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行程全部结束之后,启程去澳门,当时对于澳门的印象,除了赌场就是萄式蛋塔。
一大早七点多开船,因为起太早,所以一直是处于迷糊状态,跟着人流上船,跟着人流找位,然后坐下就开始呼呼大睡…..

睡了一个多小时,船也靠岸了,随着人流下船,随着人流入关……澳门由三个岛组成,地方很小,每个景点都离的不远。港币,澳币,人民币都能用。

下船的第一站当然是去澳门地标“大三巴牌坊”,这里原是圣保禄学院的附属教堂,一场大火将教堂与学院烧毁,仅剩下现在见到的前壁。大三巴前后经历了三次大火,如果这个教堂当初没有被烧掉,那肯定又是另一番风景了。

我很喜欢大三巴拱门上的铜像,即使历经几百年的风吹日晒依然保留了很多细节,把当时的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顶部,有一只青铜鸽子,象征著上帝的力量,和平的象征。

这里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牌坊下的石阶上,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相机比划了半天,也没找到适合拍照的地方,因为人实在太多了


。大三巴附近的大三巴街上,各式商铺林立,有众多手信店,参观完大三巴牌坊,可以顺路去逛一逛。

接下来打卡的是澳门另外一个地标——“金莲花广场”。广场上飘扬著中国国旗和澳门特区区旗,亭亭玉立的金色莲花开在广场中央,象征著澳门永远繁荣昌盛。

我坐在车上也不会把相机关掉,因为车窗外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不一样的风景。果然,车子开到孙逸仙大马路,窗外就出现了一座矗立在海边的“观音像”。这座观音像是葡国设计师构想的,所以与传统的观音不太一样,结合了中国佛教与欧洲雕塑的双重风格。

我特别喜欢看历史悠久的人文古蹟,所以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妈阁庙”是必去之处。这座已有500多年历史的妈阁庙,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储存至今时间最长的,庙内供奉的妈祖娘娘是海上保护神。

妈阁庙的建筑物建于不同时期,整座妈阁庙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初具规模。沿岸修建,背山面海,石狮镇门,飞簷凌空,规模虽小却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错落有致。庙内常年香火旺盛,一入庙即可看到紫烟弥漫。

出了妈阁庙,在门口碰到一个老爷爷推著“美的雪糕车”,里面的雪糕是人工自制的。车子上挂了很多名人光顾的合影,这种雪糕车在澳门并不常见,雪糕也说不上有多美味,就是吃个情怀吧。

距离妈阁庙不远有个“海事博物馆”,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一间博物馆,博物馆的陈列大楼就建在当年首批葡萄牙人登岸的地方。比起博物馆里的展品,我更喜欢这栋略显沧桑而又充满西洋风情的绿色房子!

吃了中饭,下午的行程是“威尼斯人”,第一次认识这里还是因为一部韩剧。在这里,不仅可以看见美如梦中仙境的天空,充满意式风情的建筑,还能徜徉在大运河上感受水城威尼斯的浪漫!

“威尼斯人”里面好大,宽阔的走廊,华丽的水晶灯,精美的壁画……赌场像金壁辉煌的皇宫,商场像精致唯美的威尼斯小镇,真是感叹人类的创造力!

在威尼斯人里面逛了三四个小时,接下来去“渔人码头”转转。这是一个以海岸设计为主题,由欧陆及拉丁式建筑群组成的微缩景观公园,集合了各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像一个世界风情小镇。

只在澳门玩一天,既想去这里,又想去那里,时间就安排的紧凑些。吃过晚饭,去澳门的中心步行街“新马路”逛逛,一路上都是异国风情的老式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让人有一种进入时光隧道的感觉……


议事厅前地是澳门民政总署大楼前的广场,呈狭长的三角形,是澳门四大广场之一。广场周围的民政署、邮政局和仁慈堂,都是具有百年历史的葡式老建筑,其中仁慈堂是亚洲地区最古老的慈善机构。

整个广场由黑白碎石铺就地面,砌成波浪形图案,既美观又有特色。衬托周围颜色鲜艳的文物建筑,互相辉映,使前地一带显出浓浓的南欧风情。这里也是繁华的商业区,附近道路已辟为行人专用区,周围有长椅,所以人们都喜欢聚集在这里休闲和憩息。

看过了澳门的地标建筑和历史文化,此时想起了他的另一个身份——“世界四大赌城之一”。来到东方拉斯维加斯,必须要去感受一下博彩的乐趣,做为此行的结束。

早上起得早,一天都变长了,在澳门的大街小巷从天亮走到天黑,一点也不觉疲倦。
这是我十一年前的澳门之行,如今一一记录就像是故地重游了一遍。旅行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你最初看到的那些风景,而是回来后每每想起时的念念不忘。

四天的港澳行,如有兴趣请移步《香港城市篇》//www.mafengwo.cn/i/22398550.html
《南丫岛篇》//www.mafengwo.cn/i/22424023.html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