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漂浮在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可就是这个距离我们如此近的岛国,却收藏了我们现在也无法企及的唐代典雅风情。繁华的大阪、古典的京都、发达的东京、静谧的北海道,似乎每一个目的地都值得慢慢探索。第一次走近霓虹国,既是去看原汁原味的日式风情,也是去品古色古香的唐风建筑。第一次带着父母孩子一起旅行,选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城市,既探访古意盎然、宁静传统的京都,也不错过灯火璀璨、热闹拥挤的大阪。
序言
2019年08月14日,我向自己预约了这篇游记,当时我说:
一直很想去这个又爱又恨的邻国去看看那些我们已经看不到的唐宋风情。
没想到,这居然是最后一次踏出国门,后来的疫情绊住了我们匆匆的脚步,反而更在时间的沉淀中反复回味中体会当时的感受,我的关西之旅是彩色的。
【红】关西的红,热烈而统一,红的鸟居、红的神社、红的祈福牌、红的嵯峨野小火车,还有枫树尖刚刚透出的红,饱满而热情。
【棕】关西的棕,在古朴的寺庙、在僻静的街巷,是三十三间堂的安静,是东大寺的宏大,是奈良小鹿的可爱,也是二年阪的热闹,所有深深浅浅的棕色,在每一处木制建筑里。
【绿】关西的绿,浸润在园林的每一处,常寂光寺、天龙寺、若草山、竹林小径,绿的翠色欲滴,绿的自在生凉,绿的沉郁静谧。
【蓝】关西的蓝,不留心,看不见。走在傍晚的街头,路牌是蓝的;透过鸟居的缝隙,天空是蓝的;走过鸭川的河岸,水面是蓝的;停在等车的站台,远方也是蓝的,就连空气,都是蓝的。
【缤纷】关西还有很多,黄色的车票,紫色的花、黑色的猫咪、白色的海豹,最好的颜色,是金色的阳光。
出发之前的林林总总
重度的拖延症让我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不写日本之行,可是,春暖花开又一年,当我翻看照片时,曾经的记忆变得越来越模糊,本来以为会一直鲜活的故事正在渐渐淡忘,我开始害怕岁月往复,想要更多的记下生活的片段,我再次开始写字,整理回忆,就当做身体滞留的时候,让心灵再次在回忆里出走一次,也是重温旅途。
日本之行是年初就定好的,我希望在我还有余力的时候,陪父母到处走走。
进入八月,定下了京都进、大阪出的大行程,日期选在了国庆假期的高峰前,我就开始频繁的搜寻机票。偶然一天,刷到春秋航空的低价机票,急匆匆的下单,却没注意往返地没有及时变更,乌龙的买了9月23日郑州到京都后,又买了9月30日郑州到大阪,反而返程的机票落了空。前思后想,只好默默打给客服申请了退票,客服态度很好,按照优惠价格预定了大阪到郑州的返程票,但是退票手续费是免不了,多花了600多,合计机票6672+600=7272,4大1小,还是很划算了。不过,廉航坐完,整体感觉不适合带父母,毕竟空间小无餐食,还是很辛苦的。
搞定了机票,就开始物色住宿了。携老带幼的旅程,交通便利是首选。近几年虽然出国次数不少,但是大部分时候,有爱操心的朋友一手包揽,真正自己订自己选的并不多。先看民宿,却发现抢手的优质屋前后两周就已经满房,高阶屋的价格一晚够我玩一趟日本的预算了,只能选择酒店。日本的旅游业发达,酒店的范围很多,可是,地段、位置、房间大小、酒店设施、早餐……整体比较下来,价格高得住不起,价格低的相不中,含餐的太贵,不含餐的怕带着老人不方便。连着刷了3周的住宿,每天晚上收拾完孩子就是Agoda、马蜂窝、携程、Booking反反复复的选位置、比价格。前前后后定了又取消再预定,最后选了京都的三井花园酒店京都四条店和大阪的普乐美雅酒店。
然后就是交通问题,位于大阪的关西机场距离京都并不远,大约1小时左右的汽车车程,如果愿意乘坐jr会更便宜。可是,做攻略就已经被日本各类交通出行方式搞晕的我实在没有力气比价格了,更考虑到飞机落地已经是7点多钟,取好行李办过关,实在折腾不起,还是包车方便,于是在飞猪上定下了司机,980元,关西空港直接送到京都市区酒店。运气不错的是,司机还有另一单要接,选了高速路走,对他来说多了过路费但省了时间,对我们就是单纯的节约了半小时的路程。
前期准备、攻略计划、酒店筛选、机票预订已经花了太多精力,直到出发前的最后一晚才有时间考虑行李问题,对着行程单,开始按行程选择当天搭配的衣服款式和色彩。京都自然少不了和服这样的日式元素,但是有条件的姐妹一定要准备一套汉服,这里的建筑和庭院与汉服简直绝配。当我把所有备选衣服摊在床上时,就有了下面这张让我抓狂的照片。
我们出发吧
下午14:55的飞机,日本时间18:55到达,但因为时差实际飞行5个小时。本来计划坐城际列车前往机场,意外发现新开的地铁5号线可以直达,直接每个人省了10块钱,嘿嘿。
飞机上还算顺利,过关,安检一路顺畅,响响开心的拖着她的小行李箱玩了一路。到达关西机场已经是暮色沉沉,排队办理出关手续,长长的通道里就看见这个欢快的小人儿抱着自己的宝贝兔子蹦蹦跳跳。
出了门,刚连好移动WiFi就接到了包车司机的夺命连环电话,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着急接下一波客人,一个劲儿的催我们,都没来得及仔细看看关西机场的模样。顺着人流走出去,隔着两条窄窄的道路看到了停在一边的商务车,搬好行李,上车出发。
我选了前排座位,目的就是想看看外面城市的样子,也方便跟司机聊天。司机是个华人,在日本居住多年,从旅游业兴起就开始接生意了,据他说,熟客老客很多,有些人来了一次之后就会每次都联络他,接我们前刚送走一波京都的客人,送完我们还要接大阪的客人到京都去,每天就是这么往返在这几个地方,基本不跑空。赶上旅游旺季,生意多到忙不过来。说话间,车子上了高架,类似ETC刷了个卡,车速一下子就快了起来。
当天的大阪温度很舒适,秋高气爽的节气还带着点海风的溼润,一下就扫除了北方的干燥,让面板和心情都清爽不少。 沿着关西港口一路向东北,走在高架上,左侧飞驰的建筑慢慢矮下去,一些脚手架一闪而过,港口就在车的左手,密密匝匝的集装箱和星星点点的船灯在夜色与云层下熠熠发光。关西港既有货运也有客运,夜晚的港口并不安静,不停地有船只入港,只是太远,看不清楚是卸货还是装货。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座摩天轮,我知道,并不是环球影城到了,大概是哪个游乐园的专案,灯火灿烂很好看。
途径一座大桥,司机介绍,这座桥在18年的台风中被吹垮了,也是进行了修复,从外观却看不出有过破坏的痕迹。日本的高速路牌和国内很相似,除了一些读不懂的假名,大部分都是汉字,对照着google地图正在研究前进的路线,标识牌上一个名字一闪而过——羽曳野,车速太快来不及停留,这个美好的名字就突然撞到了心里,眼前的画面鲜活起来:仿佛是远处的翅膀鼓起,一根掉落的羽毛轻柔地从广阔的田野拂过,丰美的草叶在风中微微颤动,远处的牧羊人抬起了头,看向天空中飞过的影子……这不就是《九州》里面描绘羽族飞行的样子,以前书中的画面与现实重叠在了一起,细细琢磨,真有了点奇幻的味道,似乎也预示著这趟行程会柔软而美好。也不禁感叹国内的地名一改再改面目全非再没了从前的美好,就像变成了“新乡”的“牧野”一样,刘老根的味道扑面而来,太接地气反而没了气韵。
由于司机给力,不到9点我们就顺利到达了三井花园酒店,酒店的大门藏在低矮的建筑物中间,走进去才发现是狭长的空间,前台的小哥很有礼貌,虽然英语一般般,但是对所有服务都进行了说明,还给我们贴心的安排了相邻的房间,方便相互照应。响响看到旁边的落地窗后面布置了盆景,脸贴在上面仔细观察,杂志架上摆放了旅游导航之类的,办好了入住,放下行李,准备周围转转解决温饱。
这里其实也算是相对集中的住宅区,周围有小型药妆连锁店、超市、面包房和很多小吃店,走了两个路口,看到了旋转寿司、饺子馆、牛排、烧烤,本想找点有特色的饭店解决晚饭,可传统的老黄在经历了数小时的飞行后就想吃点热乎乎的稀饭,这变成了最难找的。日本人爱吃大米,不是一般的爱吃,可偏偏没有熬粥这种吃法,无奈之下,只能到饺子馆试试运气,起码喝个热面汤啊。
这间饺子馆不大,一共放了两排四人桌,溜著工作台边还有一长条窄桌子,摆了五、六把椅子,应该是给独自用餐的打工族准备的。两侧的墙面是日文的选单和提醒事项,强调了每人都要点餐的要求。选单很简单,一张过塑的A4纸,用中日两种文字写明了价格和分量,尤其是饺子7个,鸡块5块这种,嗯,估计也是有过经验才写的如此具体。老黄很有主张的选了汤面,老卢同志没太多想法,又对价格有点迟疑,于是选了一样的,我点了饺子。汤面的味道,嗯,非常一般,白菜似乎没有过油、没有调味、也没有煮透,面条是细面,不够劲道,寥寥几块肉,汤味也一般,算下来45一份着实不便宜。饺子不是北方的大水饺,也不是南方的小蒸饺,馅料很稀薄调味很日式,总之就是,只能勉强尝一尝了。三个大人吃了1749日元,一般般吧。魏老师也在路口的超市买好了第二天的面包牛奶,一共支出841,第二天的早饭算是解决了。
吃过饭,在周围研究公交车和商店,酒店出门大约500米就是公交站台,感觉算是相对的主路了,路边的小店大多已经休息,路过一家很有日本特色的扇子店,橱窗里面是精美的折扇和日式工艺品,价格还算客气。
|京都|清水寺的水没喝到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京都一日。
本来计划的行程很丰满:游览清水寺,感受坐落在深谷中古朴寺院的历史年代感;畅游二年阪,在热闹的人群中可以尽情浏览日式商店;到八阪神社体验祇园祭;在花见小路上留一组和服纪念;在夜色中漫步鸭川,在河边品尝日式风味。
是的,有点像旅行社的宣传,自由行的乐趣就在于,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旅行社有车,我们没有;旅行社有集合时间,我们没有;旅行社有限制,我们也没有!!带着孩子纯靠腿,在行程助手上看到的距离没问题,是我对体力估计不足,从清水寺几乎一路走回了酒店,还揹著两套厚重的和服……什么花见小路拍和服,漫步鸭川赏夜色,揹著俩大包能顺利走回去已经着实不易了,也因此赶紧修改行程,才没有在后面几天把自己走垮。
书归正传,从清水寺说起。
早上不紧不慢的吃了面包牛奶的早餐,我提前换好了和服。然后把响响的、老卢的和服叠整齐,紧紧的塞进揹包,准备出门咯。
说起和服,还有小插曲。出发前三周,我就给响响买好了一件儿童浴衣,配了头饰和手包,打算在清水寺也赶一波和服风潮。比较了咸鱼和某宝,决定在闲鱼给自己也租一套。其实,在清水寺附近有很多家出租和服的店铺,不但有衣服还能包化妆,但是考虑到有老有小,要早起去选款、试穿、化妆实在不现实,而且价格也比在国内租或买贵不少,更何况很多花色不提前就根本选不到,一早上急匆匆实在不够明智,tb的款式也有很多精美好看的,所以选了租衣服带出国。还好箱子够大,装了两套衣服和木屐也没耽误买手信。租衣服的时候专门请示了她姥姥,意思是我们要穿和服拍照,你要么,她姥姥迟疑了一下,说,算了吧。以我30多年来对她的了解,出发前一周,我再次确认了一下衣服,顺便说了一句我俩都有,她姥姥才突然说,那给我也来一套吧,得了您呢!连着选了两天款式,又催促卖家寄给我,才终于算是赶上了我们的行程,闲鱼租了两套一共不到200块。
终于收拾停当,准备出发。在京都,个人感觉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是公交车,日本公交线路最赞的就是到站时间非常准,精确到分钟都在站牌标识的清清楚楚,不用漫无目的的瞎等。出发前储存了一张京都的主要景点公交图,可实操和理想还是有差距,第一天还真难搞清楚方向,还好公交站距离酒店并不远,开启google地图仔细确认后准备乘车。
京都的街道很干净,工作日的早晨街上都是步履匆匆的人,游客不多,可能很多是上班族。等车的人排成一队,都在安心等待。上了车,车上人不多,刚好有几个空位,我挑了个窗边的位置,聊起来京都的一些特点和今天的安排,老卢听得很认真,响响不停地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差不多30分钟,就到了清水道。
沿着清水道是一段缓坡,周围的民宅都不高,以为清水寺近了,经过一个大约是邮局或者市政设施的地方,带响响卫生间的同时也帮妈妈换上了她选的和服。没想到,这只是步行的开始,沿路开始出现各色的和服店,隔着橱窗,看得到妹子们正风生水起的打扮自己,很多的牌子都有大大的中文,看来,比起金发碧眼的老外们,大中华的消费能力更强,和服风打卡也成了京都行的必选项。
换装完毕,继续出发。我低估了车站到清水寺的距离,从门前町开始,地势越来越不平坦,游玩清水寺其实也是个上山又下山的过程,一路走来都是上坡,太早换上木屐走得小腿发麻,还时不时要搬出一副营业状态抓拍几张,太不容易了。
好不容易穿过热闹的门前町,在挤挤挨挨的人群里到达清水寺正门——仁王门,本来以为的错峰出行,游客数量还是有点吓到我了。在门前,有几位工人正在修补石阶,响响看的津津有味,不时问我工序和材质,问的我直冒黑线,赶紧拉着她躲在工程车旁边换上了她的可爱花浴衣,多了装饰和头花的小女生马上就笑开了花。
多了扇子和手袋,响响表演起了变脸,鬼马表情三连拍,两位男士举着相机咔咔咔的拍照,合影一张,准备穿过仁王门了。 仁王门也称赤门,曾在应仁之乱(1467-1477年)中烧毁,后经复原重建。仁王门悬挂有“清水寺”匾额,两侧安置著镰仓末期的仁王像,是京都最大级,穿过楼门之前向来路回望,京都街道的隽永风情在脚下绵延。
去京都的人,大多不会错过清水寺。自平安时代起,就有“上京先去清水寺”的说法,樱花与红叶的绝景是游客纷至沓来的重要原因。由于日本古时除了东、西两大愿寺可盖在京城内之外,所有的庙宇神社都只能依山而建。清水寺依音羽山而建,因寺中清水而得名,本堂坐落在山腰上,落差极大,其内最有名的“清水舞台”离地50公尺高,却只靠139根木柱支撑结构,可见当年工程之浩大艰钜。而音羽瀑布下清泉一分为三,分别代表长寿、健康、智慧,被视为具有神奇力量。
穿过仁王门,右后方的高低被称为西门,建筑外观颜色鲜艳,雕刻细致有加,建筑形态呈单层八柱,屋顶属于“切妻”式建筑,朱红色的主色调上点缀著华丽的桃山纹样,十分精美。响响好奇的摩挲著年代久远的石头底座,一身浴衣打扮吸引了过往游客的目光,纷纷对她报以善意的微笑,一位外国友人想要合影,一向开朗活泼的响响居然羞涩起来,说什么也不给个正面,只得做罢。
沿着西门左侧拾级而上,就会看到屹立在西门正后方的三重塔。站在西门的台阶下,还以为这是一座宝塔顶的建筑,直到看到了三重塔才发现,两座建筑从视觉上形成了错觉,坚挺的塔身和谐地延展在西门的楼门之上,不禁感叹建筑设计的精妙巧思。
终于来到三重塔前,还没来得及细细打量,响响排队的人吸引了目光,原来是看到了洗手池。几乎所有的日本寺庙都有洗手池,在进入寺庙前,手持长柄小勺,取水为自己和他人清洗双手,有点涤清灰尘、净化心灵的意思。孩子不管这许多,只觉得玩水是件开心的事,不停的为姥姥姥爷盛水净手,玩的不亦乐乎,鞋袜衣袖都溼了才肯离开。洗手池右前侧是一排棚架,还有四盏石质的灯座。夏日的热气下,这里正在不停地喷出水雾,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日本作为沿海国家,气候并不干燥啊。棚架一侧是高高的石栏,石栏前还有一道金属围栏,防止因为赏景出现意外。从石栏的方向向外望去,满山的绿树京都城区尽收眼底,甚至就连远处一座小亭子也看的清清楚楚。响响追着雾气开心的跑来跑去,老黄同志不见了踪影,大概是自己去观察环境,我陪着玩尽兴的响响一起去看三重塔。
直到站在三重塔前,才发现这座建筑的精妙之处。与我以前见过的塔式建筑下大上小的结构截然不同,这座三重塔的基座是内收的,在垫高的底层石基上,用夯土堆砌出灰色的底,占地大约只有每层塔身一半大小,从外侧只能看到圆弧的土方与木质结构紧紧贴合在一起。坚实的土方之上,设定了“平座”,就是最大的那部分地板,平座外缘用32根短柱支撑,称作“高床”,柱子与中心的基座形成了一个低矮的空间焦作“龟腹”。我突然联想到以前日本动画中看过的那些房子,都是将地板抬高离开地面,地板与底层土地之间就出现了一块空隙,往往,这里都是隐匿坏人、鬼怪的地方。响响自从发现了这个空间就高兴的在里面辗转腾挪,不亦乐乎。近距离看得到塔身的朱红色漆有明显的剥落痕迹,木制也有不少裂纹,在这样潮溼的环境中,都不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突然很担心以后会不会有一天再也见不到故宫。
顺着塔身向上看,在明亮的日光下,三层塔的四角屋簷向上翘起,模仿借鉴了中国的榫卯支撑结构,交错的朱红色木条熠熠生辉。每一重的屋顶四方都镶有鬼瓦,簷下挂了一只铜铃铛,风吹过叮当作响。据说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在东南角上的鬼瓦与其他三面的造型不同,是龙的样子,寓意呼风唤雨,用来防火,就连清水寺的门票也用这个建筑物做为封面。至于塔内部,并无缘得见了。
继续前行,绕过经堂、开山堂,很快就看到了售票口,排队买票时注意到左侧有一条长长的通路,路左侧有一棵很有年头的古树,歪歪斜斜的伸出来,右侧就像是藏在庭院深处的廊桥,路的尽头是一座木质的小门,很不起眼的样子,在朱红色包围的环境中有点格格不入,又有点别具一格。远远看过去,日本寺庙的安静美好都在里面。功课做得不够,因为自己以为是一条下山的路也就没有走进去,后来才知道,这是善光寺,据说里面供奉著一位叫做首振地藏的小石像,地藏的头部是可以360度旋转的,据说把它的头朝向心仪者的方位,愿望就能成真哦!
响响这条空旷的路上撒欢,一位身着和服满头银发的老人慢慢经过,开启树边的水龙头径自冲洗起来,响响好奇的站在旁边,几次试图伸出手,都被这个爷爷严肃的表情吓住了。好不容易老人走开,响响兴冲冲的过去,哎呀,水龙头上的把手被拆走了,干看着没办法的小家伙皱起了鼻子很不开心呢。
清水寺门票400日元每人,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算是比较良心了 。
清水寺的入口称作轰门,轰门旁的洗手池卧著一个龙头,口中流出清水,可是洗手池的名字却叫做“枭之手水钵”,要将头看向洗手池内部才看出端倪,原来洗手池下侧有个观音像,四周刻有猫头鹰,日本人认为猫头鹰主智慧,且发音类似“不苦劳”,是美好的象征。
净手后就要跨过轰门,轰门前是一道斜坡,还不适应木屐的我猝不及防,二趾袜与光滑的木屐瞬间分离,我就从木屐里生生的滑了下来,那一瞬间我大脑飞速运转,眉头紧锁,轻喝一声,脚趾用力抓地,试图平衡住左摇右摆的趋势,看得出使尽了浑身解数,可也没有改变一脚踩在了地面,直接向后出溜下去的命运,就连工作人员都笑出了声,我只好露出自嘲的笑容缓解尴尬,幸亏妈妈来扶我才算顺利跨过轰门。
过了轰门,会经过一个长长的回廊才能到达本堂,回廊临山的一侧可以眺望到远处的子安塔,是祈求分娩顺利、母子平安的,远远的红色宝塔隐在绿色的枫树间,只有塔尖若隐若现。响响开心的在栏柱之间穿梭,一不留神,就被扶手碰了头,疼的眼泪一下就涌了出来,魏先生试图用自己撞头来缓解,简直是傻到家了。
穿过了回廊,就可以进入本堂了。清水寺的本堂正殿供奉著一座十一面千手观音立像,每年的日本清明时节才会对外开放,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以及当地的人们进行祭拜和参观,我并没有见到的缘分。本堂是实木建筑,与著名的清水舞台连为一体,地板感觉既坚又韧,油润的手感和自然的纹理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非常有质感,走过一圈,会看到购买绘马、御守以及求签的视窗,很多游客排队等候。响响好奇的凑过去看抽签的过程,其实和国内寺庙差不多,200日币一次,摇晃出的竹签可以换来一道签文。小姑娘很想要一份,于是我自告奋勇来求签,没想到,居然是个凶,出门口就赶紧系在了特定的横杆上,只希望保佑我逢凶化吉。
这里还有一样特色的手信——樱花幸运铃铛(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名字),小巧的粉色樱花半开半合,花瓣中间包著一只小小的铃铛,声音清脆样子可爱,500日币一枚,按人头限量购买。响响本来没有兴趣,可就在转角的位置,我被两位小姑娘拉住,看我们人多,希望我们帮她们多买两只带回去给朋友,结果就被小丫头一眼看中,也收了一只。
一路来到清水舞台,这里依然还在进行平成大改修的工事,屋顶已经完成,换上了新的桧皮,而舞台部分还在持续休整,大部分位置并不对外开放,只能站在边缘处远眺音羽之泷和京都盛景。我们继续前行,穿过本堂来到舞台东南侧的奥之院。从这里回望,在遍山苍翠绿意的簇拥之中,本堂棕褐色的线条格外优美,清水舞台顺着倾斜的山体延伸出来,悬在山体之外,隐约可见139根榉木柱坚固支撑,难以想象舞台表演时会是如何的壮美夺目,精彩绝伦。
本堂北边的高台之通向地主神社,这里是京都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恋爱祈求的神社,据说这个神社建立于神话时代,比清水寺早了不知道多少。祈求许愿的情侣络绎不绝,神社的气氛也十分轻松愉悦。这个神社似乎还藏了很多小神社,看到了不少牌子根据生肖标出了财运、心情等等方面最好的年份,神社最高处挂了很多的绘马,响响不停翻看着上面的图案。
从地主神社出来,继续向清水舞台的东南方向,就来到了奥之院,这里是每年日本年度汉字发表的地方,在奥之院正下方就是大名鼎鼎的音羽之泷了,一路向下才感受到音羽山的陡峭坡度,近乎垂直的台阶一眼望下去难免双腿打颤,响响提着手袋走到一半就不动了,魏老师赶紧走上前去抱在怀里,小心翼翼的下楼去了。
到了音羽之泷已近中午,炎热的日头下响响反而没有了玩水的兴趣,从一侧的山路走下来,左前方是一方小庭院,流水潺潺绿叶微颤,匆忙的游人们并不在此流连,直奔下个景点而去,我们慢慢的找个位置坐下,体会稍作休息的清爽自在,几只雀鸟经过,洒下面包屑引得他们争相抢食。坐在庭院边,对面的三重塔在将红未红的枫树衬托下反而更多了点尊崇和伟岸的气质,过往的游人恰好不多,聊以纪念。
在这个庭院旁边,一条小路通向洗手间,藏在枝繁叶茂的植物中差点错过。赶紧在附近洗手间换下了厚重的和服和木屐,,折折叠叠放进揹包,苦了老黄和魏老师,下半天背了一整个下午,回到酒店我才发现原来和服这么重……
|京都|都来挤一挤二年阪的热闹
沿着清水阪一路下坡,路边保护山体的石墙慢慢矮了下去,商店、自动贩卖机明显多了起来,原来,二年阪到了。二年阪筑于公元807年,一路走去三年阪、清水阪就到了高台寺,整条街道是京都一处非常有名的街区,街道两侧布满了老木屋和传统的日式商店。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不少游客乘坐人力车下山,一路铃铛不停,给喧闹的街道增加了不同的音色。
在清水阪经三年阪转向二年阪的拐弯处,有一间好看的商店,里面陈列著各种各样日式的杂物,响响一头钻了进去,商店一侧的玻璃橱窗正对着二年阪路口,响响把小脑袋放在货架上,龇牙咧嘴的样子,比招财猫凶多了。
站在狭窄的二年阪入口,更真切的感受到游人的热情,眼前人流拥挤,除了两侧木质屋顶还能看出轮廓,就连二年阪的木牌也都消失在人海中,镜头抬高一点点,远处的云层很厚,似乎山与云一刻也不愿分开,给棕褐色的屋顶带来一抹淡淡的幽蓝光泽。
沿着二年阪的小路走下去,商店愈发多了起来,午后的人们涌进各个食肆,感觉到处都挤满了国人。领着父母走进一家面店,大碗汤面比起新奇的日式果子、生冷的海鲜拼盘更对他们的心思,每人一大份热面汤吃下去,终于让北方来的肠胃得到满足,响响更简单,饭后一只抹茶冰淇淋,就笑的找不到眼睛了。午饭后,人潮依然一波波的涌入狭窄的街巷,想要好好拍照成了奢望,只能顺着人群的方向移动脚步。
路遇了龙猫共和国,响响挪不开脚步,拉着姥姥的手在店里流连忘返,店内布置很精致,侧面有一方小小的天井布置了小摆件,门口的那只大龙猫吸引了人来人往游客的注意,响响一下就扑了过去,搂着抱着不撒手。路对面有一道木门,里面的假山绿树将绿意延伸出来,一幅庭院深深的样子,人不多,安安静静的,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方私宅或者餐厅,走进才知道,是一家十分精致的小店,卖一些护肤品、手帕和香薰之类,门口的牌子上就是标志性的图案,响响帮忙选好了四方手帕作为旅游手信,就开始在假山上下攀爬,怪漂亮的小姑娘怎么像个猴子。
相比过分热闹的二年阪,我更喜欢安静的宁宁之道,著名的高台寺就在这条道路的一侧。沿着宁宁之道缓行,逼仄的小街突然变得宽敞,右手边是一块绿地,不少情侣正在拍照,左侧有很多装饰漂亮的小门头,看到了龙猫、大冰欺凌的响响流连忘返,就连一家小小的花店也要走进去细细欣赏。石塀小路就在不经意间出现,弯弯曲曲非常静谧,大多是黑格窗櫺的二层小楼建筑,墙壁是特制的拼木板结构,非常适合拍照。继续向前,通向高台寺的道路被枫树遮蔽,差一点就错过了这么美的一段楼梯。响响反反复复的跑上去又跳着下来,跑到画面全部模糊,至于高台寺的样子,与她的开心相比,并不重要。
|京都|没有袛园祭的八阪神社
从宁宁之道沿路走出来,我们没有导航,只是边散步边观赏建筑和风景,任由响响在前面恣意奔跑,一不留神,就走进了八阪神社。我一直以为,八阪神社应该是庄严宏大的感觉,就像是国内那些宝宝象森严的寺院一样,规制标准、形制规范,顺着指示牌的方向,很快就走入了圆山公园。圆山公园与八阪神社相连,似乎是神社的后花园一般,一湖绿水边设有几个石墩子,石拱桥横在湖面,石墩子旁的绿树枝丫已经低低的垂在水面,远处秋华正盛,显出红色、橙色,一群鸽子逡巡不去,发出“咕咕”的叫声,头顶上不知道是谁家的无人机,嗡嗡地吵个不停……我突然有了逛紫荆山公园的感觉,若不是周围日语的交谈声和和服的姑娘们,真以为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了。老黄两人坐下休息,魏老师不停的在接听电话,响响用面包和石子吸引池鱼向她靠近,傻乎乎的大鲤鱼居然把石头都吃完了。好不容易安静下来,鸽子们又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她跑动追逐著鸽子们的身影,一会儿惊飞了灰色的,一会儿吓跑了白色的。跑着跑着,发现鸽子总是喜欢在湖边一位爷爷旁边转悠,围着爷爷转了几圈才发现,原来是有玉米粒吸引著鸽子们。响响就像一只超大号鸽子一样,开始围着这个爷爷转圈,想要几粒来喂鸽子又不敢,看到鸽子停在爷爷手上想摸一摸也不好意思,眼巴巴一脸羡慕。
休整过后,顺着公园的主路继续前进,偶有直升机飞过,大约是有什么活动正在举行。没多一会儿,就看到小路两侧开始出现鸟居和灯柱,应当是距离八阪神社的主神殿不远了。有点遗憾太早换下了和服,安静无人的鸟居太适合拍照了,还可以撞一撞大钟,拍一拍净手的美好画面。不过,旅行嘛,没有遗憾又如何留下记忆和再次相遇的期待呢?
八阪神社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之一,这里每年7月都会举行热闹非凡的祇园祭,与东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称为“日本三大祭”,八阪神灶也因祗园祭而颇具盛名。神社中心有一座舞殿,挂满了白色的提灯,灯上的字看着像是姓氏,不知道在祇园祭的时候,华灯初上,夜色幽兰之下,会是多么美好的场面。
再次与人潮擦身而过,从正门出了八阪神社,顺势融入京都的车水马龙。
|京都|暴走在傍晚的京都街头
靠近八阪神社和鸭川附近的建筑都不高,低矮的民宅模样,屋与屋之间没有间隔,在寸土寸金的日本,每一厘米都被利用的极为充分。沿着四条通一路向西,会经过花见小路,两侧的商店琳琅满目,逛得最多就是扭蛋店——一间5、6平方的小房间,整整齐齐的摆满了扭蛋机,全自助服务,一般是200-300日元不等,每次响响都惊喜的挑来选去,在四条通的路上,转到了我很喜欢的一只小狐狸,带着她一路从京都逛到了大阪。
不需要太久,就会走到鸭川,在天空的映衬下,河水是清透的蓝色,时不时有白色的水鸟平展双翼飞过去。我们站在四条河原町的桥上看过去,下游的河岸边坐了很多人,有居民也有游客,上游居酒屋聚集,河岸两侧绿色的草坪上到处都是人,孩子们在道路上奔跑嬉闹,还有小狗在玩耍。酒肆灯光还没有亮起来,日渐消退的日光下,满满的放松与惬意。
过了鸭川,渐渐进入热闹的市区,抢了一拍绿灯过马路的响响趴在栏杆上笑眯眯的看着路对面的我们。
闹市区的建筑更加拥挤了,很多高大的商务办公楼都是细细窄窄的一条,两栋楼的房间紧紧挨在一起,如果不拉窗帘几乎可以看到对面的房间。路过新京极,几乎是最繁华的路段了,与国内不同,步行街也夹在两栋商业大楼之间,高高的玻璃顶透不过来光线,只能靠电力照明,路边有很多门店挂著各种地名的牌子,努力在一串串假名中找寻认识的中文字符,研究半晌才明白过来算是买打折票的。正在我和老黄研究商量的时候,一位路人热情的用汉语给我们解释了一番:与国内站在景点门口小心兜售打折门票,以及车站询问你要不要黄牛票的情况类似,日本作为更发达的旅游目的地也不缺少动脑筋赚票差价的人,只不过直接把门店开在了闹市区,不需要躲躲闪闪。这些门店都是卖一些短途车票,包括jr、新干线等等……还有各类门票,价格比面值便宜不少,但是由于是指定日期,必须严格执行行程才能享受优惠。路人还热情的把利弊都讲给了我们,建议我们如果确定旅行安排在这里买票还是划算的,说完就提着公文包扬长而去,深藏功与名……
继续走在街头,我被脚下的标志吸引,骑车的男孩子不开心,推车的女孩子很开心?我猜应该是在蓝色标志位置自行车禁止前进,直到粉色标志才可以推车步行。至于机动车道,还是看得到有很多骑车的老外,呼朋唤友的飞快而去。
除了好看的地标,闹市区有些建筑也看得出用了心思,有古典风味的长廊、也有好看的橱窗。
好不容易走回了住处,夜幕已经降临,决定选在附近一家饭店用餐,看门头不太清楚,走进来才发现,这里应该是主打烧烤啤酒,很多人都是烤肉、啤酒的热闹吃着,开启选单,我们选了汤饭、面之类老少皆宜的种类。妈妈选的最特别,一个砂锅端上来,直接粉色的定时器摆好,25分钟倒计时之后才能开锅,等的我们小菜都吃的干干净净了才盼到这一锅卖相一般、味道也一般的肥牛汤饭,晚饭一共消费 4745日元,也不算便宜。算了,就这样吧,吃饱回去好好休整一下。
|京都|伏见稻荷大社要爬山
按照出发前的计划,第二天行程是乘车前往岚山。但是由于前期攻略不够细致,没有发现我心心念唸的嵯峨野小火车在周三是停运的,只好临时修改行程,将岚山行程调整为伏见稻荷大社半日的休闲行程,也缓解一下第一天步行带来的疲惫。
在京都的观光名所排行榜上,伏见稻荷大社一定是名列前茅,那绵延不绝的朱红色千本鸟居,是对京都风情的绝佳诠释。
伏见稻荷大社位于京都的东南位置,需要在京都车站乘坐列车前往,感谢万能的google地图,清晰的为我标出了出发时间、乘坐车次、巴士进站时间和步行路程,让自由行变得简单。乘坐市营50路公交,十几分钟就到了京都车站。京都车站远看还是很现代的,只是我们乘坐巴士一路开到了车站附近,没来得及仔细端详就进了车站大厅。
进入车站大厅,顿时有点发蒙,虽然可以识别的汉字很多,可是,面对自助售票机繁杂的操作还是脑袋发晕,高速发展的自动化程序让问询变得困难,找了一大圈才发现了一个咨询台,交流过后才知道,直接购买JR奈良线乘坐地铁就可以轻松到达稻荷站了。车票不贵,140日元每人,响响身高不足120cm免票,可小家伙不干了,说什么都想自己过一次票闸,只好给她买了70日元的儿童票。
出发前,带响响去洗手间,排队遇到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衣着干净整洁,看得出来是精心搭配过得,就连手上的提包都和合身的印花连衣裙相得益彰,白色的平底鞋没有一点污迹,打扮的精致但不夸张。排队的间隙,她微笑着用日语跟我交谈,可惜实在听不懂,只能从脸上的笑意感受到她的热情。
伏见稻荷大社是京都著名的神社,原名为稻荷神社,因主殿建在稻荷山麓而得名,是一座祈祷五谷丰登、商业兴盛、家庭安全、诸愿望皆可实现的万能神社,供奉鸟居是由江户时代兴起,带着祈求“心愿能实现”或感谢“心愿已实现”之情在参道两侧供奉的,大多刻有年代和敬献者的名称,即便进入了令和元年也仍在持续,整座稻荷山上大大小小的鸟居不下万座,形成了“千本鸟居”的盛景。
乘车前往稻荷大社的人很多,站台内有点拥挤,好不容易到了站,一路顺着人流上楼下楼验票出站,做好了跋涉3公里的准备,没想到刚出车站一抬头居然就看到了神社硕大的石碑,实在是太体贴了。
上午十点的天气,热烈的阳光毫不吝惜自己的光辉,短袖套著长袖还怕晒黑的我十分佩服光膀子骑自行车的老外,他们从身边飞快经过,健康的小麦色面板闪著光泽。尽管还没有到人潮汹涌的枫叶季,但是“年中午休”四个字几乎是伏见稻荷大社的金字招牌,络绎不绝的游人在朱红色的大鸟居下驻足,变换角度试图拍出空无一人的到此一游照。
穿过大鸟居,就是丰臣秀吉捐赠的楼门,是向稻荷神社祈求母亲健康平安得偿所愿诚信捐建的,就连当年的祈祷文也被神社珍藏至今。楼门两侧各有一尊青铜狐狸像,造型俊美、神态可爱。左侧狐狸口中衔著一枚“键”,代表储藏稻米仓库的钥匙;右侧狐狸口中衔著一枚“玉”,代表哦稻的灵魂,相传,狐狸是稻荷神的使者,因此,随处可见的狐狸像也成了伏见稻荷大社的特色。日本的神社种类众多、分工明确,不同的祈愿要到不同的神社,就像之前的地主神社最为著名的就是求姻缘了,而这些其他职责的神社中往往供奉的是狛犬像。
进入山门,后面紧接着后面一处歇山顶的外拜殿,周围用红色的栅栏做了玉垣(围墙),重大的日子里,神职人员会在其中举行各种仪式。
过了外拜殿,就是币殿,其实就是我们认为的正殿,两个殿距离很近,迎面而来的是华丽的卷棚博风式门(唐破风)。币殿,顾名思义就是供奉财帛的地方,人们聚集在币殿的门口供奉、许愿。币殿的博风门和悬山式主体建筑构成了一个丁字形,屋山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单簷耳房。走近去看,币殿的屋簷下挂了一圈流造,整个建筑朱漆金绘,响响抓住流造的一角摇动,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就是一次祝祷。币殿的下面设有木桌,木桌上压着几张说明,一侧的半开的木盒里摆满了小指粗细的火焚串,用来书写愿望。
响响在一侧偏殿门西侧的绘马架前细细寻找,发现了非常喜欢的狐狸形状绘马。
著名的千本鸟居位于正殿后方,却需要沿着正殿西侧的楼梯拾级而上。
走到近前,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游客,都是驻足不前想要拍到朱红色参道的人。参道起点的几个鸟居神木粗壮饱满,一人都不可环抱,制作鸟居的神木是“杉树”,据说寄宿著稻荷神社神威的树木,大部分生长于稻荷山,“神木,即吉兆之杉”。参道入口的鸟居顶端有“稻荷大神”的牌子,两侧有“纳”“奉”二字,之所以日本的神社都是这样朱红颜色,一方面是因为朱红色被视为可对抗魔力的颜色,经常用于古代宫殿、神社佛阁。另一方面,朱砂的原料为水银,即丹,自古便被用作木材的防腐剂。
千本鸟居确实非常壮观,红色的鸟居密密匝匝排列整齐,阳光从缝隙中穿过,投射出一地斑驳明亮的倒影。鸟居的外侧设有石头灯柱,大约在庆典日会亮起灯火举行活动。我联想到陪响响读过的嘭嘭山的故事,一群浣熊?趁著夜色上山,穿过鸟居和树丛,来到森林深处的广场,举办一场盛大的舞蹈集会,那是儿童美好的想象。
在一抱粗细的大型鸟居后面,出现了一人多高、规格较小、密度更大的小型鸟居,其中一条道路可以专门排队拍照,大家都自觉地等待自己的轮次。喜欢拍照还可以尽量向前多走一些,很多游客只在起点停留或者围绕正殿后方的鸟居行进一周后就前往下一个景点,事实上,继续向前,在稻荷山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美好的朱红色,也更容易拍出空无一人的景象。
一路走到千本鸟居的尽头,一方空地有净手池,也有绘马架,很多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念,大部分的参观路线止步于此,然而鸟居背后的稻荷山才是稻荷大神信仰的原点,整座山皆是神域。目送大批的游人回转下山,我们决定继续爬一爬这座稻荷山。
接着上山,鸟居逐渐呈现出平缓的坡度,山势倾斜,鸟居的密度明显降低了不少,沿路偶尔会出现小型的神社,供奉不起超大鸟居却又心怀期盼的人们在路边整齐的摆放了许多鸟居绘马,也写满了愿望。
越向上走,鸟居就越见稀疏,大约在日本没有爬得越高神明越能听到祈祷的说法,所以热烈的千本鸟居都集中在山底。少了红色,葱郁的林木逐渐露了出来,建筑与密林交错纵横。稻荷山的环境非常宜人,还能看到喝水的乌鸦、织网的蜘蛛、散步的野猫,自然与人工相映成趣。
山势渐渐变得陡峭,走过一段很长的上坡路,在尽头的拐弯处出现了熊鹰社,主殿背后是一方池塘,据说面向池塘拍手,朝回音传来的方向寻找就能掌握线索。 池塘突出的石堰上设有参拜所,熊鹰大神的御冢(刻有神明之名,作为信仰物件的石碑)便镇守于此。
继续向上,沿路十分辛苦,爬山的感觉很强烈,老黄背上了我的揹包,我果然是全家体力最差的。不远就会走到一个分岔路,叫做四ツ辻,稍事休息,选择了下山的岔路开始回转。
路上再次出现鸟居,平成三十一年与令和元年毗邻静立,仿佛在见证日本的历史程序。
据说稻荷山有七座神蹟,我们边走边看只见到了荒木大神和白砂大神共享的神社和一座十分袖珍的供奉春千代大神的鸟居及石碑,走到这里,拥挤的游客消失不见了,只余下三三两两漫步山间欣赏风景的行人,就连神社都显出无人打理的荒芜。
朱红色的鸟居在这里变成了石柱,灰黑的颜色与主殿融为一体。这里的拜殿规模较小,棕色的木质与金色的装饰带给人古朴又庄重的质感,拜殿外侧难得少了玉垣遮挡,显得更加亲近,簷下没有灰尘的灯笼提醒我们这里还是常常有人维护使用的。
继续下山,路边开始出现民宅,门口的花墙很好看。
稻荷山的路上随处可见自助贩卖机,哪怕是在神社门口也不例外,当然,不同位置价格也有不同,甚至在同一个区域同一瓶水也会相差百元(日元),可以多留心看看,至于口味,基本没有踩过雷,尤其是各种桃子味汽水都相当好喝,还有好吃的甜筒冰淇淋,吃的小娃眼睛笑眯眯。
转过一个路口,一幢二层小楼出现在眼前,纯木质结构,屋顶是平整的屋簷,瓦片弯曲出清晰的曲线遮住直射的光线,二楼四面都有明亮的窗户,一楼是商店,冰柜码放整齐的各色饮品,橱窗上满满的冰淇淋图案,蓝白的旗子上有个大大的“冰”字。屋子一侧是一间储物间,路边停放了几辆自行车,房子对面还有一整面花墙,虽然过了花期,但红色的叶子在清爽的绿色中热情似乎,一切正是少时那些漫画里看到过的样子。走累了的响响拉着爸爸坐在商店门前的条凳上,不停地讲述自己的快乐,可惜店主很快就来驱赶没有购物的我们,只留下这么一张美好瞬间。
沿着千本鸟居返回正殿,络绎不绝的游客还在继续到来,时间还早,临时打乱的计划导致下半天无处可去,还好在神社楼门前有一张巨大的京都景点地图,标出了三十三间堂、东本愿寺、岚山等等方向,选择了距离最近的三十三间堂作为下午的目的地。
透过稻荷大社的第一座鸟居回望楼门,天很蓝、绵密的云飘飘荡荡,一门之隔,两重世界。
沿着神社一侧步行很久也没有合适的饭店,午时天气最是炎热,喝了一肚子水暂时不饿,决定乘坐列车回车站附近用餐。
等车间隙,对面的站台对我打招呼了。
再次回到京都站,选了自助购票机旁边的一家小店,店内已经坐了几桌,门口是一台自助点餐机,虽然没有中文说明,但是从图片就可以判断了,选了肥牛饭、猪排汤饭还有老黄例行的面,刚巧角落还有一个四人座位,吃将起来。这家小店很有趣在于自助米饭机,用的时候真是开启了我们的新世界,太有趣了。
在卫生间门口,遇到一个独自出门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日本的卫生间都有特殊人群专用,只是轮椅限制了他操作开门,就看到他不停地试图接触开门键却失败,我拉着响响走过去,帮他开启了门,并推了一把,老人连连说“阿利亚多”。响响问我什么意思,我说是表示感谢,她问我英语怎么说,在有礼貌的地方呆的久了,耳濡目染,响响几乎也会对他人的帮助“thank you”不停口了。
|京都|古朴的三十三间堂
在车在吃过午饭,出站转乘公交车前往位于京都东南的三十三间堂。
作为始发站,京都站发出的公交车次很多,与国内同一个站台停靠多辆车次不同,不同方向和车次都有不同的站台等候,跟幼年时的郑州火车站类似,不知道为何郑州火车站改造后就没有这样井然有序的设计了。用google查好路线等车,站台人不多,不管是游客还是本地人都自觉排成一队,准点发车。
坐在100路公交车上,正在跟响响讲周围的环境,突然被两个棕发碧眼的帅哥搭讪,原来是两名意大利游客,不认识路也没有日本人会英语,稀里糊涂坐上了车,大约是看我比大妈们可能多懂一点英文,磕磕绊绊的来问路。他们想去清水寺,可说了半天我也没听明白,连比划带猜居然蒙对了。赶紧开启google地图导航给他们看路线和站名,告诉他们公交车上的提示屏会显示下一站名称,对照着导航上面的日文就可以下车了。其中一个蓝眼睛的小伙子居然已经有了一个卷发的帅儿子,不但给我们展示照片,还跟响响叽里呱啦的聊了一路,亏得响响只会那么几句也可以聊得如此开心。
下车后,步行不远就走到了三十三间堂,入口很不起眼,是在一条小路边上,走上一个缓坡才能看到空荡荡的停车场和售票处,比起国内2公里开外就修建服务设施的风格大相径庭。门票算是这两天最贵了,600日元每人,1.2米以下孩子免票。 与通常的寺庙不同,三十三间堂需要脱鞋后才可以进入,后来我发现,日本的古建筑储存完好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维护修缮仍然本着以旧修旧的原则,尽可能地维持古建筑原汁原味的风格和色调;另一方面,也没有因为古建筑的珍贵而停止使用,只是在使用时更加注重细节的保养,严格参观者的着装、限制拍照等,最大限度让大家欣赏古建的同时也维护好他们。我们一起脱鞋,缓步走近这座最长的木质结构寺院。
在京都看的寺院并不多,但是三十三间堂的精彩与东大寺一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三十三间堂的正式名称是“莲华王院”,南北长度约120米,因大殿以柱相隔为三十三间得名,这里供奉了1001尊木雕的千手观音像,整齐的排列贯穿整个殿堂。正殿正中为一尊十一面千手观音坐像,观音坐像姿态优美,42只本体之手各执法器,庄严震撼。在正殿两侧尽头分别有风神、雷神立像各一,风神肩抗风袋、雷神擂鼓,二者均为观音的守护神,动感十足,雕刻手法精妙。坐像两侧各有合掌观音立像500尊,在1000座观音立像前排,还有造型各异的二十八部众立像,同济一堂,十分壮观。
正殿禁止拍照,仔细欣赏过美轮美奂的佛像后,走到庭院来看一看。
正殿东侧是一排长廊,整齐的朱红色立柱在下午的阳光下格外灿烂。庭院内都是灰黑色的砂石地,栽种了几棵常年葱郁的松柏。东南角的位置有一座小小的钟楼,在我们即将离开时,有僧人敲响了厚重悠长的钟声。
大约是为了防止日晒和保护塑像,主殿侧面的窗户是两层的,一层是白色纸糊,隐约看得到竹制的格子,应该是为了通风需要,但也避开了可能日光直射的全通透方式;另一层是纯木包了金属的边角,既能加强安全不得随便进入,天气不好时候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我们到达的时间已经临近傍晚,阳光温和了不少,灰棕色的木窗全部开启,侧面看过去层次感饱满。正中的石阶和正殿的木质地板上有一些游人和孩童,并没有被限制与建筑的接触。我带着响响坐上一侧的地板,留一张亲子合影。
在庭院东南角稍作休息,普通镜头根本无法将殿堂的壮观尽数呈现,我掏出在稻荷大社得到的狐狸扭蛋,在蓝色天空下甚是和谐。
转到正殿的西南侧,有片小小的花圃,看得出来也是打理过得,西侧种著一排柳树,枝条随风摆动。夕阳正好扫过正殿的屋顶,西南角的枫树(我猜的)还没有到红透的时节,被阳光洒上一层美好的金黄色,忍不住 树下驻足,轻声祝祷。
到了闭园的时间,有几名僧人从正殿中走出,慢慢劝导著游人离开,走出园区,对面的京都博物馆早在半小时前也已经闭馆,沿路走到公交站,道路尽头的山顶已经是金橙灿烂,回到四条河原町,夜幕渐渐拉开,天色转向紫灰,又是美好的一天啊…….
|京都|绿意盎然的静美岚山
岚山下有一条河,叫桂川;
桂川上有一座桥,叫渡月桥;
岚山脚下有一座寺,叫天龙寺,人来人往;
岚山山腰有一座寺,叫常寂光寺,孤傲冷清。
如果问我,关西最喜欢哪里,我一定会说,是岚山。
如果问我,岚山最喜欢哪里,我一定会说,是常寂光寺。
如果问我,常寂光寺有什么,我一定会说,什么都没有,就是喜欢。
一开始,岚山只是京都附近一个热门的景点,对我来说是一个可以坐小火车的地方,大概是去爬一座山,然后坐着好看的小火车在山谷里穿行,可能会经过一两个古朴的小车站,下来散散步,听着溪水潺潺。又或者坐船顺流而下,在山石间与溪水共舞,也许会是下雨的日子,雨点和溪水一起打在身上,朗朗笑声荡悠悠的一起随着船划出去。当然,我还要去看一看《名侦探柯南》里出名的渡月桥,在桥边我也要听着仓木麻衣的《渡月桥 思君》,除此之外,我对岚山一无所知。可当我真正走进岚山才发现,这里的寺庙古朴静谧,这里的神社闹中取静,这里的竹林郁郁葱葱,这里的小火车轻快飞驰,这里的人们善良温暖。
先从出发说起,因为行程的安排,这一天也是从京都转到大阪的时间。早起出门,整理好行李,坐上巴士,慢悠悠的来到京都车站。上次去伏见稻荷大社太匆匆,终于可以近距离的好好看看在无数动漫里出现过的这座京都车站。车站很富有设计感,脱离了京都古建筑棕色的木质结构和古典气息,金属的框架结构穹顶,既保证了充分采光,又很有现代感,大厅是半开放式的,左手边有问询台和人工售票处,右手和前方就是不同的站台,车站两侧设有很多的行李寄存柜,从超大号到mini号,满足不同要求,大储物柜应该是900日元,中号700,为了不拖着行李去岚山,又要方便转车去大阪,行李寄存是最佳选择,我们用了两个大号,一共1800日元。
一边安排魏老师带着孩子去办行李寄存,我赶紧先去确认小火车的车票,不提前买好很可能就没有了。车站的工作人员英语不太好,我又怎么都想不起来岚山怎么表达,僵持不下,找来了一位懂中文的女孩儿才算是解决语言问题,选好了岚山返回龟冈的最后一趟车,一米二以下免票,四个成人合计2480日元。
上午九点,站台已经挤满了人,顺着人流坐上山阴线的车,向岚山出发了。半小时后,走出站台,阳光明晃晃的欢迎着我们,跟着google地图,一路朝着第一站———天龙寺出发。沿途的小路上都是很好看的欧式小房子,一直不明白日本这么多人口是怎么样可以拥有这样一套美好的别墅的。走累了坐下歇脚,响响开心的抱着小兔子跟我聊天,表情鬼马,天真可爱。
沿着窄窄的街道没走多久,人群就多了起来,看看指示牌,天龙寺已经不远了。天龙寺与我认知的国内寺庙很大不同在于,并不是开门见殿,而是在设计中融入了很多庭院的设计,几乎所有此行中到过的寺庙都是如此。我很诧异,日本的佛教是从唐朝传入,为什么在寺院结构上会有这么大的不同,与其说是规整庄严的寺院,其实更具生活气息,从侧面说明日本的佛教传承有了自己文化的内涵,也更接近生活,或许这也说明她们对历史包容并蓄的一脉相承,也因为这样才能把这么多的木质建筑维护下来。
天龙寺门口是棕色的木质门头,右侧挂著一方木匾“大本山天龙寺”,也代表着天龙寺京都五山之首的地位。寺门官称“总门”,经过一段小路就到了“中门”,穿过中门,是一段长长的参道,左手边有一方池塘,满植荷花,九月已经过了盛放的季节,只有荷叶还在悠悠荡著涟漪。右手边一溜独立的院落,从来往僧人看,大约是日常居住的场所。
走着走着,看到一个神社形制的院子,缓步走进去,里面寂静无人,只有枫树沙沙作响。踱步出来,道旁的枫树顶刚刚显出一点点红,秋天就要来了。
参道尽头,就是库里,也就是参拜的入口。抬头望去,在蓝天白云下,灰色的鬼瓦在青枫掩映之下栩栩如生。进入库里是需要额外购票的,因为二老都兴趣一般,所以我们主要在庭院中欣赏北朝时代著名的禅师(被尊为国师)、造园家梦窗疏石所创的池泉园以及法堂殿的外部结构。
从库里东侧进入庭院,首先看到的就是枯山水平庭——方丈庭园,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别具特色,细腻的白砂纹路仿佛水面波纹一圈圈的漾开,青松郁郁葱葱,坐在廊下石阶上,在白砂、青松、绿苔的点缀下,有着无限的禅意。
沿着小路走过去,视野突然开阔,一方池泉回游式庭院——曹源池庭院映入眼帘,这个庭院保留着700年前古寺的原貌,被指定为日本首例史蹟、特别名胜。晴好的天气下,水面倒映出山石树木,远处的岚山也铺陈出曲曲折折的线条,坐在大方丈的廊下,极目远眺,自然山水的铺垫绵延没有边界,每个角度都延展出不一样的风姿,精致又变幻无穷。当年,还不太擅长把精美的构图表现出来,错过了不少庭院的美,如果可以再去一次,一定要在这里多坐一会儿。
一路沿着库里走走停停,偶尔透过围栏和窗户看向大方丈的内部,陈设有一些画作,看不出名堂,更多的是空旷的房间。经过长长的回廊,在树影婆娑中就来到了百花苑,四时花草最适合迷住赏花人的眼,第一次见到秀气的紫式部,像缩小版的葡萄,但是颜色又少了莹润多了清新可爱。还有一种叫做“檍”的植物,下面说明写着日本桃叶珊瑚,本来是被名字吸引,查了一下才发现,是一种坚韧的植物,可做弓弩。
继续向前走,曲曲折折的小路和绿树成荫遮蔽了方向,完全放空自己随心散步,响响看到了一个许愿池,台子上供奉著观音像,潺潺流水不绝,她拿起净手的木勺,开心的玩起了水。
绿意盎然几乎是岚山的基调,随手拍下的一条小路,应该是很久无人问津,阳光透过树叶照在苔藓上,温和的、温柔的、温暖的抚慰著游人的心,人在其中,绿意自生凉,就连奔跑也多了灵动。
即将离开天龙寺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也让我体会到日本人的细致和规则感。本来跑得正开心的响响居然在门口的枯山水庭院摔了好大一跤,膝盖全部蹭破了,红彤彤的一大片,哭的抽抽噎噎无比委屈,工作人员看到赶紧过来询问,不但把我们领到一旁休息,冲洗伤口,还迅速拿出了医疗箱。我还是惊叹于设施的齐备和反应的迅速,尽管碘伏有点疼,但是处理过伤口才不耽误一天疯跑,到后来玩的过分开心的响响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件事,始终像风一样追也追不上。
出了天龙寺,狭窄的道路人潮多了起来,在炎炎的日头下,都是觅食的人群,街道两边罕见的并没有太多饭店,反而有不少卖洋果子和冰品的招牌,如果在国内,怕早就被各类摊贩挤了个满满当当。看了看路牌,决定直接朝竹林小径走,正好去我偶然发现的常寂光寺,也算是象征性的爬一下岚山。
步行没多久,嵯峨野久负盛名(主要是拍照打卡)的竹林小径就呈现在眼前,怎么说呢,有点名不副实的失望,小径很短,大约不过100米,游客络绎不绝遮挡住了全貌,唯一值得夸奖的是一片竹子丛,弯弯折折,隔绝了只愿意在主路打卡却不愿意多走几步的人,稍显安慰。
响响倒是非常开心,把这当成了迷宫,是不是举起自拍杆给自己拍一张得意的鬼脸,又或者拉一拉竹子,捡起几片竹叶,嘻嘻哈哈的抛向空中,然后旋转跳跃,无比得意。
走到竹林的尽头处转弯,就看到藏在茂密树丛中的野宫神社了。很多身穿校服的中学生来这里游玩,互相摆出各种各样的姿态,眼睛里全是满满的青春。
在这座神社里供奉著财运、求子、学业等不同的大神,不少人在门口买了形态各异的绘马,默默祈愿。响响对摆在神龛前的一排憨态可掬的小狐狸起了兴趣,白瓷的材质,都带着狡黠的表情。一个爱情的拜殿外面还留存著皇太子殿下参拜的记录。
我没有想要特别祈求的,就四处走走看看,停在一处绘马墙前面,有个老外正在拍照记录,对上面的日文和中文很是不解,看我驻足久聊了起来,仔细给他讲解了绘马的用途,不同神龛祈求的内容,以及绘马上留下的心愿,开玩笑说如果想要恋爱顺利可以到后侧拜拜呢,他听得很认真,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很是可爱。响响看我聊的愉快,粘粘糊糊的也蹭到了我身边,看我聊完天得意的跑过去给姥姥说,妈妈好厉害,跟外国人说话呢。哈哈,突然有了骄傲的本钱,赢得了孩子的敬仰啊。
离开野宫神社,继续走就开始上山了,当然,岚山不算高,尤其是常寂光寺在山腰的位置,缓步前行,响响却等不了,来来回回在小路上奔跑,直接跑出了大光明的发型还洋洋自得,结果,让她停下的不是我们,而是文字,满腿包痒得上下蹦哒。
继续向前走,会经过京都JR线的轨道,响响怎么都看不过瘾,挤在人群里兴奋的大叫着,甚至要求在铁道口留一张纪念照,可见是真的喜欢。
过了铁轨,道路的坡度开始缓慢增加,还好岚山不算高,变爬坡边欣赏路边一个个独立的小院子也别有乐趣。真是羡慕能在这样的山间拥有一座自己房子,有一方自己的院子,种上绿草,摆几张桌椅,午后一杯清茶,再不能更惬意了。好多院子门口都装饰有可爱的小动物,响响趴在花坛边上数着个数,以前读过的《嘭嘭山》《邮递员》都突然具象起来。
因为时间还来得及,天气炎热也都没有什么胃口,就商量好看过常寂光寺再吃中饭。岚山确实不算大,经过食肆,一块草坪突然出现在眼前,远处的小房子让画面层次变得丰富好看,一家三口别错过,一起走在幸福生活的大道上诶。
经过这片草坪,就进入了绿树成荫的道路,热气散去,空气里多了清新,然后,在青枫摇曳中,我念著的常寂光寺到了。
到这里的游客并不多,大概是因为这里还不算是一个拍照的网红地,也许是这里名气不够大,又或者久负盛名的红枫时节还没有来,甚至不配拥有一个百度百科。山门十分古朴,浅浅的隔开了斯内德景色和外面的世界。木质的牌匾大约是修缮过,“常寂光”是佛门四大乐土之一,这里因此得名也可见希冀之高。与斑驳的门柱不甚相同,左侧挂著一个“洛阳十二支妙见”的牌子,我猜测或许与龙门石窟源出一门。夏日的绿树下,总门透出了点别有洞天的意味。
走进寺门,一条细石子铺就的参道蜿蜒向前,两侧茂密的枫树交错生长,午后的光线若隐若现的投射出细小的光斑,也遮蔽了外界的嘈杂,身处其中就像羽毛轻柔的抚摸了一下你的心,岚山的熙熙攘攘都与她无关。
走到石阶下左右张望,两侧各有一条小路向高处延伸,一溜整齐的常夜灯点亮了夜晚的路。枫树将红未红,透著点黄色的光芒,昭示著夏天即将过去,美好的秋日就要到来。另一侧大约是通向禅房,长久失修的木牌已经看不出原本的字迹,这座历经430余年的赏枫胜地在夏季就这么清冷寂静。
拾阶而上,厚重的青苔已经布满任王门的茅葺屋顶,向上的山势和居中而立的任王门遮住了视线,反而多了些期待。穿门而过,青砖排上云霄,两侧的枫树依山势抬高,树下布满了青苔,偶有枫叶落下,飘忽忽的落在发梢。给响响换上了汉服,在日本的寺庙里,中式服装从来不会出错。她缓步跨过仁王门,就像是从画中走出的一个小姑娘,带着点未谙世事的天真和初入尘世的羞怯。
来到楼梯最上方,就是常寂光寺的本堂,也就是正殿,棕色大门并未对外开放,四周庭院却可以尽情享受。正殿的屋顶是两层,我不确定算不算也是重簷,倒是没有看到太多的斗拱结构,都是灰色的瓦当和鬼瓦,只有参拜的本堂严谨遵循着古典建筑的造型,木质结构在满院绿意的掩映下,居然也有了点出尘的味道。
从左侧绕过本堂,后方是一弯溪水,从山上流下,大约是安全起见但又不愿意破坏庭院的美感,只用一排竹竿隔绝,区区50公分的高度,你说不是装装门面我自己都不信。本堂的左侧有一排竹篱笆,把本堂与钟楼隔绝开,两座建筑之间还有一条上山的小路,本以为只是爬爬山,后来才知道,走到山顶可以俯瞰京都八千寺庙,将京都景色和东山起伏的线条尽收眼底。
坐在本堂的木质地板上,山间的风带着一点点溼气时不时的拂过,周围只有流水潺潺的声音,岁月正静好著,想要编出点词儿感叹生命可贵,结果响响直接唱起歌扭起舞来了,嗯,好看谈不上,破坏气氛第一名……
原路绕回本堂正面,从右侧继续上山,不用多久就会看到著名的多宝塔,塔座不大,高高的塔尖穿过树丛直至云间,再向上走,浓密的树荫遮挡了我们的视线,山上满布青苔,隐没在灌木丛中的道路尽头,有一块木牌,写着:“江户时代初期(1620年建立)”,以及全域禁止明火的标志,看看时间,我们开始下山开始返程。
折回了仁王门,我忍不住沿着石阶走上去,想看看路的尽头有什么,一口大钟静静的高悬在山边,抬头仰望,很期待有位方丈会在这时从容地敲响,让清越的钟声惊起满树的鸟儿,然后,带一片羽毛让我回家。
回头望去,响响正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笑嘻嘻的和姥姥一起看着我,眼角眉梢,都是喜悦。
离开了常寂光寺,沿着上山的路往回走,在路口的转弯处,一颗纠结的大树旁边立著一面小小的镜子,提示过往行人注意车辆,赶紧来张全家福。
向前不远,就是一个社群游乐场(猜测),无人管理的沙土地安装了滑梯、秋千、旋转木马和跷跷板,大概是住在岚山的孩子们休闲放松的场所,对面有一间铺子,卖一些烧烤、水果和汽水,和上山时候不同,了了的五张桌子居然空了三个,我们选了沿街的圆桌,响响就着急着要去玩滑梯和荡秋千。我坐在游乐场边的长凳上,旁边是一位年轻的父亲,正在哄著女儿玩,反复引导著孩子说话。一不小心,牛奶洒在了身上,孩子妈妈还没回来,我掏出溼巾递给他,聊起来才知道,这是一对来自台北的夫妇,身边这个咿呀学语的可爱小姑娘只有2岁28天,推车出行方便是方便,但是孩子不好哄。他看着响响活蹦乱跳滑滑梯的样子,用很不地道的普通话说“年纪大一点就是靠谱”。
看看时间,刚好可以慢慢走回去乘坐嵯峨野小火车,只是渡月桥肯定是去不成了,留个念想,下次秋天再来。
跟着google地图一路走,一不留神居然拐岔了道儿,居然从一段小火车的铁轨上经过,我搔首弄姿想要拍一张日系风格满满的背影,奈何摄影师魏先生大概一直欣赏的是我的内在,每一张都又呆又丑……
过了铁轨,是一片蔚蓝的区域,停放了很多的自行车,看样子应该是可以租用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岚山骑行,时间更自由一些。管理自行车的一群大叔很热情,正在热火朝天的聊天,看到我们经过,顺手就递给了我一把和风扇子,白色的塑料材质,印着岚山的宣传图片,响响看到十分眼馋,我鼓励她自己去尝试一下,结果一下子拿回来了十把,我甚至怀疑大叔们是想发完了赶紧下班……沿着一溜围墙边,再向前走就看到了“嵯峨野观光铁道株式会社”的牌子,大约是一个办公区域,原来我们不小心从人家的后门经过了,长长的甬道里只有我们五个人,太阳斜斜的照过来,响响说:“扇子真凉快。”走出甬道,视野终于变得开阔,一辆小火车头就展示在车站前,车站的外墙上还绘制了不少好看的火车图案,刚好在等车的时候稍作休憩。
在车站内没有停留太久,就响起了月台候车的提示,顺着人流进去,站台已经很多人了,有乘务人员在维持秩序,既不允许超越警示线,同时也必须排成一队在对应的车厢候车。我走到站台的末尾,和其他人一起翘首以待小火车的到来,一对情侣从铁轨经过,然后几声汽笛,红色的小火车就驶进了站台。
位置选的不错,正好是可以俯瞰保津川峡谷的一侧,偶遇一艘漂流船正在激流湍浪中颠簸,船上的乘客向我们热情的挥手,我们也激动的为他们欢呼,山树挡住了西沉的日头,更显得水色青碧,白浪细腻。响响发现了一只搭顺风车的虫子,大概也是爬山累了,跟着下山的火车蹭一段。
岚山一日到此结束,下了小火车就回到了龟冈市的地界儿。车站外是一大片空旷的田野,无人耕种,各式杂草蓬勃自由的生长,一丛丛的彼岸花在夕阳下摇曳生姿,响响抱着她的小兔子,唱起了歌。
当然,不能忘记的是,这一天还要换到大阪去住宿,返程的JR我们没有位置,但是因为是在车头,我知道了车长叫“大林”,JR列车也是需要手动操作的,以及,夕阳的车厢特别好看。
下午5点多,终于坐上了开往大阪的列车,响响已经疲惫的坐在了箱子上,没预料到的是,位于地铁口的酒店是需要爬楼梯的,可是辛苦了魏老师和老黄。
京都之行,告一段落,从京都到大阪,古典到现代,典雅到流行,当我们走出车站,看到灯火辉煌和车水马龙的车站,穿行在熙熙攘攘和吵吵闹闹的商场内部换乘时,一个恍惚,还以为回到了郑州。大概城市都是一样的喧嚣,但安静古朴却不会相同吧。
|大阪|在环球影城撒欢儿
来到大阪,最不能错过的一个地方当然是环球影城。因为在新加坡惊艳了一次,所以对大阪的环球影城也充满了期待。
先从入园说起,一早8点就出了门,大阪跟京都不同,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是发达的地铁。从我们住宿的酒店直接可以进入地铁站,南森町坐一站到东梅田站,换乘大阪环状线再坐5站可以到达位于此花区的环球影城,全程大约27分钟。在换乘大阪环状线时,周围几乎已经全都是前往环球影城的游客,很多妹子打扮成电影角色,一看就是打算沉浸式的体验了。
大阪环球影城是2001年开幕,比新加坡早了近十年,尽管有哈利波特和小黄人的卖点,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但装置和园区环境还是稍显陈旧。园区分为纽约区、好莱坞区、旧金山区、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水世界、亲善村、环球奇境、侏罗纪公园、小黄人乐园等一共9个区域,其中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区域重现了电影中的场景,“哈利波特禁忌之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园区最佳,环球奇境的各种色彩缤纷的游乐专案绝对是孩子们的最爱,小黄人乐园是个略显刺激但是又老少皆宜的快乐天堂。其他的诸如未来水世界、芝麻街主题都已经在新加坡体验过了,反而觉得特色不够突出,而且园区规模相对偏小了点,总觉得专案不多到处都是商店。
提前一晚已经在【排队攻略】查好了当天游客预估情况,因为是工作日,比预期好一些,显示人流绿色,预计人数在19999以下,算是相当不错了。
进了园区大门还是被第一波冲进去排队太空幻想列车和好莱坞美梦的人吓到了,刚刚开门就已经人潮汹涌了,还好我们有老有小都对过于刺激的专案不感兴趣,决定先带着孩子去环球奇境放松一下。
入口走进去不远,右手就是环球奇境,最外面是史努比的卡通造型,响响激动地冲过去开始要求合照,还念念不忘她期待的小黄人。这个区域玩的专案是最多的,飞天史努比、Hello Kitty梦幻蛋糕杯、艾蒙的Go-Go滑板、莫比的气球之旅、大鸟的大帐篷马戏团以及莫比的幸运舞会,光是飞天史努比响响就玩了两遍,那个把我转运的蛋糕杯她也玩的不亦乐乎。玩过莫比的气球之旅,正在兴头上,魏老师没有经验的承诺她再玩一次,本想继续坐在游戏设施上,却忘了要重新排队的规则,被工作人员直接赶了出去,巨大希望的落空直接戳中泪腺,嚎啕的响响突然开启生气模式,什么都不玩。没办法,哄她去玩GO-Go滑板,结果哭的头晕加上晃得头晕,反而出现了反效果,响响抽噎著说“全身都是想吐的感觉”……没办法,只好从环球奇境转移,哄着她先去看看小黄人开心一下。
终于走到了小黄人区,刚巧赶上了《里约大冒险》和《多话驴》的表演,可把响响乐坏了,看的认真专注,看来大银幕可以安排起来了。小黄人区域的游乐设施非常适合炎热的中午,水枪小车之类的玩上三五遍都不会烦,响响高兴地不断大叫出来,姥爷拍了很多有趣的瞬间呢。
在经过好莱坞的路上,园区的表演层出不穷,有热闹的唱跳舞者在园区的中心舞台表演歌舞,有穿着纽约街头风格的乐队热情的与观众互动,还有紫色的小黄人萌萌哒,虽然游客不断汇集,但是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就出来了,更是吸引的小孩们席地而坐,看的聚精会神。
小黄人区最推荐的专案是小黄人闹车游,去之前大约知道应该是个3D专案,没想到居然是4D的,主题其实是小姑娘寻找礼物的奇妙旅程,就像是房间内的极限旅行。运气很好,几乎没有怎么排队就坐上了车,可惜等候区太黑了,以致于等待过程响响就开始从兴奋变得担忧和害怕,好不容易坐上了设施,剧情刚刚铺垫好就开始了晃动。随着礼物在房间里穿梭,我们戴着眼镜也身临其境的跳跃、辗转、腾挪,这一下,不但晃晕了响响姥姥,响响也开始大哭起来,不停地要求出去,我和魏老师一边一个,只好告诉她闭上眼睛,很快结束,同时我俩还在体验这个有趣的过程,玩完出来,响响几乎抱怨连连,气鼓鼓的不愿意再到其他区域玩,只有老黄还算满意的说,这个设计还比较有趣……
考虑到响响情绪不高,于是决定先去吃午饭,回转到好莱坞区域,转来转去,只有一个快餐店人数适中,口味也勉强可以接受,旁边的日料馆估计老小都吃不惯,于是买好了汉堡饮料牛排薯条,调整休息一下。
饭后,响响就不愿意再到别处了,坚持要回环球奇境,刚好有姥姥姥爷陪伴,我和魏先生交代好手机联络,又护送回到环球奇境就双双体验其他专案去了。当然,在环球奇境与芝麻街互动,跟着领舞小姐姐跳舞就是后话,响响玩的很尽兴。
我俩先拐到了大白鲨,当天排队最久的专案,20分钟,本来以为可能会有刺激惊险的过程,可是,只在船上坐着,看工作人员打枪,偶尔会有鲨鱼撞击船身,实在一般。
匆匆赶去哈利波特区,环球影城的重头戏自然是“哈利波特禁忌之旅”,这个区域全部都是魔法王国的复刻版,城堡、商店……哈迷一定不要错过。专案排队不长,尤其是经过一个存包的环节,反而觉得过程十分顺畅,体验嘛,强推强推,跟当年在新加坡玩变形金刚一样的惊喜!
玩过出来,发现这里原来是有魔法互动的,买好魔杖,在指定位置划出魔法符号就可以开启大门、启动火车、让水飞出水桶、让扫把动起来……赶紧回去领响响,花了400大洋带她体验,没想到还挺成功,赶在了闭园前也让她欢脱一把。
返回环球奇境的路上,偶然看到当晚居然有《海贼王》的现场演出,看得出来魏老师有点心动犹豫,劝他难得来一次,不要留遗憾,买了单人票(3980日元)让他独自体验夜晚的环球影城。
随着夜幕降临,响响体力也即将耗尽,告别依依不舍的魏老师,我们开始返回酒店,下了地铁,响响已经走不动了,和老黄轮流抱着走到酒店附近吃晚饭,还是一样的盖饭,没想到自助米饭机太有趣了,忍不住多吃了半碗。
晚上,魏老师看完演出回来,据说园区在搞万圣节活动,到处都是妖魔鬼怪,实在惊悚,幸亏我们没有继续停留,不然,响响一定会做噩梦。
|宇治|那一抹茶的风味
连续四天都依靠步行和公共交通,看得出来都有了些疲惫,临时调整一下行程,把原本继续暴走的奈良和宇治调整成了包车一日游,少了不同景点间的舟车劳顿,也缓一缓节奏。
照例是从万能的某宝预定,找的是江苏国旅,四大一小不分年龄总计2120元人民币,人均425元,仅包含车费和简单的导游介绍,门票和餐食都是自理,也可见日本的车辆租用并不便宜。
大约8点,约好的司机已经停在酒店门口,上了车发现已经坐了三个人,都是通过不同渠道预约的包车,简单打了个招呼,出发前往宇治。
在安排这次一日游之前,原本的计划中并没有把宇治列入其中,只是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从到达京都的第一天,各种计划外的情况层出不穷。从距离来看,宇治距离京都更近,和奈良一样属于京都府的管辖区域,是连线京都与奈良的通路,是《源氏物语》的主要舞台,在这里,久负盛名的就是抹茶和平等院了。
大阪出发,在市区内弯弯绕绕,很快,两侧就开始出现大片的农田,9月的稻田正盛放著勃勃的生机,远处没有高楼大厦,可以看到远处群山起伏的曲线。继续向前,云层变厚了些,在岔路口看到了前往宇治方向的指示牌,转了几个弯,一条河出现在眼前,宇治川就到了。
过了桥,司机在一个停车站停了下来,随车导游是个华人,但是普通话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简要介绍了一下宇治的情况后,带领大家到当地的抹茶世家参观。沿着平等院表参道向前,两侧茶铺林立,都是各色的抹茶制品,从茶点冷饮到拉面蒸饺,抹茶绿成了宇治川的主色调。
抹茶原本是起源于隋唐的一种饮茶方式,只不过我们那时把它叫做末茶。在宋朝抹茶是一种非常高阶有逼格的喝茶方式,受到了皇室成员和文人雅士的推崇。不过抹茶的制作实在很复杂,后来就慢慢退出了中国饮茶的主流,反而在日本流传了起来。
三星元上林三入本店就在这条表参道上,门头不大,右侧有一个柜台展示着抹茶制品,左侧的黑色木牌印着代表性的红色三星纹,门头挂著一条米黄色的布帘,布帘中间用黑色写着“将军家御用”,两侧各有两个“上林”,昭显出历代幕府将军的认可,从德川将军的御用御茶师开始,再到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伊达政宗,这座老字号已经经营超过五百年,目前是第十六代传人,一位精神满满的大叔,据说大叔的儿子也在学习中,很快就会承继衣钵了。
推门进去,店内没有客人,淡淡的黄色灯光下,整齐的摆放著几排茶桌,桌子上是抹茶用的刷子、茶罐等,房间尽头是竹质的屏风装饰,只在角落挂了一个小小的萤幕展示抹茶的技艺。右侧摆放了两幅字,尽头楼梯上去是【宇治茶资料室】,里面陈列了大量抹茶的工具、茶商的用具,大量的文物免费对外开放,可以感到这个抹茶世家并不只是想要做好抹茶技艺的传承,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宇治茶的历史。
陈列室的光线比一楼明亮不少,中间是一组3米左右的亚克力展示架,里面惟妙惟肖的展示了上林家的祖先是如何一步一步揹负着抹茶从宇治走到江户的过程。
展厅的一个小角落里,昏暗灯光中,挂著一张不起眼的画,发黄的纸张边缘已经微微翘起,甚至留有似乎从其他纸张上撕下的痕迹,小心翼翼的固定在镜框中,避开了所有强烈直射的灯光,凑近一看,竟然是三星园上林三入本店的抹茶代表日本参加1876年世界博览会的证书,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如果不是有人介绍,又怎么能想到这么小的门头里还藏着这么有历史的记录。
导游询问是否有人想要体验抹茶的过程,我有点心痒痒,而且带着响响还是希望她能有机会多看一些,也就报了名。我们在一楼的茶室坐下,因为我的体验,父母亲属都可以在旁参观,响响凑到我的身边,充满好奇。店里的小哥小心翼翼的搬出了石磨、茶盏、茶筅和茶杓,就可以开始尝试了。只见小哥先把绿茶茶叶倒在小石磨上,然后就是手摇石墨将茶叶慢慢碾碎,尽管茶叶并不多,但是真正推动石磨才发现,想要把青绿的茶叶变成细腻的茶末还是很需要一番力气,石磨很紧,眼看着茶叶消失在磨口,却迟迟不见茶末溢位,把响响着急的直换位置,终于,有了点绿色从石磨缝中出现,落了下来。小哥小心的用茶杓盛出,轻轻的倒进茶盏中,然后取来一壶热水,点入茶盏,示意我拿起茶筅沿着一个方向搅动,直到绿茶的粉末逐渐融入水中,茶盏中充满了细密的泡沫。小哥说这样就可以了,有姑娘端来一份抹茶点心,还有一张抹茶体验的证书,全部体验结束。
端起茶盏,细细的啜饮,带一点点微微的苦,也不知道是我不会品还是茶叶品质差强人意,总之,没喝出茶香,还是更喜欢茶叶泡出来的味道。尝一口抹茶点心,刚才茶中的苦味平衡了点心的甜腻,调和的恰到好处,这大概才是抹茶的精髓,如同生活一般有苦有甜的滋味。
走出这个三星园上林店,十六代传人很热情的和我们合影,感觉大叔的精神,还能再做抹茶20年。
走出上林的抹茶店,继续向前,两侧种植了枫树,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一不留神就走到了平等院的门前。
平等院是日本早期木构建筑,坐落在宇治川边,河水围绕,据说是古代日本人对西方极乐世界的极
乐世界的极致具体实现。平等院中最著名的就是几经战火却储存下来的凤凰堂,尤其是中堂瓦簷上的两尊闪闪发光的青铜凤凰,彰显了平安时代的艺术水平,甚至荣登日本最大面值的纸币——10000元纸币的背面。
缓缓走进平等院,绿树遍植、游客寥寥,远远的看得到凤凰堂掩在绿树中间,只露出簷顶和金凤吸引著游人靠近。沿着小路走去,经过一个石柱,上书“平等院”,两侧的空地绿荫覆蓋,周围是竹子栏杆阻隔,顶部也有竹制的棚架,上面布满了正蓬勃生长的绿植。细细的管道不停的向外喷射出水雾,给炎热的夏日带来了清凉。
向前不远,就可以看到凤凰堂的东侧浮桥,凤凰堂就坐落在平等院中央的阿字池之上,底部的基座铺满了灰色的砂石,只有两侧的浮桥可以通过,这里并不对外开放参观。从对岸望去,中堂昂首,两侧翼楼向外舒展,平静的池中倒映清晰,中堂顶部的金凤昂首翱翔,和京都哪些古朴的木质佛堂相比,装饰精美、色彩辉煌,代表着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确实精彩。细细观之,虽然是日本传统木制结构的外观,但是形制保留敦煌壁画中唐佛寺的韵味,到处都带着唐朝风情和中式建筑的特点:重簷歇山顶、飞簷斗拱、红墙灰瓦,到处都是承袭而来的文化痕迹。据说,这座观音堂是日本国宝级的建筑,制式和结构也影响了江户时代之后佛寺的建筑和设计,对日本民族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沿着阿字池来到凤凰堂的西侧,枫树正好,不少人在此休息调整,阿字池边有一棵杜鹃树,杜鹃花刚刚过了盛放的花期,零落的花瓣掉在池中,荡荡悠悠,随水飘荡,隐没在中堂下的点点涟漪中。
响响一路翻看着地图,琢磨著自己的位置,理所当然的带着我们绕了个圈,再次来到凤凰堂西侧,树下䙓放了长椅和几个竹排,响响又开始对竹子编制的木排很感兴趣,跳上跳下不亦乐乎。
沿着西边的台阶一路走上去,经过一座很小的亭子,就可以看到凤翔堂,千万不要就此止步,凤凰堂内静美的佛像、壁画、雕刻在这里都有展示,尤其是精美的阿弥陀如来像,脸颊丰润、神情安详,远离尘世的喧嚣。展厅内不允许拍照,但是从壁画、雕塑的样貌也能窥得一丝中唐气派。展品中印象最深的是云中供养菩萨,根据图样展示,52尊云中供养菩萨是在如来坐像的周遭墙壁上装饰。在凤翔堂中只展示了其中一部分,凑近来看,这些菩萨造像都是石头打造(也许是青铜磨损已经看不出来了),怀抱各种乐器脚踩祥云,彷佛是一曲古乐欢迎来到净土世界的人们。菩萨的形态都在平和中略带喜悦,身姿飘逸轻盈,我回想起莫高窟内的壁画,似乎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只是莫高窟中的壁画兼具大唐盛世的磅礴气势与艺术细腻入微的笔法,而凤凰堂的这些菩萨相对精美小巧,少了点泱泱气度。
出了凤翔堂,平等院的参观就差不多告一段落,从另外一个出口走出来,沿着公路一直前行,就可以走到宇治川边。宇治川上有很多石拱桥,紧实的石块拼出漂亮的纹路,两侧的栏杆都是鲜艳的红色,一秒想到千与千寻中无脸男目送千寻的场景,后悔没有带道具好好的拍一下。从桥上望下去,西向的河道比较窄,两侧低矮的日式民房松散错落,一间酒肆的屋簷下挂了一排彩色的日式灯笼,河岸里停了两排小船,是宇治川鹈饲盛行后演变而来的观览船只。
走过石桥,才发现刚才的河道大约是支流,宇治川的河道很宽,但水流并不湍急,大概不是丰水期,有些位置看得到裸露出来的河床。边走边看,这里甚至不能算是居民区,人迹罕至一片荒芜的模样,道路边几乎看不到商店的影子,也没有大批的旅行团吵吵嚷嚷的声音,都是三三两两的自由行沿着宇治川的河岸在漫步。路边的一棵大树似乎有了不少年头,歪歪斜斜,地面摆着几个水桶,路面不是平整的柏油,全是碎石子铺就的,踩在上面还有些硌脚。小心翼翼走到岸边,响响已经低头收集了满满的小石头,正为了填满宇治川的河水而努力。远处看得到一座红色的桥,河水从上游倾泻下来,漾起白色的泡沫。
刚刚坐下,魏老师突然开始翻找东西,一脸的焦急,赶紧问了一下,居然是手机不见了。我还记得在凤凰堂前面的座位上,他一直在接听工作电话,怎么突然就不见了呢。他匆匆忙忙沿着来时的路寻找,还好人不多,也没有走出平等院太远,突然想到他英语并不流利,如果没办法说明情况就没办法走回平等院里面找,正打算赶去做个翻译帮忙找手机,就看到魏老师已经一脸轻松的回来了。原来,他刚走到平等院的出口,正在想办法表达情况,就有陌生的游客拿着他的手机交给了出口处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感慨运气确实不错。
秋天真的快来了,随着我们出发的时间越久,看到的黄叶也越来越多,鲜红的桥栏和远处的绿树,嗯,真好看。
沿着宇治川一路走,有很多小路通向不同的神社和寺庙,有些规模较小的寺庙门可罗雀,就连宇治上神社的游客也稀稀落落,比起伏见稻荷大社和清水寺的熙熙攘攘真有些不习惯。宇治的神社似乎最具代表的御守造型是兔子,后腿腾空,身材矫健,像是要一跃入水,净手池旁也有“神兔献纳”的字样,十分可爱。回想走过的这些神社,私心猜测应该不同神社护佑的不同,有姻缘、有工作、有健康,但是各种动物造型确实别致可爱,有机会也想保留一个呢。
宇治川边的安静十分惬意,河岸也没有太多的围挡,大概是鲜有人会想到下河摸鱼发生危险吧,走在河岸边的石头小径,清爽的和风吹散多日的疲惫。
树影晃动,河面有鸬鹚和白色的水鸟飞过,落在浅滩上张开翅膀,安静小城慢慢来到中午。
再次回到平等院表参道,人流并没有因为到了用餐时间而增加,参道起点的石柱淹没在广告和店铺的角落,不仔细看就会错过,我们边走边看,响响虽然喜欢冰淇淋,但对抹茶的味道确实敬而远之,买了几只煎饺和面包权作午餐,准备向奈良出发了。
|奈良|林深时见鹿
如果说,岚山是自然的无限包容,那么,奈良就是一场美好的白日美梦。
奈良,作为日本文明发祥地与历史文化古都,这里拥有唐招提寺、东大寺、春日大社等众多历史遗蹟和国宝,甚至一度被誉为“小唐朝”,可是,现在她最著名却是奈良公园内成群的小鹿,很多人前往奈良不是为了看东大寺的宏伟、春日大社的热闹、唐招提寺的盛唐风情,甚至不会爬上若草山俯瞰奈良,只是为了与小鹿来一次亲密接触。奈良公园占地面积庞大,散养的鹿经过代代繁殖已经超过1000只,他们在草地和森林中自由往来,个别有性格的雄鹿还会气势汹汹的围在身边挡住道路,让游客不知所措。
时至中午,我们到达了奈良公园。停车场距离公园还有一段距离,沿着这段上坡路走去,左手边几座小小的棕色房子,算是管理人员使用的,经过高大的青枫,左侧赫然出现一片澄净的湖水,白色的水鸟平展双翼从湖面掠过,溅起一圈涟漪,湖周围只有低矮的木质栅栏,我想起以前看过电影里欧洲的高山草甸,心突然就飞向了瑞士……
导游带着我们继续向前,绕过一片草坪,就站在了东大寺的一侧,他给我们介绍了奈良公园的基本情况,建议我们投喂小鹿可以走到公园深处,那里生活的幼鹿更多,更温顺一些,能晃悠到公园外围的都是些“滑头”,胆子大脾气坏不太好惹,一旦看到了鹿仙贝很可能就冲过来抢,要多多注意安全。响响第一次看到成群的小鹿在身边散步,兴奋的手舞足蹈,导游摘了几根小草递给她,说也可以尝试逗引一下,没想到这些小家伙都很精明,没有一个上当的,不但不靠近,反而越追越远了,只留下嘟嘴伤心的响响原地跳脚。
导游建议我们先向公园深处走,喂喂小鹿,爬一爬若草山,然后返程正好可以仔细游览一下东大寺,他会在停车场等我们,时间我们可以自行安排。
顺着人流,我们走进了奈良公园,东大寺的门前,游人多,鹿也不少,遇到了鹿妈妈拖儿带女的凑上来,眯着眼睛把头凑了过来,年轻的小鹿还不懂妈妈的意图,只是模仿著对我们点头;也有不在意投喂的小鹿就跪卧在道路一侧,任由胆小的游客接近也处变不惊。
没走多远,就看到了贩售鹿仙贝的摊位,150日元一包,买了两包,藏在魏先生的腰包里,防止被小鹿一哄而上抢精光。继续前行,左手是一方池塘,右手的“东大寺劝学院”门庭冷落,和大华严寺的熙熙攘攘不可同日而语,大部分的游客都目的明确的朝着奈良公园深处走去,没有人停下来留意这里还藏着一座美好的庭院,如果不是被小鹿拦住了去路,如果不是被一枝垂下的青枫吸引,大概,我也要错过了。
大华严寺前人头攒动,从冷清的宇治赶来的我,有点不习惯这样的热闹。此处的大华严寺其实是东大寺的南门,东大寺也称大华严寺,这座宽约50米、高约25米南大门是镰仓时期重修的,也是真正的世界文化遗产。
看惯了修缮维护完好的三十三间堂、清水寺,这样破旧的木造门楼才真正敲响了时间的钟声,时间冲刷下,原本的桐油早已剥落,露出斑驳的底色,在浅淡的红里,夹着木材特有的、在风吹雨打后略带干枯的灰黄色,与北面遥望的鲜艳饱满的东大寺环廊迥然相异。
走近这座门楼,一共由20根一抱粗细的柱子支撑,重簷庑殿顶,但是与明清时期的故宫不同,两侧殿顶之间增加了很多横梁支撑,回想三大殿的样子,这里应该曾经有过装饰或者雕刻,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了。如果没有装饰,那么,这样宽的横梁间距到底又有什么样的目的呢?多重的榫卯结构总不会只是为了支撑起这个门楼的规模而设吧,还需要继续考证。
因为对奈良公园并不熟悉,所以选择跟着人流继续前行,当时看到和我们逆向而来的人群,还诧异是否要原路返回,担心爬山体力不支走不回来,事实证明,地球是个圈,奈良公园也是个圈,穿南大门、看春日神社、爬若草山、看二月堂、过钟楼,最后一站到达东大寺,一路上,什么都没有错过呢。
穿过南大门,一条不长路,两侧有很多石头堆砌的台子,种满了松树,远处的空地上、道路两旁的鹿群多了起来,相比在东大寺前温顺的母鹿,这里集中了很多公鹿,尽管有些鹿角有明显处理过的痕迹,但是性格明显勇猛不少,警惕性也更高,一边成群在游客身边转悠,抓住机会就啃食鹿仙贝,一边保持距离、拒绝游客的抚摸,有些甚至还会因为争抢用鹿角和头顶撞人,魏先生就不幸中招,被一头公鹿狠狠的撞了一下屁股。
走过这条石板路,穿过一个小街口,风格突变,两侧的树木变得紧密,高耸入云的松树枝桠相接,亲亲密密的挤在一起,阳光只能从树叶的缝隙中漏出来。原本用石头堆砌出的土墙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木头围栏,不足膝盖的高度,木头带着点雨水滋润过的潮气,微微发黑,有些位置已经覆蓋了浅浅的一层青苔。围栏内部不是草地,而是更适宜松树的土质,那些今年出生的鹿宝宝们就藏在远远的树丛中,带着警惕、好奇望着我们。
掰开鹿仙贝,躲开拥挤的人群和莽撞的雄鹿,带着响响小心的向一只小鹿靠近,响响伸出手,她也有点紧张的微微颤抖,远处的小鹿站在2米开外望着她,有点馋又有点怕,小声提醒响响不要大幅度晃动手臂,会惊吓到小鹿,眼看着它一步两步慢慢靠近,停在大约半米的位置,用尽力气伸长脖子叼走了鹿仙贝就快速后退,响响很开心,觉得自己被认可了,又翻出一块鹿仙贝,这一次,她明显多了耐心,伸出手小声呼唤著小鹿,似乎小鹿也看懂了她懵懂善良的眼神,这一次,它没有什么犹豫,轻轻用嘴接住了响响手里的鹿仙贝,人类幼崽与动物幼崽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和谐友爱。
继续向前,整个过程就是,喂鹿、喂鹿、被鹿包围着喂鹿、抱起来喂鹿、跟小鹿鞠躬后喂鹿……各种花式喂鹿,有在树林中远远看着我们的小鹿,有在表参道上悠闲散步的小鹿,有在春日社长夜灯后探出头的小鹿……
继续沿着表参道向前,很快就看到春日大社。春日大社始建于768年,最初是为当时的掌权者藤原家族的守护神而建造。作为全日本春日社的主社,春日大社与伊势神宫、石清水八幡宫一起被称为日本的三大神社。而春日山作为春日大社的神山,千年以来都被禁止砍伐,鹿座位当初藤原家的氏神,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照顾和繁衍,才逐渐形成如今绿意盎然与小鹿自由生活的景象。
和我期待的不太一样,这里到处都挤满了游客,春日大社虽然背靠春日山,但是占地并不算大,本殿由四个社殿组成,朱红色的回廊与这里最负盛名的藤树相映成辉。在本殿一侧,吊著两排灯笼,金色和青铜的材质,据说与社内的3000座石灯笼都是春日大社的特点。但是,与之前去的伏见稻荷大社相比,这里的回廊十分狭窄,本殿前的参拜位置也很拥挤,廊下还摆放了绘马出售,一个转身孩子可能就会不见,一定要小心。
从春日大社的另一侧向山下走,游人明显少了,山路平缓,山麓两侧都是绿色的植物,据说春日山现存超过300种不同植被,这也是能够收录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因素。走在下山的一侧,奈良鹿的身影渐渐少了,大概是游客的鹿仙贝几乎消耗殆尽,没有了美味的吸引,山林对它们只是栖身之地,并没有太多的依恋。路上偶遇一只雄鹿,从远处望过去,这只雄鹿在松树林的深处,一对鹿角修长完整,延展出美好的曲线,鹿身线条紧实,毛色棕黑顺滑,它低着头,正在啃食朽木上的青苔,阳光打在它背后的空地上,勾勒出美好的画面。还有几只母鹿带着宝宝在另一侧的树丛中休息,看我们经过,也兀自相互梳理著毛发,生命的的自然与美好撞在心头,比起浑浑噩噩的城市生活,山川江河才是生命最蓬勃的地方。
终于走下春日山,也不过就是几百米的路程,跨过一座小桥,跟着路牌的指引,步行200米,就会看到若草山。若草山海拔不高,只有342米,山底的草皮比较平缓,有几棵孤独的树独自茂盛,几只小鹿在树下乘凉;第二层呈现一个斜面,远远望去草叶葳蕤;再向上去,被围栏阻挡的后面是灌木丛生的山顶,只有一侧有一个入口可以进入。站在山脚向上,三种不同的草色之间被黄色的土地硬生生分为三块,难怪说若草山像是斜斜铺开了三片草坪相连。
若草山是需要收取门票的,150日元每个人,也就大约10-15元人民币,正当我高兴的想要把硬币花掉的时候,被售票员退回了一枚100元,嘟囔的日语听不明白,赶紧补了一枚,进了门才发现,难怪退给了我,这枚硬币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找回的零钱,居然是韩元,比日元更不值钱,当然不会收了,那就留个纪念吧。
若草山虽然不高,但是坡度却比我想象的大,没有扶手没有依靠,甚至没有树木,只能依靠一双腿一点一点的向上进发,大家都穿了运动鞋,可苦了为了臭美穿了尖头皮鞋的我,走三步滑一步甚是艰难,到了半山腰只好脱了鞋子拎起走,果然轻松不少,只是要小心躲避鹿粪千万不能中招。
来到接近山顶的位置,舒缓的秋风吹过,白云慢慢流动,似乎触手可及的蓝天下,整个奈良市尽收眼底。
响响拉着姥姥姥爷的手,一路撒欢儿似的冲下山,看着他们变得越来越小的身影,我独自光着脚惆怅,这才发现若草山短小的嫩草太滑了,一不留神一个屁股蹲儿,干脆也直接放飞了自我,拎起鞋子一路顺着山势冲了下去,自由奔跑的样子,嗯,据说傻乎乎的。
到了山下,穿好鞋子,一只小鹿走向响响,可惜鹿仙贝早已经被魏先生和卢女士自己开心的喂完了,响响两手空空,赶紧给她拿了点面包,小鹿也能欣然接受,在这葱绿山间,一娃一鹿相处融洽,互相致意。
若草山的出口处贴心的设定了洗手池,冲洗过后,果然神清气爽。若草山外,因为被围栏阻挡的小鹿们聚集在商店周围,仍然有游客忍不住再次购买鹿仙贝,响响再商店挑选了一只小鹿造型的手机挂链,爱不释手。洗手间门口的座位边,一只小鹿安稳静卧,响响跟着姥爷走过去,一只手轻轻抚摸小鹿,另一只手拨弄着手里的挂链,橙色的裙子与鹿身棕色的皮毛相得益彰,彷佛也成了一只灵巧的鹿精灵。
沿着山路继续走,若草山下平整的石板路渐渐收窄,两旁的青枫水杉开始增多,影影绰绰的树影下,方向一转,小路蜿蜒向上,又开始爬山,经过一排建筑,门前竖立著密密麻麻的石灯笼,本以为只是民宅,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来到了二月堂前,看到路牌上的“手向山八幡宫”,还在纳闷到底是左手向山还是右手呢,路牌怎么能如此模糊,转身一看,一座石牌坊上端端正正的刻着“手向山八幡宫”,原来,手向山是地名……刚才错过的那一排建筑就是八幡宫,供奉的是日本的武神,但是如此冷清无人问津,似乎不像是尚武的大和民族作风。
穿过一道木门,就会看到二月堂,因为我们从左侧进入,先看到的是三月堂,里面有一些艺术品的展览。二月堂作为东大寺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脉相承的木质结构,与东大寺相比,二月堂建在山麓一侧较高的位置,分为两层,每层面积不大,但是挑高的结构从下方望上去很有气势。主体建筑的左侧有一溜石阶,依山势而修有些坡度,石阶一侧都是一些捐赠者敬立的石碑,刻著名字和金额。来到二层阁楼,木梁上挂著一排铜灯笼,夜晚点燃,山间灯火一定很炫目,站在二层中央,凉风拂面,俯瞰寺庙与奈良的美景,又与若草山的远眺不同,寺庙的灰瓦与绿树层次更加分明,奈良的小而美也别有意趣。
顺着人流,从二月堂的另一侧下山,应该是建筑上下两层修筑的廊桥,石阶有些年头了,已经磨出了光滑的表面,反射出阳光,一不留神还可能会滑倒。石阶两侧有木柱,顶部也是木头铺就,深沉的棕色泛著微微的木材香气。响响站在楼梯中央,高兴的回头,裙䙓飞扬。
二月堂右侧有一条左大佛殿道,弯弯折折很像是北京的小胡同,不多远就会看到镰仓时代的钟楼和奈良时代的梵钟,一对情侣坐在台阶上休息,一对外国游客正要离开,古树参天,石径清幽,在绿树围绕下宁静和谐的感觉,让人非常舒服。
梵钟对面有一个小小的商店,贩售一些泥陶小人偶,当时觉得不便携带,但是造型各异的传统日本造型现在看来十分可爱,尤其是一组十二支的式神,非常灵动可爱,有点遗憾没有收拢回家留个纪念。
过了梵钟,又下了几层楼梯,终于绕回了东大寺前的池塘,游客比中午时候还多,看了看时间,距离导游的约定还算充裕,肯定要去看看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东大寺了。
从外侧白色的围墙和朱红色的木柱,我对东大寺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只是一座过誉的寺庙,毕竟故宫的规模、制式和气派早已深刻印在国人心中,明清建筑的辉煌是我对中国古建筑唯一的认识,没想到,日本的木质建筑每一次都能让我惊艳、惊叹、惊呼。
作为最接近唐朝时期的建筑,东大寺与故宫的冲击绝然不同。故宫的高大、宏伟从午门和神武门早就展示的淋漓尽致,3400米长的围墙更是将皇宫隔绝成一方独立天地,汉白玉的陛阶、金黄的琉璃瓦、排列整齐的簷兽、飞簷斗拱的精巧设计、明朗开阔的庭院……只会觉得天朝盛世自当如此。可我一直忘记了,在明清之前,汉唐才是最恢弘的时代,从唐朝一脉相承的东大寺又怎么会平凡。东大寺的建造起源于武则天在洛阳建造的天堂和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曾在这里设坛授戒,也是日本国内60余所佛寺的总寺院,从远处望去,大佛殿高度远超故宫的三大殿,可以想像唐代长安、洛阳由国家所建巨刹的规模气势。
购票从中门一侧进入东大寺内部,沿着回廊走进去,宽阔的甬道并不输给太和门广场,与横亘广场的金水桥不同,大佛殿前的步道两侧遍植草木,让本来古朴的佛寺多了勃勃生机。沿着步道向大佛殿走去,由外而内有四种地砖,依次是印度砖、中国砖、朝鲜砖和日本砖,代表佛教传入日本的路线,主殿正前方有一座金童八角灯笼,最早可追溯到奈良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主殿结构是有别于故宫重簷庑顶的双簷重拱结构,白体青瓦金角,顾盼生姿、卓尔不群。大佛殿的屋簷微微翘起,虽然没有簷兽坐镇,但是在屋顶有一对金色的鸱吻,也是沿用了中国古代为木制建筑避火的寓意。
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是日本寺院的总寺,公元752年圣武天皇为了祀奉大佛而建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历史上两次火灾烧毁了建筑,现在的建筑是1692年重建,只有原有建筑的三分之二大。东大寺建成后,唐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就是在大佛殿前向日本僧俗传授佛法。
远看东大寺,只觉得视野空旷、天空明朗,视觉的偏差一定程度看低了这座建筑的规模,直到缓缓走近才发现,主殿的高度远超故宫三大殿,相比明清时代追求的装饰精美和金碧辉煌,古朴、低调、大气、简单的结构和配色更显出内在的底气和文化的丰沛,并不需要借助装饰抬高自己。站在主殿前,木结构建筑的震撼冲击更大,不愧为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磅礴宏伟,远眺华美端庄,近观壮丽肃穆。作为与唐朝同时期的建筑,虽然也是屡遭损毁,但依然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着实不易。
大殿里供奉著一尊16米高的卢舍那佛像,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佛像,两侧有菩萨和金刚护法佛像,在佛像左侧摆放了寺庙和大殿的模型,右侧柱子下面有个洞,据说从洞里穿过的孩子,会聪明伶俐身体健康,很多游客带着孩子在排队尝试,响响也去钻了一下,果然顺利,十分开心。佛像背后有一张桌子,放置了东大寺的印章,游客可以自行盖印留念,大概国内那些刷印章也是从日本流行过去的。
在主殿内参观之后,时间明显有些紧张了,来不及到后面的展览馆详细了解东大寺的历史,只能有点不舍的向停车场的位置返回。回首再留恋一眼东大寺,日已向晚,厚厚的云层里,蓝天成了点缀的亮色,乌鸦正在盘旋,耳边的人声渐渐落下,大殿屋顶的金色装饰泛起点点的光,香炉里没有香灰,应该也是许久不用了,只是青铜还没有剥落,仍是灿烂的青绿色。
离开东大寺,还好停车场并不远,再次途径来时吸引我的湖泊草甸,响响对自然风光没有兴趣,尝试想翻过木栏走到湖边,却没有成功,一直白色的水鸟落在岸边,安静梳理著自己的尾羽,同车的男士远远的也朝着停车场赶来。我斜倚在栏杆旁,风吹起了发梢,是多么美好又放松的一瞬间啊……
|大阪|从海洋到天空
♥♥♥大阪海游馆♥♥♥
行程的最后一天,不再急匆匆奔波在不同景点,而是选择了带孩子到大阪久负盛名的海游馆游玩,海游馆附近的天保山摩天轮和乐高乐园也是期待已久的。为了节省排队时间,提前在网上买好了海游馆的门票,四大一小690元人民币,只需要手机验证就可以轻松过闸。
依然是从容的出发,从南森町乘坐堺筋线到达堺筋本町换成中央线至大阪港,出站后顺着指示牌和人流步行约650米即可到达。
大阪海游馆和我想象的有很大不同,整个场馆位于大阪港的一个广场一侧,主体结构建在广场的二层,没有恢弘的气势,跟摩天轮相比反而多了点迷你袖珍的可爱。过了闸机,很快就来到入口处,一只硕大的鲨鱼模型张著没了牙齿的血盆大口迎接游客,响响高兴的冲了过去,假装钻进了鲨鱼的嘴巴。从一侧的栏杆望出去,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淡淡的云,远处的斜拉桥直冲云霄,港口白色的集装箱在阳光下干净清凉,一艘红色的货船正拉响汽笛准备出港,热闹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大阪海游馆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级别的海游馆,个人以为,最大的特点是水槽的设计别具一格。与一般的海洋馆从一楼向上不同,大阪海游馆是从顶楼出发,穿过隧道型水槽的“水门”,到达最顶层的“日本森林”,由此顺行走螺旋状坡道而下参观水槽,随着步道不断向下,巨大的圆形水槽始终保持在视野之中,免去了在每一个站台挤挤挨挨看不到的情况,也展现了从浅海到深海的震撼体验。在这个水深9米、最大长度34米、水量5400吨的巨型水槽中鲸鲨从容遨游,宛若一艘潜水艇,可爱的鱼群始终在我们的视线中上下游动、翩然嬉戏。
运气不错,我们刚好遇到了清理水槽的工作人员,不断有鱼群从他身旁经过,两只胖胖的鱼仔一直注目观察,人与自然如此和谐。
海游馆除了按照不同地域展示了鱼群的奇妙,还能看到北极熊、海豹、海狮、海豚等,尤其是当我们来到一层,抬头望去,一只可爱的海豹趴在圆弧型的玻璃上,对着我们露出微笑。
海游馆临近出口的位置,有一个巨大的花瓣形浅水池,原来是体验区,每位游客可以在净手后触控池中的鲨鱼、𫚉鱼、海星和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鱼,切记洗手一定不能用肥皂,会破坏鱼的生存环境,洗手和触控的过程无人监督,由此可见日本国民素质之高、游客的自觉性之好。响响害怕怎么也不愿意尝试,我倒是好不容易发现一条没有藏在远处角落的鲨鱼,它的背脊微微拱起,看得到几节骨头样的突起,背部十分光滑,仿佛是涂了一层胶质,手感极好,不过还是要按照说明指示触控,千万不要碰触敏感位置,防止鲨鱼攻击哦。
♥♥♥乐高乐园♥♥♥
出了海游馆,门口有艺人正在表演,观众们自觉地围成一个圈,看演员灵活的舞动着各种道具,响响也盘腿坐下,看得目不转睛,几次催促也不舍得离开。
在海游馆前的广场一侧,就是一座三层高的建筑,一楼是各色美食,观看过海洋生物正好在这里填报肚子,我们选了简单的盖浇饭,吃过之后直达二层的大阪乐高乐园。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大阪的乐高乐园应该类似马来西亚新山的模式,只是规模稍小,所以,当我在类似商场的建筑中看到指示牌的时候难免有点吃惊,心里嘀咕:“大概在小而美的日本,里面会别有洞天让我眼前一亮吧。”买好了两大一小的门票(老黄表示不感兴趣,打算周围转转),走进去才知道,这其实就是类似国内乐高主题的游乐场,全称准确的应该是:大阪乐高乐园探索中心。
乐园里面挤满了喜欢乐高的孩子们,几个不同的区域里面也有不同的内容,一个巨型乐高城堡,适合爱攀爬运动的孩子;乐高汽车赛道,每个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拼搭出汽车参赛,随着倒数计时,闸板开启后,所有的小车一起冲出赛道滑向坡底,不论输赢都会听到欢呼的笑声;旋转空中脚踏车和一些声光专案需要提前排队;还有乐高的城市展示区,用乐高搭建的大阪城、天守阁、棒球赛场十分亮眼。在这里游戏了约3小时候,响响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天保山摩天轮♥♥♥
天保山摩天轮就位于港口一侧,从三层的商场就可以直接到达。天保山摩天轮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高、也是技术最先进的摩天轮,拥有60个单独的观光窗可乘坐8位游客的,世界上首次安装的“流星雨烟花”可形成直径100米的美丽彩灯图案,旋转一周需时 15 分钟。响响早就体验过了新加坡的飞行者摩天轮,岘港摩天轮,自然也不会错过从天空俯瞰港口的绝佳视角。本来是想一家五口一起乘坐,结果老黄兴趣缺缺的拒绝了,响响又坚持要和姥姥一起,于是,三位女士的摩天轮之旅马上开始。
慕名乘坐的游客不少,我们随着队伍慢慢靠近,摩天轮的巨大也一点点震撼我们,终于坐上观光仓,随着高度向上爬升,大阪也展露出不一样的美。傍晚,海港的云霞正向西退去,海游馆变得越来越小,大海的广阔延伸到了天空,与蓝色的天空紧紧相连。另一侧,红色的跨海大桥上,车辆往来不绝,大阪城逐渐要沉入夕阳的美好与夜晚的喧闹,响响看着窗外,很兴奋的说,是大海呢。
这一天的行程终于告一段落,回望摩天轮,还在不辞辛劳的转动。
回家
最后一天,早上的航班准备返程,考虑到地铁站上上下下的辛苦,再次约了送机服务,没想到差点没赶上航班。
送机预定是在某宝的天悠,大概是比京都距离关西机场更近,同样的七座经济型费用只需要585元,提前一天,也和司机以及客服联络好接送时间和地点,可到了早上7点半,司机表示已到达酒店我们却在门口怎么也没见到人,联络客服才发现,居然是平台提供了错误的地址,司机大约还需要2.5公里。算了算时间应该没问题,延后10分钟就等一下。结果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来回回联络客服,居然是司机出现了交通事故,只能改派另一辆车接送。这下我有点慌了,毕竟比预定出发已经晚了30分钟,如果再不来的话,早高峰打车是不可能了,改乘地铁也是来不及了。没办法,我指挥着魏老师赶紧先搬著行李下了地铁口,好几十级台阶哼哧哼哧刚下来,好家伙,新派的司机马上就到了……只好又搬著行李爬上去,站在路边等。还好,这个司机准时把我们送到了机场,这个时间,旅行团们已经在排队办理登机手续了,真是急的我心发慌,就连沿途的风景都来不及细细欣赏,只在仓促间拍下了一张模糊的天空……
忘记提前交代行李托运事项,直接导致响响姥姥给别人购买的洗化用品无法过关,时间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次办理托运,只能遗憾的扔掉,还好机场免税店买到了同款。
行程准备和注意事项
🐾【行程】
大阪关西机场距离大阪和京都距离相当,非常适合一进一出的行程。
D1 郑州-京都(关西机场)
D2 【京都】清水寺-祗园-八阪神社
D3 【京都】稻荷大社-三十三间堂
D4 【京都】岚山-【大阪】酒店
D5 【大阪】大阪环球影城
D6 【宇治】宇治-平等院-奈良东大寺
D7 【大阪】海游馆-乐高中心-摩天轮
D8 大阪-郑州(关西机场)
📚 【签证】
日本签证算是这几年办过的签证里面需要资料最多的,存款证明、在职证明、银行流水全都需要,但是也有一项不错的政策就是随行的家属(含父母、子女)不需要额外提供上述证明,所以,只准备了我和魏老师的资料即可。
这次还是在某宝找个了北京佰程(目前全部产品下架)代办,30天的个人旅游签证,选了拒签退款和免机酒的,8~10个工作日出签,四大一小合计1463元。
养成买旅游险的习惯,选了安联财险的亚洲险,五个人110。
🏡 【住宿】
考虑到辗转两地,分别定了京都和大阪两个五星酒店,京都的三井花园酒店京都四条和大阪的普乐美雅酒店,合计7732.8元,每个房间日均550元,算是很实惠了。
✈️【交通】
春秋航空的特价活动,四大一小机票合计7272元,还是很划算了。机场往返均是包车,费用分别为980元和585元。往返景点和城市都是公共交通,后面具体慢慢说。
☎️【当地通讯及网络】
由于我们和爸妈需要两个房间,尽管预定要求了相邻房间,但是也难免出现讯号不好的问题。除了提前在某宝预定了一个移动WiFi,还购买了两张本地七日电话卡,爹妈一张,我们一张,方便分散开的时候联络,价格便宜老人用起来也不会心疼。电话卡是亿点的,自带7天14G的4G流量(超过后转3G),2张合计87元,在环球影城电话就上了用场,晚上在酒店也不需要忍受酒店不稳定的网络讯号了。Wi-Fi选了环球漫游,8天103元,都是在机场自取,很方便。
日本电压110伏,国内是220伏,国内的两孔插头完全可以直接使用,但是三孔则需要转换哦。
📱【实用小程式】
在日本期间,有几个小程式特别实用推荐给大家。
1.穷游开发的行程助手。非常适合在前期准备的时候用来设计和规划行程,可以把预定好的机票、酒店资讯直接输入,还能在地图显示同一天前往的不同目的地之间的位置和距离,更方便设计路线,自由行推荐参考使用。很多操作非常方便,比如来回拖动调整前后日期的安排,景点上下拖动调整顺序等,还有少量的周边住宿、美食资讯。缺点是有些酒店不是很准确,或者比较难通过中文搜到,可以多换几个关键词试一试。
2.日本交通发达,但是网络非常复杂,我觉得除非多次前往,不然不太容易短时间掌握,所以换乘案内、日本换乘、日本地铁这几个app非常需要,在京都期间,因为一家5个人打车不便,基本都是采取公交出行,通过这几个程式提前一天查好站点和换乘位置,有备无患。
3.排队攻略。这个基本是环球影城必备程式了,可以检视预计当天的客流量、每个专案预计排队情况等,强推。
4.大阪中文地图。在大阪期间使用,导航还挺方便。
5.其他如google地图,Grab叫车软件都可以备上。
💙 【时差】 日本与中国时差1小时。
💙 【当地语言】如果你要问,英语不好怎么办?不用怕,日本人民英语也不好,发音让人头疼,但是正常简单交流其实没问题的。日本的标志牌大部分都有汉字,华人也不少,所以自由行难度不大。
💙 【货币和汇率】 流通货币为日元。
带了2张银行卡,兑换了约1w人民币的日元随身携带。
1人民币≈15日元
💙 【消费水平】日本吃饭价格相对正常,由于老人孩子吃不惯刺身之类的,基本都是以各类盖浇饭、面食为主,人均也就40-50完全足够了。但是整体交通费用比较高,不论是巴士、出租车还是城际都不算便宜,如果有条件,可以多计算各种套票的价格,设计路线,社畜为了省时间,而且考虑到带孩子的行程时间不太可控,都是选择当时最便利的公共交通。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