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次方的云南

我到底多爱 云南 啊,那充满烟火气的 大理 白族市场
那清澈发光的泸沽湖,那文艺小资的版纳星光夜市

曾经在 大理 的那段时光,白天忙完民宿的工作,傍晚便会在人民路附近的巷子里一个人闲逛,望着不远处的苍山,内心对大山、对自然有了更深层次的向往,我真的太热爱大山了。

我总觉得 云南 是“一位”天之骄子,大自然赋予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适宜生活的空气质量,我认识的 云南 朋友,都会因为自己是 云南 人而骄傲,当他们看见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 云南 ,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受,嗯…来自家乡的幸福感吧。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到 云南 ,但能记清这次的目的很明确,满足自己这么多年以来对梅里雪山的向往,其实好久前就有来梅里雪山的想法,知道那是座神山,是一座 中国 少有充满灵性的大山,所以想去考究下。

行程推荐

这个行程不是我自己安排的.是一位云南当地小梅安排的帮我们规划的.这一趟旅程使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人太好了.非常热心·是一位很负责的.无论从景点介绍到行程安排.再到住宿吃饭.都非常满意!最重要的是她们规划的行程路线.包含了景点门票、住宿、吃饭、交通.比自己去玩要更省钱了.更省心能看到更全的景点!去云南旅行的朋友不妨咨询一下小梅微讯号↓【mei1680789】

出于一些原因,徒步 雨崩 (梅里雪山)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在2020这艰难的一年中,很多人都看开了事实,人活一辈子,没有什么比让自己开心更重要的事情了。

所以, 香格里拉 、梅里雪山,我来了~

香格里拉地区交通攻略

梅里雪山处于 云南西北 部,如果梅里的上一站是 昆明 ,那么你需要接着转机到 香格里拉 ,如果梅里的上一站是 大理 / 丽江 ,可以乘坐大客直达 香格里拉 ,到达 香格里拉 后,在客运站乘坐前往飞来寺的大巴就可以啦!

飞来寺是梅里雪山脚下的一个观景台(观看 日照 金山的最佳地点),如果只是单纯的眺望梅里雪山,到这里就可以了,准备徒步 雨崩 的小伙伴,在飞来寺附近有超多的拼车司机,大概20-25元/位,半个小时的车程,直达徒步起点,关于 雨崩 的攻略后续介绍哟。

滇藏之巅Shangri-La

我一直认为 香格里拉 Shangri-La是国内所有城市里,名字最好听的一个,温文尔雅又带着浪漫气息,与周边的梅里、哈巴这种壮阔又凶猛的雪山名字相比,城市的名字似乎有些不太搭,不过这又何妨,娘子军里还有个洪常青呢。

从 大理 到 香格里拉 需要坐7个小时的大巴,各种蜿蜒盘山路,我相信这里的司机去秋名山上飙车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我作为这趟“飙车”行动的参与者,下车后人都是懵逼的… 有着之前在藏区盘山路穿梭的经历,emmm这次身体还算撑得住。

香格里拉 是 迪庆 藏族自治州的首府,穿行在独克宗古城,这里与我们印象中的“ 云南 味”大不相同,藏族气息十分浓厚,大部分建筑都是老房翻新,以棕黄色为主,牌匾上也都标明的藏文,与 拉萨 八廓街的街区极为相似。

小吃也都是充满藏族风味的小吃,来这里可千万别吃过桥米线啦,你把这里当做 西藏 就好哈哈。

香格里拉 海拔3000米左右,没记错的话 拉萨 应该是3400米,会高反的人在生理反应上应该是差不多的,当然上刀山下火海的我在海拔5000米以内都毫发无损了哈哈哈哈。

高海拔地区最不缺的就是老天给予的那片迷人的天空了,城外绿油油的那片群山像是保护着古城与一样,用动画风格的滤镜调色,是不好像穿越在 宫崎 骏的电影中一样,《千与千寻》那片巨大的草原。

在古城月光广场的山坡上有一座观景台,这里可以俯瞰整个 香格里拉 ,一座巨大的转经筒矗立在这,无论白天黑夜,总是会有游客及本地人在这里转经,一定要来打卡呀,一个人转不动、两个人转不动,但是好几个人一起转就可以啦,很有意义的。

这个小山坡看似有些高,然而从底到顶只要2、3分钟,真的不高,很多人因为高反在山脚下已经止步了哈哈哈(切记,只要在藏族地区看到转经筒或广场,一定要顺时针行走)

这是独克宗古城内唯一的一家邮局,不对,如果按照以前的说法,这里应该称之为驿站,游逛古城累了,可以坐在这里给你爱的人寄上一封 香格里拉 专属明信片,印一个梅里雪山的邮戳,不久后呢…对方就会收到一封从浪漫古都—— 香格里拉 发来的明信片啦,简直太有意义了。

要打卡的小伙伴一定注意好时间,周六日及早晚是不开门的哟

从邮局出来往古城中心区域(月光广场)行走,路过一家名为“小菜咖啡”的咖啡店,被门前的花花草草所吸引住,我真的是太喜欢这种看上去有年代感的小店了,不过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还没吃饱饭,就暂时先不进去喝啦。

我真的好羡慕在古城里开个小店的老板,不管赚钱与否,在如此惬意的环境下,经营一家自己心爱的店铺,我想是这辈子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故事吧,像这样充满情调的店铺在 香格里拉 不少见。

好了,逛的差不多的了,真的应该吃晚饭了,来到藏族地区,似乎都不用考虑就知道吃点什么,肯定是本地最为特色的藏族火锅啦,古城遍地都是,挑到花眼,牛肉接触到锅体那刺啦刺啦的声音犹如刺激你的味蕾。

藏族火锅的代表菜品一定就是犛牛肉,这种在高原上生长的犛牛肌肉组织丰富,通俗点来讲,就是很劲道,犛牛自己有劲,吃完你也有劲,对于徒步者来说,这是最好的补充营养。

搭配铜锅涮煮的肉片可老香了,把表面的牛肉片解决掉后还可以下些配菜主食等,调料也是辣椒调配的酱汁,并非传统麻酱,不知道北方的小伙伴能不能吃的惯哈。

晚间灯火点燃,古城城楼均散发出橙黄蓝色的光芒,各路的小贩也云集在月光广场,售卖各种纪念品及小吃水果,晚餐开个小灶,可以来这撸点肉串,不过和我们 东北 的比还是有点…?哈哈

或许当时因为疫情的原因, 香格里拉 的游客数量完全在我意料之外,独克宗古城与“景点”这个词完全不挨边,在一些主要街区都很少能看到游客,旅行团就更不用说了,几乎是见不到的,只有像我这样少数的自由行客人。

普达措 ▏大陆首个国家公园

并不是每个到 香格里拉 的游客都会去 雨崩
但是每个到 香格里拉 的游客都会去普达措森林公园

毕竟作为 中国 大陆第一座国家公园 还是要来打卡的

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离 香格里拉 不算远,但唯一的公共交通就是每天早上从月光广场出发的班车,车程半个小时左右,下午固定时段再返回到独克宗古城,对于1至2人同行的小伙伴来说,这种交通方式最好啦,当然包车也可以,一定一定一定讲价,提前联络司机返程时间!

普达措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普度众生、到达苦海彼岸的湖,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神圣而美丽的地方,作为国家级的森林公园,这里地质丰富,拥有湖泊溼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多种地貌,珍稀动植物随处可见,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一个拥有这么多亮点的森林公园呢,没有理由对吧。

十月的普达措,金黄交错
当然也有很多地方依旧绿树繁茂
你无法按照正常的天气环境去概括这里

普达措由碧塔海和属都湖两大区域组成,游客们可以在湖旁漫步行走,领略大自然给予 香格里拉 的礼物。

如果时间不急的话,我是强烈建议在湖边坐会,你可以清楚的看见湖中的倒影,好像将湛蓝的 香格里拉 天空又复制了一份,如果带了零食与瓜果,那简直就完美了,与朋友聊聊家常,侃侃大山什么的。

普达措的隔壁挨着一片原始茂密的从林,游客是无法前往的,这样也很好,在商业化开发的同时,又能保留着大自然该有的‘“作品”,正是一大片茂密从林,才使普达措负氧离子达到极高的水平,每一口深呼吸都是无价之宝。

在游览普达措后半段时,发现树林子里有些东窜西窜的东西,千万千万别震惊!也不要发出巨响或攻击性的动作!那是可爱的小松鼠们在为冬眠搬运粮食呢。

普达措与其说是一座国家森林公园
不如说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家

松赞林寺 ▏传说中的小布达拉宫

除普达措森林公园外,还有一处可能被“遗忘”的景点,之所以被“遗忘”,就是因为这里又名为“小布达拉宫”,导致很多去过 拉萨 的朋友们直接忽略了这里,只选择前往普达措。

公交提前一站下,距离松赞林寺几百米外的湖边栈道是拍摄松赞林寺最棒的地点,最好是下午夕阳时分拍摄哟,光线最佳。

“小布达拉宫”又不是布达拉宫,既然在 香格里拉 这么有名,为什么不去看看,至少我是这么想的,我认为凡事存在必有它的道理,更何况松赞林寺在藏族人民心中又有如此高的地位,这里和独克宗古城稀缺的游客不成正比,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噶丹·松赞林寺是全 云南 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于共元1681年建成,是川滇地区的黄教中心,远观松赞林寺,我很喜欢这里的调调,无论怎么拍摄都好看,红白相间的瓦块及配色,实在容易让人与 拉萨 的布达拉宫混淆。

关于松赞林寺的故事也很多,哪怕是一个无信仰者,也可以跟随免费讲解感受松赞林寺的历史风情

松赞林寺的扎仓、吉康两座住殿高高矗立在中央,八大康参、僧舍等建筑簇拥拱卫,高矮错落,层层递进,立体轮廓分明,充分衬托出了主体建筑的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依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

寺院建筑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簷,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 多佛 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

从寺院入口进来后,这段巨长无比的楼梯,或多或少的让你有些气喘吁吁,更何况还是在高原,相信很多初到 香格里拉 就范高反的小伙伴,果断放弃了松赞林寺。

咬咬牙,跺跺脚,胜利就在眼前,登高望远的成就感,只有坚持的人才能感受到哟

tips:要注意的是,默认门票是包括寺庙讲解费的,如果不需要听讲解,可以退一小部分钱,不过还是建议听讲解的,毕竟松赞林寺属于人文景观,其乐趣就在于一些触及盲区的知识。

日照金山 愿年年有好运

在 香格里拉 客运站可以购买到 香格里拉 前往飞来寺的大巴车票,这一路几个小时的车程不知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比 大理 前往 香格里拉 那段还要更加恶劣?更加迷幻?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那可真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好在我这个小机灵鬼在客运站刚检票时就冲到了第一位,占了第一排的座位,面对着路 上高 低错落的雪山,听着有助增强体质的许巍《第三极》,晕车症状也缓解了很多。

飞来寺是 滇藏线 必经之地,也是目睹 日照 金山最佳地点,更是徒步 雨崩 前的最后一站,飞来寺及周边区域的面积可真不算大,从一段到另一端走路也就5-10分钟左右,但超市、酒店、供给,应有尽有,可以说是 香格里拉 旅游重要的一个中转站。

我很喜欢飞来寺观景台这段告示牌的的文字

我们约定
让每一次的到来
始于向往与期待
止于敬畏与仰望
化为纯净心灵的一次远足…….

一眼望去
只有洁白的雪山
那就是梅里雪山群
有点迫不及待接下来的徒步了

大家可以在当天购买飞来寺的门票,拍摄些白天的照片,第二天一早再过来拍日出,门票是三天内有效哟,白天的观景台到处都是穿着马甲、手持长焦镜头的老法师,如果你是拍摄小白,模仿按照他们的角度准没错了哈哈。

都期盼著卡瓦格博(梅里雪山主峰)露出神祕面纱的那一幕,要知道高原气候多变,能遇到晴天并且少云的天气可不容易,可能是一整天、也可能是一瞬间。

我到飞来寺那天虽说有点多云,但我已经很满足很满足了,起码没有阴天下雨,或是一点山头都见不著,真的,很满足!

年纪比松赞林寺还要大,面对着梅里山脉
它显得渺小无比 不知道这几百年飞来寺是否有些“孤独”

日落时分 云雾消去 “崭新”的卡瓦格博呈现在人们眼前

飞来寺周边的酒店及青旅屈指可数,一些热门的住宿如果不提前预定,在当天很难定到。

好在一个月前就预定了这家青旅,公区和住宿环境和市内青旅肯定是没法比了,不过我相信既然准备来这里看 日照 金山,肯定都是做好准备的,有雪山相伴,有信仰同行,可以靠着暖气,喝着浓浓的热茶,这就足够了。

保温杯、保温杯、保温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去 雨崩 徒步的小伙伴一定记得携带

无论是飞来寺的青旅还是山上的青旅,都会提供免费的热水,如果你没带杯只能喝昂贵的瓶装水啦

入住后可以询问店家第二天日出时间,根据日出时间提前奔向楼下的飞来寺观景台见证 日照 金山,在6点多的时候,早餐铺也营业了,各大酒店青旅的游客们也整装待发,这种大家做什么都一致的感觉还蛮有趣的。

当然,每天都会有很多坐着盘山大巴来到这,却发现第二天起不来的游客,啊…我就很好奇…这么美的景色怎么会起不来呢!

时间推移至7点多,观景台已站满了人群,大家紧张的搓着手,有的在祈祷,有的在东张西望判断云层,都盼望可以目睹 日照 金山,是啊…不远万里来到梅里雪山脚下,谁又希望抱着失落回去呢?

我也在焦急的等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云层逐渐飘散,而阳光也缓缓的从斜上方照射下来,那雪白的山顶一点点的由粉转红,最后一大片山包都是艳红色,是的,我看到 日照 金山啦!

据说,看见 日照 金山的人
明年一整年都会有好运呢!
2021 一切都好哟!

雨崩徒步攻略

经典徒步线路:

Day1飞来寺拼车到西当起点-翻过3800m垭口-上 雨崩 3200m(含休息5.5h)
Day2上 雨崩 -大本营3500m-冰湖3900m-上 雨崩 3200m(含休息7h)
Day3上 雨崩 -神瀑3663m-下 雨崩 3050m(含休息5h)
Day4下 雨崩 -尼农大峡谷-尼农村2127m (含休息4h)

雨崩 知识点:

1) 雨崩 指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村落,分为上 雨崩 村和下 雨崩 村
2)进出 雨崩 村可乘坐越野车 但费用昂贵 路况颠簸 缺少体验乐趣
3)# 雨崩 村住宿要提前订 选择很少#
4)继续看游记就告诉你哈哈哈

D1 出发雨崩

不得不承认 雨崩 已经是条非常经典的入门级徒步线路,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对“入门级”这个词有什么误会,或者是对老驴友来说的入门级?气喘吁吁上不动的年轻人在 雨崩 这条线路上大把的存在,有的或许在3800垭口已经消耗了所有体力,有的甚至一出发就已经放弃。

虽说用双脚丈量这片土地的感受是无法言喻的,但还是希望大家量力而行,就像 雨崩 推出不久的越野车送进村服务…

首先价格昂贵不说,当时不知道有多少人极力反对这一点,并不是说方便体力差的游客送进村这样不好,而是说大排量的越野车在行进过程中,部分道路与徒步道路重叠,造成很大的灰尘,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唉,凡事有利有弊嘛。

调整呼吸,连上蓝芽音箱,调节登山杖,摆个帅帅的pose,说干咱就干,出发!

虽说已经把大部分行李都寄存在 香格里拉 了,但揹包还是有些沉重(友情建议 徒步不要带大单反了哈哈哈 还是微单吧)谁让处女座准备充足呢,自己收拾的行李,跪着也要背完全程。

这是第一天路上的重要打卡点——“网红方便面墙”,瞧瞧这一墙的方便面,红烧牛肉、老坛酸菜、酸辣牛肉…应有尽有,哎呀哎呀,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饿了。

我想这片方便面墙是所有徒步者最好的见证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越来越多的徒步者不断的为这里“添砖加瓦”,正聊著驿站多有趣呢,路旁的驴友已经时不时的往里进了,调整状态、补充食物,准备迎接下一步的挑战。

进村的当天要翻个垭口,所以上半段海拔一直上升,加上还是第一天身体没有完全适应状态,真的很疲倦,好像揹包压垮了自己一样。

我各种给自己鼓气,放著凤凰传奇和草原歌手的歌曲给自己洗脑,穿过从林、踏过小溪、踩着可能落空的石头,一步一步翻过了垭口,只要翻了垭口,就是以平路和下坡路为主了,不久后就能见到雪山。

啊啊啊啊!这天气也太好了吧,也不知道攒了多少的好运气,换来了无敌大晴天,温度刚好,不冷不热,风也不大,与我印象里那种山中的狂风可差远了,白云在蓝天的映衬下高速移动,像是开了两倍快进,而雪山仿佛在向我呼喊“小伙子 你终于来了 我等你很久了”

据说在我到达的两天前, 雨崩 持续阴天下雨整整两个礼拜,从昨天刚开始晴的;想象一下,如果 雨崩 是阴天,乌云密布,看不清雪山,或许真就没这么好看了,等等…所以我上山的动力是因为晴天嘛?

上一次徒步是2019年 尼泊尔 ABC小环线,当时没有 雨崩 第一天累啊,仔细想了想,或许是那次请了背夫的原因,沉重的揹包看似没什么事,但它却是影响你体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当过兵的都知道,负重跑和无负重跑差很多呢。

经历一路死亡下坡路后,我觉得我又可以了?哈哈哈哈哈 ,毕竟时间才到下午,领先了后面很多人,还是有小小的成就感的。

从徒步的土路转进村的时候,一定记得看路标,一个是通往上 雨崩 ,一个是通往下 雨崩 ,切记不要走错,所有人的首站都是在上 雨崩 ,所以往右侧走即可,此刻再抬头看,景象与20分钟前又发生了变化,我离村子、雪山更近了。

应了那句话
上有天堂、下有 雨崩

雨崩 的建筑规规矩矩矗立立在山腰上,除了青旅酒店,就是餐厅了,当然也有原住民,只是很少了,别小瞧这不大的上 雨崩 村,你永远不知道每家店老板都是什么来头。

提前好久定了上 雨崩 的网红客栈“酥油茶”,既有青旅床位,又有景观大床,几十块一晚的床位价格对独行者来说简直就是福利啊,老板自己养了好几只猫,在荒郊野岭,宠物是人们最好的陪伴了。

徒步归来后,大家都坐在公区取暖喝茶,顺便逗逗猫咪,蛮赞的。

这家店的炒菜在全 雨崩 都出名,如果说是 雨崩 最好吃的餐厅,几乎没人否认,很多人订不到酥油茶的房间,但都会慕名前往来这享受美食,旺季在饭点吃它家的晚餐不可能有座的,老板会优先给自店客人备餐哈哈哈。

最后闲聊时发现,老板是 重庆 人,果然川渝的大厨味道一级棒啊,带着爱人不远万里来这个小山村里开客栈,不用问就知道是个有故事的人。

(以上是早餐菜谱 炒菜种类还是很多的)

在“酥油茶”喝碗酥油茶
或许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大家明知道徒步很累
还要勇往直前了

回到屋里,用清水洗了把脸,手都是通红通红的,而徒步鞋已经脏的不像样了,本身准备简单擦一下,后来我想了想,第一天就已经这么脏了,以后几天不得天天这样,算了算了,还是回 香格里拉 擦吧,话说回来,真是心疼我的徒步鞋了哈哈。

在客栈简单休息后,发现太阳还处在高空,这么好的时光可不能躺在床上发呆,顺着门前的小道大概走了一两百米,找到了一家 香港 人开的餐厅,贩卖些咖啡奶茶及简餐。

重点是这里的风景,据说都上了Lonely planet,哎呀名字有点记不清了,大家到那一打听就知道,上 雨崩 实在实在是太小了,互相没有不认识的,就像街坊邻居串门一样。

D2 神湖3800m

都说万事开头难,说的好像第二天不难一样哈哈。

第二天的行程是从上 雨崩 村出发,前往8公里开外的冰湖,3000至3900海拔上升了900米,一路就是各种山坡,我觉得比第一天都累,但是这个点确实是我最喜欢的一个。

早上吃了饱饱的饭,整理行囊就开始出发了,这次揹包减轻了不少重量,又筛选了些无用物品放置在了 雨崩 的客栈,只带了最基本的食物补给,事实证明今天的食物补给格外重要,非常消耗热量。

最开始要穿过一片从林,小溪从身边经过,太阳时不时的能打进树林, 自己像是一个鸟儿,无忧无虑的穿行在丛林间,闭眼幻想下,哗啦啦的流水声与鸟儿鸣叫,大自然最美的纯音也不过如此了。

我的肺活量很小,可以说是跑个几公里就筋疲力尽,再加 上高 海拔地区稀缺的氧气,体能大幅度减少,我不断的跟自己说,没问题的,一定没问题的,就这样一路前行着,不一会就到了笑农大本营。

关于大本营,甚至这座山,有很多故事…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在当地藏族人心中是神山, 是祖祖辈辈顶礼膜拜的神灵,而在1987年的时候,中日联合登山队来到 德钦 县,淳朴的藏民请他们喝茶吃饭,当知道他们是来攀登神山的时候,村民们既愤怒又不满。

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修建了这座大本营,结果在一次梅里雪山的雪崩中,大本营十七名登山队员全部遇难,直到后来,又有很多登山队尝试攀登卡瓦格博,不是雪崩遇难,就是突然来临的劣天气无法登顶,峰顶至今没有人类的痕迹,而现在,国家已经完全禁止攀登卡瓦格博了。

从笑农大本营穿出来就能看见冰湖了,看似很近,但却又是长时间的战斗,带着兴奋劲加快了步伐,生怕我晚到几分钟冰湖就离开了我一样,顺着山腰一步步的向前,而此刻身体似乎正式免疫了疲倦,不一会就领先了好多人。

啊…这就是冰湖吧!
兴奋到嘴巴合不拢!
我承认我看过太多的美景
我也承认对于美景从来没有过视觉疲劳

这是一片被大山包住的天然湖,单看湖本身面积,不算太大,但要是把周围的山头都算上,那就大了去了,还好当天云量适中,不至于把整座山都给掩盖住,不然只能看个寂寞。

湖水全部来自山顶,顺着山体天然形成的裂缝流下来,积少成多,形成了冰湖的现状,大家千万不要去喝这个水,和我们认知的山泉水不一样哈!里面有的物质是不能食用的,

搬块小石头,放上音乐,吹着口哨,就这样一口士力架一口功能饮料的在冰湖旁休息了一个多小时,面对着这一切,不知该说些什么,也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要来,嗯…不想那么多了,至少我现在很开心,这个时候大家也陆陆续续的上来,与我一样,语无伦次的兴奋著。

D3 神瀑3700m

从神湖回来后终于可以安稳的睡个好觉了,第三天的神瀑并不需要太早出发,由于神瀑离下 雨崩 更近,所以在早上出发的时候,路过下 雨崩 时提前办好了入住,不然上下 雨崩 之间30分钟的死亡上坡真会要了命。

说来也挺有意思,神山上的湖水叫神湖,神山上的瀑布叫神瀑,名字还是很好记得哈哈

前往神瀑的路上景色稍逊色于神湖路上的,所以相机并没有掏出来,只是在到达神湖后抓拍了些。

各种红黄蓝白绿等颜色的彩旗在阳光的汇聚下飘散,视觉冲击力很大,由于不懂这个是什么,就特意去查询了下,关于彩旗的说法:

藏语音译叫“隆达”,翻成汉语叫经幡,风马旗风马旗是 西藏 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在 四川 、 青海 、 甘肃 、 云南 的藏族聚居区以及 尼泊尔 、锡金、、克什米尔等邻邦,人们随处都能见到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以经咒图,成串成串拉挂在亭子和松树间的彩旗,印满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语、经文、佛像、吉祥物图形。它们就是风靡藏区的“风马旗”。风马旗不但有着许许多多的宗教含意,还是一片片很有水平的艺术品。

幸运的是,在神瀑遇到了一群穿着民族特色服装的居民,她们是特意来到神瀑祈求的,每人都在神瀑面前朝拜,如果没记错的话是绕着山体转了三圈,不少徒步者也跟着做了同样的动作,祈求山灵可以赐予他们未来的好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梅里雪山赐予了他们太多太多

前往神瀑的路上一定按照地面痕迹去行走,不要走捷径擅自穿行山路,这里很容易迷失方向,茂密的丛林会让你完全错失方向感。

神瀑返回下 雨崩 速度很快,两点多就到了客栈,按理来说应该在 天台 晒太阳玩手机。

不巧的是赶上全 雨崩 村停电,不提前给充电宝充电的年轻人,在那一天不知道有多急躁,面对着修不完的照片,发不完的微信,手机却发出了电量预警,哈哈哈哈。

D4 尼农大峡谷 下撤啦

在 雨崩 看星星的日子很快对吧
似乎刚刚适应了这里
就要离开这里了

天还没亮就从寒冷的被窝中起来,冲向了卫生间洗漱,带着相机冲到了客栈外,等待第一缕阳光照在梅里雪山山脉,除了飞来寺之外,下 雨崩 村是最适合观看 日照 金山的地点,无遮挡不说,下 雨崩 村中心的水池简直就是点睛之笔。

日出的时间很快很快,前一秒周围还是黑天,后一秒太阳就已经在半空中,照亮整个山脉了,如果你问哪个地点的日出最美,我想说无论是飞来寺还是下 雨崩 村,都有它自己的韵味,同样的梅里雪山,因为角度不同,你看到的就不同。
第四天返程是最轻松的一天,下撤并没有走来时的山路,而是走了尼农大峡谷这条线,公路就挂在悬崖边,好在全程都是平缓的下坡路,算了下用时,竟然是四天用时最短的一天,如果是下雨或者恶劣天气就只能原路返回了,尼农大峡谷会伴有落石,非常危险。

随着下撤,两旁大峡谷在一定范围上限制了景象,梅里雪山的景象一步步的消失在眼前。
尼农大峡谷的路段暴露在太阳下的时间最长,如果不做好防晒措施,回到 香格里拉 容易被当成本地人,为什么?因为你会黑的连家人都不认识哈哈哈哈,瞅瞅照片上我这捂的多全。
小溪从脚下穿过,就像时间流逝一样
错过的 就不再拥有了
好好珍惜每一段时光吧
走啊走 走啊走 雨崩 徒步的重点离我不太远了,我已经看到那红色的拱门,以及拱门外那些排队的司机们,别说这感觉有点像马拉松重点,补给站的志愿者看着我们参赛者的感觉呢哈哈哈。

最后一天从下 雨崩 返回峡谷的人世间都差不多,拼好一车就能出发,在车上大家完全不会在意自己的形象,插上耳机,脑袋能靠哪就靠哪的睡着了,这觉醒来,就到 香格里拉 喽!
每当你向我走来
告诉我星辰大海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