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分2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下我的大概行程,第二部分用幾個關鍵詞概括一些感想。
第一部分:
6月14日到23日,去了大阪(3晚)、京都(2晚)、東京(4晚),來回總共10天9晚。
大阪:
第1天:
1天王寺動物園:門票也不貴,周遊卡免費,但是裏面很乾淨啊,沒有臭味,動物們也不怕人,也沒有人去驚嚇動物,真的要感嘆,動物園工作人員的悉心照顧。
2天王寺:一個沒什麼人氣的景點,經過就算看了。
3空中花園:周遊卡免費,去看了下雨後的大阪城,乾淨、透徹。
4hepfive摩天輪:轉的很慢,免費才試的,好像還是自己第一次坐摩天輪,沒啥感覺,風景一般般。
第2天:
1大阪歷史博物館:
大和起源於關西,許多歷史大劇在大阪發生,所以這裏有較強的的歷史底蘊。之前原以為大阪是像武漢一樣的城市,沒有特色、中規中矩的老二,結果發現竟然比臺北看着還強,生活物價甚至力壓香港。
不太清楚大阪在日本歷史的份量,去了大阪歷史博物館,感覺更多的是難波的歷史,也許是地方史?而我想看的日本歷史的全貌。
2大阪城天守閣:
但是隔壁的大阪城天守閣還是值得去看的,這裏有最值得日本稱道的歷史事件。如果說中國最稱道的歷史時代是三國志(可能是玩多了三國志11,甚至可以說出許多將領的名字),那日本,就是最吸引人的「戰國時代」,比如「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吧,矮大緊說,豐臣秀吉堪比曹操,德川家康則更像司馬懿。
大概情況就是,織田信長有2大愛將,小明(明智光秀),小豐(豐臣秀吉),小明有一天突然發動「本能寺之變」,除掉織田,原因不明也無法分析(因為叛變的小明竟然沒有下一步動作),小豐為主報仇,接着除掉小明,然後就……開啟了自己的時代,但最後熬不過更長壽的小德(德川家康),小德勝。
大阪城天守閣的畫,說的就是豐臣秀吉的時代,一個平民出生,最終走上最高權力巔峰的故事。
3大阪歷史和平紀念館:
展示了大阪作為一個受害者的形象,二戰期間,大阪是包括東京、廣島、長崎等在內,被美軍轟炸傷亡過萬的城市之一。
4海遊館:裏面有一個巨大的水缸,放了很多海遊動物,大的小的,每種動物一塊地盤,看上去大家相安無事的樣子,但是,也許誰正是誰的食物吧。
5天保山摩天輪:今天又坐了一次,小時候電視劇裏面,坐摩天輪可是很浪漫的事情,然鵝,我還是沒有感覺。可能位置比較偏,夜景一般般吧。
京都:
一座千年古都,承載着日本許多歷史記憶,應當是日本最有底蘊,最雅緻的地方,然後同時也是現代感結合的很好的城市,現代感體現在實用上,歷史感體現在外形上吧。還有比如高素質的市民,儲存不錯的古建築。平常的民居,看上去不起眼,但仔細看卻有着低調、精緻、現代的裝修。京都歷史景點也很多。
第1個半天:
1三十三間堂:京都最值得看的佛教寺廟,就是三十三間堂,裏面的天王、菩薩、如來,都是我們中國熟悉的人物,畢竟佛教東渡吧。
2清水寺:還是佛教,但更多日本元素了。
3三年阪:一條純商業街
4八阪神社:夜晚去的,沒什麼人,點亮的燈籠看上去很日本。
第2天:
1仙洞御所:天皇的皇宮。
2二條城:最有體現感的景點,因為能進入室內吧,可以很好體驗。把自己當做,幾百年前的一名訪客,進入權傾一時的將軍幕府官邸,感受當權者的威嚴、殷實、險惡。
3金閣寺:很小,一休哥的故事原型地。
4伏見稻荷大社:最適合拍照的是伏見稻荷大社,這裏有很多鳥居,而且很長、很長,晚上去的,走了好遠,發現才走到五分之一,果斷放棄。蚊子也很多。作為全國總社,這樣的規模配得上,在日本也難得。還有清水寺。
日本的宗教就主要分2種,一種是國教,神道教,比如某某社,一般都是免費,不知道現在有沒有財政支援。一種就是佛教,比如某某寺。
東京:
總的來說,Tokyo一個更適合工作打拚的城市。
旅行,不僅可以理想化生活,也可以擊碎理想化的圖景。
小時候看過《東京愛情故事》,90年代的日本,正是經濟最巔峰的時代,不少人仇恨日本,但是應該會羨慕那時候的東京吧。
說說來東京的落差吧。
東京作為這個發達國家的首都,這裏的生活,卻不是讓人憧憬的。緊張的節奏感,並不算舒適的房間,擁擠的公共交通,高昂的物價,傳說中的論資排輩和工作壓力,怎麼看也不是「國家的一切為了人」,反倒是「人成就了一個發達國家」。
可能,這裏沒有澳大利亞的豐富資源、沒有歐洲高度的文明積攢,沒有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依靠不算豐富的國土、資源,只有將人高度組織化、職業化、高效化,才能成就現在的日本吧。
第1個半天:
1京都都市廳:也就是東京市政府辦公樓,上樓免費,夜景還行,但城市夜景看多了,感覺都差不多。
2歌舞伎西盯:皮條客多,治安相對差點。路上有不少站着拉客作廣告的,素質看上去一般,但是看着也不太凶,但是的但是,也不敢惹,匆匆走過。
第2天:
1皇居:官網預約,可以直接搜尋。比較熱門,所以還是凌晨轉點就預約的,只是因為有時差,23點的時候就是東京轉點了,就可以預約了。
2六本木hills:看東京塔夜景,可能期望過高,沒有被驚豔到,但了了一個小心願。
3森美術館:不清楚該館地位,但是藝術,這個東西。我試圖去理解,但真的還不行。不過開始理解,電視劇裡,成功人士如何裝b。藝術感,可能是上層人士,對審美的共識吧。也可能,藝術有一面,是有錢人物質生活極大滿足後,空虛的產物?也有可能,對美的追究,帶動了世界發展。
第3天:
1明治神宮:門口的鳥居很大
2東京大學:
到東京大學,這個日本no1的高效,產生了第二個落差。過去所憧憬的留學生涯。來到東京大學,身到其境,發現更多的是孤獨的生活圈子、平淡單調的生活節奏、以及可能的學業壓力。日本的教育資源應該是豐富的,高等教育不再奢侈,也不需要去測試無用的知識去淘汰部分人。不唯考試,而唯教育。但可能是東京的節奏太快吧,這樣的環境,學習是更多地深入思考呢?還是更多地去吸取知識呢?
第4天:
1臺場:一個人造景點,網上吹的很好,但一般般。
2日本未來科技館:聽名稱好nb,但真去了,讓我想到上次去鄭州科技館,一堆幼稚的玩意兒,可能就是面對小孩子的吧,還不如在家坐着看bbc呢。
3diver city:就是賣東西的地方,人氣還不怎麼高,吃飯的人倒挺多,都是旅行過來的吧。
4豐田汽車館:展示了許多老式汽車,還是不錯的,畢竟之前沒見過,倒讓我覺得很新奇。比如有的汽車真的好大,車上像放了2個沙發,完全是移動的大沙發。可能在過去,汽車作為一種奢侈品出現,做工更加考究,當時的設計也還未定型,天馬行空。也有很小個的汽車,有三輪汽車,哈哈,還是蠻有意思。
5維納斯城堡:也是購物的,一個小型的奧特拉斯吧。
6東京國立博物館:還是不錯的,畢竟是一個國家的權威記憶。分本館、東陽館。本館展示日本歷史,每個國家都喜歡把自己的歷史說的悠久綿長,但實際日本歷史是很短的,但是文明不是線性發展,日本文明就是跳躍式發展的典型,2次對外開放,感覺日本真是享了世界文明的福。第一次開啟國門,學習唐朝,比如我們的官僚體系,中國化的佛教,從半開化的社會,一躍進入封建社會。第二次開啟國門,學習西方,尤其是社會經濟制度,全面西化。兩次都是巨大飛躍。
東陽館,則都是東亞諸國,以及其他如埃及、伊朗的文物,說是買的、贈的,但誰說的清楚呢。近代,可能許多非西方國家的歷史,絕大大多數是被西方殖民、侵略史,是當政者眼中的血與淚之歌,而日本的歷史則像一股清流,較少描述民族情感,而更多是述說歷史本身。當然,可以解讀為理性精神,也可以解讀為逃避歷史。
第二部分,談一些特別的感觸。
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對日本的觀感。我覺得有一句話,很貼切,可惜忘記出自哪裡了。
「我們以為與日本只隔一片海,實際卻隔着一個美國和整個歐洲」
概括得太好了。
現在想想可能包括3層意思。
1可能不少人認為日本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分支。而實際日本確有着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不一樣的宗教,不一樣的政治經濟,還記得看過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把日本文明,作為與中華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西方文明、東正教文明、拉美文明,還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列到了並列的程度,還是有些道理的。
2一直以來,我們並不瞭解日本,可能清末民初的時候,不少改革家去日本留學了一下,改革開放後,通過與日本合作,也學習了不少。但都不是去了解日本的文明,感覺更多是去了解日本消化後的西方文明。以至於認為所學的,就是日本文化。
3所以,瞭解日本,最關鍵的就是要糾正大中華璀璨歷史光環下的偏見,正視我們周邊這個不重視的卻常年世界老二「小國」。
神社與寺廟
這次發現,主要是神社就是免費的,寺廟就要收費。共同點就是都有許願投錢的設計,不過神社更地道一些,只要5yen,寓意有緣,人民幣3毛。
去神社的日本人更虔誠一些,畢竟本土宗教,雖然是多神教,信仰萬物有靈(也就能解釋為什麼日本動畫會有許多精靈、擬人化的東西),最厲害的是太陽神——天照大神。也相信天照大神後裔世世代代作為天皇統治日本。明治維新後,為對抗幕府,天皇被新興利益集團推上權力舞臺,所以神社可能難免有財政支援吧。
歷史建築:
日本的歷史建築多為木製建築,好像東亞國家都是。西方人會以什麼眼光看待木製建築呢?畢竟無論從材料、做工、管理等方面對比,石質建築都比木質建築複雜很多。
我專門搜了一下,網上很多說法,最令人信服的是,「東亞在石器時代巨石建築的落後,導致後世東亞石制建築的缺失,這是一種被迫的無奈,是由於文明的「時差」導致」。人類誕生於溫暖的非洲,人類的遷移是由西向東,再加上一些山脈等客觀原因阻礙了東西部人類的交流,使東亞地區在人類起源和舊石器時代已經掉隊。東亞一直在歐亞大陸的最邊緣獨立發展,由於地緣積累的文化層次,直接影響了之後的發展。
不過近代日本多了很多石質建築,比如東京國立博物館、東京大學,可能都是脫亞入歐的體現吧,包括服飾,也都能看出這種徹底學習的態度。
日本的現代建築:
多為「一戶建」,可能因為土地私有吧,可以世世代代傳遞下去,大家都比較想擁有自己的土地。
東京有些一戶建很窄,甚至只有一輛車寬?但縱深很長,可能更高效利用土地吧。
一戶建大多數都是斜頂,不知道為什麼,不容易積水?
在京都看見在建的房屋,原來是先用鋼柱搭建房屋的框架,不像是我們澆築鋼筋混凝土,可能更抗震吧。
另外一些有趣的小現象。
日本人喜歡打透明的長柄雨傘。原因,透明塑料便宜,不遮擋視線(日本人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心理),長柄好放置,雨水只流向一個點。
日本的帶鐵絲網的玻璃。防爆玻璃,不容易爆裂,還可以防盜。
日本的陽臺防護網非全封閉。我觀察,即使是一樓的防盜網咖,上面也會留下足夠一個人通過的空隙,猜測可能是方便地震什麼的,逃脫吧。
日本人很喜歡叫救護車。在日本的幾天,看到好幾次救護車,可能是警報聲太有穿透性了吧,還是叫救護車便宜,居然有一次看見一個婦女捂著頭自己走進救護車,這在國內不太可能驚動救護車吧,畢竟叫不起。好像香港的救護車免費。
日本馬桶真是可以,難怪大媽們要帶馬桶,水箱進水設計成洗手槽,原以為衝pp的水管,也沒有想像中那樣蛋花四濺,還蠻舒服、蠻幹淨的感覺。
日本的人行道的用料,看上去都很紮實的,盲道也比較健全,用上一二十年應該是沒問題的,事實也是,很少看見缺失、破損的路面。
吃:
來之前,曾傻傻地以為日本滿街都是壽司,因為我們不吃這個。後來發現大多數是吃套飯、掛麵。口味很清單。吃的最多的一些連鎖店,鬆屋,吉野家,嚐鮮了一下一蘭拉麵、天婦羅,最後為了吃點蔬菜,又去吃連鎖的王將餃子、日高屋。羅森和7-11的便當也吃了幾次,太難吃,後面就沒再吃過了。吃了一次回轉壽司,對我來說和國內差不多。
總的來說,日本的飲食很清淡,大多是煮、煎、炸等,沒有炒。大多是一人獨餐制,很少看見一桌合餐,感覺飲食方式比較西式了。
行:
JR,類似城際鐵路,在東京市內也有,和地鐵重疊。
要明白東京地鐵,懂得地鐵不同於JR,就不復雜啊。只是有時候地鐵之間換乘也要居然要出站,很坑。不過我們用的是地鐵三日券,無所謂啦。
住:
京都、大阪住的不錯,500多一晚,讓我感受到霓虹國人的精緻一面。
東京住宿,貴不少,700多一晚,但就沒那麼精緻了,只能說放在國內,都是一般般的水平,可能東京一切都更貴吧。
國民素質:
網上關於日本的傳說,除了馬桶,就是禮儀素養吧。的確很不錯,比如最後一個出電梯的人會給你按著電梯門,電梯地鐵總是等全部出來後再進去,手扶電梯總站在左側留出通道,人不多的場所相互會點頭視好。掉的物品,不管你方不方便撿起來,幾乎身邊的人都會馬上幫你撿起來。
工作人員也挺敬業,即時在我看來無關緊要的動作,也會自覺做到位。深夜打擾工作人員,也會耐心解釋,沒有一點不會耐煩的語氣、表情,看到你的疑問或不便,會主動幫助。
即使是繁忙、擁擠的東京,大家也都是這樣,真的很難得。
其源頭,在於日本人怕給人添麻煩的心理吧。
但是,陌生人之間,是很少搭訕交流的,給人很冷淡的印象。地鐵很安靜,這可能無形中給人壓抑的印象吧。大阪例外,大阪人的笑聲也是幾次引人側目。
好奇日本人最討厭哪種型別的人,是給別人添麻煩的人嗎?遇見了,會採取什麼態度呢,畢竟這個民族有如此殘酷的一面,會是冷暴力麼?還記得,剛到大阪,因為在便利店門口站着,擋住了部分出口,被一個穿着不咋滴的日本男人推搡開,嘴裏還嘟嚷着什麼日語。不過後來,還是很注意,至少可能有人經過的地方,靠邊停留,免得又擋住別人。
另外,日本人的穿着打扮,雖沒有韓國的精緻,挺得體、大方的,而且好像不太注重美白,男孩子面板黝黑的不少,女孩子不少也是,偏暗色點。只是這部男人們喜歡留長髮,中國男人好像短髮居多,畢竟好打理吧。
日本人胖子少,倒也是真的。還有,我總覺得,日本的典型長相,更接近與菲律賓臺灣土著與中韓的結合。
組織:
在大阪看到了政黨的當街宣傳,駐足旁聽的以老年人居多,相對於上個世紀風風火火的政治運動,這個世紀的年輕人似乎更在意自己的生活。
網上查,日本類似門閥政治,財團延續上百年。政治門閥中,麻生、鳩山、小泉、安倍、福田五大家族基本操控著當下的日本政壇。日本目前有六大財團:三菱、三井、住友、芙蓉(富士)、三和、第一勸業等,共計控制日本全國60%以上的總資產;55%以上總資本;60%以上的銷售額;20%左右的就業人員。
教育:
日本無疑有着一流的教育,且充足,原以為,不需要通過考試爭奪教育資源。
但網上了解的又不一樣。日本是個學歷社會。學歷社會通常其成員的地位、職務、待遇等,不是由其本人的能力決定,而是由其學歷高低,尤其是出身學校的聲望決定。一流的大學往往決定進入一流的企業。加之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制,給予職工一種穩定感,不僅忠誠度非常高,而且工作心理壓力不大,避免了企業內過度的競爭,在日本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上起過巨大的積極作用,也在另一個層面上推動了日本學歷社會的一再升溫。
經濟:
日本人口1.2億,完全可以成為大國的潛力。雖然沒有西方的科學成就,但很強的學習能力,早在上個世界就進入列強,海軍實力就可見一斑,航母、潛艇、飛機都在當時算先進的。
現在日本人所體現的職業精神、敬業精神,直指我們實用主義的弊病,加之本身雄厚的積澱,要想超過日本,僅靠資源、規模、滿腔熱情,是不足夠的。
歷史:
面對西方列強,為什麼日本走上明治維新?為什麼中國卻裹足不前?
網上了解了一些資料,回答第一個問題,先介紹「自由城市」的概念。自由城市的基本特徵:自治、工商業為主。據說日本近代有「南堺港,北酒田」之稱。無論看政治地位,還是看經濟執行,日本古代存在過自由城市,日本的這幾個城市都與歐洲中世紀自由城市有着驚人的雷同之處。
鎌倉時代及以後的日本,農業生產力已經得到充足的發展,剩餘產品也比較多了,已經有條件進行一定規模的商業活動。這是歐洲自由城市興起的第一個基礎。
日本的政體就和歐洲封建社會極端相似。最高統治者把國土分封給自己的手下,而手下各自管理自己封地的內部事務。這實際上是歐洲自由城市興起的第二個基礎。
很可能正是這些自由城市的一度存在,使近代日本和中國面對相似的外界刺激卻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應,並由此導致了兩者大相徑庭的近代史。
而相比而言,政治早熟的中國,過早建立了大一統的國家機構,雖然有強於周邊國家的歷史,但同時經世致用的政治倫理思想,過於追究「太平」而非發展,商業被抑制,社會活力、思想很難釋放,在後來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過去,日本學習中國的官僚體系、中國化的佛教,但近代開始,我們從日本學習「主義、組織、法律、邏輯」等西方現代文明概念。
日本導演說:概括來說日本現代社會,實際是進入了幕府時代後期。這給人很多啟發,撥開現代科技文明的外衣,其實質與歷史並沒有什麼兩樣。
國民性:
這次旅行,始終帶着一點矛盾的心情。
第一個矛盾點,經濟成就,依然可以成長於有缺陷的民族性中。對日本民族性的總結,看的大多數是美國人寫的書,觀點也來源於從這些書上的總結。
《菊與刀》(魯思·本尼迪克)
《創造日本》(伊恩·布魯瑪)
《日本史 1600-2000》(詹姆斯·L·麥克萊恩),
另外有本中國人寫的《日本論》(戴季陶),民國時候的,沒看完。
80後的成長中,耳濡目染,或多或少感受到日本所取得巨大經濟成就。
看日本近代史,大概經歷,從黑船事件——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對俄作戰——二戰——戰後復興。
期間,日本通過對俄作戰,展示了自己的實力,進入世界強國之林,靠科技和經濟實力,以及高素質國民,贏得西方認可,成為當之無愧的強國,視為東亞國家的翹楚。
然而,看到二戰歷史,國民如此狂熱而盲目,政治精英失去去國家的掌控權,這個民族一步步犯下錯誤,同時又犯下殘暴的罪行。
太平洋戰爭,與美軍正面交鋒,顯露出明顯差距,一個是依靠強大精神力量被榨乾的國家,一個是厚積薄發的國家,反映一個新興民族面對有着幾百年現代文明積累的西方民族的綜合差距。
戰後日本,成了美國人的地盤。不過美國和之前一樣,不會把這裏建成殖民地。但美國的態度對日本太關鍵的。
我覺得,美國改造後的日本,才是現代的日本。
《創造日本》裡的這段話很精闢,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二戰後,麥克阿瑟,這位天皇背後的「天皇」,對日本國民性的論斷。引述如下:
1951年,麥克阿瑟在講話中指出,從現代文明的維度來看,日本人就像是十二歲的小孩子。他對比了日本和德國後得出結論,德國人是個「成熟的民族」,日本人則仍處於「欠管教狀態」。德國有着和其他西方國家一樣高度發達的科學、文化和宗教。對於德國社會裡的納粹遺毒,清除乾淨即可,無須殃及德國文化,畢竟這種文化孕育了路德、貝多芬和歌德。納粹政權是德國文化變異的結果;其領導人主宰世界的目的昭然若揭,手段殘暴,但沒必要因此把德國當成化外之邦,給他們上課。(麥克阿瑟說這話可不是恭維;在他看來,德國人只會比日本人更卑劣,因為他們本應明曉事理。)相反,日本人則表現得像一群幼童。按照麥克阿瑟的認識,他們「誤入」軍國主義歧途,是因為心智不全。這句話的潛臺詞是,既然日本人心智不全,那麼經過堅定不移的引導,外加循循善誘,他們是具備棄惡從善的可塑性的。19世紀50年代,佩裡中將也對日本人的心理有過些許思考,並在海軍部向上級做報告時陳述如下:「我很清楚,我越是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越是盛氣凌人,這些重外表和儀式的人就會越發尊重我。這也正是我報告的主旨,時間會證明這一結論的正確性。」最高司令官的看法與佩裡如出一轍。
以後有空可以讀讀美國的民主再造與二戰後經濟復興的關係。
本文章將原文轉貼為繁體中文方便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