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安公园与神祕的阿纳萨齐和费瑞蒙人

科罗拉多西南部的维德台地是印第安人阿纳萨齐族(Anasazi)和费瑞蒙(Fei Meng Meng)人早期的定居点之一,他们于公元6世纪的时候来到这里,公元13世纪时突然离开他们生活多年的土地,集体迁徙到亚利桑那州 和 新墨西哥州 ,并从此再没有回到他们的家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背井离乡,是阿纳萨齐族人的历史之谜,已经深埋于地下,它留给后人的只剩下残垣断壁以及无尽的猜想,而更为神祕的费瑞蒙人甚至没有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任何痕迹。

摩门教徒在公元1858年发现了这个峡谷,并在公元1860代初期在此定居。1909年成立国家保护区,1919年改名为锡安国家公园 (锡安是古希伯来语,意为避难所或圣殿)。而科罗布(Kolob)部分在1937年被宣布为一个独立的锡安国家保护区,1956年合并至锡安国家公园 。
【提示】夏季最佳,游玩时间5天。
【门票:】是以车为单位,一台车25美金

锡安国家公园 (Zion National Park)位于犹他州西南部,科罗拉多平原(Colorado Plains)、大盆地(Great Basin)和莫哈韦沙漠(Mojave Desert)三地交汇处。面积广达590多平方公里,是犹他州第一个国家公园。其红色与黄褐色的纳瓦霍砂岩(Navajo Sandstone)被维琴河(Virgin River)北面支流所分割。著名特色有锡安峡谷(Zion Canyon)、白色大宝座、棋盘山壁群、科罗布拱门(Kolob Arch)、三圣父与维琴河隘口(Virgin River Narrows)。 锡安国家公园 是徒步旅行者和摄影师梦寐以求的目的地。千奇百态的岩层、数不胜数的荒野小径,独一无二的野生动物,无不召唤著那些寻求孤寂和灵感体验的游客,前往欣赏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锡安国家公园最初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 ,之后这里又沉入了河底,不断的火山喷发将火山灰一层层地铺在科罗拉多高原上,红褐色的砂岩就像是树木的年轮,标注著岩石的年龄。二十世纪初期,锡安的自然景色才开始被重视和传播出去。因为地处偏僻山区,游客难以到达,所以当地政府和运输公司合作开辟修建了直达附近城镇的公路和铁路,锡安才逐渐开始真正成为一个旅游的热点。到了2000年之后,每年的游客人次已经高达二百多万,尤其在夏秋旅游高峰期,狭小的锡安峡谷已经人满为患,不堪重负了,自然资源也被过多的破坏。所以从2000年5月26日起,每年3月至10月间游人不能开车进入峡谷,而必须乘坐公园提供的免费巴士入园,这样才有效地解决了交通堵塞和停车问题,而且更好地保护了植被,恢复了锡安峡谷的自然安宁。

峡谷两侧波浪般的岩石纹路,杂色交叠的岩石层层堆积,错落有致,巍峨雄壮,每经过一处,都会留连忘返于这些完全出自于自然的岩石艺术,眼前瞬息万变的峡谷、河道、和岩石风貌,让人沉醉于此无力自拔。

有人说锡安是耶路撒冷的一座山,进而把它演化成犹太复国理论的锡安主义(zionism)。其实这未免有点牵强附会了, 中国有个东京 ( 河南 省 开封 市), 日本也有个东京 ,此东京非彼东京 ,此锡安也非彼锡安。

锡安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景点~棋盘山 ,故名思义,整座山象一面巨大的围棋棋盘,线条纵横交错,整齐有致,满布整座白色的石头山背。白色的棋盘山 ,耸立在四周均为褐红色的山峰巨石之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身后那个半园形的凹窝叫白色大宝座(Great White Throne)。但我怎么看怎么不象个王座,不知道这个名字怎么叫出来的。

锡安公园方圆几百公里,是驴行者和攀崖者的天堂,但却是恐高症和老弱病残者的狱地。尤其是所谓的"天使下凡步道"(Angel Walk Down the World),与中国华山悬崖栈道不相上下,凶险无比,据说已有20多人在丧命。对我这种患有恐高症的人来说,只能望山兴叹,举手投降了。

"风语者"的故乡鲍威尔湖

鲍威尔湖所在地曾经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居住着印第安土著纳瓦霍人(Navajo)。纳瓦霍在印第安语中是"肥沃的土地"。他们是美国印第安人中人数最多的一支,20世纪晚期约有17万人。纳瓦霍人操一种阿帕切语,该语属阿萨巴斯卡语(Athabascan)系。它是世界上最难懂的语言。天缘凑巧,正是这种难懂的土著语在二战中发挥了超乎想象的作用,为美军取得太平洋战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提示】
建议驾车前往:从西部可走389号公路,再转入89号公路进入鲍威尔湖。从南部可直接走89号公路进入鲍威尔湖。从东南部可走98号公路,再转入89号公路进入鲍威尔湖。
【门票】免费。

【网络资料图】
纳瓦霍族现今拥有 美国 面积最大的纳瓦霍族保留地(Navajo Nation),横跨亚利桑那,新 墨西哥 和犹他三州,面积7万平方公里。保留地部族政府有地方自治权,首府设在 亚利桑那州 窗岩镇。
现在在 美国 已经有超过5百万印第安人,而且他们的人数还在迅速增长。这些印第安人很多都致力于收回他们祖先的土地,鲍威尔湖也许会再度成为纳瓦霍人的领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初期,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42年,当时的 美国 军方征召了2百名纳瓦霍族人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外族人能够听懂,所以美军用他们的语言编制了密码,并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Whisper)。作为 美国 海军的祕密武器,每个风语者都肩负著美军的至高机密,因此,他们也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每个纳瓦霍译电员都由一名海军士兵贴身保护,一方面确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译电员面临可能被日军俘获的危险时,保护者必须杀死他以保证密码不外泄。直到20世纪90年代,时任 美国 总统的 乔治 ·布什为健在的六名曾经历二战的纳瓦霍密码通讯员颁发勋章,高度赞扬了他们在二战期间为战争的胜利所做的杰出贡献,并表示这是迟到的光荣,这才使得风语战士得以被世人所知。2014年6月4日早晨, 美国 最后一位风语者, 切斯特 ·内兹(Chester Needs),因肾衰竭在睡梦中平静离世,享年93岁。

【网络资料图】
1869年5月24日,在美国南北战争中,失去左臂的陆军少校约翰·韦斯利·鲍威尔(JohnWesleyPowell),招集了与他志同道合的9个兄弟,开始了长达5个月的伟大探险。科罗拉多河流域是美国西部最神祕的区域,人们都认为大峡谷是不可涉足、无法逾越的天堑,因为河上险滩密布,河水湍急,悬崖峭壁上的岩石风化后坍塌在河流中,形成“石坝”。汹涌湍急的河水,从石坝和瀑布上飞泻而下,汹涌澎湃,轰鸣咆哮。如此险恶的地带,驾船航行,无疑是拿生命去冒险。鲍威尔和他的同伴们却知难而上。他们准备了四艘木船和够十个月用的食物、日用品和各种科考仪器,从 怀俄明州的格林河市起航,开始了惊心动魄,扣人心絃的旅途。在大峡谷的悬崖上,鲍威尔用一条胳膊攀爬,勘测记录整个流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理变迁,矿藏和植物的分布,各支流的经纬度,河流深度和长度;发掘收集矿石和化石标本,以及早期印第安人生活的遗蹟。他们的工作为十九世纪 美国 西部大开发立下了丰功伟绩。

科罗拉多河是 美国 西部的母亲河,它在美国西部的地位就如同长江与黄河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一样。这条河上有两座著名的大坝,一座是胡佛大坝,(为美国的第一大坝),另一座就是1956年10月到1963年3月,在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 交接处的科罗拉多河修建的格兰峡谷大坝。大坝高达216米,是美国第二大高坝,属于美国军方管理,可下到坝底的发电站参观。使被隔断的科罗拉多河上游形成了一个人工湖, 美国政府以早年在这里漂流探险的独臂少校鲍威尔的名字,命名为鲍威尔湖(lake Powell)。

鲍威尔湖是美国第二大人工湖,被誉为全美最美的人工湖。(面积6.5万公顷,长300公里,最深处170米)。墨绿色的科罗拉多河在红褐色的岩石下流淌。受科罗拉多河千万年的腐蚀和冲击的缘故,这里的红褐色岩石呈现一层层的波纹状,非常奇特。

1972年, 美国政府把格兰峡谷、格兰峡谷大坝、和鲍威尔湖合并,建立了格兰峡谷国家旅游度假区公园。在鲍威尔湖建立了水上休闲娱乐中心,各种奇形异状的红色砂岩、天然生成的石拱、幽深险峻的峡谷、蓝天白云下的万顷碧波、两岸沙漠中一蓬蓬骆驼草,映衬著蓝天白云下的万顷碧波、停泊湖岸边各色的船只房车,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自然风景画,吸引了每年来自世界各地三百多万游客。
可以坐游轮游览整个鲍威尔湖的景色,在蓝天碧水和红褐色的山石间穿行。根据游轮游湖时间不同,6小时至8小时。从30美元到70美元不等。
另处还有一种家庭游船。家庭游船设施超级齐全,白天可以乘船游行,也可以停下来垂钓,晚上还可以在湖边上露营。不过就是价格比较贵,每天租金300美金到400美金左右。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原本灰色的天空乌云密布,太阳慢慢落下,喧嚣一天的鲍威尔湖渐渐安静下来。我们也离开鲍威尔湖前往佩吉小镇。

明天,去羚羊峡,今晚住佩吉小镇汽车旅馆。

89号公路上生死一念间的马蹄湾

马蹄湾(Horseshoe Bend)属于纳瓦霍原住民保护区,是科罗拉多河一截U形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的一小段。马蹄湾在佩吉小镇前面4公里的地方,就是89号高速公路的旁边一个观景点。从停车场到景点还要走1.6公里的细沙路。往前去就见大地突然消失了,突兀之处是300米垂直向下的断崖,绿色的科罗拉多河围绕着红色的马蹄状岩石,蜿蜒流淌出270°的转角,构成气势滂沱的无敌奇景。
马蹄湾与羚羊峡谷很近,车程20分钟,一般都是两地一起玩,现在成了中国人趋之若鹜的旅游点。
【提示】马蹄湾、羚羊峡谷都没有厕所。
【门票】免费

马蹄湾震撼霸气。断崖下清澈的河水在下方流淌,随后又随着山谷的蔓延不断向前延续,再加上时不时吹来的风,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放松。这里的风景美得就像画卷一样,当然也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欣赏到这幅美妙的画卷。要一窥全貌,就要去到悬崖边,而悬崖边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稍不留神,后果不堪设想。据说已经有数十人在此失足掉落。最近一次发生在2010年7月25日,一位希腊游客不幸坠崖身亡。

纳瓦霍印弟安人因祸得福的羚羊峡谷

羚羊峡谷(Antelope Canyon)是北美最美丽的峡谷。位于亚利桑那州北部附近的纳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也是纳瓦霍部落公园(Navajo Tribal Park)之一。
老一辈的纳瓦霍族曾将此地视为静思与圣灵沟通的栖息地。整个羚羊峡谷的经营权属于当地的纳瓦霍印第安人。纳瓦霍人口口相传,这一带以前是羚羊栖息地,峡谷中时常有羚羊出没,羚羊峡谷一名由此而来。峡谷处在常年干涸的河道中,分上羚羊峡谷(Upper Antelope Canyon)和下羚羊峡谷(Lower Antelope Canyon)。
【提示】
最佳时间是每年的4月-9月,羚羊峡谷的所有区域,只能强制性的通过导游带领参观,导游都是当地的纳瓦霍人,需联络相关机构和向导提前预定。谷内拍照不许用闪光灯!

上羚羊谷在纳瓦霍语中称为Tse bighanilini(意为有水通过的岩石),由于谷地较广、且位于地上、交通方便、价格便宜、所以一般游客只能去上羚羊峡谷。要进入上羚羊峡谷,都必须搭乘保护区的大型四轮接驳车,不充许私家车入内,也不充许步行入内。
当中午阳光透射进两段幽深宁静的峡谷时,光影的魔幻就开始释放出无与伦比的魅力,将全世界的摄影爱好者都引诱到这块袖珍的狭小天地里,沉迷其间不能自拔。据说世界上最贵的价值500万美元的摄影作品就诞生在这里。
现在已经被美国地理杂志列为地球上十大最奇特的地貌之一。
【上羚羊谷门票】
分普通的1小时团和摄影的2小时团,前者35刀一人,后者50刀一人。 两者都需另加8刀纳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区保护费。

下羚羊峡谷在纳瓦霍语中称为“Hasdeztwazi”(意为拱状的螺旋岩石),下羚羊峡谷隐藏在脚下地缝之中十分神祕。入口仅有一人宽,与地面同高,远看无法辨识。进入后急降约50米,需要爬金属楼梯深入地底,中途还可能需要靠一些绳索才能走完下羚羊峡谷,某些 通道 不足人高,由于其进入的难度比较高,所以一年中有9个月不开放。即使开放也只针对持有证件的专业摄影师。
1997年8月12日,有12个游客(其中有七位法国游客,两位美国游客,还有两位英国游客和一位瑞典游客)。在没有纳瓦霍族导游引领下擅自进入峡谷中。谁知当天在十英里外的上游下了一场雨,在降雨后30到45 分钟内形成了暴洪,并直接冲到了下羚羊峡谷中,这12位游客在谷中避之不及,被突然出现的暴洪冲走,其中有两位的尸体一直没有找到。最后仅有一位28岁的美国游客因卡在岩架上得以生还。

羚羊峡谷以它独特的美貌,成为全美唯一的一个须要预定而且一票难求的自然景观。参观羚羊峡谷全凭运气,如果遇到天气不好,羚羊峡谷就必须要关闭,原来的预定就泡汤了,只能重新预定排队。
来到上羚羊峡谷。有很多游客散座在一座简陋的棚子下,按照预定的时间顺序排队。因为只有中午短短的一点宝贵时间,阳光才能透过山谷的几处缝隙照到谷底,所以要等到中午才开始放游客进谷参观,我们预定的是11点,也就是当天第一批入谷参观的游客。时间刚到,就有纳瓦霍人按名单指定我们上了谷内的接驳车,一车只许坐12个人,从上车到上羚羊峡谷只有五公里的沙漠地,上车没几分钟就下车了。上羚羊峡谷的谷口,实际上只是一条岩缝。岩壁高耸约有20米,导游们默契地在谷口前带领各自的小组分批进入谷内参观,因为上羚羊峡谷很小,长仅150米,宽的地方不过3-5米,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个人穿行。而参观者必须原路返回,增加了参观通行难度,因此不得不控制参观节奏。

来美国之前也没做什么功略,只在旅行社介绍的杂志广告上看到过关于羚羊谷的图片,一直不太相信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种颜色。直到我真的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才知道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决不是坐井观天的凡夫俗子想象得到的。

外面的地面相当的干燥,太阳晒得人面板发烫,但是导游告诉我们羚羊峡谷内没有任何的人工照明,只有透射进来的自然光源,而且人多,要想摆P0SE拍照很难,所以先在外面拍个合影才是明智选择。

导游在门口向我们交代了注意事向(英语,我们也没听懂,)后,带领我们从狭缝进入,因为我们是第一批,上羚羊峡谷内没有游客,让我们可以从容拍照,不过没有多久就笑不出来了,后一批游客进来后就开始拥挤起来。人来人往,容不得你慢慢构图,细细拍摄。只能咔咔随手而拍,结果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随手补捉的光影反而更加迷人。

上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其诡异的形状是柔软的红砂岩经过百万年的侵蚀形成。主要是暴洪的侵蚀,其次则是风蚀。季风季节常出现洪暴冲入峡谷,谷间狭窄通道将河道缩小,因此垂直侵蚀力也相对变大,形成了羚羊峡谷底部的走廊,以及谷壁上坚硬光滑、如同水波纹般的边缘。

上羚羊峡谷是纳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区的自然瑰宝,当初被美国政府强制迁徙到西部,在这块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的印第安人,万万没想到,这里藏着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纳瓦霍印第安人因祸得福,守着这块“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坐享其成,每年上千万美金滚滚而来,也不知当年那些驱赶纳瓦霍印第安人的白人后悔不?

刚进峡谷,所有人都惊呼起来,正午的阳光通过顶部缝隙倾泻而下来,射在红砂岩上,通过玫红色岩壁的多次反射、折射。由明到暗,由深到浅,赤橙黄绿青蓝紫,因不同的光合作用,形成梦幻般的色彩。犹如哈利波特魔杖变化出来的奇异宫殿,更象艾丽丝梦游的人间仙境。

进入了上羚羊峡谷,就仿佛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奇妙世界,令人终身难忘。羚羊峡谷在世界十大地质奇蹟中排行第二,同样的岩石,在不同的光照下会产生不同的色彩与质感,相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想象空间。移步换景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上羚羊峡谷的千变万化。

在中午阳光的散射下,上羚羊峡谷中梦幻般的奇光幻影。让我们拿着相机不知所措,尤如进了一场视觉大宴的殿堂,不知如何下手,此时就显出导游的重要性了,他才知道哪个拍摄角度最佳。听着导游的指点,我们才不负此行,拍到了几张今自己满意的Photo。走出峡谷后,我们十分感谢导游的服务,心甘情愿地付了小费,不多,5刀而已。

无尽的阳光,无穷的色形,带给人无限的遐想,每个人都按照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给它们取了无数个饱含诗意的名字。其实,我认为大可不比,往往无声处听到的惊雷更让人震憾,没有名字比有名字更让人心驰神往。

幽幽黄沙中,天外闪烁的梦幻之光,带着浪漫潇洒而来。碰撞在岩壁上,溅起朵朵浪花。让人见之如醉如痴,正当我们十分满足之时,导游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他告诉我们,上羚羊峡谷中真正最漂亮的"天使之柱",只有12.30~13.30这两个团才能看到。
好吧,留点遗憾,为下次再来给自己一个理由。

从仙境回到人间,心情还久久不能平复下来。

无数只脚印在沙地上留下了"到此一游"的铭记。

镌刻着印第安人前世今生的纪念碑谷


印第安人(Native American),是除对北欧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16世纪后,来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带给当地印第安人是毁灭性的灾难。据统计,殖民时期,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杀。 拉丁美洲的男性印第安人基本绝迹,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Mestizo意即混血儿),都是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性的后代。

【网络资料图】
在好莱坞所有影片型别里,只有一种是完全属于美国绝对产权的“原始股”,那就是西部片。
烈焰狂沙、广袤原始的西部、是美国人永远割舍不掉的情结。
黄沙漫天的荒野和凄凉的小镇、无法无天的牛仔和正义化身的警长、纯朴的印弟安人和原始的弓箭长茅、一望无际的大漠、幽深的峡谷、高耸入云的山峰、弯曲静谧的小溪、烈日炎炎的酷暑和风雪交加的寒冬、构成了美国西部大片的基本原素。而最能体现这些元素,并且放大它影响力的,就是被称为"美国西部象征"(American Western Symbol)的纪念碑谷部落公园。

纪念碑谷部落公园(Monument Valley Navajo Tribal Park),位于纳瓦霍印第安人保留区。

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为了开拓疆土, 美国政府把印第安人驱逐出祖居地。1830年, 美国政府通过《印第安人迁移法案》,规定东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迁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为他们划定的保留地中去,实行种族隔离和迫害。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绝大部分是偏僻贫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带。一个叫切罗基的部族,在被迫迁往奥克拉何马州的迁徙中,历时3-5个月,约4000人丧生,占该部族的人口的25%。这一惨剧后来被称为"血泪的审判"。印第安人长期遭到屠杀、围攻、驱赶、被迫迁徙等迫害的情况下,人数急剧减少。到20世纪初期, 美国只剩下30多万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直到1924年, 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宣布凡在美国境内出生的人均为美国公民。1934年, 美国又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新政,通过了《印第安人重新组织法》,允许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强迫印第安人放弃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况才有所改善。

纪念碑谷是科罗拉多高原的一部分,海拔1500m—1800m。面积为3万英亩的纪念碑山谷部落国家公园,横跨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 一线,纪念碑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河谷或山谷。它曾经是一块广阔的盆地,亿万年来, 地心缓慢而温和的压力不断抬升,使之成为高原。历经由风和水的腐蚀,在一望无际的沙谷地上,平空突兀起一座座形似纪念碑的孤山。

纪念碑谷部落公园不隶属国家公园管辖,而是由1957年成立的纳瓦霍族公园娱乐部管理。纳瓦霍族公园还包括羚羊峡及鲍威尔湖。可以经163号公路到达这里。

之所以称纪念碑谷为美国西部的象征,完全是拜西部片所赐。
1939年,当时纳瓦霍族的一位印第安头领,对来西部选择外景地的好莱坞大导演约翰·福特(John Ford),推荐纪念碑谷粗旷豪放的野性,约翰·福特实地考察后也为此充满阳刚之气的景色所震撼。随即在这块不毛之地拍出了西部片划时代的经典之作" 关山飞渡"(STAGE COACH)。又有人把它译作"驿马车"。影片在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公映后,纪念碑谷一夜间举世闻名。此后又有12部西部片在此拍摄。纪念碑谷成为美国西部片取景最多的外景地。同时也成了美州印第安人的代名词

为了感谢让纪念碑谷扬名四海的约翰·福特对纪念碑谷做出的特殊贡献,纪念碑谷里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观景点"约翰·福特的视点"(John Ford’s Point)。

此外,令纪念碑谷声名大燥的,还有以广告效应名列全球广告第一品牌的“万宝路”(Marlboro)香菸广告。
1902年,总部设在伦敦的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 英国菸草公司在纽约开设分公司,销售包括万宝路在内的品牌。但半个世纪过去了,万宝路的销路仍然不佳,说是惨淡经营也不为过,吸菸者中很少有人抽万宝路的,甚至知道这个牌子的人也极为有限。
1954年莫里斯公司找到了当时非常著名的广告人李奥·贝纳,李奥·贝纳并没有起用当时那些明星大腕,而是用50美金的代价,发掘了当时还在纪念碑谷一家牧场打工的青年达雷尔·温 菲尔德 (Darrell Winfield),在以纪念碑谷标志的三大孤峰的背境下,达雷尔·温 菲尔德扮演了一个粗犷不羁的西部牛仔形象,配上了此后风靡全球的广告语"哪里有男士,哪里就有万宝路"(Where there is a man,there is a Marlboro)。该广告一炮打响,第二年(1955年),万宝路在美国香菸品牌中销量一跃排名第10位,之后便扶摇直上。1955年,万宝路荣膺全美十大香菸品牌。1968年,万宝路单品牌市场占有率升至全美菸草业第二位。1975年,万宝路摘下美国卷菸销量的桂冠。80年代中期,万宝路成为世界菸草业的领导品牌。
在万宝路大红大紫的年代,纪念牌谷的名声也随即更加深入人心。吸引了全世界的好奇者蜂拥而来,只为一睹神奇的纪念牌谷和西部牛仔的真面目。

纪念碑谷谷内,现在还有大约300名纳瓦霍印第安人在此居家为业,而门票收入、充当导游带客游玩、售卖他们自己手工制作的工艺品,则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来源。这张照片是纳瓦霍大叔驾驶皮卡车行驶中抓拍的,有点糊了。

与美国其它国家公园都有平整公路不同的是,以马匹为交通工具的印第安人,并不需要硬邦邦的泊油路,在纳瓦霍族印第安人自主管理的纪念碑谷公园里,只有一条28公里的坑坑洼洼蜿蜒穿行于各色巨石间的土路,如果你不能忍受道路的颠簸,或者说你不能忍受烈日下的口渴难挨,那么你看到这块挂著桶装水的指示牌就知道有救了。man on horse 100/500 for—–100/500
man on horse the point tips are greatly appreciated (意为可以提供骑马和水的帮助,只需要支付小费100~500美金)。

纪念碑谷的"纪念碑"主要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最为多见,称为"台地"(Mesa),呈现出宽大的桌型,是岩石被初步侵蚀的雏形。这些风化石碑最高可至三百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每座台地又因其形态酷似某种物体而被冠以各种好玩的名字。 比如,这座台地就被戏称为"犀牛山"。

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城堡山"。

也可能这就是"万里长城"吧。

第二种形态被称为"孤丘"(Butte)。一般只有几十米高,经过千万年的风雨侵蚀,一些 平顶山 就变成了孤丘,周围空旷无物,只有少量的灌木植物,给人一种苍凉荒芜的悲情之感。是西部片中出镜率最高的地方。也是万宝路的背景中的"拇指手套山"(Thumb Glove Hill)。拇指手套山有东、西两座相对而立的孤丘,据说每年四月中的某一天,两座手套山的阴影会拇指对拇指、手套对手套。十分神奇。没想到中国道教千百年臆想的阴阳合一,竟会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得以实现。

剥落的石块,遍体鳞伤的痕迹,无不印证一个真理。顾影自怜、自命清高,岂不知"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悲剧往往就是从被妒忌开始的。

而最后一种形态各异的被称为"尖塔"(Spire)。是岩石被侵蚀的最终阶段,是纪念碑谷最美的景像,深受游客的喜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网上流传最广的"三姐妹"(Three sisters)孤峰。

尖塔中另外一种颇受游客顶礼膜拜是印弟安图腾柱(Totem Pole)。来此游玩的观光客无不虔诚的忻祷,愿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护佑我等凡夫俗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发挥自己的想象吧,看象什么。

"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宋·赵彦端《介庵词·新荷叶》词)。
许多年前,多灾多难的印第安人被逼迁入这个荒凉的悲苦之地。时光流逝,生命轮回。许多年过去了,大自然又馈赠给质朴勇敢的印第安人以无尽的宝藏。当残山碎石在霞光夕阳间展转变幻,晚风凄厉地在茫茫戈壁卷起漫天黄沙的夜晚,一个个孤独的山峰就开始用它那古老的语言,娓娓讲述起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将最原始的西部情传递给全世界,同时也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的人们,换取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

纪念碑谷的雄浑大气既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更为印第安人满怀敬畏地维护祖先留下的遗产而深表敬意,我们愿与他们一同祈祷,让大自然永保原貌,让美景永不褪色。

小插曲~花样百出的车牌

要说 美国人的广告意识是无孔不入,那一点也不夸张,就连他们的车牌也印上了各州名片标志。

佛罗里达州。

UTAH—- 犹他州 。 拱门国家公园。
COLORADO—– 科罗拉多州 。 大提顿国家公园。

ARIZONA—– 亚利桑那州 。 仙人掌国家公园。
NEW JERSEY—- 新泽西州 。 大西洋沿岸最美的海岸州。

美国的"世界第八奇蹟"拱门国家公园

拱门国家公园 (Arches National Park) 位于犹他州东部,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沙岩拱门集中地之一,面积309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峰1753米,最低处游客中心1245米。由于上亿年的侵蚀风化作用,大自然在这片土地上雕凿出世界上分布最密集的天然岩石拱门群。编入目录的就超过二千个,最大的景观拱门长达306英尺(93.3米),最小的只有3英尺(不足1米)。这些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拱门是自然沙岩,成因为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海水消失以后又经过了很多年,盐床和其它碎片挤压成岩石并且越来越厚。之后盐床底部不敌上方的压力而破碎,复经地壳隆起变动,加上风化侵蚀,一个个拱形石头就形成了。自1970年以来,已有42座拱门倒塌,自然界的新老更替,致使不断有新的拱门产生,老的拱门坍塌。拱门国家公园1929年4月12日成为国家历史遗蹟,1971年11月12日才正式成为国家公园。
【门票】10刀

从这条水泥道走进去就是拱门公园,与纪念碑的沙土路完全不同,公园里来回48里的景观道路连结所有壮丽的风景及各主要的拱门,但进去后要去不同的景点还是要走小径才能看见,而且会爬坡翻坎,很累的。 美国人对自然遗产的保护很严格,决不充许过度开发,景区内没有买吃的,必须在外面的小镇买好饮用水和干粮。公园入口处的检票口可以问工作人员要一份中文版的简介。

这次来西部真的是惊喜连连,刚刚才从纪念碑谷的震撼中平复下来,还在期待有世界第八奇蹟的拱门国家公园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自然奇观。没想到还没进入拱门国家公园,在公园门口就让我们欣赏到了上帝这个优秀的指挥家,在宏大交响乐前为我们安排的一场小夜曲。
平衡石(BalancedRock)是拱门国家公园另一个颇具盛名的景点。据说这个平衡石,在世界十大平衡石中排名弟九位,平衡石经数百万年的侵蚀而成,总高度约39米,其底座之上是一块体积相当于3辆大巴士、顶部是一块高达16.75米的巨石。底部石与顶部石并非相连的一整块石头,中间还有一个很大的石块,它看似晃晃悠悠不稳定,实则与基座达到了精准的平衡,历经风霜雪雨,屹立千百万年不倒。这块美丽的平衡石也是拱门公园的地标之一,许多风景明信片就有她的影子。

平衡石旁有一汪清彻的潭水,周围的沙岩石倒映在潭水中,潭水边几颗绿叶茂密的 大树 让我们的心情十分愉块。几天来,我们都是游走在茫茫戈壁中,见惯了黄沙漫漫,荒芜悲凉。今天,忽然见到绿树清潭,真有那种久旱逢甘霖,它乡遇故知的感觉。

从平衡石旁小道往里走是一片怪石区,公园内大大小小的平衡石有几十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都是看上去摇摇欲坠,但不论风吹雨打就是不会倒下来,大自然的神奇由此可见一斑。沿着一条沙石小径攀上一个山坡,山坡不高,大约有3里路,但是处处是乱石,路很难走。沿途一连串奇峰怪石排成一排,就象迎宾的欢迎队伍举著双手向万里之遥的来客挥手致意。

美国著名的西部旅行作家爱德华·艾比(dward Abbey)。17岁时只身探索西部时。曾当过这儿的公园管理员,他用来住宿的拖车就离此地不远。爱德华·艾比经典的散文"沙漠独居者"(Desert Solitaire)描写的正是拱门国家公园中的美丽风景。
爱德华·艾比及其创作,深刻地改变了许多美国和其他国家民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激发起许多人为保护地球家园而行动。在爱德华·艾比看来,行动比语言重要,所以他不断地重复一句话:"荒野的观念并不需要保护,它唯一需要的是荒野保护者"(The concept of wilderness in CUb does not need protection, but only wilderness protectore)。

刚刚还万里睛空,转眼间乌云密布,似乎马上就会大雨倾盆,实际上到我们离开时这雨也没有下起来。逆风站在小坡项向四周望去,一片荒凉,天苍苍,野茫茫,风潇潇,云幽幽。极目所见,长空寥廓,大千之间,人生中,世界如此广阔。

犹它州的天真的是有点变幻莫测,前一分种还黑云压城,这会子又云开雾散,等会儿还会天高云淡呢,见到这里有块牌子,猜想一定是个网红吧,不过这块叫做"立方体"(CUbe)的巨石下面是空的,在它身边拍个照,还是需要点胆子滴。

上坡的"路",实际上根本没有路,就是这些光秃秃的凹凸不平的石头地,又费腿又费鞋,要想看个好风景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背后的这条深沟一直通向犹它州另一个国家公园,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两者距离只有几十英里。

山坡一侧乱蓬蓬的蒿草中,生长著许多仙人掌,开着黄色的花朵,特别好看,仙人掌是沙漠的真正“原住民”,不畏酷暑,百折不挠,深受人们的喜爱。

看到仙人掌忍不住蹲下去拍照,没留意身后的仙人掌,屁股被扎了一下,幸亏穿的是牛仔裤,受伤不重,要不,接下来的行程就难了。

走过这个被称为"隧道拱门"(Tunnel Arch),就是通向去精致拱门的路。从公园入口到精致拱门,大约有三公里山路,要爬差不多一个小时。

南北窗拱门(North and South Window Arch)。全长1.6千米,由一面巨大山墙上的"南窗"(South Window)和"北窗"(North Window)两个巨大拱门组成,就像两只长达25米、高约12米的大眼睛镶嵌在大岩壁上。吸引大量游人观赏。但该景点路程较运,而且全是乱石路,到了景点也只能远观,所以是否值得有待商榷。

精致拱门(Exquisite arch )。是公园内最著名的景点,在怪石林立的一大块空旷的坡顶上,高达20米的精致拱门非常雄伟壮观,拱门常年受风雨侵蚀孤悬绝壁上,人在其下如同蝼蚁,仰望其上,顿生敬畏之心。所以它不仅是拱门国家公园的地标,同样也成为了犹他州的地标,既上过邮票,又被选中做车牌图案,还在盐湖城冬奥会时传递过奥运圣火,是犹他州的州宝。

精致拱门旁的一块巨石,即可以遮蔽炎炎赤曰,也可以遮挡坡顶常年不绝的大风。自然而然地成为游客休息,饮水,补充体力的地方。
拱门国家公园还有享誉全球的著名景点,如"巴别塔"(Tower of Babel),"魔鬼花园"(Devils Garden),"法院区"(Court District),"双拱门"(Double Arch),"景观拱门"(Landscape Arch)等,因为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只能忍痛割爱,再说,无论游记再怎么写的天花乱坠也不如亲眼所见,所以还是请各位朋友自行前往吧。

精致拱门下有许多条小路可通往别的景区,但有些小道充满很多不确定性,有时候走着走着前面没有了路,只有陡峭的山坡,或者是无法逾越的沟壑。如果独自闯入,一旦迷路,后果不堪设想,强烈建议在美国参加当地组织的旅行团,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没了是找不回来的,据说2018年,一家来自中国的游客就因盲目自信,结果被困荒丘长达10个小时之多,若不是美国救援人员及时有效的救助,恐怕就会与家乡故土"goodbye"了。

大提顿国家公园与牛仔杰克逊霍尔的传奇

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通过路易斯安那购地案(Louisiana Purchase),于1803年,以每英亩三美分的白菜价,向拿破仑购买了现在美国西部的2,144,476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包括怀俄明州 。

狂野原始的怀俄明州 ,因其白雪皑皑的大提顿山脉、牛仔文化的代表"杰克逊 霍尔"、印弟安人生活的痕迹、大片的草原、浪漫的牧场、自然而然成为许多知名电影的布景,1929年美国联邦政府在怀俄明州西北部壮观的冰川山区,设立了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因为顶峰的形状犹如女人的乳房。所以被一位法国人取名为(Grand Teton)。是法语“大乳房”的意思,大提顿国家公园与黄石公园相邻,连门票都是通用的。

公园内拥有8座超过3658米的山峰,其中大提顿峰高4198米。山顶终年积雪,山群中以三个花岗岩尖山最为突出,分别称大提顿 、东提顿 、南提顿 。园内7个冰川形成的湖泊如7颗晶莹的珍珠撒落在山间。大提顿国家公园同时还是世界著名的野生生态系统,是全球最大的麋鹿群出没处,还有美洲野牛、羚羊、貂、河狸以及其它多种哺乳动物。其沼泽区是有名的鸟类栖息地,有200多种鸟类。

越靠近大提顿国家公园海拔越高,在白云的映衬下,天蓝得仿佛刚洗过一样,远处是连绵200英里长的雪峰,雪峰下是一片郁郁苍苍的森林,近处是广袤无垠的草原,在这初夏的季节里,草原上开满了各种颜色的小花,空气清新得能够让人闻到从草原上随风飘来的青草味道。

我站在高高的牧草边,逆光下拍出的影像显得很平淡。背后的大提顿山脉像一扇绘有 中国 水墨丹青的屏风,把亮的发白的天际,与青葱翠绿的草原分隔开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轻描淡写的山水画中。

从大提顿公园往黄石公园去的路上,沿途都能看到这样的小房子、不知道是不是现代"牛仔们"放牧居住的牛仔棚。

大提顿公园内有一个以牛仔文化闻名于世的地方~ 杰克逊 霍尔"洞"(Jackson Hole)。最早来到这里的是狩猎野牛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印第安人,他们沿着蛇河从两大山脉之间的山谷进入该地区,就像进入了一个很大的山洞一样。就将这里称呼为洞,此后来到这里的牛仔又根据这片山谷的名字称它为杰克逊洞。
今天,随着大提顿公园的建立,这里已成了美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随之各种旅行社应运而生,我们刚进街口就看见一家从事蛇河风景、蛇河及漂流的旅游机构,"WILL DORNANS"旅行社。

随着牛仔们越来越多的来到这里,每到夏季来临的时候,就开始在杰克逊 洞的南口售卖皮毛和各种交易,渐渐地形成了集市、酒吧和赌场,也开始有人在这荒唐的山谷居住下来。1893年,一位名叫玛格丽特·辛普森(Margaret Simpson)的女人,从美国东部跟随亲人戴维. 杰克逊 (daver jackson )来到这里,在山谷的河流捕捉河狸,贩卖皮毛。经营酒吧和赌场,成为第一个敢于整个冬天都在此居住的白人。但苦于这穷乡僻壤没有邮局,无法接受从东部家乡来的邮件,于是就用亲人的名字把这个洞取名叫杰克逊 洞,他们居住的地方叫杰克逊小镇 (Jackson Town)。没想到,一个只为了接受邮件而随便起的名字竟延续下来,成为这里永久的地名。
为了纪念前辈牛仔勇敢顽强的意志、富有冒险和隐忍的精神,现在每星期三和星期六晚上都要举行一场斗牛表演,我们没有住在小镇,无缘得见。

当年牛仔们开疆拓土, 美国政府慧眼识珠,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成了今天炙手可热的渡假胜地。被称之为“ 怀俄明州 一颗璀璨的明珠”。
杰克逊小镇 四面环山、空气新鲜、夏天万紫千红、可去蛇河漂流、冬天银装素裹、可来高山滑雪。小镇人口只有8000人,却有一个飞机场,20个艺术馆,38家酒店。
杰克逊小镇 没有最高行政长官,主持镇务的是一个3—4人的委员会。但是它们的美食、文化、生活质量都足以与 大城 市媲美。它们拥有城市无法提供的宁静与舒适,它们的淳朴与神祕,令很多著名的企业家、 好莱坞 明星都蜂拥而来,更使小镇名满天下。

小镇上一座用碎石片砌成的纪念碑,上面是一匹没有骑士的军马,旁边是一面 美国 星条旗。下面的花岗石墓志铭上写着:" 美国 军团第43岗"(AMERCAN LEGION POST 43 )。纪念碑下面的石块上刻的好象是一些人名 。

头戴墨西哥宽沿帽、腰挎柯尔特左轮连发手枪和肩扛温彻斯特来复枪、身缠子弹带、穿着牛仔裤皮上衣、以及束袖紧身多袋牛仔服、足蹬一双饰有刺马钉的高筒皮套靴、颈围一块色彩鲜艳夺目的印花 大方巾、骑着快马风驰电掣,威猛洒脱,开拓进取、豪迈热情,粗犷浪漫的牛仔汉子,在美国人心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小镇上一座缅怀1990年8月2日海湾战争,"沙漠盾牌行动-沙漠风暴"(OPERATION DESERT SHIELD-DESERT STORM)的纪念碑,就是用象征美利坚民族精神的牛仔形象来寓意小镇中捐躯的士兵。

小镇就一条商业街,整体建筑风格从外部设计到内部装饰,到处都洋溢着美国西部牛仔的风情。街两边是各式商店和艺术展馆,出售各种工艺品。虽然门脸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这边的工艺品价格却是全美国最贵的。
这家杰西珠宝商(J.C.JEWELERS),采用印弟安人木屋作为自己商店的装修风格,别具一格,赚足了游客的眼球。

一个名叫戴维斯瑞德(DAVIES REID)的小商人,不过只是售卖美国西部制造的地毯(MADE for theAMERICANWEST RUGS)。也把广告做的那么别出心裁,艺术感十足。

小镇牛仔文化已经浸淫到每个村民的骨髓里了,在小镇四处走走,目之所及,无处不是牛仔形象的招贴。

有意思,这竟然是小镇的"红绿灯"。吁 !伙计(WHOA! Partner)、使用那边的人行横道(Use Crosswalk down Yonder)、谢谢您(Thank You)。

杰克逊小镇附近有一个很辽阔的国家麋鹿保护区(The National Elk Refuge),每年冬天,近万只麋鹿为了躲避狂风大雪,就会来到杰克逊小镇附近山坳间的平原避寒。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再回归故里,雄鹿的鹿角每到春天时就会自然脱落,长出新角。镇上的孩子们将鹿角收集起来,建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鹿角拱门。

杰克逊小镇 ,之所以能够成为游人趋之若鹜约的热门打卡地,还因为小镇有一个名扬四海的鹿角公园。
鹿角公园位于小镇中心的十字街口——它得名于公园东、南、西、北的四座拱门,这四座拱门建于1960年,共用了7500只麇鹿角。

其实,鹿角公园是游客对它的暱称,它的真名叫" 乔治 · 华盛顿纪念公园"。早先公园建成后,当时也没有个正式名称,1962年为了纪念美国开国总统 乔治 · 华盛顿 ,小镇居民把这个公园作为向乔治 ·华盛顿诞辰200周年的献礼,才取名" 乔治 · 华盛顿纪念公园"。

这个袖珍公园很小,一眼就可以望到头,但它却是小镇居民最喜爰的休闲场所,不仅如此,它还是每个来到小镇游玩的观光客最青睐的地方。
门票:免费。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

黄石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 、 蒙大拿州和爱达荷州的交界处。
1903年4月24日,第26任美国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曾由衷地感叹道:“ 黄石公园绝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为了大众的利益和乐趣,我们建立了这个公园"。
黄石公园地势奇特、自然环境风光绮丽、林木葱茏、峰峦叠嶂、峡谷幽深、瀑布跌宕、河流弯延、喷泉激荡。上帝的颜料让它变得丰富多彩、各种动植物赋于了它生生不息的生命。因而被美国人自豪地称为“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

离开大提顿公园向黄石公园行进,一路上可见各种车辆鱼贯而行,越接近黄石 ,车辆越多,车流也变得缓慢起来,但是无论车流如何缓慢,也没有一辆车往前挤,大家都很自觉地排队行走,在这一点上不得不佩服人家"老美"素质就是高。

【网络资料图】
这片地区原本是印地安人的圣地,18世纪前这里生活的是印第安人族群的三个部落,左上图∶克罗部落(Crow)、左下图∶内兹 佩尔塞 人部落(Nez Perce)、右图∶肖肖尼人部落(Shoshone)。

黄石公园被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的神奇乐园”。彩泉、间歇喷泉、峡谷,瀑布,湖泊、森林草原等,你能想象的和不能想象的美景这里都有。
1779年,在美国独立战争中, 华盛顿命令他的部队开始进行沙利文远征(Sullivan Expedition),对那些与英军结盟的印第安人6个部落发动攻势。迫使这些印地安人永远离开美国 ,迁徙至加拿大 。1805年白人探险家刘易斯和克拉克探险队首次进入这一地区,1872年3月1日它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网络资料图】
黄石公园非常大,分五个区: 西北的猛犸象温泉区、 东北的罗斯 福区、东南的黄石湖区、中间的峡谷区、西及西南间歇泉区、公园内盘山公路长达500公里,徒步路径长达1500多公里。除了公园管理人员,还没听说有人游完整个公园。所以,既使要把几个主要景区全部看完,也必须花上4、5天住在黄石 公园,跟团游根本办不到,就算是自驾游也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行。
自从1872年 黄石公园建立以来,已有八千万人来此观光。游人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
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不同的经历学识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如同一千个人观看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八千万人来黄石公园,就有八千万个黄石公园。

园内有很多种野生动物,栖息著70种哺乳动物物种,北美水野牛、灰狼、棕熊、驼鹿、麋鹿、巨角岩羊、羚羊、羚牛等野生动物。其中有3万头麋鹿,3000头北美水野牛、200多只黑熊,100多只灰熊。
有趣的是黄石公园曾引进过一头野生的东北 虎,为了能够让它自由生活,没有把它关在笼子里,而是选择了“放养”。没想到当东北虎来了之后,这个世界就变了样。它捕食麋鹿,轻松地咬死黑熊。最终工作人员实在是受不了了,只能将东北虎送回原地,否则,公园里的大型动物都要被它给咬死完了。

但别忘了 黄石国家公园所在的地方,诞生于近两百万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而现在的黄石公园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活火山口!
2014年7月11日, 黄石国家公园 的地下超级火山不断释放巨大热量,造成一段长约5公里的柏油马路开始融化。很多地段像烂泥一样松软。公园有些地方地表层非常薄弱、而且地点也在不断变化。不小心踏破表层,就会掉进滚烫的地热水或强酸泥沼中,是非常危险的。
黄石公园每年都会经历几千次小地震。从1959年发生的7.5级地震以来,6级以上的地震已经有了六次。说句很不负责的话,去黄石旅游还真的要有点胆子哟。

在黄石公园火口之下,大约在地下5~8千米深处存在一个岩浆房,熔融岩浆不断为黄石公园强烈的水热活动提供热源。据估计, 黄石公园全区年的总热流量可达4.02 X 4.1868×10^16焦。在330米深的钻孔内,温度达238℃,在较浅的钻孔中,温度也达到204℃。最著名的间歇喷泉有老实泉、蜂巢泉、格兰德泉、河岸泉、 狮子 泉、女巨人泉等,多集中分布在上喷泉盆地,主要沿火洞河两岸分布,海拔在2300~2670米之间,其活动特点各异,呈现出壮观、绮丽的景色。

黄石国家公园 地处素有号称“美洲脊梁”的落基山脉,气候受纬度的影响很不稳定。它的最高温度是2002年的37℃,而最低温度的记录是1933年的零下54℃!
而且天气灾难复 杂多 变,1987年7月21日,F4级的" 蒂顿 – 黄石龙卷风"。风速达到每小时420公里。在 黄石国家公园 留下了一条宽1.6公里至3.2公里,长39公里的破坏路线,并将6100公顷的树林夷为平地。除了天气灾难破坏外,森林大火也是黄石公园的天敌,1988年6月23日到11月18日发生的天然火灾,长达五个月的森林大火让黄石公园蒙受了巨大损失,灾害区域大约占黄石公园总面积的36%。受灾区树木尽数毁于一旦。

在黄石国家公园的园界附近共有11个小镇提供住宿,园内亦有小型旅馆、小木屋与野外露营地。
黄石公园建有一个严格的野外露营系统,所有的露营都需要得到许可证,可以在游客中心或者护林站(RangerStation)免费办理,旺季的时候,当天去很难找到合适的营地。最好提前网上预约, 黄石公园共有12处露营地(CampGround),其中包括一个钓鱼桥房车公园(FishingBridgeRVPark),价格在10至20美元/天。

与国内旅游景点大部分都变成了商业中心相比, 黄石公园完全没有商业化的痕迹,除了象老忠实喷泉那样的大景点周围有小餐厅,其它的地方连小卖部都没有,所以建议进园前多准备些吃的。或者先去小餐厅花费20美元左右吃饱了再玩。

公园大门处的牌子: 黄石国家公园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黄石与大提顿公园7天联票为25美元/车。

刚进入公园,就在公路上碰到了野牛,车子赶紧停下,一车人各种不同的惊诧、拍照。但没人敢于大声喧譁,生怕惊扰了这些天生的"原住民"。可这里的野生动物早已习惯了人们数十年来对它们的宠爱和保护,完全忽视旁边这些小心翼翼的人们,自顾自的啃食青草,直到它们悠哉游哉地慢慢走远。车子才可以继续前进。据说除了野牛,公路上还可以碰见黑熊和麇鹿。可惜我们无福得见。

就在等野牛离开公路的时候,一只梅花鹿来到公路边的小河旁饮水,看见我们围过来,也仅仅只是回头瞥了一眼,一幅不就是想拍个照吗,何必大惊小怪的神情。
从这些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三百年来, 美国人用真诚保护了黄石公园最原始的一面,现在仍需要我们所有人用文明继续努力去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黄石公园永恒的魅力。

进入公园后,就要徒步深入到那片至今保留完好的原始森林和地下火山口中。那儿才是黄石真正的梦幻乐园。进入景区游览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看见温泉池千万不要下水。因为绝大多数的温泉水温极高,可以达到98摄氏度,而且具有强酸性高腐蚀性。如果不慎跌入温泉池是致命的。在公园里一定要沿着铺好的小径或步行栈道游览,不可以擅自信步。否则一旦陷入泥沼,同样是致命的。

黄石公园的地热景观绝对是世界之最。地热温度是全世界平均地热的十几倍。有超过10,000多个温泉、泥泉和300多个定时喷发的间歇泉。尤其是间歇泉,更是黄石的骄傲。全世界三分之二的间歇泉都集中在黄石 ,而黄石公园内的间歇泉则都集中在以下五个景点之中,他们分别为:诺里斯间歇泉盆地(Norris Geyser Basin)、下间歇泉盆地(Lower Geyser Basin)、中间歇泉盆地(Midway Geyser Basin)、上间歇泉盆地(Upper Geyser Basin)、西拇指间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这五个盆地被大环线公路(Grand Loop Highway)所连线,交通便捷,下车走几步便能到达。

诺里斯间歇泉盆是黄石公园里最热、最活跃和最不稳定的间歇泉盆地,其中最著名的蒸汽船间歇泉(Steamboat Geyser),最近一次喷发发生在2014年9月3日,高度超过90米。但这里也是比较危险的地段,地表就是一层壳。看见上图的警示牌了吗?【危险】(DANGER)。
上、中、下间歇泉盆地是地热景观比较集中的区域。
上间歇泉有410处、(包括著名的老忠实间歇泉),上间歇泉有很多彩色的地热水流,十分漂亮。
中间歇泉有59处, 中间歇泉盆地位于上间歇泉盆地的北边,是三个盆地中最小的一个,但该盆地却有着黄石公园最大两个泉——大棱镜泉和细刨花间歇泉。下间歇泉有283处。有着最多样的地热景象,尤其以泥浆锅著名。这种泥浆泉通常会冒出硫化氢,闻着像臭鸡蛋似的,不那么舒服。所以少有人去。
西拇指间歇泉盆地位于黄石公园南侧, 黄石湖的西侧。这里有间歇泉,也可以看到黄石湖,是野牛、鹿、熊常出没的区域。以前的渔民在黄石湖把鱼钓起来后直接放入旁边的热泉里就能煮熟。冬季来黄石国家公园旅游的游客在乘雪地车和雪上巴士之前也经常会先来此处取暖。

老忠实泉(Old Faithful)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间歇泉,以始终如一的“忠实”受到游人追捧,人们早早就来到这里,占据看台上最有利的位置,架起长枪大炮,静静地等待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看台后边的小木屋就是鼎鼎大名的老忠实客栈(Old Faithful Inn)。 1873年黄石公园建立以后,有钱人蜂拥而来,为了满足这些富人游客的需要,年仅29岁的建筑师罗伯特·雷默(Robert Reamer)。设计修建了老忠实客栈。客栈于1903动工,耗资14万美元,1904年完工并对外营业,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尽管这里的房价高得离谱,(甚至比拉斯维加斯 五星酒店还贵)。但是所有来黄石的人,都期望在这座百年老店住一晚,不仅仅只是为了在酒店足不出户,就可以观看老忠实泉,更是为了体验岁月的沧桑。每年10月底左右,因冬天过于寒冷, 黄石公园关闭,客栈也关闭。约在来年4月底才重新开业。因为房间相当紧俏。必须提前3个月预订才行。

老忠实间歇泉。是每个来黄石的观光客必须打卡的地方。老忠实泉每隔90分钟喷发一次,每次喷发持续约十分钟左右,喷发高度约20多米,这里无疑是黄石公园最具人气的地方。
游客中心有一个牌子,预告老忠实喷泉下一次喷发的时间,误差不超过十分钟。根据这个牌子所示的时间来老忠实喷泉,既不会耽误观看喷泉,也不会浪费时间影响去别的景区观光。

我们也是早早来到这里占据了有利位置,等了大约有20分钟,就听到地底传来轰轰雷鸣,围观的人们顿时发出一阵欢呼,紧接着就能看见一小股泉水喷拥而出,随着雷鸣声越来越响,泉水也越来越大,喷出的高度也越来越高,它在十分钟之内将一万加仑(约38吨),温度达93°C的热水喷发到20米的高度,热水呼啸冲天,气势磅礴如万马奔腾,喷出的热水遇到冷空气迅速凝结成水蒸气,形成一团巨大的水雾,摄人心魄,极其壮观。
大约十分钟后,轰鸣声渐渐低下来,喷出的水雾也渐渐消失,直至彻底安静下来。
围观的人们散去,又一拨观光客围上来等待下一次的喷发。

老忠实间歇泉(一)

老忠实间歇泉(二)

老忠实间歇泉(三)

大棱镜(The Grand Prismatic Spring)是黄石公园第一美景。位于中间歇泉盆地,长91米、宽度75米、深49米、是美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温泉。
从栈道上看过去,无数条金色彩带的中心,雾气弥漫,随风飘动,雾气掩盖下是一汪椭圆形的热泉,蓝莹莹的泉水深不见底,泉水每分钟会涌出大约2000升的热水。不断地从池子里溢位来,缓缓地漫过池畔,流向低地。远远看去,一片氤氲雾气,宛如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中。
但是要看清大棱镜的本来面目,站在栈道上是办不到的,只有在天气很好而且有风的时候,爬上后面的山上才行。各种杂志上或公园广告上的照片都是用直升机航拍的,一般游人根本不可能拍出那种效果。

大棱镜(一)
大棱镜(二)

大棱镜的令人惊叹之处在于湖面的颜色会随季节而改变,由蓝色到绿色、绿色到鲜红、再由鲜红到金色再到橙色。温泉水中富含矿物质,使得水藻和菌落中带颜色的细菌在水边得以生存,那些五彩斑斓的色彩,全部是这些嗜热菌生命的颜色。这些嗜热菌把池子周围砌出一波一波交错纵横的纹理,恍如为它穿上了一身流光溢彩的华丽服饰。嗅着从空中一阵阵随风飘来带有硫磺味的雾气,凝视著那黄、白、绿、蓝五光十色的诱人泉水,感受到一种超脱自然的宁静,沐浴在这样美景的怀抱中,似乎任何烦恼都荡然无存,唯有这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占满整个心灵。

大棱镜旁边是细刨花泉(Excelsior Geyser)。流出的热水汇入旁边的火洞河(Firehole River)里。别看细刨花泉现在很平静,但它狂暴起来很是了不得,1880年的一次高达90多米的大喷发,使该泉的硅质衬里坍塌,1985年,再次爆炸式喷发,咆哮了47小时,高度也有90多米。从那以后,该泉就变得静如处子,成为一个每分钟产15,350升热水的热泉。1985年到现在它也沉寂也有三十多年了,难说哪天又有惊人表现。

猛犸象热泉(Mammoth Hot Springs),1872年海登的调查队给它起名为白山热泉(White Mountain Hot Spring)。
猛犸象热泉是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最大的碳酸盐沉积温泉,形成阶地一大要素就是碳酸钙。几百万年前马姆莫斯地区底部的海水消失,为这里留下了厚厚的沉淀性石灰石。当高温的酸性热泉溶解了大量的沉淀性石灰石。形成石灰泉华台阶。远远望去如钳金镶玉、晶莹剔透。同样的景色让人想到四川黄龙的五彩池。

黄石木栈桥是黄石河与黄石湖的分界线,桥左侧是湖,右侧是河。

黄石河(Yellowstone River),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 美国 最后一条最美的河流"。发源于黄石国家公园的崇山峻岭间。由于黄石河上游,是从怀俄明州西北部的阿博萨洛卡山脉(Absaroka Range)的扬特山峰(Yount)发源,流入黄石国家公园 ,经黄石湖形成两处瀑布(瀑布总落差129米)后穿过壮观的黄石峡谷,在伽德纳(Gardiner, 蒙大拿州 )附近流出黄石公园。流经蒙大拿州广袤的大草原后,最终在北达科他州的边界地带与密苏里河相汇合。
黄石河由一条山间小溪逐渐变成宽阔、蜿蜒的河流,河流清澈见底,哺育著许多珍稀的鱼类和野生物种,包括虹鳟、美洲野牛、北美鲟鱼和麋鹿。所以它也是垂钓者的乐园、观鸟者的天堂。每到深冬和春季,都有大批的观鸟爱好者来到此处观赏成群的秃鹰聚集筑巢,在森林上空翱翔。

黄石河在黄石火山口边缘,经黄石湖在钓鱼桥流出,向北经莱哈德急流Lehade Rapids),缓缓流过海登谷地(Hayden Valley)由于地热活动较少,谷内又有黄石河流过,蜿蜒的黄石河在此肆意流淌漫延,形成了壮观秀丽的河流溼地景观。
海登谷地平缓开阔,有密布的森林、宽阔的河谷、河滩溼地水草丰盛,许多动物在这里活动、因而成为黄石公园里野生动物最多的区域。

黄石河在特罗费里谷地(Thorofare Valley)流入 黄石湖。
黄石湖(Yellowstone Lake):是美国黄石公园内最大的内陆湖,海拔2300多米, 黄石湖长32公里,宽21.5公里,湖岸周长180公里。湖水平均深24米,,最深处达118米,它的唯一出口是 黄石河,它实际上是 黄石活火山口的中心,湖水清澈,是很典型的高山湖景观。极目远眺,山峦突兀而起,连绵不断,因为海拔高,山头上的积雪很难融化,远远望去是茫茫一片白。沿着群峰白皑皑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原始森林,葱郁挺拔,成为蓝色的天空和蓝色的湖水间一道天然的分界线。

沿环园公路看到的湖岸线很美。湖水清澈透明,湖光山色,极其秀丽。 黄石湖周围长满枞树和真枞等寒带常青树。长得俊俏挺拔,非常有型。这附近大部分树林没被1988年的森林大火波及,依然苍翠欲滴。湖边有不少喷泉出口,很多地方能看到雾气蒸腾,这是其他地方的湖所绝不会有的景象。让你惊奇它色彩斑斓的同时,也陷在热腾腾的雾气中,飘忽著梦一般的幻觉。湖中经常可以见到美丽的白天鹅自由自在地游弋,同时它也是喇叭鹄和加拿大鹅等稀有水鸟的栖息处。

黄石湖水清见底,湖边修有木栈道,据说湖水是冷水湖。但是就在湖边却零散著大大小小的温泉眼,温泉坑,湖水经过一个缺口流入 黄石大峡谷,呼啸而下,形成著名的 黄石大瀑布。由于黄石公园、黄石湖含硫量很高,使得黄石湖的水看上去非常清彻,但是不能喝,不能游泳。
这里最适于游览的季节是在每年的7月间,这时气候最佳。过了9月,夜间渐渐寒冷,人烟转少。到了10月初,大雪纷飞,变成粉雕玉琢的银色世界。从12月开始,雪下得更深,人们寸步难行,出门要用雪撬和雪鞋,到了春天,寒气稍杀,方可进行娱乐活动。

黄石大峡谷引人入胜之处,有属于自己的宏伟和壮阔,那些在大自然中极具生命力的风化火山岩石,璀璨瑰丽,大峡谷峭壁顶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松树,峡壁的颜色从黄色过渡到橙色、 从橙色过渡到橘红色、 从橘红又回到淡淡的土黄,在阳光下闪烁著耀眼的 光泽 ,炫烂夺目。犹如彩绘长卷,延绵不断,—切看上去都像是用油彩涂抹而成,这种天然而成的油画,既不会被山洪暴雨冲刷而去,也不会因风吹日晒而褪色。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引发了艺术家最宽宏的灵感,艺术家的灵感则留给世人无以伦比的宝藏。
美国哈德逊 河派画家托马斯·莫兰 (Thomas Moran,1837-1926年)。他出生于英格兰博尔顿 ,1844年来到美国 。在探险途中,他完成了风景画《 黄石大峡谷》,莫兰的油画深深地打动了华盛顿国会议员们的心,直接促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诞生。该画现藏于华盛顿国会大厦国宾厅。
在峡谷的边上有一条小路,狭窄的小径有巨大的石头围挡着,游人登上这里就能一览峡谷的全貌。

在黄石公园的90个景观中,排名第一的是黄石大峡谷。站在大峡谷观景台,从东往西俯瞰整个大峡谷,这里是黄石公园最壮丽、最华美的景色。怪石嶙峋的峡谷间, 湍急的河水打着旋向下飞奔,在凹凸不平处狠狠地拍打上去,激起白色的浪花向四处飞溅。在炽热的阳光下化作水烟细沫消失在幽静的峡谷中。整个峡谷宛如一幅气势磅礴的风景油画。恍惚间,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不是在黄石大峡谷,而是走进了卢浮宫的美术馆。分不清眼前的峭壁,幽蓝的河水。是真还是假。道不明是画在山水中,还是人在画中游。

流动的河水,给峡谷注入了灵气,让峡谷有了生命,流动的河水也因峡谷的生命而奔腾欢跳,是那么的壮观。当黄石湖水来到峡谷断崖处,巨大的落差让河水轰鸣著泄入大峡谷底,形成两道壮丽的瀑布。如白色的彩练悬挂在峭壁上,咆哮著、轰鸣著,飞溅出片片水花,一经太阳的照射,就转变成水气从谷底翻腾而上,形成团团雾气,缭绕在山谷间。天气好时,还能看到彩虹。

下瀑布(Lower Falls),高低落差94米,比 尼亚加拉 瀑布高一倍。观赏下瀑布的最佳位置是“艺术家”(Artist point)观景点。远看曝布像一条洁白的玉带,挂在近百米高的断崖上,湍急的河水飞流直下,涌入恢泓幽深的谷底,声如奔雷,飞珠溅玉 如烟如雾。下瀑布南缘还有条汤姆大叔栈道(Uncie Tom’s Trail)可近距离欣赏瀑布,但需爬落差180米的山坡,没有点好体魄就免了吧。

上瀑布(Upper Falls),高低落差33米高。虽不如下瀑布恢弘壮观,但却更令人惊心动魄。上瀑布关隘较下瀑布略窄,水流更急,汹涌澎湃,因为落差短,故而响声如雷鸣,更让人从心底感到震撼,滚滚而下的瀑布溅起的水花更大,腾起的水雾更朦胧,让人更觉神祕。
据说黄石公园的名称,就起缘于峡谷崖壁的黄色,故称之为黄石峡谷,流经黄石峡谷的长河称黄石河, 黄石河的源头湖称为黄石湖。
离开黄石湖前往盐湖城,开启美国东海岸和加拿大几大城市的人文风情观光。
纵观美国 西部,感悟颇多:
这里有全美最让人神魂颠倒魂的都市风光,令人着迷回味不尽的情调。也有风光旖旎的滨海公路,多国多民族和睦相处的悠闲随性。
有北美传奇神祕的印弟安人悲欢离合,神祕咒语不可思议。也有天设地造的荒漠景观,展现出西海岸震撼心灵的自然之美。
短短十几天行程根本不够看,本文旨在尽点微薄之力,倘若对朋友们赴美旅游有丁点帮助,也就欣慰了。

结束语

近年来,本人陆续在蚂蜂窝发表了几篇游记,愿与蜂友分享,谢谢。
1、《 希腊 景点游览攻略(上篇)众神的国度《 雅典 卫城一宙斯神庙—德尔菲一温泉关 一梅黛奥拉》》
2、《 希腊 景点游览攻略(下篇) 我把海的故事说给你听》
3、《 清迈 • 清莱 跟着梵音脚步走(帕幸寺 契迪龙寺 白庙 蓝庙 黑屋 素贴寺)》
4、《《摩洛哥13天》 一本没有读完的书》
5、《奥捷匈三国记 听 维也纳 风中的小夜曲 看 哈尔施塔特 云中的雨》
6、《奥捷匈三国记 夏日里的吻 迷失波希米亚》
7、《奥捷匈三国记 匈牙利 多瑙河在这里转了个弯》
8、《稀里糊涂收获了一场惊喜— 贵州盘县 妥乐村自驾4日游》
9、《记忆的碎片(上篇)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一号公路、特色小镇和墨西哥老城》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