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的一篇关于澳门🇲🇴的游记最近收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看来最近还是蛮多人计划去澳门旅游的呢,所以再写一篇澳门本岛的深度一日游。

Tips:

关于查询澳门的观光好去处、巴士路线、消闲娱乐、汇率转换、天气讯息,可以关注微讯号“澳门旅游指南”,里面都能查到。

手画路线图

由于之前去澳门,本岛的新旧葡京、永利、美高梅、大三巴、旅游塔、渔人码头都去过了,所以去年春节去澳门自己规划了一条小众路线,主要走的是本岛大街小巷的古蹟。下面是我自己手工画的路线图。

📍由于我们住氹仔的喜来登酒店,所以起点的巴士选的是经过喜来登的。(上面备注的是大约两年前的车资,不确定现在是否有涨价)
📍图里的“分钟”指的是步行时间。氹仔喜来登坐巴士到妈阁庙下车,从妈阁庙开始一直到二龙喉公园,全程都是步行的。
📍这条路线全程都是古建筑,难免有些破烂。如果不喜欢古建筑的,就不用浪费时间看啦。

路线和照片

由于先前手机相片备份到电脑时出现意外事故,手机里“澳门”资料夹的照片都莫名消失了。


所以从朋友圈或发给朋友的记录里找了好久才勉强找回一些照片,只能麻烦将就看了。🙏
文采不好,就简单写明路线,然后配图。
这条路线横穿澳门本岛,从西望洋山主教山小堂一路走到东望洋山松山灯塔,能把妈阁庙、主教山小堂、亚婆井、郑家大屋、圣老楞佐堂、岗顶前地、岗顶剧院、福隆新街、议事亭前地、圣母诞辰主教座堂、大炮台、恋爱巷、疯堂斜巷、婆仔屋、望德圣母堂、塔石广场、卢廉若公园、二龙喉公园、松山缆车、松山灯塔、松山炮台游个遍……

妈阁庙

已有超过500年历史的妈祖阁是澳门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为福建商人所建,称为“阿妈阁”。据说,1553年葡萄牙人在庙宇前的古码头泊船上岸,向当地的福建人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福建人误以为问的是庙宇的名字,说是阿妈阁。
此后,葡萄牙人就用福建方言“妈阁”的谐音“马交”来称呼澳门,叫做“马交港”。(摘自“百度百科”)

主教山(西望洋山)

从妈阁庙需要往主教山上爬,经过高档住宅区才能到达主教山小堂。(这段路爬得有点喘!😂)期间会经过一个花园。在这里能俯瞰到澳门特首官邸礼宾府(原澳门总督府,下图右边粉红色建筑),远眺旅游塔、西湾大桥、西湾湖和氹仔。花园的背后就是主教山小堂。

出了花园,顺着斜坡往上爬就到主教山小堂。
主教山小堂⛪️,又称海崖圣母小堂。建于澳门半岛最高点之一的西望洋山上,是一座向航海者的保护神祈祷的小教堂。(摘自“百度百科”)

出了主教山小堂,向上山的反方向往下走(见下图),就能到达亚婆井。

亚婆井

传说明朝一位婆婆在此地筑水池贮山泉方便居民汲取饮用,故人称呼水池为亚婆井。亚婆井的葡文意思是山泉,由此可知,此地昔日为澳门水池之一。有井就有人住,澳门早期的葡萄牙人便聚居此处,故为最古老的住宅区之一。澳门昔日的葡萄牙人有民谣说:“喝过亚婆井水,忘不掉澳门;要么在澳门成家,要么远别重来。”(摘自百度百科)
榕树下有凳子可以稍坐歇息,那口喷出泉水的喷水池很有特色,值得拍照。可惜我的照片没了。

郑家大屋

亚婆井前地的对面就是郑家大屋。
郑家大屋大约建于1881 年,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祖屋,由其父亲郑文瑞筹建。建筑范围约4000 平方米,是一岭南派院落式大宅,建筑沿妈阁街方向纵深达120多米,主要由两座并列的四合院建筑以及由内院连线的仆人房区建筑及大门建筑等组成。(摘自百度百科)
整个郑家大屋,足足有60个房间,逛完需要花1小时左右。

出了郑家大屋,往左拐一直往前走就是风顺堂。

风顺堂

因为去的时候是大年初一,教堂挂了很多“福”字中国结。——这也是澳门的特色:中西合璧、中西共融。
圣老楞佐教堂,通称风顺堂,是澳门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圣老楞佐教堂早年建成的时候,因为它靠近码头,所以教堂内立有风信旗杆,是葡萄牙人决定是否出海的重要指标。《澳门记略》载:“西南则有风信庙,蕃舶既出,室人日跂其归,祈风信于此。”所以这座教堂也被俗称为“风信堂”。后来,因广东话中“信”“顺”同音,也许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吧,“风信”转为“风顺”,而“风顺堂街”和“风顺堂区”也因此得名。(摘自百度百科)

出了风顺堂⛪️照着下图继续往前走,往上爬坡会看到一栋绿色建筑——岗顶剧院🏛

岗顶剧院

伯多禄五世剧院(Teatro de Pedro V)(通称为岗顶剧院,另称马蛟戏院,岗顶波楼),是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古老剧院,被认定为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1860年由澳门的葡萄牙人集资兴建,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建成初期只建成主体部份,其后1873年再于入口正面加建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的三角楣。昔日为澳门葡萄牙人的大会堂和土生葡人聚会之地。除剧场外,建筑内还设有舞厅、阅书楼和台球室等,所以出现有岗顶波楼之称。(摘自百度百科)

岗顶剧院旁的何东图书馆正在修缮,无法入内。
何东图书馆,坐落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岗顶前地的公共图书馆,楼高三层,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楼宇。建筑物建于1894年(清光绪帝二十年)以前,原为官也夫人(D.Carolina Cunha)所拥有。其后被香港富绅何东爵士于1918年以1.6万购入用作别墅,曾在此定居。1955年何东爵士在港病逝,其后人按爵士的遗嘱将故居及25,000港元购书经费赠予澳门政府,建立一所公共图书馆。(摘自百度百科)

从上图绿色和黄色建筑中间穿过,看到下图这栋银行行政部建筑,顺着斜坡往下走。——说真的,澳门的斜坡都很陡,坡度很大,上下坡都要小心!

下坡后往左拐,直行。

在路口会看到这栋红色建筑🏠,顾名思义,这里叫“红窗门街”。

右拐往前走就会看到福隆新街啦。

福隆新街

澳门福隆新街的建筑群,是迄今储存得最完整的中国青楼建筑群,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里也是澳门博彩业的发祥地之一,故这一带既曾热闹繁华,亦经受过磨难,可谓历尽沧桑。(摘自百度百科)

这里最出名的就是平价鱼翅“添发碗仔翅”,平时是要排队的。不过那天大年初一,整条街都冷清清的,休市。
福隆新街和转弯的清平直街有很多美食,可以在这里吃午饭。

吃完午饭继续出发。下一站是大堂(圣母诞辰主教座堂)。期间会经过旅客一般都会去的议事亭前地,这里是前往大三巴牌坊的必经之地。

大堂(圣母诞辰主教座堂)

大堂,又称大庙。始建于1576年,1849年众筹改建。1937年再次改建为参合土建筑,耗资十万零九千元,成为今日壮丽堂皇的外观。教堂的最大特色是内里装嵌有富艺术性的颜色玻璃,以及正面左右双塔式建筑物,举凡本澳教会的大庆典,必在此举行。大堂奉祀的是赫赫有名的圣彼得。(摘自百度百科)

恋爱巷

大堂的附近是大三巴牌坊。面对大三巴的左侧有个小楼梯往下走,就是赫赫有名的“网红打卡地”——恋爱巷。

短短一条巷子,一边粉墙+绿窗,一边黄墙+啡窗。

往回爬上楼梯到大三巴牌坊,从牌坊后往右拐一直往前走。

看到这个长楼梯,往下走。
话说,澳门到处都是粉粉嫩嫩的芥末黄、薄荷绿,看着很舒服。☺️☺️☺️

婆仔屋

婆仔屋的真正名字其实叫“贫穷者之家”,建成时间超过一百年。它位于澳门旧区望德堂疯堂斜巷尽头。二次大战日本侵华期间,大量上海葡侨逃难来澳门,婆仔屋成为专门收容难民和穷人的地方,之后成为一所女老人院。住在里面的都是年老的婆婆,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

疯堂斜巷

疯堂斜巷整条街道的各式葡式建筑和马赛克地面充满著艺术气息。据说,路面的石头是从葡萄牙运过来的。
这里是电影《游龙戏凤》刘德华与舒淇谈情说爱的地方。

圣母望德堂

圣母望德堂为澳门3座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568年,位于疯堂斜巷。昔日此地位于澳门城墙之外,地处偏僻。贾尼劳辅理主教来澳后,在此建立了仁慈堂,赈灾济民发放粮食,被华人称为“支粮庙”。后教会在此设立麻疯病院,并设“辣撒拉”(即葡文的麻疯病)小教堂供麻疯病人祈祷用,葡萄牙人称为麻疯人主保圣堂,俗称麻疯庙,又称疯堂庙,在中国古籍中被称为发疯寺、麻疯寺。(摘自百度百科)

从疯堂斜巷出来的大马路一直往前走,穿过塔石广场,再往前走,是卢廉若公园。

卢廉若公园

“澳门新八景”之一。免费。
卢廉若公园,总面积1.78公顷。是澳门颇具苏州狮子林风格的园林,花园的历史价值已为澳门政府所评定。是港澳地区唯一具有苏州园林风韵的名园。园内景色如诗如画,俨然一幽雅、秀丽、恬静的江南风光,颇具苏州狮子林的格局,给人一种“小中见大”的感觉,是港澳地区唯一具有苏州园林风韵的公园。(摘自百度百科)

游完卢廉若公园,沿着下图会到达二龙喉公园。这里有中国沿海及远东地区最早的灯塔——松山灯塔和世界上最短的缆车——松山缆车(来回5元)。

松山缆车

松山缆车🚠,世界上最短缆车🚡。
缆车的全长186米,乘搭点在二龙喉公园入口。1分多钟就可以抵达终点松山市政公园(二龙喉公园)。

二龙喉公园(何东花园/兵头花园)

二龙喉公园是澳门唯一有动物园的公园。
1930年以前,二龙喉公园被称为“兵头花园”。“兵头”就是现在的澳督,是当时葡萄牙在澳门自治机构的最高首脑。由于兵头住在二龙喉,所以这里实际上是当时的总督官邸。官邸前半部是花园,园内绿荫荷池,景色清幽可人。后面则是兵头的别墅,为葡萄牙建筑风格。
1930年8月113日,官邸后面储存弹药的军火库,因天气酷热而发生爆炸,使兵头花园受到波及,毁于一旦。
这之后,澳葡当局对花园进行重新整修,由于花园的面积较小,何东爵士便把与花园毗邻的一块土地和山坡捐给了澳葡当局。所以二龙喉公园又有“何东花园”之称。(摘自百度百科)

东望洋灯塔

东望洋灯塔(旧称松山灯塔),是中国沿海及远东地区最早的灯塔。
位于中国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灯塔,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是东望洋山有三大名胜古蹟之一;在1992年,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在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现今灯塔已改由现代化照明系统,仍为航海人士服务。由于地势高,灯塔亦被用作悬挂台风讯号和灯号,向公众发放风暴讯息。(摘自百度百科)

从松山下来,出了二龙喉公园,附近有巴士站🚌,可搭公交(需投币)前往葡京酒店。
这时大约傍晚


。早上开始徒步看到旅游塔,傍晚结束徒步再见旅游塔……

如果住氹仔的,可以在葡京旁的永利酒店搭免费发财车去氹仔的永利皇宫吃晚饭,永利皇宫里搭免费缆车看音乐喷泉,再搭路氹服务专线回酒店。

总结

一天的全程基本都是走路,除了前往妈阁庙的公交巴士、松山缆车(单程3元,全程5元)、二龙喉公园去葡京酒店的公交巴士,其余均为免费。
如果真对澳门的历史古蹟有兴趣,又不想随大流去游客太多的景点的,可以试试沿着我规划的这条本岛路线去走一走,更深入地了解澳门的过去和现在……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