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2019夏| 在日本–高鬆及關西

知道瀨戶內海四個字是因為一部電影,雖然電影取景地和這片海毫無關係,但是還是想專門來看看。

這次的行程安排得很鬆散,時間充裕,但是去的地方不多,花了大把時間冥想。

一 大阪街道和咖啡店

北京不能直飛高鬆,所以抵達日本後歇在大阪幾天。
剛到的幾日,睡眠和腸胃都不太好,每天都醒很早。開窗望一會清晨的街道,安靜得出奇。出門閒逛,店鋪無一營業,能感受到的只有安靜和整潔。街道上聽不到汽車鳴笛聲、吆喝聲,也看不到垃圾和塵土,只有來往的若干上班族,悄悄與你擦肩而過。

夜晚時則更靜,只有自動販賣機充當着路燈的角色。

在大阪,沒有像常人一樣大肆購物,大多數在步行,偶爾走累了打車,同時震驚於日本出租司機的敬業程度。
下午氣溫升高後,會挑個咖啡店坐一下午。中崎町的咖啡店"salon de AManTo天人"是不少人都推薦過的,按照導航過去的時候沒有找到。門臉被大片植物覆蓋,更看不見招牌。

咖啡店期間來了一隊類似於老年攝影俱樂部的客人們,拿着高階的攝影器材,魚貫步入店內,人數雖多但是極為安靜。當天的客人們除了我之外,都是本地人。

日本的小店鋪有個特點,就是門臉極其隱蔽,甚至不設定招牌,慕名而來則罷,若是順路經過基本上會錯過。

和中崎町的安靜相對,新大阪的購物商區人口密集,過馬路時對面迎來的人群讓我恍惚之間看到了北京。沒有計劃在這裏久留,所以電影院唱片店和酒吧也沒有去尋覓。

二 高鬆

從大阪到高鬆的行程比我想像中要輕鬆。搜谷歌地圖時候,顯示要倒好幾次鐵路,所以還怕拎着行李會很不便。從住處打車到大正,而後分別倒JR和山陽新幹線,十分順暢。站內的轉乘標誌清晰到可以避免一切坐錯車的顧慮。一路向西,視線越來越開闊,雲低得好像圍繞山巒的煙霧。鄉間景色總是美過鬧市,不止是我這種外來旅客,坐在身邊的本地人也會望着窗外出神。

當岡山到高鬆的瀨戶大橋線的車窗外出現了大海,我才意識到海港城市高鬆已經近在咫尺了。

高鬆人口稀少,餐館裏永遠坐不滿人,街道上少有行人。傍晚時分人才會稍微多起來,但是商店又基本七點前就關門了,只有餐廳開到深夜。

慕名拜訪了幾個唱片店和二手書店。下圖的一個小書店需要預約。

市內看演出可以去DIME, 官網上演出資訊很詳細。

豐島

去豐島只有高速船,而且貌似沒有往返船票,船和島上巴士的班次都在豐島的旅遊手冊裡,如果想感受島上的沿途風景,可以租自行車,但是我去的那天上午日晒有些強,所以直接坐了島上的巴士到第一站豐島美術館。
下了巴士的站點就是美術館,沒有立刻進館買票,先沿途拍照或是瞭望下大海。(下圖由手機或相機所拍,所以色調不統一)

豐島美術館只有一個館,內有「兩片天空」可以欣賞。館內禁止拍照,下圖來自豐島美術館官網。

豐島美術館是我去過最超脫的藝術館,它甚至沒有實際的展品,腳下的水珠、眼前的天空就是全部了。這裏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修仙場,不論你進館前是否浮躁,都會瞬間安靜下來,進入冥想狀態。
其間的參觀者也自成風景。有一兩位單獨前往的參觀者坐在角落裡作畫,他們好像是藝術作品裏的動態元素;家人牽着來的四歲孩童也會把手指放在嘴上作出「噓」的手勢;其餘的大多數參觀者則是靜坐空間之中,感受微風和水流的聲音。

出主館後又一個迷你館,是賣簡餐和紀念品的小店,但是設計與藝術館雷同。

因為藝術館禁止拍照,所以買本官方的攝影冊和明信片蠻有必要。

離開豐島美術館,可以步行至心臟音博物館 Les archives du coeur,也可以等大巴。這段距離很適合徒步,可以路過零星的瀨戶內藝術節裝置藝術品,也可以感受下島上多變的天氣,時而陽光刺眼,時而小雨綿綿。作為北方人,習慣了乾燥少雨的無聊天氣,竟對小島的天氣十分着迷。


博物館分為三部分:展藏館,試聽間,錄音室。最後的錄音環節單收費。
第一間展藏館裏是漆黑一間,螢幕上隨機滾動着在這裏留下的世界各地陌生人的心跳聲,往裡走是和心率同步的黑暗走廊。說來尷尬,我去的時候只有一個人,黑暗、械式的心跳聲以及閃爍的燈光給了我極大的前進阻力—-是的,我竟然沒敢往裡走。所以館內牆壁上的內容也不得而知了。
試聽間就很美好了,電腦桌面面朝大海。在這裏可以檢索到每一個來Christian Boltansk的博物館錄下的心跳。
最後是錄音環節,根據提示很快可以將自己的心跳聲採集到一張cd上。雖然周圍人很多對此表示無感,但是來這裏是我這次去日本的主要目的。將心跳聲留在這個世界上,終於有了一種「我真的在人類星球上生存過」的連結感。

直島

體驗過高速船,去直島選擇了慢一些的渡輪。不趕時間的話蠻推薦的,景色宜人,五十分鐘可以好好欣賞瀨戶內海。

上岸後發現港口旁的自行車棚都設計成了清水混凝土風格。

島內的巴士是順時針路線,第一站為ando museum, 最後一站是地中美術館。如果需要從地中美術館返回港口,只能逆時針原路坐回去。

兩隻南瓜,紅色在港口附近,黃色在benesse art site。其實這兩個裝置對於我的吸引力不大,合照的話也沒什麼興趣。不過黃南瓜在細雨濛濛中與孤寂海面連為一體,還是很美的一處景觀。

Benesse House Museum坐落在山坡上,半山腰的風景也很別緻。

無論是安藤的建築設計還是館內的藏品,Benesse House Museum都非常值得一覽。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室外的杉本博司系列畫作《海景,Seascapes》。這組作品出現在直島簡直是地利人和,畫中的海與遠處的海遙相呼應,比後面地中美術館的莫奈還令我感動。


地中美術館(Chichu Art Museum) 的館藏要更加珍貴:莫奈的睡蓮,James Turrell 的方形燈光,Walter De Maria 的巨球。

在 Chichu Cafe 裡喝到了可愛的藍色可樂,也在 Chichu Store 裡購買了安藤的設計畫冊。因為館內禁止拍照,所以買畫冊對於我來說很有必要。

benesse art site 附近有一家賣紀念品的商店,距離黃南瓜很近,步行五分鐘可以到達,草間彌生的額冰箱貼和明信片都是可以收藏的值得購買的藝術品周邊。購買完畢就看看風景等等巴士。

三 京都

在京都的日子,住宿選在了五條,極為安靜。市區內購物的話去四條,漫步閒逛去三條,更好的景色是在郊外。

庭院寺廟

在京都欣賞庭院,如果趕時間和到點打卡,是很難體會到其中侘寂,幽玄的美學概念的。所以沒有特別安排行程,一個庭院一坐就是大半天。正值炎熱的幾天,庭院裡出奇的涼爽。

鹿

去奈良是在計劃外,全在於一時起意。一天早上食過早飯,覺得不如去奈良吧,於是便去了。本以為可以在山間坐一坐,和鹿拍拍照,沒想到那天天氣炎熱,登山也變成了軍訓。

經過春日大社,鹿很密集。臨近門口的售賣鹿餅攤位旁,蹲著一隻快要走完鹿生的老者,吃東西時不像小鹿那樣會竄過來搶食,而是看破紅塵般地靜靜咀嚼人類送上去的鹿餅。它是衰老到不能動彈,還是不屑於和人類互動呢?不知道它是否出生在奈良的景區,是否消化了無數人類遞過來的鹿餅,是否已經對這一切厭倦卻又無法逃離。希望它投胎輪迴後,可以吃到比鹿餅更加豐富的食物。

山上的鹿更加冷淡,除了追食鹿餅,就是與人類保持距離。做得很好。

山頂有處歇腳的小店,不僅賣鹿餅,還賣人類解暑飲品,即一碗新增色素的刨冰~此時我的頭髮已經半溼,在店裡吹吹風,然後出門拍照。

片段

私人住宅前一塵不染,擺上盆栽植物。很像與整條街道問好。

哲學之道旁對話的兩人。

陰涼處的行人。

藥店的迷你側門。

沒有任何招牌的唱片店和咖啡店。

日落時分的八阪神社。

飄動的京都幽玄。

面具。

櫥窗裡的夢幻食物。

四 附

在京都的BAL百貨地下一層的書店MARUZEN裡買了NANA,原版漫畫找代購不如自己親手揹回來的感覺良好,終於圓了小小一個夢。BAL百貨品牌不多,但卻是京都逛過的最優雅的商場,很推薦大家去。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