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美国东部城市篇

Day8:(8.6)费城-尼亚加拉瀑布 (自驾)
从今天开始,开启第一段自驾行程,女儿订的是在机场租车,因为想要早点出发,提车时间是上午7点,所以老公和女儿早早地起来,打车去费城的机场提车了。
租车情况:美国的汽车租赁业非常的发达,无论是市区还是机场,都非常的方便快捷。不同的是市区租车时间受限,而机场的租车还车时间比较宽裕,一般都是24小时营业。还有一点就是同城租车还车比较便宜;异地还车就很贵了,一般是同城双倍的价格。我们从费城到水牛城的2天价格是390.15刀,算是比较贵的了,是一家Alamo的租车公司,一辆崭新的丰田凯美瑞,印象记得只有两位数的公里数。

旅行之前看了攻略,在人烟稀少的美国中西部是没有网络讯号的,TB购买的GPS导航这会儿派上了用场。设定好线路费城-尼亚加拉瀑布,全程650公里,导航显示需要6个多小时,跟着导航很快驶出了费城的城区。

郊区外的道路,一片寂静,两边的护树林快速地滑过视野,根据导航提示很快就进入收费的高速路段,先前耳闻的美国高速公路不收费,都是不靠谱的资讯,看来只有亲历自此才能知道真相。
离开了繁华的都市,高速路上的车辆并不多,负责主驾和副驾的老赵小赵在尽情地侃大山,后排的我呢就负责欣赏车窗外的风光,大片的平原绿地、起伏的山谷森林地带、还有时不时出现的色彩醒目的小屋子。。。

途中的无人收费站,只能是往这个白色的网兜里面投币,投够数量才能通过放行。


自南向北,行驶了近三分之二的路程,不知是太兴奋还是太自信…我们的车在一个立交出口处转到了“Canada”方向,没有回头的路,只能是一条路往前走,车速明显地慢了,远远地看见有穿着制服的检查人员在查验著每一辆车,等到了跟前才知道我们已经走到了加拿大的边境处,这下我们仨都傻眼了,女儿和查验人员说明了我们的情况,能否掉头往回走,结果是不行的


只好停车去边境办公室处理,遇上这等事儿只能靠女儿去沟通了,大约有半小时左右,淡定的小赵同学拿来了3份需要签字的A4纸,内容是加拿大不准许入境,但要离开加拿大的这么一个东东,我和老赵一颗悬著的心放了一半下来,关键是往回走还要进入美国边境,会不会出什么娄子呢



果然是到了美国这边,查的更严了,后备箱都要开启看,一个女兵查验员领着女儿进了一个小房子里继续查验,我和老赵又是提心吊胆的等了20分钟,直到小赵向我俩挥手示意可以通过,天呐,吊在嗓子眼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



驶出了边境处,停下了车,老赵小赵一致认为导航出了问题,便拿出在国内购买的以为派不上用场的纸质美国地图,结合导航仪重新一段一段的位置设导航,终于在下午的3点多到了尼亚加拉大瀑布。

科普一下: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是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主瀑布位于加拿大境内,形似马蹄,是瀑布的最佳观赏地;在美国境内瀑布由月亮岛隔开,观赏的是瀑布侧面。

我们停好车,穿过一片绿树、花圃、草坪的公园,便来到大瀑布入口“奥林雷曼游客中心”(Orin lehman visitor center),通过检票口,走上了瞭望塔放眼望去,大瀑布直泻而下,咆哮声响如雷声轰鸣,宽阔而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这是在美国这边看到侧面瀑布,也就是“美国瀑布”,瀑布岸长度305米,高达50米。

在“美国瀑布”旁边还有一条宽80米,落差50米的小瀑布,因水流小,飞落化雾如同戴着面纱的新娘,故称“新娘面纱瀑布”。

在一座崖壁突出的旁边凹在最里面的,则是最大的瀑布“马蹄瀑布”在加拿大境内,岸长675米,高达56米,这里的水流量更大,溅起的浪花水雾最高时有100多米,以雷霆万钧,涛万顷之势直冲而下。

对岸加拿大的高楼、瞭望塔等清晰可见,瀑布下的河流奔腾湍急,穿过多孔桥,奔向下游。

一艘白色游轮行驶停靠码头,身穿红色雨衣,标志加拿大的游客。

为了一睹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全貌,我们买了船票,在高高的奥尼达瞭望塔内,乘电梯下行至河谷,奔泻而下的瀑布轰隆声更响,飞溅的水雾更密,连忙穿上标记美国这边的蓝色雨衣,跟着排队的人群乘上了著名的“雾中少女”游船。

游船开动驶向河中,首先经过的是“美国瀑布”、“新娘面纱瀑布”,整个瀑布像一幅白色纱幔,水波重重叠叠,倾注而下,激起迷濛蒙的烟雾,象密麻麻的细雨打在人们的脸上身上,瀑布的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升起了一座美丽的七色彩虹。
接近瀑布跟前,雾气瞬间模糊视线,脚下的舱体被激流冲得的左右摇晃,瀑布的轰鸣声震如雷声,游人的尖叫响成一片。突然,“雾中少女”嘎然而止停在激流中,原来是提示我们呢,赶紧的和大瀑布合影留个纪念。

最后驶向最大最壮观的马蹄瀑布,感觉像是进入了漫天腾起的水雾里,雨披根本挡不住扑面的雨水和气浪掀起的风,这里更是水声震耳欲聋,水汽浩翰高耸,万条白练凝成的瀑布从天而降,似万马奔腾,如狂涛汹涌。。。

结束了游船,上岸的沿途每个观景点都挤满了打卡留影的游客,当然我们也不能例外喽

人在旅途,各种偶遇奇遇记,竟然不断上演,在我们忙着打卡之际,突现一对欧洲帅哥靓女,走过来请小赵帮他俩合影,一看居然是她大学在冰岛交流留学时的同学,不得不信世界是如此之小。

其实在前一篇的游记~东部城市篇,忘了提偶遇这个事儿,也是在华盛顿的国会山,小赵就遇到了她的大学同学,撇下我和老赵差点要寻人。。。这世界真不大,大家有空真的要出来走一走。

夕阳下的大瀑布,一路既往的咆哮向前,永不停息。驻足观望的游客们走走停停,流连忘返。

晚上入住瀑布附近的尼亚加拉阿萨姆酒店,饭后散步再次走到瀑布跟前,白色的瀑布变成了彩色瀑布,原来是对岸加拿大的灯光秀,迷离闪烁的灯光直射在瀑布上,呈现出一片五彩斑斓梦幻般的仙境。。。只可惜刚拍了几张,相机就罢工~没电了


也罢就让眼睛来享受这场视觉盛宴吧。


Day9: (8.7) 尼亚加拉~芝加哥(自驾)

今天的目的地芝加哥,提前和定居在芝加哥的霞妹(老赵的堂妹)联络好了,用完酒店早餐便立马启程上路,驱车行至瀑布跟前不由自主的踩下了刹车,看此时的瀑布,活力满满激情四射,东方的太阳沐浴在清澈碧绿的瀑布上闪著金色的迷雾;空中忽隐忽现的一道道彩虹炫耀着美丽时刻;而河床上奔腾不息的水流一路跳跃着向前向前。。。

一切还得按计划走,告别了震撼的大瀑布,开启第二段自驾之旅,导航显示近900的里程耗时9小时,好在老赵是个资深爱好驾驭的人,我这个十年驾龄的当个替补也是没问题的。一路马不停蹄的赶路,蓝天白云下的风景顾不得停下来欣赏,只有到了加油站,人车补给在这里一并完成,当然这里的食物就是千篇一律的快餐,完全是用来填饱肚子的



不过沿途的风光还是很美的,高速道路都是沿着路面的走势而建,中间的绿化带也是原来的地貌且不加防护栏,但两边的视野却非常的开阔,大片区的农作物田地都是机械化作业,地面是滴灌浇水系统,空中则是小型飞机在播撒种子农药之类的。。。

天色渐渐暗了,路上的车流量也多了起来,特别是重型大货车特别的多,动力足速度快,而且发现这些造型各异的货车都是擦的一尘不染油光蹭亮的,大身材也要美美的上路,这也算是我们途中见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了

从上午一直开到下午的老赵终于撑不住了,关键时刻我这个二驾派上用场,尽管天黑车多且是在境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看前方,稳稳地把住方向盘,就这样高度紧张的开了个把小时的路程,直到满血复活的老赵换回主驾的位置,才觉得开车虽不是什么技术活,但绝对是件体力活儿

当灯火阑珊的城市群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情绪立马提升,我们的目的地芝加哥到了,路况也从高速转入高架立交、再转入双向宽阔的大街,直到驶进了一座收费站,原来这是进入芝加哥市区的交费闸口,而且还是人工的,收费员是位非裔美眉,过路过桥还是要收费的,天下是没有免费的午餐啊



然鹅未等我们的车子出收费站,却遇后面紧跟过来的小车跟我们打招呼,告诉我们的费用收错了,只好停车让小赵前去解决,有意思的是还真遇到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收费员了,说是多收了,喊我们去拿多收的钱


进了市区,按照霞妹给的具体地址,跟着导航顺利驶到了霞妹居住的区域,还没找著门牌就看见高挑漂亮的霞妹已经站在自家门前的花园里,笑意盈盈地迎着我们了。
这里容我介绍一下学业事业都非常优秀的霞妹,国内知名学府毕业后来美国深造并工作多年,经过自己的努力早已在芝加哥安家落户,取得绿卡的父母(老赵的四叔四婶),聪明可爱的女儿贝拉,一家人天伦之乐其乐融融。只是我们来的时间段,四叔还在国内乐不思蜀

走亲访友,走的是亲戚见到的是亲人,一种特别踏实舒心的感觉,在领导岗位退休的四婶告诉我们,霞妹为我们的到来已经忙乎好长时间了,这段时间可开心了,精心布置了家里的每一个房间,甚至仔细到每一个角落都有装饰点缀。。。哈哈有这么用心能干的霞妹,那得必须先参观一下啊,这是上下三层的联排别墅,室内整体风格现代简约却又不失温馨大气,一旁不太会说中文的小可爱贝拉跟着我们楼上楼下的跑来跑去,欢快的蹦蹦跳跳,估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心有灵犀吧。

身为上海人的四婶则早已为我们准备了美味晚餐,最最好吃的就是四婶的拿手绝活“上海白斩鸡”了,还有霞妹备好的美酒。。。饭后再喝上老赵的功夫茶,一天的舟车劳顿瞬间消失


Day10: (8.8) 芝加哥

睡到自然醒的一天,非常的轻松惬意,会享受的老赵已坐在生机盎然的小花园里,边刷手机边等待着我们出门


。因为有小可爱贝拉跟着一道出行,所以得带上一些小朋友的吃的喝的,瞧这挂在麻麻身上的小天使的笑容太治愈人啦


霞妹家的花园车库

一切就绪开着霞妹的车,行驶在芝加哥的大街上,两边色彩艳丽风格迥异的房子煞是好看。霞妹告诉我们芝加哥的魅力就来自这些建筑本身,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世界知名建筑大师的作品,有点遗憾今天是个雾濛濛的阴天



当然今天的主题是购物,客随主便听从霞妹的安排 ,考虑到我们的时间有限,只能选择性的逛了几家,最后有所收获的还是在一家始祖鸟的专卖店里,这个品牌是专业户外品质,可价格也是绝对担当,没办法谁叫咱家老赵喜欢呢,该出手时还得出手啊


逛完市内的继续来到郊外的奥莱购物广场,这里的选择性就比较多了,世界各国品牌众多,什么层次价位的都有,高阶的亲民的任由你选,每个品牌店里的人流还是蛮多的,由此也能看出奥特莱斯在本地的风靡程度不亚于我们啊,因为这里远离拥挤的市区,购物环境简洁舒适,再加上难以抗拒的超大折扣,专程来此采购的我们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啦


完成了收获满满的大采购,吃了中国城有名气的中餐馆,有霞妹的陪吃陪逛,芝加哥的行程幸福爆表


。其实霞妹妹在陪着我们玩儿的时候,还帮我们做了好多的事情,如小赵需要带回国内的行李(我们自驾带过来的)托运到在洛杉矶工作的雅晨(小赵的堂表哥)那里,因为我们最后飞回国内的机场就是洛杉矶,还要完成老赵采购一部专业的相机镜头的任务,机智聪明的霞妹为了节约我们的游玩时间,在经济划算又不耽误我们的离开时间,立马在亚马逊下了单,谢谢超人霞妹妹


Day11: (8.9) 芝加哥

今天霞妹开车带着我们来到密歇根湖边,雾气比较大,但肉眼还是能看到城市的轮廓,脚边是清澈干净的湖水,向远看去就像是一片无边的海域,湖边的码头停泊著各式各样的小游艇,远处耸立的高楼大厦便是芝加哥的摩天都市建筑群,由此芝加哥获得了“摩天大楼的故乡”称号。

芝加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风城。因为芝加哥的纬度与纽约差不多, 由于芝加哥城区紧靠密歇根湖的曲线型湖岸,10月以后由密歇根湖北部所产生的大量冷空气会从北部森林中升起,并扫过密歇根湖湖面直接吹向城区,城区内街道和河道的尺度宽敞,冷风会顺着这些河道吹到城区的大部分地区,芝加哥由此就被称为“风城”。

密歇根湖对岸的城市大楼

密歇根湖边码头的游艇

密歇根湖边步道锻炼的人们

密歇根湖边努力凹造型的我们

位于密歇根湖畔旁的格兰特公园,风景宜人,是芝加哥的人们最爱逛的公园之一。公园内有许多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很多极具特色的建筑,其中包括芝加哥艺术学院、白金汉喷泉。在南端还有一片占地约40平方千米的博物馆区,馆区内有阿德勒天文馆、菲尔德博物馆和舍德水族馆等。

清新怡人的花草

自由自在的加拿大黒雁

白金汉喷泉位于格兰特公园中心,建于192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喷泉之一,采用了洛可可婚礼蛋糕样式,灵感来自凡尔赛宫的勒托喷泉,象征密歇根湖。基座是红色大理石砌筑,水池三层,池中雕塑更增其艺术品位,四周几百道水花射向中央,中央的一支水柱喷高四五十米,而池中的每个海马分别代表滨湖的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和印第安纳州。

白金汉喷泉

开心的小可爱大可爱们

继续往前走便到了千禧公园,千禧公园是芝加哥的一座大型城市公园,公园的一边是芝加哥最繁华的密歇根大街,另一边则是风景秀丽的密歇根湖。置身公园,处处可见后现代风格的建筑,露天音乐厅、大豆子云门和皇冠喷泉是千禧公园中最具代表的三大后现代建筑。

千禧公园地处芝加哥市区中心,周边布满了造型各异的大师设计的建筑,派克大厦(对就是最有名的派克钢笔,派克大厦外观就像一只钢笔尖),威利斯大厦,玉米大楼马利纳城,特朗普酒店等。除了现代感十足的雕塑、建筑,还有公共互动艺术、户外美食和古典音乐等丰富活动。露天音乐厅是一座壮观的户外音乐厅,这里是公园音乐节的所在地,也常常举办免费音乐会和精彩活动。

露天音乐厅

和霞妹合个影

公园小憩片刻

继续来到必看景点“云门”–这是芝加哥最著名的地标, 是千禧公园内的一座巨大雕塑,主体造型类似于一个椭圆,暱称叫做“豆子”。云门采用抛光不锈钢外表制成,因此无须任何的花纹修饰即可将周围的景色映入其中,不同时间不同角度所看到的“豆子”都是不同的,其如镜的表面可以对映出芝加哥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云豆的正面

云豆的侧面

云豆里面的顶部

和大豆子合个影

看完大豆子,接下来就是最美的芝加哥河风光了,芝加哥河起源于密歇根湖,全长两百多公里,它连线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系,从芝加哥市中心流过,孕育了芝加哥市,两岸都是林立的摩天大厦,密密麻麻,错落有致,高楼的故乡确实名不虚传。

芝加哥河上有很多的桥梁,这些桥梁不是很长,都是用钢铁建成的,连线市区的两端。这些桥梁大都是在20世纪初建造的,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了,至今看上去还是非常的坚固结实。

桥下的河面上有大型的观光游船,还有各式各样的中小型游船、速度超快的游艇。。。最吸睛的要数躺在河面上五颜六色的皮划艇了,人们半躺在上面或快或慢地划著,随性的节奏尽在掌握中,一副荡荡悠悠、惬意无比的画面感。

这里无论你站在哪里,岸边、桥上都有一个独特的视角,可以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一览无余地欣赏这个城市最独特魅力的滨水景观。桥下的亲水露台,人们可以近距离感受河水的清澈荡漾,河边的花美草绿。

与岸边相连的餐厅生意不错,而靠近河边的露天餐厅似乎更受人们的喜爱,坐在这里就餐,不仅享受了味蕾,也享受着视觉带来的美好心情。


这么美的景致,怎么能不停下来好好地品味小酌一杯呢


,我们在河滨步道上挑选了一家合眼的餐厅,落坐在露天的河边上,欣赏著河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飘扬入耳的现场音乐,慢慢品尝著来自当地的美食小吃,这样的我们是否也成为别人镜头下的一道美丽风景呢


河边两栋形似“玉米棒”的双塔建筑 “马里纳城塔”,俗称“玉米楼”,外观为筒状造型,通体圆润,楼身一条一条的半圆形凸起有助于降低风阻,真是佩服设计师的奇异独特的大胆设计,将钢筋圆柱体的结构与天然的元素面貌融合成一体


。楼内既有住家也有购物中心、办公室、电影院和溜冰场,俨然一座城中之城。
1层到19层是螺旋形停车场,值得惊奇的是停车场下方设有一座可容纳700艘游艇的码头,把私家车开到家门口不足为奇,但把游艇开到自家楼下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特朗普大厦又称特朗普国际酒店大厦,是一座沿着芝加哥河而建的酒店式公寓,美国总统川普家的。典型土豪风格的全玻璃钢结构摩天大楼。而值得称道的是它为了抵御芝加哥大风环境所做的独特结构,被称为“核芯结合伸臂桁架”的水泥撑臂结构。

左边的是箭牌大厦,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塞维利亚大教堂的吉拉尔达塔,并融合了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细节,箭牌大厦由两座高度不同的塔楼组成,釉面陶土覆蓋的白色外墙在阳光和傍晚的灯光下熠熠生辉。
右边的是论坛报大厦,其特点是复杂的雕刻石雕和八角形的钟楼。下层办公大楼用印第安纳州的石灰石做外壳,并有装饰艺术风格的垂直桥墩和水平横梁。大楼的塔冠模仿了13世纪法国鲁昂大教堂的黄油塔。秉承借古喻今的理念,论坛报大厦的外墙融入了约150个历史建筑和遗址的碎片,包括中国的长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吉萨的大金字塔和雅典的帕台农神庙。

从河边步道走上一条繁华的大街上,就是“华丽一英里”的密歇根大街了,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就在眼前,其造型各异的外表就宛如城市王冠上一颗颗闪闪发亮的宝石。街道两边都是各种名品奢侈店云集,只要不嫌税高价格贵。

云开见日,灰色的天空也蓝了,在河边看到的双塔“玉米楼”、特朗普大厦、箭牌大楼、论坛报大厦、威利斯大厦……,以及不知道名字的建筑,在这条大街上又一次展现在眼前,此时的摩天大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的炫目耀眼了


这是在近处拍的论坛报大厦的部分建筑,极具哥特复兴风格,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墙体上镶嵌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碎片,其中有两块来自中国。对建筑颇感兴趣的老赵只拍到了墙体上埃及的遗产文化,确实很精美,被称为“最美的办公大楼”绝对不为过


近处拍摄的箭牌大厦,带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二十多层高为莱格利口香糖公司总部的所在地。

穿过一个个街区,终于又看到密歇根湖了,我们的车就在附近。傍晚的密歇根湖有了阳光的滋润呈现出一种安详静谧的美丽,蓝色的湖面上镶嵌着白色点点的游艇,由近到远,直到变成了小小的白点落在了湖与天相接的天际线上。

一天的时间,我们用脚步丈量了芝加哥的美丽与繁华,尽管此行匆匆,还有好多值得看的还没来得及去欣赏,留点遗憾,我们还会再来的,因为这里有我们的亲人,给我们做家乡美食的四婶,带来欢乐的小天使贝拉

, 特别是全程陪着我们的霞妹妹,辛苦你啦

今晚也是在芝加哥的最后一个晚上了,霞妹特地安排了一顿正宗的西餐,热情好客的老赵同志还邀请了好朋友的儿子来共进晚餐,因为朋友儿子在芝加哥工作,离的也不远,巧合的是也约上了,在境外相聚还真是不太容易呢。

说起正宗的西餐,不由得想起了2012年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吃过的一次牛排西餐,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店,对于穿着言行举止之类的貌似西方人特别讲究的。正当夏季,老赵是皮鞋T恤长裤的有备而去,我和女儿则是随意的踏拉着人字拖短裤短裙的清凉夏装,和餐厅里的先生正装女士礼服的景象完全格格不入,当时的场景确实颇为尴尬的。

有了前车之鉴,虽没备礼服好歹要穿的正式一些,霞妹订的这家西餐厅,具体的方位和店名已经忘记了,可当时的情景还依稀记得,餐厅内典雅华丽的装饰,柔和的蓝色灯光,安静的客人,彬彬有礼的侍应生,非常礼貌客气地引我们入做餐桌。红酒、牛排、海鲜这些都是西餐的标配,上来的每一道菜都及其好看又精致,一边细细地品尝,一边低声地聊著天儿。。。这一顿好吃的西式大餐又让霞妹破费了不少的美刀啊。

Day12: (8.10) 芝加哥–盐湖城(飞机)

下一站之旅,黄石国家公园。芝加哥到盐湖城路途太远,我们选择了飞机到盐湖城中转,然后租车自驾黄石公园。下午3点50 的飞机,6点10分到盐湖城,是在美国境内的第一程飞机,上午足够的时间收拾好行李,中午饱饱地美餐一顿,坐上霞妹的车出发机场,机场站台送客区和霞妹依依不舍的拥抱告了别


还说有机会常回来看看,这一别快要七年的时间了,好在现在的资讯发达,和四婶常有联络,知道霞妹在美国的事业发展更好了,祝福永远最棒的霞妹开心快乐


说一下机场的安检小插曲,美国自从发生了911事件,机场的安检确实比较严格,什么项链头饰之类的,特别是鞋子要脱下。比较搞笑的是我们随身的揹包里装了一个小电饭煲,也是女儿的室友回国不要了,我们想着自驾的时间还蛮长的,能带着就带上,肯定会派上用场的。结果安检过了几遍都不行,只好小赵前去开启讲解此物的用途,因为他们不吃米饭,好像也是听的似懂非懂的,最后还是让我们过了安检。

至此中西部城市的旅程已结束。图片清楚的为老赵的相机所拍,不太清楚的就是我拍的啦,各位看到的蜂友敬请谅解哈

下一篇待续:西部城市风景篇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