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 北京 生活了八年,准确地说,是工作了八年,因为这称不上是一种生活。
每天早晨起床后匆忙出门挤地铁,然后一直工作到深夜,在昏黄路灯的陪伴下,回到家里倒头就睡。我们习惯把这称之为“努力”或者“奋斗”,对周遭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就这样,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中麻痺自己,得到的却只有感动了自己的年轮,别无他物。你开始不满,开始抱怨,开始不停地牢骚……
八年后,我看着镜子里早已模糊的面孔,终于鼓起勇气,毅然决然地辞职来到越南,也许是因为想要逃避,又可能是想要寻找。
坦白说,出发前,我并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内心除了期待和憧憬,还有一丝焦虑与不安。而现在,我坐在沙滩上,望着滴漏咖啡一滴滴地漏下去,脑海里涌现出的是一幕幕在越南街巷中鲜活的画面,还有一张张无比灿烂的笑脸。
这个系列的游记基本上已经完成。(之后可能有番外篇)
这篇《不是结尾的结尾》,我将把那些在记忆里不断跳跃的画面再次整理,将最难忘的瞬间汇集到一起。

一
夜未终,天未亮,我们来到 岘港 的海边,想要捕捉在天边绽放的第一缕阳光。
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似是看出了我们是刚来的旅客,微笑着主动向我们打招呼,询问来处,又告诉我们附近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
阿姨慈祥和蔼的笑容,就像地平线上突然跃出的太阳,瞬间将阳光铺满心田。

二
岘港 观音山 灵应寺 大殿后面供奉的牌位和照片,属于那些没有归属的孤寡人。佛收留了他们,并为他们超度。
在金钱至上的当代社会,这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之前从未听说过有如此善举的寺庙。
我是不信佛的,这是我生平第一次拜佛,怀着一颗无比崇敬的心。

三
岘港 午夜的海滩并不空旷,总会有年轻人骑着摩托赶到这里,或是三五好友,或是甜蜜的情侣。他们带着啤酒和食物,驮著音响,开启 YouTube,围坐在一起,纵情地唱歌跳舞。
他们的热情让人终身难忘,曾不止一次邀请路过的我,加入到狂欢的队伍中去。语言的障碍并没有成为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一起高歌,一起狂舞,一起对着大海干杯。
散场时,每个人都跑来同我拥抱致意。不论男女,毫无扭捏。

四
在 芽庄 我们遇到了传说中的飞车党,就在灯火通明的大街上。
小S夹着包,走在靠近路中央的一侧。我们正有说有笑地聊著天,小S突然就向前踉跄了几步,然后大力骂了声娘。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我们三个人呆立在原地,面面相觑,许久才反应过来:我们遇到了飞车党。
幸运的是,飞车党虽然抓住了他的包,但同时也抓住了他的衣服,最终只好松手。

五
在北部的一座小城市里,我们的车陷入了泥坑。路旁的居民看到后,赶忙喊人过来帮忙,不一会就围满了热心的群众。
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还穿着锃亮的皮鞋,连裤脚都不挽就踩到泥坑里抬车。他们的面庞我已经忆不起来了,但每次想到这件事情,心里总是会暖洋洋的。

六
A是一位单亲妈妈,她 18 岁结婚(在越南这是合法的),因老公嗜赌成性吸毒成瘾而离婚。
这在越南不是个例,家里的重担(父母兄妹)和儿子的学费,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每个月仅靠不到 2000 人民币的收入苦苦支撑。
就是在这样令人窒息的环境下,A仍然坚持定期做公益事业。养老院、孤儿院,甚至是抗疫前线的慰问活动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七
越南的贫富差距很大。
在 胡志明,到处都是洋房豪宅,满街的高阶商铺让人眼花缭乱,向世人宣示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正在快速崛起。
但是在 沙帕,我看到了越南贫穷的另一面。特别是那些孩子,他们缺衣少食,生活状况令人堪忧。让人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觉得无比沉重。

八
越南 也有中元节。
在现代化的大潮下,他们并没有高举所谓“反对封建糟粕、减少空气污染”等大旗,而是坚持祭祀拜祖,将文化中的根本——祖先崇拜,保留至今。
那些焚烧的纸钱、不断的香火,就是民族中最原始的信仰与敬畏。

九
新冠疫情让我看到了华人炽热滚烫的爱国之心。
在祖国危急的时刻,他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通过各种渠道,从 越南 采购口罩运送回国,并捐送给国内的各个医疗机构。更让我动容的是,这其中还有一些越南人的身影。
同样,当越南爆发疫情时,华人们再一次团结在一起,主动向越南捐赠钱物,甚至赶赴抗疫第一线,进行慰问。

十
Z是一名大学毕业不久的学生。我们聊起了 越南 历史教育中的侵略战争,聊到了越南人民对 中国 的仇恨。
Z向我辩驳道:“并不是所有的越南人都仇恨中国,这只是一小部分。泛化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每一个越南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
她向我解释说:“很多越南人不具备任何分析和辨识的能力。他们相信散布在社群或网络中的谣言,比如越南新娘在中国受到虐待,中国制造贩售假冒伪劣产品,甚至是中国人贩卖人体器官,等等。
他们不关心这些资讯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在乎越南是不是赢家,所以他们认为憎恨中国是对的。这些人大多是教育程度极低的越南人。”

未尽的旅程
在 越南 的这段时间里,我做的最多的事情,可能是发呆。
我晒太阳,数浪花,看远山,好像想点什么,又好像没想什么。我可以这样度过整整一天。当我用一种缓慢的、松弛的状态,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我甚至可以清晰地记住,大雨在屋顶顺着纹路汇集到一起的路径,以及雨水从屋簷处砸向地面时迸裂的瞬间。
现在再去回想,如果 北京 的八年,我能够放慢脚步,生活很可能是另外一种状态。也许,风景一直就在我的面前,只是从未注意到而已。
越南之行很快就会结束,但是生活不会结束。所谓的旅行,也并不是诗和远方,而是你脚下正踩着的路。
敬请关注“玖蓝文志”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