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經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還在我上高中的時候,什麼日本友好代表圖到我校訪問、北九州姊妹城的高中生來我們學校參觀,他們穿着整齊的校服、差不多人手一部傻瓜相機,是多麼令人羨慕啊!同學們一直在議論說我們什麼時候也能去人家那裡去看看,學生們郵寄回來的彩色照片是我第一次看見我們(學校和人)彩色形象,每天做去操場早操都要到經過貼有照片的櫥窗,忍不住也要回頭看上一眼。那是的日本電影《人證》、《追捕》、《望鄉》更是人們街頭巷尾熱論的話題。進入80年代,日本工業展覽、攝影展覽、日本電器、汽車,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是「高大尚」(高科技、工業大國、時尚)的代表,總有一種想去的衝動,哈哈,這個願望中在30多年後實現了。
大阪進,東京出,途徑五城市,經典常規遊線,走馬觀花。這是一個普通遊客眼中的日本印象,流水賬而已,不求關注,只求記錄。
日本的電壓都
是110伏,出行前注意檢視你的手機等電子產品是否支援110伏,買電器也要看是否支援220伏的。
1、大阪
5月份,這是我第二次乘坐全日空
,
空姐她們熱情周到的服務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配餐還是比較講究的,看起來有食慾。
飛機已進入日本國土。
當飛機達到大阪上空附近的海域時,海面可以清晰的看到工業化程序對環境的汙染,海面出現了紅色的赤潮,這讓我詫異的是這麼發達的日本怎能還有這樣嚴重的汙染,在我印象中至少看到的是藍色的海水。
大阪關西機場
下午5點多鐘,飛機徐徐地降落在大阪關西機場。這個機場是人工填海建島造的海上機場,通過大橋連線到大陸。
我們是從大阪入境的,走的是阪東(大阪進、東京出)旅遊線路。下飛機過安檢走海關有兩個沒想到,一個沒想到是地方小、人又少,二個沒想到是流程簡單又順利讓人不禁想起日本人的高效率。
機場不小,出港要坐擺渡輕軌電車。
飛機上吃了一頓,機場再吃一頓,簡直就一吃貨的節奏。
在機場簡單地吃了頓飯,就前往駐地—大阪附近的泉佐野市。接近下午6點,車子出了機場,走過海上大橋沒有多遠就到了賓館,旅遊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廉價酒店便宜地址的也偏,只記得方圓百米內有個超市和泉佐野警察局,儘管這裏很偏,一般遊客去不到的地方好處是能讓我們看到日本人真實生活的一面。
沒有去心齋橋,是因為我到日本不是去購物,更想去接接地氣。 賓館周圍的一個比較大的食品超市,旁邊也有點小日常用品出售,由於這裏地理位置的關係,物價是比較便宜的,在日本這幾天,凡是看好的小東西就買,否則真是過了這村沒這店了,阪東這個線路的物價關西就是從賤到貴的關係。
賓館不大也不豪華,國內頂多也就是三星級,其實我對住處沒有太多要求,不就睡一晚上覺嗎,玩好就行。
這裏是賓館一角的自助設施。
清晨,爬的賓館的頂層,俯瞰泉佐野的早晨。谷歌地圖檢視,大阪灣離酒店約1.5公里,6.30分準時出發,向大阪灣走起。
泉佐野市警察局,如果沒有樓頂上的字還真就猜不出這裏是什麼地方。
漂亮的民宅,讓我想起80年代初日本的掛曆,難怪我嫂子(當年在日本留學)說:日本隨便一處住宅都想掛曆上的一樣漂亮。
在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看過典型的和式建築和松樹,今天在這裏類似的建築隨處可見。
這裏的人很「富有」,住的是「大豪斯」!
這裏的路很窄,在這裏每天開車出出進進的,就像是在考車票!乾淨整齊街道,一塵不染,先前去臺灣,感覺那裡像日本,可到了日本,發現這裏比那裡乾淨整潔多了,無論是在大街、還是在小巷,都是臺灣不可比的。
日本普通人居住的環境和民宅。
這裏的人很「窮」,住的是鐵皮房或木板杖房! 房子很少看見有窗上加裝鐵欄桿、大門安裝防盜門、汽車安有防盜鎖的,據說日本的犯罪率在全世界是最低的
居民區連個花園都沒有,花草只能種在花盆裡,讓路人欣賞!這裏的居住環境很「差」,到處都是電線、廣告、連馬路都修修補補的!
即便是大馬路,也沒有寬多少,畢竟是彈丸之地、寸土寸金。也不知道是起的太早,還是日本人「太懶」,造成這一趟出門,無論是在居民區還是馬路上,就沒看見幾個人,門可羅雀,好像是一座空城,不像在國內早晨,車水馬龍,到處堵車,馬路上到處都是上班的人群,人氣好旺。
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罐車是電鍍的(也可能是白鋼),錚明瓦亮!(乾淨個不像樣
)
20分鐘左右,終於來到了海邊,這裏可以看到昨天從機場到賓館的大橋和那棟高層建築。 早晨遛狗的老人。據說日本人長壽的祕訣是生命在於靜止,所以早晨看不到晨練的人們。白天累了一天,爺們晚上出門泡個妞、喝點小酒,早晨自然要睡個懶覺嘍!
海邊的遊艇碼頭,來的太早,碼頭上空空的一個人也看不到。
出了碼頭有一棟類似倉庫的建築,估計是魚市,那裡有好多的烏鴉,這裏的烏鴉很大,有國內烏鴉的4倍!
大阪,在日本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大的都市,我們並沒有去大阪城裡繁華地去,而只是直接去了大阪公園。城牆四周建有護城河,附近有風景秀麗的庭園和亭臺樓閣。漫步河邊,奇花異卉,滿目青翠,充滿詩情畫意。城內櫻花門頗為著名,當年大阪城遭遇火災,僅這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櫻花門屹立無恙,成為目前僅存的遺蹟。
在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會上,在大阪城公園埋下了一個內徑一米的圓球形時間艙,也定於5000年後開啟。當時手機、個人電腦等還都沒有,這些最新的IP產品還未能進入那個時間艙內。1970年,大阪世博會「時間倉」推委會在討論問題。1970年1月20日上午10點,在日本大阪城公園,一個總重量60噸、被混凝土嚴密包裹的不鏽鋼容器,被起重機高高吊離地面。人們把它叫做「時間艙1號」,在其不鏽鋼質地的表面上,印着其截面圖和「TIME CAPSULEEXPO’70 NO1」字樣。8天後,另一個與「時間艙1號」長得一模一樣的「時間倉2號」,也被埋設在這裏。兩個「時間艙」,均由特別堅固的不鏽鋼材料製成,由日本每日新聞社和松下電器公司共同製作。「艙」裡分別用29個箱子存放了2098件物品。這些被收藏的物品,作為20世紀現代文明的標誌性作品,來自社會、文化、藝術、自然、科技等領域,不僅有植物種子和布匹材料,甚至還有一些製造商生產出的能夠代表當時最先進技術的產品,松下公司的電視機和鐵鍋就在其中。人們在地面上為「時間艙」建起一座銀光閃閃的「金屬墓」。「金屬墓」分為上下兩層,「時間艙1號」被放在最底層,它要等候6970年的人類來開啟。而「時間艙2號」,將在2000年時進行第一次開封,此後每隔100年將開封一次,方便人們查驗被埋入物品的狀態,同時也是為下一個世紀的人們提供試驗參照。
2000年3月15日,「時間艙2號」從「金屬墓」下的上層處被取出。同年4月,「時間艙2號」被開封,並開始清點「艙」中收納的2098件物品的狀況。
2000年10月26日,「時間艙2號」再次被封存,恢復了真空狀態。11月23日,「時間艙2號」重回「時間寶庫」
大阪城公園內城中央聳立著大阪城的主體建築天守閣,巍峨巨集偉,鑲銅鍍金,十分壯觀。內部儲存有豐臣秀吉的木像、使用過的武器及繪畫等。從天守閣頂層可俯瞰大阪周圍的美景。如今大阪城已被定為特別史蹟。
日本的一個攝影師在這個角度拍攝的城牆與城河照片獲得了好像什麼世界和平獎。
2、奈良
從大阪出來就一路直奔奈良,對奈良的瞭解,還是我在高中的學的課文,片存的記憶就是鑑真和尚東渡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對於中國人可能最關心的是唐招提寺,奈良有好多寺廟神社,但對日本人來說,大概最著名的就是春日大社了,在奈良我們也僅去了春日大社這一個地方。
奈良公園裡著名的景點就是春日大社,春日大社是世界文化遺產,是為了守護平城京及祈禱國家繁榮而建造,社內的石燈籠和吊燈籠十分有名,春日大社坐落在春日山上,社內供奉的神明包括武甕槌命、經津主命、天兒屋根命和比賣神。神社例祭日為3月13日(春日祭)。
「奈良(nara)」除了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日本姓氏,日語中就是「鹿」的意思。
虔誠的參拜
社內供客人祈求的各種符
是藤原氏一門的氏神,有神祇乘白鹿而來的傳說,於是把鹿作為神的使者。梅花鹿在前佛教時期被認為是神的信使,至今仍然有「國寶」的地位。走進園內你會發現,這裏沒有圍牆欄桿,諾大的一片山林草地,任由小鹿們隨意生存。人與小鹿在奈良是多門和諧自然的美好相處著。
在寺院門口有個銅鹿口銜竹管,內有清泉流下,這裏用來淨身的地方。在參拜前,要洗淨雙手,漱口,才能進入。首先右手執水舀,沖洗左手,然後再往左手手心倒水,含到嘴裏漱口,吐掉,然後左手執水舀,清洗右手,最後水舀盛滿水,雙手像拿香一樣讓水舀垂直,清洗木杆,方便下一個人。
保佑夫妻和睦的神社
3、京都
從奈良公園出來,北行直奔京都,中午在京都吃了中飯,就是在路邊的一座飯店裡吃的,這個飯店不大,來吃飯的基本上都當地人和一些學生,很乾淨。吃完飯又來到了京都著名的的觀光旅遊景點—金閣寺。
金閣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正式名為鹿苑寺。是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並於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歷史建築。
這就是著名的金閣寺。鹿苑寺是一座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寺院,其名稱源自於日本戰國時代著名的幕府將軍、足利三代將軍足利義滿之法名,但因為寺內主要核心建築舍利殿的外牆全是以金箔裝飾,因此得到金閣寺的暱稱。
由於外觀呈船型,所以被稱為「陸舟之鬆」,是京都三大名鬆之一!
日本人的環保意識非常強,這裏的植物植物從來不噴灑藥物,如果有蟲害,就靠人工撲殺,現場看見兩名工人在撲捉松樹上的害蟲。
公園內的紀念品商店,基本上都是各種糕點、小食品和一些工藝品,做工都非常精緻,看什麼都挺好,讓人產生購買的慾望!
房簷下掛著銅鑼,來這裏的人來敲一下,祈福平安和幸福!
看見黃牆黑瓦,總是讓我想到「南無阿彌陀佛」,也難怪,金閣寺就是存放舍利的金殿!
小販兜售抹茶食品,且不說味道,就其色香味以及衞生情況,就能引起你的食慾,特別是對甜食任性的人呦!
中午時分,早早吃完午飯,在京都瀏覽一下街景,這個城市依舊十分乾淨,沒有看見高樓大廈,這個城市是宜新宜古建築居多,一條街道、一個老鋪,好像背後有着說不完的故事。不少小房,在我看來好像有很多都是「輕體房」,其實也有道理,日本處於地震帶,很多房子都要抗震!乾淨而整潔的街道,讓我不禁想起上世紀6、70年代我剛到大連市的情景,一起都那麼熟悉、那麼留戀、那麼親切!印象中京都那座櫻花環繞的「多角塔」(好像是清水寺那座塔)沒有見到,金閣寺匆匆一遊就結束了,記憶裡的京都只有金閣寺了!
4、碧南市
碧南市是愛知縣的一個市,這裏有和服表演,這裏的二樓是購物店,一樓有一T臺,這裏就是和服表演的場所。
和服的種類很多,不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禮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少,色彩 西陣和服秀(16張)較單調,多深色,腰帶細,穿戴也方便。女性和服款式多樣,色彩豔麗,腰頻寬,不同的和服腰帶的結法也不同,還要配不同的髮型。已婚婦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根據以前的風俗,日本女孩子穿和服的時候,不允許穿內褲
在日本習俗裡,3歲、5歲和7歲是小朋友特別幸運的3個年紀,每年的11月15號是日本的「753節」,這天,凡是3歲、7歲的女孩和5歲的男孩,都會穿上傳統和式禮服,跟隨父母到神社膜拜,祈求平安、身體健康,參拜結束後,父母通常都會給孩子們買千歲糖,裝在一個畫有仙鶴和烏龜的袋子裡,這兩種動物代表着長壽,父母期望自己的子女能有一個長久富足的生活。
日本人一生中要穿幾次和服呢?大多數日本人一生中至少要穿4次和服,「753節」、成人式、新婚、喪葬。
二樓參觀日本傳統手工製作
觀看完和服表演回賓館,懶人就是懶人,啥也不用操心,有人安排好吃住我只管享受,絕不挑剔。回酒店途中,看見一位年齡很大的老人還在駕車,令人佩服,想想國內70歲就不能駕駛了。。。。。。。
酒店住了一宿,早晨起來去了周邊的一個叫公園「和平公園」,應該是兒童樂園,不要門票隨便進。
5、大湧谷
大湧谷是火山大噴發形成的火山口遺蹟,坐落在箱根境內,它噴冒出的水大部分是有毒的。每年約有40餘萬人到此參觀。除了「老外」,每年也有不少本土人到此一遊,在日本這幾天,總能看到一些小學生在老師的陪伴下,參觀著名景點,想想國內的小學生。。。。。。。
這裏最著名的就是黑雞蛋——”黑玉子”,其實是把雞蛋放在火山噴發出的岩漿(溫泉)中煮熟,雞蛋表皮變成黑色,傳說吃了有益於人體健康。
6、富士山
提到日本,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富士山;說起富士山,就知道說的是日本。富士山在日本本被看作是神山,凡是去日本,富士山是必去之地。一般去富士山都是上到富士山的五合目,這是一般遊客去的最高之處,其實想看富士山的美景還真的去山的周邊遠眺,在五合目其實看不出什麼來,富士山就像是一副油畫作品,遠看才是美的。
富士山作為日本的象徵在世界範圍內廣為人知。富士山不僅作為眾多藝術作品的題材在藝術層面影響深遠,其在氣候、地層等方面也給與地質學很大影響。它是由有着懸垂曲線容貌的玄武岩質層火山構成,其山體延伸到駿河灣的海岸。
自古以來被譽為靈峰,特別是在山頂部分設有淺間神社,被視為神聖的象徵。因為暫時沒有噴發,根據日本律令制設定了淺間神社用來祭祀,並確立了淺間信仰。另外,由富士上人開創了富士山修驗道,這裏也作為修驗道的靈場廣為人知,並實行了登拜。這些富士信仰隨着時代的變遷變得多樣化,以至形成了村山修驗及富士講等派別。現在,富士山麓周邊有着眾多觀光地,夏季盛行登富士山。
富士山入選日本三名山(三靈山)、日本百名山、日本的地質百選。
去往富士山的途中經過一個不知名的小村莊,這裏有一個小湖,湖邊的石頭都是火山岩,紅紅的,土的顏色發黑,在富士山的的周邊,基本上火山爆發後留下的產物。
回程在飛機上鳥瞰富士山
車子開往五合目,上山途中經過一片樹林,保持車速,開啟車窗,會聽見風與車和樹林發出的音樂聲響。
富士山很神祕,山頂的天氣變化多端,很多人驅車數小時卻看不到山頂,總是被雲霧團團圍住,據說國內某官員為看山頂來了四趟,一次也沒有看見,人們笑談他是貪官。
我們一行來到五合目,還不錯,老天很給面子,儘管很多雲,山頂全貌時隱時現,遊客大呼過癮,流連忘返。
五合目的神廟
7、忍野八海
8、橫濱
「咬口蛤蟆」,日語橫濱的發音,要說這個城市的名字記得如此之勞,那得感謝跑在大街小巷的車子,因為不少車子的輪胎就是「窯口蛤蟆」—橫濱牌,我真的不知道這個輪胎與這個城市有多大關係,但是這個輪胎卻讓我對這個城市個外地感興趣。
走近這個城市,順車窗遠遠望去,這是一個港口城市,成片的廠房、倉庫呈現在我的眼前,他是一個工業港口城市,倉儲業也比較發達。
到日本後第一次走進「城裡」,在中華街的不遠處有一公園名叫「山下公園」,公園緊靠這海邊,城市的建築多了一點「洋味」。
碼頭停靠「冰川」號船,是非常有名的一艘船,供遊客參觀。
日本老人很多,退休以後生活富裕,錢有花不了的感覺,所以很多老年人都選擇旅遊,在世界各地的日本遊客中,很多都是退了休的老人。
城市綠化做的很到位,綠樹成蔭,心曠神怡。
公園到中華一條街之間的街景,不管到哪裡,「乾乾淨淨」!
在國外,經常能看的什麼「華人街」、「中華街」、韓國街等等,可是在國內卻看不到某國某人街,即便是有,也就是起個洋名罷了,名實不副,或不論不類。
9、東京
1、銀座:
銀座是日本東京中央區的一個主要商業區,號稱「亞洲最昂貴的地方」,象徵日本自然、歷史、現代的三大景點(富士山,京都,銀座)之一的銀座,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紐約的第五大道並列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這裏很多奢侈品店,匯聚著世界各地的名牌商品,街道兩旁巨型商場林立,時尚、個性的服飾隨處可見,算得上是一個購物者的天堂。
這五十餘張照片基本涵蓋了整個銀座一條街的全貌。
2、東京都政府辦公樓:
東京都政府辦公樓是日本知名建築師丹下健三的作品,已建成多年,高達48層,是目前東京第三高樓,高層還有觀景臺對外開放的展望臺設在第45層,有360度觀景臺可以俯瞰整個東京市。
3、淺草寺:
淺草寺是東京最古老的寺廟。也叫淺草雷門觀音寺,在門的中央有一下垂的巨大燈籠,上面寫着「雷門」二字,已成為淺草的象徵。據傳公元628年,一對以捕魚為生的兄弟在隅田川中發現了觀音像,認為是「觀音顯靈」。於是,人們在當地修建寺院,供奉觀音。
江戶時代德川家康將淺草寺指定為德川幕府的朝拜場所,淺草寺一帶因此逐漸繁榮。除淺草寺內堂外,淺草寺院內的五重塔等著名建築物和史蹟、觀賞景點非常多。每年元旦前後,前來朝拜的香客,人山人海。進入淺草寺向右轉,有個大噴池。名曰淨手池,水是可以喝的。
風雷神門是淺草寺的象徵,淺草是百姓生活的大舞臺。作為淺草寺大門的雷門是公元942年為祈求天下太平和五穀豐登而建造的,是淺草著名的一景。風雷神門超巨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上面寫着「風雷神門」幾個大字,十分醒目。除了大名鼎鼎的《淺草寺》,再加上大門上掛着重達670公斤的大燈籠與兩側聳立著4公尺的「風神」、「雷神」左右護法,全名為《風雷神門》的「雷門」。淺草寺的五重塔。是在東京都內看到的唯一的五重塔。火燒後使用近代技術改建而成,建築物本身雖失去了歷史價值,但作為當地居民的心靈支柱一直活躍至今。直通寺院的內側門。左右是守護佛教的一對仁王像。守護神一個橫眉豎目、緊閉雙脣、威武強壯。另一個威猛雄偉、叱吒邪惡。淺草寺前位於雷門與本堂之間的街道名為「仲見世」。這是由雷門通向寶藏門及正殿的一條長的參道。聚集了許多家商店,有着大大不同於其他寺廟的獨特光景。熙攘的人潮加上五花八門的商品,人們大概是逛街與來寺廟拜神進香一舉兩得。
4、東京臺場:
臺場或稱御臺場,位於東京都東南部東京灣的人造陸地上,是東京最新的娛樂場所集中地,受到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青睞。臺場的取名有這樣一段來由:1853 年,美國人佩裡率船隊來到日本,當時東京還稱江戶,由於防衞上的緊急需要,匆忙趕製了海上炮臺設定在此禦敵,從此這裏便稱為臺場。
在碼頭,有幸見到一堆結婚情侶,見到伴郎伴娘、男女方家長及嘉賓,很文明。
回望碼頭
富士電視臺
為了紀念「日本的法國年」,法國巴黎的自由女神像於1998年4月運到御臺場海濱公園約1年時間,而目前位在臺場的這座像,便是以此自由女神像做模型製造出來的複製品。東京的自由女神不僅形象和美國的那座一模一樣(當然尺寸要小得多),連周圍的景緻也很相像——如果不是因為有彩虹橋這座標誌性建築作背景,神像身後的港灣簡直跟哈德遜河沒什麼兩樣;東邊不遠處的兩幢高樓,更是猶如雙子塔再生,一時真有「錯把東京當紐約」之感。
東京富士電視臺
臺場附近可能有藝術類學校,不少學生們在此藝術創作。
遠眺東京灣大橋
搭上輕軌,可以繞臺場一圈,觀看臺場風光
臺場主要商業區(中心)
傍晚,可以找一林海飯店,邊吃邊欣賞東京灣夜景風光。
5、東京掃街:
幾天的日本遊覽,最大的體會就是乾淨、文明、低調,環保,吃和交通較貴。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