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程和出行方式选择

【线路】台北→日月潭→台中→阿里山→高雄→垦丁→台东→花莲→台北。
【出行方式】随团环岛旅行。
【时间】2015.2.17-24
【出行交通工具】旅行大巴
【器材】尼康610单反,AFS24-70标准变焦镜头、AFS20mm广角镜头
团队出行的优势:所有的行程都由旅行社安排,免去了自行
租车
、预定酒店消耗的时间,行程紧凑,游览地都是台湾的经典景点,对台湾能有一个整体了解。相对自由行当然有其不足,游览时间固定,景点固定,没有多少自行安排的时间,很难做到细致、全面。随团旅行更适合没有时间准备功课的年轻白领、独立出行难度较大的中、小学生、年长者,对于第一次去台湾的人来说也是很好的选择。由于事先没有充分做好功课,临时改为团队出行签证 ,下面将经典景点的图片分享到游记中。

具体行程和景点照片分享

【2月17日,第一天行程】:桃园机场→台北101大楼→国父纪念馆→故宫博物院→桃园

春节前一天,装扮一新的节日红灯映衬著101绿色的幕墙以蓝天为背景,色彩丰富、对比强烈,春节出行才能遇见的吧。超广角镜头仰视这个角度是不是很震撼!

国父纪念馆庄严的换岗仪式,每个动作都是一次定格,一丝不苟。

据说1个小时不能动一下,甚至眨一下眼,真的不是寻常人能做到的。两座雕像,令人肃然起敬。

站在国父纪念馆广场的一个偏僻的角落,换个角度看101,盛开的金合欢簇拥著101大楼的塔尖,不同于常见的气势雄浑101大楼图片,能够感受到另一种娴静的美。天气不够晴朗,背景有些灰暗,天空的色彩再通透一些会更好。

傍晚的故宫博物院天空背景已经暗下来了,景观灯照亮了橙色的墙壁,没有交织的人流,只见高光主体建筑和谐的色彩、汝窑般淡雅的天空背景,我很自豪的呦。

【第二天的行程】:乘车前往南投县日月潭→中台禅寺→台中。

第一眼看到日月潭就是那绿色的湖水映衬下的游艇、远处的青山和高远亮丽的天空。振奋的精神驱散了旅途的疲劳,心花怒放的清爽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我见到了以前只能看着课本凭空想象的日月潭。与30年前在中国画报见到的照片相比,拉鲁岛由于921大地震几乎与水面平齐,照片中很难看到了,两山对峙,拉鲁岛坐落中间背倚群山的景色只能成为一个永久的记忆。本片中的一艘游船恰处于拉鲁岛前的位置,如果不仔细看是否还能感觉到30年前日月潭的神韵。

漂亮的游艇

浪花

乘坐右侧白色游艇登上了对岸

站在玄光寺看日月潭全景,拉鲁岛明显小了太多。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用在了本游记的片头。

【第三天的行程】:台中→阿里山→高雄

阿里山的樱花初放时节

千年的老木:三代树

台湾的最高学府

2300年的神树

布满青苔的老树桩

阿里山站台上的照明灯能否看出岁月的沧桑。

阿里山小火车

【第四天行程】:高雄→垦丁→台东

去往垦丁的路上经过很多水果种植园,中途下车浏览一片凤梨田,原来凤梨不是树上结的。

到达垦丁的就餐地点随手怕了一张街景,发现色彩绚丽的大客车也是一道风景。

站在垦丁南湾沙滩,前方就是巴士海峡。风和日丽的天气似乎总是停留在这里,不必担心余光中笔下台北淅淅沥沥的冷雨,即便是在最冷的冬季。

站在鹅銮鼻遥望远处的猫鼻头,就是画面中尖尖的山峰。片中的云层通过偏光镜的修饰透出了油画感,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张照片。

灯塔

站在滨海栈道看火山岩构成的海滨

前往台东的路上经过龙磐草原,站在龙磐公园遥望浩瀚的太平洋,“天高地炯”描绘不了他的壮美。类似位置的照片以前看过,永远代替不了实景对视觉的冲击,由此可见行万里路胜于读万卷书是有道理的。

龙磐公园前的太平洋海岸线

气象雷达站

台东娜鲁湾酒店门前的小灯笼

【第五天行程】:台东→伽路兰海滨→北回归线纪念碑→七星潭→太鲁阁地质公园→花莲

伽路兰海滩

减少曝光得到波涛汹涌的画面。

北回归线纪念碑

七星潭

原住民艺人的一曲《望春风》是我听过的最好版本,原生态演唱的“十七八岁未出阁,内心弹琵琶”的心情现代人不会有了吧。听过之后别忘了“打赏”,出于对艺术家的尊敬,不要用硬币。

海滩上拾到一块彩石,漂亮吧。

趴伏在地面拍到此图,彩石和黑色、褐色、白色的卵石为前景,丰富了平淡的海空画面。

在太鲁阁地质公园,略有恐高的我几乎不敢向下看,忍不住拍下这张照片后,两腿已经发抖了,这就是震撼。

燕子口前的观景台

站在燕子口观景台回望

这张照片令我很满意,高山青,涧水蓝,既表现出了云雾的层次,又没有掩盖山体的细节,在相对灰暗的山谷和多云的天气条件下,短暂的一缕傍晚微弱阳光照亮了远处的山峰,释放了画面的整体压抑感,要是再亮一些就更好了。

长春祠

【第六天行程】:花莲→苏澳新→野柳→淡水

在花莲雨过天晴的清晨,天空的湛蓝映衬着白色民居,没有任何修饰的色彩,就是这样的清澈。

这些天我们一直追随的卡通小熊。

花岗岩上的砂岩和最上层的火山岩,经过岁月的风蚀和海蚀作用形成了现在的野柳,
无愧地质奇观的称谓,令人叹为观止。左边的巨石像不像一只俯卧的野牛,有角,有鼻,还有自然延伸的肩颈部和躯干。在野柳已经命名的36个地景图中没有这块石头,我要申请对该石命名为“金牛石”。

海蚀台在野柳地质公园的3区,路途较远,去的人不多,还是很美的。在这里可以清晰看到花岗岩、砂岩、火山岩的层积,火山岩和砂岩被海浪侵蚀后留下了花岗岩的海床。

站在3区的高地俯瞰单面山和公园全景。

女王头是野柳的标志,没有拍到最佳角度,好在还能看出基本的轮廓。

烛石台。

远眺女王头所在的第二区

此次出游没能看到台湾最美的奇景之一——老梅石槽,这里的绿色石滩暂且记下来,作为补偿吧。

【第七天行程】:自行安排台北行程,我们参观了士林官邸、重游故宫博物院。在故宫足足逗留了5个小时,也只能观赏到部分在展的国宝。
【第八天行程】:返回。

总结

第一次去台湾,需要一个粗线条的了解,建议随团旅行,之后可以通过自由行精细了解台湾的细微之处。
随团旅行的队友都是用手机拍摄,尽管轻便,画面终究相差太远,表现力也不够丰富,建议携带一台单反,即便是没入门的旅行者,总归可以使用最简单的Auto功能吧。
宝岛台湾——我还会来的。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