁華街區。日本人常說「吃在大阪」,可見這裏的飲食店之多,還有成片的娛樂設施,是最受大阪市民歡迎的地方。這裏有不少電影院,還有上演木偶戲的「文樂座」和表演大眾曲藝──「寄席」等傳統藝術的劇場。
道頓堀川的兩岸的室外廣告和霓虹燈連成了一片,有些建築物的整個牆面被五光十色的霓虹廣告裝點。每到夜晚,燈光裝飾的招牌、霓虹燈光和道頓堀川水面上的反射光交相輝映,把城市點綴得更加華麗漂亮。

以下照片全部手機拍攝!

道頓堀作為大阪最具代表的地區,繁華的商業中心和餐飲中心。在道頓堀川兩岸佈置了許多花壇和噴泉,建立起一個很好的商業消費環境,使觀光客和市民樂於光顧這裏。
這裏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很多戶外都是立體廣告,就如下面這個蟹餐店廣告,紅紅的大螃蟹,爪子和鉗子都會動,張牙舞爪招攬顧客,很是逗人。

還有中國料理~~~刀削麵。

一條巨龍穿過牆壁。

又一條巨龍,舞動利爪。

憨頭憨腦的豬八戒,也在笑迎顧客。

一條肥牛掛在半空,一家人品嚐肥牛火鍋的立體廣告。

這日本料理店,人偶廣告,人偶好凶,惡神惡煞哈!

一隻胖河魨模型隨風搖晃,好象在水中游蕩。

這是 」元祿壽司「 的廣告。

街上車水馬龍,煕煕攘攘,人頭措動,好不熱鬧。

八腳章魚,張牙舞爪。

大阪」王將餃子專門店「。我們的晚餐就在他家解決,二客煎餃,二碗餛飩,外加一小瓶清酒,悠哉悠哉。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蟹道樂「,帝王蟹和各種做法的蟹腳,口味絕對一流,不過不等上一小時是吃不上的,必須事先預約。還有刺身、水煮、天婦羅、火炙、壽司等可供選擇。

心齋橋

心齋橋作為大阪最大的購物區,集中了許多精品屋和專賣店,從早到晚熙熙攘攘,到處是市民和遊客的人流。
心齋橋是以帶有拱廊設施的心齋橋筋商店街為中心發展起來的。這裏大型百貨店、百年老鋪、面向平民的各種小店鋪鱗次櫛比。。心齋橋還有很多飲食店,既有日本菜,也可以品嚐到中國、韓國、亞洲、美洲和歐洲等世界各個國家、各個地區不同的風味。每個街區的佈局都各具特性,在這裏走走都是一件開心事。

這就是道頓堀川運河,華燈初上,熱鬧非繁。

大阪城,道頓堀,心齋橋逛過後,汽車把我們接到神戶,入往神戶 」Hotel Pearl City Kobe」 即 「神戶珍珠城大酒店「。

這就是入住的」珍珠城大酒店「。

酒店V字型平面,很有特點。內部當然豪華一流。

上午自由活動,沒有事,逛到神戶碼頭溜達溜達。

神戶碼頭的冷藏倉庫。

遠處停泊的船舶和塔吊。

遠眺神戶港口美景。

中午12:00退房,旅遊大巴,把我們送到神戶高速船碼頭。這是神戶高速船碼頭侯船廳。

神戶與大阪關西國際機場之間往返的高速雙體船。

雙體高速船就停泊在碼頭邊。半小時航程就到達大阪關西國際機場。
大阪關西國際機場,建造在大阪灣的人工島嶼上,有跨海大橋與大阪相連。大阪機場的外形有如一個超大飛機機身(超過一英里),屋頂則象綿延不斷的浪波。國際旅客從機場的頂樓出發,建築整體的架構,精緻且複雜,別有一番特色。是全球最大,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繁忙的機場,幾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降,這是停在廊橋前的飛機。

又是一架塗裝超萌的飛機,滑向跑道。

這就是我們馬上要乘坐的全日空NH153航班。現在正在裝卸貨物,做飛行前的準備。

飛機滑向跑道,加速升空。

飛機離地後,周圍的海洋,大阪城還清晣可見。

升空後飛機機翼的下方,就是連線大阪城和大阪關西國際機場的大橋。

飛機翱翔在蘭天白雲之間,別了日本 ,再見了日本。我們園滿地結束了這趟日本的愉快旅行!!!
每一次出行都會有許多美好的回憶,隨着時間的流逝,記憶會逐漸淡漠,我寫這篇遊記,就是要永遠珍藏這份留在心中美好的記憶!!!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