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在名古屋和大阪之间。

新干线列车正在通过名古屋。名古屋在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关隘,今天所说的关东地区就是指名古屋以东的地区,城市以东京为主;名古屋以西称为关西地区,城市以大阪为主。到日本旅游如果关东关西两选一的话,人们多半会选关西。理由之一是关西的物价平均要低过关东一成。当然还有其它理由,这个容我们自己来体会。

午饭是在一家叫鱼仙的餐馆,地处风景很美的一家农场,出产的蔬菜据说品质高过有机。所以食物中除了天妇罗中的一片炸鱼,一块清水豆腐外其余几乎全是蔬菜。

右手边是天妇罗,右下小碗是吃天妇罗的蘸汁,略有点咸味。天妇罗盘中下面那砣白色的是用来调味的萝卜泥。一般是先将萝卜泥放进蘸汁搅和一下,然后把天妇罗放进去蘸下吃。

右下绿碗里那根一头红一头白的是用萝卜的主根醃的酸菜。日本人使用食材相当节省,基本不扔什么。这点值得我们学习

餐后参观了属于私人的Miho美术馆,是请贝立铭设计的。藏品主要是来自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的石雕,十分精美但不允许拍照。

当晚住在琵琶湖边的温泉酒店,名字很有意思叫“花街道”。

房间可以看到琵琶湖,日本最大的淡水湖吧

晚餐又是会席料理,而且要先沐浴穿和服进餐,八个雅鹿啊

先来这么一小杯酒,浸泡过樱花的清酒

绿色的豆腐

牛肉配茼蒿涮火锅

刺身

炖的蔬菜

寿司配咸鱼咸肉,方形的玻璃小盏里是莼菜,连汤带水就一口而已,很金贵哟。记得从前我们都是用饭碗盛莼菜汤,喝完一碗再盛一碗

天妇罗又来了,炸虾、南瓜和小青椒

烤鱼下巴配一颗蚕豆


。特别要说下日本人觉得鱼下巴那块肉最好吃,因此要单独做道菜。

miso汤。日本人一日三餐都要喝的。水里面放大酱和豆腐。喝的时候再加点海苔小蘑菇油豆腐泡丝等。这碗里还放了一片蕨草,纯属为了好看吧

柴鱼高汤。柴鱼学名叫鲣鱼,风干后硬邦邦如干柴故又称为柴鱼,是日本料理中重要的调味品。制作也是像加工木材那样用刨子刨成薄片,放水熬制成高汤,味道很鲜

酒店很雅致,处处布置有这种小景

其实也不需要什么稀罕的物件,一棵草,一截捡来的树枝就够了

次日早餐纯和式。右手中间的纸袋里是紫菜,用来包米饭

一条小咸鱼自己烤

京都清水寺

清水寺周边三年阪二年阪一带很好玩,小街小巷错落有致,店铺商号鳞次栉比,古都风情浓郁。比东京浅草商业街感觉舒服很多。去京都必选之处

还路遇两位艺伎。艺伎是京都的一大亮点,据说有些人明明不是艺伎但也装扮成艺伎的样子吸引游客眼球以满足虚荣心,不过这两位肯定是真的

吃午餐的地方是一间意大利西餐厅。在三年阪二年阪如此密集的街市里竟然藏着这么一个幽深的大宅院。店主祖上不知是何方神圣

与纯粹的意式西餐比就是多了一双筷子。左边玻璃小碟盛的是用来蘸面包的橄榄油。地中海沿岸民族共有的饮食习俗

这个很有意思,用于规范食客摆放餐具在正确的位置。这类提示人们行为举止的物件或文字图示在日本游客多的地方常见。主菜是烤鸡腿。从服务到菜式堪称完美

二条城,日本战国三杰之一的德川家康在京都的行辕。17世纪的德川幕府是在江户(现在的东京)行政,则住在京都。为方便德川家康觐见本人及家眷的起居而修建。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非常值得观赏并细细品味。

总的来说日本历史文化中有崇尚节俭的传统,这种雕梁画栋描金彩绘在日本将军王府宅邸十分罕见,在二条城也仅有两处,足见当年德川家族的荣耀显贵。其它地方都是原木烟燻后使用,本意是为了防蠹虫蛀蚀,但实际给人以厚重古朴的观感

当晚住大仓酒店,已有172年历史,房间看出去的风景很好,近处是鸭川,远处是岚山,很喜欢

晚餐在三条通这条街上的一个炸猪排店,门面只有约一米宽,隔壁是Lipton茶铺

放在街边的展示台

脆炸猪排配高丽菜丝和土豆泥以及Miso汤。很大一盘,尺寸参考筷子长度。服务生首先会给一个盛了一点炒芝麻的碗和一根木杵,自己动手磨碎芝麻。然后有三种蘸酱按个人喜好尝试选择。本博选了番茄味的和芝麻碎搅和,夹起一块肉蘸酱后送入口中。真正的外焦里嫩爽弹多汁无渣好吃到落泪啊。另外经人推荐点了一只日本虾两人分享,去头尾去壳仍有十多厘米长,也是脆炸,也会落泪。顺便提醒店里高丽菜丝和Miso汤是无限量供应的。

次日酒店早餐后离开,酒店经理带着他的手下送别我们,挥手挥到看不见

待续,关西太丰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