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春节前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机票价格都会上涨很多,哪怕是去东南亚,票价也几乎能赶得上平日里飞欧洲了。相对而言,国王普密蓬·阿杜德驾崩,玛哈·哇集拉隆功刚刚继位(拉玛十世),仍处于国丧期间的泰国,往返机票价格比较便宜,成为我们这次出行的首选目的地。实际上,泰国国丧期间,虽有部分娱乐行业停止营业,但并未对旅游业造成很大的影响,至少我们去了之后是这么感觉的。

行程

这是我第二次去泰国,综合了我曾去过的目的地和父母的想法,我们把行程定在了曼谷和清迈。以往我和婷婷出去旅行,坐红眼航班,睡青年旅舍,条件艰苦些也不是问题。但这次带父母旅行,首先要考虑舒适度。于是,我们首选广州直飞的航班,而不考虑从香港出发,而且航班也是比较正常的时间段。整个行程也安排得比较松,从1月26日(大年廿九)到2月3日(大年初七)共九天时间,只去曼谷和清迈两个城市,以悠闲度假为主。至于攻略方面,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做得比较详细,包括交通、用餐。

泰国四季如夏,不过很多寺庙都需要穿着过膝长裤或长裙,衣物带了不少。除此之外,泰国阳光猛烈,蚊虫较多,所以必须携带防蚊防晒的药品。摄影器材方面,我这次依然是携带了三个镜头,适马35/1.4ART、尼克尔85/1.8G、适马12-24/4.5-5.6II,机身是尼康D610(感觉最近也没什么钱升级器材了)。

我们去泰国的这段时间,泰国签证属于免签证费阶段,但签证办理有每日名额的限制,所以办理时间较长。因为开始疏忽了这一点,递交签证资料的时间有点晚,时间有点紧张,不过幸好及时出签,在出发前三天拿到了签证。

预览

按照惯例,下面先放一些途中拍摄的照片:

关于作者

LIYIXIANG,人称翔哥,业余摄影爱好者。

悠游泰国(一)——曼谷

在曼谷大都市现代化的外表下,隐藏着大皇宫和玉佛寺这样华丽的皇家寺庙,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与此同时,从摩天大楼到永不停息的交通堵塞,以及无处不在的美食,无一不反映出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蓬勃。

Day1,1月26日。

因为带父母旅行,需要考虑舒适度,所以这次我们选择了广州直飞曼谷。航班是泰航的TG679,值得一提的是,泰航是星空联盟最早的五个成员航空公司之一。飞机20:25从广州新白云机场起飞,22:45准点抵达曼谷素万那普机场。抵达曼谷时,虽然已经是深夜,但入境的人依然很多,我们排了好一会儿队才顺利过关。

我们在曼谷预订的是马卡森地铁链富驿时尚酒店(FXHotelMetrolinkMakkasan),从机场可以坐电梯下到B层,乘坐机场快轨AirportRailLink到Makkasan站。不过机场快轨的运营时间是早上六点至晚上零点,所以当我们下机办完入境手续后,机场快轨已经结束了运营,所以我们选择了直接乘出租车前往酒店。

素万那普机场的出租车比较规范,机场大厅出门后,会有工作人员打印乘车的票据。票据上面有写着车牌号,以及等候的车道。根据这些资讯,很方便就能找到对应的出租车。我们此乘出租车打表的价格是480泰铢,尽管是在陌生的城市,不过我不错的方向感告诉我,出租车司机多少还是有绕了一些路,虽然这个价格也还算可以接受。

Day2,1月27日。

曼谷算是自由行比较方便的城市了,不过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堵车,幸好还有天轨BTS和地铁MRT这两张交通方式。当初之所以选择预订马卡森地铁链富驿时尚酒店,主要是考虑到这里的交通比较方便,不单止紧挨着机场快轨Makkasan站,距离MRT的Phetchaburi也近在咫尺。酒店的房间不大,但是干净卫生,每晚的价格是1192.5泰铢,不过早餐需要另外付费。当然你也可以不在酒店用餐,巷子口有一个推车的粉面小摊,味道不错且非常实惠。

曼谷最著名的景点玉佛寺和大皇宫,均没有地铁MRT或者天轨BTS能直达。所以我们这天的交通有点折腾,首先要乘坐MRT。MRT就是地铁,只有一条线路,起点和终点分别是HuaLamphongRailwayStation站和BangSue站。我们今天要从Phetchaburi站坐至SiLom站,票价25泰铢。

MRT和BTS的各类票均不通用,我们出了MRT后向前,即西南方向走,换乘天轨BTS。曼谷的BTS目前有两条,分别是SilomLine和SukhumvitLine。两条线在Siam站换乘,所以BTS站名的标识是以Siam站为中心,其他车站都用E、S、W、N和数字来代表与Siam的距离和方向。我们现在要从SalaDaeng站坐到SaphanTaksin站,下了BTS后,一直走到湄南河边的码头CentralPier站。不认识路也不要紧,沿途有指示,而且在这站下BTS的游客很多,都是去码头坐船的,跟着走就可以了。

曼谷曾经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湄南河上有着和威尼斯类似的公交船,叫ChaoPhrayaExpressBoat。CentralPier站,顾名思义就是中心码头。目前湄南河上的公交船沿途共有三十多个停靠码头,以中心码头为起点,往北的码头以N编号,往南的码头以S编号。其中,大皇宫靠近ThaChang(N9)码头。

曼谷的公交船分为几种,分别悬挂绿旗、黄旗、橙旗、蓝旗和不挂旗。其中不挂旗为慢船,每站都停;蓝旗为旅游观光专线,覆蓋10来个主要景点码头;绿、黄、橙旗为普通的公交快船,选择性地停靠部分码头。我们乘坐的是橙旗的公交快船,去N9码头的单程仅需15泰铢,沿途的景观都是一样的,所以实际上没有必要花150泰铢乘坐蓝旗的观光船。

“湄南”在泰语中是河流的意思,湄南河真正的名字应为昭披耶河(ChaoPhrayaRiver),泰语的意思是“河流之母”。它是泰国第一大河,自北而南地纵贯泰国全境。它发源于泰国西北部的掸邦高原,流到南部平坦地区,形成湄南河三角洲,最后于曼谷附近注入南中国海。

湄南河西岸吞武里有一座恢宏的建筑——郑王庙(WatArun)。始建于大城王朝的郑王庙,是纪念泰国第四十一代君王、民族英雄郑昭的寺庙,又称为黎明寺。郑王庙与曼谷隔湄南河相望,规模庞大,仅次于大皇宫和玉佛寺。

庙内有一大四小共五座的高棉风格的佛塔,是十九世纪由拉玛二世下令修建,在拉玛三世统治时竣工。其中位于中间的一座高达79米,近距离看的话,很容易就能发现那华丽的马赛克花卉图案,都是由华丽的中国瓷器碎片组成的。遗憾的是我们到访期间,塔正在维修,所以我们也没有进入参观。

在ThaChang(N9)码头下船,步行十分钟左右,即来到了玉佛寺以(WatPhraKaew)和大皇宫(GrandPalace)。门票是500泰铢,可以另外付费租用中文语音导览器。然而数量有限,我们去的时候竟然已经派发完了。还有必须一提的是,包括玉佛寺和大皇宫在内,曼谷多数旅游圣地都是神圣的地方,所以游客们要穿着适当,行为得体。短裤、无袖上衣、吊带、短裙等着装都是不允许的,违反者通常会被要求穿上一件围裙才可入内。另外,进入寺庙的圣殿和圣坛时,务必要脱掉鞋子。

这里其实一个大型的建筑群,这里有代表了二百年的皇家历史和建筑史上首创先河的百座建筑。这些建筑,不管是皇室风格还是宗教风格,都归为拉塔那古辛风格,即老式曼谷风格。入口附近的外院曾是政府部门所在地,国王也曾在此办公,玉佛寺位于此外院的一角。中庭是国王的住所,大厅用于举办国家商务事宜。内院是国王配偶和公主居住的地方,虽然现在已没有皇室居住在内院内,但内院仍不对外开放。

玉佛寺建于1784年,因寺内供奉著玉佛而得名。玉佛是这座寺庙的灵魂,它被放置在大雄宝殿装饰华丽的镀金的圣坛中。玉佛为一尊保持冥想姿势的佛像,采用北方兰纳学院风格。这尊玉佛来历不明,但据传它是十五世纪在北部清莱偶然被发现的,当时整个玉佛都裹在泥灰里。玉佛曾一度流落到老挝,但最终于1778年被泰国夺走。

玉佛被安放在圣坛上很高的位置,只能很勉强地看到它的模样,而且大雄宝殿内部不能拍摄,不过可以站在殿外用长焦拍摄玉佛。玉佛会根据不同的季节身着各样的圣袍,每逢换季时节,国王或皇太子(现在刚继位的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就会在典礼上亲自为佛像更衣。殿内四面均绘有壁画,前后为拉玛一世时完成,左右两面则是三世、四世时的作品。

大雄宝殿的北面有一座大台基,台基上有几座金碧辉煌的建筑:乐达纳舍利塔、藏经阁和碧隆天神殿。

乐达纳舍利塔是由拉玛四世建造,用来收藏佛祖的胸骨舍利。这座塔外面的金片是拉玛五世后来镶贴上去的,这使这座充满弧线美的圆塔在阳光下金光闪闪。

藏经阁是一座方形尖顶的建筑,屋簷呈特殊的钜齿状,四个门口都有夜叉伫守。藏经阁前有一些小亭子,陈列著代表每一世皇的白象及国徽。

碧隆天神殿呈十字形,殿顶有一个高棉塔,里面陈放拉玛一世至五世的纪念像,并仅于每年4月6日开放。碧隆天神殿前有七对金灿灿的神仙铸像,和两座拉玛一世为纪念双亲所建的金佛塔,塔基有二十个托塔的猴子。

玉佛寺还有一样艺术珍品——寺庙群内回廊的壁画《拉玛坚》,壁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拉玛一世统治时期,这么多年来屡经修复。壁画的规模极其宏达,覆蓋了寺里回廊的所有墙面——长达1900米。壁画中关于拉玛的传说,是根据印度史诗《拉玛衍那》改编而来的。

玉佛寺后方是大皇宫,这些建筑将泰式和西式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成功地结合起来。约20世纪后,泰国国王不再居住在大皇宫内,但是这一皇宫建筑群仍用于举办其他各种庆典和吉庆活动,例如加冕日。

节基殿,即大皇宫宫殿,是整个建筑群中最大的建筑物,该殿于1882年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外部完美糅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传统泰式建筑元素。

离开大皇宫,我们去了一家叫Ama的餐厅用午餐,在TripAdvisor上曼谷餐厅中排名第27。餐厅的店面不大,但位置极佳,距离大皇宫和我们下午要去的卧佛寺都不远,所以一般都要排队等位。这里供应的是地道的泰式简餐,包括芒果糯米饭和PadThai,即泰式炒河粉。除了食物的分量较小,无论是味道还是价格,都很值得推荐,四个人一人一个主食加饮料,一共才560泰铢。

饱餐一顿后,我们前往卧佛寺(WatPho)。入内参观需要购买门票,价格100泰铢,凭门票可以换取一瓶水。卧佛寺的游客无疑比人满为患的玉佛寺少很多,但同样值得参观——这里拥有泰国最大的卧佛像。卧佛寺修建于十八世纪,如果你仔细观察,寺中有不少古代中国特色的神话和宗教雕像,它们大多都是当年作为压舱物运抵泰国的。

让人惊叹的卧佛长46米,高15米,几乎占满了寺内的整个空间,佛像向人们呈现的是佛陀进入涅槃的情形。该佛像初以砖做芯,浇以石膏,再贴上金箔。佛像脚长5米,饰有108个珍珠母贝壳镶嵌而成的吉祥图案,108意指佛陀功德圆满的108善业。

卧佛寺拥有近百座饰有花样图案陶瓷和彩色地板的佛塔,据介绍,它们大多是舍利塔。这些佛塔或贴满金箔,或镶满彩瓷,其中四座大塔尤为壮观。

卧佛寺的四个经堂拥有数百尊金光闪闪的佛像,这些佛像来自泰国各地,采用莲花座造型,大多呈现出大城王朝和素可泰王朝的特点。据说这是拉玛一世第一次重建庙寺时,广泛收集各地残破不全的大小佛像,并召集皇城之内的工匠将其全部修缮完好陈于寺内。

在卧佛寺大雄宝殿的回廊刻有很多碑文,这是拉玛三世下令蒐集刻制的,内容多是历史、医药、文学、风俗等常识,这让卧佛寺成为了民众求知的场所,因此卧佛寺也成为了泰国最早的公共教育中心。大雄宝殿共有八个门,门前都有两尊青铜狮子镇守。

德莱佛堂,是卧佛寺最华丽的建筑,造型为十二角的四方殿,王冠形尖顶镶嵌有彩色瓷片。佛堂前有一门,门上装饰著三个尖顶,也镶嵌著彩色瓷片,佛堂与门组成佛寺的又一景观。

从卧佛寺里出来,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打车去了唐人街。曼谷的交通果然是很拥堵,尤其是进出唐人街的路况特别糟糕,不远的一段路,出租车足足开了半个小时。曼谷唐人街以人头攒动和美味街边小吃而闻名,我们晚餐的地点是唐人街大名鼎鼎的T&KSeafood,作为一家人气爆棚的大排档,它经常出现在《LonelyPlanet:泰国》及各种游记攻略中。

因为我们到得早,所以不用等位,毕竟是街头的大排档,环境不会太好。我们这餐点了烤鲈鱼、烤虾、烤青口、咖哩蟹、青菜,以及一些酒水,一共1420泰铢。总而言之,这里的味道还过得去,价格也算公道,但没有攻略里面推荐得那么夸张。

曼谷唐人街(ChinaTown)包括耀华力路,三聘街和石龙军路,其规模及繁华程度,在东南亚各地的唐人街中,堪称魁首。唐人街及附近地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82年,但是曼谷的华人多数是跟着皇室统治者迁移至此修建新首都的劳工。如今的唐人街依然保留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在这里会令人恍如置身于上世纪60或70年代的香港,目之所及都是传统的中文商号招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热闹非凡。

唐人街入口处有一座中华门,建于1999年。建造此门是为了庆祝已故泰国国王普密蓬的登基后的第六十个生日庆典,展现了华人社群对国王的忠诚。

离开唐人街,我们走路前往距此最近的MRT站——HuaLamphong站,乘坐地铁回酒店。途中会路过始建于十三世纪的金佛寺(WatTraimit),寺庙有一座四层大理石建筑,内部供奉有一尊3米高,5.5吨重的素可泰风格的纯金佛像。因为已经过了开放时间,所以我们就没有购票入内了。

Day3,1月28日。

我们这天首先要去的是加都加周末市场(ChatuchakWeekendMarket),交通方式是乘坐MRT,从Phetchaburi站坐至KamphaengPhet站,从2号口出站距离市场最近。如果是坐BTS,则是Mochit站下车。

加都加市场的规模非常大,在世界上也能数一数二,而且商品种类无所不有,从古董、纪念品、花卉、饮食、服装、饰品、二手书到宠物用品,几乎你所想到的小商品都一应俱全。这里只有周末才营业,从早上九点直到晚上六点。每个周六日,这里都涌进大批采购人潮,包括外国游客和泰国本地人。

据说加都加市场一共有1.5万间商铺,它们是按照一定区域进行有序地划分的,一共被分为27个区,不同种类的商品分别集中在几个不同的区。《LonelyPlanet:泰国》对市场里的一些商铺和餐饮有推荐,不过我们更喜欢漫无目的的逛市场。

加都加周末市场实在是太大了,据说经常有与朋友一同前往而走散的情况出现。对此有一个建议,就是记得观察市场中的高耸的地标——钟楼,万一走散了,约定时间在钟楼下集合即可。

离开加都加周末市场,我们下午要去伊拉旺神祠四面佛,前往方式是从Mochit站乘坐BTS到Siam站,然后往东行走十分钟。在去四面佛之前,我们要先在Siam站附近解决午餐。

Siam站附近是曼谷著名的暹罗商圈,这里有三家大型商场:SiamParagon、SiamCenter、SiamDiscovery。不过我们对购物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直接去了吃午餐的地方。

InterRestaurant并非是特别高阶或有特色的餐厅,而是一家价廉物美的泰餐馆,而且在TripAdvisor上评价也甚高。因为是正午时间,大部分来这里用餐的人都是附近写字楼的白领,也有小部分游客。如果你恰好在暹罗商圈逛街,想吃泰国菜却不想去百货公司的美食中心,来这间店用餐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点了四个主食和一份冬阴功汤,只用585泰铢。

拐过一个街口,有一家甜品店MangoTango,这个泰国知名的连锁甜品店,在曼谷和清迈都有分店。MangoTango作为在攻略中出镜率极高的网红店,已经被国人所占领,店中的客人超过一半都是中国游客。

网上对MangoTango的评价褒贬不一,虽对其出品大多表示肯定,但公认的是价格偏贵。总体而言,芒果西米露和芒果沙冰值得一尝。相对而言,芒果糯米饭显得不那么划算。

吃饱喝足之后,我们继续前往伊拉旺神祠四面佛(ErawanShrine)。这里是曼谷最受祈福者欢迎的景点之一,尽管四面佛其实是属于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非佛教。四面佛的香火之旺,让人还未走近佛像,就能感受到烟雾弥漫。

该四面佛建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政府决定建立豪华的爱侣湾酒店,但是酒店的建设出现了诸多问题和灾祸,所以人们去请教一位婆罗门祭祀。因为这家建造中的酒店以印度神话中因陀罗的大象护卫(Erawan)命名,所以祭祀认为这头大象上应该有一位骑者,并暗示就是大梵天。于是人们建起了大梵天的塑像,灾难便奇蹟般地结束了。

现在四面佛是泰国香火最盛的佛像之一,以灵验著称,每天都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前来参拜。佛像的四个佛面,分别代表爱情、事业、健康和财运。在四面佛旁边有付费的歌舞服务,可以付不同的价格请相应人数的舞者在你面向四面佛跪拜、祈愿时跳舞。

正午时间的曼谷,天气实在太炎热。于是我们乘坐BTS,从ChitLom站坐至Asok站,随后换乘MRT,从Sukhumvit站坐至Phetchaburi站,回酒店休息。

我计划的是日落时分前往拉差达火车夜市(RatchadaTrainMarket),不过家人都比较累想继续休息,于是我一个人出发去拍摄夜市和晚霞。从酒店去拉差达火车夜市很方便,乘坐MRT从Phetchaburi站坐至ThailandCulturalCentre站,即可到达。根据MacKwan大师的指引,我来到了拍摄夜市的绝佳机位——MRT出来后马路对面有一个购物商场,商场的四层停车场是最佳拍摄角度。

当夜幕降临,拉差达火车夜市会变得异常色彩斑斓,吸引了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大有成为曼谷新地标的势头。一起与我在这里等待日落的,就有几个泰国当地或国外的摄影师。

拉差达火车夜市主打文艺路线,有不少服饰、美妆用品,还有复古风的东西,当然也少不了美食。不过,其实这类市场多数大同小异,既然早上已经去过了加都加周末市场,加上时间有限,所以晚上我也就没有仔细逛这个市场了。

拍摄完拉差达火车夜市,我乘MRT返回,与家人会合,一起坐到Sukhumvit站前往Terminal21商场,我们在Terminal21的美食中心吃晚餐。曼谷的商场很多,开业于2011年10月的Terminal21属于比较有特色的一个。“Terminal”就是航站楼,整个商场以机场航站楼布局为灵感,每一层配以不同国家、城市的著名街道、标志性建筑物等,很有特点。

美食中心在5层,所以我们从高往低开始介绍每层的特色。4层和5层是旧金山站和好莱坞站,这里甚至放置了一座“金门大桥”,这两层以餐饮店为主。

三层是伊斯坦布林站,民族风情的塑像,各种玻璃彩灯及圆形拱门等装饰增添了异域风情。这层主要贩售各种饰品、艺术品和香氛等。

二层是伦敦站,卫兵、邮筒和双层巴士充满了英伦风味,这层楼主营男装。

一层是东京站,主营女装。楼层装饰为日式风格,并且有艺伎、相扑手、招财猫、鸟居等象征日本风情。

M层和G层分别是巴黎站和罗马站,风格充满欧陆气息,这两层大多是品牌店。

L层是加勒比主题,红白相间的灯塔象征著热带风情,这层的主要功能是一个生鲜超市。行走在Terminal21商场,你就好比穿越了几个不同的国家,不经意间环游了一圈世界。

Day4,1月29日。

我们这天要从曼谷去清迈,航班是当地早上08:45起飞的TG104,于是早上六点就从酒店退了房,在Makkasan站乘机场快轨到素万那普机场。从出发到登机都很顺利,飞机也准点起飞,并在一小时十分后抵达了清迈国际机场。

悠游泰国(二)——清迈(上)

位于泰北山麓的清迈,是泰国第二大城市。在历史上,包括清迈在内的泰北各府属于兰纳王国,伴随着十六世纪缅甸人的入侵和后来暹罗人的反攻,最终促进了兰纳王国和以曼谷为中心不断扩张的泰王国的融合。1933年,清迈正式成为暹罗的一个府。如今,依然有上千座寺庙与佛塔,散布在被护城河和颓败的城墙环绕的清迈老城中。

从清迈机场去我们预订的琵露酒店8,最简便的交通方式是乘坐出租车,而且价格是统一的,去古城的小轿车是160泰铢,七座车是260泰铢。我们的酒店位于契迪龙寺旁的一条小巷内,距离周日夜市的地点步行约五分钟,闹中取静。我们在这里一共住了五个晚上,酒店的房间比较大且干净卫生,有提供免费早餐,7-ELEVEN也近在咫尺,总体来说非常不错。

放下行李,我们步行去CafedeThaanAoan吃午餐,这家餐厅在TripAdvisor上拥有卓越奖。这里供应泰餐和西餐,并提供中文选单,店的装修颇为小清新。

我们点了芒果糯米饭、泰式炒粉、炒饭、春卷、冬阴功汤、甜品等,味道都不错。尤其是芒果糯米饭味道比MangoTango的要好,绿咖哩炒饭也值得推荐。价格很实惠,人均不到50元人民币。

吃完饭,我们先去了附近不远处的盼道寺(WatPhanTao),这是一座拥有近三百年历史的寺庙,毗邻契迪龙寺。大殿由二十八根硕大的柚木柱支撑,并以柚木板搭建而成。建筑外形颇具气势,沉稳庄重中透著古色古香的气息。这里曾经还是皇室的居所,大殿前面的装饰物是一只孔雀站在一只狗身上,据说象征著前皇室成员出生年份。

殿中陈列著古老的寺钟、陶瓷制品及几尊北部风格的镀金木制兰纳风格的佛像。据介绍,在寺内若干个古董柜子里,珍藏着古老的贝叶经——书写在树叶上的古老佛经。

因为正午太过炎热,所以我们回酒店小憩了一会儿,等到接近傍晚的时候再出发去城东的布帕兰寺。去布帕兰寺,我们首先要经过塔佩门(ThaPhaeGate)。

老城区有四个主要的城门,分别通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边的塔佩门是1292年清迈建城时留下的遗蹟,红色的砖块相砌而成的围墙高达两米。历经风雨和沧桑,如今的塔佩门是清迈古城最热闹的地方,它连线了沿河地区和老城区的要道。

途中还经过了一个寺庙,叫马哈湾寺(WatMahawan),。该寺的建筑融合了兰纳风格和缅甸风格,东侧的僧院和佛堂具兰纳风格,而西侧的佛塔、藏经阁和罕见的方形僧院完全是缅甸风格。

布帕兰寺(WatBuppharam)的规模不大,不过因为这里是电影《泰囧》中徐峥饰演的徐朗所要寻找的寺庙,所以在国内游客中的名气不小。布帕兰寺始建于公元1497年,正值兰纳王朝佛教最兴盛的时期,混合了缅甸和兰纳两种风格。进入布帕兰寺需要购买门票,价格是20泰铢/人。

院内有一座缅甸风格的大佛塔,白色的外观加上巨大的塔身颇为雄伟,据说塔顶金色的部分有约一公斤黄金,佛塔内存有高僧的骸骨和头发。

布帕兰寺主殿的三个方向供奉了三尊佛像,且每一尊佛像都可谓来历不浅。正面的佛像是由国王拉玛九世亲自来到寺庙开光建造的;右面大尊的佛像由兰纳王国第三十二任国王建造;左面的玉佛来自曼谷,是曼谷大皇宫玉佛寺中的缩小版。

日落时分,光线适合拍人像。

晚餐的地点LertRos是一家名气很大的烤鱼摊,位于塔佩门附近,《LonelyPlanet:泰国》对该店有所推荐,同时也是TripAdvisor上的卓越奖得主之一。店里的环境就像国内的大排档,不过价格和味道都还不错。尽管主打的是烤鱼,不过我觉得这里肥而不腻的烤牛肉更值得一尝。在这里可以多点几个菜,因为菜的分量不算大,当然价格也不贵,四个人一共才吃了880泰铢。

吃完晚餐,走回酒店,途中会经过周日夜市(SundayMarket)。周日夜市是清迈规模最大的夜市,从塔佩门到帕辛寺,贯穿整个清迈古城。售卖的商品应有尽有,服装、手工艺品、古董、小吃,还有街头演奏者。不过,我们没有仔细逛,因为来周末夜市的人实在太多了…

Day5,1月30日。

我们的酒店有含早餐,不过这天我们依然选择了去外面吃早餐——清迈早餐世界(ChiangMaiBreakfastWorld)。清早的清迈没有了昨晚周末夜市时的喧嚣,行人不多,只有上班和上学的人们,以及一些早起的游客。

清迈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在这里能找到世界各地的美食。清迈早餐世界是一家德国餐厅,当然除了德式早餐也会供应其他西式早餐,在TripAdvisor上全部清迈餐厅中排名第45,同时也是TA卓越奖之一。餐厅里有个小花园,每天早上6:58开始营业,一直供应到晚上。这里有香肠、冷切肉、醃肉等正宗西式食品。餐厅老板是位德国人,这里的员工服务很周到,就是用餐高峰上菜的速度可能会有些慢。我们点了三份主食和一些饮品,一共720泰铢。这里的分量足够大,反正我们在饱餐一顿之后,这天是不用再吃午餐了。

我们今天要去的第一个寺庙,是契迪龙寺(WatChediLuang),又称大佛塔寺,位于清迈老城中央,门票40泰铢。这里有一座曾经是古代清迈最高建筑的兰纳风格佛塔,它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441年,然而现在已经损毁,损毁是因为十六世纪的一场地震。

正殿里供奉的是一尊金色的立佛,两旁是二位因禅修和玄学著称的门徒。殿内有两排金色的立柱,以及很多从屋顶垂下的经幡。

寺院正门靠左的一座小型建筑里面,有一座“城市之柱”,供奉著清迈的守护神。为了驱邪保护支柱,还在神殿的周围种植了三株龙脑香树,枝繁叶茂,非常高大。

正殿后方,是巨大的佛塔遗址。因为工程巨大,佛塔的建造花去了将近一个世纪,完工后的佛塔高82米,底部直径有54米,是整个清迈最高的建筑。可惜的是,1545年清迈大地震,佛塔上半部的塔尖被摧毁。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日本政府共同出资修复佛塔,不过修复过的地方似乎一眼就能辨认出来。

在佛塔的后方,还有博物馆和一尊卧佛。值得一提的是,契迪龙寺是马哈马库特佛法大学的兰纳校区所在地。

随后,我们前往另一座在清迈享有崇高地位的寺庙——帕辛寺(WatPhraSingh)。寺庙位于古城西端,同时是清迈最大的寺庙,初建于十四世纪中,后屡经扩建成此规模。帕辛佛像供奉在后院内较小的兰纳式佛殿内,每年泼水节期间,会被恭迎出来绕城游行接受膜拜。帕辛寺门票的价格是20泰铢。

帕辛寺的主要佛塔建于1345年,其底座是八角形的,彰显了经典的兰纳风格。

接下来,我们坐了一辆双条车去松德寺(WatSuanDok)。松德寺位于古城以西大概两三公里的样子。松德寺建于一座十四世纪皇宫花园的旧址上,身后是郁郁葱葱的素贴山和雪伊山。

寺庙最大的亮点是寺院里的数十座大大小小的白色佛塔,其中几座塔里存放著几位兰纳皇室成员的骨灰。除此之外,还有一座金色的佛塔,其建筑风格是兰纳艺术开始受素可泰影响的经典范例。

离开松德寺,我们要去的是素贴山脚下森林中的悟孟寺(WatUMong)。这座寺庙最初投入使用,是在十四世纪明莱王统治期间。寺庙后来被遗弃,知道上世纪40年代,在当地一位王子的资助下,佛寺才得以修复重建。寺庙位于密林之中,又因为名气不算很大,所以来悟孟寺的游客并不多,所以格外显得清幽。

山顶是一座佛塔,除此之外,寺中还有一座神狮立柱和一座栩栩如生的苦行僧像,以及一些石碑。

悟孟寺的一个特点,就是拥有在地下相互连线的隧道。据说这是1380年,一名叫千里眼的僧人所修建的。在修复之后,如今这里是供人冥想之地。

隧道周围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佛像,或完整,或残缺。

从悟孟寺出来,我们要去城西北的宁曼路(NimmanaHaemindaRoad),悟孟寺的交通有点不便,我们在路边等了十几分钟才等到一辆双条车。宁曼路与其说是一条路,还不如说是一个街区。这里集中了众多文艺的小店,和各式美食。

位于17巷的iBerryGarden是其中一间网红店,标志是一只粉红色的巨型人头狗雕塑,算是中国游客必来之处。不过,这里虽然号称泰国第一家手工冰淇淋店,但我在品尝之后个人却未觉得有特别之处。

我们晚餐的地点是12巷的EatIsLife,这里供应的是铁板烧,老板兼主厨是一位西班牙人。这间店在Tripadvisor排名第四,非常靠前。食物的味道非常美妙,火候也拿捏得刚好,分量也足。牛扒和鸡肉都值得推荐。

值得一提的是,店内只有六张桌子,如果不想等位的话,就请尽早前来吧。店里还有自助的蔬菜与水果,我们四个人一共消费了1500泰铢。

悠游泰国(三)——清迈(下)

号称泰北玫瑰的清迈,除了古城里的众多寺庙,还有不少其他吸引人的地方。你可以报名参加类似丛林飞跃等的户外运动,又或者像我们一样,前往泰国最高峰——因他农山,在热带地区感受一阵高海拔的清凉。如果还有时间,不妨再报名参加一次泰餐烹饪学习,学几个地道的泰国菜式,也是相当有意思的事情。

Day6,1月31日。

这天上午,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去清迈香米厨艺学校(ChiangmaiXiangmi)学习泰餐烹饪。烹饪课程是出发前预定好了的,婷婷和老妈报名的是厨艺课程,180元/人,可以学做四道菜;而我和老爸报的是陪同班,76元/人,可以观看和拍照。在酒店吃过早餐,等司机来接我们去学校。

学校是一座带院子的独栋别墅,距离清迈老城有二十多分钟车程。这里的老师叫“香米”,她曾经在中国留学过一段时间,所以能用流利的中文和学员们沟通。在开始烹饪之前,首先老师会带学员们认识植物。园子里种植了不少种类的蔬菜和香料植物,包括茄子、柠檬香茅,还有很多我已经不记得名字的植物品种。

每次课程的人数不多,都是小班教学。哪怕你不懂厨艺,也不用担心。从食材切法到入锅顺序,再到摆盘,老师基本上会手把手的教。

婷婷和老妈每人选做四道菜,这一共就是八道菜。下面是她俩做好的成品,按顺序依次是:绿咖哩鸡肉、冬阴功汤、椰汁鸡汤、炒河粉、木瓜沙拉、青柠蒸鱼、泰式炒饭、芒果糯米饭。

这几个菜的分量,正好够我们四个人吃。临走时,老师还会发一份菜谱,以及为每个学员颁发一份毕业证书作为纪念。

回到酒店睡了个午觉,四点多钟时,我们再出门。三王纪念碑(ThreeKingsMonument)为纪念泰国北部三位国王(帕尧的PhayaNgamMeuang、清迈的明莱王PhayaMengrai以及素可泰的PhayaKhunRamkhamhaeng)在建立清迈时结盟而修建,背后是清迈历史中心。雕像是清迈当地人心中的圣地,不少人会在此献花,祈求三王英灵保佑。

继续往北走,拐过一条街道,就到了清曼寺(WatChiangMun)。这座由明莱王兴建的寺庙,被认为是清迈历史最悠久的寺院。明莱王在此扎营,并说老了之后要住在这里,所以清曼寺一度相当于明莱王的宫殿。

寺院中有一座由十五座石大象承载的佛塔,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大象已经变成斑驳的灰黑色,充满了岁月洗礼的痕迹,历经沧桑,依然辉煌。

离开清曼寺,经过古城北门,来到昌卜克夜市,这里有一家大名鼎鼎的凤飞飞猪脚饭。之所以叫凤飞飞猪脚饭,是因为这里的老板娘每晚出摊的时候,总是戴着牛仔帽,很像台湾歌星凤飞飞。这里据说是清迈最好吃的猪脚饭,除了供应猪脚饭,还有猪大肠、猪腿肉和溏心鸡蛋,而且价格相当便宜。

Day7,2月1日。

在旅程出发之前,我们在去不去黑白庙或者拜县的问题上纠结了好一阵,然而两个地方我们都没有去,最终选择了一个更为小众的线路——因他农山国家公园一日游(DoiIntanonNationalPark)。森林茂密、景色秀丽的因他农山,因兰纳末代国王因他农葬于此而得名,最高处海拔2565米,是泰国最高峰。整个国家公园占地月1000平方公里,拥有多条徒步线路、瀑布,以及位于山顶的两座纪念佛塔。我们报的团,价格是175元/人,含一顿午餐。整个团有十几人,乘坐一辆大型面包车,早上八点多开始在清迈市区沿途接人。从清迈到因他农山,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我们的导游是一位从云南到泰国的傣族人,讲普通话颇为生硬,但这也挺有趣。

到了因他农山,车子沿弯曲的道路行驶爬升,我们会先后游玩几个景点,按顺序是:WachirathanWaterfall瀑布、苗族村寨、SirthanWaterfall瀑布、当地市场、泰国最高点、国王塔与王后塔。

WachirathanWaterfall瀑布是一个比较大的瀑布,整个瀑布的落差有五十多米。虽说对于看过黄果树瀑布的我们来说,这种规模的瀑布不算特别惊艳,而且因为是枯水季节,所以水量不算很大。但尽管如此,我们在观景台上依然能感受到强烈的水汽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第二个景点,是一个苗族村寨,村子不大,村里都是木质吊脚楼,村后则是一片梯田。这里大部分村民还生活得比较原始,也有部分以织围巾为生。导游会带我们来到一间木屋,几位村民在此织围巾,当然这也带有一点表演性质。若是看中了围巾的,可以买上一两条,若是不感兴趣,那就纯当做看传统手艺表演吧。

随后我们会来到一个比较小的瀑布,叫SirthanWaterfall瀑布。下了车,要走上一截木栈道,才能到这个瀑布的观景台。

一日游中,包含了一个当地的市场,这大概算是购物点的性质吧。市场主要售卖的是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价格倒也不贵。不过,大家似乎对市场外马路边的一片樱花树更感兴趣。回去之后,我翻看了一下介绍,因他农山的樱花在清迈当地确实还是挺有名的,因他农山的坤旺农业研究中心和兜兰保育中心都栽植了不少樱花。

午餐就是一顿简单的团餐,无亮点可言。饭后车子继续沿盘山公路上山,去往因他农山的最高处。

因为海拔升高,所以我们下车后,明显感觉到一阵凉意,我们要从一条木板小道穿过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有一座圣坛,是拉玛五世之妻DaraRasmi在1915年为存放她父亲——第七代兰纳国王因他农——的骨灰所建。

这一座不起眼的建筑物,便是泰国最高点,海拔2565.3341米。

山顶还有两处标志性的佛塔——国王塔和王后塔,由泰国空军于1989年和1992年修建,分别纪念泰国国王和王后的六十岁诞辰。国王塔塔身为棕色,王后塔为紫灰色,均是大理石建筑,跟我们看到的传统意义上的佛塔差别挺大。但仍然是佛教圣地,据说里面供奉有佛祖真身舍利。

有电梯连线两座塔,这很好地省却了徒步登台阶的劳累。塔下是皇家花园,种满各种鲜花。除此之外,在观景台也能看到远处的泰北崇山峻岭。

参观完国王塔和王后塔,因他农山国家公园一日游的行程也就结束了。车子把游客送回清迈古城,我们选择在塔佩门下车,夕阳下的塔佩门很适合拍照。

晚餐地点是塔佩门旁边的UgoBar&Restaurant,在TripAdvisor上全部清迈餐厅中排名第12。店里供应泰餐和西餐,小吃拼盘、虾刺身、咖哩面、披萨味道都不错,四个人吃了1165泰铢。

这是我们在清迈的最后一天,上午去素贴寺,下午去瓦洛洛市场。素贴山海拔九百多米,素贴寺耸立在山顶端。从清迈市区乘坐双条车,有两种方法去素贴寺,一种是先去清迈大学,转乘专门上素贴山的双条车凑够人就出发,价格相对便宜;另一种就是直接包一辆双条车,价格稍贵,优点是方便,我们包车的价格是800泰铢往返。必须提醒的是,上素贴山的山路坡度大弯道多,双条车又开的很快,所以很容易晕车,建议去之前做好心理准备。

素贴寺(WatPhraThatDoiSuthep)是清迈香火最旺盛的庙宇,因寺院前的一段共306级的台阶两侧栏杆各雕刻有一条九头蛇,而又被称为双龙寺。这段台阶的高度相当于十五层楼,爬起来还是需要颇费点功夫。

台阶顶端是一个平台,这里有售票处,门票是120泰铢/人。

继续往里走,则是主寺庙和标志性的金色佛塔——塔顶是五层保护伞,以纪念清迈摆脱了缅甸的统治,并最终与暹罗融合。众多善男信女在此拜佛,香火及其鼎盛。

寺庙后方有一处观景台,可以鸟瞰清迈全景。可惜空气有点雾霾,视野不算特别清晰。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速度快,所以坐车下山比上山更容易晕车。

下山,回到清迈市区,我们午餐去了三王纪念碑附近的发清海南鸡饭,这里供应白斩鸡,有中文选单。普通的海南鸡饭包括鸡油饭、鸡汤、鸡,这里的鸡肉吃起来很嫩滑,配的酱料也很美味。

中午回酒店休息了一会,下午我们乘坐两辆TuTu车去了瓦洛洛市场(WarorotMarket)。市场距离古城两公里,TuTu车很快就到。瓦洛洛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批发市场,虽然比不上曼谷的加都加市场,但规模也不小,售卖的货物品种繁多,诸如干果、调味料、化妆品、服装等应有尽有,而且价格比商场或者超市都便宜。不过,里面的东西真假好次就需要自己辨别了,干果等的食物可以品尝后再购买,我们在里面买了很多芒果干作为手信带回国。

瓦洛洛市场旁边是唐人街,路两旁有很多金铺。除此之外,附近还有一个鲜花市场。

乘坐双条车回到塔佩门附近,在MamoryDeliciousForGoodMemories吃晚餐。这家Tripadvisor卓越奖得主,供应的菜肴包括泰餐、西餐、素食。也许是连续吃了很多餐泰餐,也有可能是食物大同小异,我们感觉这家店的食物中规中矩,四个人1120泰铢。

晚餐过后,我们找了一个邮筒寄明信片,顺便在老城逛了逛,婷婷和老妈买了几条裙子。随后回酒店休息,明天一早我们将乘飞机返回曼谷,再转机回广州。

Day9,2月3日。

我们预订了酒店的出租车送机服务,价格250泰铢,到了机场后乘坐泰国航空的TG105航班。飞机10:40起飞,一小时十分后抵达曼谷素万那普机场。

随后转机泰国航空的TG678,三点半起飞,北京时间七点抵达广州新白云机场。

全文完。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