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之行是我在2009年内最为惬意的一次旅行,在仅仅几天时间里,我们先往北海银滩观沙,金海湾红树林看海上生长的植物,再去北海老街漫步。然后乘坐“公主号”游轮到达越南河内,前往胡志明府邸参观,游玩号称“越南小桂林”的下龙湾,最后再乘海船回到北海,登涠洲岛听海,结束全部行程乘坐飞机回重庆。此行可谓观赏性、趣味性、游乐性俱佳。
先上北海越南行之美景如下

皎洁如银之“北海银滩”

水上森林之“金海湾红树林”

火柴盒式的越南河内街景

修饰一新之“胡志明故居”

美轮美奂之“胡志明府邸”

特立独行之“越南独柱寺”

清新雅致若水墨画之“越南下龙湾”

美妙绝伦之“斗鸡石”

静寂无声之海上日出

渔家唱晚之“涠洲岛日落”
~~~~~

2009年11月21日,重庆——北海
北海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级市,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它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中国最美的海滨城市之一。

北海银滩号称“天下第一滩”,其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色的光,故称之为“银滩”。这里风光旖旎,具有“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海滨要素,堪称”中国十大最美海滩”。

北海银滩东西绵延约24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其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

“2009年北海银滩”标识内留影

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等特点,而被称之为”中国第一滩”。

沙滩上的小沙蟹

北海银滩的石英砂二氧化硅的含量高达98%以上,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

虽然银滩拥有细柔洁白沙、清碧无比的海,但是下海冲浪和海泳的人却寥寥无几。

驱车离开这个被称为“南方北戴河”“东方夏威夷”的银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享誉中外的沙滩却没有应有的繁华景象,到底是咋的呢?

2009年11月22日,北海
清晨的北海风清日朗,典型的南国风光给我们中西部地区来的客人带来别样的清新感受。

早餐后参观北海的水族馆

北海市水族馆坐落于市区海滨公园内,建于1978年,原名为北海市水产展览馆,主体建筑面积1256平方米,其中水族厅有36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水产展览馆。

该馆展出标本有754种,展品3000多件。我们在馆内看见许许多多这样从未见过,色彩斑斓的鱼类。

尔后,前往北海老街慢游。

北海老街是一条近二百年历史的老街,始建于1821年,是一条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的商业老街。

老街的形成,奠定了北海城市生活的基础。我们在老街后街看见这些因亚热带季风气候等造就的北海人独有的生活习俗。

即便是在老街最偏僻的巷子,仍然可以看见紧挨的门面琳琅的物品,较强人间烟火气。

2009年11月23日,北海——游轮
今天前往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去观“海上森林”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是我国极富滨海溼地风情和疍家民俗文化的景区,因有一面临大海、形状如冠的大沙丘,当地人俗称为”大冠沙”。

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4.5公里,属亚热带滨海生态溼地型,景区于 2015年荣获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该景区由门景区、红树林生态观光区和疍家民俗园区等三部分组成,我们主要参观红树林生态观光区域。

我们沿着木质栈道进入林区

林区拥有3000多亩的”海上森林”–“红树林”,有上百种鸟类、昆虫、贝鱼虾蟹等生物在此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们生长在海里,牵牵绊绊,千丝万缕,绵延不绝。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景区内密密匝匝的红树林,宛如一位绿色的仙女飘逸潇洒,在浅绿色的海水中沐浴。

这座”海上森林”在涨潮时,只看到它部分婀娜的树冠,尤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趣。而在退潮时,它那带有海泥的树干含羞地露出海面,又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画面!

绵延不绝的“海上森林”,美丽的红树林,让我们大开眼界,令我们心动不已!

下午我们赶到北海港口,登上“环球公主”号游轮,开始了我们的海上旅行。

游轮将在海上行驶十几个小时,在明天中午时分到达目的地——越南河内。

驶入公海,就看见一轮圆圆的夕阳。

我们全部都走上甲板,一起凝望那夕阳一点一点的沉入西方。

此时的海面上不见一艘船经过,只有我们的船在海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美丽的海上落日

当夕阳西沉,周遭全是无边无际的黑夜后,我们走进船舱,伴随着阵阵海浪声,和著机器的轰鸣声,进入梦乡。

2009年11月24日,越南河内
清晨,当我们走出船舱时,只见一片蔚蓝大海,海天一色,望不到头,只有我们的船在孤独的前行。

我走到船舱的最前端,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遥望遐想。然后转过身来,留下唯一一张在越南海域上的照片。

接近越南河内区域,就看见许多这样的海上石林。

一桥跨南北

中午,游轮在越南的河内市港口停靠,我们下船登车开始观赏河内的市容。

当时的越南正处于中国七八十年代的样子,改革的步伐正在兴起。所谓的商业街也没有繁华和喧闹,不宽的马路两边竖立著各种各样狭狭窄窄的像火柴盒似的房子,一个紧挨一个,高低错落,色彩缤纷。
最为让人震撼的是马路上有许多摩托车,而且全部是由中国重庆生产的摩托车,眨眼看,还以为是处于重庆某个品牌的生产基地呢。

2009年11月25日,越南河内
清晨,我们前往参观胡志明的故居。

胡志明故居坐落在越南国家府院内的建筑群体,府的主体建筑是一座颇为豪华的黄色的法式别墅。

四周花园幽静典雅,映衬著这座建筑的雅致别样。

越南的小学生也排队参观,看见我们拍照,一个个举起小手,满脸微笑。

府前身为印度支那总督府,由法国人于20世纪初修建。不过,生活作风朴素胡志明没有住在这豪华府邸内,而是住在府院内的一座一层房屋中。

“胡志明故居”占地面积约10公顷,有1954至1958年曾居住和工作的54号房,有1958至1969年曾居住和工作的高脚屋,有1967至1969三年间工作过的67号房,这也是胡志明治病和逝世的地方。

故居的旁边有一个用玻璃密封的房间,里面是胡志明以前用过的三辆车。

我们沿着湖岸顺势参观

湖边风景如画,湖边的树会长出来很多的树根。

据说这些有趣而罕见树叫“菩萨树”,它的根部会往上长,形成一尊尊天然雕像。

这种天然成长的树,让人看见有趣得紧。

青山绿水黄色建筑物,组成一幅最美妙的图画。

这里就是胡志明住过的小屋子,如今这里每天有人排队前往参观。

与那高大上的别墅相比,小木屋显得小巧古朴,显示出伟人的高尚品格。

高脚屋旁边是一个果实累累的果园。园子里种著很多树木。空闲时,胡就像一名普通老百姓一样,常在这儿植树、喂鱼。

胡志明的陵墓边上有一座圆觉寺,黄色的圆觉门古朴典雅,但是与周围比较有些违和。

“独柱寺”又名延佑寺,坐落在胡志明纪念博物馆附近,这是河内最具特色的寺庙建筑。整个建筑就建于一根直径为1.25米得巨大柱子上,柱子建于湖中,寺庙则通过一座石桥与陆地相连。寺庙很小,只能容纳3-4个人进入。

这是一座相当著名的宗教建筑,悬匾题字“莲花台”,远远望去似一朵出水莲花。寺内供奉著送子观音菩萨,香火还算鼎盛。

胡志明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在巴亭广场西侧为他建造了胡志明纪念堂。

纪念堂内陵墓高21.6米,陵内安放著胡志明的遗体。纪念堂每天都有许多国内外游客前来瞻仰,广场上排起很长的队伍。

我在参观完胡志明纪念馆后,在宽大的广场上拍下这张照片。

随后来到“战争遗蹟博物馆”。博物馆座落于胡志明市武文频街28号,此地曾是美国情报局旧址,它是越南“五大杰出博物馆”之一。

“战争遗蹟博物馆”记载了越南近代最沉重的越南战争。博物馆内用大量照片和文字再现还原了越南战争的惨烈,室外部分展示了越战期间美军使用的飞机、炮弹和各种毒气弹。
当晚我们在河内市靠近越南“西湖”的酒店落脚。

2009年11月26日,越南河内——下龙湾
当清晨我推窗外看时,见一轮朝霞从东方升起,暖暖的照在平静的湖面上,湖上三三两两的轮船穿梭不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坐在窗前观云卷云舒,看风云变幻。

早餐后驱车前往越南下龙湾,乘船登上基托夫岛,也叫“吉娘岛”。此岛高100多米,一面陡峭,一面倾斜,山脚下是洁白细密的沙滩,可亲身接触下龙湾的天云山水,而山顶可俯瞰下龙湾的全貌。

岸边停靠着许多小渔船,许多渔民在上上下下忙碌著,这里就是万门渔村。下龙湾有4个渔民村,越南的渔民在此居住,生活,这里留下了许多独特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

而这种旅游船是专门游览下龙湾水域的旅游船

下龙湾位于广宁省鸿基市附近的海湾,面积1,500平方公里,包含约3,000个岩石岛屿和土岛。

“下龙湾”是越南北部湾的海湾,这里山海秀丽,景色酷似桂林山水,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下龙湾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下龙湾的小岛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山峰,其造型各异,景色优美,与桂林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被中国客人亲切地称下龙湾为”海上桂林”。

我们开始沿着山路往上爬,一路走一路欣赏美景。

透过树林可以看见朦胧的小岛和呈灰色的海洋

静寂的海面无风无波,忽然两艘快艇划破静寂,将平静的海面硬生生拉出了两条线。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下龙湾”座座小岛雕刻得形状各异,有的如浮在水面的大鼎,有的似奔驰的骏马,有的如争斗的雄鸡。

在宽广的湖面上,孤山小岛星罗棋布,千峰竞秀,形成了一幅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的绝美画卷。

我们从不同高度观赏“下龙湾”的无数石岛景色。

下龙湾的美由石、水和天色三个要素构成,小岛的形、色同天、海相结合,共同缔造出一幅绝伦的山水油墨国画。

由于我们去时没有阳光天气较暗,整个天空和海面上呈灰濛濛的状态,所以没能体现出下龙湾的炫酷美感。

这里山奇水秀,风景如画,是喀斯特地形最瑰丽的地区,不愧为越南的桂林。

下龙湾1553平方千米面积的海域中,密集地分布有3000座千姿百态的岛屿,其壮观程度不比桂林差,放眼望去,仿佛像大小不同的龙族在此降临。

欣赏下龙湾的美景最适合乘船在岛与岛之间游览,于是我们坐船开始畅游下龙湾。

在水上,似揭开了薄薄的沙,清澈湛蓝的大海和清幽幽的山峰都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而我们经过的每座岛都有不同的形状,像一座座天然的楼台。

“香炉石”位于下龙湾木头岛的东南面,其头大脚小,远看就象一个香炉,故得此名。

由于下龙湾地势陡峭,大部分岛屿无人居住,自然没有受到人类的干扰,至使当地原生态未遭破坏,使这里风光自然秀美且独特,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之一。

下龙湾的海水总是绿的,且非常清亮,有些地方可以看到水下5米甚至10米的景物。

游下龙湾,就象游广西漓江一样,感觉处处皆是景,让人目不暇接。

海面上山岛林立,星罗棋布,姿态万千。

下龙湾奇形怪状的”岩石雕刻”与沿岸修建的法式建筑以及随处可见星星船帆,三者交相辉映,为景色增色不少。

“斗鸡石”位于木头岛的南面,两块约12米高的小石山,好像一对争斗的雄鸡隔海对立。山石栩栩如生,被选为越南旅游业的标志。

下龙湾以景色瑰丽、秀美而著称,大大小小的岛屿错落有致,峰峦重叠,峥嵘奇特,堪称奇观。

当天下午,我们离开下龙湾登上游轮归国。

2009年11月27日,越南——北海
清晨天还未亮就起来去观日出,发现游轮还在公海上漂荡,四周一片寂静,唯有一轮红日从东方缓缓升起。

随着太阳的高升,整个天空呈现出橘红色的光彩,蓝色的大海也被染成淡红色。

天边的云彩遮住了太阳,四周均是暖洋洋的。

我一直站在甲板上,默默的凝望着东方,看海上日出东方,光照大地。

2009年11月28日,北海——涠洲岛
清晨我们乘船前往涠洲岛。“涠洲岛”在北海的南端,它像一枚晶莹的翡翠,镶嵌在湛蓝的北部湾海域中。它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素有”蓬莱岛”之称。它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之一。

俯瞰涠洲岛,看似一条长长的“鳄鱼”。
(该图片为下载图片)

首先来到涠洲岛“鳄鱼山景区”。景区位于涠洲岛火山口地质公园之内,南湾西侧鳄鱼岭,是该公园的核心景区。

涠洲岛火山地质公园总览图。
这个图是后来才存在的,当时的涠洲岛基础设施比较差,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建设,一切都是原始原貌。这个图所标列的地方除天主教堂和“鳄鱼山景区”外,其他均未开发修建。

“涠洲岛”是由万千年前的火山喷发而形成,这个总面积不足25平方千米的小岛上,海景资源异常丰富,而其中鳄鱼山景区是观赏火山岩石与美妙海景的绝佳去处。

“鳄鱼山景区”保有中国最完整的多期火山活动的遗蹟,景区内多奇石怪岩层出不穷,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鳄鱼山脚奇石怪岩,是经过千百年的水蚀风刻而形成情态各异,十分具有观赏的价值。

巨大的火山岩石一层接一层,层出不穷,湛蓝的海水一浪接着一浪冲击,形成惊涛拍岸,蔚为壮观。

涠洲岛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有“中国最美海岛”的美誉。

停泊在港湾的小鱼船星星点点,像是镶嵌在蓝色画布上的莹莹珠光。

漫步在涠洲岛的海边,吹着海风,听着海语,看着海景,亦为人间快事!

其后参观涠洲岛”晚清四大天主教堂”之“盛塘天主教堂”。

“涠洲岛盛塘天主教堂”位于涠洲岛盛塘村,始建于1853年,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在此建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涠洲岛村中80%的人信奉天主教,面前这里仍然是宗教活动场所。

天主教堂主要取材于海底珊瑚沉积岩,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外表高耸的罗马式尖塔有着”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祕”的幻觉。

傍晚,在沙滩上漫步。

面朝大海,看帆影点点、看日落日出、看潮起潮落。

一艘小渔船划破静寂的海面,向远处驶去。

傍晚时分的海湾停靠着许多渔船,大大小小的渔船与宁静的海面和下沉的夕阳交相辉映,好一幅“爱在日落黄昏时”的和谐画面。

一艘晚归的渔船慢慢驶进港湾

南湾菜市场是岛上唯一的一个菜市场,这里海鲜品种齐全而且价格非常实惠。

这是我在涠洲岛最后看见的画面,至今仍然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如今,涠洲岛已经建成基础设施完备,旅游资源齐备,游人如织的旅游景点,已不复过去纯粹的模样。但是我仍然相信,那静寂的港湾,那悠然的海面,那星星的小船,那静静的落日,仍然是让人心动不已的绝佳之地。
涠洲岛,我还会再来的!!!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