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回家之后迟迟没有动手记录这次出行,今天又重新翻起照片。突然就想起标题这句诗词,尽管当年作者的原意并非如此,如今的字面意思,放在这里却也无比恰当。

照片也是。乌云后的晴天,送给世界。

这是第二次去日本,上一次是2018年的9月。

但我想,无论此前或是之后再去几次,这一次也一定是极具纪念意义的一次。

因为疫情之年,因为湖北人的身份,还因为许多。

又一年的新年假期,又一次出行

在我多年潜移默化的“教导”之后,春节假期出行几乎成为我家的固定专案。免去了春运抢票的痛苦,免去了与七大姑八大姨尴尬寒暄的痛苦,还能多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鲜假期,实在是完美。

以往因为这样的出行习惯,顶多会享受到一些计划较早的福利,比如机票、酒店的价格等等。

而这次,似乎更多些。

如果没有预定出行,大概率我会在1月16日从上海回湖北。不得不承认,于我个人而言,许多个时刻都会有点心虚的庆幸。

这次的日本之行总结了之前许多次带着老人家们出游的经验,发现他们实在不适合随机应变,且理解不了我热衷逛小巷和居民区的爱好,于是在出发之前就将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很明确,且多为景点。

虽然少了自己的很多乐趣,但是自己可以以后再去嘛。

1.23 上海 → 东京 何处是旅途 随处是旅途

除夕前一天(2020年1月23日),上海出发,因为是提前半年就订好的机票,所以直落东京不过1137元/人。此处特地标注了两个时间,对于今年而言,对于今年的湖北人而言,1月23日,真的很特殊。

凌晨两点左右的飞机,我们在1月22日晚上十点多左右就开始赶往机场。

这个时候新冠肺炎的情况已经开始严重,我一边赶路,一边不断用手机刷著各种讯息,无数个微信群、无数个朋友圈、无数条微博……人传人迹象已经明显,钟南山院士已经直接建议武汉人不要出城,而我远在上海,戴着白天跑了无数个药店才勉强买到几只口罩,赶往浦东机场。

到达浦东机场时已经接近零点,客流量依旧很大,候机厅坐满了和我一样准备出行的旅客,戴口罩的人比往常多了不少,偶尔遇见几个大大咧咧喝咖啡的同学,由衷佩服于他们的勇气。也许是因为我天生对这样的讯息敏感,所以尽管明明远离湖北大疫区,依旧行动得小心翼翼,然后飞机上因为某个女士的咳嗽,吓到不行。

降落是东京时间早上六点,刚刚开启网络,就收到了武汉封城的讯息。与上飞机前无数个网友预计的完全不同,这座一千多万人的城市,真的开始了长达两个半月的封城行动。

然后从这一刻开始,旅行途中的每一天,都在无数个让人紧张的坏讯息和轻松的旅行氛围中来回切换。

入关虽然已经开始需要经过体温检测与健康申报,但流程并没有太过繁琐。尽管我们一家人都是湖北签发的护照,也没有受到什么区别对待。

好像到了日本之后,眼前的这个世界就完全放松了下来。在机场吃过早餐,又去便利店多买了几只口罩,然后去往早已定好的民宿。

第一天的天气不太好,天空一直在落雨,淅淅沥沥,并不是太大,却也没有小得能够让人忽略。我们拖着行李在清早的街道上行走,穿过一条条最普通的小巷,迎著冬天的雨,多少还是冷的。

上一次到日本也是民宿,所有沟通几乎都由邮件解决,并没有与民宿的主人见面。这一次,却有个小哥来接待,办理入住和告知我们开门方式。

民宿的阳台可以望见晴空塔,而日本小哥也很可爱,用简单的英文和我们闲聊著“因为中国春节,所以中国籍员工都放假,而他作为日本籍员工很忙”之类的玩笑话。

除了飘雨的阴天和手机里的资讯,一切都很不错。

匆匆收拾好行李,然后惬意的补了个觉。

再出门已经是下午两点,住得不远,所以步行去往浅草寺。

半路上路过一家一兰拉面,想着还没进食,决定先解决肚子。店里很多来自国内的游客,夹杂着各地的方言,但只有我们一家是湖北人。心理默默猜测著周围的人若知晓这里有一家湖北人,会不会有点小害怕。

嗯,其实我挺理解这种害怕。

浅草寺游客很多,不戴口罩的游客很多,其实往常的游客也很多,不戴口罩的游客也很多。只是今年这个时间,让被疫情新闻包围的我有些许不习惯。大家太放松,而我明明是来旅游,内心却不那么放松。

嗯,这样不好。

今年的春节,日本比国内更有气氛,因为新冠的原因,国内的所有春节活动都停摆,大街小巷冷冷清清,反而是日本挂著大大小小春节快乐的旗帜与红灯笼,人来人往,热闹非常。

我在这里感受节日的喜庆,看世界各国游客的兴奋,也看几只鸽子事不关己的散步。

晚上去银座打卡,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繁华,来来往往的行人,来来去去的车辆,黑夜衬托著闪烁的霓虹,与上海相似却不相同。

现代的城市大约就是这样。

老人家总是热衷对比,对比自己所去过的每座城市、每个国家,更尤其喜欢在对比中得出些中国更好的结论,乐此不疲。我倒觉得没必要,每个地方都很独立,就像每个人都是个体一样。或者偶尔有些小相似,但总归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吧。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嘛。

然后,为了买盒冰淇淋进了便利店;然后这样许多份报纸,将我拉回现实。

肺炎,肺炎。

1.24 东京迪士尼 最缤纷的花园游乐过

东京迪士尼是很早就计划好的行程,因为迪士尼海洋实在难得。

1月24日还是工作日,我们出门时间较早,刚好赶上了东京的地铁早高峰,各国繁忙的社畜大同小异,大家都奔波在各自的生活中,平静而习惯。

经过一整天时间的心态调节,尤其是在日本整体放松的大环境之下,疫情对我的影响似乎在逐渐减少,开始慢慢又接受了在人群中来来往往。

但,戴好口罩。

门票是现场购买的,排队人数不多,尤其是对习惯了上海迪士尼排队的我们而言,几乎可以算得上挺少。

进去之后就是疯狂拍照了。老人家们虽然不太喜欢玩这些游戏专案,但是对于这种适合拍照的地方,却是兴趣满满。尽管大家都戴着口罩看不清脸,却依旧也是很好的纪念。

这个假火山挺可爱,还会冒烟和喷火,晚上的烟火表演,这边替代了迪士尼标准的城堡。

在游乐场里消磨了一整天的时间, 偶尔去玩的几个专案排队也都不算太长,体验感强了很多。

而一整天脱离现实世界的生活,也让我几乎遗忘了疫情这件事,除了随时记得戴好口罩之外,“疫情”两个字仿佛已经完全不存在我的生活中。

晚餐随便找了一家路边的居酒屋,毕竟随机的发现最有意思。

但惊喜是没有惊喜的。

因为我有一个很标准的中国胃,不太能够吃得下日料,在上海从未主动选择去吃日料,所以对我而言,这些东西,真算不上好吃,只能是体验。

当然,仅仅对我而言。

1.25 东京 → 名古屋 我也可畅游异国

大概中午时分,选择乘坐新干线去名古屋。名古屋其实对这次而言只是个中转地,而定下来这里中转的原因一个是不希望有连续的长时间的乘车,另一个是我小时候玩大富翁的遗留记忆。

新干线分为自由席和指定席,听闻自由席也很容易找到座位,所以选择了自由席。售票的小哥很可爱,在我掏出一个翻译器的时候,他也掏出了一个翻译器,于是在两个翻译器的帮助下,我们日文与中文交流得非常顺畅。

他在给我票的时候顺便告诉我,新干线在行驶途中左边能看到海,而右边能看到富士山。我可以根据喜好去找个合适的座位。

当然,也许是我眼神不好,因为那一程富士山和海,我一个都没有看到。

名古屋订的是酒店,和所有的酒店大差不差,以至于我现在几乎没有对房间的印象了。唯一印象深刻的是,酒店check in时签字的数位板,是许多绘画大手的心头好,漫画王国这样的前台配置,让某球羡慕不已。

稍作休息后乘坐公交去了德川园。主要是为了感受一下日本园林与中式园林的区别。

日本的公交某些是上车刷卡,某些是下车刷卡,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如何分辨这完全相反的付款方式。于是上车后的我历尽艰辛挤到门口去刷卡,司机拦著刷卡器让我一脸莫名,最终还是间断的完成了五个人的刷卡工作。

然后尴尬的发现,原来人家都是下车刷卡。

嗯,然后司机在我们下车时很好的摆摆手,让我们走了。

啊,我喜欢每一位友好可爱的人类。

德川园应该不是个热门景点,所以我们到达时游客不多,也终于可以放心的摘下口罩。

不同于日式最出名的枯山水,德川园这边倒是真山真水,尽管山不算高,但水面够大,还与山坡一起构成了一个小瀑布,尽管我离开时也没弄明白,这流水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园林中并没有太多雕琢的痕迹,完全不同于苏州文人园林的风格,花花草草都很野性的生长,小道也算不上曲折蜿蜒,主人更像是直来直去的性格。

德川园中的这个鱼吧,我不知道是不是锦鲤,但是它真的很肥大,且数量很多,自由自在。

而这类隐居的小宅子,也不知是何作用。看起来也并不像茶室之类的,大约是冥思的地方?

因为前一天已经体验够了生活,也实在不愿意继续为难自己,所以找了一间川菜馆。

作为一个中国胃,我对中餐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同时作为一个湖北人,我对川菜爱得深沉。感谢当晚的辣子鸡、麻婆豆腐、毛血旺、麻辣牛蛙等等,是它们拯救了我那已经冬眠了一天多的味蕾。

老板娘是个上海人,在日本多年,看到我们点桂花酒酿圆子觉得很亲切,以为我也是上海人,所以特意过来打招呼。

可惜我不是。

因是春节的缘故,老板娘还特意送了一份水饺,开心


踱步回酒店,一边消食一边看看名古屋的日常,那条街算得上热闹,偶尔会路过一两家情色小店,也包括牛郎店啦,然后我们与长辈们交流了一下日本的产业文化,反正我妈看起来还是很感兴趣的,哈。

1.26 名古屋 → 京都 樱花开了几转

这天依旧是选择新干线,从名古屋到京都。
虽然速度快不少,但是票价真贵,我肉疼。
如果不是因为带着几个老人家,我一定不会选择这直接但贵的交通工具。

这次我是自助购买的新干线车票,因为我是个不善交际的人,能选择与机器交流就不选择与人交流。与人工售票的单张车票不同,这次出票一共是三张,两张车票,另外一张应该是类似发票的东西吧。

我拿到之后疑惑了很久。两张票多不环保啊。

还记得那天天气晴好、阳光灿烂,甚至还有点小热,是个极适合出行、适合拍照的好日子。

第一站,当然是京都之旅绕不过去的清水寺。

清水寺的游客一如既往的多,唯一不同的是不少店铺前都有这样写着“中国加油”抑或“武汉加油”的小牌子,虽然在微博上已经看见过许多,但是真的亲眼所见,还是有点泪目的。

这种参拜前的仪式感当然必不可少,毕竟也是文化体验。

在寺内跟着游客绕了一大圈,主要是看人来的。
途中遇见几个学生模样的小孩嘻嘻哈哈的求学业,然后看见两对青年男女祈求真爱,在工作人员对指导下,郑重虔诚。

这么慢悠悠晃着,跟着游客的既定路线走了一整圈,略有点累。

从寺里出来已经是太阳落山。一般情况下我更喜欢冷色的灯光,可是这样一间间店铺透出暖黄色的光,一眼望过去,也挺温暖的。

途中随机找了家甜品店,茶点和甜品卖相都挺不错的,不过其实抹茶的味道,于我而言,也只能是体验,单纯的体验而已。

其实我很喜欢日本的店招,或怪或萌,每一间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你总能在万千店铺中挑到自己喜欢的。

晚餐地点是某球选的,在花见小路上。这间店所有饮食均围绕柚子,汤也好、酒也好、面也好、肉也好,挺清新,味道还不错。

尤其是,他们家辣酱味道非常不错,哈~

1.27 京都 沿着雪路浪游

这天天气不好,还未出门天空就开始落雨,雨滴甚至还有点大。好在酒店就在四条大宫站附近,非常方便我们乘坐岚电去岚山。

雨天的清晨,车站人不算多,沿路经过了许多民宅,就像路过了许多个生活。然后就在我分神感慨人生时,因为脑子不太好使,一不小心跟着几个市民身后,下错了站。

雨天步行,实在是很痛苦的一件事。不过还好,我是个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格,走就走吧,多看一点路边的风景。

大约是因为极少会有游客提前下车,这条小路上见到的都商店都非常日常,淳朴而亲切,一看就是为了周边居民准备的。四处张望的我们,仿佛一不小心闯进了最未经雕琢的京都生活。

所以片刻之后,我们坐进了这间非常市井的小店。
店铺不是很大,我们推门进去时没有其他顾客,老板娘和一个服务员正在开心的聊天。选单是手写的,并不过于花哨,随意点了几份蛋包饭,补充能量,为之后需要步行的路程做点准备。

一直走到雨都停了,终于慢慢接近天龙寺。

天龙寺内风景不错,虽然我对建筑、园林均没有太深入的研究,依旧能感受到禅意的玄妙,大约这该被称呼为“场所精神”。总有些地方全凭环境,就能让你领会深意。不自觉安静,不自觉沉默,不自觉的肃然起敬。

然后,雨又开始下了起来。

因得这落雨,让吵闹的人群不见踪影,一树一叶、一花一草更显得悠闲惬意,自在非常。于它们而言,唯一的动静是风略过树叶,是水打进池塘。横竖都是同类在骚扰。

而大殿内这样的场景,总是很容易让我穿越到《聪明的一休》,尤其是一休和小叶子来回奔跑着擦地板的样子。顺便提一句,冬天踩在上面,真的非常冷,冷到我已经无法确认我的脚还是我的脚,只知道有某个东西带动我前行。

落地可以穿鞋却必须面对大雨,进殿没有雨淋却冻脚得厉害,真的是两难。

看,又是熟悉的扔金币游戏,哈~

天龙寺门口有许多这样的道旗,对我而言,很是亲切可爱。

竹林只是路过,下雨天真的玩耍的心情都被淋掉一半。

晚餐也是回到酒店附近随便找的一间西餐厅,那种很多年的西餐厅,所以还称呼自己为洋食店。收银台坐着的不知是不是老板,看起来非常像一个混血,穿着讲究,仿佛回到民国那样的年代。服务员是个很可爱的日本妹纸,尽管我们交流略有点困难。

1.28 京都 → 大阪 既然浮生就如游戏

一觉醒来,是一个超大艳阳天,与前一天淅淅沥沥的雨完全不同。适合出行,适合转场,所以这天从京都来到了大阪。

在大阪住的依旧是民宿,一个双层套房。
民宿对面也有一间川菜馆,很开心,原本很开心。当店主知道我们是中国来的游客后,脸色全变,与另外一位服务员敲摸著嘀咕了半天,几乎每个人,轮流着跑来参观我们,我甚至怀疑她想把我们轰出去。
好吧,超级没想到,我这一程唯一感受到的歧视,来自中国人。
但是,我们应该理解旁人的恐惧,吧。这是人性。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无论如何,天气很美丽。心情也必须美丽。

第一站是,心斋桥啦。
因为在这天我已经开始收到无数条资讯,各方亲朋好友让我帮忙带口罩回去。所以跑来看看情况。
但,情况并不是很好。

这个时间日本境内也开始有病例的出现,街头戴口罩的人明显比前几天多很多,我们也重新开始戴上了口罩。

尽管大大小小的药妆店门口都有中国加油的牌子,但口罩却始终在缺货的状态,偶尔有店铺搬来几箱子,也是还来不及上架就被抢购一空,许多店铺开始限购,而我看到有旅行团拿了大约20本护照在采购口罩。

我是真的,抢不到。

然后就是,闲逛,凑热闹,吃拉面。

收获一枚新年福蛋。

1.29 大阪 天高海深 有什么可拥有

大阪海游馆打卡一日游,怎么说好呢,也就,一般般啦。

大抵海洋馆都大同小异,偶尔几类鱼不同,对我这个外行而言也并不怎么看得出来,然后很多颜色很漂亮的鱼,也拍不出来。

倒是海游馆外的阳光,非常灿烂。天空却是半边乌云半边晴。

晚上就是普通的,咖哩饭啦。

1.30 购物咯

这天,特意预留出来的购物时间,各种药妆店买买买吧。

1.31 大阪→上海 回家

这天开始可以明显感受到疫情发展,不同于最初离开上海那样,因为是湖北护照,我们被单独登记,飞机上安排的座位也在单独的后排,前后左右都是空的。

落地上海后过了大约两个小时才允许下客,并且是我们五个人是被工作人员带领着提前走的。
地勤人员说他们也是这天开始接到的安排,反正就是例行询问,测量体温,没什么特别问题就放行了。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

原文连结: http://www.mafengwo.cn/i/1922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