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

【旅行前的故事】

2016年,在读过《转山》、《藏地三部曲》,看过《第三极》后,踏入了这片屋脊
这里是神祕的
是那晚独自在广场前走过,初见布宫的神祕
是心动的,待到格桑花开时,她在丛中笑
是着迷的,山下的羊湖水像抹轻柔的蓝丝绸般纯洁的没有丝毫瑕疵
是激情的,砾石地上正上演着一场手舞足蹈的辩经
同时也是有所顾忌的
顾忌突如其来的高反
摔倒在犛牛血渍里的惊慌
面对节假日无房可住的窘迫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面对这片屋脊,虽没深入的去了解,但足以让我印象深刻

2017年, 冈仁波齐 上映了
清晰的记得偌大的放映室里,来看这部影片的寥寥无几
那晚目光搜寻着来看影的每一位观众,筛选著、邀请著能成为同去 阿里 的伙伴
这不是第一次但却是最震撼的一次在荧幕前看见大雪神山
那时的我对这里是如此的着迷,想着总有一天我会拥抱你

2018年,再入高原,而这次选择的是 川西
一路十多个小时的颠簸被一觉醒后的银装素裹所为之欣喜
顺着阶梯一口气爬上山顶俯瞰整个佛学院,像个孩子般兴奋
午后雪渐融化后所显现出嫩绿的青草
绛红的房屋间点缀著几许蓝、几许黄和几许绿
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数朵闲云,所望之处无不另人迷恋
而当夜幕降临,守候在山顶的我们看着万家灯火全部绽放的那刻
心中是感恩的
感恩在一天中看过了 色达 的冬与夏
看见了 色达 的清贫与繁华
看懂了 色达 的忍耐与包容

2019年,终于在这刻踏上了 阿里 的土地
每当朋友问 阿里 在哪 那里好玩吗,我会告诉他
阿里 是,公路旁那漫无边际的青稞海
是羊卓雍措碧海蓝天的永恒之夏
是面对瀚海银河,在没有涯际的宇宙中,架起没有尽头的桥梁
是318上,年少轻狂的我们高唱一曲公路之歌
是转山后对你说不完的谢谢,就像歌里所唱的,你让我感觉到力量,你把我拉起的那刻我已泪流满面
是面对圣湖,虔诚的匍匐著、热烈的亲吻著圣洁的湖水
是古格王朝里一望无际的扎达土林
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用你们的坚毅和热情守护着这片土地
同时也是数日后终于能让热水流过每一寸肌肤,洗净一路的风尘和疲惫
是你对高反的痛苦有多强烈,对美景的感受就有多深刻

▲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 山间的羊湖水像抹轻柔的蓝丝绸般纯洁的没有丝毫瑕疵

▲ 今年的青稞获得了 大丰 收

▲ 它是世界的最高点,难以逾越,是许多男孩儿和男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

▲ 延伸至天际的公路上,充满艰辛、惊喜和欢声笑语

▲ 远处好大一座雪山冰淇淋,那种色泽,是一百七十五毫升的牛奶再加二百二十五毫升奶油才能搅拌出来的,还要再加两勺糖

▲ 公路在山间迤逦盘旋,目光所至是莽莽群山间的秋黄、是突兀峰巅上的积雪、是天空中挥之不去的愁云

▲ 转山路道阻且长,转山人心怀信仰

▲ 面对圣湖,虔诚的匍匐著、热烈的亲吻著圣洁的湖水

▲ 悠闲的行走在岸边,湖面亮如锡纸,一会儿耀了这一片,一会儿又耀了那一片

▲ 精美的玛尼石堆满了山顶的每一个角落,守望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土林

▲ 我们坐与秋黄之上,闭眼沉思、我们跪于湖边,虔诚祈祷、我们欢声笑语,释放咄咄逼人的青春

【走向水边 与天相接 与水相吻】

那年,把 拉萨 作为终点,也是第一次遇见羊湖
清晰记得在山顶、在湖边用双眼贪婪的搜寻着眼望之处那宽阔之美、自然之美
而今以 拉萨 作为起点,第一站依旧是羊湖
本以为在见以不会激起心中的炙热
在见会以平常心面对眼前的山河湖海
然而遇见你依旧像孩子般的兴奋
蔚蓝的天空中飘散著几许闲云
隆起的山体被阳光照射得阴阳向背,如梦如幻
纯洁的没有丝毫瑕疵的湖水就流淌在群山之中
湖面上的客船已不见了踪影
红房依然立与山丘之山
湖旁三二黑白相间的犛牛低头咀嚼著供游人拍照
漫步湖边,找寻着当年堆与岸边的玛尼石
看着恩爱的队友,想起央视年底的采访,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陪你走遍山河湖海
幸福是能完成一次说走就走旅行
幸福是身处大自然中,给自己一个晴朗身
这一刻,忘掉一切烦恼

这里平均海拔4500以上
这里有最神圣、古老的 淡水 湖玛旁雍措和与之相隔的咸水湖 拉昂 措
这里人迹罕至,景色怡人
三两海鸟悠闲的飞翔于湖面上
远处隆起的连绵雪山就是纳木那尼峰
而湖的另一边则是大雪神山 冈仁波齐
来这的时候行程已是过半,我们早已适应了高海拔给身体所带来的不适
但依旧缓慢的像个老者一样行走与岸边
在这里时间过得很慢
我们无需追赶眼前的美景会随着时间而流逝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眼前就像海子说形容的那样
温暖的阳光把湖面照亮如锡纸,一会儿耀了这一片、一会儿又耀了那一片
我们坐于秋黄之上,闭眼沉思,放空身心与自然融为一体
我们跪于湖旁,让圣洁的湖水划过手掌与唇角
我们在这快乐的欢跳,释放活力的青春

【公路之歌】

行走 阿里 ,就是行走在318与219这两条著名的景观大道上
这里有着很多故事,每一个说来都荡气回肠
《转山》中说:
沉潜在宏壮的山川之境,却屡屡无法忘怀加诸你身上的试炼与伤痕
行走天路,可徒步、可骑行、可自驾
在不断的辗转于山与山之间颠簸,把它看做是一种精神修炼
把物质降至最低,吃什么、住哪里并不重要

行走天路
是一种宣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
是一种姿态,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也是一种勇气,带着加速度在奔跑 渴望找到未知的答案

当我们行驶在 拉萨 郊外
公路两旁金灿灿的黄叶从树枝上随风舞落
阳光盛好,成片成片割好的青稞捆绑在土地上
我们学着藏民的模样,生疏的在田地里收割著
归于乡田、亲近自然是我们所向往的
向往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的悠然

这里的孩子,他们有着一双被阳光反复熔炼所呈现琥珀色的眼睛
他们依偎在母亲身后,看见我们显得很羞涩
我们把包中的零食塞在他们手里
他们脸上的笑容如同格桑花般灿烂

越往西行,路旁的树木就越是稀疏
眼前连绵起伏的山脉,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当我们不知在公路上转了多少个弯,终于来到加乌拉山口观景台
才发现眼下的这条公路一直在山间迤逦盘旋而上
它虽不及 怒江 72拐那般惊叹
也不如盘龙古道那般另人着迷
但当你立与山顶,眺望远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山间的云雾渐渐散去
玛卡鲁峰、洛子峰、 珠穆朗玛峰 、卓奥友峰,这四座山峰隐约露出了它们的真容

在219国道上
一路上有着望不尽的雪山
草地上低头咀嚼的犛牛
当看见远处同样用惊奇的目光望着我们的野驴与藏羚羊时,我们都会异常兴奋
第一次和这片土地的主人打着招呼,而然主人的腼腆丝毫抵挡不住我们的热情

清晨八点的阳光才刚刚从山间升起
温暖的洒落在白皑皑的山顶、秋黄的大地、一望无际的柏油路和车里渐渐从睡梦中苏醒我们的脸上
我们来自天南地北,是 阿里 让我们聚在了一起,就如同车里播放的歌声一样: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穿过幽暗的岁月,也曾感到彷徨
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原
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我们渐逝的年少轻狂在这里在度绽放
是那晚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迈
是看见山,离天三尺三的喜悦
是行走在天地间的从容
因为有你们,公路之歌无比绚丽多彩

【山 离天三尺三】

十月一号是行程开始的日子,同时这刻也是国庆阅兵的时间
他们穿着统一的制服,踏着整齐的步伐,大步走向台前
他们个个昂首挺胸,威武庄严,步伐一致
在等待通行证办理的这段时间眼神一刻也没离开萤幕
一直对军人有种无与伦比的崇拜与敬佩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是他们的四有
而这也是我所向往的,向往每一次出行都能向着远方行一个军礼

走在卡若拉冰川栈道上
上体正直,抬起右臂,五指并拢抬与帽簷处与眉同高,注视著面前被白雪覆蓋的山峰
如在选一次,我想做一名风雪戍边人
守卫在祖国的边疆,与风霜冰雪作伴
寂寞了,就读读的诗词:今日红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倦了就抬头望望苍穹,看着夜空中星辰相互凝望闪烁
渴了、饿了,脚下的雪地就是我的食物
坚强与忍耐著,无畏坚守着,做一朵迎著风雪绽放的雪莲花

从 阿里 回来数周后,看见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
七个月十四座,这一次, 尼泊尔 人改写了登山史,后面附了十四座山登顶的日期
其中唯一所知的就是 珠穆朗玛峰
对于登山一直都是门外汉,同时也对这项运动不是很感兴趣
唯一一次还是半徒步的 武功山
总觉得这项运动离我很远,也狭隘的以为这是在林中不停的向上攀爬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
当我走在满是碎石的山地上
看着不远处的世界最高峰被日落的余晖染成了血色般的浪漫
我是心动的
它是我们多数人无法逾越的,是许多男孩儿和男人们追求、向往的目标
我们还在向往以及和珠峰纪念碑合影著的时候
他以站在群山之巅,以胜利者的姿态俯瞰著苍生万物

寒冷的大风一直吹打着脸颊
走在碎石路上引起身体的稍微震动都让头疼痛难忍
我们许久的痴痴的站在那,看着眼前的日落 金山 ,那一刻你美的没有丝毫瑕疵
想沿着崎岖的山脊而上,站在那山顶上,离天三尺三
向着祖国的方向敬一军礼

今晚我们并没有选择在珠峰大本营住宿,而是来到离大本营下面的村庄里
行程前早已对这边的住宿条件有了心理准备
当我们还在吃着晚饭的时候,另外的同伴早以呼喊着我们快到 天台 上来看星星
一直都想成为一个追星族
凌晨走向大昭寺的夜空
离开 色达 时的那片夜空
被大风呼啸著的 武功山 的夜空
哈尔滨 大剧院观景台里的夜空
当今夜站在 天台 上,我戴上了眼镜,这也是 阿里 行里第一次戴着
只因想把你看的更清楚
高原的星夜是如此的真实,毫不遮掩
抬头望去,视线所及的范围全是星星
而在我们头顶上方,绚烂的银河像细碎的流砂在天穹中划过了一条弧线
在这一瞬间
仿佛能看到银河系数十亿年的沧海变化
带着悠长岁月的凝视,述说著没有文字的史诗

【转山】

《转山》中说:
好大一座雪山冰淇淋
那种色泽,是一百七十五毫升牛奶再加二百二十五毫升奶油才能搅拌出来的,还要再加两勺糖
车行驶在 普兰 县境内,眼望之处无不荒凉
它高高扬起头,如一座大金字塔,也像一个冰淇淋般,耸立在 普兰 的高原上
在多数人眼里,山是锻炼身体远离尘嚣和一饱眼福的地方
在登山者眼里,山是关于高度的挑战
在生物学家眼里,山是动物和植物的栖息之所
在地质学家眼里,山是一部描写沧海桑田的历史书
而 冈仁波齐 却是无与伦比的至高无上,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宗教圣地
是众山之根、众水之源、雪域诸神的宫殿、宇宙的中心
世间最神圣的称号全都加到了 冈仁波齐 的身上

塔钦,是 冈仁波齐 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同时这里也是转山的起点和终点
我们是晚上八点左右到达塔钦的,这时候天空才渐渐暗淡下来
这时的我是同伴中状态最差的,头依旧疼不停
胡乱的吃了几口饭菜后回到房间,没想到肚子也疼了起来
在群里告诉同伴,明我的状态要是还没好转,可能就放弃转山了
那刻心里满是懊恼和不甘
懊恼身体怎么如此的差劲,不甘于我的等待和向往的近在咫尺,却无力握住
睡前把同伴给的高原药连同自己带的药一股脑的吃下
以致当行程结束后大伙都在调侃这些天我们把这一年的药都给吃了
这晚算是睡的最踏实的
药物和精神上的寄托对我起了很大的作用,到早上整个人的身体状态出奇的好
把不必要的物品统统放下,揹包里只带上了少许药品和食物后,我们一行四人就出发了
前期我们商量后想再第一天翻过卓玛拉垭口
以便能在第二天有充足的时间返回塔钦

第一天前半程的行程地势很平坦
身后时不时的有车辆驶过卷起滚滚黄沙
与身旁的伙伴和其它不相识的转山者打着招呼
看到迷人的景色合影著、拍照着
这一切看起来更像是一场惬意而舒适的秋游
累了就走近路边的帐篷,喝上几口酥油茶和糌粑
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是在山谷中行走着,根本看不见神山的模样
当来到止热寺时,
多数人都会在这停留一夜,为的是看第二天的 日照 金山 和当晚的星夜
这里是观看神山背面的最好角度
远处的神山就立在我们眼前
从正面看神山是浑圆、优雅的
而此刻背面的它则是刚毅、锋利的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脚下的平地渐渐少去,多是急上的坡道,海拔也在不断的上升
狂风不停的吹打着我们,经幡在风中肆意的飘荡,远处的雪山感觉能触手可及
五千米以上鼻子已经失去了呼吸的作用
只有大口大口的用嘴巴吸取空气中稀薄的氧气
在垭口前的最后一个补给点
遇上了一直走在我们前面的另一群转山人
简单的相互问候、鼓励后,我们朝着卓玛拉垭口出发了
越往上走,道路与脚下的碎石、冰面融为一体
原本就吃力的我们现在还要为脚下的大块碎石和易滑的冰面所担心
为了避免迷路我们只能挨着放置在路边的垃圾桶当路标行走着
在这个高度
每走一步都是对意志的考验
每走一步都要休息数分钟
我们知道,再累也不能蹲著或坐着休息
只能依靠于身旁的岩石或利用手里的登山杖作为支撑
为了补充能量,知道这时什么都不想吃也强行喝了点葡萄糖
走在前面的另一队人早以看不见了踪影
我和同伴只能相互照顾一前一后的缓慢行走着,一路上一句话也没说
不远处的前方看见两三位磕长头的藏民
经过他们身边
他们口中念著经文
他们的手和脸都是脏的,可他们的心特别干净
藏人是虔诚的佛教徒,在他们看来
走上五十多公里,转 冈仁波齐 一圈,可洗清一生罪孽
转百圈者,可升生成佛

在一次次希望和绝望中翻过一座座山坡
每一次翻过都以为是垭口,但每次都是失望
这路像是永远没有尽头一样
当我看到石壁上贴著许多人像照片的时候,知道里垭口处不远了
他们以这种方式来缅怀逝去的亲人得以神山的庇护
而此刻,山里已经变天了
暴风裹挟著雪粒打在我身上、脸上啪啪作响
像无数把利刃刺着我的脸颊
我只能躲在一块岩石的后面
远处山顶上的垃圾桶离我只有不足一百米的距离
但这场风雪把脚下的道路都给遮盖了,更本分辨不出路的位置
而我更担心的是我的伙伴已不见了踪影,此刻我被困在了这里
身前、身后在视野可及之处都看不见任何人的影子
更加糟糕的是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了力气,身体因为寒冷在不停的颤抖
我倚靠在石壁上,心里是惧怕的
但我一直说服自己不能往最坏的情况去想,给自己灌了支葡萄糖后,
我只能等,等身后同伴的出现
大约过了数十分钟后,终于看见了同伴
询问他,我们是下撤还是继续往前
虽然知道下撤是不现实的,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
我们只能向上翻过垭口,才能在天黑前赶到营地
在同伴的鼓励下,迎著风雪站了起来
但还没走几步就被脚下的冰面结结实实的给滑倒了,重重的摔在冰面上大口喘气
想站起来却怎么也没有力气,只感觉意识在渐渐模糊的时候
身后伸出一双有力的手臂把我扶起,隐约听到:没事的,和我一起走
达旺、丹曾和他们的伙伴看到了我两的处境,搀扶着我们向前走着
他说:握紧我的手
在狭小的碎石路上,用尽仅存的最后一点力气,紧紧握住你的手
每当要滑到时,是你的力量让我重新找回了平衡
每当我没站稳脚崴在碎石里疼痛难忍时,是你的鼓励让我重新站立起来
你和你的同伴伸手递给我食物要我补充能量时
这一刻,眼泪早以忍不住流了下来
它是无色的,但是它分明又有着最丰富的生命色彩
当道路趋于平坦,看见山下那洼绿泊的时候
我们终于翻过了卓玛拉垭口
此刻,我已无心在去寻找那满地的经幡,因为他们早以被大雪所覆蓋
走在雪地上,反射的强光刺得人睁不开眼
而下山的路更是艰难
近乎四十五度的急下坡的路上全是大小不一的碎石,只要一步踩空,就会跌落
这一路上你一直在和我说话
但我此刻连回答你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时不时的点点头
终于来到垭口下的补给点后你才松开了紧握住我的手
我想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拿给你,你却怎么也不肯要,说这是应该做的
我只有在你面前不停的说著谢谢,眼泪再一次溼润了面颊

谢谢的背后
有时候是恩重如山的相助
有时候是不动声色的善良
它教会我们应该如何去爱这个世界
它仿佛是一条长长的线
这一端系着我们
那一端系着生命当中经过的很多的人和事
这条线也串起了我们生命中最宝贵最美好的记忆
当我们说谢谢的时候,我们是幸运的
因为那说明我们得到了帮助

在营地里,嘴里机械的咀嚼著达旺给的犛牛肉
看着眼前的方便面我也只是吃了一口
那晚无疑是最难熬的一晚
早晨吃的酥油茶和糌粑在此刻让我反胃,一直想吐却吐不出来
把所有的被子压在自己身上
从晚上十点到早上八点,一直迷糊的睁着眼睛,难以入睡
每隔一段时间就拿起手机看看时间期盼著天亮

当第二天背上揹包准备返回塔钦,感觉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
一路的下坡使我们很轻松
沿途也恢复了它迷人的秋色
远处的藏民们搭着帐篷,在河流旁嘻戏,河水在他们脚下尽情的流淌
是不是有土拨鼠窜出洞穴在草地上眺望
一切又恢复了生机,行走其间
仿佛行走在一幅迷人的自然山水画作里

【风和水将这里重塑】

午后的阳光是温暖的
透过玻璃船慵懒的洒在床上
不知道睡了多久,去土林的同伴已经回来了
我们选择了转山必然就无法去参观扎达土林和古格王朝
分开的时候叮嘱同伴在那多些拍照,回来听听那里的故事

这片奇特的地貌
百万年前,曾是一片 大湖
山脉隆起,湖盆上升,风和水重新塑造了这里
精美的玛尼石布满了山顶的每一个角落,自成祕境
而每一块石头都象征著一个美好的愿望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
是常年被风和水切割侵蚀成的一条条深深的沟壑
层层叠叠,绵延不绝

归途是迫切的
是伙伴们身心的疲惫
也是回归日常生活、工作的需要
一路上充满惊喜、欢乐、痛苦和感恩,到最后都成为了告别
或许是告别生命中的一段旅程
不敢说是最华丽精彩的一段
因为将来还有期待
但确实足够难忘
因为过去还未曾如此美丽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