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操作失误,这篇游记曝光的时间应该足足提前了几周。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还没有写完,
我们农村人很惆怅。
然后重点也不在这,
因为没有写完,标题改了又改,
日后,即使写完了,也不删了,
记录下写游记过程中的各种纠结尴尬和反复,
挺好。

怂人

这篇游记,从这个词开始说。
有句古话:酒壮怂人胆。
我应该就属于这一类人,怂人。

那什么是怂?

是不是帅哥剪个平头;
是不是美女卸个妆。

看时间不是为了起床,
而是看还能睡多久。

“放弃一个喜欢了很久的人是什么感觉?”
“蹭了很久的隔壁家wifi突然改了密码”

分手之后,我不奢求什么。
我只希望你以后遇到的人一个不如一个 … …

这些就是怂吧。
从这个角度讲,
我可能怂的层次更低一些:
因为怂在我身上的表象,
可以说只有一个字:酒。
(迷迷糊糊好像上次小酒馆的游记还没写尽心)

每次写游记,吭呲瘪肚整点词儿的时候,
不喝点酒,那是无法想象的。
而每次的文不对题,不会写游记的游记,
其实都是将所有一言难尽,
都一饮而尽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讲,我真真儿是个怂人。
对了,还有一点怂样,
很多人都会问我写游记为啥打几个字就换行,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李白曾经说过,想成为一个合格的诗人,
必须要学会分行,
而且分行显得字多。
没文化总觉得字多就挺牛逼,你懂的。

这一段是给自己“加戏”了。


也是因为怂,才有了这篇游记,
本来想的是,我应该在九月份最美的秋色里,
在贝尔格莱德,为中国大使馆殉难的三位勇士,
亲手献上我的花圈和敬礼,
在西海岸的黄石公园里,
把美帝主义的风景都看透,
但各种生活和工作的原因,
错过了和禾叔、玲姐在异国他乡共举高脚杯的畅怀,
也错过了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带来的窃喜和思念。
甚至马上月底,本来定好的纽西兰之旅,
也因为近期一些事情,变得更加遥远。
想到这里,真tmd怂!

歪楼了,好久不写游记,开篇有点懵逼。
主要是楼主最近吃土吃多了,
听说大家晚上都在吃鸡,
但是由于调到了背街小巷办公室,
早出晚归,甚至现场会带上一顶橙色安全帽和白口罩的我,
只能吃土。

关于澳门,我知道的不多,
心中都是电影《伊莎贝拉》里的场景和光束,
还有梁洛施反复游走的彩色斑斓的街道,
和站在那里抽菸的那个绿色旅馆的走廊尽头。
直到9月底的一天,我到了这里,
来了以后印象最深的还是,
酒贵烟更贵。说笑了。


小城故事多。
这里,似乎可以写的很多,
记得去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
澳门好还是香港好?
我这人说来有点变态,
很喜欢这种指向性特别明显、
矛盾特别突出和尖锐的问题,
因为总可以通过这类的“民意调查”,
更加深入的了解一些问题,
当然也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帖子原话记不太清,
大概能记住几句的,就是说,
一哥们在澳门大学呆过半年,
也在香港生活了半年。
对他来说,香港是一座国际巨型都市,
澳门则是一座小城。
香港给人的压迫感强烈,
每一步都按部就班,
你会沿着一条路径走下去,
中间可能会跌倒,甚至失败,
但似乎就是这一条路。
相比之下,澳门的环境悠闲舒适。
澳门的生活其实更简单,选择也少,
但却很少给人一种必须选择什么的压力。


关键最后一句我觉得还是很中肯的:
他说他能找出一万个理由,
来论证香港比澳门好,
他说他也在香港被感动过很多次,
可是还是爱不起来。

这句话似乎在很多情节里出现过,
就比如某人现在过活的城市,
因为想要的生活并不在那里。

感觉一个人看一个城市,
特别需要用心去体会他与众不同的一面,
作为一个过客,
很多时候都是肤浅和片面的认识,
当时的心情,都会给一个新城的观感,
带来不同的影响,
所以我们认知的并不是城市本身,
而是我们的内心。


又想起来,之前若干篇游记,
总会提出的一个问题:
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
这种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也许可以永远的打转转下去。
但是有一点无疑——
澳门应该算一座小城吧。

小城澳门,四天三夜,
浮光掠影,短暂路过。
不知道这样定位她,准不准。
不过比起国内动辄几千万人口的大都市,
这里确实可以说是一座小城。

《伊莎贝拉》曾经这样描述这里:
“在香港,两个人分手之后,
可能永远都不会撞见。
但澳门很小,这条街分手,
很可能下条街就遇到了。”


游走在老城区,
扑面而来的中西合璧的古老气息,
像一部古老的歌剧历久弥新。
这里的街道,扑面而来的中西合璧的古老气息,
走过他,审视他,仔细观察著,
仿佛每一条街巷,都沉淀著厚重的历史,
随处可见建筑工人的身影,
他们在修补著历史的画卷。
那些建筑也都是一本本活生生的历史教材,
矗立在马路两边。

在曲曲折折中,
我喜欢一个人毫无目的漫游,
从白天到黑夜,
去感知那遥远的过去。
过去也总象个谜,
象这里的街道一样,
似乎永远都没个尽头。


这里到处散发著悠闲慵懒的气息,
停一停,走一走,
就能感觉到她平稳的脉搏跳动。
密集而错落有致的骑楼,
童话般艳丽色彩的小房子,
庄严圣洁的教堂,墓地,
香火鼎盛的庙宇……
这里就像一间博物馆,
汇集了中国最传统的一面,
又融合了西方宗教和民俗元素,
自成一体。

这里的街道是它文化的一部分,
用小块花岗岩铺在地上,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
路面有些凹凸不平,
却是历史的沉淀。
或宽或窄,或长或短,
都有它自己精彩的故事,
从过去到现在,仍然等你来。

记得曾经有一个朋友,
在我之前的游记给我这样留言:
多多少少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段感情,
对于城市而言。
好的照片加上好的文字,
就象一场完美的盛宴,
让人丝丝缕缕想起好些个往事。
在那一刻,我们不是一个人形影相吊。
希望,这一篇也一样,
一直陪着你读到最后。

出发前和到达后

话入正题。
澳门,其实今年并没有列入我的旅行计划,
虽然我自称一个随性的人。
但是对于一个刚刚在三月份拿到护照的人来说,
这样一个地方回头想想再合适不过,
可以交流的语言,
甚至任性的话可以直接花人民币,
虽然不大,但是却很适合行走和街拍,
总之,意外的又情理之中的,
成为了我今年真正旅行的第一站,
我的港澳通行卡也算没白办理。

出发前,我想的是,时间虽然不长,
只有四天,但是很多朋友还劝我,
其实四天时间,
对于这样一座“小”城来说蛮充裕,
还可以漂洋过海再去香港转转。
但是我的想法就是,好好的走走停停,
细细品味和端详这个城市,
找寻伊莎贝拉的气息和街头巷尾背后的味道。

因此这趟旅行,
也被我自然的分为出发前和到达后。


说说出发前,我对澳门知道的并不多。
印象中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赌城,
脑海里浮现的最多的,
就是那首回归时脍炙人口的《七子之歌》,
和那个领唱小姑娘的笑容。

出发前,我认知的澳门是这样婶儿的:
在历史课本中,我了解到,
她在清朝中后期就被葡萄牙人占领了,
而且远在几个世纪前,
葡萄牙已经取得澳门居住权,
或许正是这样,
她经过四百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
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共存,
使她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
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蹟,
整个澳门半岛都被列为世界遗产。

出发前,我认知的澳门是这样婶儿的:
她是拥挤的,她的辖区面积只有32.8平方公里,
由半岛、氹仔和路环三部分组成,
最中心的半岛只有9.3平方公里,
但却居住着将近60万人口,
而且大多数居民,
都生活在不到10平方公里的半岛,
她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每平方公里要容纳将近2万人。

出发前,我认知的澳门是这样婶儿的:
澳门人均寄滴批居全国之首,甚至超过了香港。
跟大陆不同的地方,
寄滴批不是来自房地产,而是博彩业,
这里名副其实成为世界第一大赌城,
博彩业的收入超过了美国的拉斯维加斯。

出发前,我还知道澳门是这样婶的:
在这里曾经有过一部贼文艺的片子《伊莎贝拉》,
电影发生在澳门,
伊莎贝拉讲述著一个迷离的故事。
一个处处留情的父亲,
一个叛逆的女儿,
一条相依为命的小狗,
一段说不清的复杂情感,
一座混乱狭小的城市。
抓四特搜搜。

对我来说,澳门还是宁静的,
悠闲的,干净的,漂亮的,
非常有味道的宜居小城。
此处应配图,总之,牛逼。

真正的澳门,在我到达后,
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她的确是小,
小到我完全可以在城市中徒步,
只要不走出半岛;
赌城也确实浮华,可这不是她的全部,
灯红酒绿之下更多的是,
历史的厚重、生活的平静和市民的敦厚;
在伊莎贝拉里经常出现的失所流离和困顿,
在眼前都变的温润而舒畅,人们微笑着,
或许忙碌,但可以看得出都很享受当下的生活,
和城市所给予的包容和舒缓;
可能也只有大三巴牌坊真的是印象中的样子吧,
只是略小而已。

还记得大大在庆祝澳门回归时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澳门的几天时间里,除了去路氹,
我的交通工具就是双腿,
我用双腿在澳门走街串巷,
用双眼领略澳门的别样风情。

心有一片海,可澎湃,可安宁。

心有一片海,可澎湃,可安宁。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在澳门的第一个日落时分,
我坐在这里,想到了这句话。

选择来到这样一个地方——
海洋花园大马路。
其实应该算偶遇,
本来是坐计程车要去到大三巴打卡的,
从路氹去到那里要走嘉乐庇总督大桥,
而正好这一段是必经之路,
看到了车窗外的风景,
毫不犹豫立刻跟司机喊了停。
下车径直走到岸边,
发现这里还是户外爱好者的胜地,
路边修有步行和骑行栈道,
而且有专门的观光台。


美好源于沉静的力量,
而深刻大多源自于忧伤。

因为时间还早,太阳的位置也比较高,
便在岸边寻摸了一块儿大点滴礁石坐下来,
点上一根菸,慢慢远眺对岸的澳门半岛。
不时有身着运动装的当地居民经过,
冲我微笑着打着招呼,
我也招招手回个微笑。
有的停下来,
就在不远处的户外直饮水机喝着水,
大口喘着气。
在最美的地方,
一边跑步一边隔海远眺生活的城市,
这应该是生活最好的回馈和享受吧。

一支菸接着一支,等著日落,
时间并不漫长,
吹着海风,并不觉得孤独,
或许等待总是一种美好。

我的手机运营商是联通,
去澳门前电话办理的漫游业务,
被客服小姐温柔的告知,
每天上限只有30m的4g讯号流量,
其余3g讯号下的流量将不限量。
无聊滴玩着手机,
很快就用掉了4g讯号的流量,
于是发现,
自己已经适应不了那龟速的3g讯号。
想想以前没有4g都是怎么过来的?
我一定是过了一段假日子。


恍惚间几年前,曾经到过这里,
只不过那时候是从珠海出发,坐着游轮来到这里,
远眺特区两岸,美高梅,新葡京,澳门文化馆,观光塔,
在船上距离这些建筑更近一些,
但是总觉得,中间隔着什么看不清楚,
或许因为那几百年划开的一道裂缝,
或许是因为两种制度的隔阂,
又或许那就是一种说不清楚的混杂在一起的国人情结吧。

当时还想着猴年马月能踏上这片土地,
几年时光流转,
今天真真儿的就坐在了岸边,
但内心已经没有了那时的激动,
平静的出奇。
而且当自己踏入这片土地时,
不是觉得亲切和兴奋,
就是很随意。

坐在岸边,有那么一刻感觉自己特别的丰盈,
几年前,一哥们总跟我说:
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当时每每提及此句都当作是笑话,
现下仔细想来,
清静的心,自然能够容纳万物,
不管遇到什么事情,
宠辱不乱,波澜不惊,
就可以应对自如,
自然这就是最大的智慧——
博大而深沉,豁达而明朗。

赌场,酒店和眼花缭乱

要了解一座城如何精致,
先探索它的内涵。
若知晓一座城的文化底蕴,
要渗透它的历史。

从海洋花园大马路拍完了落日,
收拾好器材,本打算回酒店,
但是想想不能错过这样一个夜晚啊,
于是在路边等著计程车,
然后,很监介的一幕发生了:
澳门是右舵车,
所以我就一直把握不准是在路边打车,还是在去到马路中间,
然后就跟着感觉,来回穿梭于路边和路中,
冲来往的计程车摆着手,
虽然没有跳跃感,但背个大包左顾右盼,
依旧滑稽的不行,感觉自己萌萌哒,自个儿都想笑。


然后的然后,在很长时间过去了以后,
很悲剧了,打不到车。
没办法走到又走了很远一段路,找到了公交车,
想着自己兜里没有零钱,便去车站边的一家便利店,
买了包双爆和一瓶水,居然要60多,
不得不说澳门的烟真的很贵,抽不起抽不起。
付款时,居然特别欣喜地看到了三个字:支付宝。
但询问了收银员之后表示还是要付现金。

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在夜里给几个朋友发微信的时候,
我还在说,还是大陆方便,发展快,
打车有滴滴,支付可以扫码,
真的没有了这些,感觉到了世界的繁琐和麻烦,
给祖国点个赞!


花了3.2元澳币,便到了最繁华的亚马喇前地,
上车时候没有0.2,我直接投了5元的硬币。

《伊莎贝拉》中有句台词:
世界就是一座赌场,他们把你推进门,
给你一种叫做“时间”的筹码,
那是一种装在黑色袋子里的东西,
谁也说不清自己手中的分量,掂起来似乎很轻。

都说要感受澳门的奢华,
一定要在华灯点亮以后,
这时候的澳门是真正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但是我却晃晃荡荡在街上,
很享受十月晚风的凉爽舒适,
下了公交车,走在五彩变幻的霓虹灯丛,
吹着微醺的海风,心依旧会迷醉。

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我特别建议大家去逛逛澳门的酒店(赌场),
一间一间地慢慢逛,不需要挑选,
看着豪华的进去就好了,会有门童会殷勤地为你开门,
每一间酒店的大堂都会给你惊喜。
大堂是游客的第一印象,这很重要,
也是酒店招揽生意的一种手段吧。
每间酒店之间风格迥异,
这体现的应该是酒店拥有者的品味和实力,
以及设计师的审美与灵感。

说句实话几天时间,最遗憾的就是住在赌场上面,
却从没下去体验过几把,
澳门的赌场门口总是张贴著大大的logo,
禁止拍照,我能怎么办,
我也很绝望啊。


在澳门半岛,“赌神”何家的新老葡京酒店是必去的,
因为这是澳门博彩业的历史。

新老葡京只有一条马路之隔,上有天桥相连。
新葡京是澳门的地标性建筑,有228米高,
是澳门除旅游纪念塔之外的最高建筑。

在我最初来澳门的时候,新葡京就像我的路标,
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它那闪著金光的独特尖顶,
看到它,我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了。

新葡京的建筑风格独树一帜,颠覆了中国常规建筑的形制,
外形正面看像莲花,似火炬,
安放在巨型球状基座上。
白天,整座建筑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
正是那种时下流行的土豪金;
而当夜幕降临,整座楼又变得流光溢彩,
巨大的字元GRAND LISBOA,
在不断变幻的色彩中显得尤为醒目,
线状霓虹沿着莲花的花瓣不断向上,
变成了熊熊的火焰。


老葡京LISBOA HOTEL,
在新葡京的映衬之下倒显得古朴。
然后我就忽然想到了朋友圈那条:
雍正和乾隆的品味,
看着爹和孩子的审美差,
料定乾隆有可能是雍正捡回来的。

老葡京于1970年建成启用,历久弥新,
黄白相间的颜色不似新葡京般耀眼,
主建筑是圆筒形具有葡萄牙风格的建筑,
远看像极了一个鸟笼子,
或许是寓意著赌客们分明就成了这笼中之鸟吧。

老葡京的大堂不大,
地面、天花板、楼梯和柱子上,
都镶嵌著繁复的纹饰和壁画,
以黑、金和红色为主色调,
颇有些神祕感,
再加上从这里进门的人很少,尤显得幽谧肃穆,
与新葡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从葡京酒店转出来,
发现两边的巷子几乎所有的店家,
全都是一个工种:当铺。
见过烧烤一条街,见过小商品一条街,
走过宽窄巷子,走过夫子庙,
走过南锣鼓巷,走过田子坊,
却没见过这等架势,
我小心翼翼的瞥一下店家橱窗里的各种名表,
就会想到《伊莎贝拉》里那句很经典的台词:
“在澳门,没有一块金表是很难的。
没有金表别人不是看不起你,而是看不见你。”

也想明白一个道理:
“当”东西换钱和花钱买东西是一样的。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花钱,
我们只是让软妹币换成另一种形式存在于我们身边。
所以,得到是一种失去,
失去是另一种得到,不必执拗。

忽然间各种脑洞大开,各种幻想
总觉得身后会有几个带着墨镜的黑衣人,
会直接抢走我的相机,然后我就怂了,太社会了。
于是我找到一个不显山露水的地方,
抓紧把相机收到揹包里。
想想也是饿了,赶紧找了一家小店,
来一碗云吞面压压惊。


说到酒店,还要说到一个地方——
路氹,应该算是一个离岛吧。

本来最开始还想单拎出来写一段,
后来想想游记都发了,精简精简吧,
而且说实话,除了住在那边,
自己真的没好好转转,
连最著名的威尼斯酒店,
都没空去看看那个著名的人造蓝天白云和运河,
还有那些奢侈品云集的大商场。

据说路氹也是澳门政府填海填出来的,
包括澳门科技大学、东亚卫视影城、
澳门蛋、路氹金光大道、银河娱乐度假村等。
其中以路氹金光大道规模最为庞大,
20多间各具特色的酒店林立在道路两旁。
澳门国际游艇会,
百丽宫,新濠天地,金沙城,美高梅,永利皇宫,巴黎人等分列道路两旁,
那是相当壮观。


从半岛到路氹是隔着海的,
虽有桥相连,但路比较远,是无法徒步的。
不过要去其实很容易,
可以乘坐澳门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免费巴士,
俗称发财巴,
这是赌场商业竞争的一种手段,
赌场为招揽更多客源,
都在各口岸和酒店设立发财巴站点,
免费接送游客往来口岸至博彩酒店,
或者在同一博彩公司旗下的不同酒店之间穿梭接客。

发财巴不是公共交通,
却比公共交通提供更多的线路,
发车更密,乘坐更舒适,
所以来澳门一定要体验一下这种免费交通。

由于我住在金沙城,
所以“发财巴”基本成为了
我往来澳门半岛和路氹最好的交通工具。

教堂、墓地和妈祖庙

东西方文化的交汇融合,
孕育了澳门这样一座独特的城市,
而这也一定促成了其宗教文化的多样性。
那些西式的教堂,
是西方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足迹;
而那些中式的庙宇,
则是中华文明香火传承的必然。
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甚至道教、儒教等等,
在这里都会找到它们存在,
或者曾经存在的印记。

天主教澳门教区成立于1576年,
是远东地区最早的传教中心,
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天主教曾是澳葡政府时期的官方宗教,
当然现在澳门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但曾经作为官方宗教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教会学校、宗教假日和区域划分,
都按照传统延续了下来。

虽是小城,可澳门却有较大的教堂20多座,
其中圣老楞佐堂、圣安多尼堂
和望德圣母堂是最古老的三座,
这些教堂现在修缮一新,
教堂外墙大多都是米黄色的,能给人以亲近之感,
但其建筑形制又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每座都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


其实说起教堂,
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利马窦 。
利玛窦来中国时期,正是澳门的黄金时代,
当时全球的四大航线在这里交汇,
而香港还不知在什么地方。
一条到日本长崎,一条到马尼拉,
一条到印度和欧洲里斯本,还有一条到祕鲁,
澳门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之一。

据说利马窦在澳门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中文,
之后剃了光头,穿上僧人的袈裟,自称来自“天竺”。
歪果仁接地气也是套路满满。
在传教上,这个老外也很有研究,
采取了由上至下,
先抓中国的知识分子——士大夫,
而且特别虚心和谦逊学习传统的儒家文化,
背后呢,其实是利用四书五经来解释天主教的教义。

老头的墓现位于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院内。
据说共有三块墓碑,
利玛窦居中,两边分别为汤若望与南怀仁。
不过咱老百姓貌似不让进。


作为一个酷爱建筑的人,
喜欢教堂是从最初端起相机开始的,
还记得最深刻的一次,应该是近乎一颗朝圣的心,
在寒冷冬日里进入圣索菲亚大教堂的时候,
她的恢弘和精致、她的穹顶和光芒,
那是无以言表的一种感觉,
最关键的还是,她带给人心灵的宁静,
我完全主动的,心甘情愿的被这里的氛围所征服。
甚至开始了一种幻想,
仿佛耳畔回响起修女们齐声吟唱的赞美诗,
仿佛有很多白鸽在教堂的穹顶上飞翔,
然后有耀眼的阳光射入进来,万般温暖。
而我渺小的站在穹顶之下的圆心处,仰望着一切,
我的身体变得透明,不停的上升,
阳光和白鸽都可以穿越我的身体,
那一刻应该就是灵魂出窍吧。
灵魂能否永生不得而知,
但是这些建筑却可以穿越时空和历史储存下来。

虽然澳门的教堂气势上没有那般凝重和盛大,
但教堂里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却是一样的。
于是我在澳门走街串巷,
去寻找那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教堂,
有些寻着了,欣赏了,赞叹了,
还有些只能等待下次的邂逅。


大三巴牌坊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遗蹟,
是每一个到澳门来的人必定打卡的景点。
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曾经也是一座教堂,
我或许很少会去到这种打卡的地方,
因为害怕人多。

大三巴牌坊位于炮台山下,
叫牌坊,实际上不是牌坊,
而是圣保禄教堂前壁的遗蹟,
因其貌似中国的牌坊而得名,
“三巴”是圣保禄葡语发音的粤语音译。

1835年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教堂的主体部分,
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份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阶。
从拥挤不堪的手信街走出来,眼前豁然开朗,
高高的石阶之上巍然屹立著的就是大三巴牌坊,
牌坊共分五层,底下两层为同等的长方形,
三至五层构成三角金字塔形。

它高高在上,我虔诚地抬头仰望,
看到前壁视窗外的苍穹,
看到前壁顶端的十字架指向了天堂。


要去大三巴,一定会路过玫瑰圣母堂,
圣堂位于拥挤热闹的议事亭前地的板樟堂街上。

我喜欢这座教堂,它不似一般的教堂那样庄严肃穆,
我认为这是澳门最具优雅气质的教堂。
它明黄色的外观明快又温暖,
外墙上白色的雕花典雅精致,
巴洛克式的建筑带来了浓郁的欧式风情。

教堂内的宁静与外面的嘈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淡黄色的内墙干净平和,两排柱子撑起高大的拱形屋顶,
主祭坛深远开阔,装饰华美,
正中是圣母怀抱圣婴塑像,高贵慈善,
闪耀着人性温暖的光辉。

玫瑰圣母堂是西班牙道明会在中国建立的第一间教堂,
后由葡萄牙人管理,因供奉玫瑰圣母而得名,
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澳门有一个很重要的天主教节日——
花地玛圣母圣像出游节,
于每年的5月13日举行,就是以此圣堂为起点的。


离大三巴不远还有一座教堂——主教座堂,
又称大堂,位于大堂前地。
外墙刷石粉,显得厚重大气。
大堂其实不是澳门最大的教堂,
之所以称之为大堂,
是因为它是澳门最具威严的教堂,
教堂供奉的是童贞玛利亚。

澳葡政府期间,新任总督都习惯在此举行就职仪式,
澳门教会的大庆典也悉数在这里举行,
可见其地位之高,称为大堂实不为过。

大堂正面看为左右对称双塔式建筑,
外墙没有那么多的繁复装饰,简约却庄严。
教堂内更是清丽明快,主祭坛上是一尊耶稣受难塑像。
最喜欢教堂内的彩绘玻璃,
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散射著五颜六色的光芒,
抬头仰望,暖暖的光芒能照亮心底,
光彩闪烁能让心灵充满欢乐。

澳门还有很多教堂,十分遗憾并没有全部转到,
特别是有些内部装修很有特色的那种,
这些承载着宗教文化的建筑,历经岁月沧桑,
如今亦是一种文化,在这个略显拥挤的城市里,
它们给信奉的教徒一种归宿,
给远行的人们一道风景。


与那些耸立于闹市中心或街巷之中,
气度恢弘、庄严肃穆的教堂不同,
澳门的主要庙宇大多坐落于山脚之下或半山腰处,
其原因可能是这样的环境适合出家人六根清净、潜心修行吧,
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凡尘俗子来说,
除了拜佛,还可怡情,倒是一举两得。

澳门有三大古刹——妈阁庙、观音堂和莲峰庙,
而其中名气最大、香火最旺的当属妈阁庙,
一方面因为妈阁庙供奉的妈祖是护航海神,
另一方面因为这是澳门英文名字Macau的由来,
据说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登陆澳门,
在庙门前面的海滩上岸,
询问当地居民这里是什么地方,居民以为是问妈阁庙,
故答“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译而成Macau,
从此作为澳门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这些体现著澳门数百年文化历史的庙宇建筑,
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不管庙宇大与小,新与旧,
只要心中有佛,无论何处都可以静修悟道,
随着香雾升腾,心灵便得以沉淀安宁。

除了教堂和庙宇,
很偶然的一段闲逛,
走进了一个西式的墓地。
当是路过的时候,本以为这是一个小教堂,
等进入了大门看到了主路两侧的石碑和雕像,
才知道自己是进入了一块墓地。

这是一个独立院子的墓地,
印象中就在文化局的北边没多远的位置,
周围的墙体都被涂上了提夫尼蓝,但是更偏绿色一些。
连院内的小教堂也都是一脉相承的颜色。
据说这里有百余年的历史,
曾经这里还是澳门城外的地方。


在这里,我也终于看到了“墓志铭”,
各式各样的坟墓前,都树立著并不相同的石碑,
质地不同造型各异。
看到很多基督教因素的天使和十字架,还有雕像,
很多石碑上都雕刻了不同的花纹和美术字型的字母,
或许那些就是活尽一生,
到最后方才醒悟的话语。
这样的一些造型,
寄托著在世的人对逝去的人的怀念,富有艺术美感。

这里跟我印象中的墓地并不一样,
觉得中国的墓地往往庄重,但却有一股悲鸣甚至压抑,
这里却不会,像田园般宁静且美好,
墓碑很多基督教因素的天使和十字架,
还有惟妙惟肖的雕像,十分精致优雅,
在墓碑的间隔,种植了很多花草,花瓣儿散落其间。
在这里,生命的逝去,似乎并不那么悲伤,宁静祥和。

其间小教堂的颜色,显得鲜亮活泼,
哥特式的风格简约大方,
冲淡了悲伤的气氛,
长眠于此的人,似乎只是去赴另一场天国的盛宴。

寻找伊沙贝拉

澳门的美是独一无二的,
是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是需要小住上一段时间慢慢去品的。

在澳门街头行走,不需要特定的目标,
无论哪段行程都不会单调,
因为整个澳门半岛就是一处世界遗产。

那些粉色的、淡绿的、米黄的建筑,
都是葡式老建筑,
它们带着南欧的清新浪漫扑面而来,
没有大的震撼,总会有些小惊喜。
一面沉迷在曾经的旧时光中,
美得低调不做作,
一面又不忘用最鲜艳夺目的色彩,
去粉刷那些上了年纪的房子。

而我在这些色彩中不停的穿梭行走,
找寻伊莎贝拉的往事如烟,
那低沉的色彩,
和平凡生活中透露出渐由温暖而炽热的情感。


其实提起关于澳门的电影,
大家更多会想到《澳门风云》,
至今已经拍了三部,我居然只看过第一部。
我想这一部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代表性,
是因为它掀起了整整一代人对港片的集体回忆,
还有发哥那沉稳大气的赌神风度。
没有周润发,这类过期的赌片估计市场会比较惨淡吧。
感觉王晶导演一如年少模样般,
在电影上可以说进步有限的很。

这里对于我,不得不提到另一部电影——
《伊莎贝拉》
真的很推荐这样一部文艺片。
片中社汶泽及梁洛施经常于澳门大街小巷穿梭,
而其中一幕讲述两个喝醉后夜游的街道,
原来就是位于大三巴附近的恋爱巷,
石板路和色彩鲜艳的大厦外墙、加上昏黄的灯光,
构成了一幅非常澳门的照片。

其实说是寻找伊莎贝拉,
但真的来之前没有做任何功课。
直到自己走进这样的大街小巷里,
才蓦地想起来这样一部电影,
然后就开始疯狂的开启手机,
重新整理着地理位置,懊悔著早上为了一碗牛杂,
而用干净的4g流量。


议事亭前地往里走,
那些散落在周边的道路,
两旁林立著各样格式的色彩和风格,
让我仿佛找到了伊莎贝拉的影子,
让我一直去往前追,
想去抓住那文艺斑斓的影子。

已经不记得这部很多年前的片子剧情如何,
但迷离的音乐和光怪陆离的画面,
却一直不能忘记。
澳门,就直白地用一种绿色和红色交织的场景,
闯进我的印象中。

伊莎贝拉的街道颓废、炎热,
甚至用破旧也不为过分。
红、绿、黄的色块投射在墙上,
她叛逆、脆弱、敏感,像一头呼著热气的小野兽。
纤细的身体游走在街上,
走路踢掉鞋子,喝醉了大声唱歌,
也像孩子一样为流浪挑选牙刷。


虽然由于手机上不了网,
并没有找到新华大旅馆,
但是也并不十分遗憾,
毕竟对一个地方喜欢,
就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遗憾的东西,
等我我们若干时间时候再次光顾。

在找寻的过程中,
停停走走,一路人来人往。

曾无数次,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
注目过一幅同样的画面:
喧嚣的路口,人群熙熙攘攘,川流不息。
他们或匆匆,或悠悠,
或看不出匆匆与悠悠。
更不知道他们来自何处,又将去向何方。

我曾在很多个地方驻足,或者坐下来,
抽著烟,也再仔细的观察。
从他们的身影里,眼神里,和一举一动,
却可以找到电影里的影子,
不是梁洛施,不是杜汶泽,也不是黄秋生,
但是那是一种人间烟火气释放出来的味道,
那是人情味儿。


这种烟火气,好像可以从电影镜头的另一端,
折射出现实,让我们可以跨越时间的鸿沟去感受,
可能仅仅是一条破旧的街道,
也可能是一两个人的命运。
我们循迹而往那些地方可能早已物是人非;
我们驻足于光影之中时又真切地置身其中。
在这一刻,时间变得永恒。

梁静茹的歌里说,遇到对的人,情人节每天都过。
旅行中遇到对的人,当然也会为这一趟完满不少。
但是可能对于我来说,
却透露我天蝎座最本质的性格。
我是一个不太容易与陌生人打交道的,
所以每次旅行对于我来说,
更多的不是和他们打交道,
而是记录,用眼睛也用镜头。

游走在澳门的几天里,
闲逛之余,总会坐在街头巷尾的口子上,
看着人们从视线里经过,有些直到消失。
总会想起电影里的一些桥段。

那个明艳而焦灼的夏天,
有一男一女穿行过空旷的无人的街道,
穿行过破败的荒野,迷醉声光的酒吧……

他们和我一样,
四处找寻,找寻“伊莎贝拉”,
找寻他们丢失的东西。
穿行过岁月和心里一段长长的寂寞和恐惧,
我想他们是找到了失落的“伊莎贝拉”——
在他们生命中缺席了许久的温暖。


电影其实都是会放大一些东西,
喧嚣也好,宁静也好,
人一辈子都处在来来往往之中。
人来人往,也无非都是从门里到门外,
从一扇门到另一扇门。
澳门,便是一扇门。
一扇神祕的大门,一扇东、西文化的大门。
开启或者关闭,城之门抑或国的门。

站在大陆与海洋之间,
澳门半岛携著一群小岛,
以秀丽的姿态,迎来送往:
黎明和萤火,黑暗与眼圈。
香港是一扇门,澳门也是一扇门。
还有一个个口岸,都是一扇扇门或窗。
关上门,是一片黑暗。
大开门,阳光会洒进来,温暖如春。

一夜澳门

旅行是一种从由浅入深的过程,
从模糊渐渐清晰,从迷失又找到方向,
像读了一本小说,开篇总是平铺直叙的唠唠叨叨,
先前并不觉得多有意思,但是到了高潮欲罢不能,
也像嚼一枚青果槟榔,开始平淡无奇,
甚至不太适应那一抹香气,
可到了后来越咀嚼越是回味。
又如同澳门的夜,愈深入越着迷。

之前看了很多游记,
很多人来澳门,都是匆匆过客,
晚上或者一掷千金,或者到酒店逛吃逛吃。
其实,澳门的夜景更为迷人。
在夜晚灯光的点缀下,
很多地方,夜晚比白天更耀眼。
由于地势的原因,议事亭前地这里夜晚凉风习习,
许多人坐在石阶上或牌坊前广场旁聊天纳凉。
在柔和灯光的照耀下,
多了几分浪漫与幽静。

但是这一段我想写的不是这些。
小标题,矫情大过于逼格。
其实说是一夜,就是去看了个演出,
还不错,特意拎出来写一段。
不用猜也知道说的是水舞间。

或许是看多了舞台剧表演,
可能个人口味更偏爱于中国风的灵动和留白,
总觉得水舞间太过绚烂和浓郁,
浓墨重彩中诠释著东西方元素的融合和撞击,
但是,在这样一个地方,
却再合适不过。

我住在金沙城喜来登,
下了楼,走一根菸的功夫,
再穿过长长的新濠天地的奢侈品购物通道,
便到了水舞间。


早年间,确实由于大学专业的原因,
到哪里都很喜欢看演出,
印象西湖,印象丽江,印象海南岛,天门狐仙等等,
每到一地都会选择去看当地旅游的宣传剧目,
但是,印象中也是许久之前的事情,
这几年的旅行,
总是想着去做一些安静且独立行走的事情,
所以很少去看展,看演出,
只去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还是听从了胖圈朋友们的建议,
不过在买票的时候,还是买了最便宜的位置,
感受一下氛围是最重要的,
而且360度的舞台无死角。


或许应该这样评价水舞间:
西方的芭蕾,舞台剧,歌舞剧,
特技,杂技等等,
和澳门最具特色的舞台show,
在这场表演中融为一体,却如此和谐。
水元素贯穿其中,在变幻的灯光中,
时而悽婉,时而妖艳,时而活泼,时而冲向高空,
时而瞬间如神蹟般变回陆地舞台。
观者似乎被一股强大神祕的力量所支配,
跟随着舞者轻灵的脚步,伴随着现场环绕立体的音乐,
被迷幻水域所催眠,穿越时空,流连其中,浑然忘我。

在网上,也查到这样一段话,
《水舞间》创办人及艺术总监Franco Dragone先生所说:
“我想改变人的生活,在森林中找到一棵树并不难,
但我们应该尝试在沙漠中寻找花朵,
可能在哪里我们才能真正被感动。”

都市生活,钢筋森林,
我们日日在疲惫厌倦,感官饥渴的沙漠中行走,
而《水舞间》正如那沙漠中绽放的梦幻花朵,
震慑人心,让人如着魔魅般,不顾一切投入其中。

从议事亭前地走到渔人码头

为什么选择这样一条道路?
从议事亭前地,走到渔人码头。

我想理由应该是这样的:
我想把脚步放慢,再放慢,
慢到有时间去观察这个城市的每一个细节,
慢到能听见这个城市的呼吸。

和成都一样,这里带不走伊莎贝拉,
那我便愿意用脚步去丈量,用相机去捕捉那些美好。


起点定在议事厅前地。
议事亭前地完全是一座具有浓郁欧式风情的小广场,
广场中间是一个小的喷水池,
黑白两色葡国石块拼成的路面呈波浪图案。
广场对面的白色建筑是民政总署大楼,
曾是澳葡政府时期的市政厅,
现为召开民政总署公开会议和记者招待会的地方,
这是一座外观简洁的葡萄牙风格的建筑。
行走在这里,总感觉是行走在几米的漫画里。

其实有一段时间我也特别喜欢看几米的漫画,
单是画面的色彩和笔触,
就会让人不自主的欢喜起来,
再加上那些令人回味的文字,
透露出淡淡的疏离感。
总觉得这些故事的场景是那么的不真实,
但又好像在哪里见过。
它充满都市感,
一些人们非常熟悉、但敢想不敢言的感觉;
它的故事寥寥几句,但却完整的出奇,
其实,成人也有需要自己的童话。


议事亭前地广场的南侧,
是邮政总局大楼和仁慈堂。
邮政总局大楼高三层,带有强烈的古典主义色彩,
它的旁边那座整体洁白的漂亮建筑就是仁慈堂。
建筑一如它的名字,
给人以宁静祥和,高雅慈善的感觉,
宛若一位圣洁的天使。

仁慈堂建立于1569年,
是澳门早期最闻名的慈善机构,
为病人供给免费医疗,为贫穷者供给食物及住所,
四百多年后的今天,
这个机构仍然在运转着,为需要的人提供温暖。


几米的漫画里说:
迷宫般的城市,
让人习惯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线,
到同样的目的地。
习惯让人的生活不再变。
习惯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全感,却又有种莫名的寂寞。
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习惯会让你错过什么。


因此即使第一次来澳门,
我也知道,最想看的在未知的街道上,
即使并不光鲜亮丽。

喜欢影片中淡淡的伤感,
喜欢影片中光影斑驳的色彩,
喜欢带点南欧情调的建筑,
喜欢穿插在高低小巷的感觉。
于是我来到澳门,不断追寻她的踪迹。
这是她走过的巷子,这里她哭泣的场景,这是她祈祷过的教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难以遗忘的名字,伊莎贝拉或者其它
代表着美丽或是流逝的青春,
代表着人生最初的那一抹爱与痛。
在湛蓝的天空下,我依然分享著伊莎贝拉呼吸过的空气,
律动又带着沉静。


过了玫瑰圣母广场继续往北,
不远处一个小巷子人声鼎沸,我跟着人流也涌动到这里,
看样子这条小巷虽然很多店家,但大多都是卖的牛杂,
每一家也都有人排著队,
这让我这个外来客不好选择了。

一碗50元的牛杂,
我吃了两碗,
而且连所有的咖哩汤汁都一滴不剩。
牛杂不单味道好,而且口感超棒,
很劲道,而且做得干净,
熬制的汤汁更是味道香浓。

澳门对中华文明的传承,
和西方文明在澳门的烙印都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这从澳门的饮食文化也可窥一斑。
澳门可谓是一个美食之都,
这里汇集了全世界的美食,
从高阶大气上档次的米其林三星餐厅,
到低调美味有内涵的街边小吃,
就算再刁钻的口味在这里都能找到味蕾上的享受。

其实对于一个吃货来说,
应该这样定位:
澳门,是一个永远呆不腻的地方。


澳门的内涵不在于那些金碧辉煌的奢华建筑,
和夜幕下的灯红酒绿,
而在于那些隐于街头巷尾间历经百年的故居大屋,
是沉淀在这些名人故居的窗櫺墙壁上的思想精髓,
才令这座以赌博著称的城市熠熠生辉。

卢家大屋隐身于澳门最拥挤热闹的议事亭前地,
人来人往中倒也不难发现大门旁“卢家大屋”几个朴实无华,
却又坚定执著的字,
遇见了便不能错过,进去了总会有些收获和感叹。


卢家大屋是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家族的旧居,
卢家为广东新会人,
大约于清咸丰六年间移居澳门,
经过多年的打拼,
竟发展成为澳门第一代赌王
及当时华人的代表。

这是一座中式青砖建筑,
是晚清时粤中民居的代表之作。
房屋是三开三进上下两层的格局,
有多个天井便于采光,
那些精美的砖雕、屏风、太师椅,
极具中国古风古韵,
而其中夹杂的彩绘玻璃、百叶窗、
铁艺栏杆又融合了西方的艺术魅力。
在澳门这样一座别样的城市里,
东西方文化水乳交融,
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部分。

走进这些故居,
感受故居主人用一生写就的传奇,
我们也可以在寄情山水的同时,
与思想者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到新马路上拥挤的人流中,
千万不可错过义顺牛奶,
这条路上有两家店,店面稍大一些,所以不太用排队。
义顺炖奶可是澳门的老字号,有150年的历史了,
据说老板最早是开牧场的,为了让制作炖奶的鲜乳能够更加香醇,
乳牛都是特别从欧洲或澳洲引进的优良牛种。
招牌甜点是驰名双皮奶、巧手姜汁奶,
虽然卖相不起眼,但细嫩浓香,可是令人难忘的。


可能是职业病,很好奇的是,
在很多小巷子都会看到码的整齐的电动车,
也有可能是摩托车,
至少十几辆,多者甚至几十辆,
工整地停在路的一旁,
拍照时丝毫没有违和感。
就在心里留了个问号,
我觉得这应该不是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来摆放的,
那么这样的情景,就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反思。


街边的建筑或新或旧,
都是可以说是葡国留在澳门这块土地上的永久纪念,
尽管人们对此或褒或贬,
但不管怎样,它们留下了,传承了,也被人们记住了。
其实葡萄牙人大可不必担心,
因为500年的岁月沧桑,
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烙印是很难被消除的,
而我们国人也大可不必介怀,
正因为葡萄牙人曾经来过,
才有了今天澳门的独特文化,这不是很好吗?


向西去到荷兰园大马路的塔石广场,
眼前立刻换了一番景象,这里有一片葡式建筑群,
包括澳门中央图书馆总馆、历史档案馆、
塔石艺文馆、澳门乐团办公室及利氏学社等等。

虽也是葡式风格,却与别处完全不同,
颜色不再是清新淡雅的粉、绿和黄,
代之以有些厚重的赭红和土黄,立柱连廊,
拱形门窗是其一致的特点。
其中塔石艺文馆最有特色,土黄和赭红两色相间的外墙,
配以木制百叶窗、贝壳形窗櫺和罗马拱形大门,
墙面绘有各种纹饰,尤以顶部卷草纹饰最为抢眼,
使整座建筑看起来更像是画出来的。


其实澳门的葡式建筑远不止这些,
它们都散落在澳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淡雅活泼的色彩灵动着城市的样貌,
欧式风格的精致典雅丰富了城市的韵味,
而动辄上百年的历史传承则厚重凝练了城市的底蕴。

澳门真的不大,但内涵丰富。


澳门的内涵不在于那些金碧辉煌的奢华建筑,
和夜幕下的灯红酒绿,
而在于那些隐于街头巷尾间历经百年的故居大屋,
是沉淀在这些名人故居的窗櫺墙壁上的思想精髓,
才令这座以赌博著称的城市熠熠生辉。

卢家大屋隐身于澳门最拥挤热闹的议事亭前地,
人来人往中倒也不难发现大门旁“卢家大屋”几个朴实无华,
却又坚定执著的字,
遇见了便不能错过,进去了总会有些收获和感叹。


“渔人码头”的概念,
源自欧美,代表的是一种欧陆怀旧式的休闲,
一种港埠特有的市井文化,一种平民化的欢娱,
一种带着丝丝回忆的人文风情。

来的时候正好烈日当头,
人不多,是个外拍的好地方。
仿佛一个古罗马角斗场的建筑里,
有些落魄潦倒,舞台中央已是年久失修,
没了模样。
转了一圈径直走向旁边的商业街,
大多是酒吧和餐饮,或许是白天吧,
来的并不是时候。
于是一直穿过去,走到了岸边,
近距离感受友谊大桥和风平浪静。


最后一站来到澳门科学馆。
由于之前的台风,科学馆外立面被雨打风吹去,
正在闭馆维修。
下面的照片也是几年前从珠海坐船时拍的。

走到最后,也是行程的最后一天。
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
知乎上,曾经有个问题:
为什么有些人这么穷,住得那么差,
吃得那么糟,还每年都坚持出去旅游?

然后高手在民间,很多答案赞的一笔:
一个人去过多少地方,见过多少人,
决定了他思维的宽度,和内心的包容程度。

你会发现“生命大多数时是平淡无奇”
有的人说,走的地方越多,心越是不能安定。
但对我来说,却完全相反——
看过那么多风景,经历那么多事,
认识那么多人,
反而让自己自然而然地,
接受了“生命大多数时是平淡无奇”的本质。

你五年前的选择和付出,
决定了你五年后人生的开启方式。
有的人再穷,也要出去旅游。
因为他们知道,当他跨过山丘和河流,
穿过人山人海,他的归来,就有意义。
因为他见识了世界,
也悄然重新塑造了自己的世界观。

不是结尾

还是想用伊莎贝拉作为最后的言语。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伊莎贝拉,
那是一种责任与承诺,一种精神上的救赎,
每个人在生命长久的寂寞背后,
都会有一些美好的回忆,
总会遇到一些人在精神上给我们带来改变。
只有灵魂上有了寄托,才不会无根,不会漂泊,
不会逃避自己的责任,
而是坚定下来,充满希望地活下去。

在澳门的几天里,
不停的游走,不停的拍照,
不停的感受和观察,
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
于是,
关于电影里一些当时我尚觉混沌的情怀,
和散落于记忆中残缺的细节,
在几天又走的日子里,
仿佛一帧帧流光溢彩的画面
和一段段五光十色的音乐中,
慢慢的丰富了起来,
直到最后一刻。


来时是直飞,走时却要途径珠海。
从拱北口岸离开。
站在离别的渡口,我都不禁追问自己:
人来人往,到底是该来还是该往?
这句话,这幅场景,演绎了上千年,
并且还将不断上演。

就在这来往之中,
生命喝完了自己一生的酒,
酒香浸透了千古的土地,
铸就了各自本真而不为外人所知的东西。
人来了,或往了。
都是自己的来往,
还是上苍赋予人的使命?
旅行,对我来说不是诗与远方,
而是酒和知己。

每一次行程的结束,就意味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启。
对我而言,最长的旅行就是生活。
从这个角度讲,我一直在路上,
不知何时何地算作起点,也不知道以后的路上还会发生什么,
所以不是结尾。
只是在这篇文字的最后,
在自己任街道办老大爷、带领朝阳群众谋发展的第二个年头里,
再说几句:对未来的真正慷慨,
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这本来是这一段的小标题,感觉太文艺了,
和我的气质不搭,于是就换了。
但是意思还是这个意思。
现在就是现在,前一秒钟不是,下一秒钟也不是,
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情,那就只有此时此刻了。

刚刚确定不能去纽西兰了,
定好的行程又要取消,
一些不确定因素,让我现在每一天的工作都变得充实,
回想之前的日子太过舒服,却并不以为然,
并没有很好的预见和感知,
那个时候所作所为,就没把自己想要的都献给现在。
所以,一如年少模样,
趁著还未老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远比其他更重要,更有意义。

那么,现在我最想做的——
就是再来一段套路话,提升一下整体游记的逼格,
毕竟主动一点,兴许还能上个热点。
剔牙在群里说最服峰哥的套路,
我就在想,我的套路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是真诚。

先前剔牙在群里每天的鸡汤,
曾经煲过一段话——
所谓最好的人生,大抵应该是这样的:
既有敏感的灵魂又有粗糙的神经,
既有滚烫的血液又有澄净的眼神,
既有深沉的想法既有又有世俗的趣味,
既有仰望星空的诗意又有脚踏实地的坚定,
经历了长夜,守到了黎明,穿行过黑暗,
带着强大的内心上路,脸上有卑微的笑容,
一路上看山看水,走走停停。

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拥有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此处峰哥不会写游记,我只是文字的搬运工!

故事易写,
年岁难唱。
最是此刻,
不枉一如善忘,
一如年少时模样。

居然没写完就发出来了,真tm无奈了。
继续努力乱七八糟的码字。
不过发表游记的日子是定下了:

2017年11月22日
北京蜗居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