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王的香港旅拍之约

香港故事的开头从大王的追问开始:YoLO,啥时候过来拍照啊,不想挨打就不要骗我。一如既往的直接和不客气就是大王了,和大王相识一年有余,起初因为工作的原因尝试跟她建立联络,没想到加她微信比取经还难。
好不容易在新增成功的那刻,大王说出的第一句却是:咋回事……我设定了别人不能加我,我这是深井冰。那时就觉得大王有种傻的直爽可爱范儿。

在没认识大王之前,她属于那种走在大街上,我会忍不住多看几眼的女生,高挑的身材,走路带风的气质,还有那双可杀人的眼神,藏在心里的小算盘是我可不敢上去要微信,偷偷的看几眼就好。

熟知之后,她属于那种我在大街上遇见了就直接过去勾搭肩膀的兄弟伙,大王豪放的性格擅长把一切男性朋友谈成兄弟伙。而我,也是其中一个。

这次去香港的起因,是和大王约著拍几组照片,大王爱好读书看电影,还有喝酒!!

离登机还有段时间在机场免税店闲逛著,想着给大王买瓶酒过去一起小酌几口。刚好遇见免税店里的马爹利限时活动,大大的展台吸引了我的目光。

免税店的导购很耐心的给我讲解,从酒的口感到历史。马爹利蓝带作为马爹利众多产品中独树一帜的一款干邑,长时间以来都是好酒者们争相追捧的珍酿。马爹利蓝带有着令人称道的顺滑口感,这一切都得益于原产地法国得天独厚的葡萄种植地——宝德区。

这款干邑,其口感优雅多层、极其圆润,精制果香与辛香迸发其中,浓郁的芬香让其更具高雅之感。

这款酒为庆祝中国免税40周年,马爹利推出一款限量礼盒,里面包含一瓶蓝带和珍贵的马爹利40年生命之水。导购员强调这种源自于法国宝德区的精品干邑被人们誉为生命之水,它的存在是赋予蓝带更醇厚的口感。

我突然明白马爹利的用心,用这40年的生命之水的历史沉淀来庆贺中国免税的40岁生日,是中国免税独家,全球仅12,000套,之后未必买得到。

惊喜的我发现还有更重磅的活动,购买一瓶马爹利蓝带,凭借购买的小票,就可以即刻参加免税店游戏活动。活动的大奖则是马爹利法国双人游。

活动过程是在店内的平板电脑参与不同的小游戏进行抽奖。这个大奖真的很诱人,除了成为马爹利大宅的贵宾,还可以在马爹利大使的带领下,参观干邑酿酒厂和仓库,这对爱好酒的朋友真的是一个莫大的福音。

活动的小游戏也很简单,用手机扫码,填写一些资讯就可以开始小游戏之旅。第一个游戏是从不同的葡萄当中挑选出适合做干邑的葡萄,选白玉霓葡萄就行。第二个是从葡萄酒当中去除杂质,制造出更加优质的干邑。第三个是在橡木桶上盖上马爹利创始人的名字。游戏很简单,其实就是带你了解一些制酒的工艺过程,结束后,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了。

导购告诉我这个活动在上海, 广州, 厦门机场出境免税店9-10月都有同步进行,所以对这个双人大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猛戳这个连结://www.mafengwo.cn/oad/iad.php?key=YlNWQF0

在上飞机之前,我给大王发了下面这张照片过去,大王说,拍什么拍,快过来喝酒。

爱喝酒的女孩zui迷人

大王很懂得生活情趣,平时看看书,找一部喜欢的电影,钻进被窝,边看边喝酒。酒至微醺,她会点燃香薰,研墨写字。


以前和大王在一起旅行的时候未曾给她拍过照片,高傲的她也不会主动要求你给她拍照,当她发现你的镜头对着她的时候,她只会故作正常的摆着造型。

其实按理说都这么熟了,我俩应该很自然而然的就配合起来,但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如此的微妙,在第一次的面前,我们也不得不磨合一下。

好在我俩不是网友第一次面基,不怕尴尬,虽然她看我的镜头忍不住的发笑,但她笑的真的很美。

白天拍完照,晚上就是对美酒的享受,大王毫不客气的说你醉了有我照顾你。虽然心里不服的说:我这么容易被你喝醉嘛?但事实的确是自己这么容易喝醉。

大王抿了一口,不由的说出:酒味香醇,色调丰厚,冰镇过后16度左右口感会更加,如果在配上一些鱼生刺身的食物,那马爹利蓝带的果香味就更棒了,口感也显得更顺滑。

爱喝酒的女生就是这么懂生活情趣,知道如何利用酒精来取悦自己。哪怕生活让她们累到崩溃,只要洗个热水澡,几杯酒下肚,徜徉在微醺的海洋中,也会在苦涩中哼出小调。

跟她们喝酒聊天,那种酒逢知己的氛围,是千金难换的享受。不管说什么,她们那些带有酒气的甜糯话语,总能准确地道进你的心间。

市井和繁华并存的中环

香港向来已久的繁华之地,奢侈品、奢华、物欲,现代大都市的香港城就是一个国际名片。然而这里绝不只有繁华,更有市井、怀旧、沧桑……

香港历来的精彩处,都生于繁华的边缘。石板街上老旧的小摊,叮叮车里质朴的香港人,都爹利街里上演的浪漫依旧,香港的种种往事。这也是我喜欢的香港市井文化……

大王今天得赶回深圳上班,而我的一个朋友圈却炸出来了梦姐,刚好她也在HK购买东西,果断的约着她一起漫游这个繁华和现代化冲突感极强的中环商圈。

地铁出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中环高耸的摩天大楼,把蓝色天空切割的极为狭窄。

“狭窄”的还有街上跑着的双层巴士和缓缓在慢走的电车。

逛市井一定不能错过这里的石板街,它原名叫“砵甸乍街”。因为街道用一块块高低不平的石板堆砌,久而久之,拗口的砵甸乍街就变成了石板街。整个街道充斥着十足的老香港风味,令人滋生出怀旧的情绪。100多年过去了,香港发生著巨大的变化,而石板街却依旧顽强的存在着,成为了寻觅老香港不得不去的市井之地。

这里的独特之处在于隐藏在香港最为繁华的地段——中环,著名的皇后大道、兰桂坊就近在几步之遥的现代化高楼里。

在这100年中,尽管周围的店铺不断变更,但石板街却把最原本的香港气质保留了下来,它像是香港市井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古老的港岛逐渐变换为高楼大厦的今天显得尤为可贵。大概这也是为什么香港电影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浪漫从未掉线的都爹利街

都爹利街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以南,南端连线雪厂街。其实只是一条很短的一条小路,窄窄的,有些破旧,是中环闹市边缘很不起眼的一条小道。然而就在小道的尽头却隐匿著过百年的历史古蹟——石阶及煤气街灯。在与雪厂街连线之处的花岗石楼梯上有全港仅有的四盏煤气灯,已有百年历史。

古老的煤气灯便发出微黄的灯光,照着一级级石阶,整个街道便笼罩在浪漫典雅的氛围中。经过这里的恋人们便忍不住驻足相拥,像极了电影《喜剧之王》里的浪漫场景。

沿着斜坡一路往上走,就会见到这座时尚红白条纹风格的转角建筑,其实它是一座历史建筑,建成于1892年间。比我大了好多好多岁~该建筑前身是旧牛奶公司的办公室,自1984年以后,艺术团体艺穗会进驻,使这里成为一个美术、工艺品展览和小剧场表演的热门地。

充满文艺气息的建筑,加上斜坡、斑马线、红绿灯等元素,作为背景,让照片的文艺气息满满爆棚。

既是古建筑也是艺术区的大馆

香港中区警署建筑群是香港法定古蹟,经过活化工程后定名为“大馆”,这里是香港文化新地标,而它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成为到港打卡新点,也成为在这个全球楼宇密度最高地理空间上的“放风”好去处。

改善后的“大馆”古蹟和艺术馆主要由18座建筑构成,其中16座古蹟的建筑风格为:红砖墙、花岗石雕和楼梯、铁锻阳台的爱德华式殖民地建筑风格。

这是中环地区仅存的19世纪后期至20纪初的建筑;两座新建筑宛如两翼,由旧建筑向外延伸,徐徐展开,用来作为展示现当代艺术的空间以及餐厅。

走进这座拥有160年历史的中区警署建筑群“大馆”,感受红砖墙、花岗石雕刻与巨型圆柱等建筑标记的古蹟艺术区,你会明确的感受到这里是文青最喜欢拍照打卡之地。

涂鸦拍照打卡地嘉咸街

近年来这里已经成为了暴红的打卡景点之一, 短短五米的墙面五颜六色非常适合拍照,到这里千万不要拍完照就走,了解涂鸦墙里的主题“九龙城寨”其实更精彩。唯一要注意的是壁画位于转角处,车非常多务必注意安全。

知道了香港有这一段历史了解过壁画上种种画面来由和典故,再回到中环嘉咸街壁画上面好像已经无法再单纯地欣赏了。

在这种颜色特别丰富的背景前,人最好穿简单一点,不然很容易会和背景融为一体~~这里可以靠墙拍静态,可以慢慢的走下楼梯抓拍动态,喜欢大场景的话也可以让拿相机的人站到马路对面,这样取景器里就是整面涂鸦墙和美腻的你了。

因一部电影火的半山扶梯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有关注过《重庆森林》,这部港片是很久以前的一部片子,是许多人的独家记忆,在剧中有个“半山扶梯”,剧中梁朝伟饰演警察,王菲饰演的女主角王菲就在公寓内透著窗子去看他上班。

半山扶梯是指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全长800米。半山扶梯以恒生银行总行大厦为起点,经中环街市,沿阁麟街、 荷李活道 、些利街、摩罗庙交加街、罗便臣道直到终点干德道。从头坐到尾需要20分钟。

中环扶梯系统连线著港岛中环至半山区,让你上山真的是省力,顺便沿途还能欣赏地面的街道,在高角度俯拍灯牌,真的是一举很多得。

电梯旁边就是步道,步道旁边沿街都开着各种各样的咖啡屋蛋糕房,其中也不乏有很多网红店,吸引著各国游客驻足小憩。乘坐半山扶梯,让你从热闹非凡的闹市中来到清净的山顶,会觉得恍惚,感觉来到另一种世界一般,有着非凡的体验乐趣。

创意新地标元创方

看惯了香港的车水马龙的人流市井,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光影迷离的霓虹招牌,享誉全球的酒家食肆、大型摩登的购物商场。还有不能错过的就是这传承与创新之间的香港新面貌。

元创方,便是这样一处独特魅力所在。热门的香港电影拍摄点,黎明、曾志伟的《三更之回家》及刘德华、林熙蕾在《全职杀手》便是取景于此。

这里你不仅能体验到设计师的创意产品与服务,还能现场与他们互动、交流。元创方也会不定期举办文化艺术与创意活动,各式互动体验活动如手艺工作坊、期间限定展览, “法国五月”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会展”展览等都曾在此举行.

网红咖啡店 | Arabica %

来到香港当然要把% Arabica这家网红咖啡店纳入list。全球正火的Arabica咖啡店其实是发源于香港,崛起于京都的咖啡店,在这个咖啡店横行的年代,Arabica迅速成为社交媒体宠儿, 如果你是咖啡达人,一定早就对% Arabica有所耳闻,它在咖啡界的人气让人不容忽视。

店内产品只与咖啡有关,不同于其他连锁咖啡馆贩卖咖啡的同时,也在贩卖甜品和其他非咖啡类饮品,Arabica从开店至今只售卖咖啡豆、浓缩、玛奇朵、拿铁及美式咖啡。

不得不承认,Arabica的门店设计体现著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一间咖啡馆,除了咖啡豆品质有保证,咖啡调制手艺精益求精,休闲舒适的环境设计也要兼顾,还要满足消费者对理想空间治愈、浪漫、交流休闲功能的要求。

因为在你还没品尝到香醇的咖啡之前,看起来舒适又浪漫的环境就能让消费者抑制不住一探究竟的欲望。

追求简单和实事求是的理想生活。门店都以白色为基调,各地店面在设计风格上一脉相承,偌大的落地窗、纯白与木质的设计空间,无一不让人一进门就立刻沉浸在这种简约、淳朴却又格外的休闲、居家的氛围中。

最后的之言词组

每个人对一座城市,都会有自己理解,每个人对一次旅行,都会有自己定义。在香港行走的三日,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矛盾感,一边是向着天空垂直生长的钢铁森林,高效运转,西装革履;另一边又是老旧的小摊,穿着随意市井人的日常。

这里是一个自由、包容、开放、中西交融的大环境,有走在时代前沿的各个艺术家和艺术展,也有藏匿在小街小巷的古典文化教堂信仰。

这个大综合体的矛盾感在这里并没有显得很突兀,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精神角落。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香港,就像中环地铁站的10多个出口,通往10多个不同的街区,这里的人情冷暖被速度和高度遮盖在了各自的生活点滴之中。

从香港离开的时候,跟梦姐告了别,给大王发了一个微信,她问我啥时候再过来,下次找个长一点的时间,陪着我好好的逛逛,也能好好的喝上几晚。她说:到时我们还是喝马爹利蓝带,我已经爱上了这个味道。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