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Go Travel

不止樱花 日本9处冷艳小众旅行地

4月是日本各地樱花盛开的时节。游记作家天天(就是我就是我就是我)此前曾4月间去日本骑行,一路从北向南骑行东海道,为期19天,完成了长达600公里骑行旅程。在天天东海道路线开始骑行时,东京的樱花还没有开放,到京都时樱花已经满天盛开了,除了一些知名的赏樱景点,沿河两岸都可以看到樱花盛开的景色。

东海道是日本一条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古道,景色亦美不胜收,天天一路上收获满满,每天都有新故事。根据骑行经历,天天记录下每天的骑行所见所闻,并整理成趣味横生的《半城花开——日本东海道骑行游记》,书中记录了东海道沿途的所见所闻,还介绍了许多小众且冷艳的地方和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今年3月,该书已经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骑行路线图

在《半城花开——日本东海道骑行游记》这本书中,天天除推荐四处赏樱之地外,还提及五处人少但特别惊艳的地方,“一片池塘、一座寺庙、一场夜祭、一个乡村、一处公园。”由此总结出九处小众旅游之地,虽然少有人去但也别具一格,可以感受到日本的别样风情。以下节选自书中部分章节。

之一 京都高濑川夜樱纷纷

▲夜樱与灯火交织

这是距离日本京都市三条大桥不远的一处小河,叫做高濑川,河边游人如织。高濑川是一条人工河,全长10公里,樱花层层叠叠开得颇有气势。因为天气寒冷,一路走来樱花都散散落落开着,完全没有京都的夜樱如此繁茂的迹象,我也实在琢磨不透日本樱花盛开的节奏,本以为自己到东京那天樱花就应该已经开了,可白天在近江八幡城看到的樱花零零星星还未盛开,看来是只有这半城花开了,而剩下的半城尽是人间烟火。

▲高濑川上花团锦簇

一大早在赶往宇治途中,我又经过了高濑川。高濑川上每隔100米就会有座小桥,就这样十几座小桥横跨在水面上,每次有人拍对面樱花时,都会将对面桥上的人拍进去,而自己又会被身后的人拍到相机里,如果这条河是“口”字形,就会形成一个闭环,有点像“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后面桥上看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之二 京都圆山公园红枝垂樱

▲八重红枝垂樱

赏夜樱是京都重要的夜生活之一。京都圆山公园,离著名的八阪神社很近,这里以当地人为主,夜里一片灯火辉煌,樱花灿烂。路边的小吃摊也排起了长龙,许多学生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在这里唱歌,在这里饮酒,在这里撸串,这是以樱花祭的名义带来的另一个狂欢。百米外可以看见,公园中间有一株落落大方的八重红枝垂樱,在夜幕中,如云似霞,那婀娜的身姿宛如穿着粉色和服的少女。

▲月光透过樱花树

伴随着一路盛开的樱花,不仅感悟到日本人的性格中,有一种死亡并不重要但一定要美的追求,这种精神层面的追求,高于世间一切,渗透在日本人生活文化的各个方面。就如这樱花一般,凋零的时刻最美,刹那间永恒。这甚至成为一种审美风格,我看了很多日剧后,总有种数说不出的感觉,无论是叙事方式,还是画面构图,或者矛盾冲突,给人的感觉就是莫名悲伤。

之三 漫步京都哲学之道

▲哲学之道

到哲学之道时已经人满得寸步难行,这个地方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小众了。“哲学之道”是一条1.5公里沿小溪的小径,平时人很少,很安静。之所以被叫作“哲学之道”,因为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经常在这里散步,思考关于东方和西方哲学内涵,以及两者如何融合的一些问题,受西田几多郎影响的哲学流派被后人称为“京都学派”。

▲嶙峋的樱花树

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世间一切都只是概率而已,人基于对世界的随机性观察,产生对世界的认识。每个人的认识都是一原材料,哲学思维其实就建筑师,把各类原材料建造成了一个个漂亮的房子,有些部分如屋顶是负责遮风挡雨的,有些部分如卧室是负责休息睡觉的,有些部分如厨房是负责补给能量的,有些部分如地下室是负责封锁祕密的。

之四 奈良佐保川上的樱海

▲佐保川上一片樱海

这只是奈良天王寺站前的一条普通小河,在我去奈良公园的路上,经过这座桥,之后又折了回来,真是一条不起眼的无名小河呐!后来才知道叫佐保川,被深深埋在漫天的樱花里。河两岸人很少,有些路人拍个照片,就匆匆的走了,他们应该已经看麻木了。我问过一个日本友人,日本哪些景点樱花多?友人说,哪里都有,不用做攻略,现在算是明白了。

▲樱花隧道

一路走来遇到不计其数的庙宇神社,也欣赏到许多旁若无人盛开的樱花,不是景点,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中。“菊与刀”只是代表了日本民族性格一个维度,从另一个维度来讲是“樱与庙”,追求刹那与永恒的共生,追求个人与宇宙的统一,这个时候世界是你的一部分,还是你是世界的一部分,已经不重要。

之五 梦中的莫奈色调池塘

▲池塘中的锦鲤 一

这片叫做莫奈之池的小池塘简直美的令我目瞪狗呆,不知道什么时候被谁先这样命名,真的很像莫奈笔下的油画风格。这并不是人有意制造的,在1999年,当地一位花卉养殖者,把周边的杂草拔掉,在池里种上睡莲和浮萍草,之后居民把鲤鱼放到了水池中,从那时起,这片池塘就开始被慢慢地研磨和发酵,而大自然这支画笔从未停歇。

慵懒的睡莲、交错的荷叶、悠然的锦鲤、清澈的湖水,那么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水中的倒影交给一年四季的变换,湖面的光影交给东升西落的日月,湖水偶尔泛起的波澜,可以触碰到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这样的元素组合下,无法想象怎么会不美。这样一个藏在深山的地方会火遍整个日本,体现了人们对美的一种追求和品味,清秀、淡雅、天然的韵味透露出中国彩色水墨画的意境,恐怕美浓的宣纸,也无法表达这样的气韵。

▲池塘中的锦鲤 二

并不是所有世间的美丽,都会被人幸运的发现,而一切又都发生的恰到好处,2012年一位叫做荣马智太郎的业余摄影师,以这个池塘为背景的摄影作品,获得全国大奖,让大家知道了这个池塘的存在。“莫奈之池”这个名字也是网友论坛里聊天的时候,随口讲出来的。

▲池塘中的锦鲤 三

既然起名叫做莫奈之池,就不免让人想起西方印象派的风格,日本社会对莫奈的风格极为熟悉和喜爱。莫奈在《日本装的莫奈夫人》作品中,他的妻子卡米尔就穿着一身红色和服;《吉维尼花园的日本古桥》中描绘的就是莫奈家自己的花园,而这个小池塘,几乎完美再现莫奈的作品《睡莲》系列中的意境。

到这里的路线是JR岐阜站→岐阜巴士中转站12号站台→乘坐岐阜板取线的洞戸栗原车库方向→洞戸栗原车库下车→乘坐板取ふれあい巴士→あじさい园前下车→徒歩150m到达 。就是想证明这个地方到底有多么的偏僻啊!

之六 岐阜夜晚的魔幻活动

在这个夜晚,我看到一些颇具魔幻色彩的场面。每年岐阜当地4月第一个周末,伊奈波神社都会举行例祭,恰好被我碰到了。

▲万众期待的彩车

天色渐暗,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群围观,彩车缓缓来了。彩车看起来很重的样子,抬着走的时候已经很慢,拐弯的时候,需要耗费很大力气,先放下去,然后一群人换个姿势,然后拐弯拉过来,之后再抬起走,有的时候拐弯会拉过,因为大家一起发力,无法控制好力度,就反复调整。

彩车上有位应该是神职人员或者当地德高望重的前辈,在彩车实在调整不好的时候出面指挥一下。车上木偶小人扭来扭去,演奏的声音咿咿呀呀,彩灯左右飘摇,一群人被彩车的力量拧得东倒西歪,有点挺滑稽的场面。

▲童男童女演奏队

当天一共有四台彩车,每台彩车都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分别叫若戎车、清影车、安宅车、踊山车。在清影车里,祭祀时这些精美的充满雕刻和刺绣的神舆、山车、花车、屋台等物件,代表山川河海,人们认为神灵就附着在这些地方。有一个演奏小团队,无论外面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只管演奏,即使车歪斜的快要倒了,他们也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旋转彩车

在经过每个路口的时候,彩车会被转好多圈,转的越快围观群众越嗨,群众越嗨转的越快,车上向人们洒下彩色花瓣的瞬间,现场氛围达到了高潮。现场每个人都穿着日式的传统服装,在路口的时候会有朗诵表演,应该是在吟唱着经文,每个字音拖的很长,优美的童声回荡在街头巷尾,伴着凉风感觉很是惬意。

▲神社门口的神童

神社的侍童一个人站在神社门口,就截住了人流,所有游街的人群和队伍到他跟前开始折回。我微笑示意给这个哥们拍个照片,他一直不停地向我鞠躬,我反复示意他不用鞠躬,拍个照片就好,他说好的,然后就又鞠了一躬。

▲彩车集结在神社门口

经历过反反复复的折腾,在万众瞩目下,最后一辆彩车被抬到神社前,像列队仪式一样,之后开始新一幕的大戏。他们在用跳舞的方式讲述一场战胜邪恶的故事。当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开始讲话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四处找点小吃填肚子,吃完正打算走人的时候,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很多花轿,不同的团队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在领队喊著口号的带领下又出现了,整个活动掀起二次高潮。

▲众人抬轿

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队伍,走到一半就停在了路中间,然后一个一个脱掉衣服,肢体动作极其夸张的开始跳舞,那场面就像斗舞大会。这是不是在跳大神?日本神道教并没有什么经书神谕,主要是靠神社和祭祀活动为载体。神仙平时住在神社里,祭祀活动不仅是在祈福,也是人与神交流的一种尝试,在向神仙表达感谢、崇敬。

▲美女号子手

有的花轿上有俩美女,象征性的指挥着轿子往前走,主要是在鼓舞士气,类似于赛龙舟时敲鼓的人,两位美女领着大家在喊著一些什么口号,我也听不懂,整个队伍不走直线,走成S形,等快冲向人群的时候紧急刹车,开始又朝另一个方向冲过去,故意在挑逗围观群众的神经。队伍移动到神社门口会折回,迎面遇到刚上来的新队伍时,两队人马就开始斗舞,互不相让,一时间现场好不热闹。

▲人群中的小姑娘

一直以为祭奠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庄严肃穆的,是十分需要仪式感的,同时也要讲究礼数的。之前也仅知道“高山祭”,没想到遇到了“岐阜祭”,颠覆了我对祭奠的看法,整个城市都要被这场闹腾的祭奠活动掀翻,简直是非常传统的斗舞大会,那场面我能想到来描述的词就是狂欢节,真的领略到许多跟平时不一样的日本文化。在这个夜里,人生即是狂欢。

之七 白川乡的傍晚很安静

▲白川乡的傍晚

在一片山野里,有几户人家,几座茅草屋,这里就是白川乡。

我在傍晚来到白川乡,这个真正久仰的地方,也是唯一一个提前定住宿却被告知已客满的地方。这里距离高山一个小时车程,虽然到达时已天黑,我还是爬到了半山腰上,只为拍一下合掌村的全景。合掌村像个世外桃源一样,在那里的时候不觉清奇,回来后愈发感觉不可思议。如果说高山以传统文化而知名,那么合掌村就完全以自然环境而令人印象深刻,让人心不能不静下来。

▲传统民居合掌造

回去的时候夜已深,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凉风习习,溪水潺潺。走在乡间小路上,没有几处的灯光。一边是静谧沉睡着的村庄,一边是英姿挺拔著的树林,只有散落几家经营温泉的木屋亮着灯。远处群山连绵不断,直到与天际模糊在河流尽头,模糊了的树林与白雪相间,犹如一幅泼墨山水画。我挤在一张青旅的上铺,小屋子里有12个床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期待着赶紧睡一晚再出来。

▲苍山负雪

此前进白川乡的路上,就看到穿越层层的山峦和隧道,群山环绕的白川乡,有一种远离喧嚣宁静悠然的静谧感,这里的时间仿佛都比外面慢很多,宛若日版的世外桃源。这天下午所到的另一个叫郡上八幡的小城,也给我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我还是喜欢这种东方式的田园生活,满足了人关于隐居的所有幻想。

▲水墨画般的山峦

这里的人仍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地的种地,捕鱼的捕鱼。不过我来的季节,还不是这里最美的时候,每年1月到2月中旬,下雪的季节里会有亮灯仪式,雪落满了屋顶,那个时候应该是童话王国的样子。当然,春天和秋天也有不一样的景色。

合掌村的建造,没有用一颗钉子,春夏秋冬,都风景美如画。这里有大大小小的“合掌造”建筑共100多栋,建造于300年前,大约江户至昭和时期。这些建筑全部由木制而成,茅草盖于顶上,屋顶呈人字形,如双手合十一般,因此得名,主要是下雪时避免堆积,好让大雪滑落,屋顶的茅草每隔三四十年就要翻新一次,翻新之时村民都来帮忙,场面颇为壮观。

遥望远方高山峡谷溪流,山体肌理褶皱,蜿蜒于峰峦树石之间的溪水时隐时现,风景美不胜收,此地于1995年列入全国文化遗产,这片地方走完要五六个小时。如果进到几个大户人家的大屋子,例如和田家、长濑家、神田家等,现在算成是人文博物馆,才会收取门票,而在整个村子四处走走是不需要门票的。

我只进到了和田家,进门需要换鞋,光脚的话地板有些凉,门票记得是300日元,不算太贵,毕竟牛肉串都要500日元一串。木屋内完全还原当时人居住的环境,一些生活起居用品都还在,一楼是起居室、厨房、浴室,有两层小楼,可以拾阶而上,二楼作为贮藏室,阁楼是三角型的屋顶搭成的小屋,能摸到大大的木梁。从屋内往外看也别有一番风景。

▲窗外的世界

和田家是当地最大土豪,家族历史也源远流长,最早始于战国时期1573年,历代家主都以“弥右卫门”为名,并在江户时代以火药的原料硝石贸易而发家。这个大木屋的建立,是因为当时二子三子要分家,但村子里已经没地方盖房子,当家老大只好把房子造大,一大家子20多口人挤在一起。如今和田家除了展出空间之外,依然有居民在里居住,传统风貌保留的很好,可以说是当地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合掌屋。

回到了故乡,人的心会有改变,但樱花没有变化——纪贯之。

这句话刻在某家小店外,当时没有看懂,就觉得有点美,后来请教了日本友人翻译了一下字面意思,雅致一些的版本是——悠悠羁旅客,问君可曾知;故里梅花发,幽香思旧时。 出自于著名的《百人一首》,这本书江湖地位相当于我们的《唐诗三百首》,汇集日本七百年以来100首和歌,这句是其中的第35首。和歌是日本的一种诗歌,由古代中国的乐府诗经过不断日本化发展而来。

之八 平安宫红枝垂樱之夜

▲红枝垂樱与笛声

如果讲到赏樱,平安神宫的红枝垂樱可谓是京都之最。自下而上看,红枝垂樱主干高耸入云,又漫天撒下,像一张粉红色大网,在微风下摇曳,让夜空更加魔幻;由近及远看,像一团团的火焰围绕在湖四周,夜里彩灯加剧这种效果,倒影瑟瑟令人怜怜,感觉就如梦境般。在这样的美景下,人们并没有驻足,而是缓缓地往前走,因为前面还有更美好的事物。

▲梦幻般舞台

是一场很多人等了一年的表演,这场LIVE SHOW叫做红枝垂樱音乐会,在平安神宫的夜晚。怎么会有人想到这样来设计场景?于漫天红枝垂樱的环境下,将湖心处作为舞台,利用各种颜色的灯光,在栖凤池水倒影的映衬下,仿佛凝结空气,当尚美馆中佐藤和哉篠笛响起之时,恰好下起毛毛细雨,樱花、神宫、湖水、灯光、音乐,一切仿佛都停滞了,原来笛子的声音是如此的悠扬啊,其意境顶级摄像装置都无法还原,像一幅不真实的画。

▲平安宫外的樱花

尽管我已经感叹过多次,但是在平安神宫身临其境的感受,再次令我哑口无言。日本位于东端极地,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几乎切断了她所有的交通,北方寒冷闭塞,开放的只有西南部,也就是说日本不是流通地带,是真正的终极之地,这可能是日本人遇到什么文化,总想把它发挥到最极致的原因。

▲一台无所不能的印表机

话说回来,这场演唱会的门票,是我在印表机上买到的,它就放在7.11便利店里,你看起来它是一台印表机,可以影印和列印数码照片,实际上是一个哆啦A梦的百宝箱,可以买到各种票,演唱会、体育赛事、电影票、主题公园票、巴士票,还有户籍证明书、缴纳保险等,承担日本社会中方方面面的便民服务功能,这些都是在日语版情况下。我编了个日本名字输入进去,搞到了票,如果在中文版本下,则只有影印和照片列印两项,列印一张照片要30日元,这类功能要是移植到手机上那不得了,类似现在支付宝做的事情。

之九 奈良啊!让人心融化的地方

奈良和京都是两座古城,奈良比京都小很多,人口比京都少很多,但奈良是比京都还要古老的古城。奈良最大的不同是奈良公园的小鹿,小鹿仿佛是天上神物,下凡到了人间。京都一天逛不完,需要多逛几日,奈良一天能逛完,然后还要再逛一天,再逛一天,再逛一天….

▲温顺的小鹿

奈良公园一年四季有不同风景,春之晨夏之曙秋之暮冬之夜,不知都会是怎样的?那些著名景点,东大寺、春日大社、兴福寺都在奈良公园附近,或者说就在奈良公园里,融合在一起,草地、湖水、小山、古寺还有穿著者不同时代风格服装的姑娘。很多从国内来奈良旅游的姑娘在奈良公园喂食小鹿,你可以来这里捡个媳妇儿带回去。

▲青灯下的小鹿

奈良与宁波有着许多不解之缘。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2009年7月18日至8月30日期间举办了“圣地宁波——日本佛教1300年之源流”展,并出版同名书籍。日本奈良时代将佛教定为国教,不少日本僧侣曾在宁波参禅修佛,很多工匠、瓷器、丝绸和书画都被从宁波带到日本。很久以前,日本人对天朝上国的想象,都是从宁波开始的。当年丰臣秀吉试统一亚洲建立“佛国”时候,也是计划以宁波为都,继而占领印度,结果连朝鲜都没搞定。

▲奈良公园中盛开的樱花

奈良是一个很小的城市,目前人口30余万人,却是日本历史上不可忽视的千年文化之都。在《三国志》中有记载“邪马台”这个名字,这个地方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奈良大和地区,因为大和发音是yamato,就是邪马台,但还存在争论,因为有其他地方发音也是yamato,比如九州山门地区。

以前,日本学者并不晓得历史上还有过“邪马台”这样一个国家,某天看到陈寿写的《三国志》,才发现有这么回事儿。不过“邪马台国”被认为是日本国起源,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邪马台国是个母系氏族,女王叫做卑弥呼,被明帝曹叡封为“亲魏倭王”,并授其金印,这是公元239年的事情。那年日本内乱,卑弥呼统一了日本各村,当时日本几百人都能叫一个国家。卑弥呼在位七十多年,是一个神祕的传奇人物。日本历史上可记载的两次日食就发生在卑弥呼时代,这不就是日本神话中天照大神躲进山洞里的时期吗?

卑弥呼属于魔法系英雄,利用巫术来统治臣民,《三国志》中将其称之为“鬼道”,卑弥呼三个字的发音用日语读出来的意思就是女巫师。无论如何,“上古”、“鬼道”、“女王”仅这几个词,就足够让很多人疯狂迷恋。

▲小鹿的地盘

今天的奈良小鹿仍被奉为日本国宝。小鹿像使者一般被“神化”了,据说这里的第一只梅花鹿是公元710年建立春日神社的时候,从鹿岛请来的仙鹿,当初建御雷神就是骑鹿而降守护子民,因此人们认为鹿是神仙的使者。当然,一开始人与动物并不是那么好相处,于是出台规定,1637年前杀死一头鹿会被判死刑。

▲热情的小鹿

道路两边可以买到小鹿仙贝去喂食小鹿,你向小鹿点头鞠躬,小鹿也会向你点头鞠躬,印象深刻,从人类行为来解读,那是在有礼貌的鞠躬。过马路的时候,小鹿也遵循着绿灯行红灯停的规则,在这神社寺庙林立的道路旁,小鹿仿佛有种与人相通的灵性,如果不亲眼见,实在无法体会其中可爱神奇之处。不过也要注意安全,喂食小鹿时可能会被咬到手指,每隔几分钟就会听到有女生惨叫声回荡在幽静的奈良公园中。

作者简介:天天,游记作家,目前就职于上海某金融机构。2006年开始单车骑行生涯,29天骑行川藏线,此后国内曾骑行海南岛、云南、青海、台湾等地,国外曾骑行美国、寮国、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地。已出版《半城花开——日本东海道骑行游记》、《单车遇见台湾——环岛骑行笔记》、《走起,车轮弟》,曾受到中央电视台、旅游卫视、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新浪网、凤凰网、搜狐网、中国西藏网等数十家媒体关注报道。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