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 台南+高雄

早餐过后,楼下散步,台南的天气很热,走不多远就出许多汗。昨晚回来天黑没看到,原来还有个邮局,对于每到一地邮局必去打卡的我来说,无疑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于是开始了各种邮局造型凹。回到住宿处,预订的车已在等候,新一天的旅行又元气满满地开始啦


安平古堡

连横《台湾通史序》云:台湾固无史,荷人启之,郑氏作之,清代营之。明天启年,荷兰人在台南兴建两座城堡,热兰遮城和普罗民遮城,台人称为赤崁城和赤崁楼,赤崁城是荷兰人统治台湾的政权中心,郑成功收复该城改称安平,成为郑氏三代的居所(王城)。清代沈葆桢改建炮台、军火场。日据时期铲平建成海关宿舍,国民政府时列入古蹟。一座安平堡简直可以说就是一部台湾史啊!如今,荷兰人所建的城堡只剩下一段残垣,苍劲的古榕与老墙盘错交织出岁月的色彩。

博物馆对面这座有瞭望台的建筑是日本人所建,现在是安平古堡文物馆,里面有赤崁城模型、郑氏史料等。看过展览,经过外面立的郑成功像时,想起他在受降仪式上对荷兰人说“然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久为贵国所据,今吾既来索还,该土地自当归我!”不禁肃然起敬……

文物馆的右边还有个瞭望塔,沿着楼梯依势而上,登高俯瞰,一面是海天相连光影婆娑,另一面是市井永珍生生不息……

德记洋行

参观过古堡,步行几分钟就来到了德记洋行。所谓的洋行,就是外商在台湾建立的商贸办事处。德记洋行是英属东印度公司,清同治年间英商来到安平以输出砂糖、樟脑、茶叶,输入鸦片等为主。日据时代由于贸易被日商垄断而洋行倒闭。洋行的小楼原来是办公室和宿舍,现在里面展出的是洋行的贸易历史。

白鸽号荷兰快船模型
1592年荷兰派出四艘船舰开始第一次东印度航行,白鸽号就是其中的一艘。

小小影音厅里播放著关于安平港记忆的影片

很有感触的老照片~所谓幸福,大抵就是这样在一起。

这些展板用萌萌的图画表述,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参观者有愿意看下去的兴趣。

安平树屋

树屋在洋行的后面,原是德记洋行的仓库,后被日盐使用,再后又被台盐使用,随着安平制盐业没落而荒废,榕树庞大的根系肆意生长,形成了树与屋包裹相连的景观。沿围着树屋旁的阶梯而上,俯视榕树穿透墙面,震撼生命力如此地坚韧。

结束树屋的参观,去旁边的邮局寄了明信片,然后一路高速开往佛光山🚗

佛光山佛陀纪念馆

说来和佛光山也真是有缘,第一次知道佛光山是八年前李自健先生画展的讲座,产生了来这里的想法;再后拜读了星云大师的书,深受教益而倍加尊敬,到访之念更甚。又后有幸亲听了佛陀纪念馆如常馆长对佛光山的讲述,于是念头日益强烈。

由于来之前已与佛陀纪念馆取得联络,到达礼敬大厅,此行负责接待的黄小姐已在等候。吃过素斋去拜见知仪知客师,才知道这次到来的时间很幸运,恰逢“2017国际书展暨蔬食博览会”开幕,正在举行“千人晒经禅茶”活动,参观玉佛殿,以及获赠了星云大师的书。

下午的参观主要在本馆,并观看了云水书车、书展摊位、小小茶师等活动。还看到了许多志工也参与其中,随处可见他们忙碌工作的身影。做好事,说好话, 存好心。佛光山之行法喜充满,因缘殊胜。

西子湾

从佛光山出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住宿的地方,这里那位热情的大堂得知我们的来处,居然脱口而出说“你们那出过李世民哦”,让我们瞬间觉得他的历史还是很不错的。办妥入住,友人也正好来邀我们一起去西子湾看日落。

绕过在西子湾底下看日落的人群,友人把车开到了山上一家咖啡店的门口,这是他们常来见证日落的一个黄金地带。而且友人还执意给我们点了一份当地的茶点,端上来一看,居然是玉米脆皮配葱蘸酱😂,虽然和咖啡搭配怪怪的,但口感还很不错。

咖啡店里很安静,旁边有位小姐用手机在播放著微如游丝的音乐🎶一杯咖啡,面向大海,静心欣赏夕阳在暮霭里幻化,渲染出的漫天瑰丽,我想,此刻会是旅程中一段美好的记忆……

高雄是个海港城市,海鲜是这里的特色。晚饭点了些吃吃,真的是够鲜,随便怎么做都好吃!

Day4 高雄+花莲

早晨去吃早餐,餐厅有位小姐优雅的在为客人弹钢琴,拿了早餐选了一个靠近钢琴的位置,有音乐🎵的早餐胃口会更好。坐下一会儿,看见那位晓得李世民的大堂向我们走来,手里拿着袋切好的水果放到我们的桌上,他说这是他自己种的,今早特意拿来送给我们品尝,这份意外的心意让我们觉得很暖。早餐过后,我们从美丽岛站搭乘去西子湾方向的捷运去旗津。

旗津

旗津属于高雄的外岛,因在旗山后方,所以也叫旗后。从捷运站出来,再乘轮渡到达旗津,在轮渡站出来的自行车行花200台币租了两辆自行车(不限时),趁著阳光正好,趁著微风不燥,我们🚲🚲沿着踩风大道飞驰在海岸线上倾听海的声音……穿梭在人间烟火的巷弄里买各种零嘴小吃……惬意时光~静好岁月~

我们俩的铁马

天后宫拜拜祈福

街头巷尾里各取所需的信仰

星空隧道后面有一抹靓丽的海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路遇公园表演停下来捧个场

新人在拍照没有进去的彩虹教堂⛪️

玫瑰圣母教堂

旗津环岛还车后,又坐轮渡返回码头,搭了出租车去玫瑰圣母教堂。

玫瑰圣母教堂⛪️是天主教在台湾重新开教后的第一座教堂,也是近代台湾天主教会三大圣堂之一。整体设计采用哥特式风格,厚重、向上。

上台阶,轻推正面的门没开,绕行至左侧,一位老先生招手示意从侧门进入。教堂内部华丽庄严,中间有环形圣坛,两侧是彩色玻璃的圆形拱窗,隔着不远的座位上有一位正在专注祷告的嬷嬷。屏息恭默,安静地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午后有阳光从彩窗投射进来,恍若隔世……

驳二艺术特区

在高雄这样的港口城市,码头早年是人们谋生的重要场所。《高雄港史》记载,当年香蕉码头曾是台湾重要的香蕉集散地,驳二就是那时建起的第二号接驳码头仓库。由于香蕉码头是内港,不能停靠大吨位货轮,在其衰落后,驳二也随之废弃,后来被改造成类似“798”那样的艺术园区。

请一位当地的路人在“工人鱼妇”塑像前帮我们拍照,他问我们的来处,答之。他又连声说好远,都没去过哦!我回复:有机会可以去走走看看,其实,我们并不远!

慢慢悠悠的穿行在驳二的旧时光里,不觉天色已暗……回饭店,取上行李后,遇到一间日料店,点了两个好吃的丼饭,寄了明信片,然后到车站乘台铁去花莲。

很有年代感的车站

夜车上,我们的车厢里除了一团很吵的h国旅行团外,几乎都是当地人安静地在每一个停靠的站台上上下下。睡意朦胧中,听到报站经过一个叫池上的站台,据说这里的便当以池上米和木盒包装而出名。所谓网红食物大多just so so,因此并没去凑热闹,轻轻经过就好。

经过5个小时的车程,到达花莲已是凌晨,早安!花莲!我们却要休息喽!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