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旅行時間為2019年5月19日-5月24日,但因為工作較忙加之拖延症再次發作,遊記撰寫於2019年8月8日,中間時隔2月有餘,可能部分細節有所遺忘,慚愧慚愧。)
(2020年3月13日再度更新,目前以年度為單位龜速更新中,大夫啊,我拖延症好像更嚴重了。
)
按照慣例,正文開始前,還是先上幾張照片吧
涉谷街頭——有點喜歡這張拍糊了的照片
忠犬八公銅像——涉谷
全世界最繁忙的街口——涉谷
網紅打卡地——東京塔夜景
夢想開始的地方——東京塔海賊王主題公園
雨中的皇居二重橋——東京
精近湖的清晨——富士山腳
精近湖的清晨2——富士山腳
富士山與雲海——富士山觀景臺
一份壽司——豐洲市場
囉哩囉嗦的廢話篇(請無視)
距離上一次出遊已經過去了3年有餘,回憶起上次寫遊記的場景,似乎也已成為了蠻遙遠的回憶。三年間,因為工作上的調整,曾經悠閒散漫的生活已經徹底與我分道揚鑣,而起因,皆由那句老話而起—「30而立」。
過了30歲,突如其來的事業心與時不我待的危機感猶如當頭一棒,在某天清晨突然砸向了還睡的迷迷糊糊的我。於是,在那個措手不及清晨,我呆坐在床上,跟個傻子似的不斷的自言自語 「臥槽,我都30了?臥槽,我都30了!」當時的場景不知算不算是所謂的覺醒或頓悟,反正就是在那麼某個瞬間,我覺得我變了。人的成長和成熟,可能真的就是突然發生的事,在這三年裡,工作幾乎佔據了我所有的時間,因為經歷兩次工作調動,年假自然是沒有的了,五一、十一這樣的長假,也基本都被工作所佔用,出去旅遊的念頭,無數次被填的滿滿的工作打消,而值得欣慰的是,付出的努力終未被辜負。根據公司制度,直到今年我終於可以再次申請年假,為了稍稍犒勞一下自己,幾乎沒經過任何糾結和猶豫,日本成為了今年出行的目的地。
日本印象篇
日本這個國家,對中國人而言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
地利位置上的相鄰,讓兩個國家自古以來就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絡,眾多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或載於課本教材或在民間被津津樂道著。如果沒有那場讓整個中華民族生靈塗炭永世難忘的戰爭,也許中日關係或者中日兩國人民的關係會和現在截然不同。我國官方或媒體經常會用「一衣帶水」去形容中日關係,乍一聽好像是褒義,兩個國家相鄰相望關係親近,但稍微較真點去問度娘,度娘會告訴你,「一衣帶水」其實隱含着有趣的歷史典故,好奇寶寶們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作為遊記,不想刻意討論那段戰爭,對每個中國人來說那都應該是鐫刻與骨、肉、血液中的記憶。但也正因為銘記歷史,以史為鑑,但不被其桎梏,中國才能走的更遠,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是我對於這段歷史的觀點。
以下回歸話題本身,首先說說此次去日本之前對日本的印象。
坦率的說,我有「日本情結」。這不僅與自小到大受到的日本文化「侵蝕」有關,亦和人生經歷密不可分。
對於大多數成長於85後的一代,提到日本,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漫畫、動畫、遊戲、電子產品、日劇、壽司、拉麵、甚至女老師(咦,我在寫什麼?
)。而客觀的說,如果以國土面積和人口總數來比較,日本文化輸出的能力之強確實堪稱舉世無雙。對我個人而言,漫畫和遊戲更是幾乎貫穿了我從童年至今的30餘年時光。故事的開端,現在已經有些模糊不清,也許是那臺90年代初老爸出差帶回的原版FC(任天堂發行的第一代遊戲機,在國內又被稱為紅白機,後來的小霸王等等嚴格說來都是FC的山寨機),也許是那本意外從堂哥書架上發現的《機器貓》(多啦A夢已經是後來的叫法了,大約是在看第一本大長篇時,才知道了藍胖子的原名)。總之,現在回憶起來才驚覺,當年,正是這兩樣東西為年幼無知的我開啟了一扇門,推開門邁進去,等待我的並非一個嶄新的世界,而是一個深不見底的巨坑,直到30年後的現在,我還沒能從坑裡成功爬出來,而是甘之如飴的在坑裡長成了一個快樂的肥宅。
FC
《機器貓》
在《機器貓》的世界裏,我對日本這個國家產生了極為濃厚的興趣「原來日本人都住的是獨棟小別墅?原來日本人家的飯桌下面還有被子?原來日本人房間的衣櫃裡還能住人?原來有種零食叫銅鑼燒?」《機器貓》如同一本漫畫版的啟蒙讀物,讓我得以與懦弱卻善良的野比和AI不太高的機器貓一起,頭頂竹蜻蜓翱翔於日本的上空,從時空門中穿梭於世界各地(主要還是小靜家的浴室去的最多)。自《機器貓》開始,日本漫畫正式成為了我精神食糧中的主菜,《龍珠》、《幽遊白書》、《灌籃高手》、《海賊王》、《火影忍者》、《死神》、《獵人》等數不清的漫畫作品,陪我度過了無數漫長孤獨的夜晚,熬過了所有寂寞的時光,而每一部漫畫又總會讓我對日本生出更多的期待與嚮往。
jump上連載過的部門佳作 大部分我都看過
對了,那時候電視還是各個家庭的主要娛樂方式,而霸屏黃金時段的基本都是日本動畫片。機器貓、聖鬥士星矢、三目童子、鬼神童子、魔神英雄傳、魔神壇鬥士、足球小將等等無數經典動畫片正是那個時候被80後的中國孩子們所熟知。(還有一部印象極的電視劇叫《恐龍特急克塞號》,也是童年時期的最愛,克賽前來拜訪~)
《聖鬥士星矢》
《恐龍特急克賽號》
隨着年齡的逐漸增長,已經「飽受」日本動漫與遊戲雙重夾擊之「苦」的我,再次受到了來自日本生產的各類新潮電子產品的「荼毒」。與我年齡相仿的人,一定還記得當年曾經風靡一時的WalkMan、CD甚至MD等等,那時候誰要能擁有一臺sony或者松下品牌的隨身聽,肯定會成為全班最靚的仔。而在那個年代,一臺動輒上千元的隨身聽對普通家庭屬實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於是乎,在孩子們的心裏,日本品牌與高階、昂貴也就很自然的畫上了等號。(感謝親媽,在初中過生日時送了我一臺CD,讓我沒有錯過華語樂壇那段最鼎盛的時期,至今這個CD還被我視若珍寶的收藏在家中。)
這東西叫CD 估計很多90 00後的孩子都沒見過
被日本文化「洗腦」,被日本品牌「綁架」,這大概就是自懂事起到大學畢業間我與日本結下的「不解之緣」,但以上種種,卻還不是我日本情結由來的全部,曾讓我無數次想動身前往日本的,還有一段說來話長的戀情(捂臉)。鑑於是篇遊記,為了不讓它變成一篇個人回憶錄,雖然說來話長我也只能長話短說了,總之就是我的初戀是和一日本姑娘展開的,從她遠渡重洋而來到最後天各一方,兩年時間雖然最終沒有留住她的人,卻讓我對日本文化、日本飲食、日本的種種都有了新的瞭解,也有了更深的嚮往。白雪覆蓋的富士山,箱根的溫泉,東京塔下的夜色,北海道的花海、築地的壽司、秋葉原的看板娘….每一樣都曾無數次的出現在我的想像中,而此次日本之行,雖然沒有讓我所有的夢想全部實現,卻也稍微讓我的日本情結有了些許的釋放。
下面,說說本次日本之行的整體印象。
一、估計無數去過日本的人,回國後都會不厭其煩的向身邊的人講述相同的一句話「日本太乾淨了。」確實,日本之行給我留下的印象極深的一點也正在於此,這種感受很難在通過描述有太直管的感受,未來等你去日本旅行,相信在踏入航站樓的那一刻,你就明白了。
二、「如果只是為了看自然風光,日本並非最佳選擇。」這句話,導遊說過多次,我的感覺也確實如此,相較於祖國的大美河山,此行除了富士山也實在沒看到啥拿得出手的自然景觀。不過我相信真正瞭解日本的人,也絕不會僅為了觀賞自然景觀而來。
三、日本是全世界公認的發達國家,也許很多資料可以證明這一點,但單就此次行程而言,這個發達國家並未如我想像中的令我驚訝。或許是我預期過高?但我更願意理解為是我們親愛的阿中真的在飛速發展。
四、日本社會老齡化確實嚴重,但是日本人活到老工作的老的觀念也很讓人感慨。
五、每一個接觸過的日本人都很友善,很舒服,作為一名遊客,在日本有被尊重的感受,這很棒。
六、日本更適合自由行。
七、日本去一次是不夠的。
整體印象先寫這些,後續將在遊記中隨時補充新的內容,畢竟這是一篇時隔近一年才想起來寫的遊記,很多細節只能靠照片去回憶了,誰讓咱拖延症嚴重呢。
行程安排篇
本次出行,選擇的是包含一天自由行的行程,具體如下:
去程:長春——東京成田 CZ623 (08: 05–11: 55)
回程:名古屋——長春 CZ8462(12: 55—14: 50)
第一天:長春-東京東京半日自由行
第二天:東京一日自由行
第三天:皇居外苑二重橋、秋葉原動漫一條街、淺草寺、銀座
第四天:富士山五合目、忍野八海、御殿場奧特萊斯
第五天:奈良公園、大阪城公園、心齋橋道頓堀、兩家免稅店
第六天: 名古屋-長春
考慮到是帶着媽媽去旅行,跟團相對穩妥一些。這個行程是當時在報團的時候所能找到的唯一帶自由行的團,事實證明做的選擇也是對的,整個日本之行印象最深刻的正是那一天半的自由行,之後的跟團遊行程緊湊,實在是一言難盡。
出行準備篇
去日本,其實完全不用做太複雜的準備工作,自己平時需要用到的日用品帶一些就好了,反倒是要帶足夠大的箱子,方便買買買之後帶回國。登機箱尺寸上限是20寸,託運箱上限是28寸,我乘坐的是南航,印象中是每人可以託運兩個行李,每件重量不超過 23 公斤,超重須付費。
對了,如果需要自由行,可以下載換乘案內APP,能夠及時掌握到日本錯綜複雜的軌道交通線路和狀況。其他如翻譯軟件與google等等,都看個人需求下載就好了。
行程記錄篇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