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楼主老孃我,一个吃得了苦,赚的了钱,发的了疯,卖的了萌,也撒的了泼的奇女子!在这次的旅行当中主要负责吃喝拉撒睡,以及凹造型!PS:本人有严重的起床气,所以刚睡醒的我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某人,一个看上去不好惹,但实际脾气比我好太多的双子座男人,在这次旅行当中主要负责开车以及拍照!PS:某人有着典型的双子座性格,阴晴不定,所以如果看到他脸黑,请不要询问原因,或者试图想要安慰,那简直就是自讨没趣,因为很有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不高兴了,简直就是神经病附体!!

What?!又是美西!!

端午去美西的讯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老孃的朋友圈炸开,无论家人还是朋友都会条件反射的问一句,不是去年十一才回来么,怎么又去,你们可真会折腾!!好吧,我承认两次的美西之行间隔这么短,确实不在计划之内,但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某人刷到了便宜的机票,上海往返洛杉矶4000元/人,这种价位就好像是天上掉馅饼,谁不去,谁吃亏!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美国要比我们之前想象的好玩太多,可能是自驾的原因吧,行程,时间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我这样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所以端午节,没有任何的选择综合征,果断美国再一次走起!

序曲

和去年第一次到美国的“青涩”不同,这次的自驾完全开出了“速度”与“激情”,去年13天开了4000多公里,今年少了4天公里数却没差多少。回想起这9天的种种经历,我只能说,此生无憾!

没有被警察pull over,没有遇到封路,没有碰到国内旅行团的大波流,一路上走到哪,哪里就是晴天好运气可不是次次都有的!所以即便没有拍到大棱镜的全景,没有看到黄石的黑熊,没有起床去拍日出,那又如何!要是你问我,迄今为止,最满意的旅行是哪一次,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这一次!!

这是一场穿越四季的旅行

行程安排

由于上次几乎已经把美西绕了个圈,该去的地方基本上都去了,所以这一次,我们不贪心,只去了大提顿和黄石!其实没去之前还觉得有些可惜,好不容易出次国,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才去两个地方,似乎有些不划算!但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这两个地方,呆上一个月都不会觉得无聊。

之前在做攻略的时候就发现,关于大提顿和黄石的游记并没有特别详细的版本,所以我会把此次行程的具体安排都毫无保留的告诉大家。希望今后去美国的你,当经过某一个地方,看到某一处风景时,能够想到,哎呀,这不是曾经在某人的帖子里提到过的地方吗!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所以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老孃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Day 1(5.26):上海 — 洛杉矶 — 盐湖城(住盐湖城)
Day 2(5.27):盐湖城 — 杰克逊(住杰克逊)
Day 3(5.28):大提顿(住杰克逊)
Day 4(5.29):大提顿 — 黄石(住北门外的加德纳小镇)
Day 5(5.30):熊牙公路(住黄石里)
Day 6(5.31):黄石(住黄石里)
Day 7(6.1):黄石(住黄石里)
Day 8(6.2):黄石 — 盐湖城(住盐湖城)
Day 9(6.3):盐湖城 — 洛杉矶 — 上海

住宿推荐

除了黄石里面的住宿,其他都是在booking上预订,旅行了这么多年,用惯了,也懒得换。


盐湖城
我们在盐湖城住了两家,一次是去盐湖城,一次是回盐湖城,两家都在机场附近,适合晚班或者早班机的游客。

1)SpringHill Suites by Marriott Salt Lake City Airport 1晚 681元/US$99.95(含早餐)推荐

2)Super 8 Salt Lake City Airport 1晚 488元/US$71.54(含早餐)推荐


杰克逊
3)Jackson Hole Super 8 2晚 1,767元/US$259.20(含早餐)推荐


黄石
我们一共在黄石住了4晚,第一晚,由于要走熊牙公路,所以我们住在靠近北门的加德纳
4) Little Trail Creek Cabins 1晚 1,091元/US$160 (不含早餐)
强烈不推荐,因为没有电!!屋主提倡原生态生活,但这一点在booking上完全没有任何说明,感觉被坑惨了!!



Tips:如果不走熊牙公路的话,完全没有必要住北门,这里离黄石的主要景点还是很远的,又比较贵,价效比很低。

剩下的3晚都住在黄石里面
5)Old Faithful Lodge 3晚 US$505.05(不含早餐) 推荐



Tips:一般美国住宿的标配都会有微波炉,冰箱,咖啡机,吹风机,但是,黄石里的住宿全部都配备没有任何的电器,所以如果不想像老孃一样,趴在地上用暖气吹头发的话,请自带!另外,Wifi不免费!

前期准备

关于签证和自驾的部分,在老孃的上一篇美西游记里都有提及,所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主要讲一下和上次旅行不太一样的地方。



关于机票机票
中国飞往美国西部一般是洛杉矶的航班最多而且便宜,我们两次去美国也都是从洛杉矶进出,但是此行的目的是黄石,这两点之间,开车是不可能的,所以还需要定美国国内的航班,直接从洛杉矶飞往黄石附近。

黄石周边机场
1)西北方的波兹曼(Bozeman):距黄石北门1小时车程
2)东北方的比灵斯(Billings):距黄石东北门128英里,如果要走‘熊牙公路’ ,飞比灵斯会比较方便。
3)西边的西黄石(West yellowstone):黄石西门附近的一个小镇,是距离黄石主要景点最近的机场。
4)东边的科迪(Cody):虽然号称黄石的东大门,但距离黄石景观区域也有一小时左右车程。
5)南边的杰克逊(Jackson hole):距离黄石公园1小时左右车程,中间会穿过大提顿,如果先玩大提顿的同学可以考虑飞这里。

虽然这些镇的机场离黄石都不远,但班次非常少,而且价格又出奇的高,都快赶上国际航班了,最重要的是,小镇附近不好租车,综合以上因素,我们放弃了附近的小机场,选择了盐湖城作为去黄石的跳板。以下是我们的机票!其中洛杉矶往返的机票价格为4000/人,是不是超便宜!



Tips:只要是在洛杉矶转机,行李都不直挂,必须出关拿行李,再重新过安检,所以两段行程到底是分开买还是直接买到盐湖城,都无所谓。根据本人经验,分开买会便宜很多。但注意,洛杉矶机场每家航空公司都会有单独的航站楼,而且相隔较远。所以如果是分开买,建议买同一家公司的机票,否则的话,需要乘坐机场大巴,非常不方便。



关于天气
5月底6月初,无论是黄石还是大提顿,早晚温差都比较大,有太阳和没太阳差别也很大,中午有太阳的时候直接可以穿短袖,短裤,但是只要太阳下山,或是阴天就要加外套,至于有人说的羽绒服,个人觉得如果你不是要熬夜拍星空,早起拍日出的话,没什么必要。



关于电话卡
根据上次优胜美地,大峡谷等地的经验,什么全美讯号最好的AT&T都是胡扯,到了国家公园讯号照样没有。这次在做攻略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人辟谣说,其实美国讯号最好覆蓋最全的是Verizon。上网搜了搜,某宝好像只有一家在卖,价格也便宜。10天套餐只要70几,2G高速流量,无限低速流量,可热点。实际使用下来也非常不错,大城市肯定没问题,黄石和大提顿只要在有住宿或游客中心的地方都有讯号,强烈推荐!



关于必备小物
1)墨镜:强光,雪地必带。
2)面膜和身体乳:美西真的太干,前几天没擦身体乳,只要一抓大腿就像下雪一样掉干皮,很恶心。
3)防晒用品:虽然温度不高,但是紫外线极强,阳光直射的地方,面板会变得滚烫,尤其是脖子,所以防晒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补一次,最好再带一件防晒衣。
4)望远镜:我们这次就没带,发现吃了大亏,很多动物都在离人很远的树林里,没有望远镜根本看不见!
5)吹风机:如果你要住old faithful lodge里,请自备吹风机,否则你只能像我一样趴在暖气前面吹头发,相当狼狈!

大提顿国家公园相关资讯

相关网站:
大提顿国家公园官网://www.nps.gov/grte/index.htm
大提顿国家公园天气://www.nps.gov/grte/planyourvisit/weather.htm

大提顿位于黄石的南面,因提顿山脉而得名。还记得著名的派拉蒙影业(Paramount)的标志吗?背景就是大提顿国家公园的雪山。

大提顿有两个入口:一个南入口,在Moose;一个东入口,在Moran。整个公园可以沿东西两线,进行游览。

西线最主要的就是两湖一山,珍妮湖(Jenny Lake),杰克逊湖(Jackson Lake)和讯号山(Signal Mountain)。东线的景点沿着斯内克河(Snake River)散落,所以每个View Point都可以沿河寻山,看到美丽的提顿山脉,但很多都大同小异,没必要每个都停!



Tips:
1)无论东线或西线都最好在上午游玩,因为提顿山脉在两线的西侧,一旦太阳越过头顶,你将一路看到背光的提顿山。
2)如果有时间,强烈建议在大提顿安排两天时间,你会发现它独一无二的美!

住宿:游览大提顿一般都会选择入住公园南面的杰克逊小镇(Jackson Hole),价效比相对较高。当然公园里面也有少量住宿,但价格较贵,个人认为没必要,而且只能通过官网预定,网址如下:
//www.nps.gov/grte/planyourvisit/lodging.htm

门票:大提顿和和黄石可共用,50美金/车,可在7天内无限次出入两园,但我们有国家公园年卡,80美金/车,可在一年之内,无限次的出入美国任何一个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相关资讯

相关网站:
黄石国家公园官网://www.yellowstonenationalpark.com/
黄石公园实时路况://www.nps.gov/yell/planyourvisit/conditions.htm
日出日落资讯://www.gaisma.com/en/location/yellowstone-national-park-wyoming.html

黄石公园因位于黄石河的源头而得名,这条河两岸的石头是黄色的,所以就被居住在那儿的印第安人称为黄石河。

先简单介绍一下黄石公园内的游览路线和景点分布,毕竟里面大小景点上百个,呆上一周的时间都可以安排的很满,我们这次在里面呆了4.5天(包括熊牙公路),感觉还是太少,只能勉强把园内著名的景点走一遍。

园内主路呈8字型,分为5大区域,共有5个入口,如下图:

1)“8字左上”西北部:热台阶区(石灰台阶)


主要景点:猛犸象热泉
2)“8字右上”东北部:罗斯福区(西部风情)


主要景点:高塔瀑布
3)“8字右中”中东部:大峡谷区(高山峡谷瀑布)


主要景点:黄石大峡谷和上下瀑布
4)“8字左下”西南部+西中部:间歇泉区(地热现象,大小热泉,彩池无数)


主要景点:上中下间歇泉盆地,诺里斯间歇泉盆地
5)“8字右下”东南为黄石湖区(湖光山色)


主要景点:黄石湖,钓鱼桥,西拇指间歇泉



Tips:黄石真的非常大,如果不算上游览的时间,开车走完全部8字需要5-6小时,所以在安排行程的时候,尽量松一些,千万不要低估各个景点之间的距离,而且整个公园基本都限速45,无法飙车!

住宿:尽量住公园内,节约出园进园时间!园内的住宿主要在四个地方:老忠实,黄石峡谷,黄石湖,猛犸泉,但每个地点的住宿都有固定的开放和关闭时间,具体每年会有偏差,详细资讯请直接查阅订房官方网站:
//www.yellowstonenationalparklodges.com/

黄石的住宿只有上面这个独家的住宿官网才能预订,而且通常一房难求,很多人提早一年就抢好了,但没关系,这些人基本都属于占著茅坑不拉屎,过段时间就会退订(通常都可以免费取消),所以请每天务必刷一次住宿,抢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像我们这一次,某人连续刷了好几天,刷到一间连续3晚的old faithful lodge,old faithful inn由于太过热门始终没有刷到。

如果实在订不到就只好住在黄石公园外,西门外的西黄石小镇和北门外的Gardiner都可以做后备方案,东边的Cody就略远了。



Tips:黄石里的住宿都没有免费Wifi,没有微波炉,咖啡壶,熨斗,但餐厅一般会有公用的,需要热餐的朋友可以去前台询问。

各个景点最佳观看时间
1)大棱镜:建议上午观看,但不能太早,太早的话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拍照会有人的阴影,雾气也会比较大,最佳时间为10点左右。再晚的话会有大批游客,停车场车位会不够,只能排队等,浪费时间!
2)黄石大峡谷:上午,下午完全背光,无法拍照
3)间歇泉:有太阳和没太阳,间歇泉颜色差别很大,尤其是西拇指那块,间歇泉都围绕在黄石湖附近,阴天实在不好看。



Tips:黄石的天气非常多变,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可能这里乌云密布,那里晴空万里,所以大家不必过分拘泥于之前定好的行程,可以适当灵活变通,尽量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多看一些景点,毕竟有太阳和没太阳时的景色会差很多。

熊牙公路相关资讯

当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黄石公园时,千万别忘记在公园的东北门外,有着一条蜿蜒险峻,非常挑战驾驶技术的景观公路 —— 熊牙公路(Beartooth Highway)。这条路是US-212公路的一段,东起Red Lodge,西到黄石公园东北门入口处的Cooke City,全长64英里,跨越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这条公路是美国本土海拔最高的公路,也是美国第一条得到”All-America Road”称号的公路。

熊牙公路名字的由来,一是因为雪山口貌似熊的牙齿,二是因山路比较险峻。所以通常这条路在每年5月底/6月初开放,10月中关闭,具体时间因天气原因会有所不同,详细可查询官网:
//beartoothhighway.com/

我们去的时候是6月初,刚好赶上了。

1. 启程

行程:上海 → 洛杉矶 → 盐湖城

在去洛杉矶的飞机上,某人说我是考拉附体,除了吃饭会醒过来之外,其余时间都在睡觉。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出门都特别期待飞机餐,少吃一顿都不行,所以睡前都会嘱咐某人,吃饭时间,千万别忘了把我叫醒!!

由于第二班航班delay了50分钟,所以我们到达盐湖城的时候已经过了凌晨12点。盐湖城的机场不大,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取车地点,但和上一次洛杉矶取车不同的是,这里不能自行选车,也没有自主取车的机器,需要排队人工服务,工作人员会把车钥匙给你,你直接去指定车位拿车就行。在租租车上订的是卡罗拉,实际拿到的是雪弗兰Impala,在国内雪弗兰没有这个车型,定位高于迈锐宝,应该相当于C级或A4吧。

取车很顺利,但刚开出机场,就被高架给困住了,由于还没来得及装手机支架,一路上都由我亲自根据谷歌地图进行指挥,唉,老孃实在不是这块料,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口,不是转弯太早,就是开错车道,明明6分钟的车程,我们足足绕了将近20分钟,某人的脸已经铁黑,气压低的不能再低,以后这种事请自己做!!

2. 一路向北

行程:盐湖城 → 杰克逊小镇(走89号公路,5小时)→ 大提顿(Tagaart lake,Oxbow bend),住杰克逊

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赶路,所以即使凌晨1点睡觉,也定了早上7点半的闹钟。但刚坐进车里,不幸的事情就发生了,眼尖的我突然发现防风玻璃碎了一小块,顿时一身冷汗,不会是昨晚上被砸坏的吧!!赶紧拿出取车前拍下的照片,看了又看,终于确认,这个破损昨天就有,和我们无关。

为了保险起见,马上赶回机场的取车处,拿出照片进行交涉,看看要不要换车,谁知道人家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挡风玻璃碎一小块是常有的事情,完全没关系,做了记录之后,就让我们开走了。



Tips:这个经历告诉我们,取车时千万要仔细检查车辆,拍下照片,及时发现任何刮痕或者破损,以免还车时说不清楚,造成不必要的赔偿。

虽然耽误了些时间,但心里踏实了许多。马不停蹄的去附近超市进行大采购,毕竟盐湖城离杰克逊有将近5小时的车程。



Tips:推荐一家机场附近的24小时超市,Winco Foods,东西多而且还便宜,感觉比沃尔玛好!

超市外面娃娃机里的娃娃实在太可爱,比国内的质量要很好多,但请问这个球到底怎么才能把他抓起来!!

盐湖城到杰克逊可以选择走高速公路,但建议大家不妨走一走89号公路,它被誉为国家公园之路,北起加拿大边境的Browning,南至墨西哥边境的Nogales,共计约1600miles。途径7大国家公园 —— 蒙大拿州的冰川国家公园,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和大提顿国家公园,犹他州的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和锡安国家公园,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国家公园和仙人掌国家公园。

虽然时间上会比高速公路要慢一些,但绝对让你物超所值!

上一次美西之行我们走的是89号公路靠南的部分,一路上的沙漠戈壁把西部的豪情壮志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这一次,我们从盐湖城一路北上,厚重的红岩地貌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清雅的田园风光,农田牧场小镇,不断的从眼前呼啸而过,不禁纳闷,这真的是同一条公路吗,两头的风景怎么会差辣么多。

终于明白为什么工作人员说挡风玻璃那么容易破,这里的飞虫实在太多,太笨,不停的往车子上撞,挡风玻璃上全是它们的尸体,雨刮器根本没用,无奈找了一个加油站,加油的同时,顺便好好刷刷车,不然录得视讯根本没法看!

你以为5小时的车程很长吗,完全错了,一路上,拍拍照,彔彔视讯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大提顿。

就是在这里,连绵几十公里的雪山毫无防备的就侵入眼帘,迤逦的白线冷峻而清高的横在蓝色天空和绿色山峦之间。对于像我们这种几乎没咋见过雪山的人来说,震撼程度可想而知,除了举起相机,咔咔咔猛拍之外,好像也找不出其他表达激动的方式!

往西线方向开,没多一会儿,就到了一个停车场,看到很多老外都在这里下车,天生爱凑热闹的我,怎么能放过,跑上前,看了看指示牌,Tagaart Lake,1.6公里,很近嘛,反正时间还早,就决定和某人一起走走试试。

一开始,还热情高涨的我们,边走边拍照,林中的篱笆小径,山涧的溪流瀑布,无一不令我们停下脚步。

越往树林里走,感觉越阴冷,听说前不久刚下了一场大雪,化雪的地方变得泥泞不堪,只能借助倒下的树枝才能继续往前。此时的我们再也没有闲情逸致拍照,时时刻刻警惕脚下,生怕滑到。

走了好久,半点湖的影子都没看到,某人终于忍不住问我,“你确定是1.6公里?”
“是啊,是啊,我确定看到1.6这个数字!”
“不会是1.6mile吧!”

这句话一出口,顿时把我惊出一身冷汗,好像确实只注意了数字,并没有看单位,算算我们走的时间,公里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难道真的是英里?1.6英里差不多是2.6公里,来回就是5.2公里,这对于从来没有徒步经验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更何况,老孃穿了双厚底鞋,某人背了两只相机,外加一个镜头,除了庆幸把三脚架留在车上之外,真的是欲哭无泪!!!

不断的问前面回来的人,还有多久,还有多久,得到的答案全部都是,马上到了!就在前面!真的怀疑,这些人对马上的定义到底跟我的一不一样!!就这样跌跌撞撞磨磨蹭蹭的走了半小时,当抵达湖边的一霎那,一切突然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太阳把光芒射向湖面,微风乍起,细浪跳跃,搅起满湖碎金。

正好碰上一大群老外,看样子像是学生,估计在搞什么集体活动,其实挺羡慕他们的,随时都能来这么美的地方过周末。

正当我在抱怨湖边怎么那么冷的时候,一抬头,就看到有其中的两个男生光着膀子,在一群起哄声中,噗通一声跳进里水里!真不愧是从小吃牛肉长大的,体质就是不一样,我光看着就直打哆嗦!

Taggart lake,还是很推荐大家来这个景点的,正是因为它在大提顿众多湖泊中的名气并不是很大,所以你绝对不会碰到大批量的游客。无论是慢悠悠的环湖走一圈,还是静静的坐在湖边发一下午的呆,都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当然对于老孃来说,更重要的是拍照!!

不得不吐槽一下某人的体力,在我还健步如飞的时候就已经吃不消了,所以不要脸的把其中的一只相机挂在了老孃的脖子上。很不幸,我由于重心不稳,不小心摔了一跤,某人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检查相机!老孃可算是看清楚了,在生命不受威胁的前提下,相机绝对比我重要!还好老孃机灵,在倒下的前一刻,不忘死死的护住相机,代价就是把膝盖磕破了。

拖着受了伤的腿,一瘸一拐的终于回到起点,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快日落了,赶紧驱车前往牛蹄湾(Oxbow Bend),据说那里是看日落的最佳地点。

牛蹄湾是蛇河的一段,因主体呈U型而得名。当我们赶到时,微风渐止,平静的湖面霎时变成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树林,雪山,亦真亦假,分不清到底是天空倒映在了河水中,还是河水融化在了天空中。

正对我们的这座山叫做Mount Moran,它在整个提顿山脉中还是很好认的,海拔和提顿峰差不多,但山顶却是圆圆的,而提顿峰是尖尖的。

就这样静静的站在湖边,眼看着逐渐西沉的太阳把云朵染成粉色,犹如娇羞少女的脸颊。没过多久就连最后一丝阳光也不见了踪影,留下一地清冷。

3. 被人遗忘在落基山脉下的明珠

行程:大提顿(东西两线),住杰克逊小镇

旅行靠天吃饭,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被强烈的阳光刺的睁不开眼睛,顿时松了一口气!不知道今天的大提顿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

National Elk Refuge,路上偶然经过的一个观景台。

没多久,就可以抵达Mormon Row,它其实并不在提顿公园里面,而是位于Mormon Row Rd与Antelope Flats Rd交叉口再往北边一点儿。

早上的天空万里无云,就像一匹绷紧的蓝色绸缎,清澈明亮地笼罩世间万物。在这样一大片空旷的草地上,这些形态各异的百年小木屋成为了最好的点缀。

是我太贪心吗?总觉得没有云雾环绕的雪山似乎缺少了些什么。

篱笆外的这棵树怎么绿的那么好看,据说这种树到了秋天,叶子全部都会变成黄色,整个大提顿会淹没在一片金色的海洋中,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这里的秋天比春天更好看。怎么说呢,各有千秋吧,秋天的颜色确实比较丰富,但可惜的是经过了一整个夏天,山上的积雪会比较少,感觉光秃秃的。

就几张照片的时间,天空中的云犹如舞台上缥缈的烟雾,从雪山背后缓缓升起。经过这几天的观察发现,只要是晴天,早上通常是没有云的,拍照的话光线过硬,但到了9,10点,大团大团的白云就会莫名其妙的从四面八方突然出现。

这张照片拍的不错吧,好歹老孃好在某人的屁股后面跟了那么多年,多多少少也学会了一些皮毛。

草地下是土拨鼠的家,不断的有土拨鼠冒出小脑袋,但只要你一靠近,他们就会迅速的钻进地洞里,真想拿个榔头,在这里玩一场现实版的打地鼠!!!

在国家公园里,尽然也看到了教堂 —— Chapel Of The Transfiguration。其实教堂本身没什么特别,要不是房顶上的十字架,还真会让人以为就是一座普通的小木屋。难能可贵的是它正好坐落在提顿山脉的大主教群峰脚下,占据天时地利,无法想象还有哪里的小教堂能比它更美。

由于有教会活动,游客不能进去,只能扒著栏杆往里张望,唱诗班的歌声在耳边回荡,庄严而神圣,成为大提顿里最美妙的声音。

继续沿西线往北走,就可以抵达珍妮湖(Jenny Lake)。



Tips:Jenny Lake最著名的玩法有两个
1)环湖徒步走,全长大约1公里,走到Jenny lake overlook
2)先乘船游湖到对岸(每年六月到九月早8:00至晚6:00有往返的小船到湖对面,几十个座位,单程7刀/人,往返10刀/人),十几分钟的航程,一下船就是Jenny Lake Trail的起点,6 miles,途经Hidden Falls抵达Inspiration Point,在那里可以俯瞰整个Jenny Lake。继续走再走远一点可以到Cascade Canyon。当然也可以选择不乘船而是绕着湖边走到湖对岸,然后再走这个Trail。

这里就是徒步的起点,穿过木桥,沿后面的土路往里走,附近也有卖船票的地方。

可能是被昨天的徒步吓怕了,再也不敢轻易尝试,所以就直接把车开到Janny Lake Overlook的停车场,然后再选择往里走,但遗憾的是这里无法真正下到湖边,只能在远离湖岸的小路上拍摄,会被树丛阻挡一部分视野。

讯号山(Signal Mountain),是大提顿里唯一一个可以开车上山的地方。这座山其实并不高,沿着山路盘旋而上,没多久就可以到达山顶。在这里,有高耸入云的雪峰,有蜿蜒曲折的河流,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有絜静如初的湖泊,总之一切的都结合的恰到好处。

山顶的空间很大,每一处看到的景色都不尽相同。这个方向你会看到一大片空旷无边的高山草原,蜿蜒的蛇河从树林间曲折穿过,换一个方向,你又会看一望无际的杰克逊湖,湖对岸就是连绵起伏的提顿山脉。

从山顶下来,可以路过杰克逊湖(Jackson Lake)的一个观景点,和珍妮湖的秀美相比,杰克逊湖就要显得粗犷宽广许多,有名的Jackson Lake Lodge就驻立在湖边,很羡慕能住在这里人,早上睁开眼,推开门就能拥抱大自然。

杰克逊湖大坝(Jackson Lake Dam)是西线最后一个重要景点,也是拍摄提顿山脉的绝佳拍摄点。站在大坝上,隔湖望去,以Moran山为中心的提顿山脉与湖水相互辉映,即便水面不够平静,倒影不够清晰,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这一幅壮丽的画面。

看着时间还早,决定把明天的行程提前,沿大提顿的东线回杰克逊。其实所谓的东线,并不在大提顿国家公园内,它指的是公园外的US-191公路。

你心里有什么,便会看到什么,如果你心里有景,便处处是景。开在这样一条公路上,简直是一种视觉享受,远处云雾缭绕,苍山忽隐忽现,近处翠柏,草地围绕湖泊静静守候,这安详的梦幻场景,不断铺满我们的双眼。

Willow Flats Overlook,并不是一个热门景点,停车的原因是正巧看到有人在画画,用画笔记录下她眼里提顿山脉。

再一次来到昨天看夕阳的牛蹄湾(Oxbow Bend),可能是有风的原因吧,感觉并没有像昨天这么惊艳。

不得不说一句公道话,老外在整个公园的规划上确实要比我们国内细致的多,任何后天人为新增的建筑都尽量和周景致保持协调,就好像它们原本就是这里的一份子,正如我身后的这些木头栏杆,是不是毫无违和感。

Cunningham Cabin Historic Site,这里曾经属于一位叫J. Pierce. Cunningham的农场主。起初他反对大蒂顿国家公园的扩张,后来,却成为大提顿的拥护者,并联合邻居Ferrin一起写了一封请愿书,同意卖出自己的土地来建立国家休闲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有如此大的思想转变,我们不得而知,但这里的确已经如Cunningham所想,成为休闲胜地和西部的象征。

著名摄影家Ansel Adams(安塞尔·亚当斯)于1941年在这里拍摄了一张反映大蒂顿景观的黑白照片,让Snake River Overlook这个观景点名声大噪。

在雄伟的提顿山脉下,蛇河的水从杰克逊湖大坝泄下来,在这片洼地扭了一个漂亮的S型弯,但可惜的是现在这里的树长高了,把其中的一个弯给挡住了。某人爬上了栏杆,才勉强拍到下面这些照片。

都说Teton Point是欣赏提顿山脉最好的地方,趁著没人,赶紧拿出三脚架,收获了此次旅行为数不多的几张合影。

Schwabacher Landing,沿Schwabacher Road往前开,有一条土路下坡驶向下面的Snake River岸边,路很窄,还都是碎石子,要不是有导航,一度以为自己开错了。路的尽头有一个停车场,几分钟就可走到河岸边,如果湖景雪山用壮观来形容,那Schwabacher 盆地的静谧之景只能用窒息来表达。

据说这里是最佳的日出拍摄点。当太阳升起的那一瞬间,会把整个山谷点亮!其实我挺想来看日出的,但某人怕冷,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Glacier View Turnout,这里是离冰山最近的地方,但我觉得和之前的观景点差不多,所以不下车也罢。

到目前为止,大提顿之行算是圆满完成,里面大大小小的景点,有名的没名的几乎都被我们走遍了,不得不说大提顿国家公园可以称得上是美西颜值最高的公园,山是好山,如出鞘利剑直破云霄,水是好水,纯洁透蓝涤荡人心,但这么美的地方,因为与名气更大的黄石比邻而居,很多时候是被忽视的,人们更多只是把它作为去黄石的南门户,顺路探访,不免有些可惜。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建议先走西线,西线的景色更为多变,有山有水,东线相对来说就略为单调,全部都以提顿山脉为背景,不必一一停车,看一两个足够!

话说这个季节的美西,日照时间还真不是一般的长,早上6点日出,晚上9点日落,回到杰克逊小镇,太阳还是高高的挂在头顶。

如果说小镇不得不去的地方,那就是鹿角公园了。公园位于杰克逊小镇的中心,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个用鹿角搭成的拱门。其实在我看来那根本不叫公园,小的可怜,就一块草坪,一眼望得到头。

和其他的美西小镇差不多,这里满眼都是浓浓的西部牛仔风情。可能是离黄石比较近吧,商业氛围尤为突出,到处都是餐馆旅馆咖啡馆,以及各种户外用品店和旅游纪念品店。由于没想到大提顿可以这么快走玩,所以之前也没做任何关于小镇的攻略,纯粹在大街上瞎晃悠,打发时间等吃晚饭。

买了个Moo’s 冰淇淋,据说这是美国最有名的冰激凌,是真是假并不得知,反正很好吃就对了,尤其是蛋筒皮,又脆又香!真后悔没多买一个,害得我们老是抢来抢去。

Moo‘s地址:110 Center St, Jackson, WY 83001

就是在这里,有个老外过来跟我说,他特别喜欢我今天这身装扮,弄得我受宠若惊,是有多久没听过这么直接的夸奖了!

被某家店门口的一只巨型麋鹿吸引,跟一群小屁孩一样排队等合影,现在想想感觉好傻。

店里到处都是牛头,鹿头的标本,看着巨逼真,怪吓人的,很好奇这些东西到底有没有人买,买了又怎么带回去!

晚饭就是在下面这家店吃的,味道还行,就推荐给大家啦,尤其是薯片的牛油果蘸酱,真心不错,以至于我后来都直接拿勺挖著吃。

4. 意料之外,措手不及

行程:从南门进黄石,沿8字右侧一路北上(Lewis Lake,Yellowstone Lake,Fishing Bridge,Mud Volcano,Upper Fall,Hayden Valley ,Tower Fall),住北门外的加德纳小镇

早上醒来,一直对昨天没有走到珍妮湖边耿耿于怀,于是跟某人提议:“要不再去珍妮湖走走吧,我看到别人的游记里明明是可以到湖边的呀?”
谁想到立马被某人否决:“都看过了有什么好再看的!”
看来,老孃不使出杀手鐗是不行了:“可是我看到别人拍珍妮湖的角度要比你的好!”
“真的吗?那去看看!”哈哈,某人果然上当了!

这一次,我们没有去Janny Lake Overlook,而是在地图上直接找条了离珍妮湖最近的路,直接开了过去。

晨曦,青白的曙光和淡淡的晨雾交融在一起,点染了大提顿的山和水,我们迎著绚丽的阳光,来到湖畔,再一次相信,有山有水才是最美的风光。这里,山峰清丽,湖水湛蓝,两者珠帘玉配,雄奇与秀丽并存,除了风声,你什么都听不到。微风拂过湖面,吹起层层涟漪,这种原始而宁静的美,庄严而感人。可能再晚些时候,湖面的平静就会被游船打破,很庆幸自己来的太是时候!

突然发现,我的项链耳环跟雪山很是般配呢!

就在我们不断发出赞叹时,两个老奶奶扛着皮划艇来到湖边,看样子估计也得有六七十岁吧。要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这么大年纪的老人,竟然如此矫健!

在得到同意之后,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尽管岁月在她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依然掩盖不了内心对生活的热爱,这才是真正的活着。

看着小船驶过的地方,荡起一圈圈的涟漪,静静的站在湖畔边,目送她们离开。

沿着西线往黄石方向开,突然跟某人说:“我想再和雪山合张影,你要拍出“我从山中来的感觉”!”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一系列照片,以此纪念这个我们曾经来过,以后可能不会再来的地方!

大提顿和黄石是连在一起的,一直往北开,就可以到黄石的南门。路过一大片被火烧毁的森林,视野范围内全部充斥着一株株光秃秃的枝干,看着怪心疼的。但美国人可不这么想,他们对自然山火都采取“让它烧”(Let it Burn)的政策,只要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山火,且不危及人的生命及财产,国家森林的管理者都不干涉让其自生自灭。

这其实是自然界的一种生态平衡,好比人的头发长了要剪掉一样,树木长密了来场火,大树太老了来场火,说白了就是给年轻的生命力旺盛的树种腾地儿,几十年之后,相信这里又会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这一路上,景色慢慢由春天变为冬天,山谷里,树林间,草地上夹杂着皑皑白雪,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扑面而来,若不是亲身经历,真的很难想象在这相隔1个小时不到的车程之间,竟然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这样,毫无防备的,我们拥入了黄石的怀抱。。。

从南门过来,会先经过路易斯湖(Lewis Lake),其实它原本并不在我们的攻略范围内,但谁又能想到在这个季节里,整个湖面居然结了厚厚的冰,那么一大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隐隐透著微蓝色的光。

为什么这张照片中的我,看起来这么像X战警里的暴风女,哈哈哈!

继续往前开,在你的右手边,会看到黄石湖。说实话,黄石湖要比我想象的大得多得多,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它是美国国最大的高山湖泊,原来之前一直都小瞧它了。

千万别被眼前平静的湖面给骗了,它底下实际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口,覆蓋著黄石公园陆地的就是从这里喷出的火山岩石和岩浆。

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晒著暖洋洋的太阳,真的不想再爬起来!

黄石湖的唯一出口是黄石河(Yellowstone River),钓鱼桥(Fishing Bridge)就横跨黄石湖的出口处,也就是黄石河的起点。黄石湖从这里流出,形成了黄石河,一路向北往黄石大峡谷而去。据说以前会有很多人在此钓鱼,但随着鱼越来越少,1973年后已经禁止在此钓鱼了!

即便阳光很强烈,河水还是刺骨的冰冷,才拍了几张照片,手就冻僵了。

沿着黄石河继续向前开,看到心仪的地方就停下来走走,拍拍照,这就是自驾的好处,一切跟着感觉走,没必要太在意时间,享受当下才最重要。

离钓鱼桥差不多10公里远的地方,有着是园区东部唯一的地热景区 —— 泥火山景区(Mud Volcano Area)。一股硫化物特有的臭鸡蛋味扑面而来,真让人有点受不了。

沿着右边的栈道往里走,你会先看到龙口泉(Dragon’s Mouth Spring)。它不断的发出隆隆声响,犹如巨龙口中的低声咆哮,伴随着滚滚浓烟,热泉从龙口中涌出,拍打着两腮,浓烈刺鼻的硫磺味充斥在四周。

龙口温泉(Dragon’s Mouth Spring)↓

接着你会看到泥火山(Mud Volcano),据说当年喷发时,泥浆如火山爆发般直冲向树顶,大地都为之震颤,但两年后,它就进入的休眠期,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一锅煮沸的水泥。

泥火山(Mud Volcano)↓

泥浆锅(Mud Caldron)离入口很近,就是一片冒烟的稀泥池,由于温度过高,周围的土地都已经开始龟裂,但奇怪的是,上面依然还有野牛践踏的痕迹,它们难道都不怕烫吗?

景区非常小,10来分钟就可以走完,颜色很单调,除了灰色还是灰色,完全没有之后的彩泉好看!所以如果时间不够的朋友完全可以放弃。

继续沿着8字右线向北,便来到了海顿山谷(Hayden Valley),眺望这银链般的小河,怎么也不能把它和刚才那些咆哮的热泉联络起来。

黄石河流经海顿山谷,孕育了栖息在这里的野生动物第一次,我们如此近距离的看到了传说中的美洲野牛,吃草的吃草,睡觉的睡觉,对几十米开外拍照的游客丝毫提不起兴致,一副见惯了大场面的样子。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头骨,跟周围的美景有些格格不入,让人毛骨悚然。

两边是苍茫的大草原,头顶是蓝天白云。真的很佩服这些修路的人,能够把这样一条平淡无奇的柏油路设计的如此动人,整条公路迂回向前,让人如行云流水般穿梭于山林间,小河旁。开累了就下车走走,活动活动筋骨,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带着满满的能量,继续上路。

再往前就到了位于8字右侧中间,黄石大峡谷(Grant Canyon),峡谷区的一大看点就是上下两条瀑布,它们都是由黄石河形成,你别看之前的河水流淌的如此安静,一旦进入峡谷区,就会幻化成两段白龙,带着湍急的水涡,四溅的水花,轰鸣著泄入谷底。

现在已经是下午,下瀑布(Lower Fall)完全背光,为了迁就摄影师,我们今天只去了上瀑布(Upper Fall)。怎么说呢,可能是上瀑布的落差比较小,感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壮观,而且正好赶上一车国内旅行团,一帮东北的大爷大妈把整个观景台围的水泄不通,争先恐后的跟瀑布合影,独照拍完还不够,还要合照,合照还区分男女和家庭,搞得整个地方乱哄哄的!!

虽然对瀑布不感冒,但彩虹的出现还是为他增色不少,仿佛在山谷间架起了一座七彩桥。

过了黄石大峡谷,就进入了8字的右上部分,很多人都说“8”字右上一边没什么好看的,实则不然,那段路虽然没有特别出彩的“景点”,但沿途的公路景观非常棒,有一种绿野仙踪的感觉。绕着雪山盘旋而上,从两旁鲜花盛放一路走到两旁白雪皑皑,让人分不清到底是在春天还是冬天。

高塔瀑布(Tower Fall )今天攻略上的最后一个景点,因瀑布旁的一堆像塔似的石柱而得名。停车场在瀑布的背面,下车后,根据指示牌走200米左右就可以到观景平台。除了落差比较大之外,瀑布本身没什么特别之处,而且周围的数太过茂密,几乎都要把瀑布完全挡住了。拍了几张照片,算是打了卡,没时间的朋友完全可以忽略。

塔瀑周围的山壁上都长满了一根根的石柱,很是特别,感觉比瀑布本身好看多了!

开着开着突然发现右前方停著一溜儿车,根据网上攻略记载,肯定是看到了某种比较不常见的野生动物。果然,往一排相机的方向看过去,草丛里有两对若隐若现的大鹿角,原来是麋鹿!还好某人及时堵住了我的嘴,不然,以老孃的尖叫声,肯定把它们直接吓跑!

偶尔抬起头来偷看我们两眼,就是这几秒钟的时间,正好被某人抓到了。

路边的小鹿边吃草,边谈恋爱,原来在动物界也有如此温馨的一幕。

黄石真的比想象的要大得多,我们差不多是中午12点左右到的南门,一路开,一路玩,一直到晚上8点,才终于赶在天黑前从北门出去。

北门也是黄石唯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门,是为了纪念第一座国家公园成立而修建。

出了北门没多久,就可以到加德纳小镇,小镇非常非常小,只有一家比较大型的超市,东西也不是很全,但和黄石里的小卖部相比,还是极好的。



Tips:尽量在周边小镇采购好食物,黄石里的东西真的十分有限!!

就是在这里,老孃经历了所有旅行中最可怕的住宿,房间没有电!!注意,是没有电哦!是不是从来没碰到过!你要是觉得冷,有壁炉,你要是觉得暗,有蜡烛,老孃就在这样一间诡异的屋子里,头戴探照灯,完成了卸妆,洗漱,饭也不想吃,直接睡觉了!还好只住一晚,明天天一亮,老孃又是一条好汉!

5. 山路十八弯

行程:熊牙公路,其实走熊牙公路,最好是飞比灵斯,但由于机票太贵,我们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特意从东北门出沿熊牙公路经Red Lodge,再一路南下到Cody,再从东门绕回黄石,一天开了267英里,多走了很多路,但沿途的风光和黄石内的完全不同,绝对不虚此行。

早上第一次被冷醒,原来是壁炉里的柴烧没了,某人很自觉的出门去捡,谁让他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定了一个如此奇葩的住宿!

依稀听见哗啦哗啦的声音,以为外面在下雨,吓得我睡意全无,立马弹起来确认。还好还好,是门前小溪的水流声。昨天光顾着生气,都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其实除了没电难以让人接受之外,这里是风景你真别说,还挺美,感觉就是一个小型农场。反正睡了一觉,气也消了,带着好心情,继续上路。

从北门进黄石,沿8字上缘往东开,一头扎进了罗斯福区的拉马尔山谷(Lamar Valley),这里地势开阔,没有葱郁茂密的森林,没有巍峨挺拔的山峦,取而代之的是如地毯般的幽幽碧草和浑圆平缓的连绵山丘,伴随着拉马尔河从谷底缓缓流过。

真的太喜欢大清早的黄石,熙熙攘攘的旅行团还没有到来,大自然的宁静还没有被隆隆的发动机声打破。。。

都说拉玛尔山谷是黄石公园最适合看动物的地方,果然成群野牛栖息在拉马尔河周围,规模比我们昨天见的要大的多。

大牛牵小牛,是不是很有爱呢?

野牛和鹿是最常见的,但要看狼和灰熊则需要耐心的寻找,我们的运气差了那么一丢丢,两个都木有看见

出黄石公园东北门,沿着212号公路前行,穿过Cooke City小镇,就正式进入了今天的重头戏熊牙公路,前半段可能海拔还不是很高,一路上都没什么积雪,看到的景观也和黄石里面的相差不大!

看到前面那个尖尖的宝塔状的山峰了吗,其实它并不是有名的熊牙峰,而是叫Pilot Peak ,可为什么我觉得它像一坨便便。

白雪皑皑的丛山,层层叠叠,屹立在湛蓝色的空中,宛如一个个银质的巨人,俯瞰著大地。

远处的雪山与云海连成一片,难道真的是因为海拔高吗,总感觉今天的云特别低,有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从西向东开,会先经过熊牙公路的高山湖泊区,树林里飞泻而下的瀑布,发出阵阵声响,似乎想要唤醒已经沉睡了一整个冬天的山谷,缓缓流淌的河水悄悄侵蚀著还未融化的积雪。也许5月末才是高原春天真正的来临之际,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随着海拔逐渐上升,我俩都开始有些耳鸣,周围的绿色也慢慢变少,取而代之的是满眼的雪白。

厚厚的雪地,被我走出两行深沉的脚印,好像努力想要留下些什么,证明我们曾经来过。。。

越往高处走,积雪越厚,眼前只剩下苍茫一片!在这里,天很蓝、云很近、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每次停车我们都想再多停留一会儿。

路两旁早已被铲雪车筑起两道几米高的雪墙,那些盘旋而上的山路好像自己也在不懈的向前奔跑,一直奔向那大地的最高处。

熊牙盆地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即使在夏天也会有积雪。据说在这里的观景平台好像还可以看见连着的两个湖,叫做双子湖,但我们完全没看见,全部被雪覆蓋掉了。

爬到2400米的高度以后,几乎没有草木生长,山顶上狂风劲吹, 天地之间,除了我们,还有就是这些绵延的雪山和流动的白云。站在最高处向下望,山谷里面的路,告诉我们到底走了多远多高。

在山顶可以看到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的洲界线的牌子,过了两州分界线进入蒙大拿州之后,画风突变,公路蜿蜒曲折地盘绕在一个个陡峭崖壁上,每个急弯处都会有即将融入大山之中的错觉。

熊牙公路上最有名的就是一段五连发卡弯,地图上折的最厉害的就是。从下往上数第四个急弯(Switchback)处有一个很大的停车场,停车场向前走一百多米是最著名的Vista Point,从这里可以看到下面的三个急弯,这里也是熊牙公路是最佳的观景点。

但无奈的是积雪实在太厚,竟然完全把路给堵住了,想抵达观景平台,必须要在已经高过防护栏的积雪上行走,刚走没几步,我就开始腿抖,只能乖乖回车里等。

虽然只等了短短是15分钟,但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熬,真的很担心他会一不小心摔下去,下面这几张就是某人用生命换来的照片。

某人拍到了我一直想看的小松鼠,有没有很可爱,很好奇他到底在吃什么,手捧得那么紧。

沿山路盘行而下,直到谷底,继续向前开20多公里就到达了Red Lodge小镇,熊牙公路之行到此结束,沿途高高堆积的皑皑白雪,开满鲜花的草甸,森林深处的蓝色湖泊,满满的视觉记忆,绝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轻易消失。

从东门进入黄石后,沿8字的右下部分,抵达今晚的住宿Old Faithful Lodge,一路上,我们在不经意之间和各种小动物撞了个满怀。下面这只黑不溜秋的是驼鹿(Elk),为啥有人看了都说它是只牛,没看到那岔开的角吗?

好几只大角羊一动不动的趴在山腰上,都快和周围的树干融为一体了,要不是前面有人停下来,我们还真发现不了。

眼神真的好冷漠,盯着拿相机的我们,一幅甘你屁事,还不快滚的样子!

红红的太阳下山了
咿呀嘿 呀嘿
成群的羊儿回家了
咿呀嘿 呀嘿

羊群集体过马路,所有经过的汽车都放慢了车速,很快就排起了长龙。不过,即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后面的司机们也都很友好,没有人摁喇叭,都在耐心等待。在黄石,它们才是主人,而我们只是过客。

一群野鸭悠然的划过水面,最好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呼吸著暗香浮动的清新空气,聆听折林间百鸟的婉转吟唱,在这个没有任何说明的观景点,我们体会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安静与和谐。

看出这张照片的玄机了吗?某人非要倒过来,说这样好看!可是为什么我感觉有些头晕!

我们今晚的入住的是老忠实附近的小木屋,说实话,比想象的好太多,也可能是经过了昨晚,任何住宿在我眼里应该都可以接受!



Tips:前台和住宿区并没有在一起,记得先去前台check in,拿钥匙,check out的时候不能把钥匙留在房间一走了之,必须交还给前台。

6. 一场大自然的狂欢

行程:8字左下(Midway Geyser Basin ,Lower Geyser Basin,Upper Geyser Basin)

之前做功略时,黄石的间歇泉区域一度让我头疼,直到自己亲自走了一趟才总算弄清楚,这里整理给到大家。黄石一共有五个间歇泉盆地,从北到南依次是:诺里斯间歇泉盆地(Norris),下间歇泉盆地(Lower),中间歇泉盆地(Midway),上间歇泉盆地(Upper),西拇间歇泉盆地(West Thumb)。



Tips:请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体力或是低估了游览时间,我们今天只走了三个就已经到了晚饭时间,人也累得不行。

比邻我们小木屋的,是LP推荐的首选住宿,也是公园内最难定的一家 —— Old Faithful Inn。它建于19世纪,已经有140多年历史。既然如此有名,怎么著也得去转转吧。

即便在网上已经看过不少图片,但真正踏进大厅的一刻,还是被震撼到了,无论是墙面,梁柱,隔板还是楼梯,全部由木头搭建,看不见一根钉子。往上看,中空的大堂竟然有六七层高,你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撑起它每一根横梁。

Old Faithful Inn的餐厅可能是黄石里为数不多的可以吃正餐的地方,所以位置非常紧俏,基本需要预定,价格么,有点小贵。



Tips:推荐大家一个吃饭的好去处,就在我们的住宿Old Faithful Lodge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餐厅,所有的餐点都摆放在柜台里,大家可以拿着餐盘进行自主选购,再也不用担心看不懂英文选单啦,而且价格也比较划算,总之是黄石里价效比比较高的地方。

从Old Faithful Inn出来,马不停蹄的前往中间歇泉盆地,其实按照顺序,我们应该先去上间歇泉盆地更为合理,但谁让Midway那有最最出名的大棱镜呢,趁著天好,赶紧先看了!

中间歇泉盆地很小,夹在上下两个盆地之间,里面一共包括了四个间歇泉,大棱镜(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细刨花泉(Excelsior ),绿松石泉(Turquoise),猫眼泉(Opal),在栈道上走一圈,你不可能错过任何一个。

下车后,会先走过一座小桥,桥下流淌著的是串联上中下三个间歇泉区的火洞河(Firehole River)。站在桥上往下看,河边绿草如茵,涓涓河水伴着微风,带来丝丝凉意。往上看,则是另一种景象,热泉的水流经河岸,冲刷出几条深深的水道,留下各种肆意张扬的色彩,缓缓流入火洞河中。

走在栈道上,周围狼烟四起,仿佛身处于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

这个冒烟冒的最厉害的叫做细刨花泉(Excelsior Geyser Crater),整个泉口全部被不断上升的热气笼罩,像是一块轻盈的帷幕,悬在空中,让人看不清它的庐山真面目。

过了好久,终于等来一阵大风,吹散了一部分热气,眼看湖蓝色的泉水一点一点显露出来,但转瞬间风向一变,热气又全部回来了,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啊!

↓细刨花泉(Excelsior Geyser Crater)

如果忽略它的臭鸡蛋味,我还挺享受热气吹在脸上的感觉,柔柔的,暖暖的。

继续往里走,就到了来黄石必看的大棱镜,不得不说,大棱镜实在是太美了!最中间是神祕的蓝绿,周围又镶了一圈金黄的边和蓝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外围呈现橘红色,犹如太阳的万丈光芒。

↓大棱镜(Grand Prismatic Spring)

可能是它的颜色过于鲜艳,连冒出的热气都带有淡淡的蓝色,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新增了一丝神祕的风韵,叫人欲罢不能。一旦水汽被风吹开,哪怕只有一秒,也是值得吹嘘一辈子的惊鸿一瞥。

大棱镜实在是太大了,站在池边,根本无法看清它的全貌,如果想看到全景,必须要登上大棱镜南面的小山,但现在小路已经完全被封,据说是因为一年前有人被倒下的树给压死了,所以官方开始修正规的道路,预计要明年或者后年才能修好。

百度了一张在山上拍摄大棱镜的全景,是不是美爆了!希望你比我们幸运,能够看到如此美丽的画面。



Tips:
根据本人的实际经验,欣赏大棱镜的时间必须在上午,下午背光。早上10点左右为最佳,太早的话太阳还未完全升起,水汽比较大,大棱镜的颜色没有办法完全看清;太晚的话,游客太多,停车位远远不够,需要排队等待,浪费时间。

在大棱镜前拍了好久,才终于舍得迈开步子往前走。绿松石泉,正所谓泉如其名,它真的就像一颗宝石安静镶嵌在大地之中。

↓绿松石泉(Turquoise Pool)

猫眼石泉,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去的时候,水非常少,像我这种拉低江浙沪平均身高的人,要踮起脚尖,才能勉强看见一丁点蓝绿色,不会是快要死消失了吧。

↓猫眼石泉(Opal Pool)

从中间歇泉出来直奔下间歇泉,首先进入的是位于此地的油漆桶喷泉景区(Fountain Paint Pot),别看景区虽小,它可集中了四种水热形态:Geyser间歇泉,Hot Spring会沸腾溢位的热泉,Mud Pot泥浆锅和 Fumarole喷气孔。

沿栈道往右走,你会先看到天青石泉(Celestine Pool),深入骨髓的蓝色,搭配着嫋嫋青烟,让人仿佛从这一刻起便踏入了仙境。

↓天青石泉(Celestine Pool)

转角处的这个叫做漏壶间歇泉 (Clepsydra Geyser),路过这里的时候,水喷的得正欢,我兴奋地大喊:“我们未免也太幸运了吧!!!!”

可是,才后来发现,还真没什么好激动的,因为它好像一直处于喷发状态,间隔时间从数秒到30分钟,有规律的像是古希腊的水鈡,所以才用漏壶来命名。

泉眼周边是彩色的,而且好像有好几个喷口,轮番喷出细长的水柱,只要你在这一区域的步道上,几乎不会错过它的喷发。

↓漏壶间歇泉 (Clepsydra Geyser)

如果仔细看看,斜前方还有一个不断喷发小泉眼,它叫做痉挛间歇泉(Spasm Geyser),喷涌而出的水柱和漏壶间歇泉相互辉映,使得场面更为壮观。由于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景象,感觉好神奇,呆呆的看了好久,最后被某人连拖带拽才离开!

如果不是因为池子前的介绍牌,我绝不会相信这个冒着泡,泡不断发出啪啪啪响声的泥浆池就是这个景区的主打景点Fountain Paint Pot。据说是因为它的泉口很大,又很深,像一桶油漆而得名。真搞不懂老外的思维,在我认知里,怎么样也应该有一个比较鲜艳的颜色才能叫油漆吧。不过虽然热泉本身没啥好看,但周围高低起伏的红色泥土却让它显得与众不同。

↓油漆桶喷泉(Fountain Paint Pot)

之前一直很困惑热泉的热泉为啥要分Geyser,Pool,Spring和Fumarole,写游记的时候查了查资料,总算搞明白了。



科普贴
1)Geyser:间歇泉,定期或不定期喷发的热泉
2)Pool:温泉池,水量比较固定,水面平静
3)Spring:温泉,在黄石公园不必用“Hot Spring”,温泉一般能看到涌出的水,有出口
4)Mudpot:泥浆池,或称“泥浆锅”,热水与火山灰混合,形成泥浆,不断冒出,“油漆桶喷泉”就是这种热泉的典型之一
5)Fumarole:喷气孔,没有地表水,地下水变成蒸汽冒出,气味较大

下面这张就属于典型的Fumarole。

这个正冒热气的火坑,有一个很霸道的名字 —— 红色喷油井(Red Spouter),洞口有浓重的蒸汽冒出,细看的话甚至可以看到泥浆是在激烈地沸腾著,高高溅起,相当吓人。

↓红色喷油井(Red Spouter)

并非所有的泉眼都在沸腾中,也有些泉池外表美丽,性格温和,正如这个景区的最角落,隐藏着一颗巨型翡翠 —— 皮革池(Leather Pool),和其他热泉比起来,它显得尤为低调,既没有一缕青烟,也没有一丝声响,就这样安安静静的呆在这里,等待有缘人来发现它的美。

↓皮革池(Leather Pool)

一圈转下来,步道的最后就是这个蓝色精致的小池 —— 矽石泉(Silex Spring),虽然热气蒸腾,水雾萦绕,若隐若现中的蓝色泉池却更显纯净澄澈,由浅到深,层层推进。

↓矽石泉(Silex Spring)

泉水里丰富的矿物质在池子周围砌出一波波纵横交错的纹理,渲染出一片片浓艳欲滴的色彩,倒映着蓝天白云,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经过打磨的大理石。


只要是热泉流经的地方,树木早已全部死亡,由于硫磺的作用,树干早已被漂成白色,与鲜艳的池水形成强烈的对比,恰好印证了那句话,外表越美的东西,有时候可能是致命的毒药。

最后我们就来到了上间歇泉盆地,该景区位于公园的西南面,囊括了全世界约1/4的间歇泉,是公园地热现象最集中的地区。里面最著名的当然是老忠实泉,其他还有4个可预测喷发的大间歇泉:城堡间歇泉(Castle),大间歇泉(Grand Geyser),雏菊间歇泉(Daisy)和河边间歇泉(Riverside)。除此之外,饼干盆地(Biscuit Basin)和黑沙盆地(Black Sand Basin)也属于上间歇泉盆地的范围内,所以整个上间歇泉区的范围真的非常非常大,就是在这里,我们两个人的腿都快走断了!!

饼干盆地位于该景区的最北边,下车后看到的依然是妖娆的火洞河,河岸的大面积色块,真的有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为啥这么好看的热泉没有名字呢,可以叫它们蓝色三兄弟吗?

↓墙池(Wall Pool),完完全全的Tiffany蓝有没有!!

蓝宝石池(Sapphire Pool)应该算是饼干本地里最漂亮的一个彩泉了吧,虽说蓝色的热泉已经看过很多,但能透过泉水,清楚看到泉口里面的,还真不多见,可见它蓝的有多透明,更奇妙的是泉水流经的地方,竟然形成一条亮黄色水流,一直延伸向远方。

↓蓝宝石池(Sapphire Pool)

据说饼干盆地的由来就是因为1959年在附近发生7.5级地震,蓝宝石泉喷发出许多饼干状的岩石。其实这里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区域,有很多热泉已经死亡,即便如此,工作人员也不会把栏杆上对应的名牌拿走,以此来纪念它们曾经存在过,而我们也只能凭借这些名牌,去想象它们的存在。

当然正是因为它的不稳定,所以在这里看到热泉喷发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经过的时候就正好看到宝石间歇泉(Jewel Geyser)的泉水喷涌而出。

↓宝石间歇泉(Jewel Geyser)

这个造型奇特就是贝壳间歇泉(Shell Geyser),是因为泉口像一个个贝壳堆叠起来的吗?多看了老觉得像像菊花,还喷著水!

↓贝壳间歇泉(Shell Geyser)

↓Avoca Spring,虽然喷的不高,但水量很足。

Mystic Falls,看过吸血鬼日记的朋友,应该不陌生吧。

↓芥末泉(Mustard Spring ),有没有像一朵太阳花!

↓黑珍珠间歇泉泉(Black Pearl Geyser),泉口还真不是一般的黑,跟这里鲜艳的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饼干盆地出来向南没开几分钟,远远地便见左边有大片上升的热气与水雾,不用看地图,便能猜到这儿有间歇泉。果然,路边出现一个停车场,稀稀拉拉停著几辆车,再一看指示牌,原来是黑沙盆地到了。

黑沙盆地(Black Sand Basins)得名于火山岩迅速冷却后形成的黑沙。里面最漂亮的要数祖母绿池(Emerald Pool),从来都不知道原来绿色竟然可以这么好看!

↓祖母绿池(Emerald Pool)

这里最大的热泉,叫做日落湖(Sunset Lake),一般的相机根本装不下它的全貌。中间浅蓝色的是湖水,周围的一圈金色代表了落日的余晖,名字起得实在是太形象了。

↓日落湖(Sunset Lake)

和日落湖紧紧相连是彩虹池(Rainbow Pool),颜色和前面的日落湖相似,但离我们比较远,只能依稀的拍到边缘的一点点。

↓彩虹池(Rainbow Pool)

乳白池(Opalescent Pool)是相对于这里的其他热泉来说温度较低,所以表面看上去及其冷静,大量枯死的树在其周围,像是一个个士兵,努力守护泉池中仅剩的鲜亮。

↓乳白池(Opalescent Pool)

悬崖热泉(Cliff Geyser),是因为就在火洞河岸边,才叫做起名悬崖的吗,它的喷发很不规律,碰巧此时喷的正欢。

↓悬崖热泉(Cliff Geyser)

就算这么恶劣的环境,我也亲眼看到了野花不顾一切的盛开,荒凉之外,这一份格外的美丽,让人目瞪口呆。

↓喷油井间歇泉(Spouter Geyser),要不是淡淡的浅蓝色,还真会误以为是公园里的哪个普通的喷泉呢?

最后,终于到了上间歇泉盆地,最有名的毋庸置疑,就是老忠实(Old Faithful),但我们抵达的时候,貌似刚喷完,不想浪费时间傻等,反正就在家门口,总能看得到。

话说上间歇泉盆地的规模不是一般的大,栈道一圈套一圈,逛的时候,尽量根据地图走,以免多走冤枉路!



Tips:地图有两张,要结合起来看哦!第一张主要是间歇泉山(Geyser Hill),也就是老忠实北边那一圈热泉,以及停车场的位置;第二张是沿火洞河往西北方向走的热泉分布。

中国泉(Chinese Sping),有没有很像中国地图,我们到的时候它正好在不断的冒泡,像是一锅煮沸的开水,感觉随时都有可能喷涌而出。

↓中国泉(Chinese Sping)

蓝星泉(Blue Star Spring),形状非常的不规则,确实有点像蓝色的星星,周围的一圈白色正好是星星闪烁的光芒。听说热泉还有一个悲惨的故事,1997年一头小野牛掉进去了,以至于连着好几个月,这个喷泉都散发著牛肉汤的味道。

↓蓝星泉(Blue Star Spring)

海葵泉(Anemone Geyser),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绝对不能多看,里面密密麻麻突起的小白点真的让人很不舒服。

↓海葵泉(Anemone Geyser)

蜂窝间歇泉(Beehive Geyser),因1.2米高的锥体酷似蜂窝而得名。你别看它其貌不扬,但其实是黄石最强有力的间歇泉之一,喷发的水柱最高达200英尺,超过老忠实间歇泉最高喷发的180英尺。可惜它的喷发并没有规律可言,所以大多数时候都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那里,默默等待那个恰巧经过,能看到它最辉煌那一刻的有缘人!

↓蜂窝间歇泉(Beehive Geyser)

百度了一张它喷发时的照片,有没有很像我们小时候放的烟花。想不到它小小的身躯竟然有如此强大的能量!

心形泉(Heart Spring),你不能从正面看,而是要站在它的右边,有没有很像一颗心脏!伴随着随风摇曳的薄烟,仿佛真的感觉到心跳的节奏。

↓心形泉(Heart Spring)

狮群间歇泉(Lion Geyser Group)包括四个:公师,母狮,大崽和幼崽,它们在地下都是相连线的,不过我们经过的时候,谁都没有喷,乖巧的像4只猫咪。

↓狮群间歇泉(Lion Geyser Group)

耳朵泉(Ear Spring),黄色的沉积物是配套的耳环吗,真的很佩服老外的想象力,那么多的热泉要一个一个的起名字,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耳朵泉(Ear Spring)


走在木栈道上,被地热蒸发起的水汽好似层若隐若现的屏障,莽撞而不失轻柔地围绕着这色彩馥郁之地,白色的树干七零八落的倒在周围,不经意间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天空,一半乌云密布,另一半却晴空万里,仿佛只有如此诡异的天气才能配得上这里奇特的地貌!

海滩泉(Beach Spring),泉口处金色的应该就是所谓的沙滩吧,中间蓝色泉水冒出的气泡犹如大海翻腾的浪花。

↓海滩泉(Beach Spring)

↓双子池(Doublet Pool),感觉像是一对天使的翅膀。

↓气泵间歇泉 (Pump Geyser),好像是我见过得唯一一个水是紫色的间歇泉。

↓海绵间歇泉(Sponge Geyser),因圆锥形喷口质地看起来像海绵而得名。

金泉(Aurum Geyser)得名于泉口的颜色,可是为什么旁边地上的椭圆形的沉积物越看越像一枚枚金币,是我想钱想疯了吗?

↓金泉(Aurum Geyser)

鸟冠池 (Crested Pool),好像一直处于沸腾状态,只要站在池边,总能听见嘶嘶声。正是沸水的作用,在泉眼周围形成了一个圆环状的“鸟冠“边。

↓鸟冠池 (Crested Pool)

城堡间歇泉(Castle Geyser)是上间歇泉盆地中的大明星,也是公园内最大的圆锥体,因泉口形成的高低起伏的矽华而得名。

在老远的地方,就看见它不断冒着滚滚白烟,于是老孃我一声令下:“快跑!”拖着某人向它飞奔而去。唉,到了才知道,又是瞎激动一场。等了半天,就看见一小撮水柱,跟介绍上写的完全不一样嘛,瞬间终于明白为啥大家都喜欢老忠实了。

↓城堡间歇泉(Castle Geyser)

↓抽筋泉(Spasmodic Geyser),确实很形象,就看见水柱有节奏的那一抽一抽。

比利时人池(Belgain Pool),一开始怎么也想不通为啥它会和比利时扯上关系,只是觉得颜色特别好看,就拍了下来。写游记的时候查了查维基百科才知道,原来在1929年有一个来自比利时的游客掉了进去,瞬间了一身鸡皮疙瘩。

↓比利时人池(Belgain Pool)

大间歇泉(Grand Geyser)是最高的可预测间歇泉,不同于老忠实泉,爆发时只有一根水柱,大间歇泉喷发时,周边的几个泉眼相继喷发,最后一起大面积地强力喷发。想像一下,几个老忠实泉聚集一起,同时喷发,会是什么样的景观?声势浩大,蔚为壮观,那便是Grand Geyser喷发时的景像。

可惜这一切我只是从池边立著的介绍牌上得知,当天它喷发的时间是在下午的6点和9点,我们并没有欣赏到。平静时的Grand Geyser,感觉像是一个无边的游泳池,在栈道上几乎看不见,一不小心就容易被忽略。

↓大间歇泉(Grand Geyser)

百度了一张它喷发的照片,还挺后悔没等的。

大间歇泉周围也围了一圈凳子,某人一屁股坐在上面,死活不肯起来!!其实我也挺累的,但坚持没有坐下,知道一旦坐下就再也站不起来了。看着前后一眼望不到头的栈道,感觉进退两难,哎,还是咬咬牙,继续往前走吧!!路尽头是最美的牵牛花池,这份对它的期待支撑着我们继续前行。

这个呈现鲜艳橘红色的叫做经济泉(Economic Geyser),好像对一切颜色鲜艳的东西都没有抵抗力,但为啥要叫这名字,完全没概念。写游记的时候又手欠查了查,原来之前在它还活跃的时候,喷发出的泉水会自动流回泉眼里,有自动储水的功能,就像经济周期一样,一年一年周而复始。

↓经济泉(Economic Geyser)

波浪泉(Wave Spring),泉水不断的从池子里溢位来,从正中心向外逐渐扩散,形成一圈圈水纹,缓缓的漫过池畔,流向低地。。。

↓波浪泉(Wave Spring)

↓自由泉 (Liberty Pool),水面上漂浮着很多藻类,感觉快要把泉口填满了

美人池(Beauty Pool),所谓泉如其名,它就仿佛一个冰山美人,冷冷的呆在那里,高傲的审视著来往的游客。

↓美人池(Beauty Pool)

美人池的隔壁,是色温泉 (Chromatic Pool), 这个池子,一直在和美人池暗暗较劲,一开始,美人池比较美,1995年,地下的地壳变化让色温泉的温度提高,颜色就胜过了美人的颜色。但两个月以后,美人又热起来了,反正如今看来,我还是觉得美人池比较好看,你觉得呢?

↓色温泉 (Chromatic Pool)

这个外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的圆锥体,叫做宝石间歇泉(Bijou Geyser),据说它几乎24小时连续喷发,要是你曾经见过它没喷发的样子,那才叫真正的幸运。但我们可不管这些,已经看了太多光冒烟,不喷水,每次总让人空欢喜一场的间歇泉,所以还是觉得它喷发时的样子比较可爱,更得人心。

↓宝石间歇泉(Bijou Geyser)


旁边就是巨人间歇泉(Giant Geyser),像根被蛀烂了的树干,又像是被烧坏的烟囱,只见它像一台喷射机一样,一边喷着白烟,一边发出嘭嘭嘭的声响。

↓巨人间歇泉(Giant Geyser)

石窟间歇泉(Grotto Geyser),它的形状即使在黄石辨识度也是非常高,让人过目难忘。据说曾经有一棵死树,掉到了这个热泉里面,天长日久,矽华沉积在木头上,就长成了今天的样子。

↓石窟间歇泉(Grotto Geyser)

终于走到这条环线的终点,看到了心心念唸的牵牛花池(Moring Glory Pool)。

绿色为芯,再镶以橙黄色的花边,最外围还有一条细细的花蒂,蜿蜒向树丛,仿佛树丛里伸出来的一枝牵牛花。还好我们坚持到了最后,不然就把这么美的地方活生生的给错过了,岂不可惜!

后来看到资料里说其实它已经残了,以前这个热泉是很美丽的浅蓝色,真的像一朵喇叭花。正因为他实在太美了,大家喜欢往里面扔硬币,热泉的温度就慢慢发生了变化,那种慑人心魄的浅蓝如今再也看不到了。但即使现在这个样子,对我们来说已经美的不可多得,看来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弥漫的水气让想要把牵牛花池的美丽收进镜头的我们为难了一把,你必须耐心,还得与风玩一会儿捉迷藏,索性最后的结果还是令人相当满意。

↓牵牛花池(Moring Glory Pool)

从牵牛花池返回停车场,由于走的是环线,不用再走木栈道,直接从水泥平铺的马路回去即可,此时的我们早已累瘫,但收获了如此多珍贵的回忆与照片,再累也值得。

再一次经过老忠实,看到白色的烟柱已经非常明显,周围的长凳上也已经坐满了游客,毫不犹豫的加入了他们。大家都屏住呼吸,相机,手机早已准备好,满心期待着喷涌而出的热流。只听见“譁~”的一声,水流如期而至,越来越高,形成了一个几十米高的巨型水柱,直窜向天际,和空中的云朵融为一体,最后像烟花一样在空中绽放,滴落在四周的矽华上。

虽然老忠实泉的喷发间歇一直在增加,已从最初的45分钟间歇时间,升至如今的90分钟,但它的喷发规律依然稳定,容易预测,所以它从不会让游客失望,总是如约而至。只要你身在黄石,不怕欣赏不到它喷发而出直冲天际的水柱。



Tips:要看老忠实间歇泉的喷发,得先去游客中心看预计喷发时间,游客中心会将下一次老忠实泉喷发的时间写在大门的牌子上。如果想偷懒的话,其实也可以不用这么麻烦,当你看见已经有不少游客在那里等待的时候,就说明离它喷发的时间不远了。

老忠实的喷发让我们异常兴奋,感觉意犹未尽,完全不想回去休息。看了看地图,好像下间歇泉的另一块区域还没去过。

尽管此时乌云压顶,但也丝毫没有阻止我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沿着火洞河环线(Firehole Lake Drive)开,注意这是一条单行线,开到底,有一个停车场,旁边就是白圆顶间歇泉(White Dome Geyser)。它已经存在了几世纪之久,是黄石最大的圆锥体间歇泉之一,并且随着每次喷发,仍然在不断成长中。

头顶的乌云犹如间歇泉喷出的浓烟,如此恢弘,如此大气!

↓白圆顶间歇泉(White Dome Geyser)

旁边就是大喷泉间歇泉 (Great Fountain Geyser)。第一眼便被它吸引,不喷发时的大喷泉就像是一个静谧的莲花池。

↓ 大喷泉间歇泉 (Great Fountain Geyser)

回去的路上,偶遇火洞河的观景点,周围依然遍布著间歇泉,嫋嫋升起的白烟覆蓋在整个湖面上,忍不住又多拍了几张照片。

回到住宿,立马像只泄了气的皮球,躺倒在床上,有人问我,一天之中看了那么多的间歇泉,难道不会腻吗?我的回答是,当然不会!你会因为它与众不同的颜色而啧啧称奇,也会为偶然遇见的喷发而激动不已,你听了再多的描述,看了再多的照片,也比不过你亲自去看一眼, 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时才能真正感受到间歇泉的无穷魅力,这就是我到黄石公园游后的最大体会。

7. 是世界之初,还是世界末日

行程:8字右下上半段以及左上(Yellowstone Grant Canyon,Bridge Bay,Norris Geyser Basin,Mammoth Hot Spring)

早上起来,拉开窗帘,正好看到隔壁木屋的老外正好回来,估计是刚拍完日出。其实这次没有早起拍日出还是挺可惜的,感觉有点浪费了这几天的好天气,谁让某人贪睡又怕冷呢!

开往峡谷的途中,路过长臂猿瀑布(Gibbon Falls),非常好找,就在路边,直接停车拍照就是。

黄石公园共有290多个瀑布,这个并不典型,但瀑布旁路边的一些展板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原来这条公路来之不易,在修建的过程中,遇到了塌方,大雨,大雪,即使这样,为了能让更多人欣赏到它,工程仍在118天内完成了。

黄石河的河水贯穿火山岩石,长期的强力冲蚀,形成了幽深曲折的黄石大峡谷。据说它只存在了1万多年,这个数字对人类来说接近于永恒,但是对于一个峡谷,却是弹指一挥间。

黄石大峡谷虽然不如科罗拉多气势磅礴,但它胜在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崖壁。站在Lookout point的观景台上,峡壁仿佛被油彩涂过一般,白、黄、绿、朱红相互交织,既不会被激流冲刷而去,也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在阳光下闪烁著耀眼的光芒。

观景台附近由一条很平坦的步道,你可以沿着峡谷的边缘,顺着河走,一路上都是样的风景。群山犹如一道美丽的门,但却关不住一心奔流向前的黄石河。绿流滚滚,浩浩荡荡流向远方,和密西西比河相接,成为美国的第一大河。

开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抵达下瀑布的观景台(Artist Point),下瀑布比上瀑布要多出近60米的落差,所以显得更为壮观,也更加好看。

只见几百米外黄石河的河水从山涧飞流直下,形成一条巨型的白色水幕,迅速的跌落到谷底,再次形成湍急的和河流,在两侧彩色峡壁的簇拥下,继续奔腾向前,简直是一幅纯天然的中国山水画!

其实来之前只知道黄石的地热现象和野生动物出名,并没有对峡谷抱有太大的希望,但这里确实给了我俩大大的惊喜,原来黄石里的每一个景点都不容小视。可能是毫无心理预期的缘故,美好与幸福都被放大许多,目之所及,处处皆美景。

又一次看见彩虹,在白色瀑布的映衬下,格外的清晰。



Tips:游览下瀑布有两种方式


远观:最合适的点只能有一个,就是我们所去的南缘Artist Point,这里能正面直视下瀑布,不需要徒步。但这里也是旅行团的必经之地,机位必须是靠等的。


近看:有两个点可以推荐,一个是南缘Uncle Tom’s Trail,只有2英里长,但是后半段的钢结构楼梯十分陡峭,走到最下面,就可以看到下黄石瀑布;另一个是北缘的Brink Of Lower Falls,也要走个几十分钟。注意北缘开车是单行的,必须绕圈子出来,南缘是双向通行。

路过Canyon Village ,顺便屯了点吃的,这里貌似是黄石里面最大的商店了,吃的东西还挺全,价格也还算合理,纪念品也不少,都挺精致的。

既然都到了大峡谷,某人提议去黄石湖附近转转,我当然没什么意见,能拍照总是好的


。沿着黄石河往钓鱼桥方向开,只要看到S型弯,某人就受不了,要下来拍照!

说实话,来之前,看别人的照片,以为钓鱼桥就是一座小桥,没想过它有那么长!



Tips:钓鱼桥两头都有停车的地方,但个人觉得东边风景比较好看。

旅行中的最美妙的地方往往存在于不经意之间发现的美景,有一种“这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小窃喜。Bridge Bay带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如此,这里已经不再是黄石的主要景点,之前也从未听人提过。在这里,一切的喧嚣,躁动都早已消失,身处其中,内心静谧,明亮。

不远处,有人在钓鱼,方式很特别,半截身子都浸在水里,感觉直接下去捞可能会比较方便




Tips:钓到的鱼必须放生,不允许带走!

沿8字中线抵达诺里斯间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这里是黄石公园里最大的一个热间歇泉盆地,也是温度最高最不稳定的一个间歇泉群,每年都有新的热喷泉产生,也有老的喷泉死去。

它分为两个步道,后盆地(Back Basin Trail)和陶瓷盆地(Porcelain Basin Trail) 。陶瓷盆地的温度很高,几乎寸草不生,而后盆地是隐藏在密林里。



Tips:中线上的警察特别多,我们时不时的就看到警察呼啸而过,所以千万别超速。

在进入栈道之前,你会穿过这个木屋,这里其实是一个博物馆,里面陈列有普及热泉知识的实物和展板等,很多老外看得津津有味。

原本一直以为既然都是间歇泉,诺里斯和之前的也不会有多大差别,但是当我们站在入口处的高地向下望时,才发现大错特错。热泉一个连一个,密布于整个盆地,池里喷薄而出的热气,弥漫着空中,搭配着阴沉的天气,光秃秃的树木,一副满目疮痍,到底是“世界的初生”,还是“世界的末日”?

我们先到的是规模比较小的陶器盆地,离博物馆最近的是暗礁间歇喷泉(Ledger Deyser)。

↓暗礁间歇喷泉(Ledger Deyser)

还没喷发的星期天间歇泉(Sunday Geyser),颜色很美,静若处子,但不知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星期天间歇泉(Sunday Geyser)

也许是新旧交替的速度过快,这里很多间歇泉都没起名字,就看见白花花的地上, 星罗棋布的集中著不知名的彩色热泉。作为黄石历史最久温度最高的地热活动带,果然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能量。

一定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盘,把如此多种鲜艳的颜色统统汇集在这块白色的画布上,无意间形成了一幅色彩丰富的天然油画。

↓陀螺间歇泉(Whirligig Geyser),那条绿色的溪流是抽陀螺的绳子吗?

噼啪湖(Crackling Lake),得名于周围热泉喷发时发出的声音,但我们路过的时候并没有听见,整个池子安静的就像一个大水塘。

↓噼啪湖(Crackling Lake)

一条条小溪流在各个水池间流动,汇整合彩色的河流,逆着阳光,粼粼波光跳动着。木质的栈道蜿蜒穿过盆地,添上一道美丽的曲线,所有的这些都使之成为一幅色彩丰富的天然油画。

不一定是有名的热泉,有时很不经意的一块地面也会像艺术品一样。大自然就像一个任性的画家,用最粗矿的必出和最原始的色彩,描绘著那些无处安放的浪漫与狂热。

忽然间刮起了一阵大风,把头顶上的云层冲散了一些,走在平坦的木栈道上,四周全是热腾腾的水汽,有的泉眼里泉水正沸腾著,咕噜咕噜地冒着泡,着实有点吓人,感觉就像走在一个蒸锅上,地表下的水随时都会冲出来。

绕着瓷盆地转了一圈又回到博物馆的位置,然后往南游览后盆地。由于后盆地藏于一大片森林之中,所以黑盆地的视野不如陶瓷碰地开阔。盆地周边茂密的树林恰好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仿佛想要把一切的神奇掩盖于此。

走过了长长的栈道,终于翡翠泉(Emerald Spring)出现在眼前,腾腾的热气犹如一层面纱了,笼罩着整个泉水。

↓翡翠泉(Emerald Spring)

蒸汽船间歇泉(Steamboat Geyser),是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 ,但它的喷发完全不可预测,我们经过的时候,看到的只不过是小型喷发,水柱还不到1米。

↓蒸汽船间歇泉(Steamboat Geyser)

蓄水池温泉(Cistern Spring),它和Steamboat在地下是联通的,Steamboat在每次大的喷发后它的泉水就消失了。貌似这里曾经发生过大火,周围遍布烧的漆黑的树干。

↓蓄水池温泉(Cistern Spring)

海胆间歇喷泉(Echinus Geyser)名字来源于它沉积物多刺的形状,更难得的是和黄石大多数碱性间歇泉不同,它的水呈酸性,而且是强酸,腐蚀性强。

↓海胆间歇喷泉(Echinus Geyser)

↓火山口泉(Crater Spring),颜色极浅,就像一颗晶莹剔透的钻石,闪闪发亮。

↓拱门蒸汽孔(Arch Steam Vent),没想到它的威力如此之大,周围靠近的树杆没有一根能够存活

↓神祕泉(Mystic Spring),有没有很像一颗海洋之心。

沿着栈道穿梭于密林中,慢慢搜寻隐藏在其中的热泉,它们有的静若处子,有的却动若脱兔,有的已经干涸死亡,有的却慢慢重新生成。说不定在某一棵树后,或是某一个转角处,就有惊喜等着你。

在这里你能被来自地底的蒸汽梦幻般的包围,在这里你能倾听到五彩温泉发出时那富有节奏感的冒泡声,在这里你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大地深处最原始的气味,在这里你能最深切的触控到所谓的地球脉动,原来我们居住的星球也是一个如此鲜活的生命。

这些野草,松树以向死而生态度努力走出一片新天地,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依然顽强的存活了下来。

由3个黄绿相间的泉口串联成的绿龙泉(Green Dragon Spring)带着热腾腾的水汽华丽丽的穿过栈道。

↓绿龙泉(Green Dragon Spring)

珍珠泉(Pearl Geyser),那中心的一点蓝色和蚌壳里的珍珠如出一辙,真的担心如果太阳再大一点,它就会消失不见。

↓珍珠泉(Pearl Geyser)

↓泼妇间歇泉(Vixen Geyser),某人说这个热泉和我生气的样子太般配了,强烈建议我跟它合影!!

这个像太阳一样的叫分钟间歇泉(Minute Geyser),本来因它每分钟喷发一次,高达12到15米。但它西部的大出口被早期的游客投入的石块阻塞,使得现在的喷发变得不规律,而且仅能从东部的小出口喷出。要是清除西部出口已牢固结合的石块需要重型装置这又可能引起破坏,所以千万不要伤害他们,不然下次可能就看不见啦。

分钟间歇泉是这条栈道上的最后一个热泉,你可以选择继续往前,绕一个圈,也可以选择走原路返回,个人觉得返回会比较近一些。

↓分钟间歇泉(Minute Geyser)

回到停车场,看到某一辆的主驾和副驾上乖乖的坐了两只大金毛,实在是太搞笑了,似乎它们才是这辆房车的主人。

继续沿8字左上往北走,前往猛犸热泉区。其中的一段路正好在整修,一条车道暂停使用,所以工作人员会让一方车辆轮流禁止通行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另一方车辆先行通过,然后交换,整个过程尽然有序,所有游客都没有出现任何的不耐烦,以及按喇叭的现象。

在去猛犸热泉的途中,会经过吃羊谷(Sheepeater Cliff),其实就是座乱石堆砌的小山。很久以前,生活在这片区域的印第安人以大角羊谋生,以此得名,现在成为了很多老外野餐的地点,旁边桌子,凳子,厕所一应俱全。

其实山本身没什么好看,但我在这里看到了老外教育小孩的方式,真的是纯放养。说实话,这些石块挺高的,很容易摔跤,家长也不管,随他们乱走。

猛犸象温泉区的景观以石灰石台阶为主,也称热台阶区,是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盐沉积温泉。黄石公园最初建立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保护它独特的地热景观。猛犸热泉区有好几层,最上面的是上梯池区(Upper Terraces),可以开车进入,稍下一点是主梯池区(Main Terraces,也可归入上梯池区),最下面是下梯池区(Lower Terraces)。



Tips:从Lower Terrace到Upper Terrace是一条单行道,建议先把车开到Upper Terrace,再往下,进行游览,这样可以少走很多路,省很多力气。

刚到这里的时候,正是山雨欲来的黄昏,天上的黑云和阳光交映,地上的彩色石台和枯枝交映,真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意境,仿佛四周都弥漫着一种肃杀的气息。。。

上梯池区的很多温泉在2002年那次地壳变动后就停止了活动,即使能够侥幸存活,水量已经很少,一些热泉正在死去,在生与死之间我们看到的是略带悲凉的美丽。

金褐色的沉积物层层迭就像鸟的羽毛,浅浅的泉水池,或透出水底的颜色,或映着天上的色彩。如此图画,非人力可为,唯有自然的画笔才能创造出来。

要形成这些石灰石梯田有两大要素:热泉和碳酸钙,热泉可以说是石灰石梯田的生命之源,只有用热泉溶解碳酸钙才会形成石灰平台。一旦热泉干枯,便会导致大量的微生物死亡,死掉的微生物变成灰白色粉末,残留在干枯的台阶上。

所以虽然石灰石台阶虽都是白色,但有生命力的白与无生命力的白却是大相径庭,前者是明亮的白,而后者却是暗淡的白。一旦泉眼重新活跃,石灰石台阶也会焕然一新,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生与死的交替,死亡的已经死亡,定格寂静的色彩,留下旧时的记忆,活着的仍然活着,变幻活跃的身姿,继续往日的辉煌。随着地热变化,生生死死,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

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落,竟然看见了如此美丽的画面。热泉从最顶端缓缓的流下,伴随着哗哗的水流声,在台阶上形成一个个乳蓝色的小水塘。在金色的夕阳下,这些五彩的碳酸岩台阶,显得晶莹剔透,温润如玉。

是大自然不小心把颜料打翻了在这灰白的矽华上吗?

水流不断山顶涌出,让顶部的矽华呈现出丝质的柔和,一切变得鲜活灵动。

沿着木栈道往下走,就会来到这里最大一个台阶区,在你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橘的,黄的,绿的,白的,粉的,色彩斑斓的台阶一层层扑面而来,布满整个山坡,场面壮观,大气磅礴,简直像一个宫殿的废墟,非常奢华,也非常凄凉。

曾经的水流是天然的画笔,把这些天然颜料柔和地涂抹在一起。

有水的热泉晶莹剔透,熠熠生辉,但也有一些热泉,因为地震,泉水已经改道,现在已经完全干枯了,只留下钙华台,但少了水的滋润,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光彩。在这样的荒凉山水之间,枯萎也是一种残酷的美。

8. 等一个晴天,期待再次相见

行程:黄石(West Thumb Geyser Basin)→ 羚羊岛 → 盐湖城,住盐湖城

今天就要离开黄石了,临时决定走之前再去看一眼老忠实,果然它再一次没有让我们失望,随着一身巨响,水柱直窜天际,把天空洗刷的湛蓝无比。。。

感觉好像这次老忠实喷发的口和之前一次的不一样,难道是不固定的?

黄石,我们还有最后一个主要景点没走 —— 西拇指间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叫西拇指是因为整个黄石湖的形状就像一只手,而这片区域正好处于黄石湖的西面,故得名西拇指。这里比其他间歇泉盆地特别的地方在于它就在黄石湖边,你可以看到热泉与湖水完美的结合。

一路往南开,云层越来越厚,丝毫看不见太阳的影子,免不了开始担心,要知道如果没有太阳,不管是间歇泉还是黄石湖的景致都会大打折扣。

一直开到西拇指的停车场,天气依然没有好转,少了太阳的黄石清晨,冷的让人没有勇气下车。
“要不我们在车里等一会吧?”
“嗯,现在出去也拍不到什么好照片。”
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在车里坐着,手机里放著欢乐颂2,但根本看不进去,每隔5分钟,就会摇下车窗,看看情况。

半小时之后,厚厚的云层突然被太阳撕开了一条口子,隐约露出了一小块湛蓝色的天空。眼看着口子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天空越来越明显,两人一把抓起相机开启车门,冲了出去。。。

当我到湖边时,立刻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远眺,是蓝天碧水,冰川雪山,如此磅礴大气,近看,则烟雾缭绕,五彩缤纷,如此秀美迷人,大自然截然不同的美景就这样突兀而又和谐的融为一体。

这里,应该是黄石里我最爱的地方,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远处是雪山,眼前是彩池,配合的如此天衣无缝。

可能最近正好赶上下雨,黄石湖的水位升高,好几个热泉都藏在了水下,比较有名就是这个煮鱼锅(Fishing Cone)。以前一直流行着从冷湖里钓鱼再钩鱼放进温泉里煮熟的烹饪方法,要是没有经历过”鱼钩烹饪”,那么你的黄石旅途是不完整的。

煮鱼锅(Fishing Cone)

看,他们像不像一个个微缩的富士山,时不时的冒出一缕缕青烟,当烟雾缭绕的热气和波光粼粼的水面相互碰撞时,便会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这两在一起的热泉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 —— 地震仪和蓝钟泉(Seismograph and Bluebell Pools),本来它的名字很简单,就叫蓝池子。但在1959年,附近有一场里氏7.5级的大地震,这个池子可能在地震前有点变化,大家就叫他地震仪了。其实黄石里好多热泉都有过好几个曾用名,说不定下次来的时候,他们又有了新的名字。

这个宝蓝色的热泉竟然被叫做黑池(Black Pool),还真是名不副实。据说以前它确实是黑色的,因为有许多深绿色和褐色的藻类生活在里面。1991年后池子的水温升高,原来生活在这里的藻类都被杀死,颜色也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黑池(Black Pool)

转过一个弯,便到了深渊池(Abyss Pool),它是黄石公园内最深的温泉池,据说深达16米,九十年代初期活动频繁,一天喷几次,喷水能达到二十多米,现已悄然无声了。由于深度不同,所反射出的颜色由翠绿向湖蓝逐渐过渡,煞是好看。

从池边步道向下望,深不见底,像是一个无底洞。

和某些热泉热火朝天的景致不同,这里好像没有哪个热泉是正在喷发的,它们都安安静静的呆在原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渗透泉(Percolating Spring),如果说大棱镜是浓妆艳抹的女子,那渗透泉就是不施粉黛的女孩,正是这种清新的气质,让它在众多颜色鲜艳的热泉里独树一帜,令人过目不忘。

一路往西门方向开,正当心情有些低落时,突然看见一群小鹿懒洋洋的趴在草地上晒太阳, 非常享受,这是所谓的临别礼物吗?郁闷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了无遗憾的离开这个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

到此为止,黄石之行彻底告一段落。落基山脉给这片土地创造了无数神奇的山川、河流、森林、瀑布和峡谷,热泉为它增添了各种神奇的色彩,野生动物赋于它生生不息的朝气。

当然也有人说这里的五彩水池比不了九寨沟,钙化池不如黄龙,高原风光比不上川藏线,草原风光不及中国西部,黄石湖弱青海湖太多,雪山差玉龙太远,瀑布和尼亚加拉不能比,黄石峡谷较科罗拉多逊色得多,总而言之,黄石里没有任何一项景观在单项排名中算得上顶级。但是!你可曾见过如此之多的景色同时汇集在同一个公园内,这可能就是黄石最有魅力的地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名副其实是一座上帝创造的奇幻乐园。。。

快到盐湖城的时候,看看时间还早,临时决定去羚羊岛看看。

羚羊岛(Antelope Island)在盐湖城的北部,如果从黄石回盐湖城的话,正好是顺路。羚羊岛属于州立公园,规格达不到国家级别,所以国家公园年卡不能用,每台车10美元,买票上岛。

才过了售票处,一条长堤连线着陆地和岛屿,越往前开,水面越开阔,各种鸟类栖息的在湖边,完全是“人与自然”节目呈现的效果。

直接开到岛上的最高处,俯瞰四周,大盐湖广袤无边,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空气中弥漫着著淡淡的咸味。

驱车绕岛行驶一周,探索藏在各个角落深处的美景。不得不说这个岛真的很大,各个角度的风貌都不一样。有的区域是满地的红树林和芦苇丛,有的区域是大片的草原,还有的区域是大片的白沙滩。

本来打算徒步去湖边走走,但刚进草丛就被藏在里面的蚊子给吓到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一副不吸干我们不罢休的样子!

就为了拍著几张照片,我的腿已经被咬的不能看了!!!

开到盐湖城时,已经到了晚饭时间,我对世界上第一家的KFC始终念念不忘,既然已经到了盐湖城,不去拜访一下,总觉得有遗憾。

里面几乎没什么人,看来KFC在国外并不受欢迎!要了份套餐,感觉吮指原味鸡要比国内好吃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9. 未完待续

早上起床,吃完早饭,就直接奔向了盐湖城机场。



Tips:这里奉劝要在盐湖城还车的朋友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机场高架实在太难走,还车地点也实在太难找!!!

尾声

挥一挥手,跟这一段旅途优雅的说再见,整装待发,满心期待下一次征程,我们所倾心追寻的,并非是如何的精彩或者是如何的完美,而只是人生中的一曲难忘经历:我来了,我见了,我不后悔!

或许,有时候根本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天空很蓝,微风不燥
太阳不烈,正是旅行的大好时光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趁现在,还有时间

世界如此奇妙,我们唯有步履不停
也许没有能力看遍整个世界
但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这就够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