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节时候又去了一次香港,到现在又快两年了。
那么就把两次行程放到一起,在13年和19年的香港间穿越。

两篇流水账

2013年中秋版
D1:首都T3日上-东荟城-入住九龙珀丽酒店-朗豪坊
D2:清汤腩王-窝打老道红砖屋-油麻地天后庙-油麻地警署-圣安德烈堂-重庆大厦兰芳园-海港城
D3:稻香-海洋公园-太平山顶
D4:维港天星码头-喷射飞航-威尼斯人-龙环葡韵官也街-妈祖阁大三巴暴走线-新葡京-喷射飞航
D5:被天兔打乱的一天:搬到汉口酒店-糖朝-圆方-超市
D6:sasa-维港星光大道-澳门茶餐厅-赤腊角机场-返回北京

2019年春节版
D1:入住香港珀丽酒店-希慎广场-洪兴记-太平山顶-维园年宵花市
D2:翠林餐厅-迪士尼乐园
D3:添好运-海港城-维港-重庆大厦-嘉顿山晨运径
D4:西环码头-半山扶梯-大馆-嘉咸街-元创方-歌赋街-美华茶餐厅-坚巷花园-摩罗上街-石板街-煤气灯街
D5:赤腊角机场-前往菲律宾

2013海洋公园vs2019迪士尼乐园

进园先上山,不知道这条攻略目前还适不适用。回头看看,这些年来看动物永远是我们首选的主题。对于游乐专案,因为怂和懒得排队,每次打卡几款基本的离地旋转型专案就挺乐呵了。

小猴子应该长大了,虽然并长不大。

2013年在海洋公园和迪士尼之间做选择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小了,为啥还去迪士尼。
2019年发现迪士尼真的有能力把每个人变回宝宝。

我和我的好朋友——丁满!

后悔没买个气球呀


城堡维修中没有看到烟花,但是游行还是很精彩的。白天在各处的小可爱们都登上了花车。

2013维港点卯vs2019维港半日游

2013年,在乘喷射飞航去澳门之前的早上到维港点了个卯。当天秋高气爽,在天星码头吹吹风好不惬意,一点看不出第二天就要刮台风。

2019年单独留了下午和傍晚的时间(因为上午睡了懒觉,吃了午饭就2点多了…),弥补遗憾坐上了天星小轮和双层巴士。

2013大坑舞火龙vs2019年宵花市

两次到维园的开启方式不同。
2013年中秋节在海港城买买买之后赶紧把东西放回九龙的酒店然后坐地铁去港岛。瞬间感觉回到了北京。人山人海,有一种所有大陆游客都被吸引到维园看中秋彩灯会的感觉。出了地铁就感觉在游行一样的涌向公园。园区里用围栏摆成了长蛇阵,从进门到能有东西看的地方大概有20个折返。最后进入这个桶装水瓶子组成的地堡中…

这一路上把脚磕破了,也由此引发了一段有意思的对话:
“老板,有没有创口贴?”
“???”
“创口贴呀”
“???”
“脚碰破皮了,包一下”(就差把脚举上柜台了)
“…,啊,便利妥!”

当天由于人太多,“大坑舞火龙”几乎啥也看不见。这时如果你抬头看的话,看到的不是十五的月亮,而是——耶稣是主。

2019年住港岛,酒店离维园很近,年宵花市就变成了每天晚上回酒店睡觉前的最后一站。“北庙会,南花市”,逛花市是南方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每年年花的销情也或多或少反映出经济状况及市民的消费意愿。据说维园花市已经有40多年历史了,是香港最著名,规模最大的花市。 晚上的维园依然很热闹,应该是香港最有年味儿的地方了。吃吃喝喝逛逛,也算弥补一下好多年没有逛北京庙会的遗憾。连成片的兰花桃花各种花,虽然不能买走,但也是讨个花开富贵,春华秋实的好彩头。
热闹的花市.jpg

2013暴走油尖旺VS2019暴走港岛

2013年住在九龙,从北往南逛,新的老的、中的洋的,混合在一起。
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后庙。建筑的雕刻、彩绘非常丰富、精细,很值得一看。

还有这只古灵精怪、还很有镜头感的喵。

庙外一个角落有很多弃迁的神牌、关公和观音像,街坊邻里们自发的供奉起来。

再往南走,是油麻地警署、九龙公园和圣安德烈堂,最后走到北京道。在海港城外遇到了当年还没熟的“理查德”。


2019年住在港岛,从西往东地铁到坚尼地城,穿过一片很有烟火气的居民区,第一站西环码头。

早上游客还不多,偶尔有晨练的人从身边跑过,出片率挺高。

我是谁???我在哪???

回到中环,这里的街巷像渔网一样沿着山坡铺开,一网下去捞得满满,吃吃喝喝逛逛一天不嫌多。当天是腊月二十九,很多店铺已经关门了,否则真的要逛到天黑。从打卡半山扶梯开始跨越人海,到嘉咸街看涂鸦墙。在元创方歇歇脚,转到歌赋街再一次错过了九记牛腩。费了一番工夫到了坚巷花园,却总也找不到积木世界最好的角度。石板街的栏杆边和煤气灯街茶餐厅式的星巴克是适合发呆的两个地方。

2013山顶缆车vs2019山顶缆车+嘉顿山晨运径

登高望远是对香港繁华的尊重。
两次打卡山顶缆车,感觉2019年上山的队没有2013年人多了,但是下山还是要很久。2013年是坐公交车下的山,非常沙丁鱼,还会堵车。而坐缆车下山,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充电宝和扑克牌。
那2013年和2019年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并没有。
2013年真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2019年就淡定多了

嗯,还是糊了

2019年的嘉顿山晨运径,好处是没人,可以思考人生。

山下到深水埗地铁站一路可以吃个宵夜。

2013扫货vs2019扫不动货

2013年,经过了近4个小时的灰行后就直接转战东荟城逛I.T,看着全场3折也是一无所获。这么多年来也是一如既往的干巴,潮不起来。无意中拍了一些照片被人看到问及,才知道到过一些潮店(门口)。

后来觉得不能白来一趟就还是轻奢了一下:3个挎包1个钱包,若干化妆品。最后一天闲逛的时候收获了之后陪伴我们去了很多地方的29寸hellokitty行李箱,折后999HK$。虽然有点儿样子货,但是架不住样子可爱呀。

总体来说,2013年还是一种有备而来,伺机扫货的状态。而2019年购物欲明显down了下来,而且后面还有一程菲律宾,也懒得拿。

2013吃吃吃vs2019吃吃吃

2013年第一站打卡了朗豪坊的翠华,失望而归。出门已是晚上,遇到了雪糕车算是对晚餐的一个补偿吧。

之后又转到日船章鱼小丸子,青芥酱果然赞。不过再之后又看到豪大大鸡排和肥姐小食的时候就无力再战了…

第二波是暴走油尖旺的那个早上。本来要去明记鸡什粥,结果人家过节放假了。在街对面的清汤腩王,点了一个饭一个粉。牛腩超好吃,块儿大但一点也不腻,入口即化。里面的萝卜也很入味。饭和粉都是45港币。原本计划第四天会去吃中环那边的九记牛腩,后来没有去成,但吃到这家也是心满意足了。

第三波是酒店楼下稻香的早茶,好奇点了鸡蛋猪脚姜,齁甜。

第四波是糖朝。甜品点了杨枝甘露和芒果布丁,同样是齁甜。推荐重口味的猪肝肠粉和料很足的一品粥。表面上很平静,内心十分有料的一品粥,做人就要像酱紫~

2019年印象最深的是添好运、兰芳园和酒店楼下的家家乐鱼蛋面,分别代表了精致点心、老牌牛店和路边好店。

写在最后

曾经承载了很多向往的地方
6、7年间,
很多变了、很多没变,
新鲜感已不高,
但还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香港加油,给你加鸡腿!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