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最好玩的区域应该集中在湾仔铜锣湾和中环一带了。铜锣湾主要就是逛和吃。而我本人更加喜欢湾仔中环一带有更多古蹟和游玩的地方。

全程参考其他蜂蜂的路程,即使以前可能都路过的地方,今天专程用游客的心态走一遍,对这个城市又多了积分了解。全程用谷歌导航,开始探索!

湾仔地铁下车。步行10分钟。

和昌大押(英语:Woo Cheong Pawn Shop)位于香港湾仔庄士敦道60至66号。和昌大押由四层高窄长形的楼宇连成一排,面向庄士敦道,是现时少数留存的四幢相连阳台长廊式楼宇,坐落于1887年前填海所得的土地上,面积约为450至700平方呎,建筑物以木为基本结构,墙由砖砌成,地板由木铺成,设有窗遮挡的露台,是当时盛行的商业楼宇,楼底高,设有采光井,通往阳台处装有法式大窗,面向庄士敦道处设有阳台长廊。曾于1948年翻新。结合中西建筑特色,此种建筑风格于19世纪在香港甚为常见。过去这类中式楼宇多数由华人居住,故在香港常被称为「唐楼」

湾仔洪圣古庙位于香港湾仔大道东129号。经历了百多年变迁及多项填海工程后,已被现代楼宇包围,显得份外突出。被列一级保护文物。
在香港开埠初期,庄士敦道以南的一带地区等,过往这些地方都是浅滩,洪圣古庙前,以往是海边。这座只有一间厅堂的座简单古庙,过去可俯瞰整个海湾。
曾经有一段时期,湾仔是被林则徐视为头号烟贩颠地的根据地。颠地是英国人,也是鸦片烟商。在1835至1839年期间颠地曾以湾仔为其贩毒基地。约在1924年左右,香港政府推平摩理臣山,填湾仔海湾,才将湾仔区面貌改变,也使昔日临海的洪圣古庙,变成今日坐落在皇后大道中的模样。
今日的洪圣古庙依山建筑,庙内祀奉著洪圣大王,洪圣大王为南海之神,与天后娘娘同为渔民最爱祀奉的神明。洪圣爷旁边供奉金花夫人、太岁及包公等神位。庙外另有社稷及鲁班先师的神位。
亦由于地理上的限制,洪圣古庙仅为一进式的庙宇。庙前有石栏,由左右两旁拾级而上。石栏石级已有数百年历史,在门额上还镌刻着咸丰十年(一八六○年)重修,及同治一八六七年重修的楹联。从该庙的座方,还可以看到巨石接楼的独特建造模式,说其为依山而筑,实不为过。

蓝屋 香港故事馆 香港一级历史建筑
蓝屋是香港一座唐楼,位于香港岛湾仔石水渠街72号至74A号双数门牌,现已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其中72号、72号A及74号三幢外墙被涂上蓝色,因而被称为“蓝屋”;而74号A在2010年前仍由私人拥有,一直维持灰色的外墙。

蓝屋原址曾是一所医院,楼高两层,于1872年政府差饷征收册中名为“华佗医院”(亦称为“湾仔街坊医院”)。1886年关闭后变为用作供奉“神医华陀”的庙宇。

1920年代拆卸后兴建现在四层高建筑,于1922年建成,楼梯间的墙壁、单位内的窗户同样由木材制造,而露台部分则采用钢筋水泥建造,是香港少数余下有露台建筑的唐楼。72号地下为“华佗庙”,1950年代为黄飞鸿徒弟林世荣侄儿林祖开设的武馆取代,至1960年代林祖的武馆再改为其儿子林镇显的医馆。72号一楼曾开办专为街坊子弟提供免费教育的“镜涵义学”,而二楼及三楼则是战前湾仔唯一英文学校“一中书院”的校址。72号A地下是“广和号”杂货店和74号地下是“联兴酒庄”,约在80年代结业。74号二楼曾经是“鲜鱼商会”的会址,而同座三楼则为商会的会议室。74号A地下原本是杂货店,战后改为住宅。

1990年代,香港政府为蓝屋外墙髹上油漆时,因物料库只剩下水务署常用的蓝色油漆,整座蓝屋便髹成蓝色。

2017年,蓝屋获联合国颁发亚太区文化遗产保育保护奖最高荣誉的卓越大奖,是香港首次夺得同类奖项。

2007年,湾仔圣雅各福群会在蓝屋的地铺开设“湾仔民间生活馆”,以“从民间出发·汇多元文化”为宗旨,展出旧时湾仔民间的生活用品,并透过多元及互动的方式,期望引起公众人士对地区文化保育的关注。由2012年3月开始,“湾仔民间生活馆”变身成为“香港故事馆”,关注的社群文化议题由湾仔社群拉阔至全港。

旧湾仔邮政局坐落于湾仔峡道和皇后大道东交界,是本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邮政局建筑。建于1912至1913年间,1915年正式开放为湾仔邮政局。这一座简单的金字顶 、曲尺形建筑,山墙及灰塑甚具特色。现由环境保护署用作环境资源中心。

沿着万茂里小路上行,往金钟方向前行。

香港公园(Hong Kong Park)耗资3亿9千8百万元,位于中国香港中区红棉路,邻近金钟地铁站,占地8公顷,于1991年5月用,是一个现代设计及设施与天然环境结合一起的杰出例子。
香港公园位于中区红棉路 ,邻近金钟地铁站。此园有模拟热带雨林环境的观鸟园,饲养了一百五十多种雀鸟。园 内设有两百米长木桥,高及树冠,蜿蜒全园,游人可漫步欣赏。而富水景特色的梯级花园、供即兴表演的花园广场及雕塑、陶瓷和板画中心都给游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香港公园,是港岛商业中心区里难得一见的大型休憩地方。这里有茂盛的树木及多姿多彩的花卉,还有古色古香的茶具文物馆、温室花园及观鸟园等等,是暂别都市繁喧的好去处。

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前身为已婚英军宿舍卡素楼,昔日是旧域多利军营的扩建部份,建于1900 – 1910 年期间。在1985年军营移交政府并纳入香港公园兴建计划,卡素楼改建成香港视觉艺术中心,并加建玻璃拱顶新翼,在1992年启用。

这座建筑物原由四幢三层高宿舍组成,依山而建层层递进,在每幢之间设有古希腊式三角形山墙。外墙由红砖建成,配合灰泥粉刷。东西两侧原是开放式拱形柱廊,属爱德华古典复兴风格,现时为一级历史建筑。

前往香港动植物园

香港动植物公园本名植物公园,是香港最早建立的公园,曾用作总督官邸,早期因港督常兼任三军司令,所以公园又叫做“兵头花园”。其位于香港岛中环雅宾利道,并被罗便臣道、己连拿利、上亚厘毕道及花园道等道路环绕,占地5.6公顷。公园正门设在雅宾利道。
香港动植物公园是香港规模最大的植物和鸟类公园。它始建于1861年,拥有全东南亚最大的温室,展出2000多种罕见植物。另外,这里还饲养著100多种野鸟。其中包括一些濒临灭绝的种群。在香港动植物公园内还建有一座铁铸音乐台,是人们欣赏音乐、体闲娱乐的绝佳地点。

穿过圣若瑟堂,路过长江公园

最后来到大家都知道的兰桂坊。
兰桂坊(Lan Kwai Fong),位于香港中环区的一条呈L型的上坡小径。是由德己立街、威灵顿街、云咸街、安里、仁寿里及荣华里构成的一个聚集大小酒吧与餐馆的中高档消费区,深受年轻一代、游客的欢迎,是香港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一。
兰桂坊酒吧街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港府在中西区开始进行市区重建。当时一位义大利籍商人在这里开设了一间义大利服装店及餐厅。部份在中环上班的“优皮士”,下班后想找一个地方谈天,这家餐厅便成为他们欢乐时光的聚脚处。其后,兰桂坊渐渐成为一处有品位的消闲之地,酒吧、食肆及娱乐场所越开越多。

本来还有三个景点想打卡。但是今天由于暴雨连天,汪哥已经成为落汤鸡。留下几个地方明天再去中环继续走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