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菲律宾的想法 在我在俄罗斯远东旅行的时候愈发强烈 凛冽的寒风 瑟瑟发抖的我 无比想念东南亚的海风 蓝天 暖阳 和 热情的人们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海岛情结 就像电影里演绎的那般 两个人 一片海 一阵风 就此天长地久 每个人都渴望着天堂般的景色 传说中的天堂是在另一个世界 没有尘埃 没有喧嚣 其实天堂就在我们身边 一念之间

菲律宾 这个千岛之国 或热闹或静谧 或清澈或神祕 七千多个岛屿 成就了它的千姿百态

马尼拉 – 杜马盖地 – 锡基霍尔岛 – 奥斯洛布 – 宿务 是我们此行的路线

宿务国际机场出境 每人需缴纳850p离境税 这个钜额离境税整的我们四脸懵逼 所以建议大家反向走吧

此次行程 我们没选择到处都是国人的长滩岛 过度商业化的地方并不令我们向往 只是三五好友纯粹的吃喝玩乐

Day 1-2 初识马尼拉

我们到达马尼拉的第一天 佛系 走走停停 菲律宾的第一天 是新鲜的

我们用双脚丈量马尼拉的大街小巷 在湛蓝的天空下 在滚滚热浪中 随心走进一家餐厅 一支玻璃瓶装的Coca-Cola 加点冰块 挤些酸柑汁 是夏日的味道没错啦

日落时分 我们去了马尼拉湾欣赏日落 整条日落大道的风景绝美 左处高楼林立 右边是狭长的海湾 我们就这样 看娇羞的夕阳 一点一点躲进海里 伴随着雪糕车的铃声 和小贩的吆喝声 和三五好友 好不惬意

虽然舟车劳顿 但想着这是马尼拉的第一夜 也是最后一夜 还是出门感受一下马尼拉的夜吧 被路边的烤鸡店吸引 超好吃强烈推荐 ( 此处没有图片

没过多久 我就发生了我旅行历程中从未经历过的事 丢钱包 当我想拿出钱包结账时 却怎么也没摸到钱包在哪 当时大脑一片空白 我告诉自己冷静 想想最后一次见到它是在哪里 于是我们折返回烧烤摊 其实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 但就是怎么也找不着了 路边围坐在一起吃着晚餐人 得知我们丢了钱包 立马站起来 拿着手电筒 就帮我们找 越来越多人加入 阵势越来越大 几个他们眼中的外国人丢了钱包 似乎于他们来说是件很大的事 两个小时 很短 却又很漫长 来来回回走了很多遍 又是报警 又是带我们去社群查监控 这其中有一个阿姨 听说我们所有钱都在钱包里 立马拿了些钱给我们应急 说永远欢迎我们回来 这里永远是我们菲律宾的家 我们最后拥抱她们 强行把钱塞回她口袋里 嗯 我们告诉自己 下次再回来 一定拜访

懊恼的是 钱包掉了 暖心的是 身在异国他乡 得到如此多人善意的帮助 我想那种感觉 是难以用言语表达 却又是能够终生铭记的

Day 2-4 偷得浮生几日闲

醒来后半天光景已消逝 昨晚怀着复杂的心情入睡 现在时不时调侃自己 这么厉害 钱包都能丢 咋不把护照丢了呢 这还好丢的不是护照 不然真的不用玩了哈哈哈哈哈 对嘛 旅行就要好心态 丢了身份证手机卡Visa卡地铁卡学生证啥的 都能补办嘛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大问题呀 还好闺蜜带了张银联卡 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整个菲律宾的ATM 银联卡取现都要收250p的手续费 所以建议提前换好美金过去汇率好点

我们觅食很随意 当地人多的地方就过去凑热闹 一般不会踩雷 MangoShake很OK 芒果的清香 炼乳的浓艳 与 细碎的沙冰相互交融 一切都刚刚好 尝试了学生扎堆的校门口的小吃 这种尝鲜的感觉太棒啦

晚上 我们的飞机终于抵达了杜马 杜马的机场特别小 下机后走路到机场大厅 过去直接就是街道了 全程不用三分钟 是我所到过最随意的机场了 门口很多突突车等着你 往外走一点便是一条主街道了 街道很热闹 却不吵闹 在菲律宾的突突车 不像印度的疯狂按著喇叭 我们去了那两家人气烧烤摊 点了一堆烧烤 这边的烧烤只有肉 没有菜 搭配着用竹叶包裹成三角形的米饭 然而米饭却不软糯 也不够香甜 但是烧烤的肉类确是真材实料 由于都是大肉 且表面被刷上厚厚甜甜的酱 很容易就腻了 但确实如民宿老板所说 30RMB就能吃到撑

杜马盖地除了有亚洲最古老的美式大学Siliman University外 还有东内格罗州立大学等多所高校 12万人口的小城却拥有4座大学 人文风气鼎盛 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大学城 城市沿海而建 商店 食肆林立 而且交通便利 是体验菲律宾风土人情的好地方


感受了中心区的热闹 第二天继续探索杜马这座城市 打卡网红西班牙餐厅 Mooon Cafe 在杜马盖地有两家店 一家位于罗宾逊超市附近 另一家就在海边 他家的猪扒被广泛推荐 一份猪扒分量超大 我们四个女生没吃完 但绝对会是肉食爱好者的心头好

西利曼大学 Silliman University

作为亚洲最古老的大学 西利曼大学 颇负盛名 一面临海 一面临城 漫步校园 既有书卷气 又有小清新

在民宿认识了举家迁至杜马这座小城的李哥 放弃国内所有 只为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 在这个教育制度被疯狂吐槽的今天 又有多少人能冲破束缚 实实在在的去做一些改变呢

李嫂和我们分享了来了这里后的很多可欣可喜的变化 原来内向沉默的孩子变得开朗乐观了 自己也不似在国内般为了生活焦头烂额了 美式的party文化渗透进这个海滨小城里 学校常常举办一些活动 邻居也来自世界各地 非洲欧洲 美洲 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出火花 开放又包容

临行前一晚 是元宵夜 李哥盛情邀请我们去家里吃晚饭 在异国他乡能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这种感动无法言语 白菜价的海鲜 用心烹饪的菜肴 开启味蕾的同时 更是对美好未来的希冀 愿你们一切都好

Day 4-6 “菲”去不可的锡岛

在Lonely Planet 中 介绍锡基霍尔时的第一句话是 “对于大多数的菲律宾人来说 锡基霍尔就像一个神祕的未知魔法世界 在这个小小的岛屿上 虽然最出名的是住在山间的那些巫医”但如今在锡基霍尔乘船出海 观赏美丽迷人的海景 享受它的与世无争 超凡脱俗的宁静和原生态 品味真正低调闲适的乡村生活才是最受欢迎的疗法

锡基霍尔岛是我此行最钟爱的岛 从杜马码头乘快船过去 船程1h 首选Ocean jet 去码头直接买就行 行李箱需要另外付费人工帮忙搬上船 但在候车室也有看见一些人选择随身携带 自己带上船 不强制要求 建议如果不大的行李箱可自行携带 毕竟行李费几乎是船票价格的一半 如果晕船 可以选择船顶的open air 底层空调太冷 而且海浪大 晃的厉害 这一个钟于我们而言 太折磨

上岸后 我们几个在码头那坐了很久回神 便往我们定的民宿走去 码头有各式各样的司机欢迎你来到这里 是东南亚特有的热情 路上偶遇一个健身房 看起来有些破旧 却多了些味道

我们住的是一栋独栋木屋小别墅 有前厅后院 边上的草坪还圈养著一头咩咩叫的羊 小岛配木屋与海风 我们的旅行也到此真正慢了下来 房东给我们租了两辆摩托车 晚上迫不及待骑车出去附近逛了一圈 打包了烤鸡 和各种好吃的 回我们的木屋门口坐着边吃边聊 耳边是蝉叫蛙鸣 抬头是闪闪银河 生活本该如此

锡基霍尔拥有大量原始质朴的自然美景和热带风情 在这里 能体验到其它海岛少有的宗教文化与异域风情 推荐摩托环岛 但要注意防晒

环岛公路修缮的很好 我们逆时针沿海骑行 阳光 海风 绿植 美食 身边是爱的人

默默无闻的锡基霍尔 古老而神祕 带给我们的 不单是探索未知的欢乐 还有那无拘无束和恃无忌惮的轻松和放肆

百年大榕树 Old Enchanted Balete

锡基霍尔著名景点之一 榕树据说有500年历史 但却无从考证 榕树非常大 树下有一间杂货店 售卖椰子果汁 30p一个的椰子 可以边喝边做鱼疗Spa 同时这里也是锡岛唯一一处售卖冰箱贴的地方 价格不贵 还有一方鱼池 里面有很多小鱼 脱了鞋子 会有小鱼过来轻啄你的脚 百年榕树 一方池塘 不觉中已置身画中

参天的榕树为前来休闲的人们遮蔽出一片阴凉 郁郁葱葱的大榕树年复一年的伫立在这里 为一代又一代的人遮阴纳凉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女巫 Witch

女巫是锡岛的一大特色 锡岛早些时候有很多女巫 这里的女巫不穿长袍 没有尖尖的帽子 也没有骑着扫把到处飞 随着医学的发达 现在的女巫生意渐差 目前锡岛的女巫仅仅有三位 他们有自己的生意 有的居无定所 所以能否看见一切都随缘 女巫的治疗方式很奇特 她们会在治疗之前问患者病情是什么 然后要求患者在心里想着自己的病情快些好 这个时候女巫会拿出一个玻璃瓶 把玻璃瓶放在你的病痛处 用吸管对着在瓶子里面吹水 瓶子里面的水会慢慢变脏 大概吹3次后 就会停止治疗

树藤跳水 Cambugahay Water Falls

树藤跳水是我此次最想体验的 还记得不会游泳的我 在巴厘岛尝试深潜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海底万物 就被这个蓝色星球深深震撼 此次跳水 面对奶蓝色的牛奶湖 说实话 放开绳子的那一刻是恐惧又惊喜的 呛水到要窒息也是值得的

凭借迷人的涓涓细流和自然风景Cambugahay瀑布经常被列为锡基霍尔最好的风景之一 当地的很多菲律宾人都喜欢到这里来戏水 观瀑布 这里不收门票 但要收取停车费 一辆车为30P 沿着135级阶梯一路走下去 一片小瀑布和几个小湖泊呈现在眼前 这儿的瀑布竟是温柔婉约的 潺潺流水并不激流而下 而是婉转缠绵的流淌 定会改变你对瀑布的印象 由于含钙量超高 瀑布流出来的水都是牛奶似的乳白色 所以也有“牛奶瀑布”的美誉

菲律宾人在瀑布边搭起几个架子 把一根长长的绳索栓在上边 当做秋千悠来荡去 供游客纵身飞跃跳入水中 这是大自然赋予他们最好的礼物 有说著各种语言的人在这里玩 他们在藤条上上蹿下跳 荡到水面中间的时候再来个360°空翻跳水 然后一跃扎进牛奶浴瀑布中 玩的是不亦乐乎

撒拉东海滩 Salagdoong Beach

据说是菲律宾最好的海滩 没有之一 海滩有一别名 果冻海 得名来自渐变而平静的水面 微风吹过 海面像果冻一样上下起伏而无浪花 一片月牙般洁白的沙滩,环抱着被阳光晒得闪闪发光湛蓝的海水 随着波浪轻轻的晃动海面 海水被分出浅蓝至碧绿层次分明的色彩 日落时分的海滩十分迷人 褪去了白天的炙热 光线也变得柔和起来

神祕的巫医传说 果冻色的澄澈海水 粉色的落日天空 十米跳台的纵情一跃和无人岩窟的艰难跋涉 这些闲适 惊奇与神祕都可以在锡基霍尔找到 而倘若你厌烦了城市嘈杂与热门景点游客扎堆 你更能在这里脱离世俗 放松地流浪 悠闲地度假

Day 6-8 与鲸鲨共舞

从锡岛乘船返回杜马码头 再往北去到Sibulan码头乘船去宿务南部的Liloan码头 全程大概半个钟 听着音乐 看着蓝海
也就到了目的地 从码头到观鲨小镇有很长一段距离 我们坐了一个钟的突突车才到住处 也是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北 颇有昨日摩托环岛的意境 不过今日是突突车环岛 嘻嘻 旁侧的大海蔚蓝得象蓝宝石一般 流水层次渐变铺开 从深蓝 浅蓝渐变至薄荷色 却始终清澈透底

我们住的酒店 拥有自己的海滩 还有一个小型海景游泳池 细腻柔软的白沙滩 如水墨画的风景 让我们痴狂

而在奥斯洛布 最有名的无疑是鲸鲨

鲸鲨 去过海洋馆的人都见过 但那时你与她隔着厚厚的玻璃 她对于你就是玻璃橱窗里的展品 喜欢 好奇 却不可靠近 然而在这片海域 我们可以与这个温柔的海洋巨人畅游 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将又是一次难忘的奇妙体验

据说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可以和鲸鲨亲密接触 一个在西澳大利亚的宁加洛 而另一个就在菲律宾奥斯洛布的Tan-awan小镇

这里原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渔村 几年前一位渔民们发现有只鲸鲨“尾随”自己到浅海 就用打捞的小鱼喂食她 结果第二天 他发现那只鲸鲨又回来了 这一次还带上了她的“小伙伴” 讯息一传十十传百 越来越多想要一睹鲸鲨真容的游客聚集于此

一早五点 我们就坐上突突车出发 夜色朦胧下的小镇却已逐渐苏醒 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 看可爱的whaleshark进食 突突车的轰鸣声 咸溼的海风 从月夜到日出的等待 海边人来人往 看太阳一点一点跃出海面 不一会儿就天亮了

看鲸鲨注意事项:
(1)不要触控鲸鲨 鲸鲨的面板十分敏感 如果摸到它 很可能造成鲸鲨面板大范围溃烂 严重点会造成鲸鲨死亡
(2)不要涂防晒霜 对鲸鲨面板有刺激
(3)水下拍摄别开闪光灯
(4)别追赶鲸鲨
(5)早点去 早点去 早点去!鲸鲨从早上开始投喂 一大早上是最饿的时候 数量比较多 水也没有那么的浑浊 适合观赏

看鲸鲨价格:
下船同游 1000p
只在船上不下水 500p

强烈建议大家下水看 因为实在是太漂亮了
而且说实话 在船上看 由于海面反光 而鲸鲨体型巨大 很难看清全貌

然而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奥斯洛布观鲨 在这同时 被船只绳索误伤 食物中毒 繁殖难以继续 生存技能弱化 一系列不良影响也在这些停留的鲸鲨身上显现出来

作为外乡人 面对当地人的生存问题和鲸鲨的生存问题之间的矛盾 我们没有立场去评论或指责什么 我们可以做的只有在与鲸鲨共舞时 严守规则 不涂防晒 不给鲸鲨喂食 不触控 减少对它们的伤害

抛开一切道德观念 单看这些巨大的海洋生物本身 不得不为之吸引和惊叹 每一头鲸鲨的表皮上都布满了独一无二的黄白色斑点和纹路 像把满天星河披在了背上 阳光透过海水 折射在这些温顺的鲸鲨身上 它们庞大的身体在水里优雅地游动 翻转 在我们眼前 漫不经心却毫无隐藏地展示着生命的神奇与美好

看鲸鲨结束后大概是上午十点左右 可以去到镇中心转转 当地市场门口有一家Mango Shake的小摊味道很好 真材实料 市场里也能简单逛逛 镇中心的7-11是重要座标 7-11旁的一家不起眼的面包店承包了我们整个下午茶 (菲律宾的面包店门面很像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杂货店 面包样式也不像如今这般花里胡哨 但味道却让人有种说不上来的亲切感)不乏是一种快速融入当地生活的方式 晚上的镇中心是格外热闹的 烧烤摊前排起长龙 世界各地的人们欢聚于此 享受oslob的夜

Day 8-10 误入贫民窟

每天有很多大巴来来往往于奥斯洛布与宿务市 招手即停 除了游客 这也是当地人出行的重要方式 全程大概四个钟 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北 途中经过很多小镇 生活气息浓厚 呈狭长状的珊瑚礁岛屿宿务岛 又被诗情画意的群岛们环绕 这里总是天也蓝蓝 海也蓝蓝 美丽动人一如宝石闪耀着晶莹光泽

作为菲律宾最早被开发的城市 她拥有让首都马尼拉也望尘莫及的悠久历史 被誉为 南方皇后市(Queen city of theSouth)

1521年 航海家麦哲伦由西班牙航行到中南美洲 途中惊喜地发现了这个美丽静谧的岛屿 留下了大量西班牙的痕迹

当你走进宿务 你会明白为什么麦哲伦会深深爱上这个美丽静谧的小岛 这里被群岛环绕 将一个一个岛屿连线起来 就像是北斗七星 宿务处于中心位置 是一颗最大最亮的星 四通八达 到达菲律宾几大旅游目的地 均在2-4小时的车程/船程 交通十分便利

如今的宿务依旧保留许多与麦哲伦有关的古老遗蹟 亚洲第一座十字架 著名的麦哲伦十字架 充满传奇色彩的圣婴大教堂等

既然这座城的命运与航海家麦哲伦紧紧相联 我想 开启了这座城市的最好方式 莫过于角色扮演探险家

圣婴大教堂 Sto Nino Church

建于1565年 闻名于世的“圣婴像”典藏于此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据说当年土著族长Rajah Humabon及其妻子Queen Juana受洗之后 麦哲伦赠送了一个黑面板造型的“圣婴像”给Queen Juana作为礼物 教堂三次被烧毁 唯有圣婴像完好 从装饰到壁画 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教堂附近有许多卖圣婴像的小贩 圣婴像不同颜色的衣服代表着不同的祝福 比如红衣代表“福气” 绿衣代表“财运” 黄衣代表“爱情运”

麦哲伦十字架 Magellans Cross

麦哲伦设立的十字架传扬天主教义 六角形小亭子穹顶的壁画讲述著前世今生的故事 宿务是麦哲伦第一次到菲律宾登岸的地方 也是他的丧生之地

宿务人非常信奉并尊敬这个深具历史及文化意义的十字架 每逢星期日的早上 便有无数的善男信女带备香烛前来虔诚地祈求平安好运 对于我们而言 存放十字架的小堂顶部那精美的壁画颇具观赏价值

卡尔邦市场 Carbon Market

卡尔邦市场是宿务南城规模最大的市场 分水果 干溼货 手工艺品区 在这里除了有物美价廉的商品 最具菲律宾特色的食物 还能于喧腾的市井间感受菲律宾人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

在这里 你能捕捉生活自每一个片段 色彩鲜艳的市场上演着一场场热气腾腾的贸易 孩童无忧无虑地奔跑在街头 跟在他们后面汪汪叫的欢脱小狗 还有一张张为你绽放的质朴笑脸

当然 你也可以选择随处可见的吉普尼代替步行 吉普尼由上世纪四十年代 二战时期美军运来作为军车的吉普车改装而成 是菲律宾的一大特色

市场旁便是一处贫民窟 我们误打误撞走了进去 里面鲜少有外国人进入 于是我们成了这里的“宠儿” 大家都很友好 邀请我们一起合影 走过狭隘的通道 空气里散发出恶心的椰子壳腐烂的味道和还有臭水沟令人窒息的恶臭让我们想逃离

卡尔邦市场像一道无形的鸿沟 这头是处在生活底层食不果腹的贫民百姓 那一头是日新月异的高楼大厦 巨大的落差让人喘不过气 当面对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 我的心被狠狠扎了一下 而我 又能做些什么呢

然而 在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时候 也要格外小心 财不外露 时刻保护好自己 从贫民窟走回市场没多久 光天化日下 我们就被一个小青年抢了项链 然后跑进巷子没了踪影 有不少当地人围上来 拍拍我们的肩膀 安慰我们 让我们把书包背在前面 不要戴耳环 项链 手表等 到至今我也不明白 我们是被早早就盯上 还是只是偶然 我不愿去多想

或许整个行程于我们而言 夹杂着一些特殊的情感 第一晚丢钱包 最后一晚被抢 还有那位宰人司机的丑恶嘴脸 然后 这一切发生时 却有更多他们的同胞站出来 给予我们更多的善意 我想 这世界总归还是美好的 我很幸运 这么多年一个人的旅行 遇到的都是善良的人 教会我很多 很多

棕榈成排的白沙滩 如花绽放的滑翔伞 美丽的珊瑚礁 震撼的沙丁鱼风暴 大如船只的巨型鲸鲨 这些 都能在宿务亲历目睹 这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及水上运动爱好者前来探访 清澈的海底世界 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良好的生态环境 使这里成为观赏海洋生物的最佳潜水之地 总能给自己找一个理由 来到这里

无论以哪一种模式开启 我相信 在菲国的“探险”之旅 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周作人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 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 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我们看夕阳 看秋河 看花 听雨 闻香 喝不求解渴的酒 吃不求饱的点心 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虽然是无用的装点 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所以 喜欢旅行 享受蓝天大海 且听风吟 更爱地理人文 用心感受

世界 那么大
我们 那么小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