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正文之前」

如题,对于日本的旅行,其实于我个人而言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了;本是计划去年出行,一是想避开国人的旅游旺季,二是正好年年寒暑假会约上桌游的朋友在大阪交换留学一年,但是到头来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搁置;而又恰巧今年七月初的时候,算计著月底闲而无事,所以这个旅行计划又被重新提了起来,在天气炎热以及国内旅游旺季的顾虑和如若不去今年很难再有空闲时间,而如此计划将被再一步搁置的威胁下,我选择克服烈日和高温,果断买下了机票;于是乎这次的旅行虽然早已准备,攻略也早已有雏形,但是从决定到真正出行,也不过十几天的时间,连签证的时间都卡的正正好(淘宝上已经来不及办理,找了朋友认识的旅行社,在出行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拿到了签证),但是这次烈日下的行程,终究还是开始了。

说起日本这个邻国,可谓是毁誉参半;他给国人的印象和影响实在太过于复杂多元,既有近代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恶行,也有战后经济的辉煌;既是舶中华文化而去,又自成一体而对现代中国持续文化输出;有着眼花缭乱的电子天堂,也有大隐隐于市的神社鸟居;有人说日本人性格压抑、处世冷漠、行为教条,但是夏日祭典上的游行队伍和烟火大会又是如此热烈奔放…总之而言,这个和我们文化同源,地域相邻的国家与民族,拥有着和我们风格相异的生活环境与处世法则,在钢筋混凝土下,更多的古蹟与习俗被保留并延续;我们置身其中,些许可以找到些熟悉的影子,但是更多的是古老的东方文化与近代明治维新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我于2019首次来到日本,这一年也是令和元年。

入境与抵达之交通

自由行初到日本,其实最头疼的不是语言,而是交通。

与国内不一样的是,日本经济繁荣的时期较早,在公路交通尚未发达之际,日本就开始了大量的铁路交通建设;而早期的国营铁路因为历史原因和体制弊端,也早都变为了私营;所以日本铁道的分类不是以城市地铁和城际铁路来区分,而是以不同的铁道公司来区分,以JR在大阪而言,既有JR大阪环状线沟通大阪单座城市,也有JR奈良线以及一些其他线路来沟通大阪与其他多座城市;而不同的铁道公司,不同的铁道线往往错综复杂,例如大阪梅田地区就有数座铁道站台,这些站台不是叫梅田就是叫大阪,诸如大阪站,梅田站,阪急梅田站,西梅田站,西梅田站等等,总之以我一介凡人,初来乍到怎么都得走错几次路,至于我那在大阪的朋友,我一直认为他对日本铁道交通的了解程度仿佛有神仙加持。

如上是日本铁道交通的大致情况,在日本,绝多数的出行方式都可以选择铁道交通,只有在京都这座城市的时候,可以通过市营巴士也就是公交车来完成各个景点之间的沟通;对于交通的查询,建议下载两个app,一个是大名鼎鼎却被封杀的谷歌地图,还有一个就是换乘案内;前者可以查询到各种出行方式以及路线,既可以查询到公交和铁路路线,也可以查询到步行路线;后者相当于是铁道交通专用,区别在于后者可以查询到更精确的时间以及票价等资讯,因为日本的电车遵守时间相当严格,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误差,所以如果预估时间和计划能力非常强,在做攻略的时候理论上是完全可以精确到分钟的,当然了,旅行而言更大的是不确定性,谁会知道自己会不会沦陷在宝可梦中心或者玩具反斗城,或者是路边的扭蛋机跟前呢。

既然是关西地区的行程,那么我们着陆的地方毫无疑问是关西空港;在整体的行程上,我们计划了京都·大阪·奈良·姬路四个主要城市,其中在京都和大阪停留,奈良和姬路均是当天往返;到达关西空港之后,我们选择首先直接抵达京都,使用的交通工具是JR京都线的特急列车,也就是HARUKA;通过这个特急列车,我们可以在80分钟内直抵京都,票价是2250日元,但是如果在视窗办理一张叫做icoca的储值卡,那么这个特急列车票就能以1600购得,虽然是捆绑消费优惠,但是这张icoca储值卡的用处非常大,这是由JR公司发售的储值卡,办理的时候需缴纳2000日元,其中500日元是押金,在离境时或者不需要时可以退卡,退卡需要220日元的手续费,如果卡内储值不足220日元,则将卡内储值扣光,无需额外费用,卡会被收回,500日元的押金退得;因为退押金时卡片会被收回,所以我选择的是将卡留下作为纪念,因为卡片全日本通用,下次赴日也就可以继续使用;icoca卡片的使用和国内的公交ic卡类似,但是不一样的是,首先这张卡没有城市限制,即刚刚所述:全日本通用,其次这张卡的储值既可以消费铁道交通和公交车,也可以在便利店作为付款消费,也可以在一些连锁的定食屋(例如 松屋)进行付款消费,但是使用这张卡进行交通消费的时候,没有任何的优惠,能算得上是优惠的仅仅是捆绑购买HARUKA特急票;至于交通优惠,例如一日通票等,其实对于我这种性质行程,除了京都市营公交的一日通票,其他没有太大的优惠和实际意义,故在此不多做赘述,京都市营公交一日通票,则会在后文提到。

对于每天的乘坐交通的感受而已,我的个人建议是如果初次自由行且一点日语基础都没有,还是有必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日语知识,倒不用学到足以日常正常交流的地步,只需要了解一下最基础的五十音图以及最基础的日常寒暄语以及单词即可;起码在公交车和电车上,知道广播里哪一句话是报站,哪一句话是寒暄,哪一句又是提醒,如果一点基础都没有或者这些都分不出来,听报站和站名实在是痛苦;在谷歌地图的京都公交车导航上,所有的站名都是写作日语发音的罗马字组合,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日语基础,再来看这一串串不是英语的英文字元,对比著站牌上汉字的书写方式,掌握和比对起来还是很快的。

「京都站及周边」拉面小路·京都塔

抵达行程的第一站京都之后,我落脚于与东寺相隔一条马路的民宿,虽说是民宿,但是其实是一个实行自助入住的小公寓,公寓虽小,冰箱洗衣机以及独立卫生间等一应俱全,最让我满意的是浴室部分可以单独隔开,通过墙面控制通风变为烘干,将洗完的衣服挂在里面,形成一个烘干衣服的单独小空间。

落脚之处与京都站这个大型交通枢纽仅有十分钟左右的步行时间,虽然是个交通枢纽,但是站楼建筑本身也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景点,站楼建筑本身是一个开放式建筑,在站楼较高层的位置可以俯览京都最高的建筑即京都塔全貌,而京都塔作为京都地区的地标建筑以及最高的建筑,花费一定的门票价格也可以登顶俯览京都城市,票价并非特别昂贵,但是其景色却是绝对值得登顶的。

在京都站建筑之内,包含了商场等设施,在南北通路的10楼,有一层楼的拉面店,唤做拉面小路,据说在这层的所有拉面店都是日本有着一定名气的老店,每家店门口都有热情的店员在招揽顾客,其中有一家店门前排队的顾客永远都是多于其他店铺,由于不想排队加上出来乍到,哪个都是尝尝的心理,虽然多次光顾拉面小路,但是一次也不曾进入那家人气最旺的;每家店门口都有自助点餐机,点餐付款后拿着机器里吐出的餐券一类的凭证交由店员,这里的付款方式除了现金还可以使用上文提到的icoca卡,支付宝和微信却是不能使用。

如果和国内的消费相比,日本的饮食消费绝对是算不上便宜的,结合整个行程的饮食水平来看,京都的吃要比大阪吃的贵,像我这种胃口大一些的,每一餐的消费都在100人民币左右,一个面的套餐或者一个定食套餐加上个把小菜,都差不多要这个价格左右,除此之外就是矿泉水的消费了,无论是路边自动贩卖机还是全家、7-11等便利店,价格都在110-130日元的区间,换算下来即是大约6-7人民币,差距还是有的。

除此之外,由于住在京都站周边,所以在闲逛的途中,发现了一些大隐隐于市的寺庙与神社;由于古城的格局在京都有着相当完好的保留,所以京都的民居普遍都是风格比较古朴素雅的一户建,中间穿梭著很多和古城街道宽度相一致的道路;有一种说法里提到,如果在京都旅游,可以抽出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出来,不去打卡景点,而是漫步在京都的小街巷之间,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触和发现;虽然我没有如是留足单独的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但是不管是晚间出去觅食也好,徒步去京都站也好,抑或是单纯散步也好,多多少少京都站以南一片小范围的居民区道路我还是摸熟了的,其中就不乏一个后文将要提到的,也是京都极为著名的千本鸟居所在地—稻荷大社的一个分社,这里面也树立著两个红色的鸟居,只不过相比游人如织的稻荷山,这里的鸟居与其说是冷清,不消说是一种藏在烟火气之间的宁静与内敛,树立在每天居民往来之间的鸟居以及每天往来于鸟居之下的居民,这才是烟火气中京都的样子。

「鸭川以东」平安神宫·八阪神社·清水寺

正式进入京都景点打卡部分;作为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名气的旅游城市,京都大大小小的景点实在太多了,我的朋友和我说:没有五天,京都是玩不尽兴的;而我感受下来,如果仅仅是景点打卡,没有一周往上的时间,还是不能够尽兴;诚然,此中多多少少有着很多的主观见解,但是,如果仅仅是对京都匆匆一瞥,实在是未免可惜了。

平安神宫、八阪神社以及清水寺都位于京都的东边,即在古京都护城河鸭川之外,三个景点大致呈南北状分布,从京都站附近可以使用市营公交抵达附近,之前有提到京都的市营公交一日通券值得购买,一日通券的价格为600日元,而单程公交的票价为220日元,所以稍微计算一下,如果当天需要搭乘3次或者3次以上的市营公交,那么就可以就近找一家便利店,直接向店员购买此券,不会日语或者英语不好的情况下,直接告知Kyoto bus one day pass即可,因为就我实际体验而言,在大型车站和空港以及国人经常扫荡的药妆店之外,平时很难有中文翻译可以依靠,普通的日本人英语水平和我这个初中水平也是半斤八两,即便是会一些英语,日式英语的特有发音也足以让你思虑好久,所以更多的时候我是依靠初中英语加上一些简单的日语单词和占很大比例的肢体语言完成沟通的,仅有一次店员告知我饮料中含有酒精,我们双方持续了好久的沟通依然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无奈之中我掏出了手机翻译软体,切换成了日语输入法才完成了沟通。回到三个景点的所在地,八阪神社是我第一个到达的景点,神社本身是个开放式的景点,里面有着日本神社典型的建筑和结构;神社主体部分有着相当的人流量,但是绕开神社继续往深处走还有一些零散的、称不上是独立景点却处于这个景区大范围内的小公园,离开八阪神社往平安神宫步行一些距离也有一座规模相当的寺庙,在这些地方的人流相对来说少很多,而且在这些地方也能看到规模相当,风格地道的日式建筑。

平安神宫位于八阪神社北部一公里多的地方,虽然烈日当空,还是选择了步行;途中不仅经过且进去参观了一个规模相当的佛教寺庙,还遇到了一个门头很小,却是古色古香的地方,走近发现门牌上写着【花园天皇墓】,出于好奇心,走进门内,起初两边树荫遮天蔽日,透出一丝凉爽的气息,但是越往内部走越来越阴森,步道不宽且幽长无尽,直到我发现我走的路上布满了绿色苔藓,蜥蜴成群爬过脚底才意识到这条路已经不知道多久没人走过了,出于敬意(其实就是胆小),于是作罢返回,没有留下一代天皇坟冢的照片,更没有亲眼目睹,对于没有亲眼目睹,略觉可惜。

回到道路上之后继续顺路北行,可以看到一座很大的红色鸟居,根据规模和新旧程度而言,应该是后建成的;平安神宫虽然作为京都数一数二的大神社,其修建于明治时期,历史并不能谈得上悠长;在川端康成的「こと」中描写了旧京都的很多风物,其中描写京都三大祭之一的时代祭的时候就有提到,时代祭的队伍从京都御所出发,抵达平安神宫作为终点,虽然纪念的是桓武天皇平安迁都1100年,但是平安神宫却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平安神宫的规模较之其他神社可以说是相当的大,进门之后是一片宽阔的广场,广场由三面建筑包围环绕,正殿里游客仅能游览很小一部分的内容且殿内禁止摄影,透过隔离围栏,可以看到神社内部依然在进行着神道教的相关仪式,故隔离游客应该是防止游客影响仪式的正常进行。在京都所有的景点里,平安神宫是我第一个决定相当不错的景点,可能是天气炎热的原因,八阪神社的人流貌似并没有走到平安神宫来,所以广场虽然不是特别特别的大,但是因为人少却显得相当开阔;红色的宫殿建筑配上蓝天白云,是值得一来的景点。

从平安神宫出来之后,我们搭乘公交车往清水寺方向走,上文提到,三个景点呈南北状分布,八阪神社位于中间,平安神宫位于北部,而清水寺则位于二者南边。

清水寺的格局在一个小山坡上,抵达清水寺需要爬一个坡,与其说是坡,不如说是两边开着商店的小商店街;在清水寺的周边,还分布著诸如二年阪之类的街道类小景点,建议可以一并游览,至于有着相当名气的三十三间堂则和清水寺附近的南禅寺一样被错过,两个景点据说都不错也都是我事后得知。

平安神宫是我第一个觉得不错的景点,而清水寺则是我第一个觉得遗憾的景点。倒不是说清水寺本身差劲,是因为首先清水寺的主体部分清水舞台正在整修,这个最重要的部分不能目睹实在是遗憾;其次在清水寺里遍地操著汉语的游客,实在让我恍惚间回到了国内假期的景点,超越八阪神社的拥挤度应该是源自于清水寺开运樱铃在国人心目中神圣的地位,当然了,我也抱着买铃铛的心思而来,却被身边汉语导游告知铃铛得每天早晨来抢,现在早已卖光,于是作罢。由于清水寺位于小山丘上的地理位置,其实从清水寺眺望京都城区的视角非常不错,于是在游人遍布,主体整修且买不到铃铛的清水寺,我拍完一些照片后便返回,算是打完了卡。

「幕府将军与天皇的行辕」二条城·京都御所

京都作为古时的平城京,虽然城市主体向东有所平移,但是总的来说,今日京都所在即平城京所在;来京都旅游,二条城与京都御所也是避不开的两个景点,虽同为统治者曾经的行辕或者宫殿,两者如今却成为了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景点。首先来到二条城,同样通过京都市营公交可以抵达景点门口,作为幕府将军的行辕,如今的二条城需要购买门票进去游览,门票的价格也并不便宜,但是可以使用微信支付;也许是运气实在不佳,二条城的一个主殿也在装修,但是除了装修的建筑之外,其他的部分并不影响;主殿旁边是一座日式的山水庭院被较为完好的保留,庭院内部无法进入仅能在围栏之外一览;再往内部走有一座石头筑成的基座遗址,遗址上面是曾经的京都天守阁,说到天守阁,本次行程还将会看到姬路城天守阁以及大阪城天守阁,三者性质其实差不多,都是或为军事目的,或为城市管理目的而筑城建阁,只不过姬路城的天守阁是完好储存下来的,大阪城的天守阁曾经毁于战火,而后用钢筋混凝土重建,其中还有电梯可以使用,而京都的天守阁则只剩下一个基座遗址而不复见阁楼本身。

总的来说,二条城除了高大的城墙,日式风格的小花园以及天守阁基座遗址以及在大修的主殿之外,没有其他太多的内容;有人将二条城比作南京的总统府,我觉得这个比方不无道理,但是光是一览城垣遗址以及筑城的格局和气势,也是值这个门票价格的。

二条城作为幕府行辕被开放作为景点,而京都御所如今仍然是作为天皇行辕而不被轻易开放,如若是向进入京都御所进行参观也不是不可以,需要根据京都御所的开放时间来提前预约进入,而且据说是不需要门票的,当然作为初次来到日本,整体的行程总的来说还是走马观花的,所以我们并没有能够进入御所参观,仅仅是绕御所外围步行了一圈。

京都御所位于京都市中心的一片公园之内,公园里非常的清静,除了一些在树荫下椅子上乘凉以及骑着自行车穿过的本地人,游客是少有的;据说京都御所虽然位于京都市中心,但是这片土地依然归日本皇室所有,而日本皇室以及天皇作为当今日本国家形象的象征,不消比喻为吉祥物而言,如今依然持有着一些地产,京都御所便是其中之一。同样是川端康成「こと」中描写京都时代祭的部分,写到祭典队伍便是由御所出发,穿过御所前宽阔的大路;这条大路实际步行起来的确非常宽阔,路面铺满了石子,长度也足有五六百米长,四周树木环绕,尽头是御所正门;我走在京都御所门前的大道上,头顶上的团云飘过,太阳被遮住而后又再出现,光是步行这条路的时间,这个过程就重复了两次。围着御所外围走了一圈,御所的墙算不上高大,配上宫内透出来的一些树木和天空的白云,倒也是一番风景;宫墙墙根处有一条水沟环绕,炎炎夏日之下依然有年轻的工作人员在疏通和管理著,附近有一辆警车会不定时的持续巡逻,想必是天皇下榻之处,怎么都不能懈怠。

「于淀川岸的花火大会·京都番外」天神祭

大阪天满宫神社


7月25日,是日本三大祭之一的大阪天神祭的祭典日期,作为日本三大祭之一,大阪天神祭分为三部分,即陆渡御,船渡御和晚上的奉纳花火;当然了,祭典在大阪,而我们在京都,还好两者相距不远,新快速电车仅30分钟的车程就能抵达大阪,所以制定了当天于京都往返大阪凑一下天神祭的热闹,故作「京都番外」。

祭典的第一部分从大阪天满宫神社开始,下午两点半时,神社已经挤满了祭典参与者和当地和非当地的游客;据说日本的祭典大多是因为古时候瘟疫肆行,人们认为是妖灵作祟,于是组织祭典来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其实这个说法或者说这个做法,与其说是完全迷信,不如说他还有略带科学的一个层次在其中,从科学一点的角度来讲便是通过祭典来组织大家活动筋骨来达到增强抵抗力的目的,像同样三大祭之一的京都只园祭,祭典持续整个七月份,而且祭典时人们热情之高涨,活力之四射是非常壮观的,故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增强抵抗力的目的并非不能实现。

因为祭典规模之大游行范围之广,周边的道路都实行了交通管制以配合祭典有序的进行;祭典队伍首先在天满宫里进行一系列的仪式,作为外国游客,既不精通日本文化,也非对神道教仪式哪怕是略知一二,所以这些仪式固然是看不懂的,只能觉得祭典活动非常热闹,祭典参与者非常的卖力,现场的观众非常多,既有当地居民,也有像我一样的外国游客,总之神社内部水泄不通,异常拥挤;祭典的队伍非常长,参与人数众多,看起来像是分了很多个板块和方阵,每个板块和方阵均是先于神社内部进行仪式,而后由天满宫正门走出,根据祭典规划路线一路走去,从谷歌地图上来看,路线相当之长但是几乎都是在淀川岸边,终点即是船渡御的起点,于中之岛附近。作为游客我肯定是无力在烈日下跟随队伍绕淀川而行的,我和绝大对数游客一样,挤在了天满宫正门口的一条小路上看着队伍方阵一个个的走过去,我随手拍了一些视讯剪辑成了上面这个15秒的小视讯,里面也包含了小部分的船渡御镜头和一些烟花镜头,由于小路两边也是游客成群,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档的我自然无力变换多样的角度拍摄,只能在同一个角度拍著一个个不同的方阵。祭典队伍规模相当之大,络绎不绝的祭典参与者著不同风格型别的日本传统服装,既有尚懵懂的小朋友一脸懵的行走在队伍中,也有不少花甲之年,或骑马,或步行的长者,男女老少皆在队伍中可循,一个个队伍走出天满宫就持续了数个小时,可见人数规模之大。

上文所述,祭典队伍由天满宫出发,终点是船渡御的起点,即淀川中之岛附近的岸边,由于我到达中之岛比较早,发觉中之岛的游客少的出奇,沿岸的草坪尽是可以落足及坐下的地方,于是我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后开始面对淀川发呆,不知多久之后回头发现此时的中之岛已经挤满了人;虽然在我提前到达了中之岛,但我原本的想法是提前找地方看晚上是烟火大会,由于我没有事前把情报看彻底,直到后来我和我原本准备在烟火大会碰头的大阪朋友沟通之后才发现,花火大会的观赏点并非在中之岛附近,由于人数众多,公共交通已经依赖不上,于是乎开始往淀川南北向河段开始步行,途中遇到几条沿岸道路已经由警察封锁,只得无奈绕道,当然这是船渡御之后话了。

船渡御大约六点左右开始,一知半解的我看完觉得应该是由几艘大型的游览船组成的船队,船上坐满了不知道是预约购票还是其他途径获得上船资格的游客,在船上祭典成员的带领下和岸上以及桥上的游客们欢呼致意,岸上和桥上的游客也一起回应,场面相当壮观;船队的船身上,都贴满了横幅和标语,由于今年恰好是令和元年,德仁天皇新即位,于是出现最多的标语即是「恭祝天皇陛下御即位」;此幕其实一直持续到天黑之后到花火大会,船队依然在淀川河中游行穿梭,为了在天黑前赶到花火大会的观赏地点,看了一会之后我便开始动身,殊不知更大的噩梦正在前面。

淀川河的流向在西边时呈东西向,到东边之后有了个90度的转弯便呈南北向,我们所在中之岛在东西向段,而花火大会的观赏地则在南北向段;及至我赶到南北向段,那里早已人山人海,人多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烟花还没放之前,大家都缓步往前方挪动,烟花只要一升空,大家都驻足下来,耳边便充满了尖叫声和「すごい」的呐喊声,烟花着实是壮观的,主要分为南北相隔不远的两个集中燃放点,颇有相互相应的感觉,或是你方放罢此方登场,也有两边同时绚烂的时候;烟花着实绚烂,人流也着实的多,本想着和朋友碰头自然无法实现,而且在人群中时,由于巨大的人流量,手机一直处于一个无讯号的状态;烟花持续两小时不到之久,我一边缓步向前挪动,一边跟随人流驻足欣赏夜空绽放的烟花,不觉间走到了管辖区的边缘地带便想着走出这个拥挤的地带,等我走到铁丝网前才发现,我所在的整个管辖区内已经被完全封锁了,外面是更加人山人海的人群想要进来,以警察控制不住的速度在翻越铁丝网入内,而里面的我当然也想出去,但是看到外面丧尸般的场面,还是作罢了。

花火大会于晚上8:50分准时绽放出了压轴的一组而结束,压轴的最后一发烟花绚烂无比,以足以照亮大地的星空来比喻丝毫不夸张,结束之后我们开始向外围走出;本是计划搭乘JR到大阪站坐电车回到京都,却发现不仅一路上充满了疏散的警察,就连电车也晚点了七十多分钟且站台口已经被堵的不行,终于有手机讯号的我开始向本想着碰头却没碰上的朋友联络,询问他此处还能怎么到大阪站,他在得知我所在之处电车已经瘫痪的时候毅然建议我们步行至大阪站,大约三公里;同时由于他也本准备在我们的下一站搭乘电车,看到上游电车无望,他也只能步行,而我们双方的终点均是大阪站,就这样,时隔一年不见的我们,没有在花火大会上遇上,却在花火大会结束之后迫不得已步行离开的路上碰头了,路程虽是不远,但是我经历了一天步行洗礼的双腿已然感觉将近极限了,回到京都之后开启微信步数,三万七千步。

纵观天神祭及其奉纳花火,人拥挤是首先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除了祭典之热闹,花火之绚烂,拥挤之间的井然有序也是不可忽视的;在非政治性质的重大活动中封锁诸多交通干道以及人群中无处不在的警察和通译人员,训练有素且熟练的确保著祭典的顺利进行。

「于京都大阪的夏日偶遇」只园祭·盂兰盆节

其实除了特地赶去大阪参加了大阪天神祭之外,在某一天回住处的路上,还偶遇了同为日本三大祭之一,即京都只园祭的后祭游行队伍以及大阪池田,我朋友住处附近的小型盂兰盆节舞,一行能遇到三个大大小小的夏日祭典,也算是幸运了。

京都只园祭贯穿了整个七月份,我所遇到的并非只园祭最重要的前祭部分;虽然仅是整个七月间的次要祭典之一,所经过的主干道依然实行了交通管制,我本想搭乘市营公交回去,道路却被封锁了,略有懊恼及十分好奇之时,道路那头开始了敲锣打鼓,祭典队伍随之出现,缓缓而来。

祭典队伍皆是素衣,也混杂了从小朋友到老人,但是好像都是男性;队伍的规模虽然没有天神祭那么夸张,但是也绝非能说不大;队伍前后都有警察开道和疏散,可能是后祭加上下班高峰期,道路并没有严格封锁,而是仅仅跟在祭典队伍后面缓行,场面井然有序;沿路过去,能看到很多为祭典队伍设定的临时补给摊位,有免费供应食物和水分,祭典人员可以随意拿取;我在沿路看了一会后搭上了紧跟着队伍的市营公交,也算是在队伍后头跟着队伍一同前进,直到一个旁边有个小广场的十字路口,队伍转进广场开始跳舞,公交才得以向前畅行。

大阪石桥地区的盂兰盆节舞是我朋友在住处附近发现,问我第二天有没有兴趣过去看看,我欣然说当然去看看。

盂兰盆节同为日本传统节日,在很多日本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有出现;我所去的这个是一个地区举办的小型活动,来参加的大多都是附近居民而言,还有一些附近大阪大学的外籍留学生,所以怎么也谈不上拥挤。活动的形式是中间高台上擂鼓且播放歌曲,下面的人们跟着歌曲随意跳舞,虽然说没有特定的舞蹈规矩,参与的也有很多并不是精通此舞蹈的人,但是在大氛围的带动下,大家怎么都能跳出动作相对一致的盂兰盆节舞;由于我的朋友是上外和阪大的交换生,专攻日本文化领域,所以他向我一一讲述播放歌曲的来源,基本上都是一些描述石桥地区古貌生活的歌曲,正当聊著,歌曲画风一变,开始播放动画一休哥的主题曲,现场的气氛也达到了高潮;因为是地方性的小规模活动,所以传统歌曲播放的同时也会播放一些通俗歌曲,一休哥主题曲凭借著广泛的知名度以及适合的节奏出现,自然不足为奇。在跳舞人群的周围,也有很多当地居民开设的小摊,或娱乐,或美食,三五成群的调皮年纪的小男孩奔来奔去,这样的生活气息还是很美好的。

「小千代之红与禅意之绿」稻荷大社·醍醐寺

说起京都,伏见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想必在很多人的心中足可以成为京都的象征;就算是不知道千本鸟居的大名,电影「艺伎回忆录」中小千代清澈的双眼和她奔跑着穿越的红色长廊也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去伏见稻荷看一下小千代当年穿越的红色便是我对于千本鸟居最初的期待。

搭乘电车到达稻荷站,出了站台对面便是稻荷大社;尚未进入神社,就有一座巨大的鸟居树立在门口,据介绍所说,这座巨大的鸟居是由丰臣秀吉捐赠的。走入神社,作为拥有着基本上来了京都必来打卡的千本鸟居的稻荷大社,人流并非天神祭时淀川边的摩肩接踵,但也绝非谈不上少;从神社大门行至神社主体部分,人流虽然往来络绎,但是真正的参拜的人实在不多,大多的游客都和我一样,大致游览过后直奔后山而去,都迫不及待的去寻找千本鸟居,而后打卡,拍照。

不出所料,刚进入千本鸟居区域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拍照的地方,在神社广场上看起来不是很多的人流量,一旦挤在更小一些的区域内,就不是那么稀稀散散的了;由于鸟居全部建在稻荷山之上,抑或说是满座山上但凡能游客不醒之处皆有鸟居,于是为了能看到人稍少些的鸟居,我选择了在三十多度的晴天之下向山上爬去;爬山的痛苦,特别是大热天爬山的痛苦一直是我出去玩儿的时候无法避免的痛苦,爬了相当一段距离之后游客并没有一定的减少,但是能够在山腰俯瞰到京都城市景观了,这是自清水寺之后我又一次再京都附近的山上俯瞰京都城,作为古城,他没有CBD和天际线,放眼望去尽是一片两三层的楼房错落优质,色彩淡雅而不黯淡,也是可以称得上一番风景的。继续向山顶指示牌的方向往上爬,此时身边的游客都已经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了,就算是西方棕发碧眼的小姐姐,也是汗流不止,顾不得风度了;登山的道路都是从鸟居之下穿过,阳光斑驳于树叶鸟居之间,红绿相衬而成一番景色,直至又爬了相当一段距离之后,游客开始减少,路边被放置著小鸟居的石碑和护理雕像开始逐渐增多;据说稻荷神护佑著农业和商业的欣欣向荣,而狐狸作为稻荷神的使者,在这山野之间倒是随处可以见。大型的鸟居或密集,或疏散,也有的独自立于那儿,上面都用黑色的汉字书写着某某某株式会社及某某某人,又及昭和多少多少年,平成多少多少年,仿佛是每一个鸟居都诉说著一段故事。旁边树荫下,山野间,被放置于石碑,被供奉于稻荷神雕像前的小鸟居也是随处可见,他们看起来被随意的放置,却也被一丝不苟的写上某某年及某某人的名字,堆垒排布间也是一份份的虔诚。

如果说伏见稻荷山上那小千代奔跑着穿越过的、游人如织、漫山遍野的红是足以代表京都这座城市的色彩,那么醍醐寺里日式庭院中透出丝丝禅意的绿则可是足以与之红相映成的东方禅意之绿。

作为一个不是那么知名的景点,醍醐寺所信奉真言宗在国人所熟知的佛教中也不是那么的知名,真言宗认为佛是保佑不了任何事物任何人的中心思想可能与很多人心中的佛祖大相径庭;其实我本对醍醐寺没有太大的兴趣,相比于稻荷大社的千本鸟居,实在是不值得一提的景点,但是实际上,醍醐寺的庭院是我这辈子至今唯一震撼到我的园林;我拥有苏州园林的年卡,大大小小的苏州园林我都曾逛过待过,但是从未有过这种震撼。

醍醐寺出售著并不便宜但也谈不上十分昂贵的门票,且分为三部分进行游览;我首先进入的北边的一部分即是震撼到我的日式庭院。剪票之后首先来到一座建筑物门口,唤做本堂,进入本堂需要脱鞋,首先参观的是日式建筑的内部,这个建筑的内部被较为完好的储存,虽然有些部分限制进入,但是足以一览建筑内部的风格;在建筑内部兜兜转转之后,通过走廊来到一个小门口,刚跨过小门在抬头的那一刹那,如前文所述,我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住了。

恕我不能用相机记录下这份震撼,这张照片我认为仅能表达一二;刚入庭院部分就有工作人员示意,只允许拍摄庭院部分,不允许进入建筑内部拍摄,哪怕是在建筑内部拍摄庭院也不允许;这个规定使我略觉惋惜但也只能遵守;其实透过和室的几何结构作为前景,以庭院郁郁葱葱的绿色和蓝天白云作为背景,是作为摄影师的我一直有看到且梦寐以求的画面,虽然不能拍摄,但是我还是进入了和室,寻找到了堪称完美的角度,只能用肉眼饱览了。

庭院内没有太多的游客,好一段时间才会出现一组,面对如此景色,我也放下相机和揹包,在走廊上坐了下来,院内清风吹来,外面的酷暑倒是没有侵入这里,不用空调和电风扇,这里也倒是非常凉快。

出了北边这一部分,我向东边这一部分走去;东边这一部分是作为寺庙的主体,里面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五重塔,五重塔可以说是日本代表性的佛教建筑了,其实在我住处一墙之隔的地方就是京都东寺,东寺里面也有一座规模相当的五重塔,当时把落脚之处选定为东寺旁边也是因为想方便好好逛著逛这个景点,但是谁曾想东寺和二条城还有清水寺一样,五重塔正在修缮,实在是无缘东寺了。

东部景区内将寺庙的性质完好的储存了下来,里面依然有拿着扫把刚打扫完哪一间佛堂的僧人,僧人行走于路上,游客若是迎面而来都会点头致意,这是区别于国内寺庙景区的和尚的。五重塔再往前走是一个小湖和一座小阁楼,据说此地在秋天之际,是赏红叶的好地方,也因为此,此地在秋季人气爆棚,但是面对如今隐藏在绿叶蓝天之下的朱红色阁楼,与其说是冷清,倒不如说是一片清静。

景区的最后一部分即南边的一部分是一个展览馆,馆内有个老奶奶,当有游客进来时会热情相迎,而后安静的坐在那边;由于游客实在稀少,馆内可以用绝对安静来形容,但凡发出那么一点点的声音都会觉得唐突。

「やまはやま」嵯峨岚山·观光小火车

「やま」在日语中汉字写作「山」,意思即如汉字。在电影「海角七号」寄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书信中,笔者也曾如是也到「やまはやま、うみはうみ」,大致意思应该是山是如此,海也依然如此,里面透著因为战败和恋人分离的无尽伤感。

作为十天行程里唯一一个雨天,被嵯峨岚山正好赶上了;说到观光小火车,其实岚山值得搭乘的电车类交通工具有两种,一种是众所周知的嵯峨野观光小火车,在JR站出口就能看到观光小火车的入口,买票,等车,上车,观光,一般中途无人下车;在我搭上观光小火车仅穿过一个山洞之后,天气就飘下了毛毛细雨,虽然在观光小火车内不是很受影响,但是随着雨势逐渐变大,还是影响到了我后面的行程。小火车的终点站是龟冈站,正如售票员所说,龟冈站并没有特定的景点值得游览,周边是山,不远处是一片类似于山中小镇的居民区;由于购买了一个小时之后的回程小火车,除了拍摄一些不远处雨中小镇的照片之外,也只是在站内逛了逛纪念品商店和扭了几个蛋以打发时间。

除了嵯峨野观光小火车,岚山地区的岚山电车即岚电是我朋友建议我搭乘的,购买了一日通票后可以逐站下车抑或是在感兴趣的站下车,沿线附近有很多的小寺庙和小景点,通常没有游客,值得一去。但是这个计划被逐渐变大的雨势所劝退,留下了十足的遗憾。

除了嵯峨野观光小火车,岚山地区的天龙寺值得一去。作为和醍醐寺类似的庭院,我游览天龙寺当天首先是游客太多,其次是天气不是很理想,所以倒是觉得效果和体验实在不佳;由于要急着去赶观光小火车,天龙寺我也仅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瞥。

总的来说,岚山地区的一天是整个行程中比较遗憾的一天,虽不如「やまはやま、うみはうみ」背后的伤感那么深刻强烈,雨中山间雾霭氤氲的景象倒也是徒增忧伤,留下遗憾;但是话又说回来,尽善尽美的旅程实在少之又少,此次的遗憾且留给下次弥补。

「林深见鹿」奈良公园·奈良小鹿🦌

自岚山地区的行程结束,所有京都的行程也告一段落了,住处也由京都移动至了大阪,奈良的行程便是由大阪至奈良当天往返完成,因为将太多的时间耗费在了奈良公园这个较大的范围内来看小鹿,所以又错过了唐招提寺,也算是接踵而至的第二桩遗憾。

传说日本的始祖天照大神骑鹿而来,而日本最早的政治中心也建立在奈良境内,奈良城更是古时的平城京,所以论历史的悠久程度,奈良足以与京都媲美,但是论景点的丰富程度却要比京都逊色一些,可是奈良有我心心念念想去看的小鹿,这个是京都在我心目中怎么也无法企及的。

从奈良站出来向前走不远,就能逐渐看到那些傲娇的小鹿了,因为我拥有着去过很多次动物园的经历,所以传说中可爱的奈良小鹿在马路上信步,排泄,抢食,咬衣服(我因为买了鹿饼也被咬了衣服)这些行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果不其然小鹿在视线里出现之后,就连我这个鼻炎患者也能闻到一股动物特有的,怎么也谈不上香的味道,画面自行想象;一路向奈良公园中心走去,路上尽是些被小鹿吓哭的小朋友们,我边走边拍,小鹿因为散养也并不怕人,所以我边走边拍,边拍边摸,一路走到了东大寺下;东大寺的门票相当昂贵,游客也不少,于是我舍弃了买票进入的想法,虽然事后听说东大寺内部还有些看头,但是我倒不是特别懊恼,因为空出来的这段时间我不仅拍了小鹿也买了鹿饼喂了小鹿;喂小鹿绝非谈的上是有趣美好的体验,当鹿饼到我手的那一刻,无数的小鹿便已围了上来,背后的小鹿更是开始顶我,面前的小鹿开始尝试咬我的衣服,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快选择了妥协,以最快的速度将鹿饼分发之后突出重围,那些小鹿倒是像没事人一样头也不回的走开了。

离开东大寺附近,为了拍小鹿和摸小鹿我一路闲逛,途中走到了若草山登山口附近,虽说是登山口,但是大多数的游客仅停留于半山腰的的游览处,由于山坡坡度倾斜较大,爬上山腰需要费些力气,山腰亦可以俯览奈良城,特有的倾斜角度也因为透视原理而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除了东大寺外,奈良公园里还有个春日大社在我的打卡之列;春日大社作为神社,有着和其他神社一样风格的建筑,神社之外有很多小的石头灯笼,排列整齐而密集,其间有很多小鹿或探头探脑,或休憩不动,在这个环境里的小鹿倒有一些神祕之感,仿佛正是眼前的这些鹿当年驮来了天照大神,使得大和民族在此繁衍生息。

「天守筑城记」姬路城·大阪城

上文所述,此次行程其实我到达了三个曾经的天守阁,其一是异毁不复重建的遗址,位于京都二条城内,故不再赘述;剩下的两者便是姬路城与大阪城了。

顾名思义,姬路城位于姬路市,大阪城位于大阪市,两者相距一小时以上的电车车程,当然也是分为两天的行程,因两个相同又相异,故归于一章叙述。由于姬路城是完整储存下来的建筑,大阪城是毁于战争重修的建筑,故先行叙述姬路城。

话不多说先上图系列,姬路城位于姬路市的中心区域,由于姬路城正对姬路站,所以从姬路站出来之后可以一眼看到道路镜头的姬路城。第一眼见到姬路城,我觉得建筑的颜色也好,风格也好,还是十分符合我的审美的,无论是天守阁也好,还是城池格局也好,十分具有欣赏价值;进入姬路城范围之内,我选择直达目的:登顶天守阁。由于上文提到,姬路城的天守阁从丰臣秀吉的家臣修筑以抵御德川势力开始,一直保留至今,所以阁内结构布局仍然是木结构的,进入也需要脱鞋,然后一层层的通过狭窄陡峭的楼梯往上爬,夏日的阁楼内部并没有空调,但是站在视窗吹进来的自然风非常的凉爽;因为筑城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军事需要,尽管其后并没有用来真正抵御德川军,但是和传统军事城堡的结构一样,阁楼的视窗并不大,而后期可能是为了保护或者其他目的,视窗也有一些绳子铁丝之类的东西,所以想透过视窗拍摄外面的景色并非易事,我也只能通过长焦,尽量避开遮挡物勉强拍摄。

站在姬路城天守阁上无疑也是可以俯瞰姬路市的,传闻丰臣秀吉死后其子继位,德川家康出兵攻打位于大阪城的丰臣政权,于是丰臣秀吉之前的家臣来到了大阪西边的姬路市筑城以准备抗敌,故而有了现今的姬路城;姬路城和一些传统的日本城堡一样,天守阁位于高地的一个角落,其下城墙蜿蜒,墙下有鸿沟作为护城河;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城不同,日本的城,仅是代表城堡,而城堡之外,辐射著一大片的居民区,于是中心城堡既作为军事中心,也作为政权的政治中心统治和管理著其下区域。

姬路城的游览也分为两部分,除了天守阁之外,旁边还有个小庭院,买票时如果买通票,仅比单个天守阁的门票贵40日元,换做人民币足以忽略不计;天守阁另一半的庭院本身并没有什么引人瞩目的,但是从这个角度拍摄和观赏天守阁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庭院之内还有一个室内长廊,廊内有一些展览和介绍,也不妨进去走一圈。

至于大阪城天守阁,由于是重修,所以阁内不仅有空调还有电梯;听说,大阪城天守阁的重修已经无法达到复原天守阁建筑本身的地步了,重修的意义仅在于景观的重现与保护。如今重修的大阪天守阁内,是一个具有一定博物馆性质的建筑,有许多史料的展览,大部分的展览是不允许拍摄的,比起姬路城天守阁,大阪城天守阁的史料和文物的丰富程度足以对的起和姬路城相当的门票,因为由前文所提到的那位在大阪大学做日本文化专业交流生的朋友陪同,所以也有幸能听到滔滔不绝的介绍;在他的陪同下,我完整的游览了所展示的文物及史料,也听到了一些日本历史上的小故事,比如丰臣秀吉与「茶茶」的故事,更是在回程飞机上川端康成「こと」读完时在书内读到。大阪城内所展示的文物中有很多战阵图,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发生在德川家康围攻大阪的「冬之阵」和「夏之阵」了;据说德川家康在攻打大阪的时候,于冬天将大阪城团团围住,开始逐步蚕食,直到那天夏天才发起总攻将之攻克;此时丰臣政权由丰臣秀吉的儿子掌握,丰臣政权从此也告别了历史的舞台。

「捂住钱包」宝可梦中心与扭蛋机

理论上,十日行程的景点至上文业已完结,但是我想了想,在终章之前还是得为我钱包沦陷的几处地方单独提起一章。

众所周知,日本不仅是旅游的天堂,更是购物的天堂,很多的药妆店和奢侈品店都配备中文向导以应付国人超强的购买力,由于我是个男性单身狗,对于药妆没有一丝丝的需求,于是在药妆店我草草结束了帮没有代购的任务后猛扎进电子城,与此同时的还有宝可梦中心和街边随处可见的扭蛋机跟前。

其实遇到扭蛋机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我有被扭蛋机打败的软肋;在我大阪住处附近,我的朋友带我逛了一家电子城的负一楼,负一楼里充斥着ps4,switch,扭蛋机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东西,在京都岚山地区路边的扭蛋机里也有很多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小玩偶(如上图1所示),这些扭蛋机200日元到500日元一次,于是我不仅借着消化硬币的借口,还在破币机上破了好几张1000日元的纸币,统统投进了一台台各异的扭蛋机里;至于switch的游戏卡带,比电子城全新卡带更有吸引力的是中古商店里的一排排中古卡带,其实全新的游戏卡带价格和国内淘宝相比并没有优势,但是中古卡带的价格优势是显然存在的,例如上图「哆啦A梦·牧场物语」卡带为例,足足比国内的价格便宜了60人民币。

至于宝可梦中心,在京都和大阪都有开设,由于我童年的暑假不是哆啦A梦就是神奇宝贝,所以进入了宝可梦中心之后无数童年回忆浮现了上来;宝可梦中心里有卖很多很多关于宝可梦的任何东西,玩偶,文具,扭蛋(又是扭蛋),揹包,衣服甚至是内裤和袜子,但是衣服的尺码和玩偶的种类有限,很多时候难以找到自己非常喜欢的却又很适合的东西,但是这种地方,置身其中已经足以幸福。

其实说到在日本的购买,除了药妆和奢侈品还有很多的选择,比如相机中古店里有成排的胶卷相机和胶卷出售,在日本的优衣库我也买到了很多特价处理,只要30人民币的UT,更是抢在国内上市前就已经把新海诚「天气之子」和「你的名字」联名UT穿上身,再包括国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上映的新海诚新作「天气之子」,日本也早已在电影院可以看到,但是这些东西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同样的是,只要不花点心思捂住钱包,总有你可以消费的地方。

「终章」下一次是放眼关东还是继续关西?

其实,我想说不仅是关东和关西,北海道也是我想去的。

总的来说,十天日本关西之旅还是仓促且走马观花的,在我制定攻略资讯我的朋友都时候,我朋友和我讲,京都这座城市没有五天玩不尽兴,而我认为没有起码十天以上的时间,都是走马观花;无论是京都还是奈良抑或是除了购物和沦陷,只去了一个大阪城的大阪,多多少少都保留着遗憾;此次日本之行的范围仅仅是关西地区的四座城市,日本最大的城市东京也还未涉足,但是日本井然的秩序,清澈的天空,影响了不止我们这一代的娱乐文化以及和我们同根源的文化亲切感依然持续吸引着我,所以最后一天到达机场即将离开日本的我,也默默思考了这个问题:下一次会什么时候再来日本?是放眼关东还是继续关西?当然了,北海道也是我想去的。

本文仅以流水账式记录了此次关西十天的一些见闻和感受,片面之处及言语不周之处还望多多谅解;旅行的体验是无论文字还是语言或是画面都不足以概全的,若是能以此片面文字及影象凑巧帮助到想要体验或者将要体验个中体会以及读完此文的朋友,我就非常满足了;当然了,如有高见,不吝赐教。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