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骑行越南已过去两年,短短六天的经历,从感知感动到感叹,让我久久无法释怀。
我重新开启记忆的萤幕,回录往昔,给来者提供一点资讯和借鉴。
骑行越南的想法最初是2015年在禾木图瓦人的小木屋,一位徒步穿越禾木-喀纳斯的室友经历使我萌生了骑行越南的想法。
做为骑行爱好者,曾25天骑行318国道成都到拉萨,环太湖,环青海湖及从徽杭古道经黄山叉口经浙北山区过中洲千岛湖、淳安、杭州、绍兴、宁波到舟山,前年环海南岛后打算骑行越南。

装备/服饰/货币

我们是2月份到越南,正值旱季,晴多雨少,气侯适宜,适合骑行,穿着短袖,防晒服, 配备雨具即可。 并自备山地车,头盔,面巾等装备。东兴口岸路边有兑换越南盾的摊点。也可在芒街的一些小卖部兑换。人民币兑越南盾的汇率约1Cny=3250Vnd,简单换算,越南盾小数点左移四位乘三等于人民币。如:10K(Vnd)=3(Cny)。

乐东九所–海囗

怕语言不通不便交流,怕道路不熟迷失方向,把放假的儿子叫来同行。儿子在网上办了一个月的旅游签证,一月中旬寄到,同时寄来一张越老柬地图和一本越南语小册子,于2月13日成行。
上午 从海南乐东九所新区出发,骑行约50Km到达乐东汽车站,自助购买两张下午4点半到海口的车票,中午就在车站附近小饭馆吃猪脚饭,一碗红烧排骨,一碗菜加一碗汤13元,经济实惠。
饭后骑行到小河边休息片刻返回车站,检票进站,由于大巴底仓狭窄只放下一辆车,儿子把他的车前轮拆了,才塞了进去。汽车起动后,司机要两辆车付100元运费,经过还价给了60元。晚8点半到海口汽车南站。下车装上前轮,找了一家经济旅馆住下。在楼下沙县小吃吃了一碗面返回旅馆休息。
翌日晨起洗漱后,吃了昨天带的煮玉米,喝了一盒谷物多直奔秀英港。
来到售票大厅视窗,递进身份证:”两张今天到北海的船票”。”只有四等舱,140″。
就买了两张晚上7点到北海的船票。
走出售票厅,直奔骑楼老街。这是一条清末民初由南洋华侨兴建的商业街。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走进步行街,徜徉在这历史长廊里,各种商铺票号比比皆是。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在路口一家包子铺,买了两个叉烧包和香菇青菜包。又在隔壁一家面馆要了两碗醃面,一人两个包子,一碗醃面。
从老街返回码头途经万绿园,入口处有条美食街,各种小吃琳琅满目。感觉食犹未尽,又品尝了牛肉丸,烤生蠔,烤鹌鹑蛋和重庆小面。后在海边椰林休息片刻。


下午5点多回到码头。在码头对面的湘菜馆,点了青笋炒肉和宫爆鸡丁,鸡丁又黑又硬,感觉不值。
下午6点到码头,在货运视窗交了两辆自行车80元的托运费。骑车直奔”北部湾″号客轮,将自行车靠在底仓边上,锁好。来到二层
找到四等舱,一个上铺一个下铺,放下揹包来到船尾,跟海口告别。

海囗–北海–东兴

后甲板上聚满了人在拍照聊天。一位五十多岁的揹包客引人注目,自称每年有大半年在外骑行, 自带帐篷干粮,尤其是大饼经饿顶饱,耐储存。已走了大半中国。
我感慨道: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支配人生。人生之路有始有终,平淡的生活需不断地重新整理。生活的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知性,期待最后一刻的柳暗花明。最好的风景在路上,每天都有新的憧憬。不同的遭遇使平淡的生活变得跌宕起伏,有滋有味儿。生活的阈值降低,一碗小面堪比美味珍馐,这是我的生活哲理。
在前甲板,海风吹来阵阵凉意,夜幕笼罩下的海面,只有远处星星点点的航标灯在闪烁,使此次远行显得神祕莫测,如茫茫大海中迷航的船,不知彼岸在哪里,又有何事发生,只能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次越南之行的目的地能到哪里,设想的行程为二十天,到河内视情况和时间而定,时间充裕就继续南下致美奈、西贡,否则结束行程出友谊关经凭祥返回。9点多回仓抹把脸和衣而睡。
翌日凌晨5点多,舱内广播响起:” 前方即将到达北海港, 大家携带好随身物品,做好下船准备。″
5:30出的码头。天未亮,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几辆出租车在揽客,经路人指点,经广东路上北海大道,约7点来到南珠汽车站,天已大亮。正要进站看票,旁边出来一位男人说:”你们到哪里?″”到东兴多少钱?”每人70元。7点出发。″
我们进售票厅问服务员说到东兴的车几点钟?服务员说:”9:30,75元。″
我们觉得有点晚,就在路边买了几个包子两杯豆浆,随该男子上了路边的大巴,车上已坐了一些人。司机过来帮我们把两辆自行车塞进底仓,交两人车费130元,两辆自行车40元。
约12点到东兴,在外婆烧吃午饭。休憩到两点半,在银行取了6000元现金,碰到一个越南妹想用越南盾换人民币,30元换100K越南盾。觉得合适想换点,因越南妹所带越南盾不多就放弃了。
继续直行到口岸路边有几个换币的女人,问了其中一位,她拿计算器显示3240,我拿手指表示3250。于是换了3000元,共计9750k越南盾,瞬间成了百万富翁。
推上自行车跟在众多越南边民后面缓缓向前移动,顺利通过安检大厅,又检查护照签证并盖章,没有网传要小费的现象。北京时间下午4:30,越南时间3:30出境门。

芒街/山东小伙/越南夫妻

出海关过北仑河大桥,进入越南芒街,右拐一段儿再过北仑河桥前行。让儿子注意路边招牌。看到路右侧连在一起的几栋窄楼,其中一栋有英文hotel。儿子说这是旅馆。过来一位中年女子问是否住店?我们点头称是。她用越南语说250千盾,约合人民币75元。然后带我们看了三楼的一个房间。房间还算宽敞,每床一条毛毯。
随后下楼办理入住手续。押了一本护照和300K盾(包括50k盾押金)。将揹包放入房间后,就骑车来到芒街市内。

本想芒街是个边贸城,应该遍布餐馆。谁知骑了大半条街只有寥寥几家西餐厅。失望之余进了一条小巷,找到一家华人开的河粉店,点了两碗螺蛳粉,加菜加肉每碗约20元,味道还不错。吃完返回旅馆,老板说自行车可以停在一楼中间,这里比较安全。晚8点走进隔壁一家手机店。在越南境内上网查谷歌地图用本地卡比较方便。
买了一张20元的卡让服务员帮助试好。
出了手机店,路边一位炒栗子的小伙问我们是不是来自中国?我们回答是。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来自山东招远。父亲原在金矿。来越南已有几年,对越南已经相当了解,这里的生活成本比国内要低一些,越南女人比较能干,想娶一位越南女人在这里成家。问了一些越南的情况后就告辞了。
回旅馆冲澡入睡。毛毯搭在身上又硬又扎,一股浓烈的香水味儿薰得人很不舒服。迷迷糊糊睡到天亮。洗漱完下楼,正好碰上一对也在此居住的越南年轻夫妇,就跟他们一起去吃早点。
在早点摊位每人要了一碗汤粉里面加了一些虾仁菜叶,挤了一些柠檬汁,还有佐餐小菜和紫苏香草,很有越南特色。


这位朋友说自己是做边贸生意的,经常去中国。饭后准备付款,他说已经付过。我把钱给他,他说什么也不要。初到越南就遇到了好人,向他表示谢意。
回到旅馆和他们道别。8:30上路。

检查站/自助午餐/卖芭蕉的老人

我们沿着18号公路前行。约10点来到一个边防检查站。越南军警要我们出示证件,我们拿出两本护照,他们翻看了一下,表示还有签证。看完签证就放行了。

我们继续沿着18号公路前行。骑行了一段下起的小雨。我们把车停在路边,拿出雨衣换上继续前行。半个多小时后,雨渐停。中午时分看到路边有城镇的标志牌,继续直行了一百多米,左拐进入一个村子。
将近一点看到路边一家快餐店,里边有一些人在吃饭,菜是自选的,有鱼、排骨和豆角,外加一碗萝卜豆腐汤。我们一人打了一盘子吃的很饱,老板收了我们120K盾,约合人民币18元/人,比较实惠。饭后小憩一会儿,约两点上路。

又骑了约两个小时来到一个小镇。看到一个卖芭蕉的老人,我停下车,拿起一把芭蕉问价。老人的老伴儿拿出一张10K盾示意,约合三元人民币,相当便宜,便买了一把。老人拿出两个凳子让我们坐下吃,我们一人吃了三个芭蕉。老人帮我们把皮扔到树坑里。给我们的瓶子里灌满了水,我们很感激这位老人。拿出手机给老人拍照留念,握手道别。

失散/火锅店老板

前面有一段坡道,气喘吁吁的上坡,放开车闸下坡,最高时速能达到55km。经过一段矿山工业区。有一些大货进进出出,感觉有些粉尘污染。极力屏住呼吸冲出重围,大口喘吁。
傍晚7点左右,下了一个长坡,直行是锦普镇,右拐是下龙方向。我依旧直行,到了一个岔路口,等了一会儿,不见儿子踪影,以为儿子可能在前面,继续沿路前行右拐,此时铁路和公路并行,又骑出约两三百米仍不见儿子,就慌了神。问路人到下龙还有多远?路人伸出三根指头,表示还有30km。热心的路人要帮我打电话联络儿子,可儿子没有把越南电话卡号留给我,路人也爱莫能助。
我试着用手机拨了他的国内手机号,没有反应。天将黑,身处这陌生国度感到绝望又无助。儿子身上没带钱,护照在他身上。而钱款在我身上,今晚该怎么过?怎么找他?我没了主意。
天色渐暗,街灯亮起,我注视著街上每一个骑车人。希望儿子的出现,却又一次次失望。百般无奈,我向路边一家火锅店老板讲了我的遭遇。我不停地打手势做蹬车状,指向前方。表示我和儿子失散了。
这位三十岁左右的火锅店老板拿出自已手机开启谷歌地图让我定位,但我不会操作。这时我突然问他有没有Wⅰfi,他拿起我的手机帮我连上了WiFi,我急忙开启微信,看到儿子给我发的:”看见回复。”当时心里一下燃起了新的希望。
在异国他乡,唯一的指望和依靠只有儿子,割不断的亲情,在危急时刻一下显现出来。我赶紧回复:”我在锦普铁道边一家火锅店门口,路边有个灯箱广告。”
儿子回复:”我已经骑很远了”。接着给了一个定位图。店老板一看表示有十几公里。
晚8:10,我用微信给儿子回复:“你现在往回骑吧,就在锦普铁道旁的一家火锅店门囗″。接着又给他发了一个定位图。
儿子回复:“好,我现在过去”。
晚9点,终于看到远处昏暗的路灯下儿子使劲蹬车的身影。心里既欣喜又埋怨。欣喜的是,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国又和儿子团聚,怨的是只顾自己前行差点儿失散,白白耽误了两三个小时。我对他说:”发现找不到人,天又黑了,就不要再往前骑了,在原地等候,否则越骑越远,找寻愈加困难″。
儿子说:”可能走岔了,在前面岔路口,导航指的是右拐,你可能直行了,从图上看,两条路在前面汇合了,而我走的是一条近道。″
我想也是,不能一个人直往前冲,前面的人应该等一下后面的人,尤其在岔路口,以免走散。
这次聚散离合,首先要感谢火锅店老板。如果没有这位老板的帮助,这晚不知道该怎么度过。这是我来到越南遇到的第三位好人。
谢过老板,掉头回骑,寻找安身之处。

别墅,越南母女

先走进了路囗的一家小旅馆,进门问老板房价,老板说双人间30万(越南盾,约合90元),我表示先看看房,老板带到二楼的一间房,看到床上只有毛毯, 想到昨晚在芒街一家旅馆又硬又扎带着刺鼻浓烈香水味儿的毛毯,心生不爽。我示意有没有被子,老板就带我去三楼的双人间。床上倒是被子,我想看看窗外,一拉窗帘却是一堵墙,感觉呼吸都不畅了,于是告别老板。老板还想挽留说:”25万”,我摆了摆手,告辞。
继续找寻,一直骑到快出城也没找到其他旅馆,这时我看到一巷子的墙上写有Hotel,我问儿子是不是旅馆,儿子说”是″。
走进巷子约三十米有一个院子,院内一栋三层别墅,一楼厅里亮着灯。在门囗敲了门,没动静。透过玻璃门看到门从里面反锁。就又敲了敲门,过了一会看到从后厅过来一位少妇,身边跟着一个约三岁的孩子,过来把门开启,漂亮少妇脸上带着优雅的微笑把我们迎了进去,我们做睡觉状,表示想住店。少妇随即给了我们一把钥匙,示意房间在三楼。三楼有两间房,我们开启了其中的一间。宽大的空间加木地板,两张床上铺着青花色的被子。给人一种静雅舒适的感觉,就想入住。放下揹包就下楼去办入住手续。
我们表示要住下来。打手势说英语询价她都不懂,只是抿住嘴笑,我们又不会说越南语。后来她似乎明白了,在纸上写下了250KVND(盾),约合人民币75元。当时我们就觉得太值了。给她付了款,并把护照押给她,此时已是晚上10点。少妇把车库门开启,让我们把自行车推了进去,并关好库门( 这点很重要)。然后出门找饭吃,出了胡同口,看到对面一家餐馆亮着灯,就走了进去。老板娘是华侨,向我们推荐了一个菜和一个海鲜锅。两人共花了三十多元。回到住处,已是夜里11点,冲澡,睡觉。


翌日晨起,拉开窗帘儿,远处一片香蕉林,环境优雅,楼上有一个大露台,用于晾晒。母女俩住这么大一栋别墅,真够奢侈。拿出一两间出租,也是情理之中,即能补贴家用,又能共享环境资源。早点每人一碗汤粉加一盘肠粉。餐毕告别少妇,拎包,推车上路。下一目标下龙湾。

民族舞蹈

今天是比较轻松的一天,约40km的路程,城区正在修路,封了一半,速度上不去。骑了一个多小时约15km才到昨天儿子折返的地方,对于昨天多骑的冤枉路,儿子体力好毫无怨言。又过了两座大桥,左拐沿海岸线一路前行,约中午一点到达下龙镇。


镇子不大,一条小街,两旁分布著餐饮店铺和旅馆,我们随便走进了一家餐馆,点了两份海鲜炒饭一盘青菜加一碗汤约合人民币30几元。餐后走进隔壁一家旅馆,老板示意我们把车推到楼梯后面放好,然后带我们上三楼的双人间看房,房间约十几平米,两床一桌,临街一小阳台,还算整洁。交款250K盾(约75元),把行李物品搬上来,休息片刻。

约下午两点多,骑车去下龙湾码头探路。镇子到码头约3km,通过一座大桥,游客中心外有一大片停车场。
返回镇子,碰到一旅游大巴正在启动,遂问导游去哪里,导游答曰去看越南民族歌舞。我们要求搭车一起去观赏,导游爽快的应允了。跟团还省去了入场费。
在越南大剧院欣赏越南独具风味的歌舞秀《印象越南》。该歌舞秀融合了越南民族民歌曲调,民族舞蹈,民族乐器等风情元素配合灯光,舞美等打造而成。是集娱乐性,观赏性为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作品。舞美灯光美轮美奂,美女舞姿轻盈阿娜。享受了一道难得的视觉盛宴,感受到越南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


返回住处路过一家小食店很多人在吃粉,感觉这里人气旺应该口碑好,便要了两碗汤粉品尝,味道不错,只是感觉没吃饱。又往前走了一段,看见小店蒸锅里粽子一样的食品,便买了一个带回旅馆,开启一看,里面包著一团粉状的东西,有点儿咸味,不怎么好吃,只为填饱肚子。

下龙湾,吉婆岛,海防/一波三折

第二天一早退了房,我们骑车来到下龙湾景区游客中心外广场,一导游模样的人说可以带我们乘船游下龙湾和一些岛屿,约合人民币500元。我们觉得像黄牛,就说先到售票大厅看看。
进入售票大厅,最右一侧是咨询售票台。我们问了工作人员坐游船游下龙湾主要岛屿的票价。一位懂中文的男士回答我们:”有三种票价。四小时,六小时和八小时三种。″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选择了四小时的套票, 票价170K盾,约合人民币50元。

景区港湾停了几十艘游船,我们上了其中一艘,上层是观光平台,下层临窗两排桌子和坐椅,我们选了中间一张桌椅,正当我们等待开船时,一位服务员过来让我们跟后排的几人拼桌,我们不明白其意,后又上来6个当地人,坐在了我们的位子上,我们被挤到过道边。这不是欺负人吗?你不礼,我也不义,我一下冲上岸,坐在锚桩上,你不让座,我不上船。导游一看我这么倔强,自觉理屈,即让那几位当地游客请到旁边位置,让我们回到原位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游船终于出发了,进入北部湾海面,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海上石林–世界遗产下龙湾,身心完全平复,美景也能抚慰人心啊!
航行途中,我们都聚到了船顶观景平台,导游边讲解边帮拍照,上岛游玩还叮嘱我们记住船号和开船时间,对导游的热情服务我们整体还是满意的。

这是海上喀斯特溶洞–天宫洞。各色灯光打在造型奇特的溶岩上,恍若进入了魔幻世界,变得神祕莫测。从另一端出洞约一小时行程。


坐快艇在月亮湖转了一圈,这实际是一封闭的海上环礁,形成内海若湖,有一些猕猴在环礁岩壁上攀爬,跳跃,嬉戏。

在天堂岛上的一座小山顶端有一座凉亭。登高望远,环顾四周整个下龙湾景区尽收眼底。从天堂岛坐船向前绕着斗鸡石转一圈拍照留念后返回码头,结束了此段旅程。

从下龙湾码头出来正值中午。儿子查了一下谷歌地图,说有一座吉婆岛可以去看看,该岛是下龙湾最大的岛屿,面积约146平方公里。有一大片原始森林生长著众多珍稀树种,栖息著多种珍禽异兽。于是沿公路前行约1km到达白雀码头,一些欧美游客在此候船,问了一下票价,每人70K盾(21元),于是买了两张船票,等候了约一刻钟。就随人流推车上船,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刚出下龙湾又奔吉婆岛。下图分别为吉婆岛至海防和白雀至吉婆岛及海防至河内一渡口的船票。

船的一层是停车场,二层两侧可坐人。把自行车停在一层停车场旁,便来到二层驾驶舱后的平台,看着远去的码头和连绵的喀斯特岩礁心潮逐浪涌。船上都是欧美游客,或休息或聊天。船行约45分钟,停在了岛边。这是一个简易码头,上岸不远处有一小餐馆。此时已近下午两点就叫了两份炒饭做午饭。


饭后沿简易路前行进入山区,因路平人稀环境好,一些欧美骑手在此租摩托飚车,见我们自行车骑行直竖大姆指,健身又环保。
骑行近一个小时,来到一三岔路口,左侧是国家公园,右侧一路牌指示通向海边码头,每天三班船,末班船是17点。看看时间,已是下午3点,还想穿越全岛。继续骑行了一段路,看见一棵大杨桃树下落了一地果子,纳闷儿,当人为何不食杨桃?任其掉落烂掉。

又骑行了约一小时。看到一条通向西码头的路,看看时间,离末班船开行已不足一小时,顿感紧张,于是向西码头方向回骑,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段路正在维修,路面铺满碎石,无法骑行,只能推行。照此速度,还不误了航班。如果困在岛上,连吃住都成问题,别无选择,只能拼命往前推。这样推进了约半小时,才冲出碎石路。看看表只剩下不足半小时。还在一段慢上坡道上缓慢爬行。此时真是绝望了,拼命猛登。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远方码头被一座山挡住视线。看得见海岸线,却看不见码头。路边偶有骑摩托的快速前行,应该也是赶这这班船的。真羡慕他们的速度,心里越发着急。儿子体力好,领先我有两百米,路面时平时坡,使劲猛追,浑身汗透。低头看表,只剩下一刻钟。还看不见码头,人真毛了,只能透支体力玩命狂奔。只剩下最后五六分钟时,终于看见了码头。 船已停在岸边,似乎已发动。这回真是拼了,生死时速惊魂一刻。终于在船即将驶离的最后时刻赶到售票点怱忙买了两张船票,拼力提着掉落的揹包,推著自行车冲上甲板。几乎在登船的同时船也离岸了。真是分秒必争,差一点就功亏一篑。心里石头终于落地,浑身都瘫软了。
在船一侧的二层甲板的小吃摊上,点了一份盐渍青芒和两杯茶,犒劳自己和儿子,舒缓一路的紧张奔波。

约半个多小时抵岸,距下一码头还有一段路程,跟着谷歌导航又骑行了半小时,赶上了末班船,迎着落日方向驶向海防。远方有座正在修建的大桥,疑似连线海防和吉婆岛的桥。

船到码头太阳已近地平线,通往市区的一条宽阔大道正在施工,借着落日余晖骑行了半小时多来到一座桥头,不过桥左拐去往市区,又骑了约半小时,看到路对面一座二层旅店,进入里面空荡荡没人气,房间时有大蟑螂爬过,感觉卫生太差,于是告辞老板折返市区。
繁华市区,灯光璀璨。沿大街骑行,留意旅馆的踪迹,终于发现一家闹市中的旅馆。报价每晚400千盾不能少。觉得奔波一天很辛苦,已是晚9点,找一家实惠的旅馆不容易。看房间觉得卫生环境还不错,就住了下来。解下行李,把自行车放在后堂先找吃的。绕到后面的背街小巷,在小食摊先吃了一碗越南粉没感觉,又每人吃了一个夹肉法棍后回店休息。

穿行在乡村街市


习日晨起,根据谷歌地图指示向河内进发,骑了约半小时,来到一座桥头。儿子开启谷歌地图看了看说不过桥路对面沿河边有条小路较近。一路上都是儿子在用谷歌导航,我跟着骑就行。又骑了约半小时来到一渡口,一些当地人在等船过河,我们也随人流排队推车上船,船票5K盾(1.5元)。


过了河继续骑行在乡间小道,经过一些村庄田野,在路囗买了一把香蕉做补充,约两小时骑上大路。


中午时分在路边一家快餐店点了几样菜一份饭约十几元钱,饭后在隔壁特产店转了转,稍作休息继续上路。
骑行到下午4点左右,在路边小店喝了两瓶矿泉水,休息片刻,继续向河内进发。

初探河内,自行车被盗

下午6点多进入河内市区。越接近市区摩托越多,夹杂着一些‘你先死’(一种乘客在前车伕在后的三轮车),汇聚成浩浩荡荡的摩托大潮,我们被裹携著来到巿中心的三十六街。这里每一条狭窄的巷子均以早期的交易品命名,如米市街等,甚至铁路也从狭窄的街巷穿过。

在一条街巷里找到一家旅馆,条件还不错,但不能停自行车。继续前行,在十字路口有一家三层小店,通过狭窄的楼梯上二楼,看了房间。房间里有两张床,临街一个小阳台,环境尚可。下楼谈好价钱,330K盾(100元),办完入住,想把自行车推进前厅,却遭到前台的拒绝,示意我们把车停在存车处。感觉存车处有点远,就将自行车停放在门口,然后去街巷找吃食,天色已晚,就在巷子里的小吃店各吃了一个夹肠法棍和一碗汤粉。饭后去不远处的还剑湖看夜景。环湖星光点点,灯光璀璨。湖心有个玉山岛。环湖一周回到旅馆,自行车还在旅馆门口,就跟前台商量能否将自行车搬到前厅,因为前厅有三、四十平方的地儿,前厅坚持不让停。看到马路对面停著几辆摩托。安全起见,将两辆自行车推到阳台对面看得见的地方和几辆摩托放在一起。先用链锁单锁,又用圈锁将两车锁在一起,这才放心的回到房间。

习日晨起,赶忙向小阳台对面停车处望去,心里一惊,那里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了。冲下楼去找遍了周边,未见踪影。
打听到附近有一个警务室,找到该警务室,向接警的警察反映两辆自行车被盗,由于语言障碍,沟通不利,警察不予受理。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感到无助又绝望,懊悔当初不该为省钱选这种不负责任的旅馆。反省一下,车虽锁了却是能搬动的,如果将车整体搬走是防不住的。要是将两辆车同时锁在柱子或固定物上就会提高安全性,后悔已晚唉。
在此提醒有越南骑行计划的骑友,过夜一定要找能放车的旅馆,尤其像河内市区这种治安环境差的地方,并看管好随身物品。

偶遇华侨,感知河内

中午就在36街一家人气较旺的餐馆点了几样菜。同桌的是一对来自西贡的华侨夫妇,他们来北方办事,说到南北方的差异:南方长期受法国殖民统治,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较大,人文建筑接近欧美,而北方由于战乱和中越边境对抗,有极少数人对华不够友好。
我也极度感慨。前期所接触到的民众感觉十分热情淳朴,为民间百姓的友好相助而感动。无论是在芒街好客的年轻夫妇请吃早餐,还是中途卖芭蕉老人的朴实善良,尤其是身处困境时,乐善好施热情相助的火锅店老板。深感越南百姓对我们的友好情感。这是这次越南之行的主线。
而负面印象是36街这家旅馆的冷漠和窃贼的疯狂及警察的不作为。使本应是愉快的骑行之旅蒙上了一层阴影。个别人的行径,损害了我们对越南的整体印象。
这位越南华侨认同我的观点,之前的边境摩擦也会留下一些伤痕,但这不是主流。越南民众总体还是热情好客的友好邻邦,想去越南旅行,大可不必有任何顾虑。
告辞了越南华侨,准备下午去附近的天主教堂和巴亭广场,有时间再去趟军博。没有了自行车,没有了心情,只能提前结束这趟虽然不舍,但又要放弃的南越之行。
河内大教堂建于1886年。属新歌特风格的法式建筑,教堂大门只有在举办弥撒时才会开启。我们从左侧小巷进入免票,内部的主坛,彩绘窗和方形塔楼很有看头,我们进去有幸聆听了一场传教活动。


从大教堂出来,步行半小时来到位于市中心的巴亭广场,这里是举行重要仪式的场所。周围有政府机关和使馆,广场东侧是胡志明墓和旧居。


博物馆前是独柱寺,初建于1049年的李朝,因建在灵沼池中一根石柱上得名。1954年法军撤离时被毁,仅存石柱,1955年在原址重建。


军博分室内室外两展区。主要展出越战时缴获的一些美式武器装备。

尾声/告别河内,踏上归途

夜幕降临,结束旅程,儿子返回北京,而我要去海南。傍晚时分走进36街一家新咖啡旅行社。说明来意后,热情的老板帮我们填了一张订票单。分别是一张河内至南宁的国际列车票1200K盾(350元), 一张河内到芒街的卧铺大巴票590K盾(170元)。


老板嘱儿子带好头盔,骑摩托将儿子送往火车站。返回后又送我到汽车站,老板骑车即快又稳,穿行在夜晚的街市,和这座城市做最后道别。虽有缺憾,却又不舍。 一周时间很短,不能全面了解一个国家,通过几天深入越南民间多角度感受到一个平民的越南。这个国家目前虽不富裕,相当于改革之初的中国。穿行于这个国家的大街小巷,乡村民间,深刻感受到淳朴的民风和热情的民众,遗憾和不快,只是几朵转瞬即逝的浪花,无损这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老板送我到了汽车站,交代我在哪里等车,坐哪趟车,直到把我们安排好后才离开,真的很负责任。
很快车就来了,这是新咖啡特有的大巴,里边有三排卧铺,上车脱鞋,把鞋放在塑料袋里,再放在床尾。我的铺位在里面靠窗的位置,铺上有一条毛毯,有浓烈的香水味儿,到芒街约三百多千米。差不多10:00,大巴缓缓驶离车站。随着汽车晃动,回想这几天的经历,从迷茫-好奇-感动-摩擦-焦急-欣慰-气愤-无奈到平静接受,五味杂陈,虽不完美,但却十分难忘。也许正是这充满不确定性的旅程,更耐人寻味。一帆风顺,反倒平淡无奇。
也许是这几天的奔波劳累,随着汽车有节奏的晃动。渐渐进入了梦乡,睡得很沉。
突然被强烈灯光晃醒。睡眼惺忪的睁开眼睛,汽车已停,车上仅剩我一人。司机在喊:”到芒街了″,看表还不到5:00。
赶紧背起揹包,穿上鞋,懵懵懂懂下了车。夜色中有人在喊:”要不要搬行李?每件50盾(1.5元)。″我摆了摆手。
凭感觉向国门方向走去。距海关开放还有3个小时,就在周边转了转。在一家小店可以用越南盾兑换人民币,虽比买入价略低,但出了越南这些越南盾也没用了,就全部换回了人民币,略有损。
上午8点,海关开放,随人流排队缓缓出关,过了北仑河桥,进入祖国海关,验证、放行、出关。迎著朝阳,开始了新的旅程。

( 完成于2022年正月)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