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准备

两年前,我曾在美国交流一年,纽约的繁华和多元让我在回到上海后依旧时不时想起这座同样绚烂的城市。机缘巧合,两年后我又回到了这座城市,纽约似乎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我一向偏好美东大城市的发达便利,但也一直存著对广袤无垠、未曾被过多开发的中西部风景的好奇。想起很久都没有与父母一同出游了,便决定带着父母来一次美西之旅。
对于没有办过美国旅签的人来说,办理签证是个不小的麻烦。不过,根据我的经验,只要网上申请时如实填写各种资讯,面签时能够自然地应答去美国的目的、行程计划这些问题,一般来说都会比较顺利。除去签证,另一个让我和父母讨论了很久的问题是,要不要自驾。美西地广人稀,公共交通那是绝对指望不上的,所以其实只有两个选择:跟团和自驾。但凡想要深度欣赏国家公园的人都会倾向于自驾,我也不例外。可惜我至今没去学开车,而父母也是第一次出国。虽然他们都是驾龄十年以上的老司机了,但面对完全陌生的语言和不尽相同的交通规则时还是十分忐忑。思虑再三,我还是决定跟团,毕竟我是想让父母一起放松一下的:既然我不会开车,我也不能把这个重要的任务放在第一次来美国的爸妈身上。不过,在这次旅行结束之后,爸爸说这次每个国家公园都只看了个皮毛,等他们下次有空一定要自己开车多玩几日。希望疫情尽早彻底结束,大家不用再提心吊胆处处受限。
准备自驾的朋友除了一般旅行的必须品之外,一定不要忘了在国内做好驾照公证,了解租车公司对证件年龄保险等方面的要求并提前做好准备。
我们的旅行时间恰巧在圣诞前后,初冬的服装足以御寒,如果比较畏风的可以穿冲锋衣。另外,绝大多数的国家公园虽然都能驾车穿梭其中,走道也不算崎岖,但毕竟是较为原始的自然地貌,仍旧推荐穿好走的运动鞋或登山鞋。
小贴士:喜欢“大菜”的朋友可以直接从第三章节看起,回过头来再看第二节。

国家公园初体验:锡安与布莱斯

从洛杉矶出发,我们的第一站是两个不怎么大、不怎么壮观、不怎么有名的国家公园。这么说听起来似乎我对它们挺嫌弃的,但对于之前从未去过美国国家公园的人,包括我,锡安和布莱斯却是恰到好处的两道开胃菜。
陡峭的山峦红得发沉,凋零的草木镶嵌其中, 冬季阴日更是给锡安加一层暗色,但本应致郁的风景却另有一种迷濛的美感。

相比之前,布莱斯就显得活泼许多。虽然积雪几乎要把整个公园都淹没了,行走途中也不时有雪花飘落,但宽阔的地形、错落有致的山峰、更为和谐的色彩让人流连。

亚利桑那的山水:鲍威尔湖 羚羊彩穴 马蹄湾

在亚利桑那州和犹他州的交界处,坐落着美国第二大的人工湖/水库——鲍威尔湖。它由格兰峡谷大坝蓄水而成,在格兰峡谷国家保护区内,也是科罗拉多河的一部分。鲍威尔湖虽然由人工挖凿而成,但与自然峡谷完美融合。早晨的阳光直射平静的湖面,映出粼粼微波,与朝阳般的山峡交相辉映。

在太阳将将升到半空时,我们走下油轮准备前往羚羊彩穴。每次看到羚羊谷的照片,它在阳光下呈现的曼妙曲线与色泽明暗的变化都能让我感叹连连。这次终于轮到自己亲身探索了。羚羊谷位于印第安原住民保护区内,也由印第安人自主运营。由于谷底十分狭窄,每次只能有限定人数通过,大家会像在游乐园里一样排队分组进入参观,每一组都会有当地人带队作为导游。一般来说,只有正午前后一段时间的阳光才能直达谷底,这时候的光影效果也最好,所以有需求的小伙伴可以算好时间到达。

经常与羚羊彩穴一起被提到的,便是马蹄湾。这一截科罗拉多河的U型河道也是格兰峡谷的一小段。由于河湾围绕的巨石形似马蹄,而被人称作“马蹄湾”。

独特地质:拱门国家公园

拱门国家公园是一处既单调又不单调的自然景观。说单调,作为拱门状自然砂岩集中地,它的最大特征便是公园里随处可见的“拱门”;说不单调,是因为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拱门,在不同角度和强度的阳光的照射下,落在或茂盛或光秃的土地上,依著或陡峭或平缓的地势,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风光与氛围。

原味美洲文明:纳瓦霍族的纪念碑谷

纪念碑谷并非真正的石碑,而是位于北美原住民纳瓦霍族的保留地中的一片平原。砖红色的砂石很好地体现了其粗犷原始的风格,濛濛雾气和出没不定的阳光又给这片土地增添了不少神祕的色彩。

尾声

写到这里,我和父母的旅途差不多就进入尾声了。故事真正的结尾是在拉斯维加斯好不容易美餐一顿、看了永利宫音乐喷泉、逛了赌城大道的夜晚。然而时间有限,我们没能真正的参与其中,准备来的朋友一定要预留一天一夜好好享受一下。
旅途总是充满惊喜与懊恼,惊喜于各种自然景观和地貌的鬼斧神工,懊恼于有限的时间、难觅的美食和不完美的规划。不过也许所有的缺憾都是为了让我们在更充足的准备下故地重游。
感谢各位看到这里的同样爱旅行的小伙伴!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