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发

来台湾交换已两月有余,自行车环岛的想法一直萦绕在脑海之中。两个多月的时间,对台湾已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但多是走马观花的游客打卡,而我最向往的对台湾本土最真实、最接近的接触却少之又少。
我不禁想起几年前看过的电影《练习曲》,依稀我只记得是一个少年自行车环岛的故事,我只记得“有些事现在不做,这辈子都不会做了”,我只记得那首“太平洋的风”。
所以我重新在网上看了这部电影,一些熟悉的地点映入眼帘,一股陌生的海风吹来,我不禁热泪盈眶。

行前准备

1、基本的心理准备。在环岛之前,你必须清楚这个行程所带来的兴奋与痛苦,放弃的念头随时会出现,如何选择是对自己的考验。
2、基本的攻略准备。你要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行程,走哪条路,什么时候休息,有哪些地方一定要去。
3、基本的物质准备。可以环岛的自行车(一个备胎)、防晒霜、雨衣、足够的水。
4、基本的体能准备。不要冒险从来不运动也要去环岛,自行车环岛每天需要极大的体能,小心受伤。

痛苦的第一天

路程:台中西屯-彰化-云林-嘉义-台南
距离:骑行117km+台铁76km
路线:环岛一号线(台1乙、台1、台1丙、台19、台1)

出发的时刻是令人兴奋的,没骑几公里我就欢呼雀跃起来,沿途高歌,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觉得自己实在是潇洒。然而当你高兴到极点的时候,悲剧就会降临。骑到乌日的时候,由于南下拐弯的道路口非常狭窄,被我直接忽视,于是我沿着北上的方向骑了20多分钟,当我意识到自己骑反了方向的时候,已经是太阳高照,热的最难受的时候,不安的情绪在心头笼罩,开始有了懈怠的念头。

在调整方向之后,顺利来到彰化境内,不过很快又面临一个选择方向的时候,由于刚刚接触到道路标志,对是否上桥又疑惑了很久,最后还是走错了方向,在这里要感谢以为开着货车的大叔司机,一看我的装备就迅速 指给了我正确的环岛一号线的方向。

在彰化境内,我遇到了以为同样骑自行车的青年朋友,大概28-9岁的样子,我们一路互相超越对方好几次,最后在西螺大桥的北口停下,寒暄几句,并合影留念了一下,这是环岛路上第一次所谓的合影,照片存在他的手机里,我并没有去要,想法是随缘,有缘应该还会再见,不得再见就相忘于江湖。


快要离开彰化境内时,看到了一大片的麦田,这个季节,台湾到处都有种植小麦的土地。微风拂来,小麦荡起波浪,一派祥和,不禁让我想起李健的那首《风吹麦浪》。特别有感觉。

云林境内,经过一个大桥,拍下的影子。

快到嘉义时,在一个便利店前,看到了一对母子,年迈的母亲让我想起我的外婆。我很想她。

到达嘉义市区时是下午4点左右,已经累计骑行110km左右。体力的消耗比我想象中大的许多,连续的骑行让我的双腿一度失去知觉,恨自己平常锻炼程度还不够,也深深开始担心接下来的旅程,由于今天的预定目标是160km,到达台南,但考虑到体力问题,嘉义到台南这一段以台铁代替。

第一天晚上,住在台南的福憩揹包客栈。500台币。8.5分。

坚持的第二天

路程:台南-高雄-潮州-枫港-恒春
距离:骑行109km+高雄捷运12km+台铁44km
路线:台17甲-台17-台1-台26

经过一晚的休息,我以为会达到一个不错的恢复状态,然而当我醒来才发现,腿上的乳酸堆积没有好转,左膝盖略微损伤,弯曲的时候非常痛,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早上8点多,实在是下定不了早起的决心,离开民宿,沿着环岛一号线继续出发。

台南与高雄边界的海岸线,茄萣。

到达高雄市已经是中午11点左右,看了看地图,离今天预定的目的地恒春还有100多km。不禁感慨万千,今天又是一个要坐火车的一天。

到达高雄捷运最北的一个站:南岗山站,决定坐捷运去高雄车站转车去潮州,继续接下来的骑行。

从潮州站出来, 已经是下午2点。看了看距离,约有70km。幸运的是,在潮州站,我遇到了这次环岛中最重要的一个路人,一位骑行的大叔。

大叔今天的目的地是骑到垦丁再骑回枋寮,再搭台铁去台东太麻里,骑到都兰。我查了查距离,大概有150多km。
我问大叔:“那今天你得赶夜路了吧。”
“是啊,晚上没有太阳,不会太累。”
“您估计骑到垦丁得多久啊,我今天要骑到恒春,我们一条路呢。”
“不休息太久的话,大概4个小时吧。“
“以我现在的体力,我估计得要5个多小时哦。”

大叔的装备很少,只有一个随身的小包,里面装着毛巾和水。从交流中我了解到大叔每年都会出来骑行,每次的距离也都是几百公里,和大叔的交流大大丰富了我此次环岛的经历。

大叔:“你的自行车自己买的啊?”
“不是哦,我租的。我是来交换的学生, 买的话带回大陆也不太方便,以后骑的机会也比较少了。“
“那我还是建议你买一辆哦,骑行是一辈子的事哦。”

一路上,大叔教我如何调整坐姿这样骑的时候屁股不会太痛;买水可以在路边的槟榔店里买,冰水10台币一瓶,比711里的便宜多了;台湾的消费水平越来越贵,工资也没得涨,便当越来越贵,还是吃素的好………………

与大叔同行15km左右之后到达枋寮,大叔说他要进市区修一修自行车并且见一见当地的老朋友,于是在进枋寮市区的岔路口,我们第一次分别了。临走之际,大叔对我说,说不定我之后会追上你哦,加油哦。我本来想合影留念一张,但这个念头随着大叔的拐弯转瞬即逝,有时候,把人留在想象中是最好的吧。

上图是一个在海边的711,我单行之后几十公里在此处停下来休息。喝着冰沙, 看着窗外。

就在我冰沙喝到一半的时候,一只黝黑的大手拍在我的肩膀上,我抬眼一看,是那个大叔,他真的赶上我了哎。
“我看你的车停在门外,进来看看你,我还要赶路,我先走了啊。”
“嗯嗯,您先走吧,我待会应该也会追上来。”
“好的,你记住我现在在你前面就好了,加油。”
“嗯嗯,拜拜。”

我以为我真的会再次追上那个大叔,但我高估了自己,在大叔走后大概20min,我满血复活,准备一心追上大叔,直到天黑,我再也没有看见那个大叔,那个海边的711,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的地方。

有时候,你真的不知道,和某个人告别,多说一句话,就可能是最后一句话,多看一眼,就可能是最后一眼。

台1线的终点,感慨万千。

台26线的海岸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第二晚,住在恒春镇的timehouse时空旅宿,300台币,7分。

超越的第三天

路程:恒春-满洲里-寿卡-大武-金仑-台东
距离:骑行89km+汽车27km+台铁40km
路线:县道200-台26-县道199甲-县道199-台9

早上在711吃完早餐,正式出发已经是9点了,从民宿出发沿着小道骑入县道200,噩梦开始了。

绵延的山脉壮阔,迎接骑行者的就是蜿蜒的上下坡。由于膝盖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屈膝的时候全身都在颤抖,县道200的前半段还比较平缓,上下坡的分布还算均匀,上坡的时候咬咬牙还是能等来下坡的轻松的。但后半段的县道200,简直是一场噩梦。

中午11点,骑行了2个小时,前进了才12km左右。在711歇息片刻,继续噩梦。

后半段的县道200,我查了查路旁已经几乎没有便利店,所以只能一鼓作气完成,到恒春分局九鹏(高士)派出所才可能有的休息。后半段的县道200是两座大山相连,由于之前积累的高度,第一次休息后骑行没多久就开始是蜿蜒的盘山公路下坡。
下坡是真的刺激,自行车的速度可以达到45km/h,沿着之字形的盘山公路,感受着速度带来的风的直接接触,爽呆。

然而,从第一座大山下来,第二座山就得从0开始越过了。上坡的路简直是一种折磨,烈日当头,你甚至没有抱怨的力气,每一脚步都伴随着雨滴大小的汗珠。

噩梦啊噩梦。现在想想腿还是软的。

下午一点,成功穿越县道200,在屏东县政府警察局短暂休憩、补充饮水之后,开始了从海拔0m到海拔400m的寿卡征途。(县道199甲、县道199)

这一路,全是向上的蜿蜒,你以为的终点遥遥无期,每一个转弯你都期盼可能是一个下坡,然而事实是99.9%的下一个路口都是上坡,短短21km的路程足足骑(牵)了3个多小时。

在县道199甲快要结束的时候,盘山公路上停下了一辆接送客人的轿车。
“要不要载啊,年轻人”,一位 青年载客的司机问道。
体力透支的自己:“可以吗,麻烦你了,谢谢!”

就这样,恍恍惚惚的上了车,被顺风车载了大概5km,在县道199甲和县道199的交叉口,我们分别了。这是这次环岛第三个遇到的重要的人。

寿卡寿卡。

从寿卡沿台9线向北走就是台东了。从寿卡到大武的十几公里,都是下坡的盘山公路,连续20多分钟以40km/h的速度下降,挥霍著汗水积累的的海拔。

到达大武火车站已经是下午6点,本来计划是搭台铁到台东市区,但由于大武火车站台的原因,这个站是不允许携带自行车的,听到售票人员告知这一讯息时,犹如晴天霹雳,今天已经把全部的体力全部耗完,根本没有能力骑到台东市区。

向售票人员打听最近的可携带自行车的火车站是金仑火车站,距大武21km左右,天色已黑,乌云朦胧,傍晚的台9线带有一丝危险的感觉。最后在大武车站搭私家车来到金仑,600台币。无奈。

到达金仑车站,7点没到,下一班往台东的台铁要等到19:55,这段时间里,遇到了第四个环岛重要的人。

第四位是一位大叔,台东人,在金仑火车站工作,每天早上搭台铁从台东来金仑上班,晚上再搭区间车回去,刚好和我的这班车一辆。

金仑车站建在海边,在台9线和正在建的台11线之间,刚到车站时,人比较少,空旷的大厅只有2-3人,我买好票,在办公室补充了一点饮水,等著缓缓到来的火车。
“你先在这坐着,车要来时我会叫你的,“大叔说道。

19:40。
“来吧,车快到了,你先把车牵到月台,等下我会来帮你的。”
我拍下这张月台的照片,宽广的月台只我一人,哼著歌,吹着海风,听着海浪。

第三天晚上住在台东三原色青旅,480台币,8.5分。

堕落的第四天

路程:台东-花莲
距离:台铁161km
路线:山线

这天恰逢母亲节,台东火车站的活动盛况。

天气不好,心情不好,身体不舒服,第四天的行程全部以台铁代替。花东纵谷线和海线都错过,还好之前已经体验过这两条线路,初来者可千万不要忽略这段路,这是环岛最美的路途。

台东到花莲的区间车上。

低压的云层。

第四天,住在花莲市区,岛国熊猫青年民宿,380台币,8.5分。下图为民宿图。

充实的第五天

路程:花莲-宜兰-新北贡寮-瑞芳。
距离:骑行80km+台铁123km。
路线:台9、县道191、县道192、台2、台2丁。

从花莲到宜兰的公路会经过环岛最危险的道路“苏花公路”(苏澳-花莲,约100km)。这天天气也开始阴雨濛濛,因此我直接搭台铁到宜兰车站,继续后面的骑行。

火车上看到的清水断崖。

经过一整天的休息,今天的骑行非常轻松了,一方面没有起伏高低的山路,一方面膝盖也恢复的差不多了,除了屁股疼的不行。

台2线是我环岛以来骑的最开心的一条路,这条连贯台湾本岛东北角的道路,不仅串联了本岛的最东角和最北角,而且在宜兰到新北的一段有专门的隔开机车道的自行车道,风景也不输台11线的海岸线。

本岛最东角,三貂角。

越过贡寮,原本阴沉的天也开始放晴了,路边偶遇的浪漫涂鸦。

快到瑞芳时,一路的隧道和山路开始出现,这段路你可以清楚的看到本岛北部的地形和轮廓。

蔚蓝的海水和金黄的岩石。

第五天住在瑞芳车站附近的金色小栈青旅民宿,新装修不久,各项装置都很好,600台币,9.5分。

栉风沐雨的第六天

路程:瑞芳-基隆-石门-淡水-板桥-桃园。
距离:骑行104km+台铁38km。
路线:县道102、台2、台2乙、台64。

从瑞芳沿县道102继续出发,这是一条山路偏多的却经过市区的线路。骑过基隆之后,继续台2线的后半段路程。

老梅石槽,一种独特的海边景观,每年4-5月才能看到,刚好有幸目睹。

台湾本岛最北点的富贵角。

过了富贵角之后,开始向南骑行。这天的天气风很大,沿着台2线的最后一段到达台北淡水,准备搭捷运去台北车站坐台铁到桃园,不料平日(今天周二)台北的捷运不允许带自行车。

没办法,看了看地图,大概距离桃园还有40多公里,只能硬著头皮继续骑。

骑过关渡大桥之后,正式和台2线告别。

然而该来的还是来的,环岛路上最担心的问题,爆胎!没想到临近尾声还是发生了,所幸爆胎的地方还不算偏僻,顺着一家机车行老板的指引,我牵着车走了几百公尺就找到了一家自行车修理店,和老板随意聊了聊,感慨一路上发生的小事,看着老板换胎的过程,默默的也算学会了换胎这一项新技能吧。
换胎花费台币250,觉得挺贵的,不过想想台湾的自行车都是好几万的价格,也便不足为奇了。

修完车后,距离桃园还有30多公里,没办法,今天是不敢再继续骑下去了,问了问老板最近的火车站,查了查到桃园的台铁资讯,直奔板桥车站,这是天空已经下起雨来。

从修车的地方到板桥车站大概10km的路途,一路小雨越下越大,沿着台64快速公路以为很快就可以到车站,于是也懒得拿雨衣,结果这一段骑了半个多小时,身体也淋溼了大半。但这还不是今天的终点。

到达板桥车站已经是晚上7点多,天已经黑的差不多了,雨也没有要停的意思。买票等车,于晚上8点40到达桃园中沥车站,本来在内沥车站下车离住的地方会近一点,但内沥车站和大武车站一样,也是不允许自行车上下的,无奈只能多骑5km,就是这5km,把雨中骑行和夜晚骑行完美的结合了起来。

由于住的民宿有点偏僻,加上夜晚视线不好,再加上大雨下的睁不开眼睛,第一次有了担心危险的感觉。这5km的路程足足骑了半个多小时,除此之外,尽管穿了雨衣,衣服、鞋子也没有逃脱溼透的命运。

第六天,住在桃园的一家学生自己的房子民宿里,很温馨,500台币,主人也是大学生,立智大学大四的学生,也是一位可爱热情的美女哦。9分。

遗憾的第七天

路程:桃园-新竹-苗栗-台中沙鹿-台中西屯。
距离:骑行10km+台铁120km。
路线:海线、台12。

因为一些事心情不好,最后一天完全没有骑行的念头,没有经历新竹的17km步道,没有继续环岛一号线的征途。

带着遗憾结束7天的旅程。

关于初衷

骑行这件事,究竟为什么要去做呢。一开始我自己设想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给自己一个与自己交流的机会,当马路上只有你自己在默默前进时,你的想法是什么,当你想要放弃时,你脑子里是怎样作斗争的。

经过这个7天,我晒黑了几度,身上也各种疼痛,但我回想起这几天脚踩的时候,我会感动,尽管路途不完美,但我遇到的人却是那么美好,如果有缘再见的话,我一定要说声感谢,是你们再次让我坚定该做的事就要坚定去做。

骑行很好,如果有一天你想逃避现实一段时间,可以去试试。但更重要的是,回来之后,继续自己的生活,带上微笑。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