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1日 体验氹仔的奢华

今天是我第二次到澳门,上次还是在十多年前和妈妈一起过来,十多年间,澳门的变化也非常大,这次有机会来感受一下。早上9点,我们在岗顶乘车前往澳门,车行两个小时就来到横琴口岸。不知是否是昨晚着凉,我竟然发低烧。但是既然已经到了,只能先撑著过关了。过关后,我们乘坐免费车到达今晚要入住的新濠天地游览区。澳门是我国唯一合法经营博彩业的地区,为了吸引游客,澳门各大赌场酒店和度假村都有免费巴士接驳各大口岸和重要地区。新濠天地位于近年来填海而成的路凼城,也就是澳门凼仔岛和路环岛之间的区域,上面坐落着多个以集博彩、游乐、购物、酒店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游览区,如威尼斯人、巴黎人、永利皇宫、金沙城以及新濠天地等。到了新濠天地,我赶紧先吃了片退烧药,然后在酒店前台寄存行李,之后前往凼仔著名的美食手信一条街——官也街。

官也街

从新濠天地到官也街并不远,但由于不熟悉路线,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官也街附近。此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正好在路边看到了之前在点评网上推荐的熊猫葡国餐厅,我们赶紧进去解决午饭。由于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门有很多家葡国餐厅,但他们经营的大多不是传统葡国菜,而是根据澳门人口味改良的土生葡国菜。我们点了焗葡国鸡、焗鸭饭和一个蔬菜沙拉,总体感觉味道不错,但没有特别惊艳的地方。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下,我的烧也退了,我们一起走到官也街。

官也街只有100多米,但各种美食手信店密布,我们首先品尝了米其林推荐的莫义记猫山王榴莲雪糕,雪糕榴莲味很浓郁,口感也很好,可见是真材实料,但是68澳币的价格的确也不便宜。莫义记旁边的长洲平记糯米餈也非常有名,我们买了奇异果和芒果2种口味的,一共34澳币。糯米餈的外皮很软糯,包著里面大块的果肉,的确很不错。然后我们又来到了大利来记,这里的猪扒包是号称澳门最好吃的,谢霆锋拍摄《锋味》时也光顾过。猪扒包60澳币一个,猪扒是一整块烤制的,比较入味,但是包裹的法棍有点硬。

龙环葡韵

官也街上的各种小吃还有很多,但是我们是再也吃不下了,所以就前往附近的龙环葡韵建筑群参观。龙环是凼仔岛的旧称,葡韵是指这里葡萄牙的建筑风格。龙环葡韵是澳门八景之一,景观包括海边马路的五栋葡式住宅、嘉模教堂、图书馆和两个小公园,其中海边马路五栋翠绿的小型别墅是澳门极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此五幢葡萄牙式建筑,落成于1921年。原为澳门离岛高阶官员的官邸及一些土生葡人家庭住宅。在1992年,澳葡政府对该建筑群进行修复和改建为住宅式博物馆。其中的一幢别墅又称“土生葡人之家”,“土生葡人”族群主要是指当时葡萄牙人与东南亚一带的马来西亚人、菲律宾人及南亚的印度人通婚后产生的族群,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文化、生活方式及宗教,却又带有明显的东方人生活习惯,“土生葡国菜”正是他们的发明。我们可以通过这座博物馆了解土生葡人的特色文化,因为展馆内大部分的展品均是来自在澳门定居已久的土生葡人家庭,其家俱、摆设及家居装饰物均别具风格,还有一些老照片,也见证土生葡人在澳门的居住状况,体现中西文化在其生活中的融合。

威尼斯人度假村

参观完龙环葡韵建筑群,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我们回到酒店办理入住。新濠天地里有多家酒店,我们住的是君悦酒店,属于凯悦酒店集团的高阶系列。酒店房间很大,设施也非常齐备,洗护用品和床品也很高阶。我们在房间休息了一阵,傍晚又出发前往非常热门的威尼斯人度假村。路凼城里各大度假村都有免费巴士穿梭,我们乘坐巴士不久就到了威尼斯人。度假村以威尼斯水乡为主题,尤其是位于3楼大运河购物中心是澳门最大型的室内购物中心,整个购物中心被一幅偌大的天幕覆蓋,天幕可配合电脑控制的灯光效果,营造出晨昏日出日落的云彩和天色,配合特色街道、运河、小桥,让我们仿佛置身威尼斯的街道。在这里,我们还品尝到了著名的安德鲁葡挞。葡挞其实并不是葡萄牙美食,而是英国人安德鲁自己的创意,他于1989年在澳门路环岛开设安德鲁饼店,用猪油、面粉和蛋,以及英国式的糕点做法,创作出广受欢迎的葡式蛋挞。如今安德鲁饼店在澳门有多家分店,威尼斯人里的是其中一家。葡挞6个65澳币,味道果然很不错,表皮很酥脆,而中间嫩滑,蛋奶香味也很浓郁,比我之前吃过的葡挞都好吃。

永利皇宫

从威尼斯人出来,我们步行前往永利皇宫酒店,此时的路凼城就像一座不夜城,各大建筑灯火璀璨,交相辉映,衬托出赌城的繁华。永利皇宫的音乐喷泉是路凼城晚上的一大看点,喷泉样式参考了拉斯维加斯的著名喷泉贝拉吉奥喷泉,由200个湖水喷嘴以及1000个独立灯泡所组成。巨大的湖泊式喷泉随着音乐旋律,不断地变化各种“舞姿”,数不尽的水珠在镭射的照射下,营造出千变万化的景象。我们还乘坐免费的观光缆车缓缓升入半空,从高处尽情欣赏喷泉表演和繁华的路氹城景色。
时间过得特别快,坐完缆车已是晚上10点了,我们回到酒店,结束了一天都行程。

2019年5月12日 品味半岛的历史

今天我们的活动地点在澳门半岛,这里是澳门的老城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所在。
我们首先来到华星冰室吃早午餐,这家茶餐厅门面很小,但是名气很大,陈奕迅、杨千嬅等明星都光顾过。虽然是早上10点,店里已几乎坐满了人。我们点了招牌的黑松露炒蛋多士、猪扒菠萝包、咖哩杂丸和杏仁露,味道都非常不错,关键是价格非常便宜,一共只要120澳币,在澳门可谓价效比超高。
接下来我们就在老城区里逛,由于我来过一次澳门,很多景点已经去过,所以主要写一下之前没去过的几处景点,综合来说就是2座中式大屋、3条网红路和2座小山。
我们参观的2座中式大屋分别是郑家大屋和卢家大屋。

郑家大屋&卢家大屋

郑家大屋在亚婆井前地旁边,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在澳门的故居,大约建于1881年,后因郑家后人四散,该大屋呈现“七十二家房客”景象,长期没有得到整体维修,多处损坏,但建筑物被完整地储存下来。 2001年政府接管该大屋后,经过8年时间按原貌修复完成。郑家大屋现址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纵深约120米,大小房间有60多间,是澳门储存完好的最古老的中国传统大型民居建筑。大屋由荣禄第,通奉第,余庆堂等组成,房子十分的宽敞明亮,楼上楼下的门窗都是不同形式、不同图案的精美绝伦的木刻雕花,虽然已褪去繁华,但仍不失华丽贵富。建筑以中式为主格调,内院中有多种多样的窗户,在楼梯、窗户、天花、门楣等方面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
郑观应晚年曾在郑家大屋里创作出著名的《盛世危言》,《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他把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手段归结为“兵战”(军事侵略)和“商战”(经济侵略),并认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隐蔽、更有威胁性,因而中国应该把反对经济侵略放在更为优先的地位,这部著作影响了康有为、孙中山和毛泽东等政治家。

卢家大屋位于议事厅前地附近的大堂巷,是澳门著名商人卢华绍家族的旧居,该大屋约于1889年落成,在鼎盛时期,巷子两边的建筑几乎都归卢家所有,但由于时代更替,卢家大屋也遭遇了类似郑家大屋的情况,直到回归后才由政府将其中一座中式两层建筑重新修缮。这座建筑是西关大屋风格的大宅,最具特点的内部装饰,糅合中西方的装饰材料和布置手法,既有中国地区常见的砖雕、灰塑、蠔壳窗,又有西式的假天花、满洲窗、铸铁栏杆,两种特色装饰共冶一炉,饶有趣味,反映了澳门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民居特点。

福隆新街&恋爱巷&疯堂斜巷

我们逛的3条“网红街”分别是福隆新街、恋爱巷和疯堂斜巷。

福隆新街一带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当年这里是澳门著名的“花街”,青楼林立,这里也是澳门博彩业的发祥地之一。这一带既曾热闹繁华,亦经受过磨难,可谓历尽沧桑。如今,娼妓和博彩早已在这里绝迹,但晚清建筑群依旧储存下来,建筑上的通花窗板及门板都被刷上鲜亮的红漆,与灰墙相映,很有古色古香的感觉。福隆新街现在也完成了转型,成为了一条美食街,开设了大大小小的餐馆、酒家、小食店和糖水铺,不少老饕都会专程来此享受美食。

恋爱巷只有50米长,和大三巴咫尺之遥,但没有旅行团的喧嚣,街道两边散落着葡萄牙风格的建筑,亮丽的粉色、黄色和谐搭配,搭配绿色木制百也门窗,古老的大三巴牌坊从两边建筑中透出身影,非常有格调。因为浪漫诗意的名字,许多情侣来到这里拍摄婚纱照。

疯堂斜巷离大三巴也不远,这个奇怪的地名源自于16世纪澳门天主教首任主教在出资在这里建起的一座麻风病院。由于麻风病院是封闭管理的,为让病人也有心灵寄托,随后在病院旁建了一间小教堂,取名“望德堂”,供麻风病人做祈祷,故人称“疯堂”。望德堂前的斜坡路就是现在的“疯堂斜巷”。自19世纪末至1930年间,这一带建起了很多两层高的南欧式小洋房。在这里散步,脚下是黑、白、红三色小方石,抬头望去,除却教堂外建筑一般都不超过两层楼高,没有水泥森林的逼迫,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两边的建筑以黄色为主,枣红色边框,给人一种热情奔放的即视感,恍惚让人觉得来到了某个南欧小镇。

西望洋山&东望洋山

我们爬的2座山,分别是西望洋山和东望洋山。

西望洋山在亚婆井前地附近,上面有一座教堂,名叫主教山小堂,于1622年修建,教堂建筑以高耸的门楼为主体,三角形的屋顶上站立著圣母塑像,教堂右则为钟楼,钟楼高耸入云,十分庄严肃穆。教堂四周花径通幽,古树浓荫,建筑端丽,环境优美,可以居高临下,环视西湾大桥、旅游塔和珠海的风光。

东望洋山位于澳门半岛东部,是半岛最高的山,从这里眺望,半岛的建筑一览无余。在这里伫立的东望洋灯塔已有超过140年历史,是远东地区最古老的海岸灯塔。灯塔是白色圆柱形结构,带着黄色的线条点缀。灯塔旁边还有一座有370年历史的圣母雪地殿教堂,两座建筑组合的景象,也是澳币100元的背景图案。在灯塔附近,还可以见到台风讯号的标记。每当刮台风时,气象局就会在这里悬挂相应的台风讯号标记,提醒市民作好准备。

各种美食

在澳门的街巷中闲逛的时候,我们还打卡了几样米其林推荐的街头小吃,首先是位于新马路的义顺牛奶公司,招牌的双皮奶的确奶香味很浓,但30澳币一份,价效比不太高。然后是大堂巷的柠檬车露雪糕,号称是手工制作,我们尝了招牌柠檬和黑芒果双球,35元一份,口感比较细腻,但是柠檬味的有点太酸了。还有大三巴附近的台湾帝钧胡椒饼,19元一个,倒是皮脆馅香,我认为是3种小吃里价效比最高的。

逛完澳门半岛的这些景点,是下午4点多,我们又坐公交车回到了昨天去过的官也街,在这里的澳葡之家餐厅吃晚饭。这也是一间土生葡国餐厅,出品的非洲鸡和马介休烩饭都很有特色,味道很好,就是价格比较贵,我们2个人吃了300澳币。吃完晚饭,我们在官也街的矩记和英记2家饼店买了手信,便回到酒店,换乘大巴车出关,再乘车回到广州,结束了这次澳门之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