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小女

总体而言我是一个讨厌小孩的人。但是我在不大的时候就很确定,我将来会很喜欢自己的孩子。在没孩子的时候,我觉得儿子和女儿一样好。可是有了你之后,我觉得显然是养女儿更好。人一旦上了小学,便成为社会中人,会慢慢与双亲疏离。所以在你未入学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多经历、多玩耍吧。我很怕你“突然有一天”就长大了。

九月初,台风“山竹”袭击日本,关西机场关了数日。月底轮到“飞燕”造访,全日本人心惶惶。不过只要飞机还能起降,咱们一起体会一次日本的台风季,有何不可?晴空万里绝非人生。

行程早已订好。落地关西,大阪——京都——名古屋——东京。2018年9月28日~10月8日。

第1站 大阪 Osaka

旅行中选住所,如同下围棋,要通盘考虑。我考虑很久,落子心斋桥。其实住在心斋桥真没什么不好,对于携家带口来说,交通相当方便,最适合从机场过来的旅客,不用倒车。不过此行我对大阪印象平平。倒是大阪烧,是第一次吃到。

千房(道顿堀支店)
油腻吧唧的食物,吃几口就够了。神奇的是,过上几天又会想这口。

9月29日,“飞燕”的前锋触及大阪,大阪城公园开始落叶飘零,秋雨绵绵。在日本住的几家酒店都会无偿借伞给客人,也不用登记姓名。一份小小的信任,彼此都觉著和谐。

小妞儿撑上了我早已准备好的油纸伞。它不是一把最轻便的伞,但它一看就是来自

中国的伞呀。

除了我,家人里没人关注 大阪城天守阁。天守阁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故宫对于多数游客一样,就是个景点而已。站在天守阁下,我会浮想“太阁”丰臣秀吉,和那一整片战国风云。那个时代的日本男人时常改名字,秀吉就是典型。被信长称为“猴子”那会儿,他只是土了吧唧的 木下藤吉郎。这其中的故事,留待下次再讲吧。


要躲风避雨,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屋喽!于是乘地铁来到大阪海游馆。日本的地铁,经常要区分是 特急 还是 准急,有时候还有区间车。这种情况在国内是碰不到的。

大阪海游馆
据说是世界最大的水族馆。大水族箱里有两条鲸鲨。

我去过的大型水族馆至少不下6/7个吧。大阪海游馆 给我感觉设计得是最科学的。几个巨大的水族箱都能实现让游客在上、中、下多角度分层观看,而国内水族馆基本做不到这点。从游客来说,发达国家动物园、水族馆的一大特点就是,来参观的不光是儿童,也有年轻人、甚至是老年人结伴前来。人们对生灵、对天地有持续关注,而不是早早失掉了赤子之心。

9月30日,“飞燕”主力登陆。实际上却并未经过市中心。可是接到人群疏散通知的 大阪儿童乐园 却来了个关张大吉。我们计划落空,只好跑到儿童乐园隔壁的 扇町公园 玩滑梯。在场的三四家中国人,大概都是被儿童乐园关张给坑来的吧。

免费的设施,质量比国内收费儿童乐园还要好。


从滑梯里面看是有年头了,风吹日晒雨淋,钢材不锈、漆不暴皮。

台风没有正经来,但是电车(地铁的一种)倒是宣布即将停运。只好赶紧回到心斋桥的 大阪宜必思尚品酒店。天空阴暗又飘着雨丝,干脆蒙头睡个大觉。Zzzz😴😴

一觉醒来是晚上了,台风也已过境大阪。

10月1日。上午购物,下午乘 京阪电急 去了京都。

第2站 京都 Kyoto

在京都如果不住一住町屋(Machiya),那这一趟可以说有半趟都白来了。尽管町屋的租金并不便宜,但是综合其特色和实用性(能住好几个人,相当于两三个标准间),其实价效比并不算低。而且町屋往往在古蹟附近,出行方便。

十月初的日本,蚊子依然挺盛,而且净是花蚊子,町屋往往自带花园,所以蚊子很多,好在房东体贴地准备了几个液体蚊香。想租日式町屋来住的话,感觉至少需要会英语,否则跟房东(出租房屋的公司)沟通很困难,而有些沟通还是比较必要的。

我订了 先斗町 附近的Machiya,但是竟然连 三年阪二年阪 都没有去,更不要提中国游客必去的 祇园 和 金阁寺 了。携家带口,行动速度毕竟慢。但是京都还是让我成功回眸大唐。

10月2日,一家人造访了 岚山 附近的 祇王寺。

至于寺内景观和观感,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站内景点点评吧。


我感兴趣的倒是这个“祇”字该怎么念。首先让我们看四个字:

这四个字都是中文汉字里真实存在的。京都 祇王寺、祇园 中的字,都是取左上角那个“祇”。注意偏旁部首,以及右边下面有没有那个点。关于这四个字的读音和意义分别,大家可以参阅:
//blog.sina.com.cn/s/blog_4c0596f60102wqud.html
里面写的非常详尽。

按照文中说法,祇,音qí,本义为地神。同样是神,古人加以细化:天神曰灵,地神曰祇,人神曰鬼。所谓 祇园,白话说就是土地庙。


祇园 的日语发音是 Gion,这也印证了其中文发音就是 qí。祇王寺 的日语发音是 Gio-ji,也再次辅证。

这样说来,马蜂窝景点介绍里对于“祇园”这个景点的写法是错的,写成了“只园”,有些游记里更是写成“祗园”,反正怎么写的都有——很容易误导人!试想,你在祇园门口,对着门口灯笼上的大字唸白字,你身边的日本人可能听不懂,可是你身边还有台湾人呐!面子怎能丢到对岸去。要改,一定要改。

从 祇王寺 出来,我们本来要直接去 岚山,却顺路发现了 二尊院。其实日本的人文景观有个共同点:野趣。很轻易就能体察出,当年的建造者和后来的继承者,都是希望以最小程度破坏自然环境,而努力追求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国内寺庙就大为不同了,金碧辉煌、“鬼斧神工”之间,透露的不是一份出世,而是在用无声的方式来喊破嗓子。说穿了就是要向世人炫耀:我这儿香火绝B旺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出家之人,“平常心”今何在。

一路溜达到 岚山 时,已近日薄西山。一阵桂花香飘来。下山方知,山是岚山,川是桂川。

晚上去了趟先斗町。除了感到“窄”、“细长”、“能吃到全日本各种食物”之外,并没有太多感觉。如果自己是个江户时代二十出头的浪人,约上三五个狐朋狗友,在这紧窄的小巷子里花天酒地一番,莫须也有一种风情。然而我既不好酒,亦不好色,白瞎人家一条花柳巷。

10月3日,去房东办公室退了房,寄存了行李,一家人向 光明院 出发。至此处,方是“梦回大唐”。而这 枯山水 在输出境明明早已绝迹,到头来梦醒,才知还是在日本京都。

你穿着汉民族的服饰,而非和服,才让我于此情此景之中有一点点欣慰。

这么说吧,只要把这里的花蚊子都消灭光,我一定愿意奉陪一整日,参禅悟道。既然前提不存在,我也麻利儿地脚底抹油吧。

入口处写着“一人300円”


然而随你发心,无人监管,于是我看一对白人入门时也没给。太无功德了。

转过头,步行来到著名的 伏见稻荷大社。
一路上母亲一直纳闷:你找的这些地儿,怎么一个团都没有?
我笑答:这一个保证有团。

等真的到了,我们也只有掉下巴的份儿了——这么多中国人,我怕是回到了雍和宫吧……就这么一个大狐仙庙而已。思来量去,应该是因为不要门票吧……总之我们连主殿都没去就匆匆回头了。其实平心而论这个“狐仙儿总舵”建得真挺美的。无怪乎是当地人的财神庙,让你觉得“日子红红火火”。

身边不时有一些穿和服的女人,冲她对面的男人,说着我能听懂的话。
比如“你怎么那么不会拍”、“你这样拍显得脸太大”、“离远点拍”、“重拍”……
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要拍出我的表情”。这让我想起马季先生的相声“打电话”,里面一句台词是“小王你看我这表情怎么样?”自个儿去get吧。

母亲这回是服了我了。
我说:团看够没?
回:我可不是那意思……

登上赴名古屋的列车之前,我确定一件事:往后在出行列表中彻底封杀此社。

第3站 名古屋 Nagoya

从旅游角度,我携家带口第一次来日本是不会停留名古屋的。但是表哥和三舅住在这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到达名古屋当晚我们去他家拜访,这个就不放照片了。我比较在意的是,他的house是有所有权的,而且单价连我北京那套apartment的一半都不到。他开的丰田,大而实用,肯定比我那辆大众便宜。

10月4日,时晴时雨。在表哥带领下,我们来到日本三大神社之一 热田神宫。按照他的讲解,从神宫门口向里走,每入一个门都要鞠躬,以示“我来打搅了”。他又说,蚊子落身上不要杀生,轰走就行。这句我没听。为了不犯忌,我走两步就给全家喷喷防蚊液。

走到尽头,要投硬币完成许愿。表哥说灵性最足的是面值50円的硬币。许愿有一整套动作,想许愿的话,看旁边日本人怎么操作,跟着学就行。

神宫里面不让进,除非你是天皇,或者交钜款(也就是几万RMB吧)。旁边可以抽签。我抽了个“小吉”。

表哥说,你看这几个解签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笑容,和普通服务员不一样,因为他们是神职人员。我一边说“哦”一边举起相机拍了两张。里面妹子许是从未见过此种狂徒,一惊之后居然笑开了。衬著那条大辫子,感觉俩花姑娘笑得好美,芙蓉不及。却突然被一个男神职人员拉开窗痛批:No photo!

嘴上忙回“撕蜜骂seì”,心说“我又没拍你二大爷”。表哥说,日本人就这样,只要有规定,说不行就不行。工作中一个样,下班后另一个样。

出了神宫,表哥说“正好吃蓬莱轩”,我暗笑:真是不谋而合。

蓬莱轩 就在 热田神宫 出门直走100米。这么个距离,让我想起姚记的广告:要想吃炒肝儿,鼓楼一拐弯儿。

排队半小时。在候餐之处左瞧右看,大陆人、大陆人、桑海宁、台湾人、桑海宁。看来“中国好肠胃”还是魔都胜出。然而刚才去过的热田神宫里并没有这许多中国人!

记不清这鳗鱼饭是多少钱一碗了,不是3500円就是5000円?总之相当贵。确实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鳗鱼饭。据说那碗浇汁已延续不止一百年。在本地生活的表哥颇有些痛心疾首说,几年前的价格,连这一半都不到……

我心说,消停儿吃吧哥哥。要不要我给你展示一下微信里那张阿联酋王子一顿饭40万元的收银条?如今有钱人才在国内转——要不我能来 Nihon?

下午搭他车去了市区的 丰田工商及科技纪念馆。猜一猜,参观者里面是桑海宁多、除桑海宁之外的大陆人多、还是台湾人多?
答案:参观者几乎全是日本人。

丰田是从纺织起家的,因此这个纪念馆也是从纺织业开始介绍。我特别中意这两张照片。这位中年讲解员在整理刚刚为游客展示过的老式机械,他眼神专注,动作利落、娴熟,很能解释为何 made in Japan 是另一种品质。

日本绝不是样样都好,但是日本显然有其“非常之好”,希望我的小女能自幼看在眼中。这正是我带她游日本的目的。我走访过不少企业纪念馆。类似这样的纪念馆,国内没有同品质的,即便有,也往往不对外、只对上开放。所以没法不来趟日本啊。

离开了 丰田工商及科技纪念馆,我也与表哥道别,坐上了东去的新干线。上次一别,已去九年,不知下回何时再见。希望他早日携全家来北京玩儿!

第4站 东京 Tokyo

Kyoto,Tokyo,傻傻分不清楚。合著日本人也是懒,搬趟家嘛,不算大事,名牌也就是换换位置?



新干线和地铁一样,没人讲话,只能听见小女时而咕哝咕哝。好像日本人在地铁的面孔永远是一副“踩到屎了也不会说一声臭”的表情。到了东京只需换一次地铁就到了迪士尼。

这东京迪士尼的确有魔法,还没入门,姑娘已经高兴得跳起舞来。到了 东京迪士尼大使酒店 的大堂,她又被动画片瞬间安抚下来。也不知这魔法算美国人的还是算日本人的。

10月5日一早,我们直奔 东京迪士尼乐园。磨磨蹭蹭,连酒店住客能享受的特殊通道也没有享受到,到了门口,都已经开园20分钟了。看过马蜂窝所以知道要提前拿 FastPass,但事实是很多可以拿 FastPass的专案,小姑娘都不敢玩儿,导致白拿。后来我对拿FP也没什么兴致了。

误打误撞先玩儿了个 Peter Pan’s Flight,结果这一天下来竟被全家人评为最好玩儿的专案,体验甚至比拿了FP的 维尼熊 还好一些。印象最深的是 海狸兄弟独木舟、米奇魔法交响乐,以及 西部沿河铁路(玩儿了两次)。感觉最水的是 兔子罗杰转转车 和 高飞油漆屋。由于稍微带点刺激的都没体验,所以肯定是参考性不强。不过有一点值得指出,基本上每个商店、每个餐厅出售的东西都不一样,错过了就没有相同的了,除非再回过头来买(吃)。

霪雨霏霏。照片没拍几张。

头一天研究迪士尼到很晚,可谓殚精竭虑;这一天从迪士尼出来,乘上酒店的大巴车时,又已是精疲力竭。(我李健了又)

惊到我的是,回房后发现,用过的牙刷居然被服务员摆成了这样:

根根直立,以白毛巾围之。早上我就是随手摆在洗漱台面上,用牙刷盒子枕着刷头。当时心里还在想,这种阴雨连绵的天气,牙刷怎么样才能干得快些?没想到回来后服务员已给了我答案。着实被日本人的职业精神惊叹到了。我除了自问一百遍“我怎么没想到”之外,余下的一点智商也只够想到“写表扬信”的了。

想起有一回,去黑龙江大庆出差,随手换下的内裤扔在床上,下午被服务员大姐洗干净晾上了,马上给酒店写了表扬信




不过如果是换成女住客的内裤被男服务员洗干净晾上,那估计要闹出很大动静了。

10月6日。上午出发,提着行李先去 Hotel Lifetree Ueno 办入住,然后再去 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家酒店很棒。在酒店就可以看见上野公园了。不过这一侧的房间看不到 东京天空树。对于 东京国立博物馆 我没有更多想说的。晚上去了“宅腐圣地”秋叶原。要说我也是有几件手办的主儿,可是在秋叶原我毫无感觉。因为我、连同我的手办人物,已经完全过时了。对于这里的朝拜者而言,我是个过时的人。

站在人头攒动的街头,我飞快地环视著四周。我现在在哪里?我不知这里是哪里,全然摸不著头脑。这里究竟是哪?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去向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
——撕蜜骂seì,以上文笔,大致是“挪威の的森林”的最后一段。
——我的确也站在街头环顾了。其结果是被东京的警察叫住,查了我的护照和揹包。



10月7日。冒着最高气温30度,一路溜溜达达来到 上野动物园。在这里第一次看到了Fossa这种动物,产自马达加斯加,学名是“马岛长尾狸猫”。下午来到 浅草寺。纵然有心理准备,还是被这里的“中国式场景”所吓到。瞄了一眼“风雷神门”便草草收场。经过 吾妻桥,直奔 东京天空树 去。天空树也叫晴空塔,我登上去看完夜景并无太多感觉。此种凸显表面繁荣的景色,广州、上海,只比东京强。

晚上七点来到了日本行最后一站,位于天空树五层的 墨田水族馆。我来这里的原因,只是为了亲眼看一看天野先生制作的水景,了却自己一个心愿。本想去ADA位于新泻的总部,时间原因只得作罢。
这么大的水景啊……天野桑,在天堂还好吧?

小姑娘,请记得我们在此时此地,一起分享过“金鱼の祕密”。

10月8日全家返京。
距离上次来日本,已近十年。当年江田岛上的故人,想必早已物是人非。秋空一向悬明月,梦里花落知多少。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