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兩次跟團去香港。一次是五日港澳遊;一次是臺灣遊經停香港一天。除了進各種封閉的賣場,忍受導遊快如炒豆般刻薄的訓斥以外,還在餘暉已收、華燈未上的昏暗的蒼茫時分遊了維多利亞港灣,晚上九點在黑暗中游覽淺水灣,佇立沙灘,聽了一會兒濤聲……自此,再不跟便宜的購物團。對香港也留下了高樓林立空間狹小擁擠嘈雜唯利是圖赤裸拜金的印象。
自從兩個小美女去找已在港定居的海弟,受到盛情款待,並帶她們去了迪士尼、杜莎夫人蠟像館、油麻地警署、南丫島等地遊玩後,我們兩個媽媽便也蠢蠢欲動,心癢着想要再去一次香港。
終於在2016年1月13日,登上了南去的飛機。
晚點的飛機。連登機艙都沒有,小飛機停在遙遠的停機坪上。
本應18:30到達,因飛機晚點,輾轉到達海弟住的將軍澳已21:30。原來他住在商場裡!從地鐵站上來就進入商場,樓下三層是如天津銀河廣場一般的大型購物中心,吃、玩、購物一應俱全。上到三樓走出電梯是一個大的花園平臺,有噴泉、花池,有小花徑通往幾棟高約四五十層樓的住宅樓門。這樣的結構組成共有三個,彼此間由長長的封閉的過街長廊相連。也就是說三個大型購物中心是彼此相連的,難怪海弟說天氣不好沒關係,不用出去就能逛街購物吃飯,轉一天都轉不完。
商場中的一個門去往公寓樓
宵夜
窗外的夜景。
第二天(1月14日)。晨曦中,穿過高樓的森林,能看到遠處的港灣和山頂的一抹朝陽。行色匆匆的人們正在趕往四面八方。
從陽臺下望
海弟下午能有半天休息。我們九點多鐘拿着海弟給我們一人一個的八達通,乘地鐵將軍澳線至北角站轉港島線到銅鑼灣海弟辦公區附近。在維多利亞公園玩了一會兒便與海弟匯合前往赤柱。
地鐵線路圖
維多利亞公園
從銅鑼灣到赤柱,乘40專線小巴,票價10.8元港幣。一路上車覽了海洋公園,淺水灣,半山豪宅……
赤柱位於港島之南,淺水灣以東。半個島嶼平緩地滑入太平洋中。赤柱名字的由來有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從前這裏是個小漁村,村裡有一棵巨大的木棉樹,每逢木棉花開的時候,遠看便如一根赤紅的木柱,故而以赤柱為村名。
赤柱自古便是香港島主要聚居地之一。在明代重要地方誌《粵大記》中已標有赤柱地名。1841年香港島3650名原居民中超過2000人就是住在赤柱一帶。赤柱曾是香港島的行政中心和軍事據點,後來行政中心改設香港島中上環區,但赤柱仍然作為英國人為主的住宅區之一。
車停在了半山腰,離海灘落差幾十米。下了車就直接進入一個平層的購物中心,進去後才發現,這是一個依山而建的五層樓,入門就是五樓,下面別有洞天。裏面主要是港式餐廳及小商店,四周通透,能夠看見海灣的美景。站在平臺上下望,可以看到美利樓,那是一座古歐陸式的建築物,始建於1844年,原來位於中環金鐘花園道,後來被一磚一瓦原樣移來赤柱海邊重建。
購物中心U型樓的中間是一條露天的寬闊的樓梯和上下扶梯。順扶梯而下到達露天廣場閒情坊。
拴狗的樁子
從右側的小路上山可到赤柱馬坑公園。
我也要吃
美利樓
回到購物中心吃午餐,餐廳也是通透的,有麻雀在腳邊跳躍啄食。
飯後沿左側走向赤柱大街,這裏聚集了很多酒吧和茶座,有「酒吧街」之稱,其中一段以西餐廳、酒吧為主,各國特色食肆雲集,座上客大多是歪果仁。
繼續沿海邊而行是赤柱海濱長廊。雖然天空陰沉,但海邊怪石嶙峋,海水清澈蔚藍,空氣清新溼潤。
從海濱回來逛赤柱市場,據說這是到赤柱旅遊最不能錯過的地方,因為這裏有販賣各式各樣物品的檔攤和店鋪。
回程乘坐雙層巴士,我們仨坐在上層前排,在搖搖晃晃中欣賞著一路上的人和景。
約二十多分鐘到達中環。自中環花園道乘山頂纜車登太平山。票價28元港幣/人。到這裏開始有旅行團了,人多了起來。我們買票後排隊等候,登上了第二班車。
山頂纜車是旅客太平山山頂觀光俯瞰維多利亞港景色之行的首選。纜車自1888年開始營運,一百多年來從未出過事故。路軌依山勢而建,纜車緩緩攀上373米高的陡斜山坡,最陡的角度達27度,抬頭看到天窗上映出的是高聳的居民樓。路軌全長1.4公里,車程約8分鐘。纜車服務時間從早晨七點直至午夜,每隔十幾分鍾就發一班車。
在香港,人們稱太平山山頂為山頂(The Peak)。一般把山頂纜車山頂站一帶當做「山頂」。而事實上,山頂站一帶為爐峰峽,真正的山頂位於山頂公園。
纜車停在凌霄閣三樓,這裏是山頂纜車的總站。從這裏到凌霄閣摩天台,還要買一次票,但這裏可以刷八達通了。八達通真是一個便利的發明,我們用它乘地鐵、各種巴士、從中環碼頭乘船到周邊的各個離島,甚至在長洲島上購物都可以刷。因為刷卡,便常常忽略了價錢,粗算起來,我們七天每人的交通費大約400元港幣。
站在凌霄閣頂的觀景臺上,雖然有些輕霧,但俯瞰下去,全港及維多利亞港的景色依然盡收眼底。我們在冷風中沿觀景臺的四邊走了兩圈,四處眺望。太平山的山腰是半山高尚住宅區,山腳則是中環和上環。
據說!纜車的軌道左側是李嘉誠的豪宅,右側是獅子亭觀景臺。
又據說,千萬富翁住半山,億萬富翁住山頂。
凌霄閣
從山頂向下走,能看到獅子亭觀景臺。因為免費,旅遊團通常會領到這裏觀景。
從獅子亭看到的風景
時間關係,我們打車到了中環碼頭,乘渡輪往愉景灣。
從3號碼頭上船時,天色已黑。封閉的船艙內揹著書包的孩子們,拎着公文包的職場人,滿船絕大多數都是歪果仁。原來,愉景灣是機場附近一個以外國人為主居住的半島。原先的設計是建一個度假屋村,現已成為在港外國人主要聚居的低密度住宅區。島內不允許巴士以外的車輛進入,出入乘船或大巴。我們在一家德國餐廳進晚餐。餐後在寂靜的海岸散步,隔海遙看迪士尼煙花表演,盡興而歸。
愉景灣德國餐廳
肘子、麵包、沙拉、啤酒……
遠處迪士尼的焰火
劍南春廣告
通道里一個賣藝的白人女孩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第三天(1月15日)週五,海弟上班。我們姐妹決定去澳門一遊。坐地鐵到上環,不用出站,坐電梯一直上到頂,就到了售票和候站大廳。票價164元港幣/人。一小時到達澳門新港澳碼頭。碼頭旁邊有公交站,乘車到大三巴牌坊附近。
一直在下雨。在一個偏僻的巷子裡找到了一家食店吃早餐。醬味濃郁的腸粉加燒麥,湯粉看起來清淡,味道卻不寡淡,清香的牛肉味配合著順滑的米粉,有着無窮的回味……
進入景區,步行街上正在搭建迎春節的彩臺。走到玫瑰堂時雨下大了,就近進入一個甜品店,吃了雙皮燉奶,甜滑溫暖……
一個絡腮鬍子的粗狂的男子跪在神壇前,眼神卻四處窺探……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這一巍峨壯觀的建築融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的風格,體現出東西藝術的交融。遺憾的是被毀於大火,只留下正面的牆壁。牌坊上各種雕像栩栩如生,被贊為「立體的聖經」。牌坊頂端高聳的十字架、銅鴿下面的聖嬰雕像和被天使鮮花環繞的聖母塑像等都充滿著濃郁的宗教氣氛,雕刻精細,給人以美的享受。
舉著廣告牌招攬客人的小弟偷閒玩手機
大三巴的右面是澳門博物館和大炮臺。
從這裏可以看到新葡京賭場
本想陪菁妹去威尼斯人賭場看看,但她說真的威尼斯都去過了,又不去賭,就不去了。
穿街走巷,問了N人,終於找到製作正宗葡式蛋撻的地方。果然名不虛傳,在這雨天裡小店外仍排著長龍,許多年輕人買了以後就坐在外面吃,我們也加入其中,坐在長凳上,吃蛋撻、喝咖啡,聽棚頂噼啪噼啪的雨聲!
賭場本不在遊覽計劃之列,但是走着走着突然發現新葡京就在眼前……
拍夠了照片,上了公交車,開始車覽澳門!在眾多豪車中居然發現了一輛長城!新葡京門口有四條公交車通外港碼頭,票價3.2元澳門幣/每人,非常便利!
第四天(1月16日)。早上依然陰雨天,海弟休班。一早便在樓下乘公交車去西貢。
西貢是香港的後花園。青山,碧海,漁港……
碼頭下的海水碧綠,溫柔地包繞着鏽漬的鐵柱和粗糲的石階
來釣魚的孩子們
領頭人
我們漫步海灘。今天是週日,有很多人揹著高爾夫球杆,乘船到離島去打高爾夫。
工地的圍牆上的吊蘭裝飾
中午轉到了海鮮排擋,沿海灣一家接一家的店鋪,當日捕撈的海鮮生猛鮮活。海弟和店鋪夥計很熟,引導着我們坐到了一個臨海的桌子。帝王蟹、石斑魚……這一餐花了海弟兩千多大洋。吃剩下的魚和蟹殼被兩個慳吝的姐姐帶回家,煮了一鍋海鮮粥,滿屋飄香,滿口鮮甜。
回家煮的粥
西貢的街景
廣場上嬉戲的孩子。並不見有大人看護,完全是大孩帶小孩。
街邊涼亭
處處可見的籃球場
媽祖廟
餐後在街上閒逛,街邊小店居然深藏精品,各具千秋。我們每人均有斬獲,各取所需地買了厚實古樸的羊毛毯,精緻的毛衣鏈,彩玻陶器小盤,綠松石和彩色異形珍珠串成的項鍊耳墜。
巷角攤上買的花生軟糖其實是甜味花生。吃完還想吃地入手N袋。走了幾家店,發現各小店店員也在吃,原來卻是深受人們愛戴的此地名吃!
雖然已經吃得很飽,路過甜品店時還是忍不住踱了進去。有名的馬記甜品就是從西貢走出來的。這裏的甜品獨具特色,口味純正。牆上是各路明星到店裡來的印記!
晚上去大名鼎鼎的紅磡體育場聽張惠妹《烏托邦》音樂會。聽了大半場沒聽到一首熟的歌曲,正祈盼中第三節突然四處冒出了一面面彩虹旗和標語,連投射的鐳射燈都變成了彩虹的排列。我說今天的觀眾怎麼這麼狂熱,原來有這麼多同志……
開場前先留個影
連燈光都變成了彩虹
第五天(1月17日)週日。拉開窗簾,又是霧鎖港島,還有細細的雨絲!幾天來一直下雨,這和之前查詢的天氣預報是契合的,看來科技是先進了,氣象預報也準了許多。
反正有三個連在一起的購物中心,洗漱完畢下樓吃早茶。
吃早茶居然要排隊!茶餐廳裡熙熙攘攘,有朋友、同事聚會,又或者父母兒女分住各處,週日會聚到一起吃個早茶,一家人一週一次的團聚。因此早茶裏面有着濃濃的親情!
逛累了上樓,突然發現天空竟然更換成了藍天白雲模式。不能辜負這天賜,繼續出行!
第一站,香港大學!港大依山而建,滿目蔥籠,綠意盎然,靜謐優雅,書香四溢而思想開放……
沒見過這樣的竹子
不知是否趕上了畢業季?拍畢業照的莘莘學子隨處可見。
下午茶時間,在港大喝杯咖啡!咖啡館的牆壁書架上放著供人隨時閱讀的書籍。
瞧這本書的書名!
第二站尖沙咀。傍晚到九龍公園。
公園旁有一個清真寺,很多穆斯林來做禮拜,並在公園裡三三兩兩聚在一起!
又見雪糕!排隊也心甘!
1881購物中心。
繁華的尖沙咀,居然有如此多的參天古木,讓人感嘆香港的環保……
尖沙咀鐘樓
星光大道正在整修,很多人坐在岸邊看對面的海灣,等待噴泉表演。
海港城裡都是我買不起的大牌,走走看看而已。不料卻走到了一個神奇的小屋前,裏面有毛茸茸的大龍貓和各種材質的動漫形象!一隻煎蛋的鍋底是《哈爾的移動城堡》中的火焰卡西法。我們一一辨認著,彷彿到了童話的世界,好開心!!最後給女兒買了一隻《魔女宅急送》中的貓咪。
第六天(1月18日)。海弟上班了,我們姐妹原計劃今天在樓下掃街。清晨睜開眼睛,飄窗外又是藍天白雲,怎能辜負老天這額外的賞賜,於是接着走起。
從中環碼頭5號碼頭到長洲離島,乘船四十分鐘左右,十三元港幣,可以使用八達通(在香港只要是公共交通都可以用)。碼頭有很多賣早餐的攤位,我們買了兩大杯米粉,在船上美美飽餐一頓。
長洲島是一個啞鈴型的島。輪渡碼頭附近是啞鈴最狹長的部分,也是小島的繁華中心,沿海岸排滿了買小吃、海鮮、各種物品的小攤。出了渡輪碼頭我們向左沿濱海小路向北而行(遊客大多去右側南面的啞鈴端),路邊時時看到綠色的小亭,裏面一把長椅,可供遊人面向大海而坐。海岸沙灘和石灘交替。除了我們倆,路上幾乎沒人。偶爾有一兩個人騎着自行車掠過。
一群狗狗趴在海灘曬太陽,萌翻了!
向著大海呼喊
走到一處有大貴灣新村標誌的地方,一條小路上山,右面有一個設施齊全的公廁,左側再往上是一個迷你的長州大貴灣公園。
回到濱海路走了一會兒,小路又引我們轉上了山,上山綠意盎然,很多樹上都有編號。小路幽深蜿蜒,路邊的山坡有水泥護坡,還有編號標牌,到坡頂處地上出現了一個轉彎回頭標誌。至此我們方明白,這條路是騎行的賽道。這是香港人的又一個郊野公園,休閒健身洗肺的好去處!香港只有天津十分之一大,卻有70%土地是郊野公園。島上禁行機動車,非常適宜漫步和騎自行車遊覽。
山路上一個工地圍欄上貼著毒蛇的種類及辨別方法,看得我們心驚肉跳。但小路上只有幾隻鳥兒在跳,幸運地沒遇到蛇。
北眺亭的下面是一個U字型的海灣,右邊一隻角叫做北角嘴。海灣寂靜得讓我想起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謀殺案現場。從山上望下去,目力所及只有我和菁妹兩人。
山的右側還有一個更大的港灣,那就是觀音灣。香港首位奧運金牌得主,被稱為「風之後」的李麗珊,就在長洲出生和長大,觀音灣就是她昔日練習風帆的海域,這裏風浪的大小非常適合風帆運動,所以長洲也是香港的風帆運動愛好者的聖地。
靜謐的海灘
觀音灣
山上長滿了滴水觀音
沿路標往北帝廟方向,漸漸地出現了依山而建的房屋。房屋都是獨門獨院的別墅,應該是有錢人居住區。下山的石階小路從中穿過。山腳下大榕樹旁是一排公寓樓房,一對快樂的小兩口從裏面出來,先生用自行車帶着太太,要到海邊去釣魚。在他們熱情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回到海濱的路。
通往觀音灣
觀音灣是一個讓人安靜得想躺下來的地方,沙灘柔軟,海水像碧綠的琉璃,翻著浪花。這是優質的海濱浴場,如果是夏天,會是怎樣一番熙攘喧囂的景象?
島上的各色小吃誘人,我們邊吃邊逛。又在海鮮市場買了蝦回去煮粥,這裏的市場居然能使用八達通!當然兩個姐姐雖然節儉卻不貪心,自然沒有用弟弟給的八達通來買東西。
島上的人生活得很閒適,老人們在碼頭對面的長椅上看船來船往。很小的一個空間被設計成小花園,讓人驚奇的小小的地方竟然有一個休憩處摸讀地圖,真是人性化的設施。
時間關係,我們沒有去島的南部,現在想來,不免有些遺憾。
第七天(1月19日)回家過年嘍!
最後想說說香港的樓。香港的面積是天津的十分之一,人口卻是天津的二分之一(2014年統計天津總人口151700萬,香港總人口72400萬)。而且香港還有70%土地是植被豐富,保護良好未開發的郊野公園。所以人口居住大多集中在少數地區,這裏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高達3.2萬人。因此,在抵達香港第二天,早上拉開窗簾,在三十多層樓上我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
對面的樓是公營房屋,是政府經由政府機構或非牟利機構為低收入市民而興建的公共房屋。香港約有三分二居民住在其中,租住的叫公屋,可以買賣的叫居屋。
圖為攝影師Michael Wolf拍攝的香港樓房系列,名為《Architecture of Density》(密集構造)
海弟住的這種樓稱為私樓,是私人企業建造,居民個人購買的。侷促狹窄的住房有三米多的挑高,設計合理,故而絲毫沒有壓抑的感覺。這是位於新界將軍澳的兩室一廳,月租一萬八港幣。
三樓的花園
樓道
鑽石王老五的精緻生活
強大的儲物功能
地球人都知道香港住房緊張,遊客到香港也多是看到她的水泥森林。但是,香港人在付出了住房侷促狹窄擁擠代價的同時,卻給自己和後代留下了大片潔淨環保草木覆蓋樹木蔥蘢原生態的綠色家園!在扼腕讚歎之餘難道不值得深入思考嗎?
邂逅別樣的香港,領悟她真知灼見的智慧!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