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碎碎念

马德里
BGM Sous le ciel de Paris

2021年11月,南非的变异新冠病毒Omicron渐渐在欧洲疯传
.
本来已经开放旅游的泰国,在12月21日宣布暂停申请“Test&Go”免隔离入境模式,重新实行7天隔离政策,系统将在泰国时间21日23:59关闭。我一看表,距离申请通道关闭只有6h,完成手里的工作,立马冲回家申请“Test&Go”。申请表递交后, 艰难地等了一个星期,居然拿到“Test&Go”,即入境泰国后,只要做一次核酸检测,在酒店等到阴性结果,就自由了
.
2022年1月5日,我收拾好行李,做好准备出发。按照Fernando家的惯例,旅行前都会去跟婆婆吃饭、道别。我发资讯给婆婆,她告诉我:元旦她和妹妹、哥哥两家人跨年,前天其他人全部新冠阳性,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被感染。以防万一,我们决定不见面(幸好婆婆走运,密接后,只有她一个人阴性)
1月6日,带着阴性核酸上飞机。到了曼谷,酒店派专车把我拉到核酸检测点,做完核酸回酒店躺到第二天阴性结果出来
.
1月8日,Fernando新冠阳性,我整个人要崩溃了。我们只分开两天,意味他在潜伏期间,我完全有可能被他传染。一想到被感染,在异国他乡住院隔离,内心无比崩溃,我试图安静等待新冠的到来。而倔强的Fernando一直拒绝打疫苗,他只吃了一些布洛芬退烧,我买了5盒莲花清瘟胶囊,他也只吃了两盒就痊愈了
.
1月12日,按照泰国新出的政策,之前按照“Test&Go”的游客要在入境后第5-7天做第二次核酸,免费。等到核酸显示阴性,我松了一口气

曼谷,倒不了的时差

曼谷
BGM Je Me Suis Fait Tout Petit

从马德里出发,在阿布扎比转机。当飞机在普吉岛经停,大家一阵欢呼“Vocation”,80%的乘客在普吉岛下机,人们从欧洲各国来泰国度假
.
当飞机降落在曼谷机场,一下飞机,我首先看到一群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人在说中文,恍惚之间,还以为回国了。机场的游客很少,一路都有中文指导和招牌,办理入境手续很快。在等待酒店巴士时,连酒店工作人员都说中文,我再次怀疑是不是回国了



.

酒店的接驳车直接把我拉去做核酸,然后送到酒店隔离。下午5点,终于卸下行李,酒店送来了绿咖哩鸡米饭。吃饱后休息了一会儿,为了倒时差,我硬撑到12点才睡觉,一觉醒来发现才早上5点。可我不知道这将是这几天睡得最久的一天,连续一个星期,每天凌晨3、4醒过来,后来索性不睡了,起床做事,等到天亮后,做最早的游客。

曼谷,这座我已经来过数次的城市。八年来,大概呆在曼谷的时间总和超过一个月,该逛的景点都逛过、该看的都看过了,只有几个遗漏的景点
.
这次来曼谷主要是倒时差、等包裹,顺便再看看这座几乎没有变化的城市,一切轻车熟路。换上背心和夹拖坐上熟悉的公交车,敞开的大门、木制的地板,热浪从四面八方涌来。哇,这就是曼谷

▼这位公交车司机够有个性

每次来市中心,我都会顺道来四面佛上香。如今,所有的香都不能点燃,只能在跪拜后直接插在香檀里。更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帮忙”拜佛,拿着手机帮视讯里的人上香。那么多人向佛祖祈祷,佛祖也够忙的。我只是默默的感谢著佛祖,不再奢求什么。

来曼谷多次,在大皇宫门前就能看到河对岸高耸的郑王庙,但我却从来没有去过。因为起得太早,7点多就出发,坐船去昭拍耶河对岸的郑王庙。清晨,只有一些上班族在公交船上,我假装是当地人模样,还真的没有被认出来
.
在这里,我才了解泰国历史上有一个华人建立过吞武里王朝。他姓“郑”,潮汕人,他在打败缅甸军队后。在吞武里建首都,修建了这座寺庙。塔身的雕塑精美,最特别是那些色彩斑斓的瓷砖和玻璃片,都是从中国运来的。

整个郑王庙并不大,游客很少很少,在前面大殿里有僧人为当地人祈福,真正的塔身没有人。我绕着塔身的围廊走了一圈圈,确认四下无人,便把口罩摘下来。远眺著河对岸的曼谷,天上的鸟成群的飞过塔顶,寺庙偶尔传来的钟声,还有早上八九点的阳光,并不热烈。独自坐在阶梯上,看看书、写写日记、再发发呆,思量著接下来要去哪里。到了中午11点,起身离开时,我决定回去吃午饭,再睡个午觉,避开最热的时刻。

听说曼谷有一座寺庙能俯瞰整座城市,在又一个清晨,我和当地人挤著公交车出行。跨过运河上的小桥,走进水雾缭绕的金山寺
.
金山寺竟然是建立在一座人造山上,这里曾经供奉著释迦牟尼的舍利,所以寺庙的地位极高。2014年,作为中泰友好的象征,舍利子被赠于河南洛阳市白马寺。作为一种文化交流,佛教连结著两座寺庙,我想着哪天去洛阳时,在白马寺时是否能回忆起今天站在金山寺的金塔旁
.
风吹过风铃发出清脆的声音,山顶传来连绵不断的钟声。我石级而上,水雾中的山路旁是十二生肖的雕像,阳光透过雾气折射无数小彩虹。到了山顶,阳光变得热烈。大金塔矗立在山顶,围绕着金塔一圈,整个曼谷收进眼底。近处是庙宇禅房,远景的尽头是几座摩天大楼,这就是曼谷啊,眼前宁静的城市完全想不到道路上轰鸣而过的马达声

▼背饮料的工人

从金山寺出来,路过运河时,发现有公交船去暹罗广场。8B的船票,我看到了曼谷的另一面。以前去汤姆森家参观,还记得导游介绍身后的运河用来运送泰丝时,一艘船从河面驶过,我当时还纳闷这条运河还不作废?挑上长长的船,船伕娴熟的倒船、甩尾,真够刺激,只要5、6个站就到市中心的水门市场

每次去到一个国家旅行,国家博物馆总会是重头戏,它能让人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又直观的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前前后后来了泰国若干次,从未想起泰国的国立博物馆,我想也许时因为大皇宫、大城、素可泰等等,到处是泰国不同王朝的遗蹟,走进遗址里更容易让人触控它的故事和气息。这次实在是无聊,发现国立博物馆就在考山路附近,赶早出门去看看
.
整个博物馆的面积不太,有些场馆在维修。我看攻略上有人提到这个博物馆从来没有停止过维修,看来确实如此。还好被关闭的场馆并不多,游客也少,很多地方只有我和一个保安,保安无聊得在数地板砖,看见我一个活物走进来,竟有点惊奇。大部分场馆是佛教物品,除了泰国本土佛像,还有日本、印尼、我国的捐赠品。让我惊喜的是,博物馆里补齐了我对泰国文化的一大空缺。之前去大城和素可泰,处处是古老的寺庙遗蹟,但未曾看到任何物品,我那时还纳闷怎么只有佛祖的石像。如今,我才发现大部分精美的物品全被收藏在博物馆里。古城的遗蹟和博物馆里的藏品,终于把泰国历史这块拼图大致完成
.
除了佛教文化,剩余的多是皇家物品。看过了北京故宫和埃及开罗博物馆,余下的皇室都不会让人激动,泰国皇室用品更显得袖珍可爱

▼日本佛像

▼铜鼓,家乡的文化

▼印尼婆罗浮屠佛像

▼压囚犯

▼素可泰的鱼尾裙佛像

▼咋一看,还以为是希腊雕塑和佛像。其实这两位都是佛祖

▼皇室的出行用具

上大学时,看过马里奥演的泰国恐怖片《鬼妻》,似乎是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在泰国的最后72h,我去做核酸检测,发现附近有一个小众景点 — 娜娜庙,也就是电影里的故事原型。原来这不止是一个故事,而是确有此事。带着100点好奇,我跳上了公交车
.
如今的娜娜庙变成人们求子、求姻缘的地方,整个地方不太大,附近还有好几个寺庙围着。娜娜庙就在一个铁棚里,稍不留神就会走过去。很多小年轻在跪拜,我想很多人年轻时都做过类似的事情,也许陪在身边并不是当初和你一起许愿的人,但愿最后陪在身边的是合适的那个人

这是我第二次住在考山路,第一次还是疫情前和他一起来曼谷。如今,荒凉的考山路,让离家只有几天的我突然伤感。大部分倒闭的商店,路上偶有几个欧美游客,不免想到Fernando。每次我们俩在一起出现在东南亚,99%的人会把我当成本地人,他是我的顾客。也许在很多人眼里,一个年轻的亚洲女性和一个年纪大的白人男子走在一起,就是不可言喻的关系。我也懒得解释,毕竟也管不了别人怎么嘴。如果非说要图点啥,那就是他的魅力和童心。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像Fernando,明明可以做一个专业的歌唱家,却因为酷爱自由,跑去学修车、建房子、冲浪、潜水…前几天还自己修了家里的钢琴,边弹琴边唱歌,除了不会看病,我发现没有他不会的或者学不会的。

结束旅行前的24h,我发现唐人街附近有很多特别Ins风的咖啡馆,苦于囊中泰铢殆尽,我在路边买了一大杯泰式咖啡,边走边逛唐人街
.
几年前来过几次唐人街,都在主要干道打卡一些出名的美食。这一次,我完全迷失在小巷里,走过了网红咖啡馆、路过一些华人的五金店铺,跟着几个小年轻去寻找博物馆,结果他们消失在小巷里的咖啡馆。那些窄窄的巷子里,门上都是中文的姓氏,那些满大街跑着的华裔孩子,却没有一个人说中文。我像是一个闯入者,与此地格格不入,因为没有一个游客会来这里乱逛。

▼网红咖啡馆,被我拍成这破烂样

喝着咖啡闲逛时,路过一家满是复古家俱的店,本来已经走开,但觉得那个店实在太美,又折返回去。门前坐着一个白人大叔,他看到我在外面探头探脑,示意我进来参观。我小心翼翼看了一圈,古老的缝纫机、中国的屏风、越南的椅子…美到不行,大叔跟我介绍着他的店。我随口问他是哪里人,他说西班牙。天啊,这次来泰国快一个月,竟然没有遇见任何一个西班牙语国家的人,倒是最后一天在这里遇见一个西班牙人。换成西语交流,地中海的热情马上释放出来,这些百年家俱是他从东南亚和中国淘来,然后转运卖到西班牙。疫情前,他在马德里Bilbao地铁站还有一个家俱店。现在他和泰国太太定居曼谷,开了这家酒吧、西班牙Tapas小吃店,楼上是古色古香的民宿。店名写在墙上,El Chiringuito,民宿在Airbnb能找到,到底有多美自己去看看吧。

▼今天金铺打折?那么多人排队

听闻曼谷近来最大的大佛坐落在Wat Paknam Phasi Charoen,曼谷瑶河旁,69米高的佛像远远看来无比震撼。我从唐人街跳上公交车时,大雨正好来临,等我到达大佛附近,雨停了。踩着雨水奔往寺庙,我要在天黑前离开。无人的巷子里,又开始飘雨,抬头就是一朵乌云。还有200米就要到寺庙,而我不得不放弃转身跑向公共汽车站。穿过一个寺庙时,在里面迷路了一小会儿,就开始下大雨。好不容易跑上天桥,一回头,大佛闭眼在雨中,也不枉我冒雨前来
.
如果想参观大佛就到天铁蓝线Bang Phai站,如果想远拍大佛,务必前往Ratchadaphisek Rd寻找机位。我很想远拍大佛,这场大雨打破了所有的计划,只能往回跑

从大佛坐车回酒店,这趟车似乎绕遍整个曼谷。看着窗外电闪雷鸣,雨水哗啦啦地冲刷著玻璃,这是我遇到曼谷的第一场雨。一个小时后,我在路边一个荒凉的公共汽车站下车。这里离酒店还有5个站,需要换乘公共汽车。我在小小的车站里等了半个小时,竟然一辆车也没有,看着雨势渐弱,想着不如小跑回去。就在我刚离开车站时,看到车子缓缓驶来,我又跑回站台。上了公共汽车,我掏出google地图告诉售票员要去的地方。其实我知道自己要在哪站下车,只是曼谷还是人工售票,根据不同的站票价不同,我只好解释。等到售票的大姐戴好眼睛,拿着手机看了一番,告诉我这趟车不到酒店,需要坐另一趟车。我们俩说话的时间,车子已经开出好几站,她让司机停车,特意嘱咐我坐哪一趟车。我道谢后下车一看,酒店就在200米开外

让人魂牵梦绕路边摊

因为疫情,两年没有回去,家乡的美食让我魂牵梦绕。去年妈妈寄来的5kg腊肉和腊肠,我硬生生吃到今年才吃完。这次来泰国,就是要满足我思乡胃,各种辣到飞起来的美食和奇奇怪怪的路边摊就是我的最爱。因为疫情,我只去餐厅正经吃过一顿饭,剩下的时间在路边摊买回各种好吃的,自己一人安静地在房间或无人的地方吃饭

▼泰国第一餐,隔离酒店的绿咖哩鸡真香,狼吞虎咽完。第二天核酸结果到中午还没有出来,幸好提前准备了一桶土豆粉,辣爽爽之后,结果出来,打包行李走人

▼每天下午一杯咖啡醒神,而我在曼谷街头没有找到咖啡店,第一次只能去星巴克



▼这个烤鱿鱼,路边摊榜单N0.1。每次去泰国,只要遇到它,每天都来一两串

▼烤鱿鱼+海南鸡饭,绝配

▼每次只买两串油炸串串,老板还送黄瓜和包菜。老板这样真的不亏吗?

▼5B的米饭,10-20B不等的一小袋水煮蔬菜。每次空手从街头走到街尾,心里都在想着今晚最想吃什么,实在太多好吃的东西,而每次买的太多又吃不完

▼米饭+烤串+两种蔬菜+肉+水果/果汁,每天的标配不到5欧,幸福的眼泪

▼烤鱿鱼+咖哩鸡饭+甜品

▼烤鱼+炒粉

▼竹绳串肉,有点硬有点咸

▼华人的煮粉,其实一直想不通泰国那么热,怎么那么喜欢吃热滚滚的煮粉

▼从金山寺出来,没吃早晨,早上10点在路边摊点了一份鸡肉炒饭。没有人这么早吃午餐的!

▼凉拌海鲜+海南鸡饭,实在太好吃了,就是量太多,一个人吃不完

▼酸笋炒鸡杂+西瓜汁。第一次吃这份饭,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这就是广西的味道,但辣得差点把我送走

▼无数个炎热得午后,买一大杯咖啡坐在酒店的院子里加班。虽然在休假,但手里还是又很多事情要处理,抓紧时间完成

▼每次来泰国怎么能少得了DQ冰淇淋,大部分DQ在商场里,这次也是买了跑到外面来吃,避免被感染

在曼谷前前后呆了10天,因为等妈妈从国内寄过来得包裹。等到第5天,时差还是没有倒过来,实在受不了的我买了去清迈的火车票。在离开的那个早上发现包裹刚到曼谷仓库,打车跨过大半个城市去取包裹。寄存好行李,揹著17kg的两个揹包离开曼谷
.
地铁站里只有我一个乘客,工作人员和保安实在太热情,看我揹著大包,硬是帮我按升降梯,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清迈十四日

清迈
BGM วงแทมมะริน – ชอบที่เธอเป็นเธอ,小城故事,วัน เดือน ป

2014年,我从清迈坐着绿皮硬卧回到曼谷,还记得火车在第二天早上驶进曼谷市区时,车厢里的温度已让人汗流浃背。这次从曼谷去泰国,选了传说中的红丝绒火车,主要是有空调。火车在下午六点离开泰国,到七点多列车员会来铺床。我累得八点就睡下,可我知道夜里肯定会醒来。果然不到3点醒来,掐指一算今晚居然睡了七个小时,也是难得
.
六点多,天微微亮时,列车员开始收床。看着窗外朝霞,路旁的房子还笼罩阴影里,一切似乎有点寒冷。不像曼谷的炎热嘈杂,清迈的冬天会不会有点冷?

在清迈的几天,我住在一个巷子里的酒店Pao Come,有一个小小的传统庭院,种满了热带植物,房间对面的阁楼可能因为疫情被闲置。因为我入住太早,还在等待打扫房间,放下行李溜出去买了早餐,一边吃早餐一边开始整理照片、写游记
.
疫情之前,一边做中文老师,一边尝试做旅行博主,起步没有多久,也陆续收到一些邀约,去澳大利亚、加拿大或者美国做旅行体验师,因为签证问题暂时搁浅。我的旧护照当时已经满了,打算申请新护照,然后把这几个国家得签证都办好,方便随时出发。很清楚的记得,那是2020年3月14日,那天阳光格外明媚,早上我去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申请新护照,回家的路上顺道去市里买些做蛋糕的材料。回到家时,首相刚好在电视里宣布‘从明天开始,西班牙开始封城’。整个世界被这场疫情打乱,旅行博主肯定是做不成了,算是彻底跟“旅行博主”说再见
.
不想两年之后,再次旅行时,居然有杂志社跟我约稿。这几天一直在整理照片和稿子,争取在假期结束前把事情处理完。这也让心里小小的梦想得到点点满足,旅行的爱好还能分享给更多的人,一阵窃喜

再次回到清迈,我骑着自行车在古城里闲逛。疫情之后的清迈,游客很少很少,很多店铺都已关门,我倒是很喜欢在这安静的小城里乱串
.
在契迪龙寺门前驻足,忍不住进去看看。大殿在装修,殿后坍塌的塔尖依旧如此。记得八年前,第一次来到此地,遇见一位在清迈禅修的大姐,她向我描述著禅修院的生活,我才知道境外人或非佛教徒也能修行。而一年前,我在老挝的琅勃拉邦看到满街的僧人时就曾动过出家的念头,那时懵懂无知。在清迈知晓禅修后,也没有下定决心去一探究竟,而是在一个月后的缅甸仰光,终于体验了严格的禅修

临近春节,瓦洛洛市场附件的唐人街喜庆连连。流连花市,忍住买花的冲动,因为第二天就要飞回曼谷,这花要送谁呢?
.
在市场买了一条扎染的裙子,也算是给自己的新年礼物。市场对面的寺庙外,传来邓丽君《小城故事》,思乡的情绪在烈日里凝聚。两年没有回家,从西班牙来到泰国,只要2h就能飞回家,距离很近似乎又很远。回国之路有多艰难,除了无止境的核酸检测,高昂的机票、不见天日的隔离,也许隔离还未结束我就要离开。本来计划与在金边的表弟一起过年,因为Omicron导致疫情加重,泰国和金边断航。我们还开玩笑,要不我们在泰柬边境遥遥相望,亦或是在海上相见。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无话不说。他也是众多兄弟姐妹里,和我感情最好的。我去西班牙前,他去新西兰留学,疫情爆发后他去了柬埔寨。我们已经快五年没有见面了,错过了这次机会,不知道何时何地能再见

▼在塔佩门前拍电影

▼偶遇一个移动咖啡馆。貌似店主是一个导演,因为太喜欢做咖啡,转行开了这个小黄车咖啡馆。我在Wat Si Koet遇见他,本想喝一杯咖啡,但是还是选择去隔壁的Akha Ama咖啡

▼Akha Ama Coffee
Akha是泰北少数民族—阿卡族,当地人种植咖啡豆,这家咖啡店老板也是阿卡族人。他帮助族人推销咖啡,而我正想买一些伴手礼送朋友。点了一杯拿铁,挑了一款烘培咖啡豆和天然咖啡豆,又开始坐在门前发呆

▼网红编织店
第一次路过这家店门前,是因为我就住在巷子里。每次经过这里,总看见有人在摆拍,还有对面一家简陋的咖啡馆也成了打卡店。起初不明所以,还在纳闷这有什么好拍的,走进店里发现价格相当美好,恨不得买一堆编织袋,可是揹包已近爆炸,千挑万选才买了一个特别轻的小包

▼来清迈的第一天,很忙! 早上下了火车就去酒店,然后逛古城、做马杀鸡,还去海荣鸡饭吃了个午饭,之后马不停蹄跑去纹身
.
来泰国前,我就在想要不再做个纹身。最后一次做纹身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在网上查到一家纹身店,评价还不错,老板娘是中国人,打了电话后就赶过去。其实我还没有想好做什么图案,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想着,就有了可爱的小象坐莲花

▼清迈大学半日游
多年前,在心内科实习,认识了读研的师姐,如今她在清迈大学读博,我们约了时间见面
.
师姐一见我,“你真够野的,这种时候还敢来泰国旅行。疫情爆发后,我基本就没有离开学校”。我一想疫情发生两年,如果只让我呆在一个地方,我肯定会疯的。Omicron浪潮过后,该感染的人也已经感染了,真正有抗体的人也能保护自己,欧洲已经把新冠归为“流感化”,即使被感染,如果只是轻症照常上班,大家也慢慢适应与病毒共存
.
和师姐多年未见,一见面就是聊不完的话。从清迈大学医院到逛完大半个清迈大学,从留学体验到对疫情的看法,我们足足聊了五六个小时,最后在医院楼下吃晚餐。久违的中餐,爆炒牛肚、小炒牛肉都是我超爱吃的。其实,师姐在清迈留学,算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只是每个人心态不一样,有时被文化的差异阻隔,让人忽略了眼前的美好。毕竟清迈这么小清新又文艺的城市,谁能不爱呢

禅修的日子

BGM Herr Mannelig

关于禅修,2013年在老挝的时候已经有这个想法,但那时只是想想罢了
.
2014年,来东南亚旅行两个多月,在清迈知道能禅修,最终却是在缅甸第一次禅修。缅甸的禅修中心很严格,几乎是在与世隔绝的地方进行,除了修行,再无其他
.
2019年,去老挝永珍禅修,那个禅修院更像是融入当地村落的禅修中心。因为大雨,快二十年没有发烧的我竟然连续多日高烧,还以为得了疟疾回不去了
.
2022年,来清迈禅修是我此行中必然要做的一件事。在曼谷倒时差多日,依旧凌晨3,4点醒来,整个人的状态很糟糕。反正禅修要早起,不如先去禅修吧

选择来朗奔寺,也算是缘分。在网上查到这个禅修院,发了邮件[email protected]询问是否接受境外修士,对方很热情,还给我发来一份中文手册。一直到离开清迈那天,在去机场的的士上,司机告诉我 Wat Ram Poeng是清迈最大的禅修中心,接待的境外修士也多,除了这里,清迈还有很多禅修中心,也许下次我会试试其他地方
.
禅修院分男女区域,每人一个单间,有热水器。冬天的清迈早晚很冷,需要毛衣等厚衣物,很多老外身体再健硕,也得披上毯子。每天只有早午餐,下午会提供一些南瓜汁、豆奶等。但两个正餐食物都特别美味,不管在哪里禅修,食物都特别出乎预料
.
修行期间,所有的电子产品都要上缴,不读不语不写,每天只有跟禅师汇报情况时才能对话。我的照片和视讯是在最后一天结束禅修后拍摄的

▼角薯耶

▼房门外

禅修十一天,最初几天,记忆汹涌如洪水,想要心无杂念几乎不可能。三十多年的记忆在脑里滑过,连角落里那些无关紧要的的片段,都一一浮现出来。洪水过后,记忆枯竭,才真正进入修行,可是那些痛苦的事情像一双手卡住脖子让人透不过气,常常泪水直流。后来与其他境外修士交流,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很多人想起那些以为早已忘却的记忆,等回过神来早已泪流满面。等到完全忘我时,佛主以不同的形态浮现在眼前。禅修之后,内心无比平静。

禅修期间,遇上两个佛教节日。早晨,跟着信徒拿物品供奉给寺庙的僧侣。到了夜里,我们听着方丈唸经,之后手持鲜花和蜡烛,围着佛塔祈福

禅修期间,很幸运的赶上方丈的六十一岁生日。方丈是我们境外修士的禅师,每天都要跟他汇报情况。他的声音很小,充满禅意,还会说一两句中文
.
生日这一天早上,附近的小摊贩会在寺庙里摆摊,免费提供食物,各种海鲜沙拉,鸡肉粉,馄饨,炸鸡,饮料。。。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给方丈庆生。寺庙里挤满了信徒,警察负责维护交通秩序,送礼的人络绎不绝。我觉得皇室过生日也不错如此隆重,而且我们境外修士写下祝福,也给方丈献礼。这一天,负责照顾我们的尼姑说,我们有3个小时可以大吃大喝大声说话。平日里只能靠眼神交流,互猜国籍的我们滔滔不绝。我是唯一的亚洲人,本来大家觉得还很遥远,但知道我住在马德里后,立马留了联络方式,‘德国离西班牙不远,以后要去马德里玩哦’

跟大家聊天时发现,只有我呆的时间最短(一个月),德国的小伙子在上大学,因为全是网课所以他来泰国半年,边上课边旅行;也有人在间隔年,不知道要呆多久;还有克罗地亚的小伙子本来是来泰国休年假,后来干脆辞职换了一份居家办公的工作,边旅行边工作。想着自己30天的年假,实在是不足一提,回去后又要回到永动机状态
.
与我住在一层楼的美国大妞,实在是善良。她平时用的揹包很漂亮,我问她在哪买的。结果她走的那天,悄悄把包放在我的房门外。在这里短短的几天,大家似乎因为身处异国,几个境外人抱团,无话不说。离开禅修院,我们这辈子也许不会再见,就算只是这浅浅的缘分,也让人感动

离开禅修院的早晨,看着其他人在禅修,便没有上前打扰。默默收拾行李,准备给寺庙捐赠时发现钱包不见了,我认定是在来禅修院前住的酒店里。扛着揹包跑到酒店,客房住着一个美国的老爷爷,他让我进去找,还帮我把整个房间翻个底朝天,结果没有钱包。我失落的离开,躺在房间的床上发呆
.
幸好进禅修院那天需要登记资讯,所以护照放在包里,银行卡也在包里,钱包里装着全部的现金和居留卡、驾照。其他东西都不重要,没有居留卡意味我不能回西班牙,崩溃的时候开始给西班牙驻泰国大使馆发邮件,准备申请签证。大使馆很快回复邮件,只需要准备几份基本材料,连预约都省了,随时可以去办理签证。解决了签证的事情,打算去剪头发换个好心情。在骑车去理发店的路上,收到寺庙的邮件,我的钱包找到了。心情愉悦地剪完头发,骑着自行车到8km外的寺庙,对佛主和帮助境外修士的越南尼姑表示再次感谢。夕阳下骑着自行车,头发轻飘飘地飞扬,一路上发现各种网红咖啡馆就在我们的寺庙附近,这又是一大惊喜

到禅修院报道那天,接待我们的和尚会说中文,我很好奇地问“你怎么会说中文,说得那么好”,“因为我是中国人啊,我是马来西亚华人”,然后克罗地亚的小伙伴也刚好来报道。和尚带着我们介绍一些寺庙的规矩,我俩私下聊天时互为国籍,他说了一个我不知道的国家,之后再次询问时,我才知道是克罗地亚。因为我不知道克罗地亚的英文名,当他在地图上指出他的国家,我才恍然大悟是“Croacia”西班牙语。而疫情前,我最后去的国家就是克罗地亚,两人都很是激动。我只是道歉,自从学了西班牙语,我对新的英语词汇已经不能再随意发音了
.
离开禅修院,本来打算和美国大妞、德国小伙子还有克罗地亚的小伙伴见面,谁知他俩暂时离开清迈,我只能和克罗地亚小哥一起约饭。我们在一家可爱的咖啡馆见面,摘了口罩都快认不出彼此。我们又聊了很多禅修的心得,一直到咖啡馆打样,我们拥抱着道别。此去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结束禅修,让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一场疫情,看似偶然,其实早有预谋。从几万年前,人类的祖先智人出现开始,我们便肆意破坏地球原有的平衡来达到人类的目的,在地球经历一次次极限破坏,便用一种极端的行为警告人类。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环境的压榨在短时间内达到极限,新冠病毒的出现也算了再一次警告吧。在自然面前,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般强大,甚至在事情发生时因为无知和盲目的自信而付出代价。历史的长河里,一个生命如此渺小和脆弱。我作为一个个体,独一无二的存在,在这短暂的瞬间为什么不珍惜自己的时光,而是瞻前顾后、在意别人的眼光呢?万年之后,我们都将化作尘埃飘荡在浩瀚的宇宙里。那些闲言碎语什么都不是,重要的是自己此时此刻有没有狠狠的发光,也许变成夜空里一颗星星,别人只能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一个。

清迈觅食

▼东西多到需要一张大床来摊开

对于清迈,我特别想念的是猪脚饭和海南鸡饭。到清迈第一天,做了马杀鸡后就跑发清海南鸡饭。就算是疫情,他家的生意还是很好。一进门就有服务员上来问“是中国人吗”,点头肯定后,他就热情的用中文给我服务,是因为太久没有机会练习中文了吗

当年的清迈网红凤飞飞猪脚饭,是我吃的第一份猪脚饭,很合胃口。这次随便找一家猪脚饭也觉得很不错,并没有特意要去找凤飞飞。只是那天恰好路过,又点了一份猪脚饭,顺带隔壁的一份烧鸭,还买了一盒榴莲。在房里边吃饭边感慨,这次来清迈总算是没有遗憾了

▼瓦洛洛市场的午饭。在市场买了午饭,打包到河边。坐在阶梯上吃饭,旁边躺着几个睡着的流浪汉

▼如此简单的装备出摊。带着好奇买了一份,带着椰子的甜味,有点咸又甜得不行

放飞象岛

象岛
BGM Ciao,Bella,Ciao

为什么会选择象岛?直到到了泰国,我还没有做决定,只想找一个岛呆著,至于去哪一个真不确定
.
因为疫情加重,普吉岛和苏梅、涛岛都变成了隔离岛,意味着有可能会被感染。直到发现泰国东南部的象岛,泰国第二大岛屿,安静且原始,离曼谷也近,遂决定去象岛。很幸运的是,我去象岛时,泰国还需要7天隔离,从2月1日开始恢复“Test Go”政策,而且象岛也变成隔离点。而我3号离开象岛,就这样我又一次巧妙的避开了被感染的风险

去象岛的那个早上,我6点半赶到机场,卖票的大姐很热情地说“你居然赶来了”。在素万那普机场官网查到机场到象岛的大巴早上9点发车,等我从清迈飞到曼谷时,直接到柜台询问。因为疫情,每天只有早上6点半一趟巴士。而因为住在市中心,我不确定能不能那么早赶到。所以我准点出现在售票处时,大姐很是惊讶
.
车上只有一对欧美情侣和两个泰国妹子,我们坐着舒适的小巴出发。睡了一觉起来到了码头,司机嘱咐大家拿行李准备登船,但他让我留下,原来这是去其他岛的码头,只有我一个人去象岛。一路上,我享受着包车的感觉,司机开车拉我上船,下船后又把我拉到酒店才离开。突然觉得,我是不是选了一个太荒凉的地方,怎么没有人来呢?

▼都是情侣,太撒狗粮

从文艺的清迈来到相对原始的象岛,感觉有点荒凉过了头。这里山路崎岖,坡度特别大。因为好几年没有骑摩托车,不确定自己是否还有能力驾驭这种路况,心里担心不已。当我骑上摩托车,拧上油门飞出去的一瞬间,爽飞了。在日落时,沿着海边,在无人的山路加满油门往前冲。一段陡峭的上坡路,我靠边停下,不想路基旁是落叶,一脚踩下去踏空,整个车身压在腿上,刚好路过的泰国小哥看着我停车、倒下,问需要帮忙吗?我拔了钥匙、冷静地说“我没有受伤,只是车子太重,我力气不够,麻烦帮我把车子扶起来”
.
继续骑车,路面的一些小碎石偶尔打在腿上,突然大腿一阵剧痛,我心想这是多大的石头砸过来。停车一看,一只蜜蜂透过裤子钉在腿上,连忙把它弹走。一瘸一拐回酒店,老板娘看我的腿肿了,连忙把青草膏给我。虽然不知道有没有用,也涂著吧。在马德里的菜园里,时常有蜜蜂的身影,她们偶尔藏在蔬菜里被带回家,我几乎每年都被蜜蜂蛰一下,家里常年备药。不想今年在家没有被蛰,倒反飞来泰国蛰我

▼最佳日落点Kai Bae Viewpoint

刚到象岛,选了一个不在繁华地带的小屋。我住在最靠近海边的茅草屋,窗外就是沙滩。沙滩上都是石子,并不是细软的沙子,但这一片海特别安静,一个人也没有。沿着海边散步,路过彩色缤纷的小屋,还有一个露营地以及一个在营业,没有客人也没有店家的酒吧
.
在禅修院习惯早睡早起,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醒过来,开始打坐1小时,之后在海边吃着早餐、看看书,等到身后的太阳越过岛上的山头,照到西边,我就出门逆食。中午回来打个盹,日落前夕跑出去买晚餐,在酒店的沙滩上看着夕阳,直到它消失在海面。黑夜里,听着潮水褪去,酒店的小猫一直跟在身旁,陪我慢慢享用晚餐

在海边小屋住了几日,想换个地方,但又不知道住哪里。骑着摩托车在岛上几个酒店聚集的沙滩寻找合意的酒店。穿过树木茂密的山路,一直骑到岛南边的孤独沙滩。听闻这是揹包客喜欢聚集的地方,疫情之下,这偏僻之地更加荒凉,很多倒闭的餐厅破败不堪。我跟着booking走进几个海滩上的酒店,偶有几家还继续经营。在天黑之际,我走进最后一家酒店,这家店在booking显示能预定,等我走进去时,吓了一跳。整个酒店被荒废,几个木屋被人侵占,还看到两个白人家庭侵占了两套房子。他们一脸好奇地看着我,我强装淡定地穿过屋子、朝沙滩走去,从隔壁一家营业的酒店快步往回走
.
疫情下,本来就不繁华的象岛更加人烟稀少,连最繁华的白沙滩店铺都倒闭70%。最后,我还是决定住在白沙滩,起码安全一些。白沙滩是岛南岸最靠近码头、也最美的沙滩。大部分都是星级酒店,很多欧美游客躺在沙滩上肆无忌惮地享受阳光浴。朝着沙滩一直走到尽头,跨过一颗大树,那边曾是嬉皮士的聚居地,我就住在这一片酒吧上的小木屋

▼差一点成为盘中餐

搜寻象岛资讯时,发现第一季中餐厅就在白沙滩。数个旁晚,沿着海滩散步,居然看到“中餐厅”。如今已从新开业,楼上的红灯笼旁挂着白色的工作服。除了吧台上的小哥,看不到其他人

住在海滩上的小木屋,夜里海水涨潮,浪花拍打海岸的声音几乎要把我吞没,只好戴着耳塞入睡
.
清晨6点,海水淹没一楼的木板,需要踏浪出门。我坐在门前的走廊,面朝大海,盘腿冥想。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随着呼吸起伏,思绪渐渐沉入海底。再次睁开眼睛,我平静地拥抱一切
.
因为疫情,泰国的游客很少,我不再考虑结伴,一个人自由自在。相较于十几年前独自旅行时,那会儿特别谨慎小心,现在更加享受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
.
不管是两个人也好,一个人也罢,各有利弊。再次独自旅行,脱离熟悉的环境和关系,回望过去发生的事情。我是女儿、妻子、学生,未来也可能是母亲,多重的身份扮演,常常让人忘记“我就是我自己”。我作为唯一的个体,从过去到未来终将独自行走在生命的长河里
.
我渐渐接纳自己的不足,学会爱自己,让自己快乐,才有可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更清楚自己的其他角色
.
在生活中,能做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恰恰这一个月独自旅行的机会,让我抛开一切,好好享受这份孤独的快乐
.
新的一年,多爱自己一点❤️

大年三十,象岛的春节气氛没有曼谷那么浓烈。骑着车去象王庙,一座纪念郑成功的庙宇。庙里处处是中文,书写着华人迁移到象岛的故事。岛上的华人外表看起来与当地人差别不大,他们不会说中文,但依旧守着华人的传统。一大早听到有人放鞭炮🧨岛上的华裔后代在家门前供祖先,探头一看,家里还挂著孙中山画像
.
骑着摩托车在岛上飞驰,停靠在一片片沙滩,朝着大海飞奔、接着安静下来看书
.
妈妈寄来的十公斤包裹里,其中一半是书,随手抽了一本放在旅行包-《吉田医师,时间管理法》,新的一年,一边度假、一边享受美食和阳光,还有闲暇看书,每天都能跟随内心的喜好事情,日子很充实

夜里回酒店的路上,听到餐厅里有人在唱《甜蜜蜜》,台下是华人在聚餐。这个特别的日子,在他乡听到这首歌,心里别样情绪。手里提着晚餐,快步走回木屋,我也算是很认真的过节啦[喝奶茶R]
午饭:猪脚饭+糯米椰球+咖啡
晚饭:芒果糯米饭+烤肥肠、鸡杂+西瓜汁
.
新年快乐!🐯虎年吉祥如意

▼一首《甜蜜蜜》,快泪飙

大年初一,出海浪一浪
.
一直想要去深潜水,因为疫情游客太少,选择了老少皆宜的浮潜。车子一路开到岛最南边的渔村,涨潮的海水淹没栈道,只能在水中步行上船。好在疫情游客少,除了10个本地人和4个境外人,本应承载30余人的小船加上工作人员也不足20
.
船停在海上,大家套上游泳衣、戴上面罩就往海里跳。船老大下海看我一个人毫不犹豫的要下海,问道“你会游泳吗”,“一点点”。之后全程船老大都跟着我,我不怕死,但他怕有游客在船上出事



.
2016年,带家人去东南亚过春节,在越南的芽庄出海跳岛游。那是我第一次在海面上游泳,怕到不行,就算爸爸水性很好,他还是套上救生衣,而我穿上救生衣被爸爸拖着下海,快要哭出来。几年后,我的水性也只是好了一丢丢,胆子却肥了十倍。就算不怎么会游泳,也照样往下跳

沉入海里,进入另一个世界,耳边回荡著海水起伏的爆破声,出奇的安静。鱼群在身边围绕,我倒是担心鱼鳍把我划伤。看到同船的一个小哥,取下呼吸管在海里自由潜,那一刻我羡慕极了。其实这次来泰国想升级潜水证或者学习自由潜,因为自己过于散漫,最后两项都没有去完成。只能安慰自己回家后再学,其实掐指一算,我根本没有时间。下一次,不知道何时何地才能继续海底大冒险

象岛的杂食

在海岛,让人流连忘返的不是海鲜,是路旁烧烤摊的肥肠和各类热带水果
.
白沙滩的night market有几个小摊会在夜幕降临时出来,我特别喜欢鸡胗和肥肠,每天两串肥肠,还有一大杯果汁、再来点别的烧烤和米饭已经撑到不行

▼路边奇奇怪怪的烤肠,也试一下

▼随处可见的泰式咖啡

▼除了晚餐的烧烤,午饭去华人的路边便利店买饭,还有各种打包好的小菜、点心,这里的猪脚饭也很好吃

岛上现存的海鲜自助只有一家,一个人吃自助也算是头一次。259B是两人以上的价格,一个人289B,还不包含酒水,此外烤炉还得另外加钱,这是我在泰国吃过最贵的一餐。口味一般般,不会再次光顾的店。

▼跟自己干一杯白开水

最后两天,我连门都不想出。直接跑到楼下的餐厅点了一份饭菜,在海水淹没沙滩前结束午餐。眼前无尽的大海,阳光透过树叶,斑驳的树影漏在桌上,喝着冰咖啡、听着音乐,忘却了炎热,思绪飞速旋转,直到筋疲力尽,抬头看到老板在躺椅上打瞌睡。一直写到下午4点,跑回房里小憩一番,躲过最热的时段。直到日落,沿着白沙滩散步,天黑了再去觅食。

旅行终究是要结束

2014年第一次来泰国,2022年第N次来泰国,同一个揹包,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又似乎因这场疫情什么都变了,起码自己变得以前更自在、更随性,岁月还未在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反倒是觉得自己越来越有精力和勇气

吃了最后一份猪脚饭,打包好行李。来时17kg,回时27kg,扛着三个大包再看一眼曼谷街头,坐着天铁离去。到机场时,身上剩余得泰铢不足,自己用一捆胶带打包好托运
.
过了安检去退税,手里有了余钱,却发现大部分商店歇业。国际航班候机区更是人烟稀少,空荡荡的机场里,放心的摘下口罩吃晚餐

经停普吉岛时乘客满员,好不容易熬到阿布扎比睡了一觉,回马德里的航班空荡荡。吃饱睡好,不忘记录下这段旅程最后的时光,当雪山再次出现在视线里,飞机缓缓下降,飞了18h,终于回到家,泰国一个月的假期落下帷幕

一点点攻略

来泰国的游客太多太多,大家出行不缺详细的保姆级攻略。第一次来泰国,我也写过详细的旅游攻略,只提供景点参考,价格等毫无意义 //www.mafengwo.cn/i/3261398.html
.
这次来泰国30天,大概花销1万人民币(汇率欧元7.5,泰铢5)
交通

马德里=曼谷3400,

曼谷-清迈 210,

清迈-曼谷200,

曼谷=象岛200,其余560,象岛租摩托车40/天,清迈租自行车10/天
酒店 隔离酒店(晚餐+核酸)780,其余1600
吃+超市 900
签证+保险 260+450
两次登机核酸 750
其余门票+杂七杂八 600
.
交通类

曼谷-清迈的红丝绒火车官网购票 //www.dticket.railway.co.th/DTicketPublicWeb/home/Home黄色皇家图示有中文“泰国铁道局”,下午18 10发车,9号站台。建议买下铺的床位有窗子,上铺没有窗




象岛=曼谷
疫情之前可以选择考山路、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出发,价格差别不大。因为疫情,考山路出发单程1000B,机场出发单程600B,往返1000B。机场订票前请咨询发车时间,机场官网更新不及时,现在是早上6点半发车,每天只有一班,价格包含象岛酒店接送。购票和咨询在机场一楼8号门

象岛租摩托
抵押护照或者驾照,200-300B/天。象岛坡度和弯道落差很大,如果骑车技术不够,请谨慎租车

清迈租自行车
疫情之后,出租自行车的店铺很少很少,大多数只有摩托车。我选了Anywheel App的共享自行车,50B/天,100B/7天。还车地点千奇百怪,有可能是寺庙、警察局、小巷
.
▼机场象岛巴士售票处

曼谷核酸
这家华大基因是我在曼谷找到最便宜核酸监测点,Bangkok Genomics Innovation,1500B,24h出结果,不需要预约。登记资讯处有说中文的工作人员,看到很多华人在做核酸回国。阿布扎比航空要求72h核酸登机,西班牙入境不需要核酸检测,所以我选择24h核酸,还有12h核酸(好像2000B)。第二天会把结果发到邮箱,请注意检查个人资讯。我收到的PDF把性别写成‘男性’,发邮件给对方,还好对方很快更新了一份PDF
.
泰国境内所有交通工具都不需要核酸检测

疫情下来旅游的人实在太少了,我去退税时,远远看去还以为工作人员下班了,主要是一个人都没有。进去才发现有一个姑娘在玩手机,实在太荒凉了
.


之前在市中心的一些商城能当场退税。因为疫情,有些地方已经关闭退税渠道,购物前需要咨询清楚

过了海关,会有两个退税视窗。至少我2月份离开泰国的时候其中一个已经关闭,D/E/F/G方向的Vat refund开门,附近有餐厅,可以在这里退税和购买食物。A/B/C/D方向的Vat refund关闭,并且没有餐厅

疫情期间出境旅行,有些想说的话



疫情期间,出境旅行安全吗?
安全是相对而言,没有100%的安全,也没有绝对的危险
.
Omicron席卷欧洲大陆几个月,如今大部分国家取消疫情政策。如果按照国内的清零目标,所有国家都是人间地狱。我在泰国这段时间,日增不超过1万,而我离开马德里那天,西班牙日增16万。相对而言,泰国就是天堂
.
这次旅行,我尽最大努力保护自己
1. 买了一份100万欧的境外医疗保险
2. 飞机上戴FFP3口罩,平时戴FFP2/N95口罩,只有在寺庙禅修时才戴普通医护口罩;随身携带酒精溼巾+酒精喷雾
3. 不在外就餐。整个旅程,我只在外面吃过三次饭。我特别喜欢路边摊,每次打包回酒店,自己买了一个盘子,安安静静吃饭。避免暴露于未知环境下,减小感染风险

做好这些,其他听天由命!



这次旅行 我只去了曼谷、清迈、象岛。疫情下,泰国游客很少很少,尽量避免去普吉岛、苏梅岛等沙盒计划区域。泰国把这些岛屿划成隔离区域,游客自由行动,风险也相应增加。我从阿布扎比飞曼谷,经停普吉,80%乘客在普吉下机,飞曼谷的人少得可怜
.
在选择岛屿时,我避开沙盒计划区域内的岛屿,去了相对偏僻的象岛。因为疫情,本来就冷门的象岛更加荒凉,也相对安全。大部分时间不戴口罩,因为100米内都没有人。2月1日,象岛也列入沙盒计划



一个人旅行,孤单吗?
答案是肯定的。刚到曼谷的几天,孤单如虫子噬咬肉体,难受。到了清迈,我逃跑一般躲进寺庙禅修,因为我清楚这样的状态实在糟糕。到了象岛,我曾有一刻后悔选择了这么荒凉的岛屿
.
遇见Fernando前,我已经独自揹包旅行十年,习惯面对孤独,学会让自己快乐。这次是结婚后第一次独行,刚开始有点不适应。但后来找回的状态,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回来了,只能说一个人旅行,爽飞了。不管两个人旅行,一个人也罢,我就是出来嗨的,当然要疯疯癫癫的乐
.
旅行时,不遗余力地玩;工作时,认真努力做事。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而不是三心二意。西班牙假期很多,平时的假期我都没有休假,按照自己的节奏工作和生活。法律规定每人有30天年假,我一次性用休完,还多休了几天,导师完全没有意见。离开熟悉的环境,就是想好好地放松



关于新冠疫情
这场疫情让整个世界在2020年按下暂停键,2021年欧洲实行的群体免疫让疫情走向平缓。2021年10月底,我已经买好机票、申请好泰国签证。11月南非的Omicron来势凶猛,整个欧洲感染人数呈爆炸性增状,泰国见状也收紧政策。我在1月出发时,资料显示感染人数依旧暴增,病死率不高。看情况西班牙不会断航以致于我一去不复返,而泰国的感染情况相对欧洲好很多,我才决定出发。不知是不是老天安排,因为去泰国旅行,我躲过了被感染的风波
.
度假回来,我已经做好被感染的心理准备。毕竟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防不胜防。西班牙政府前几周已经宣布,新冠阳性不需要上报医院,除非症状严重,照常工作。4月20日,政府宣布取消室内戴口罩。身边的家人和同事陆续被感染,我成了我们实验室唯一一个没有被感染的人。跟我同座的同事,目前完成三针疫苗。就在昨天,她被第三次确诊新冠阳性,而前天我们两个还脱下口罩一起吃饼干、聊天

▼各种防疫用品,还有每天早上空腹一杯维C

这趟旅行最让我心痛大的恐怕是,📷镜头在旅行快结束时又一次遭遇灾祸


像极了当年去土耳其旅行的惨状







下次见,2023年再见,愿那时世界恢复和平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