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当下》

2020年三月中到2021年五月底,这一年多时间的生活都是魔幻现实主义,包括在家自学的六年级下学期和全年实时网课的七年级。

疫情是一只无形的手,改变了生活的形态,也改变了人们的心态,新闻里的党派斗争,种族仇恨和国际冲突,暴力事件接踵不断。

在这种苟且的日子里,诗和远方都是奢谈,相比之下重要的是,act in the living present,行动起来,让蛰伏的每一天都有收获。

2020年夏天六年级暑假,开始跟闺女一道远足,寻找漂亮的野花,邂逅自在的动物,七年级闺女在家网课,hiking是课后活动。

疫情之下也有了啃书的耐心,买了若干年的英文大部头和英语文学,翻出来查字典读得有滋有味,英文阅读和写作因此大有收益。

单词也一直在背,即便进展缓慢但进步明显,扫描新闻标题不再迷茫,读速不再慢如龟爬,读长篇英文小说也没那么头疼眼花。

学校的黑管停课一年,闺女把打酱油的吉他捡起来,从头开始练,虽然没有老师手把手教,入门的乐器也不是没有自学的可能。

画画是不变的热爱,买了专业彩铅,拿出闲置已久的水彩,经常用ipad画画的闺女,对丙烯和油画蠢蠢欲动,一起画画总是很享受。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对生活的要求降到最低,不役于物,反而有赏心的逸致和格物的耐心,更觉得山高水阔鸟语花香的人间有味。

生活~《花园进阶》

因为疫情,20年花园处于维持状态,该补的mulch没有补,该砍的枯树拖到年底。

不过,在打理花草最重要的夏天历练过,终于对花花草草的脾性有了进阶的了解。

不算春天的打孔,头一次实践了草地日常维护的三要素,浇水,施肥和除草。

弄清了花园里开花的植物都叫啥名,朋友送的盆栽Geranium也养出了花朵。

当然,每年都有遗憾,因为天气变化莫测,前院一棵树枯了,另一棵半死不活。

后院的老柳树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夏天的后半截才冒出稀稀落落的绿叶新枝。

在美国砍掉死树是一件烧钱的事,价格惊人,尤其是这颗直径超过半米的老柳树。

另外一个坏讯息是,20年夏天花园冒出菜蛇,入秋时还在草地上留下了两只蛇蜕。

21年四月初跟着邻居的节奏打理花园,打孔aeration和铺mulch拖到暑假才开始。

秋叶的色泽和色彩

生活~《砍了两棵大树》

夏天时隔壁换了新邻居,新邻居大刀阔斧地整修新家,装空调,修下水道,砍树。

邻居的花园地形侷促,专业砍树小分队缩手缩脚,花了4个小时才砍掉一棵大柳树。

现场跟砍树公司要了一个报价,简直就是合理抢钱,还得排队一个月才开工。

又找了三家口碑好的砍树公司,总算拿到合理的报价,砍树这件事水挺深的。

花了两个小时,后院50年的大柳树和前院20年的山杨都砍了,处理的很专业。

已经砍了六棵树了,一棵柳树,两棵杨树,三棵梨树,明年估计还要砍一棵。

老柳树直径达到70厘米

大杨树直径超过30厘米

生活~《远足Hiking》

疫情剥夺了许多习以为常的快乐,朋友聚会,外出吃饭,逛街购物,长途旅行。

幸好还有hiking,不用关在家里的三分地上,可以到大自然里撒欢儿看风景。

从网上功课到实地探索,科罗拉多州给了我们超出预期的前所未有的惊喜。

暑假,走在乡野山林,麻木的感官调动起来,每一个毛孔都能感受到美好。

第一次看到各种各样开在僻壤无人识的野花,一小朵,一大片,都美不胜收。

新学年,hiking对长期网课的闺女不可或缺,每天hiking的理念深入人心。

秋天,见证了秋叶一天天变色,aspen黄叶和cottonwood黄叶是科州特色。

水边看鸟是冬日的主题,常见的有大雁和绿头鸭,有效坚守在冰天雪地里。

高原的春天姗姗来迟,但万物生长的节奏,就始于破土的草芽和新抽的嫩叶。

花开烂漫的春天似乎特别短暂,闺女学习开始收尾,三个月的暑假指日可待。

2020,科罗拉多州多姿多彩的夏天:
2020/5/25-2020/8/15,80天
//m.mafengwo.cn/i/20400076.html

2020,科罗拉多州树树缤纷的秋天:
2020/8/15-2010/10/25,70天
//m.mafengwo.cn/i/20693932.html

2020~2021,科罗拉多州的冬天:
2020/10/25-2021/3/25,150天
//m.mafengwo.cn/i/21083851.html

2021,科罗拉多州焕然的春天:
2021/3/25-2021/5/25,60天
//m.mafengwo.cn/i/21696739.html

驼马llama

羊驼Alpaca

北美水牛Buffalo

野驴donkey

花马 horse

骡鹿Mule deer

白尾鹿white tail deer

叉角羚Pronghorn

麋鹿elk

草原土拔鼠 Prairie dog

松鼠 Squirrel

肥兔子rabbit

蜥蜴 Lizard

湖里的金鱼

湖里的野鱼

乌龟Tortoise

生活~《观鸟Birdwatching》

第一次正经八百地观鸟,是2020年初到新墨西哥州,Bosque Del Apache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e,鲍斯科戴阿帕奇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春花迷人眼,夏花满山坡,秋叶舞缤纷,从秋冬交替候鸟南飞,到冬春交替候鸟北上,才把目光投向树上和水里的鸟,有常驻的,有路过的。

无论振翅飞翔,欢快起舞,还是水里游弋,观鸟都充满美感,最好能近距离接近,看他们觅食,听他们鸣唱,跟他们玩互动游戏,那才愉快。

裸眼观鸟效果比较差,观鸟人必备binoculars,21年二月给闺女买了个尼康望远镜,打算用在春季的候鸟返航中,闲置的相机也得配个长镜头。

鹈鹕 Pelican

鹭鸟heron

蜂鸟 Humming bird

啄木鸟Wood pecker

北美松鸦 Stellas Jay

蓝鸟Blue bird

黄肚子聊天鸟yellow breasted chat

北美知更鸟American Robin

长尾巴喜鹊magpie


绿头鸭Mallard

manky mallard

疣鼻栖鸭muscovy duck

白鸭white duck

大雁wild goose

海鸥Seagull

枝上的鱼鹰Belted Kingfisher

路灯柱上的鹰cooper hawk

2020年十月,Palmer lake

2020年十一月,Reflection pond

2020年十二月,Reflection pond

2020年十二月,Double tree lake

2021年一月,Reflection pond

2021年一月,Double Tree lake

2021年一月,Barr lake

2021年一月,St Vrain

2021年二月,John Martin Reservoir

2021年二月,Reflection pond


2021年二月,Fountain creek NC

用望远镜看到了桂红鸭

用望远镜看到了普通秋沙鸭

用望远镜看到了戴帽秋沙鸭

用望远镜看到了鱼鹰

2021年三月,Wolf lake

2021年四月,Reflection pond

生活~《赏花Flowerviewing》

从2020年夏天,陆陆续续看到许多山区特色的漂亮小花,有旱地的,有水岸的,有草原上的,有高山上的,美得让人惊讶。

2021年春天花开依旧,从花季伊始每天都充满意外的惊喜,花园也好,荒地也好,枯枝头也好,绿叶间也好,赏花乐趣无限。

报春的黄水仙yellow daffodil

迷你黄水仙mini yellow daffodil

水仙daffodil

红口水仙

重瓣黄水仙

pansy三色堇,三色紫罗兰

掩映梨花开peach blossom

梨花树树开


风信子hyacinth

葡萄风信子grape hyacinch

福禄考phlox

单瓣郁金香tulip

重瓣郁金香

番红花/藏红花crocus

雪之华glory of the snow

绵枣儿white squill

紫叶矮樱 Purple leaf sand cherry

白色沙果花crabapple

粉色沙果花crabapple

粉紫色沙果花crabapple

满城沙果花


Bradford pear豆梨花

葡萄冬青grape holly

葡萄冬青秋天的果实

绣线菊像花一样的新抽树叶,Spirea

夏天盛开的绣线菊很梦幻

雪压春花

野花之蓝铃,bluebell

野花之沙地百合,sand lily

野花之chokecherry

野花之golden currants

野花之milkvetch

野花之??

野花之??

野花之indian paintbrush

clematis rooguchi铁线莲如古

honesty诚实花

iris 这些鸢尾花花色好少见

??

carpet alyssum香雪球

??

莲花座Sempervivum

夏天莲花座会开花

矮牵牛petunia

生活~《美食》

李子柒是20年油管上的国产极品网红,跟闺女一起,后知后觉地复习了她的每一帖。

在疫情最揪心的20年春天,李子柒心灵手巧自给自足的中国古风田园生活实在是治愈。

祥和静美的画面里,川蜀乡村生活惬意出尘,鸟语花香,物产丰富,仿佛世外桃源。

老母亲羡慕李子柒四季丰收无所不出的农家院,闺女纠结于李子柒当厨的川式美食。

走古装美女路线的李子柒,油管粉丝1400万+,另一个后起之秀是飒爽的滇西小哥。

滇西小哥油管粉丝700万+,拿手的是云南特色美食,喜欢看采蘑菇,做米粉和存猪肉。

比起李子柒滇西小哥,油管小高姐的食谱可操作性更高,学会的第一道菜是烧茄子。

以前很抗拒油炸食品,这一年自己动手解决温饱,油炸能找回一点餐馆的香浓。

另一个提味的办法是尝试新调料,丁香,草果,小茴香,白芷,白蔻,沙姜。

之前只熟悉花椒,八角,五香粉,白胡椒粉,黑胡椒粉,香叶,桂皮和辣椒。

除了干调料,还买了香油,蠔油和海鲜酱,放汤和炒素菜多了不少鲜滋味。

为表支援闺女的面点事业,买了大包的面粉,酵母,烙饼的芝麻和擀面的面板。

在闺女的推动下还买了baking power,soda和淀粉starch,升级美食的复合度

第二道学会的菜是油炸鸡米花,闺女独立操作,面裹得极不均匀,味道还凑合。

第三道学会的菜是西红柿蛋花汤,增加了淀粉糊,汤里终于飘起美丽的蛋花。

第四道学会的菜是葱香手抓饼,可以搭配西红柿蛋花汤或第五道菜鸡腿肉丸子汤。

尝试了小高姐的鸡腿肉丸子汤和牛肉丸子汤,嫩滑的前者大受欢迎成为家常菜式。

寒假里闺女主厨,小高姐版的戚风蛋糕,葱香手抓饼和鸡肉丸子汤都挺过瘾。

粉条也是2020年的新宠,买到韩国产圆粉条,可以芹菜炒粉,也可以酸菜炖粉。

进入2021年,决定吃鱼减肥,之前买过非洲鲫鱼Tilapia,做水煮鱼或酸菜鱼。

也买过三文鱼,放了盐辣椒粉和孜然去烤,但这两种做法闺女都不喜欢。

这次尝试鲶鱼catfish,青鳕pollock和鳕鱼cod,用醃鱼粉醃了之后清炖。

减肥效果自然是好的,缺点是闺女吃的很慢,因为担心鱼肉里残留的小刺。

春假里,闺女又迷上B站粉丝700+万的绵羊料理,一个搞美食实验的女孩。

湖南妹子自带搞笑体质,把美食节目做成了万能喜剧,闺女每每看得花枝乱颤。

美食探店也能望梅止渴,最爱油管上的小食光光和知乎上罗夫的中亚美食。

此外,绿豆汤,煮栗子,甜柿子,南瓜包,蒸地瓜,都是难得的美食治愈。

西红柿蛋花汤


葱香手抓饼

鸡腿肉丸子豆腐汤

喷香的红茶茶叶蛋

生活~《听歌》

闺女是老母亲的专属DJ,专门负责下载好听的歌,车上听,hiking路上听。

闺女有一阵专宠英文歌,billboard排行榜上的hot 100,top 10是必听曲目。

英文歌,最近闺女喜欢我爱的《symphony》,我喜欢她爱的《memory》。

音乐课上老师拿经典流行音乐讲乐理,闺女顺势倒向老师的审美和推介。

最近开始回归亚洲风,闺女要我推荐中文歌,赶紧把喜欢的老歌倾囊相授。

从韩红的《青藏高原》《天路》,到李谷一的《乡恋》《知音》。

从费玉清的《一剪梅》《梦驼铃》,到张雨生的《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

从郑绪岚的《牧羊曲》,到国母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徐小凤的《每一步》。

从邓丽君的《甜蜜蜜》,到王菲的《南海姑娘》《明月几时有》。

从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到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到射雕里的《铁血丹心》。

没想到,闺女独独爱上林志炫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放在手机里循环播放。

闺女是宫崎骏的迷妹,爱屋及乌久石让,大爱《千与千寻》,《夏天》和《天空之城》。

闺女学钢琴的时候,专门拜读了教授阪本龙一的自传《音乐使人自由》。

闺女从阪本龙一的《东风》,第一次听日产实验性电子先锋音乐。

韩国作曲家李润珉,他的钢琴曲都有流水般舒缓的特质,非常的治愈。

看完韩剧《祕密花园》,主题歌喝插曲成了新欢,抚慰疲劳的神经。

春假跟闺女在油管上听钢琴曲,那些似曾相识的曲目成了最新享受。

生活~《钢琴曲》

新闻里说,美国return to normal就是return to violence,在Asian hate crime和mass shooting接连发生的春假,宅家最安全,跟闺女一边刷题,一边扫盲钢琴曲。

Concerto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soloist和乐队orchestra协同演出ensemble的大型乐曲,一般有快慢快三个对比的乐章movement。《Chopin~Piano Concerto No. 1 》,《Mozart~Piano Concerto No. 1》,
《Clara Schumann~Piano Concerto》,《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 5 ‘Emperor’》

Piano quintet钢琴五重奏,最常见的是钢琴和絃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Schubert~Trout Piano Quintet in A Major》

Piano trio钢琴三重奏,由钢琴和另外两种乐器,一般是小提琴violin和大提琴cello。 《Brahms~Piano Trio No. 1, Op. 8》,《Schubert~Piano Trio No. 2 in E flat major, D. 929 (Op. 100)》
《Rebecca Clarke~Piano Trio》

Sonata奏鸣曲,没有伴奏unaccompanied的钢琴独奏Piano solo,有三到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总是奏鸣曲格式。
《Beethoven~moonlight sonata》,《Chopin~Piano Sonata No 3》,
《Liszt~Piano Sonata in B minor》

Etude练习曲,肖邦创作的二十七首钢琴练习曲,是练习曲的典范之一。

Prelude前奏曲,肖邦chopin在大小二十四个调上写了24首各自独立的前奏曲。

Fugue赋格曲以一个简短富有特色的旋律主题为基础,这个旋律先由一个声部奏出,其余声部依照一定的规则依次模仿。巴赫创作的前奏曲与赋格曲联合成套的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使斌格曲的发展达到了成熟与辉煌的顶峰。《Bach~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Ballade叙事曲,只有一个乐章,人们把叙事诗作为歌词,谱写成有钢琴伴奏的独唱曲称“叙事曲”。肖邦创作的4首钢琴叙事曲,此后,李斯特Liszt,勃拉姆斯Brahms等亦采用此体裁。

Polonaise波洛涅兹,波兰舞曲,原属宫廷舞曲,在肖邦的创作中,波洛涅兹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作品。《Chopin~Heroic Polonaise》

Caprice随想曲,一种结构较自由的赋格,与当时的幻想曲相似,常指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

Rhapsody狂想曲,以缓慢的民间歌曲曲凋为基础,经过变奏和主题发展的手法,与快速突进的民间舞曲相交错,造成最高潮后结束全曲。
《Liszt~Hungarian Rhapsody No 2》《Gershwin~Rhapsody in Blue》

Invention创意曲,类似前奏曲或小赋格曲,德国作曲家巴赫始用此名称,并作有二声部和三声部的《创意曲》各15首,在许多国家被广泛地采用为钢琴教材。

Scherzo诙谐曲,节奏活泼速度较快的三拍子的器乐曲。自贝多芬起,将诙谐曲加人奏鸣曲、交响曲和四重奏曲等套曲内,替代小步舞曲而成为第三乐章。肖邦的三首钢琴诙谐曲是独立作品的器乐曲。

Canon卡农曲是一种复调音乐,运用卡农手法写成,一个声部模仿另一个声部的旋律,各个声部依次先后出现,上下、高低交叠进行。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曲的主题。
《Pachelbel~Canon》

Nocturne夜曲,灵感来自夜晚。钢琴诗人肖邦写有 19首由钢琴演奏的《夜曲》。Chopin~Nocturne in E flat major (Op. 9, No. 2)》

Impromptu即兴曲,大多为钢琴独奏曲,最早由舒伯特schubert和肖邦创用。《Chopin~Fantasies Impromptu》

Waltz 圆舞曲,又名华尔滋,也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有快步和慢步两种,以斯特劳斯strauss的《蓝色多瑙河》最为著名。《Chopin~Waltz in minor》

March进行曲,著名的进行曲有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中的《大军队进行曲》、贝多芬《英雄交响曲》中的《丧礼进行曲》、莫扎特人大调钢琴奏鸣曲中的《土耳其进行曲》、舒柏特的《陆军进行曲》等等。

Variation变奏曲,除作为独立的乐曲外,也可用作奏鸣曲的一个章。
《Bach~Goldberg Variations》
《Beethoven~Diabelli Variations》

Minuet小步舞曲,这种舞曲速度徐缓、风格典雅,采用三段体结构,三拍子节奏。著名的作品有莫扎特的《唐乔望尼小步舞曲》、贝多芬的C 大调小步舞曲等等。《Bach~Minuet in G major》

Rondo回旋曲,这是一种由一个主题及多个插部反复交替出现而构成的乐曲。回旋曲可作独立的乐曲,也可作为奏鸣曲、交响曲或协奏曲的末乐章。海顿的《匈牙利风格回旋曲》、韦伯的《华丽的回旋曲》等都是佳作。

Polka波尔卡舞曲,是一种快速的二拍子的捷克舞曲,曲调明快轻巧而热情,节奏鲜明,强音往往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卡尔•汉斯的《森林波尔卡》及拉赫玛尼诺夫的《意大利波尔卡》就是十分有代表性的乐曲。

Suite组曲,著名的钢琴组曲有舒曼的《童年情景》、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柴科夫斯基的《四季》等等。《Debussy~clair de lune月光》原属从1890年开始写作的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Suite Burgamasque)第三乐章。

Mazurka玛祖卡舞曲,三拍子欢快upbeat舞曲,与一般圆舞曲不同的是常在第二或第三拍上出现节奏重音,重音强烈而多变。肖邦一生创作有五十一首这种舞曲。

Serenade小夜曲,乐队一般比交响曲要更小型化。是一种欢快明朗,典雅质朴的如歌乐曲。莫扎特一生写过大量小夜曲。 《Schubert ~Serenade》

生活~《脱口秀和小品》

2020年脱口秀新星李雪琴的冉冉升起,让小众冷门的中文脱口秀霸屏了。

这得益于一档娱乐节目,《脱口秀大会》,闺女著了魔一样疯狂补课笑口大开。

李雪琴的几段脱口秀翻来覆去听腻了,接着听思文,杨笠,赵晓卉,杨蒙恩。

闺女去年参加Forensics单口相声比赛,真应该提前用中文脱口秀洗礼一下啊。

借机给闺女普及一下东北搞笑特产二人转和情景喜剧,可惜闺女get不到笑点。

但闺女喜欢搞笑小品,2021年春晚里的小品,见缝插针看得津津有味,

看完2021年春晚,又把历年的小品精华翻出来看,从朱时茂陈佩斯开始。

赵本山,宋丹丹,潘长江,蔡明,巩汉林…后起的贾玲和沈腾最受欢迎。

生活~《电影电视》

学校的阅读快班因为疫情取消了,决定用看电影看电视这种速食的方式来增厚人文阅历。

之前闺女最感兴趣的是无脑搞笑的喜剧片,脑洞大开的科幻片和让人心慌的青春惊悚片。

可是,7年级的初中生有需要也有能力,从影视作品中看到比较厚重比较深刻的人文历史。

参考豆瓣和IMDB列了一个高分电影列表,兼有中日韩和欧美佳片,观后感放在知乎上。

二十年前戒了长篇国产剧,对小鲜肉小花不感冒,除了陪闺女看搞笑剧《爱情公寓》。

之后,为了把闺女从《爱情公寓》的中毒状态里拉出来,隆重推荐了日剧《Doctor X》。

没想到,闺女又对医术神奇英姿飒爽的Doctor X种了草,6季一集不落地看完了甚是膜拜。

这次打算看韩剧,美剧和英剧,尤其篇幅不长的韩剧,领会一下曾经风靡一时的韩流。

第一个看《祕密花园》,这部2010年的韩剧是老母亲眼里的韩剧榜首,教科书级的爱情剧。

编剧用人鱼公主和灵魂交换这两个老梗,把灰姑娘的故事翻出一层层drama和新意。

伴奏也恰到好处,欢快的,激越的,忧郁的,跟帅哥玄彬一样,让闺女印象深刻。

第二部看2013年的《来自星星的你》,外星来客搭配无脑女星,本质还是豪门恶斗。

韩剧能跳出灰姑娘的一千种花样,引入超能力的科幻,虽然有点狗血,也是一股清流。

可惜闺女对不带脑子的花式搞笑不感冒,对拖沓的情节不耐烦,看了第一集就弃剧了。

看不进去剧情拖拉的连续剧,改看油管上的剧情讲解,先重温看过的电影系列。

《饥饿游戏》,《分歧者》,《异形》,《生化危机》,《2012》,科幻片总是最爱。

生活~《听新闻》

用油管听新闻是吃饭时的时事视窗,就像老母亲小时候边吃饭边听新闻联播。

激烈的观点碰撞,是网络新闻的特色,毕竟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一家之言。

因此,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解读新闻观点背后的立场,才是听众最需要掌握的。

哪些是危言耸听,哪些是譁众取宠,哪些是自吹自擂,都需要听者自己去判断。

不过,理越辩越明,看论战的双方怎样有理有据地捍卫自己的观点,也是收获。

打嘴炮是2020年网闻的主旋律,国与国之间,总统候选人之间,火药味十足。

观点对立来自分裂的群众基础,无论一国之内,还是国家之间,都是如此。

川普在任时不走寻常路,制造新闻的能力超强,每天都听生怕错过爆款。

自从拜登上台话题性急剧下降,老牌政客更贴近中庸之道,没那么让人瞠目结舌。

最常听的是美国之音,因为有时效性,涉及到中国的话题观点比较官方。

另一个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代表观视讯,张维为是主讲人,话题比较权威。

观察者网王骁的个人频道,陪你看世界的骁话一下,原创观点挺新颖。

除了听新闻听观点,也会听历史听书评,不爱读书的人们真离不开速成。

生活~《做家务》

闺女比我高半头,力气也比我大,为此经常耀武扬威地欺负老母亲,给点颜色看看。

闺女这把力气不做家务岂不浪费,从最简单的花园体力活开始,做到技术活的厨艺。

闺女帮忙做家务,在她眼里是对老母亲辛勤劳动的一种奖励,体验一下啥叫坐享其成。

老母亲不需要给闺女的劳动付小费,是闺女承诺给老母亲若干次点名干活的机会。

冬天扫雪,春天收拾花园,夏天施肥割草,闺女从干一会儿就溜,到承担起主力任务。

下厨房从刷锅刷碗开始,烧水,煮饭,切菜,剁肉馅,包包子,削苹果皮,都要学。

教闺女做家务有时比教她做功课还费劲,好在她是个有好奇心的娃,更是个馋嘴娃。

在闺女的敦促下,买了不少新调料和新辅料,尝试新滋味,不成功也积累了经验值。

还一步一趋跟着小高姐学做饭,很欣慰老母亲黔驴技穷的一日三餐,每年都有长进。

闺女操盘的迷你糖三角

闺女操盘的花式肉包子

生活~《弹吉他》

2019年秋天,闺女打酱油地学了一阵吉他,课是上了,但课后基本没练过。

2020年秋天,监督闺女自学自练,一个音一个音地熟悉,闺女时不时抱怨手指疼。

好在遇到了熟悉的歌,《jingle bells》,《oh Susanna》,《red river valley》。

练到《ten liittle indians》时,闺女的信心和热情都鼓胀起来,积极性空前。

坚持了一学期,Level 1的内容基本搞定,感恩节闺女还搞了场汇报演奏会。

下学期朋友借的吉他归还了,打算暑假买把新吉他,生活里不能没有琴声。

已经啃下了这两本书

生活~《爱画画》

喜欢用闺女攒了一大袋的彩铅画点啥,不追求画质,just draw what you see。

闺女也爱画几笔,不但有彩铅画,还有ipad电子画,给作业配插图信手拈来。

闺女一直要求买入门级的专业彩铅,于是,买了Prisma的72色,试着用来画水。

Prisma是软芯的油性彩铅,用来表现水色,水纹和水光还是差强人意。

读了几本水溶性彩铅的小册子,忽然想到闲置已久的水彩,赶紧拿出来试试。

牛年春节,闺女拿水彩练手,两幅画完成度很不错,虽然手法非常稚嫩。

老母亲用铅笔临摹张仃的雪景,不得要领,不伦不类,两幅画都废了。

半途而废就很受打击,赶紧调整主题到低难度的草花,虞美人和波斯菊。

春假,听陈丹青关于绘画的清谈节目《区域性》,闺女听得懂美术八卦了。

五月份学校举办hidden talent variety show,闺女赶着画了三幅画参加展出。

沙地上的仙人掌花,彩铅画

温斯洛霍默临摹,彩铅画

温斯洛霍默临摹,彩铅画


盛夏荷风,彩铅画

林间的Columbine,彩铅画

黄花和秋山,彩铅画

北美松鸦和黄肚子聊天鸟,电子画

冰河里的绿头鸭,彩铅画

鸳鸯渡春水,Prisma彩铅

山到脚下,水彩画

水到岸边,水彩画

虞美人盛开,Prisma彩铅画

出水肥鸭,水彩画

湖边的波斯菊,Prisma彩铅画

松枝上的鹰,水彩画,Variety show

两点透视,春光,水彩画,Variety show

千与千寻,水彩画,Variety show

祕境,水彩画,母亲节礼物

小园红尽,水彩画

一点透视,小镇的早上,彩铅,美术课作业

一笔画,窗外的芍药,彩铅,美术课作业

pattern painting,彩铅,美术课作业

生活~《千与千寻》

看到闺女对《千与千寻》念念不忘,画千寻和小白龙的名场面参加学校的variety show,吐槽一下《千与千寻》真爱粉的十年周边。

看完宫崎骏全部动画电影

去日本三鹰市宫崎骏美术馆

去台湾九份看汤屋原型

为了能弹《Always with me》学钢琴

爱屋及乌久石让的音乐

画千寻和小白龙参加展出

收藏的龙猫家族

拿龙猫原型chinchilla当宠物

美术课上的龙猫胶画

生活~《买衣服》

疫情期间购物欲大大降低,连去超市买必需品的次数都压缩到最少。

爱美的闺女已经能分享我的旧爱,让旧衣服发挥新作用实在是可喜。

但不买几件新衣服,就跟不读几本新书一样,感觉这一年就荒废了。

Johnny was村姑衫

Le Superbe衬衫

Finley衬衫

Johnny was衬衫

生活~《万圣节》

万圣节的讨糖活动泡汤了,刻南瓜和画面具都要双份的,弥补一下闺女受伤的小心灵。

闺女不满足于用假血制造恐怖色彩,专门添置了latex,打造面板溃烂撕裂肿胀的质感。

笑脸版

笑口版

邪恶版

清新版~蜘蛛精

别人家的自助treat

执著出门讨糖的娃

生活~《感恩节》

今年的感恩节在劳动中渡过,节前在sugar city附近掉进雪后的泥坑,车身全是泥。

不得不从后院接上水管拉到车库里洗车,洗完车还得冲洗车库地面,到处是泥汤。

感恩节没有火鸡大餐,闺女自己动手,拿小高姐的混合菜谱,炸了鸡腿肉鸡米花。

老母亲可以袖手旁观了,虽然鸡米花的卖相跟老母亲的包子一样丑,但味道不错。

饱餐之后是闺女的吉他独奏会,演示过去半年的自学成果,这半年来收获喜人。

之后看了一部1988年的老片《入侵阿富汗》,最近迷上了中东战争阿富汗战争。

闺女本来对1988年的土味战争片没兴趣,但看完意犹未尽,好片都带着人性。

对以色列复国这段历史一直很模糊,阿富汗则是让苏联和美国前赴后继的大坑。

复习完五次中东战争的历史,看了犹太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慕尼黑惨案》。

闺女操盘的油炸鸡米花

生活~《结膜下出血》

过了感恩节,左眼眼白开始出血,有明显的淤血,这已经是今年冬天里的第二次出血。

上一次持续了一周才恢复正常,这一次是相同的位置,感觉症状出在用力揉眼睛之后。

这次持续时间达到了两周,还有反复出血的现象,淤血块更大,闺女去上网调查。

调查之后告诉我,这种叫结膜下出血,大概率是物理创伤,两周内基本可以痊愈。

人到中年之后,新问题不期而至,前年是耳鸣,去年是头皮屑,今年是眼睛出血。

医疗保险,眼科保险和牙科保险都很重要,虽然疫情之下,不到迫不得已不看医生。

生活~《七年级寒假》

寒假只有两周,寒假前闺女被西班牙语和文化课伤了元气,寒假就放羊了。

不能出远门游玩,就在附近公园坚持hiking,还可以进山去看雪山和冰河。

主要活动是看电影,复习若干经典老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闺女都来者不拒。

开学前跟闺女朗读中文版大英博馆100件文物讲世界历史这套书,闺女读的入迷。

新学期对闺女提要求,第一,写好笔记,第二,高效写作业,第三,课堂积极参与。

圣诞节少不了姜饼屋

生活~《牛年春节》

这学年闺女的劳动热情高涨,春节年三十作业不少,但吃吃喝喝的劳动优先。

闺女和了两盆面,一盆用来包饺子,一盆放酵母打算包花馍,老母亲纯属帮忙。

放学后出门锻炼,回到家分头忙开了,闺女剁肉馅时,老母亲包酸菜馅饺子。

第一次自己擀饺子皮,没经验,大饺子包得圆鼓鼓,每个都顶得上普通的两个。

闺女剁好了芹菜辣椒馅,这边酸菜饺子也下锅了,闺女跟着视讯包十种花饺子。

酸菜馅饺子出锅,准备好拌蒜和香油的调料,闺女边吃饺子边包饺子,认真勤劳。

闺女以前从不吃生蒜,不吃放了蒜汁的韩国泡菜,这次蒜里放了香油直说好吃。

十全十美的饺子包好了,闺女再接再厉包花馍,两个花色是和了巧克力和棉花糖。

牛年少不了牛头,牛气冲天大吉大利,四朵金花,花开富贵,两条金鱼,连年有余。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看着香,吃着也香,劳动之后,洗洗干净,还得把作业写完。

十全十美饺子

牛年吉祥花馍

生活~《春天堆雪人》

每年三月冬去春来的时节,都会下几场在干旱的高原贵如油的春雪。

今年这场雪预报是百年不遇,实际雪量一般,但堆几个大雪人足够了。

三月的大雪溼漉漉的,可以像滚元宵一样滚雪球,再用雪球堆雪人。

总降雪量还是挺可观

滚出一个大雪球

松球,胡萝卜,俄罗斯鼠尾草枯枝

希望雪人能在大太阳下坚持一天

学习~《六年级暑假背单词》

7年级的阅读快班计划读10本经典名著,预估每天阅读一小时,这对闺女是个挑战。

起初闺女对加入阅读快班没信心,有了我的伴读承诺,才迟迟疑疑地同意了。

为了迎接严峻的挑战,提高词汇量进而提高阅读速度,老母亲押宝中式背单词。

小学时两次背单词的经历让闺女获益匪浅,因此,她对这个枯燥的学习并不抗拒。

暑假的后半段,闺女开始第三次背单词,用的是俞敏洪的TOEFL红宝书。

现在看来,这本红宝书并不适合英语能力的素质提高,但背背也有益无弊。

书里一共40个单元,45天闺女背了25个单元,不求熟记于心但求混个脸熟。

剩下的15个单元拖到了七年级暑假,不管怎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学习~《六年级暑假补数学》

暑假前半段,精力放在hiking这件新鲜事上,每天克服惰性心理走出家门不容易。

暑假的后半段转移到复习数学和背单词这两个老任务上,从此鸡飞狗跳屡屡翻车。

背单词的难点在于,背一次肯定记不住,记住了不用很快会忘掉,需要定期重复。

相比之下数学复习艰难多了,复习后对照闺女的笔记才发现,六年级学习进度惊人。

闺女的六年级,学习了国内六年级上下册,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册的全部概念。

大跃进的后果也很惊人,尽管闺女学习基本自主,成绩也是A+,但综合能力很差。

国内数学书上的基本练习都错的离谱,稍微复杂一点的习题毫无思路,让人震惊。

按照国内数学书,知识点挨个重来一遍,这个过程让闺女看清差距,也吸取教训。

虽然刷题并不能真正提高理解力,但是闺女也明白了,适当刷题是不可避免的。

学习~《七年级网课》

推迟一周开学的新学年,学校终于推出了实时网课,适应半个月之后,混合模式允许学生每周返校两天。

闺女选了实时网课,起初,家里糟糕的网络质量让本就紧张的网课变得焦虑,一个月之后才有所缓解。

7年级网课的最大变化是,4门必修课之外,10门选修课,大家都无差别地轮修一遍,优点是涉猎更广。

缺点是这学年的阅读快班取消了,闺女顿感放松的同时,也遗憾错过一个来之不易的海量泛读的机会。

一直担心闺女在课堂上不开口不参与,旁听了所有课程,发现闺女并不畏惧开口提问,老母亲颇感欣慰。

让闺女紧张的是课上短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写作,每次都缺乏信心,写好一定拿来给老母亲过目检查。

通过课上课下的观察,发现闺女学习中的一些缺点,课堂笔记的完善,课后作业的效率,都急需改进。

脆弱的玻璃心也得治,网络讯号不好掉线一会,iPad程序太多内存耗尽打不开新页面,闺女都急得掉泪。

更重要的,是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考试成绩,成绩只是结果,而不是学习目的。

以美国的疫情现状,网课会长期持续,相比成绩老母亲更关注的是锻炼身体,爱护牙齿,保护视力。

21年3月15号之后,同学们可以4天返校,班里只剩闺女和两个印度男孩坚持网课,直到7年级学年结束。

闺女所有的team project都跟这两个印度男孩捆绑在一起,三个人加了聊天,大谈梦想,还约著打游戏。

七年级必修课:
1)Math
2)Social
3)Language Art
4)Science

七年级选修课:
1)Power Strategy
2)Drama
3)Music
4)Reflection(Literacy)
5)Spansh Culture
6)Poetry and story
7)Health and PE
8)Literacy(Google slides Game design)
9)Tech(Minecraft Game coding)
10)Art

Power Strategy是心灵鸡汤课

音乐课PPT里的简笔造型

音乐课的混音作曲

Reflection课是整本书阅读

Reflection课的图腾设计

美术课上的斜拉索立体平衡纸雕

学习~《网课之戏剧》

戏剧课就是一个人的娱乐圈,服装道具,卡通形象,剧情剧本,后期制作,最后还要自导自演,按照定妆照乔装打扮一下粉墨登场。

抓马课的面具设计

抓马课的服装设计

抓马课的卡通设计,千与千寻里的煤球小人~

抓马课的剧情创意

抓马课的定妆照

学习~《网课之西班牙语和文化》

七年级上学期的五门辅修课里,寒假前最后三周的西班牙课,让闺女吃透了苦头。

开课前就很紧张,因为同学们多多少少都学过西班牙语,有的在小学,有的在六年级。

闺女小学时打了法语的酱油,西班牙语零接触,老师不讲基础课,连发音都搞不定。

老母亲亲自上阵,在油管上跟陈罗丹苦学了西班牙语入门课,发音,音节,重音。

西班牙语的发音跟英语大同小异,至少字母语言的一些规则是通用的,两天就通关了。

但单词靠的是日积月累,三周时间里,闺女还要应付一个接一个的research project。

一向不读课外书不学无术的闺女狠狠滴被打脸了,没有素材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

当然闺女对待作业的态度还是高标准严要求,因此老母亲还得出手一起brainstorming。

透过这些集中的世界历史和现实调查,闺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知有极大的进步。

第一个research是关于墨西哥革命者Poncho Villa,他是继英国之后,唯二入侵过美国的。

第二个research是关于希腊,三个历史时段,奥运会,马拉松,特洛伊,亚历山大大帝等。

第三个research是关于西班牙,包括首都马德里,高迪,安达鲁西亚,伊萨贝拉女王等。

第四个research是关于亚马逊雨林,地球之肺,生物多样性,雨林和当地人的生存威胁。

第五个research是关于帮助英国称霸世界的两个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维多利亚女王。

打算寒假里看几部相关的电影,从《潘神的迷宫》和布拉德皮特的《特洛伊》开始。

除了project,作业还要看西班牙语小视讯,之后用英语复述故事并提炼中心思想。

闺女只能依靠google翻译,把视讯上的字幕一句一句敲进去,每一篇写作都极不容易。

这个A+其实并不实至名归,毕竟闺女的西班牙语还是黑洞,但尽力了,you deserve it。

后记:

老师把闺女的成绩登记错了,从A+降到A,打破了闺女从六年级开始的全A+记录。

但并不鼓励闺女去找老师修改成绩,全A+不可能是常态,也给了闺女不必要的压力。

真正良性的学习成绩,一定是有重点有专攻,不为形式上的全A+所累才是好的心态。

学习~《网课之诗歌和小说》

五年级下学期第一门辅修课,诗歌和小说课,让闺女体会到什么是文学的多样性。

闺女感慨,比起上网查资料就能搞定的西班牙课作业,创作诗歌和小说难度高多了。

所有诗歌都是闺女自己完成的,意外的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诗歌创作相当的顺利。

缺乏诗情画意的老母亲最怕写诗,但闺女依著老师的葫芦画瓢,模仿的像模像样。

有些诗闺女配了插图,老师夸诗写得sweet,插图amazing,很高兴有闺女在课上。

一学年跟各位老师从未谋面的闺女,经常收到各位老师毫不吝惜地夸奖和鼓励。

小说课对闺女是个挑战,开课的几篇小说很难理出主题思想,老母亲也得斟酌再三。

15分钟的小小说写作也不简单,有细节,有转折,有高潮,有意外,还要有寓意。

老生常谈的格林童话,灰姑娘,侏儒怪,亨舍尔和格兰特,小红帽,跳出truism也不容易。

伊索寓言的龟兔赛跑和蚂蚱,闺女对讲好moral故事没啥经验,写得驴唇不对马嘴。

闺女每篇写作都写成五段式长文,以应对考试的态度,把练习视作积累和提高的机会。

老师留言表扬闺女说,You write with great insight,keep doing what you do.

不管怎样,在老母亲的鼎力支援和老师的亲切鼓励下,这门课闺女如愿拿到了满分。

Haiku,春天不远了

学习~《网课之游戏设计》

闺女是个游戏迷,小时候玩连连看,植物大战僵尸,还得买周边的游戏参考书。

后来玩mine craft,现在功课紧张不打游戏,但一大嗜好是上油管看游戏攻略。

这跟老母亲南辕北辙,老母亲即便打游戏也只为轻松愉快,攻略是钻研不进去的。

闺女的Literacy课,不是传统阅读,而是游戏设计,老师给出了goole slides模版。

老母亲帮不上忙,闺女一手搞定,还赢得满堂彩,第一次觉得玩游戏有用处。

故事编得好,给模版新增动画,问题难度适中,同学的表扬,让闺女得瑟了一把。

课后闺女还用几行程式码,实现了这个交互式小游戏,游戏可是前途无量的产业啊。

同学们不吝溢美(互拍)

学习~《网课之minecraft程式设计》

这学期居然连着两门游戏辅修课,孩子们真是过足了光明正大玩游戏的瘾。

这次课是程式设计实战,不过玩的是minecraft程式设计,把老母亲看得头晕眼花。

闺女开始还担心搞不定程式设计,老母亲建议闺女上网学大神,这一招果然管用。

闺女跟民间高手学得真经,每次作业都完成得又快又好,遭到老师表扬。

最后一个project,是三位在家网课的同学组团程式设计,合作很是愉快。

有老师贴心的鼓励,有同学联网打游戏,闺女这门课上得好享受。

学习~《social之世界史》

这学年social课的重点,是世界历史,从两河文明,到古埃及,到古中国。

买了很久的《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讲世界历史》这套书,总算派上了用场。

看看两河文明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文明的莎草纸,古希腊的克里特岛迷宫传说。

跟闺女一起朗读这套历史书,既复习巩固了中文,也了解文物考古的思路和逻辑。

闺女在西班牙文化课上钻研了古希腊,看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重温希波战争。

古埃及著名的图坦卡门法老,关联到了旧约圣经里的出埃及,以色列早期历史。

从古希腊到古罗马,跟古埃及相关的是亚历山大大帝,他的部下建立起托勒密王朝。

电影《埃及艳后》讲托勒密王朝覆灭于罗马,这个王朝最著名的文物是罗赛塔石碑。

古罗马电影看了《百夫长》,《第九军团》和《亚瑟王》,英国蓝脸土著皮克特人出场。

闺女对英国的哈德逊长城跟中国长城的作用,对古罗马军服,凉鞋和头盔都印象深刻。

《亚瑟王》电影里的反面角色是野蛮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打破英国土著和罗马人的平衡。

盎格鲁撒克逊人属于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红头发凯尔特人,被古罗马视为三大蛮族。

古罗马重要的皇帝除了凯撒,还有迁都东方的君士坦丁,和分裂东西罗马的狄奥多西。

罗马的覆灭,正是日耳曼蛮族在公元476年废黜了西罗马最后一位皇帝,欧洲进入中世纪。

土耳其电影《征服1453》中可以看到,奥斯曼土耳其人如何攻陷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

黑暗的中世纪从西罗马灭亡开始,到东罗马灭亡结束,文艺复兴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

之前总结过从中世纪开始的欧洲历史,这次捋顺了欧洲古典历史这部分,思路清多了。

跟随老师的节奏读了一半

罗马军队主题游乐园创意设计

学习~《social之中国史》

闺女的social课讲到中国古代史,从简单的历史地理开始,第一个重点是思想盛世诸子百家争鸣,第二个重点是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

借着这个东风,复习一下中国3500年的朝代史,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闺女记住了这些上古历史。

从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开始,到隋朝杨坚再次统一中国,历时四五百年,是东周之后又一次大分裂的动乱时代,老母回炉后才能八卦。

写到隋唐卡壳了,虽然小时候《隋唐演义》看过小人书听过评书,但真要提炼出每个朝代的政治贡献和文化精华,还得恶补一下。

索性把给闺女扫盲的极简中国史写出来,关注历代的兴亡得失,文学的演进,艺术的特色,宗教的流行,也少不了英雄美女的八卦。

中国史网上史料极大丰富,也参考了《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和二混子的搞笑图画历史剧,油管上也听了不少历史和历史书总结。

学习~《social之美国史》

刚刚开始朗读美国史参考书,印地安人消亡史,白人独立和扩张史,黑人奴役史,二战后世界老大史,外加发明创造史,感觉就是200多年美国史的全部。

初中美国历史读物

学习~《数学》

除了课上小考和课后作业,数学每年参加三次nwea benchmark考试和州里统一的CMAS考试,今年因为疫情数学CMAS考试可选,考虑到安全因素放弃了。

500页的初中数学参考书,老母亲花五天过了一遍,重点看了看统计部分,这部分闺女没学过,考试完全摸不到头脑。

这学期,闺女的数学已经学到了国内九年级上册,还是老毛病,学得太基础,只要是灵活运用的题目,闺女就没啥思路。

肤浅学习的后果很严重,闺女变得没自信,甚至有点胆怯,三年级大声说最喜欢数学的娃儿 ,数学现在成了拦路虎。

春假大半贡献给了数学复习,从五年级下册开始,每天一本书,重温各种概念和错题,有进步,但还需要加大投入。

注重命题推理的过程和解题表述的逻辑,把所有知识融汇在一起,是复习的重点,看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比知识更重要。

刷题太少是个问题,老师注重启发,但忽视复习和练习,导致知识点理解不深刻,更谈不上融会贯通,只能课后补起来。

学习~《nwea数学考试》

闺女每年参加的nwea考试,数学分四个部分:
1)Number and quantity
2)Algebra and function
3)Data,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4)Geometry

新学年开学后的nwea benchmark考试中,闺女的数学成绩基本满意,尤其几何部分。

下学期开学后的考试中,成绩下降了6分,但做题时间缩短了28分钟,明显的进步。

学年结束前的考试中,成绩比第二次提高8分,做题时间再次缩短24分钟,可喜的进步。

上学期,276,2:07:00

下学期,270,1:39:00

下学期,278,1:15:12

学习~《七年级春假补数学》

春假闺女每天睡到自然醒,但吃饱喝足之后,要复习数学,还要帮忙做家务。

数学复习从五年级上册开始,到九年级上册,对照着新买的初中数学参考书。

相比六年级暑假第一次数学系统复习,闺女有50%的进步,另外50%还需努力。

每次复习数学,鸡飞狗跳的塑料母女情都很脆弱,老母亲的下限一再被闺女刷低。

彼此伤害一圈之后,老母亲能笑对闺女的各种状况,闺女也能尬笑着自嘲辩解了。

复习的火急火燎,闺女靠听钢琴曲减压,老母亲也跟着扫盲了钢琴曲的基本知识。

复习的头晕脑胀,闺女靠吃零食进补,五香瓜子,棉花糖,酸辣粉,黑芝麻汤圆。

复习的眼前发花,闺女靠体力活歇眼睛,清洗地毯,hiking,包包子,劳逸结合。

事实上,闺女的学习强度跟国内的同学们相比就是毛毛雨,让她难受的是挫折感。

面对老母亲的咄咄逼问每每无言以对,这种狼狈不堪跟课堂上的春风得意大相径庭。

可是适当的挫折感才会让人看到真相,同时也反思问题,有国内的参照物真好。

学习~《语文》

除了课上小考和课后作业,语文学习每年参加三次nwea benchmark考试和以阅读和写作为主的CMAS考试。

美国的教学里,感觉复习这件事老师基本不管,好处是没有低质量重复,坏处是学过的知识很快就忘光了。

学了两年初中语文之后,不弄本参考书都不知道从何开始复习,虽然作文没少写,但理论知识一片混沌。

为了迎接四月中旬的CMAS大考,老母亲花十天把买了一年多闺女没看过一页的big fat语文参考书啃完了。

一直好奇美国初中娃语文在学啥,跟当年老母亲学英语有啥异同,看完发现,母语学习跟外语学习大不同。

初中阶段母语学习强调语法,但不会揪住细节不放,大方向对了就好,重点放在各种文章的分析和写作上。

这本傻瓜书概念简单明了,范例有说服力,都是名著经典片段的解析和对比,对大方向的把握很有帮助。

老母亲一气呵成读完了,对闺女有了点信心,在过去这两年里,闺女基本上学过并练习了所有的知识点。

缺少的是详细的语法规则,跟闺女一起复习的时候,得借鉴中国同学们对语法的精研,给用法找到出处。

学习~《nwea语文考试》

闺女每年参加的nwea考试,语文分三个部分:
1)Literacy text
2)information text
3)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use

新学年开学后的nwea benchmark考试中,尽管连蒙带猜,闺女的语文成绩过关。

下学期开学后的考试中,两节课内完成考试,时间缩短26分钟,成绩提高三分。

学年结束前的考试成绩基本徘徊,但做题时间再次缩短20分钟,得刻意学习啊。

上学期,245,1:47:00

下学期,248,1:21:00

下学期,250,0:58:59

学习~《CMAS语文考试》

Colorado Measures of Academic Success 和Colorado Alternate Assessment Program这两个考试二选一,一般选CMAS。

上次拿到CMAS考试成绩是五年级毕业考,在六年级上学期成绩才寄到家里,说实话,大吃一惊,没想到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还徘徊在28分的小学生进步飞快。

六年级的CMAS考试因为突来的疫情取消了,今年因为疫情七年级只考一整天的语文,也可以弃考,八年级除了语文数学还考科学,social是学校抽样考,

闺女整个七年级唯一一次到校进教室,就是参加一整天的CMAS语文考试,考完闺女直呼别期待太高,因为有一篇写作题型没见过,有可能答非所问。

五年级科学成绩,84%

五年级语文成绩,90%

五年级数学考试,99%

学习~《科学》

初中科学课包罗丰富,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好在初中阶段重在理解概念和现象,量化计算题不多。

参考书里都是基本知识,血肉不够丰满但骨骼都在,是初中学习的下限,也是高中进一步分科学习的基础。

第一单元:科学思路和方法
第二单元:化学,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第三单元:物理,运动,力,功
第四单元:物理,能量
第五单元:物理,宇宙,太阳系
第六单元:地理,地球,大气,气候
第七单元:生物,细胞和生命
第八单元:生物,植物和动物
第九单元:生物,人体系统
第十单元:生物,遗传,进化和化石
第十一单元:生物,生态系统

学习~《Coding》

下学期闺女用电脑上网课,用Ipad写作业,配置了大的显示器和外接键盘鼠标。

闺女本来有点抗拒新事物,没想到下学期伊始男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自学coding。

闺女这下有了动力,从盲打和基本人机指令开始,每周末老老实实学起来。

课后跟闺女复习简单功能的常用函式,要强调的一点,是活学活用函式。

还看了讲图灵的电影《模仿游戏》,有点乏味的故事,闺女也看进去了。

七年级下学期,coding课闪亮登场,还是闺女大爱的mincraft coding。

老母亲对minecraft无所知也没兴趣,闺女自力更生,把爱好发扬光大。

算上手机,四块萤幕的online课堂

学习~《八年级选课》

五月上旬照例要为8年级选课,这次学校改变了以往选修课随机选的方式,变成自己申请,优先排序和早报早得三者结合的方式,而且每门选修课至少修读一学期。

选修课里闺女的第一优先级是美术,然后是打了一年酱油的吉他,PE和TAG technology是必选,其他可选的还有西班牙语,戏剧,唱歌,乐队和校内广播电视台。

想要选修美术课的同学必须给老师写一封申请信并附上两个作品,闺女还是第一次写申请信,为hidden talent variety show熬夜画的两幅画也派上用场。

8年级的必修课:
1)Math
2)Social
3)Language Art and Literacy
4)Science

8年级的选修课:
1)advanced art
2)guitar
3)PE
4)TAG technology

美术课申请信

学习~《五月的谢师周》

谢师周,闺女给每天在萤幕里谋面的四位主课老师制作了精美的手工贺卡。

这一年闺女一共遇到了十几位老师,每位老师鼓励的留言都让老母亲感动。

经常被老师和同学表扬的闺女,今年的进步之一,是学会了怎么赞美他人。

数学老师

科学老师

语文老师

social老师

送给老师的白百合

读书~《Great Britain》

这套DK的Eyewitness Travel买了三本,英国,法国和意大利,三个欧洲国家。

十年过去只读了英国的50页简介部分,一个因为字型太小,一个因为满篇生词。

这次重读英国的简介部分,无论词汇量,还是文化认知,都不可同日而语。

可是字型实在很坑,眼睛很快就受不了,每天限量阅读树獭进度,放大镜在哪?

字型太小是致命缺陷啊

读书~《遇见灵熊》

三年级时,闺女只能读图画书,五年级才开始读长篇小说并且写读后感,学校挑选的精读小说,都是描写同龄人经历垂死的劫难和非常的磨砺之后成长的故事。

五年级的《Blood on the River: James Town 1607》是英国早期殖民者里一个男孩死里求生的故事,《Fever 1793》是费城发生黄热病疫情时一个女孩幸存的故事。

六年级的《Hatchet》是一个破碎家庭里的小男孩在飞机失事后独自求生的故事,七年级的这本《遇见灵熊》是一个破碎家庭里有暴力倾向的男孩改过自新的故事。

想改变一个骨子里对父母充满怨恨,对他人充满仇视,对社会充满不信任的男孩,不是把他送进少年犯监狱,而是送到印第安人保留地的无人荒岛上独自向死而生。

感觉有点以暴制暴

读书~《麦加菲美国语文精选读本》

全英文的文学阅读,最初读的是外研社的书虫系列古典名著,即便是控制生词量的分级缩写版,读得时候也离不开中英文对照。

后来对《暮光之城》系列着迷,开始中英文对照着读第一册,由此发现读现代小说的好处,比起有年代感的名著,语言更实用。

后来跟着闺女读小学生长篇小说,没有中文对照,生词不计其数,读速进展缓慢,有时理解无能,就这样啃完还得改写心得。

后来中英文对照读小学生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和世界美术史,因为有中文阅读的底子,读得顺利,缺点是读了后面忘了前面。

接着买了学生版圣经,读旧约的前两章就花了半年的业余时间,一是字型小,二是古早词和专用词太多,查字典查到手指疼。

这样东一枪西一枪地读下来,居然也有了再读的信心,这套麦加菲的美国语文读本,是头一次读纯文学,感觉特别咬文嚼字。

美国是历史上罕见的以理想和信念建国的国家,在这套流行百年的古早语文书里,能读到美式思想的两大源流,宗教和启蒙。

语文书从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国民性,读这套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开始理解美国人看问题的思路,开始了解美国人的喜怒好恶。

这套书不但生词密度大,而且遣词造句的语法灵活,不精读很难理解,不重复若干次根本记不住,查字典对比译文读得好烧脑。

第一部分是美国人推崇的美德,用小孩子的小故事引出大主题,看问题的角度挺出人意料的,对思想僵化的老母亲很有启发。

钓鱼,讲故事,宠物狗,帮助别人,对待别人,追逐彩虹,做人的资本,微小的胜利,钟摆的罢工,做证人,每个故事都是成长。

第二部分读起来更亲切,因为事关动物尤其是鸟儿,美国鹰和鹌鹑的母爱,波波林克鸟的堕落,英格兰云雀的歌声,猎杀旅鸽的残忍。

捕猎野马让人耳目一新,享受安逸的醉汉让人哭笑不得,对黎明和雷雨的描写极尽宏大,无论大自然还是生命力,都是奇观。

这套书未完待续

读书~《WW3000》

闺女背单词,老母亲背单词,这两件事的进度终于快要重合了,老母亲的优势稳定退步中。

闺女背过的单词,有三年级的sight word,两百多个词,有四年级的新概念英语一册二册。

五年级背小学生tier 2单词,每个年级大概一百个,还有六年级的托福Junior单词红宝书。

闺女背单词只是熟悉单词,转眼就忘,真正掌握还是在课堂上,在书上,在电视上。

背过四六级单词和托福单词的老母亲,断断续续也在背单词,雅思单词,VOA单词。

老母亲的词汇量,用Wordly wise可以衡量出来,Wordly wise K~12,老母亲卡在6。

为了跟上闺女一日千里的阅读进度,老母亲得突破单词瓶颈,得把6里的单词搞定。

背单词任重道远

《未来可期》

Let us,then,be up and doing,
With a heart for any fate;
Still achieving, still pursuing,
Learn to labor and to wait.

今年最喜欢的两个诗人,一个是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满怀细腻的感性,另一个是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面向粗砺的现实。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