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他,请带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请带他去纽约,因为那是地狱”,这句经典电影台词让无数中国人对纽约充满了向往,如果没去过纽约,能说自己去过美国吗?这个全美最大的城市及港口无时不刻的向世界招手展示它强劲的魅力。初到纽约的朋友如果想好好领略纽约风采,还是需要提前作一些了解,在这里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些纽约必去景点

纽约市(New York City)是美国最大城市及最大的商港,也是世界的经济中心,被人们誉为世界之都,位于纽约州东南部。根据美国2010年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纽约市区人口为817万余人,是美国第一大城市;大纽约都会区人口有1988多万。一个多世纪以来,纽约市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纽约市是一座全球化的大都市,也是最重要的世界级城市,并直接影响着全球的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以及时尚界。纽约与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并称为世界四大国际大都会。纽约市坐落在世界上最大的都会区—大纽约都会区的心脏地带,是国际级的经济、金融、交通、艺术及传媒中心,更被视为都市文明的代表处。由于联合国总部设于该市,因此被世人誉为“世界之都”。纽约市还是众多世界级博物馆、画廊和演艺比赛场地的所在地,使其成为西半球的文化及娱乐中心之一。

第一天自由女神,华尔街,归零地带,唐人街

早上,从旅店步行到中央车站,如果按月台的数量来说,大中央车站是世界上公共建筑空间最大的铁路车站,它拥有44个月台和67个股道。车站的地下部份有2层,地下一层有41个股道,地下2层有26个股道。纽约中央火车站(Grand Central Terminal),位于美国曼哈顿中心,始建于1903年,1913年2月2日正式启用。纽约中央火车站是由美国铁路之王范德比尔特家族建造,是纽约著名的地标性建筑,也是一座公共艺术馆。它是世界上最大,美国最繁忙的火车站,同时它还是纽约铁路与地铁的交通中枢。完成于1913年的中央车站,除了揭示新大陆对于普罗大众公共空间的重视,也彰显了火车旅行的黄金年代。

地铁票有多重收费方式,购买一次性单程票是2.75美金,车票有两种,一种是硬币车票,另一种是卡式车票(捷运卡),此卡可以充值,地铁巴士都可以使用,用充值卡刷卡单程票是2.5美金,使用此卡的乘客在两小时内免费互相转车,公交之间,部分地铁站之间和公交地铁互转的时候很实用,机器上显示出"1 Xfer OK",表示这次的乘车是免费的。如果您乘坐地铁前往某地,然后做公交回来,可以一张车票搭乘两次。购买很方便 公交和地铁都能使用 但是X开头的expressbus不能使用 信用卡要插到底!用手抵住!不然读不出来!

纽约的地铁分1、2、3、4、5、6、7、9、A、B、C、D、E、F、G、J、L、M、N、Q、R、S、V、W、Z等线路,共有468个车站,还有快车和慢车之分,到高峰期,有些站不停,地铁方向分为上城(uptown)及下城(downtown)两个大方向,出发前,先用地铁图找出起始和终点站,看好到达目的地的方向,再决定入口。跟国内一样,即便是做反了方向,也可以赶紧下车,再倒向坐回来,也不需要额外收费。

纽约 的地铁票单程是2.75美元 ,而且单程票在售票机上购买后 需要在2小时内使用,大部分的 纽约 地铁站都非常的老旧,设计风格也非常的侷限 仅一部分新站点才会有一些新奇的设计理念,虽然 纽约 的地铁真是的很破旧 但是大部分的站点都有免费的WIFI,这始于1904高龄的地铁站却每天总是给人带来意外与惊喜。

如果要登自由女神岛的话,可以坐5号线到Bowling Green站下,这里我分享我自己摸索的辨别的方法,基本 纽约 地铁路线都是从北到南,如果你要往北走的方向 那么找“Uptown(上城区)”,往南 就是“Downtown(下城区)”,另外 在Google地图上导航 大部分都会显示途径的方向 在站台上都能找到

如果只是坐船远眺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不上岛的话,可乘坐炮台公园南侧South Ferry的免费Staten Island Ferry,该轮渡进出曼哈顿,但不停靠自由岛。注意:如果是乘坐地铁1号线和R线,公交M15、M5、M20、S1115、X14前往炮台公园观光渡船的话,下车后一定要注意,向公园西侧的观光渡轮码头走,以免走错渡口,无法登岛参观。

自由女神像在曼哈顿周边的一个岛上(Liberty Island),上岛是免费的,但是去岛上的船需要购买船票,成人18美元,儿童9美元,老人14美元。因为景区严格控制了人数,门票很火热,一般需要提前3个月就要在网上购买,要不然真买不到。

早上排队特别乱,本来很长的队伍我排在最后,因为想确认一下是不是排对了,就拿着9点半的船票跑到最前面去问工作人员,结果工作人员告诉我让我站在他右手边一条特别短的队伍里。队尾和我一起排队的其他人也是9点半的票,但是因为没有来问,就一直在队尾排著,那个位置最后应该是没有登上9点半的船,坐的后面班次的船。大家一定要勤问工作人员才不会浪费时间。

汽船一声长鸣,像垂死的嚎叫,或像被激怒的公牛攻击前的长嘶,所以我真的一直都不喜欢船。
看着 曼哈顿 岛渐行渐远,这个景象无数次出现在各种电影里,很难有一座城市本身就被当做一件艺术品,但 纽约 的 曼哈顿 是个例外。
自由女神像被伫立在自由岛上,紧邻著艾利斯岛,他本身承载着女神像之外没有别的东西,可谓是量身打造。女神手持的火炬指引著渴望自由的人们前行的道路,手捧的独立宣言时刻提醒着人们旧世界的严酷。

临近女神像的时候身后的一些游客发出几声赞叹,我正对着逐渐远去的 曼哈顿 发著愣,一个转身就发现神像已在眼前了,又是一阵汗毛耸立,她无比巨大,这感官刺激比电影画面里的航拍镜头都要震撼得多,她身着古 希腊 风服饰,脚下有被打碎的脚镣和锁链,手持火炬,象征著挣脱了封建暴政统治和自由之光,头戴的冠冕散发出七道尖芒,象征著七个大洲。这种背靠自由民主大陆,并向全世界发出讯号的模样简直棒极了。

由于自由女神像恰在航线的附近,进出港口的旅客都可以望见。当海轮驶入上纽约湾内时,由于海面的曲度,此时船上旅客尚不能望见纽约市内高楼,而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座巨大的雕像。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举起,目视前方,姿态优美。此时,有的旅客向她招手,有的旅客给她拍照。尤其是夜间,火炬内的灯光通明,加上从小岛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灯光,使自由女神雕像更为清晰、

登岛的船票是自由岛和艾利斯岛的联票,在同一个码头登船前往,这时已是正午,早晨的微凉早就散去,换来的是头顶烈日, 纽约 的天气和 北京 很像,虽在海边但并不潮溼,日夜温差比较大,可是正午时分的温度已经让人有点受不了了,何况还揹著大包,勉力拖着脚步,身上已经被汗水浸透了。

上岛之后先沿着标记去领取Audio Tour的类似对讲机的仪器,这个是包含在前面所说的三种票里面的,可以自己选择语言,到了某些特定地点可以听语音讲解。
Pedestal和Crown部分需要进入女神像内部,需要安检。进入女神像因为一般只允许带相机进入女神像内部,所以进去之前需要先存包(不存的话安检人员也是有可能把你拦下来让你重新回去存包的)。入口处有专门的指纹识别储物柜,2小时2美元现金(所以提前准备好几张1美元的钞票)。塑像的基座是一个大厅,1972年美国联邦政府将其辟为移民博物馆。馆内设有电影院,为游客放映美国早期移民生活的影片。从市区到自由岛之间,每隔半小时有一班轮渡,来往非常方便

雕像高46米,加基座为92米,重达225吨(合49万磅),是金属铸造。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和后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法国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制作。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

铜像建造是刚到美国的移民来到新大陆后第一眼看到的景象,自由女神像背对着还处于专制统治下的旧世界,正挣脱镣铐大步迈向新世界。讲解器里有很多人讲述了他们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感受,他们中有游客,有移民,有历史学家等,我很喜欢其中一个人说的,;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国家,但她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机遇。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225吨,是金属铸造,置于一座混凝土制的台基上。自由女神的底座是著名的约瑟夫·普利策筹集10万美金建成的,底座是一个美国移民史博物馆。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雕像高46米,加基座为92米,重达225吨(合49万磅),是金属铸造。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和后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法国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制作。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

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以法国巴黎卢森堡公园的自由女神像作蓝本,法国著名雕塑家巴托尔迪历时10年艰辛完成了雕像的雕塑工作,女神的外貌设计来源于雕塑家的母亲,而女神高举火炬的右手则是以雕塑家妻子的手臂为蓝本。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所戴头冠有象征世界七大洲及五大洋的七道尖芒。

女神像体内的螺旋形阶梯使游客能登上它的头部,这相当于攀登一幢12层高的楼房由于过高,后来从基座开始安装了电梯方便游人上下。

观光的游人从铜像底部乘电梯直达基座顶端,然后沿着女神像内部的171级盘旋式阶梯登上顶部的冠冕处。为了方便游人,每隔三节旋梯就设定一些休息座,供不能一口气登顶的游客小憩。冠冕处可同时容纳40人观览,四周开有25个小铁窗,每个视窗高约1米。通过视窗向外远眺,东边可见有“钢铁巴比伦”之称的曼哈顿岛上高楼大厦林立;南边的纽约湾一望无际,波光船影相映;北边的哈得逊河逶迤伸向远方。从冠冕处向右还可登上铜像右臂高处的火炬底部,这里可容纳12人凭窗远望,9.11袭击后因顾及安全暂停了开放,直到2009年5月才再次对外开放

从冠冕处向右还可登上铜像右臂高处的火炬底部,这里可容纳12人凭窗远望,9.11袭击后因顾及安全暂停了开放,直到2009年5月才再次对外开放。

虽然在岛上也就1个小时,但是来回来估计就要一下午了。女神像很大很好看 ,语音导览也很详细, 门票可以在网上预约好 提前半年预约。上台基的门票 ,不需要打印电子票也可以上岛。不过总是会排队 ,而且岛上风大。

首先映入眼帘就是这座巨大的雕像。雕像手握火炬、向空中高高举起,目视前方,姿态优美。此时,有的旅客向她招手,有的旅客给她拍照。尤其是夜间,火炬内的灯光通明,加上从小岛地面射向巨像的探照灯光,使自由女神雕像更为清晰、壮观。头戴冠冕,右手高举自由火炬的淡绿色自由女神已经在纽约港矗立了一个多世纪,表达着美国人民崇尚民主自由的理想,成为纽约甚至是美国的象征。整座自由女神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总重量达225吨。

当我从自由女神皇冠下来,发现自由女神的底座有一片空旷的场地,无遮无挡,最难得的是连人迹都很稀少,可以好好调整角度拍个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自由是何等的可贵,其价又是何等的高,如果他可以标价的话。自由女神像诠释了人们对自由的渴望,蔚蓝的天空鉴证了人们的自由之心。自由从来都是人们的天性,都是人们的追求。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象征,表达美国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崇高理想。对成千上万个来美移民来说,自由女神是摆脱旧世界的贫困和压迫的保证,自由女神像成了美国的象征。

坐游船返回炮台公园,前行200米就是著名华尔街。它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译。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

华尔街铜牛是美国华尔街的标志,是一座长5米,重6.3吨的铜牛塑像。华尔街铜牛的设计者是一位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艺术家,名叫阿图罗·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莫迪卡来美国多年后,想做一件东西一鸣惊人,好出人头地。他有一天突然想到华尔街是世界金融的心脏,如果有自己的作品放在这里定会引人注意。于是,莫迪卡开始创作一头铜牛,打算在1989年圣诞节的时候摆在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前面,祝福股市来年一牛冲天。

经过近两年的运作,莫迪卡在1989年12月15日午夜,用一辆大卡车将他这头重达6300公斤的铜牛,偷偷运到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那棵巨大的圣诞树下面,他盼望着第二天一早会发生奇蹟。次日一大早他跑到证券交易所边上,果然他的铜牛已经被记者和警察围得水泄不通,从外面根本看不到牛了。纽约市政府盛怒之下,要求莫迪卡赶紧把铜牛拉走。就在这时,百老汇大街南端的BORLINGGREEN公园的负责人找到莫迪卡,让他把铜牛放到他们的公园里。莫迪卡打算把这座雕像出售给开价最高的买主,但买主必须将公牛雕像留在原地,并将公牛雕像捐赠给纽约市。现在铜牛成为纽约市的公共财产,不准任何人买卖,莫迪卡拥有肖像权。

2017年3月8日,妇女节当天一个小女孩突然从天而降出现在了华尔街铜牛的对面,这个“无畏女孩”是由麦肯纽约广告公司和道富环球投资管理赞助的,“华尔街传统上一直是男性领域,而这件雕塑在说:‘嘿,我们(女性)在这里。’ ”比斯瓦尔告诉《华尔街日报》,“对我而言,它意味着一个女人在小巧精致的同时仍然可以无比强大。”

华尔街本身是一条很窄的街道,两边楼很高很高,走在里面有些压抑的感觉。但Wall St附近都是这种风格…旁边有一个小广场,圣诞季的时候树上会挂满小灯泡亮亮的很好看,证交所门口也会摆一颗很大的圣诞树。运气好了还会碰到某公司上市场面往往十分壮观。这条街道狭窄侷促,从百老汇到东河仅包含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而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全部集中于此,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此处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如今,“华尔街”一词的含义早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不仅成为整个附近区域的总称,还代指“对整个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

美国联邦大厅国家纪念馆坐落在纽约华尔街26号,对面是纽约证劵交易所。纪念馆是一座古希腊风格的大理石建筑,台阶上矗立著8根古朴典雅的圆形立柱。这里曾是美国第一届国会所在地。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的。现在大厅门口矗立著华盛顿的雕塑,栩栩如生

一到华尔街,满脑都是教授们魔性的our finance people!记住了,这整整一条街,从头到尾,都不是我扫的,但我真的有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随意走过。听说这条街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整个世界,于是我决定在街头大声打个喷嚏。可是整个地球依然很健康。传说从来都是说说而已。沿着华尔街向西,走到百老汇大街(Broadway ),就会看见一栋古色古香的哥特复兴式教堂。这是纽约最古老的三一教堂 (Trinity Church)。始建于1698年,不断被焚毁又重建,现在这个教堂落成于1846年。这座教堂是纽约历史最长久的见证!

911遗址离华尔街不远。这是在原址建起来的,四周刻着遇难者的名字,很难想象在这么紧迫的空间,两座几十层的大楼顷刻间毁灭,太可怕了,从上到下,三个台阶,两段瀑布,从阳光明媚的人间,到黑暗无底的深渊

911事件之后,归零地是每个游客纽约之行的必到场所。与遇袭前登上大楼俯瞰市容的情形截然相反,每个来到归零地的人都是心情沉重,瞬间发生的惨剧让许多人来不及反应,就成为了这场浩劫的遇难者,无论是从飞机掉落,还是被困在楼中,其惨状都已成为家属心中的痛,而那些在救援活动中牺牲的消防员等工作人员,也成了全美人民心中的英雄。

美国9/11国家纪念馆日前在纽约世贸中心原址附近开放其预览点(9/11 Memorial Preview Site),该预览点向公众提供了近距离了解9/11事件的绝佳机会,人们不仅能在此浏览世贸中心建造程序的实时图片,更可借由分享个人在9/11事件中的经历来一同参与博物馆的建立工作。

美国纽约的新世贸中心11月3日正式开门营业。耗资38亿美元的新世贸中心历时八年的建筑时间,成为目前美国最高的建筑。原世贸双塔在“9.11”恐怖袭击中倒塌,世贸中心新建筑群在世贸中心遗址上建造,其中一号摩天大楼是主建筑,其主体高度为541米。

往前行就是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它是哈德逊河上连线著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最有代表性的大桥,全长1834米。很多电影 《蜘蛛侠》《欲 望都 市》 《闻香识女人》《纽约 我爱你》《教父》等都有它的靓影。它有车行道和专门的木质步行道。傍晚时分走桥是游客们非常喜爱的方式,不同路段,不一样的风景……

布鲁克林大桥最棒的是行人通道,可以一直朝上走,在雨天里,望远方的钢铁结构,望下方的恢宏建筑,望手边的吊索,满满的诗意。桥横跨纽约东河,连线著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1883年使用,全长1834米,桥身由上万根钢索吊离水面41米,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蹟之后的第八大奇蹟。设计师是约翰罗夫林,在德国学的桥梁技术。逝世于一次河边勘察时因事故。

就在布鲁克林大桥的根部,在这里我找到纽约唐人街。发现了纽约最便宜的理发服务和食物。很有特点,有的家庭是通过政治庇护的理由偷渡进美国获得绿卡,结果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小小的区域,连英语都不会说。纽约中国城,也称纽约唐人街,纽约华埠等。纽约中国城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西起百老汇大街,东到Essex大街,北起Grand大街和Hester大街,南至Worth大街和Henry大街。整个中国城含40多条街道,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人口约16万。 纽约中国城已经成西半球海外华人的最大居住地和商业区。书写着一部海外华人发展壮大的历史。

纽约唐人街的居民以华人为主,华人的商业活动也集中于此。住在唐人街,就像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等其他华人小城一样。通用的语言主要是国语,也有各地方言。中餐为主食,许多街口有中文报摊。开车可以听到中文广播,晚间看的电视是中文电视。在美国,只有唐人街有这样的条件和氛围。到了这里,感觉又回到了很脏很乱很快活的天朝。有很多餐馆,也有很多类似于北京动物园市场的店铺。

到了纽约的唐人街,就像在国内一样,随处可见中文招牌。这里的店铺都是华人所开,售卖的商品也是针对华人的需求。以餐饮、礼品、药店为主。商店的三分之一是餐厅,街道两边摆放著堆积如山的水果、药材、海鲜摊位,卖百货的大婶及漂亮的中文招牌混杂在一起。想体会唐人街特有气氛的游客,在运河街地铁站下车后,朝Mott街方向步行游览就可以充分体会。周末纽约的华人都回来这里购物,而十分拥挤。该地区南面是象征中国人精神的领导者孔子广场;。因这里人口过密,到这里需排很长时间的队伍才可到达。

如今再去美国纽约街头的华人街看一看,早就已经是人烟罕至,再没有往日的繁华了,这是因为大批的华人都已经纷纷离开了纽约,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呢?尽管我国现如今已经不同往日了,但是和世界上最民主经济最发达的美国相比较,肯定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难不成这部分的中国华人在国外生活时间久了之后,开始想念祖国了吗?

原来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中国华人就逐渐发现美国再民主,也只会对美国人民有极高的福利,中国华人在这里的身份和地位是相当尴尬的,他们发现长时间无法融入到当地美国人的生活中之后,就不再想继续留在美国生活了,而且祖国现如今如此强大,也是能够给到他们美好的生活的,不过若说到最关键的使得这些华人街的中国华人们开始回到祖国的原因,还是因为担心祖国不要他们了!

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我国现如今已经出台了一种新的制度,但凡任何中国人是不允许拥有两国国籍的,而曾经很多移民美国生活的中国华人们,不仅拥有中国的国籍,也拥有美国的国籍,他们任何时间想要回国,都不需要办理签证,但现如今却只能够选择一国国籍,如果确定不回国,就意味着放弃中国国籍,看来这些中国华人们怕是祖国抛弃他们,才赶着回国了

唐人街商店的三分之一是餐厅,街道两边摆放著堆积如山的水果、药材、海鲜摊位,及漂亮的中文招牌混杂在一起, 给人一种乱糟糟, 脏兮兮的感觉。觉得不像是在现代化的大都会, 好像是在国内一些落后闭塞的小城镇里。看到这些心里真有些郁闷, 为什么华人聚居的地方总是不够整洁, 不够美观大气,。我直奔超市,大米、挂面,买!鸡蛋、鱼罐头,买!西兰花、西红柿,买!榨菜、老干妈,买

恕我直言,这里就是垃圾场,这些老华人相当的不友好,而且面对大陆来的人也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虽然他自己看起来是龌蹉又猥琐。感觉他们就是羡慕嫉妒恨的矛盾综合体~难怪我朋友说混的好的都会离开这个地方~根本不是影视作品里面宣传的那种模样!佩服我们的同胞,真是走到哪里都能把中国小城镇的脏乱差那一套带到哪里

在路上,我遇一个刚去唐人街不久的广东人,年纪有50岁了,问他在那生活怎样。他回答让人吃惊,他说唐人街还没有广东乡下的小镇好。唐人街给 我的印象实在不怎么样,唐人街可能是纽约曼哈顿最脏最臭的地方,如果没有去过唐人街可以去看看,比美国任何一个唐人街都要脏乱差,每次有人问我这跟中国像不像,我都会坚决否决。不过在这里可以看到老一代中国移民的艰辛和努力

逛完唐人街,天色已很晚了,但我不担心坐地铁回旅店,因为纽约 地铁是全世界仅有的24小时通车的地铁 ,这是说整个线网24小时都有服务 但不是所有线路和站点都有服务,常规情况下同一线路的日夜班服务不一致,比如 说,A线只有慢车,没有快车,C线停运,E线也只有慢车,没有快车。

第二天游玩大都会,时代广场


地铁4、5、6线至86 St站,再步行约10分钟即到;若自驾前往,博物馆的停车场在第五大道和80街交汇处,提供24小时7天不间断停车服务。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博物馆。该馆位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82号大街,与著名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纽约海登天文馆遥遥相对。美国自然博物馆主要回顾了大自然的其他动物的历史以及满足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也就是外太空的好奇心,而大都会博物馆则回顾了人类自身的文明史的发展。今天到现场一看很多人9:30去 买票处已经排起不短的队伍

目前大都会的价格是成人25美元,按实时汇率来算至少也要178人民币的票价,拿着二维码到前台去换票,不要在机票扫码,大家记得进馆安检后,中间圆形台可以咨询,圆形台的后面有机器扫码,但是单买大都会的电子票,在这里扫码扫不出来,要到左手边换票,左手边有一长排的服务台,那里就是换票的地方。很方便 节省了不少时间,免去现场购票的排队困扰,可以直接进入场馆。但是如果场馆的浏览人次过多,导致进口拥堵,那可能还是会需要排队。但也能比您现场购票排队节省更多时间。

提前定的票,去大都会柜台直接换的票领取的中文语音导览。但是在门口是要跟大家一起排队入馆的。大都会非常大,我10点开门就进去了,到下午2点才看完一层,还好我留了一整天时间,还赶上周五晚上21点闭馆。但是最后真是走不动了。馆内藏品之多之丰富,难怪是世界4大博物馆之一。

怀着十分好奇心,走进美国最大博物馆,也是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罗浮宫、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从古罗马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一直到现当代,不一而足,一应俱全!

最先去的是埃及馆,也看的最仔细,那种神祕的氛围有点吓人的。。。毕竟是从小开始看木乃伊题材的电影。后来看到了一具真的木乃伊!蛮害怕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自诩其展品呈现五千年的世界文化。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自诩其展品呈现五千年的世界文化。那一排排埃及木乃伊,以及整座2460年前的埃及古墓移置在馆内专建的大厅中巨型玻璃罩里。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纽约第五大道80到84街的一栋庞大建筑,内有5大展厅,为欧洲绘画、美国绘画、原始艺术、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展厅。馆内的陈列室共有248个,常年展出的几万件展品,仅是博物馆总库存的冰山一角–大都会博物馆的所有展品数量已达300万件。

此外还有玛雅文明 印加文明 伊斯兰文明相关。两天根本看不完~~可以考虑跟着听听博物馆的讲解,大概每天有三四场,周末多一些,都是馆员带着,没有固定路线,讲他们自己喜欢的馆藏。

虽说这个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但感觉展品份量都比较轻,远不及法国的卢浮宫和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看来后起之秀的美帝国主义真没抢到太多的好东西,加上美国本身历史不长,所以本国收藏的东西也远不及欧洲王室的私家藏品历史来得久远。

服装陈列室是从原来的服装艺术博物馆发展而来的,1946年并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单独成为一个部门,藏有17~20世纪世界各地服装1万多件,并设有图书资料室和供专业服装设计研究人员使用的设计房

丹德神殿(The Temple of Dendur), 埃及 政府赠送 美国 的丹德神殿陈列在该馆的萨克勒大厅内,公元前15年建于尼罗河畔的 阿斯旺 城南八十公里,那时 埃及 刚刚成为古 罗马 的一个行政省。1963年,因为 埃及 政府要修建 阿斯旺 水坝,上升的尼罗河水位会直接把丹德神庙掩盖。于是出于文物保护的目的, 埃及 政府主动提出,把神殿作为礼物赠送给 美国 。这是 埃及 以外世界上唯一仅有的一座 埃及 古代神殿。


大都会 中国 馆的特色应该是商周青铜器和陶器瓷器,当然也有不少著名画作,可以说是数量巨大。还好,青铜器不敌国家博物馆的司母戊鼎,画作不敌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
下面有从商朝时期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展品,但请注意没有夏,因为西方学者并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原因是 中国 传统文献中虽然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在 河南 省西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也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 安阳 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 中国 的考古之路还是任重道远。

由于,我去过大英博物馆,卢浮宫,所以在大都会博物馆只是走马观花的看看,我个人认为;大都会的文物逊色于卢浮宫,而且远古的文物比较少,我不建议参观。下午从大都会博物馆出来,看看许多游客,冒雨排队买票,可见,每天参观的游客真的很多。


坐地铁N、Q、R、S、W、1、2、37线至Times Sq – 42 St站下车,纽约地标性打卡地时代广场,说是广场,其实跟国内广场的概念不太一样,就是一条比较宽的繁华商业街。每时每刻都人山人海,品牌店林立,餐厅比较贵。晚上的夜景比较好看,广告牌密度高,白天就很一般。

一出地铁站就被街道那些巨大的霓虹招牌给吸引住了,完全是美剧的现场,这种现代化都市,才是真正的纽约。很繁华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各种不同肤色的人都在这里,各种繁华,从那走路的速度就能看出这个城市的快节奏。时报广场(Times Square,又译为时代广场);世界的十字路口,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一块街区,中心位于西42街与百老汇大道交会处,范围东西向分别至第六大道与第九大道、南北向分别至西39街与西52街,构成曼哈顿中城商业区的西部。夜晚,走上街头,站在时尚的前沿,目睹川流不息的车辆在眼前掠过,这里融洽的气氛如此和谐,

时代广场是纽约市曼哈顿最繁华的心脏地带,有着来纽约必到时代广场之说,位于西42街与百老汇大道交会处一块三角地带,这里是聚集剧院、音乐厅、以及特色酒店的文化集中地。晚上的时报广场真是热闹非凡,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以及电视式的宣传版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象征纽约的标志,反映曼哈顿强烈的都市特性,在这边有一个很大的萤幕,这个大萤幕会把它面前空地照下来,晚上这片空地人超级多。在广告进行的间隙,会插播这块地方,好玩的是镜头会慢慢推近,最后锁定中间两人,萤幕上还会画出一颗心,跳出大大一个“Love”,超级浪漫哦~~。想要成功站到那中心里面,只有耐心一点,等过几个广告,慢慢就会挤到中心的位置。

时报广场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百老汇上的剧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以及电视式的宣传版,已经深入成为象征纽约的标志,反映曼哈顿强烈的都市特性。走近时报广场,足以震撼每个人的眼球,四周全是色彩绚烂的霓虹灯和街头艺人,随时播放著新闻,歌曲MV,电视节目的大萤幕。并且时报广场是纽约市内唯一在规划法令内、要求业主必须悬挂亮眼宣传版的地区。

从北京来纽约旅游,仰头看着大萤幕,真没想到今天能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在竖立著美国可口可乐公司、韩国现代汽车公司、日本东芝公司等品牌标志的时报广场,能看到这样一个’中国屏’,让我感到亲切和自豪,纽约时报广场从此也有我们中国的声音了。这块中国屏为美国人民及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开启了一扇新的视窗。这块萤幕展示了中国的方方面面,对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起到巨大的作用,希望’中国屏’今后能带来更加积极的影响。

中国政府也在纽约时代广场上采用了6块超大萤幕来推广国家形象。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筹拍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17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中国各领域杰出代表和普通百姓在片中逐一亮相,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

不夜城的纽约,霓虹灯下,闪烁如星光璀璨。一栋一栋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宏伟壮丽。略显拥挤的纽约,有多少梦想在这里如同星光一样闪烁?你会感觉全世界的各个国家的人都汇集在这里。什么语言都有。晚上霓虹闪烁,夜色撩人,百年来,每至辞旧迎新之时,都有超过50万来自全美乃至世界各地的人汇集于此,共度不眠之夜。每年的12月31日,在时代广场的One Times Square Plaza顶楼都会悬挂一颗200磅的彩球,新年来临的那一刹那,彩球开启并飘散出无数的彩带,带给庆贺的人群以新年祝福。

第三天参观联合国,登帝国大厦

住的酒店就在联合国大厦的正对面,可能是离得太近,走几分钟就到了,联合国大厦是联合国总部的所在地,位于纽约曼哈顿东河沿岸,是1949年10月至1951年6月建成的,虽然位于纽约市,但其土地实际为国际领土。联合国由大会场大楼、祕书处大楼和哈马舍图书馆三部分组成。其中祕书处大楼位于中心,是联合国总部的核心建筑。
联合国大厦内设有游客参观大厅,进入参观需要通过安检,程式类似机场安检。参观大厅还有中文人工导游服务(周一到周五),时长约一小时。参观大厅的地下一层有联合国自己的邮局,可买张邮票盖上联合国的邮戳寄出。

需要提前3个月预约参观日期,持有效证件免费索取现场照相打印的门票,先去马路对面的接待处接受证件检查,然后来入口处安检,进入大楼前的安检也相当严格,还需出示身份证件。

而通过预约会议进入联合国总部大楼内部,可以自由行动参观,参观的内容都是一致的,几个大厅,一些装饰和礼物。安理会当然是第一个,还有经济社会council,就是Emma Watson发过言的地方,最后是最大的hall,联合国的墙纸寓意著charity prosperity stability。

大厦前面悬挂著参加联合国组织的各个国家的国旗,十分瑰丽、壮观。会议大楼里有安全理事会会议厅、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托管理事会会议厅。经过安检进入大厅,先和墙上六位祕书长的画像合了个影。

参观了安理会、经社理事会等会议室以及各国赠送联合国的礼品、雕塑等。参观了各国进贡的礼品、安理会、维和部队、国际救援、托管事务、经合和社会、教科文、人权、裁减核武、环境等主题和联合国大会会场。

看看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办公环境和开会环境,也能很好的体会联合国的很多宗旨,比如和平,环保等主题。平时听起来好像是大道理的东西,放在那个环境下来看,会有很深的体会。仅从所看到的,给人最深的感受是,联合国真的老了,穷了,需要变革了。整幢大楼保持几十年前的档次,内部装修老化,天花甚至有渗漏的迹印,大会场的家俱也非常落后简单,

坐在安理会里面开会曾经是我刚工作时的梦想,成功去联合国最大的会议厅开了一场会,感觉特别高大上。有票的人都可以参加联合国大会和理事会的会议,开会时间在周一至周五,上午10点半至下午3点半之间。

从联合国大厦出来,步行15分钟的路程,便到达帝国大厦。帝国大厦于1931年竣工,距现在已经将近九十年了,难以想象那个时代建造这样一个摩天大楼,是多么大的一个工程,推荐太阳落山之前登观景台,日落很棒,虽然帝国大厦在纽约已经不是最高的摩天大楼,但它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最久的大楼。

不到帝国大厦,不算到过纽约。这句话不算夸张,虽然现在帝国大厦已经不算纽约最高楼,但它曾经保留了四十多年的最高纪录。在这里仍然是观赏纽约这座美国最大城市的最佳处,每天到这里的人都很多,旺季时订到票算你荣幸。到了帝国大厦顶楼,整个纽约都在你的脚下,很多人说: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情,就是和你在帝国大厦顶层相遇。

纽约帝国大厦,是著名的摩天大楼,共有102层。1930年动工,1931完成,只用了410天。至今仍然和自由女神一起成为纽约标志,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在第五大道上第33与34街之间,共有102层,屋顶高度381米,加上天线部分总高度达到443.5米。帝国大厦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于1930年3月动工兴建,1931年5月1日正式落成,只用了410天。它的名字来源于纽约州的别称帝国州(Empire State),所以英文原意实际上是“纽约州大厦”,但因帝国大厦的译法已广泛流传,故沿用至今。

大厦的建设速度是每星期建4层半。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是惊人的。 整座大厦所用材料:包括5660立方米的印第安那州石灰岩和花岗岩,1000万块砖和730吨铝和不锈钢。 大厦的高度为1250英尺。这座“铅笔型”世界空中轮廊线的杰作的摩天大楼只用了410天就建成,算是建筑史上的奇蹟。

帝国大厦在86层及102层分别设有观景台。我是提前在网上预订的登顶门票,由于票面上并没有划分时间段,我曾一度担心会在现场排比较长的队伍。实际上并非如此,我大约在六点钟开始入场,六点半就已经登上86层观景台了。 根据估算,建造帝国大厦的材料约有330000吨。大厦总共拥有6500个窗户、73部电梯,从底层步行至顶层须经过1860级台阶,总建筑面积为204385平方米

1931年5月1日,美大厦正式落成,成为当时世界最高的建筑。但许多办公室在40年代之前一直空置,使它在早期被戏称为空国大厦。

3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而华尔街的老板们却热衷于修建摩天大楼的竞赛。百万富翁拉斯科布为了显示自己的富有,决意修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楼房。他找来著名的建筑师威廉·拉姆,问楼房能盖多高?拉姆沉思片刻后回答说:“1050英尺。”拉斯科布对这个高度很不满意,因为这仅仅比当时纽约新建成的克莱斯勒大厦高4英尺。于是,建筑师设法增加了一节200英尺高的圆塔,使帝国大厦的高度为1250英尺。

在帝国大厦建造过程中,美国的工人阶级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作风,平均以每星期建造4层半的速度,多快好省的创造世界纪录。整个大厦只用了410天就建造完成,比预计工期提前了5个月,节省了近10%的建筑开支。

我乘坐电梯来到第86层的露天瞭望台,举目俯瞰远眺,整个 纽约 市区尽收眼底大厦第86层的观景平台为了防止有人从该处跳楼,观景台周围的防护铁栏又加固了而已。观景平台位于大楼1050英尺处(约320米),从该处可看到纽约市的全貌。 从1层登至86层,共1574个阶梯。(我是分别坐电梯到80层室内观光、86层室外观光)露天的望台上的风力相当大,晴天的时候可远望至100公里远的地方。高达443.7米的大厦,在上面可以环视四周的地平线的美景,86层观景台外步行道眺望五个州。

如果把建筑拟人,帝国大厦已是古稀之年。环视曼哈顿,帝国大厦依然雄居中城,下城金融区因为失去双塔突然被拽回到好像20世纪60年代的模样,天际线的构成让人联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难堪情景。在 纽约 的几天都是阴天,看不到日落和完美的天际线,其实帝国大厦最佳登楼时间为早晨8点、下午3点午夜,尤其夜景十分壮观。我用的是pass只到86楼,还有102楼需要加钱,但人也较少,相对清静。

俯瞰曼哈顿还是感觉非常壮观,可惜天气略阴,不是太给力。上面风挺大的,即使是夏天还是要多加件外套比较好。帝国大厦的顶层一直是文艺界喜爱取景的地方,自大厦建成后,共有90多部电影选择这里作为取景点,其中包括《金刚》和《西雅图不眠夜》等经典电影。帝国大厦既是一座多弁□獐g字楼,同时也是纽约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成千上万的游客每天在这里排队等候电梯登顶观景。自1994年以来,帝国大厦已成为青年人到顶层举行婚礼和纽约人庆祝情人节的传统场所。

在全纽约的制高点上拍摄,360度无玻璃阻隔的景色,可以拍到一望无际的城市,登顶上去望着曼哈顿夜景还是很壮观的。建议提前查好落日时间,可以上去观看,很美的。帝国大厦和洛克中心都可以登顶,洛克要便宜一些,而且在洛克顶上可以看到帝国大厦,很美的。建议预算有限的话可以去洛克大厦。不过用new york pass 就可以免费去两个大厦登顶。

帝国大厦的夜景美到无法用辞藻表述,每一帧画面都令人沉醉其中。华灯初上,灿烂霓虹的城市,车水马龙,穿流不息的街道。为之震撼,为之陶醉。毫无疑问,傍晚是参观帝国大厦的最佳时间!既能看到日景,又可欣赏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紧接着又可以欣赏夜景。实在是赚到了!纽约帝国大厦建筑亮化工程是楼体将立面所有的灯具组合起来让楼体成为一个超大的萤幕,夜间分为两个风格能让灯光图案变化活在单色变化,图案变化能让建筑立面像一面萤幕一样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单色变化能让建筑为纽约夜晚展现繁星点点的灯光环境。独一无二的灯塔和楼体两部分设计让纽约帝国大厦在夜间让人移不开视线,现代感的灯光变化让建筑更显丰富、动感、灵性的灯光环境。

在返回一层时,遇见帝国大厦总监,他说:他去过北京,参观了长城,观赏了故宫,让他非常吃惊,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让人尊敬,他给我一份证书,留作纪念。

第四天:第五大道,洛克 菲勒,特朗普大厦

纽约第五大道,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一条重要的南北向干道,南起华盛顿广场公园北抵第138街。由于第五大道位于曼哈顿岛的中心地带,因此曼哈顿岛上东西走向的街道有时会以这条街道为界而加以东西的称呼。第五大道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中央大街,道路两旁是玻璃幕墙闪闪发亮的高楼大厦。西装革履的男士和身穿时装的女士,拿着公文包,进出高楼大厦,呈现出一幅高雅、时尚的美国现代生活图景。

很少有街道能像第五大道那样可以包揽那么多家货品齐全、受人喜爱的商店。这些商店很多都拥有多家分店并享誉世界。可以想到的名店几乎都可以在这条大街上找到,货品丰富、品牌齐全、高档优质成为美国第五大道的特点,品牌的运作成为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在60街到34街之间的第五大道,则被称为“梦之街”,因为这里聚集了许多著名的品牌商店,是高阶购物场所。据英国一家咨询公司对全球45个国家所做的年度调查显示,第五大道仍是全球租金最贵的零售业场所。第五大道商铺的年租金可超过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1平方米=10.764平方英尺)。

100年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使第五大道始终站在成功的顶峰。包揽众多货品齐全、受人喜爱的商店是第五大道的一个特色。货品丰富、品牌齐全、高档优质成为美国第五大道的特点,品牌的运作成为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的突出特点。

第五大道上的商店不仅商品高档,而且橱窗也是精心设计的,沿街的橱窗展示千奇百怪,精彩纷呈。有些公司甚至请真人做模特,可谓别出心裁。圣诞节前夕,各大公司都竞相推出圣诞橱窗,纽约每年最大的圣诞树就竖立在第五大道上的洛克菲勒中心,这棵圣诞树比白宫的还要高大、华丽,届时,就连许多“老纽约”也要携家带口前来观赏。第五大道上各家名店的橱窗文化已成为游客观光购物不可或缺的内容。

纽约第五大道的名牌店更新快、品种多,因此几乎所有品牌最新的货品都能在这里找到。这里的店铺很少打折,但一旦打折便是惊天动地,引来众多的人排队等候购买。第五大道是曼哈顿最出名的一条南北向主街道,整条街涵盖了多处纽约必去的景点和顶级百货商店,极尽奢华,也是好莱坞电影中的拜金胜地。

洛克 菲勒中心( Rockefeller Center)位于 美国纽约曼哈顿 ,是一个由19栋商业大楼组成的建筑群,各大楼底层是相通的。其中最大的是奇异电器大楼,高259米,共69层,中心总占地22英亩,在1939年完成全部建筑。设计者为Raymond M. Hood。 洛克 菲勒中心东西向矗立,从48街到51街,占了三个街区,南北向,从第五大道到第七大道,更占了三个纵向街区。这个建筑群是由 洛克 菲勒家族投 资兴 建的。在1987年被 美国 政府定为“国家历史地标”,这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拥有的建筑群。

圣帕特里克教堂——位于第五大道上,是19世纪爱尔兰移民所建造,全美国最大的天主教堂。外部高高的尖顶在第五大道上非常显眼,老远就能看见,在洛克菲勒中心斜对面不远处,有一座宏伟的教堂——圣帕特里克大教堂(St. Patrick’s Cathedral 圣柏德烈教堂),据说它是纽约最大的教堂,也是当年教皇到美国讲经布道的地方。这座教堂矗立在第五大道的摩天楼群中并不显眼,但知名度却很高,这是整个美国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教堂,有着超过130年的历史。

当我走进它的大门时,瞬间就会被它的内部空间感所震撼,整个教堂内部高约十多层楼,顶部是看似线条繁复的穹顶,极其漂亮。我也和其他游客一样,坐在椅子上,紧闭双眼,聆听悦耳的管风琴声。一曲终了,音符仍在耳边回响,好像仿佛是来自上天的声音!不知不觉眼睛溼润了,这美妙的乐曲打到了我的内心……

特朗普大楼是一栋位于美国纽约市的摩天大楼,坐落于曼哈顿的纳苏街与威廉街之间,地址为华尔街40(40WallStreet)。这栋摩天大楼原本被称为曼哈顿银行大厦,不过后因曼哈顿银行与大通国民银行合并,所以不再称为曼哈顿银行大厦,而改称华尔街40号大厦,1995年唐纳德·特朗普买下该大厦,改现名并沿用至今。 这栋建筑总共有70层,于1930年落成,建造期间只有11个月,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后来被克莱斯勒大厦超过,目前则是美国第20高的建筑。

走进大楼,更能体会到特朗普这个本来是全美国最有名的超级富豪,现在更是舆论漩涡的中心的人物,里外都极尽奢靡的特性。空置率下降,业主亏本出售,曾经辉煌的特朗普大厦如今沦为纽约最不受欢迎的摩天大楼之一,彭博称,过去7年特朗普大厦的入住率从99%跌至83%,空置率约为曼哈顿地区平均水平的两倍,目前闲置办公空间达4.2万平方英尺。此外,特朗普大厦业主中,大多数售出的公寓都在做亏本买卖。自2016年大选以来,大厦里至少有13位业主卖房,在其中9笔交易中,考虑到通胀因素,有8笔都是亏本出售,有的甚至亏损超过20%。辉煌不再!特朗普大厦成为纽约最不受欢迎的摩天大楼。

1979年,特朗普买下了这座大楼并进行全面修建,邀请建筑师德·斯库特(DerScutt)主持设计修建,旨在建造纽约第一超级豪华高层建筑,最终于1983年落成竣工。在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时期,这里是特朗普的主要阵营,他甚至在别州竞选十分繁忙的时刻也要乘私人飞机回到这所豪宅中。

还有就是展览橱窗里有了印有特朗普字样的休闲衣服和帽子。星巴克咖啡店外面有许多桌椅,我坐在那里从容咀嚼这摸了花生酱的面包,吃了鸡蛋,喝了水,和往常一样在一至四层看了看。

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释出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我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美方这一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侵犯我国合法权益,威胁我国家发展利益,给特朗普数个中指,抗议他的独裁霸行。

回旅店收拾行李,赶往时代广场旁的长途巴士总站,美国的灰狗巴士是一种旅游大巴车服务,在美国旅游乘坐灰狗巴士其实算蛮方便的,价格比飞机便宜很多喔!自驾。自驾的费用是最贵的,一辆车最最便宜每天也要30美元左右,租期短的话只会更高,加上油钱过路费停车费什么的,一天通常都要一百美元以上,但是可以带很多东西,去哪都方便。我选择坐巴士去往下一个城市:费城

结尾感言:


我穿越象征百年历史文化的布鲁克林桥,游览有着神圣艺术殿堂之称的大都会博物馆,与标志着美国民族精神的自由女神像合影留恋,爬上金光璀璨的帝国大厦,眺望夕阳之下美丽的曼哈顿天际线,感受这个城市的每一处角落,即使是街角的一处惊喜涂鸦,都是这里最美的风景。人们常说纽约客,是一种诙谐幽默的生活方式,我说纽约客,少了那一份看淡生活的态度,却多了当今社会的一份忙碌匆匆。所以在纽约,我虽然尝试着做一个纽约客,却不仅仅仅是一个匆匆过客。
年轻人到纽约,怀揣著初见大城市却不服输的豪言壮志,老者回到纽约,看到的也是一份曾经拼搏的辉煌岁月。纽约,为每一个来这里的“纽约客”而存在。这里喧嚣繁华,这里也古典静雅,这里纸醉金迷,这里也人文荟萃。这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城市,在这里各色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风格建筑,都以一种完美的状态互相融合著,奇特却异常和谐。无论如何,无关欢喜厌恶, 纽约 还是如此的独一无二。I love New York,希望再见面,依然不会太久。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