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香港/以香港警匪片为依托反向思考犯罪

因为想买电子产品办了港澳通行证,香港在深圳旁边,过去十分便利,我读书的年代香港在我眼里的关键词是亚洲四小龙、影视文化、小时候的电影、歌曲、喜欢的电视剧基本都是香港出品,比如【古惑仔】系列;近年来优秀的作品也很多,比如【妈妈的神奇小子】、【岁月神偷】,感觉近年来香港的影视更多地在思考社会结构~


回想自己初次去香港的时候,商业氛围很浓,去过香港的人评价分期也比较多,看完稻盛和夫的【心与活法】,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同样是多元文化融合,香港和新加披的走势为什么会出现差异,日本当下的低欲望城市是如何形成的~

人类社会的每一个时期都有独到的社会控制工具。原始社会是小型共同体,是客观的也是自愿的同进退、共存亡意识。奴隶社会,主要是暴力。暴力惩戒是共性,但奴隶社会的特性是极端暴力,恐怖统治。封建社会运用的是等级。等级被普遍承认,大家各安天命,命苦不能怨政府。贯穿封建社会地还有民间的伦理思想。然后就来到了今天的资本、商业时代。这个时代的控制方式,主要表现为债务,或者叫“契约精神“,而契约的前提是平等自愿,因而它是讲道理的。当然,道理都是强者发明的,强者的这种控制是具有现代社会科学逻辑上的合法性。今天的现代城市人,太阳一升起就知道自己揹负著多少债务:柴米油盐、物业水电、房贷或房租、车贷和油钱、奶粉纸尿裤……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有强制力支援的契约,决定了债务是刚性的。一旦负担不起,正常的生活就来到了终点。在缺乏强有力的公共权力的救济的情况下,国家和地区越小,无力、无望的程度就越深。
一个普通人,很可能是这样生活的:他在财阀的企业工作,工资存入财阀控制和占股的银行,用于购买或租住财阀建造的房屋、水、电以及交通服务,生活物资从财阀经营的零售超市采办,生病了到财阀经营的药房买药。甚至连居住地周边的商业生态,也是按照财阀的利益设计的,如果一个人想要做一点生活配套的小生意,合法的形式是去一个由地产势力控制的叫“领汇商场”的地方租用商铺。昂贵的租金阻挡了穷人,连锁店更容易占领机会,而连锁店的所有者经常又指向财阀。穷人只能忍受数小时通勤,去市区打工,并且把收入花在财阀经营的交通、零售的生意上。因为民生艰难,一旦失业率较高,犯罪率就会上升;于是就会有“无间道“。

政府可以让人们的负债感下降,对弱势人群进行转移支付。给人民提供房屋、医疗、教育、交通等优质且相对公平的保障。这是新加坡的做法;

债务控制是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现代社会的执行法则,我们厌倦但无法改变和逃离。日本年轻一代的“低欲望”状态,是一种有限度的逃避,通过减少需求来减少债务。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