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泰国清迈雨后凤凰花】

清迈在泰国享有“泰北玫瑰”美誉,一年三季(清迈无四季,只有热季、雨季和凉季)花草繁盛,绿树掩映,绿草如茵,花开不断,且花色鲜艳。

三四五月“黄花”(黄花风铃、金链花)明艳过后,轮到“红花”闪亮登场。古城河两岸、市内市外、素贴山蒙占山的山路山坡山谷,凤凰木花绽放,如晚霞般绚烂。

在中国南方、台湾、东南亚地区,常见凤凰木,有三个城市将“凤凰木”列为市树市花,台湾台南市别称“凰凤城”,便因为市内多凤凰木。厦门市树也是“凤凰木”,汕头民众习惯称“凤凰木”为“金凤花”。民国时期湛江的市花也是“凤凰木”。

巧的是三地的大学(台南国立成功大学、厦门大学及汕头大学)均将“凤凰木”同列为校花。如果这三校集体开一个“校花联谊交流会”,我想应该蛮有趣的。

四川的攀枝花市原来的市树也是“凤凰木”,后来因为虫害严重防治不力,改“攀枝花”为市树。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诗圣杜甫人生第一首诗写于七岁幼童时,诗名《咏凤凰》,不过,他咏的不是“凤凰花”,而是“神化的高阶鸡”——凤凰,讴歌具有“凤凰”品质的德才高尚之人。

中国古代咏凤凰树木花的诗词歌赋并不多,勉强称得上佳作的也就一二首,相比松柏梅柳杨竹槐榆榕梧桐等集巨量文赋诗词于身上的“超级流量树”,凤凰树几近无人识的“路人甲”。

我甚至有理由怀疑,即便唐宋元明时代所诗词所咏所言及的“凤凰树、木、花”,也仅是同名或借用借喻,非是当代的“凤凰树”。

凤凰木非亚洲特产,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至今仍是该国的国树),四五百年前才移植至亚洲,16世纪由葡萄牙人从非洲引入澳门,当地人未见过世面,不识此物,因其种植于澳门凤凰山,遂称之为“凤凰树”。

之后,香港、中国华南沿海地区、海南、福建、广西、云南陆续移植。我在台南见到过的百年凤凰树,则是在1897年日本驻印度的孟买领事馆采购种子引进。

当代咏凤凰花的诗词妙文并不多,著名诗人郭小川对凤凰树犹为倾心:“木棉树开花红了半空,凤凰树开花红了一城。”

有一首民间诗作写的蛮传神:“火树亭亭飞凰羽,仙容矫矫著凤冠。但恐赤焰灼玉指,揽镜意欲作红簪。丹霞裁裙披绛纱,新叶琢玉佩翠环。霓裳轻旋舞翩跹,风卷荷衣影零乱。”

其实,对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来讲,凤凰木与木棉树三角梅真是司空见惯不惊不怪。我在云南广西台湾厦门海南也常睹凤凰花绽放,都很漂亮。不过,貌似清迈泰北凤凰木的更“粗野”(粗生粗长,野态野趣)一些。

清迈的凤凰树,如果是长在山谷山坡山麓地带或郊外田野、古刹寺院内的,特别繁盛,树高冠宽,浓密宽大。

凤凰木虽然粗生粗长,但却是身披光环,被誉为“世上最色彩鲜艳的树木”之一,阳光越炽热,生长越旺盛,色彩越鲜艳。

清迈气候、土壤、经纬度、长久日照及雨季等合适条件,令五月的凤凰木如草原上饱灌雨水的野花,无拘无束,姿意生长。

清迈凤凰木形态优美,或像燃烧的火炬,热烈、奔放、肆意、张扬,或像巨大的红伞,簇拥华丽,或像栖息在绿林中的凤凰展翅欲飞,美丽悦目。

现时正是清迈雨季,每天下午或晚上龙王爷总会露露脸,打打卡,意思意思。经过雨水洗涤滋润,次日清迈天幕更湛蓝,云朵更洁白,环境更见清绿,空气更加清新,红彤彤或橙红的凤凰花“叶如飞凰之羽,花若丹凤之冠”,迎风摇曳,煞是壮观。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