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着6点半就要吃早饭7点半坐船去,结果整整拖了2个半小时。

为什么我要这么早?因为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大。

结果发现,这座城,8小时就能把我给彻底迷醉掉。

CHAPTER 1 匆匆忙忙的出发

我来澳门的原因是因为我来了香港。突然一拍脑袋,嘿,来了香港为什么不去澳门一趟?然后就走了。

攻略没做,行程没做,啥都没有。除了想吃蛋挞之外,别的啥也没有。

我也是很牛逼的。

之前在微信里联络了军姐,我们在布拉格的机场认识。后来考虑到人家还要工作,算了。自己逛吧。

从北角坐地铁到上环,就进入了一个商场。这个商场足够绕,不过可以说一下,二楼是买票的地方。买完票之后就出门,找到TurboJet。TurboJet往返澳门是很方便的。日间160港币,夜间200澳门币。港币比澳门币稍微贵一点,但汇率还是几近于1:1。之前我还从马蜂窝订了一个船票,结果后来发现订成了第二天的了……简直要疯了……当然,马蜂窝订票你还要选出行时间。虽然便宜十几块钱,不过自己的时间并没有像处女座一样掌控的那么严格,所以还是令我崩溃了一会儿。现场买很方便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十几秒就OK了。

找港口是一个比较崩溃的过程。所以我抓了好几个人问了一下。然后带着港澳通行证出关,前往澳门。

表示我还是很喜欢坐船的。在船上你能感受到上下的移动。横波嘛,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当然我的包里还带着一瓶从香港买的紫花油。避免晕船,虽然没晕过。

在船上掏出来了LP的攻略。结果却一眼都没看下去。和一个小朋友一样东看看西望望的看着汪洋大海。做了好奇宝宝一个小时,就到了澳门。

从跳板上下来的第一刻,我看到了就和下面一张图一样的中文、葡萄牙语、英语、日语和韩语的指示牌。后来证明,多数的路牌,是中文和葡萄牙语的。很多票上,是中文和葡英的。

虽然自己学过葡萄牙语,结果发现在这里一点用都没有。因为这边多数人还是说的粤语。对于一个拒绝了正宗广东师妹粤语教学的建议的我现在有点后悔。

出关之后换了三百港币,给了三百澳门币和几个钢镚。还有两个一毫和一个五毫。惊讶的把他们放进了我的小熊钱包里。如果你有澳门通,带着信用卡,实际上这些钱就完全足够了。澳门通我自己有,也可以从淘宝或马蜂窝买,很方便,不用额外充钱,因为用澳门通坐车只需要3块钱,不用澳门通坐公交就要6块。而大多数景点靠走路就OK。澳门通的功能类似于八达通,也可以在便利店刷卡和充值。很不幸的是这里的便利店貌似少得可怜,如果能在机场解决就机娘在机场解决掉。30澳门币的余额对于1天的游玩来说就足够了。

在旅游问讯处要了一份地图,然后就有一堆阿姨围上来问你要不要包车。还推荐了很多旅游景点。当我说不需要的时候他们竟然也没生气,微笑的说不要紧。

这件事在内地的话基本一个白眼就翻给你了,话都不会多说一句的。

当然他们给我指反了公交车站。内心很无奈啊。

找不到就算了,打车去吧。从外港码头打车到妈阁庙,花了49澳门币。

意外的良心啊!澳门人民太好了吧!

CHAPTER 2 在澳门历史城区穿梭

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005年7月15日会议上,获得21个成员国全体一致通过,中国“澳门历史城区”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

从妈阁庙开始,开始了澳门历史城区之旅。

妈阁庙是澳门的三大禅院之一。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位于澳门的西南方。主要建筑有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殿堂。庙内主要供奉道教女仙妈祖,又称“天后娘娘”、“天妃娘娘”,人称能预言吉凶,常于海上帮助商人和渔人化险为夷,消灾解难,于是福建人与当地人商议在现址立庙祀奉。这里也是澳门最古老的庙宇。当首批葡萄牙人到达澳门在附近登陆的时候,即现在的妈阁庙前地,误以为当地人说的“阿妈港”就是澳门,所以澳门就被叫成了Macau。当然,中国的首张照片也是拍摄于此地。

当然在妈阁庙玩的时候也令我崩溃了一会儿。毕竟这边不知怎的突然有一个团,感觉像是中了邪一样的说建议大家参加XXX。还特么是在做广告。特别是当他们一起喊出口号来的时候,当时有种想否认自我和他们是同一个地区的想法。因为实在是太丢脸了。周围的居民和游客都在用一种鄙视的眼神看着。

在妈阁庙前面的那个广场,就是妈阁庙前地。妈阁庙前地上有个海事博物馆。很有意思的是我去的时候正好周二,人家关门。

实际上很多澳门的地方都是周二休息……我也不知道为啥

在这里想问一下……澳门很多寺庙里盘盘旋旋的香,叫啥名字?

顺着妈阁斜巷向上走,经过手信博物馆,就到了原为印度军人营地的港务局大楼,再向前就到了传统葡人居住的亚婆井前地。

澳门的街道的街道牌很有爱啊~感觉就和青花一样的可爱,只有中文和葡萄牙语。

在亚婆井前地附近,还可以找到郑观应住过的郑家大屋。郑观应写过《盛世危言》,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

从郑家大屋出来后,右侧方向直走,穿过亚婆井前地,就到了西望洋教堂。可以从主教山眺望台和西望洋教堂眺望台眺望远方,看到澳门塔。西望洋教堂也是很酷的!当然,建在山上,爬山的过程差点累坏我了……

返回亚婆井前地,买了一个蛋挞。我!去!挺好吃的~

顺着高楼街向前,到丰顺堂街,进入圣老楞佐教堂。这里很有意思,教堂里还供奉著海神。据说当年海员出海的时候,他们的家人就到这里来祈祷。

从教堂后方出来,就到了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圣若瑟修院孕育了中国教会的很多人才。里面还有首位到东亚传教的耶稣会士圣方济各·沙勿略(St.FranciscoXavier)的肱骨,是真的肱骨…

从圣堂出来后沿着龙嵩正街,就到了岗顶前地。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第一所西式剧院——岗顶剧院;对侧就是圣奥斯定教堂,还有澳门唯一的园林式图书馆河东图书馆大楼。

从岗顶前地向下望,就能看到了新马路。

到了新马路,首先看到的就是议事亭前地。这里有个巨大的喷水池。回头就可以看到民政总署大楼。

这边很具有南欧风情,有很多可以购物的地方。东边有仁慈堂大楼和博物馆,记录著天主教传教士在澳门的贡献。

西侧的一条巷子,就到了三街会馆,曾经既是华人商会,又是关帝庙的地方。

在这条街很容易迷失自己,我是来到了南欧吗?

向前走到板樟堂前地,可以看到供奉著玫瑰圣母的玫瑰堂。右拐,到大堂巷,再走就到了富商卢九旧居——卢家大屋。不过这里并不好拍,因为门好大,街好窄,并且充满著咖哩味……卢家大屋采用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方式。平面的主要构成元素包括厅堂、住房和天井三部分,其中厅堂和天井是最重要的元素,而房是最基本的元素,廊道及巷道则起到重要的练习作用。入口采用凹斗门式。在天井上的大型灰塑(decorativemolding/plasterwork)是岭南大屋单一灰塑品种中所罕见的。

顺着上坡,就到了大堂前地和大堂。拍拍照后,返回板樟堂街。

去的时候澳门快把我热成狗了,33℃的温度,于是就买了瓶汤。忘了什么名字了……但是……真的好苦……讲真如果要是别人告诉你这个玩意很苦就不要轻易尝试……太崩溃了

返回板樟堂街,穿过卖草地街和大三巴街,经过耶稣会纪念广场,就到了大三巴牌坊。“三巴”即“S?oPaulo”的粤语音译。该教堂始先后经历3次大火,屡焚屡建,直至1835年10月26日,最后一场大火将其烧得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此墙因类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牌坊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和矫饰主义风格,并有明显东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

这里也记录著中国屈辱的历史。鸦片,最早就是从大三巴下的港口,由葡萄牙人输入中国的,平均每年多达2万箱。离大三巴不远的花王堂街,曾是著名的“猪仔街”,沿街有300多家贩卖华工的馆所。当时的澳门,有数万外国人专门从事人口买卖。他们采取诱骗、绑架等手段,将华工强制买卖输出,很多人死于海上。1922年5月29日,葡军在大三巴下公然枪杀70多名中国人,伤100多人。

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层,左右共自第3层起可分9格。前壁右侧有一石旗杆夹(左边与之成对的一副已不存),下有68层阶级,与教堂位置并不一致。

第一层为一个三角形山花,上有铜鸽象征圣神,左右有日月星辰。顶部有一十字架。

第二层正中为小耶稣,围以钉死其之刑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组成,柱间以天使浅浮雕点缀,柱两边有弧形山墙。

第三层中央为圣母升天,天使奏乐欢庆,周围饰以牡丹和菊花(象征来自中国和日本的基督徒技师)。

第四层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个视窗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装饰,中间视窗侧两柱间以棕榈树装饰,侧窗洞两边柱间对称设有壁龛,供奉4位圣人。

第五层牌坊最下层有3个入口并有10枝爱奥尼柱式支撑及装饰墙面,正门两侧各3枝,而侧门一边各2枝;正门上写有意大利“MATERDEI”(意思是此教堂是供奉天主之母及有通往天国之门的意思)。侧门门楣上有耶稣会的“口号”IHS(意思是人类救主)的浮雕图案。

大三巴牌坊第三层的系列雕像由正中的无原罪圣母像为中心分界,以高低宽窄不一:

第一对:左右均为中国佛教式的石狮子半身像。

第二对:左为在圆球上展翅之鸽,右为双箭交叉穿王冠。

第三对:左为女身加魔鬼的头和四肢,其胸为一镖枪穿中,其右边有汉文句为“鬼是诱人为恶”,其左边有顺时针方向的右旋十字。右为骷髅白骨一具,其左边有汉文句为“念死者无为罪”,其右边有逆时针方向的左旋十字。

第四对:左为一圣母在大海上护导一艘三桅帆船,右为同一圣母足踏七头之龙,其右上角有汉文句为“圣母踏龙头”。

第五对:左为三层双龙或人头的喷水柱及长方形水池,右为一棵生命或菩提)树。

第六对:在无原罪圣母像两边各有对称的上、中、下三个天使像。以上六对雕刻不单具有明显的非传统的天主教的形式及内容,而且其中有三个雕像分别附刻一句汉文的说明文字。这是其余各层没有的。

大三巴牌坊的右侧,穿过利玛窦的雕像旁边,即是澳门博物馆及大炮台。大炮台最初为耶稣会圣保禄教堂的祀天祭台,后来改成了军事防御系统的核心。大炮台上,看到了些许和平鸽。

返回大三巴牌坊,从耶稣纪念广场的左侧,到哪吒庙和旧城墙遗址一瞥,向下走到恋爱巷。这个箱子简直就是……对单身狗的巨大伤害……从巷尾给喜欢收集冰箱贴的闺蜜买了一个冰箱贴。坐着喝了一杯咖啡,前往圣安多尼教堂。

向北,走到圣安多尼教堂。这里是奉婚姻保主保之神的教堂。对面就是白鸽巢前地,白鸽巢的公园大门就是《精武门》里李小龙所踢烂的“华人与狗不得进入”的牌匾的取景地。公园内可以见到台风“山竹”所吹毁的树和贾梅士的塑像。

公园旁边是东方基金会会址,建筑布局开创了澳门花园式住宅的先河。隔壁即基督教坟场,安葬了首位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马立逊和英国著名画家GeorgeChinnery。坟场内的马立逊小教堂是澳门,乃至远东第一座基督教传道所。小教堂前,还有澳门最早的石栗树。不过我并没有看那些坟墓,仅仅拍了一下就走了。

在白鸽巢前地,坐着17号巴士,前往二龙喉公园。

CHAPTER 3 二龙喉公园

二龙喉公园有全球最短的缆车,3澳门币往返,一分钟就可以到东望洋山。爬到山顶,可以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在进行训练。这里还有松山军用隧道和东望洋山炮塔。虽然已经过了开门的时间,但是收获了澳门半岛的落霞。

CHAPTER 4 在赌城不赌的夜生活

从二龙喉公园公交站,坐56/25/25B路公交车,到连贯公路/新濠天地公交站,对面就是澳门威尼斯人。

卧!槽!也特么大了吧!旁边就是比埃菲尔铁塔小一半的澳门巴黎人铁塔。

到了澳门威尼斯人,进入了金碧辉煌的大厅,走到乘贡多拉的地方。我们的船伕是一个意大利人,知道我从上海来,他就说起来他从金茂大厦驻唱6个月的历史。我比较害羞,并没有直接拍他,还是在其中一闪而过……不过在开船之前,是会为你和船伕合照的。他唱了《SantaLucia》《童话》等。好奢侈啊~顶层的天空都是人造的……但是体验不错哦!

走了20分钟,到了巴黎人铁塔。登上最高层,看到了酒店的全景。澳门的夜景好漂亮。伴随着灯光秀,我不禁爱上了这座城。一天的奔波,是值得的。

从12点到20点,8小时,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带给我的吸引力和温情。

我爱上了这座古今穿梭的城。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