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就确定了毕业游要去台湾,但直到4月忙完毕业论文,才得空去了解入台所需的证件。由于姐姐去年毕业游就去了台湾,她告诉我去年办台湾通行证和入台证只用了两周多,然后我就慢悠悠地去办了通行证,直到我拿到通行证后开始慢悠悠地了解如何办理入台证时,我惊愕地发现如今入台证的配额是如此紧张,当时是4月底,马上办入台证的话最快也只能6月初拿证了,除非花钱去买配额日,每花200元提前一个配额日。犹豫了一下,感觉6月初出发也可以接受,就按正常的排期办了证。因为户口迁到了学校,所以通行证我是直接到东风东路的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办理,记得是带身份证、学生证和照片回执就可以。入台证则是在淘宝上搜寻“浙江商务国旅”,在搜寻结果的第一个店办理的,168元,大概需要20个工作日。预计6月10号才能出证的,后来6月4就已出证,卖家会通过邮件发来入台证的电子版,然后自行打印就OK了。

办了双证后,接下来就得寻觅一起去的小伙伴。一直不想独自去旅行,是喜欢在路上时,身边能有人即时相互分享旅行的感受。这条寻伴之路可谓相当曲折,搞得我差点因为约不到有入台证又时间相近的旅伴,而想改去四川玩了。好在关键时刻,之前放了我鸽子的小斌童鞋推荐了一个同被放鸽子的女生,她在2月份时就同盆友一起买了6月16—24号的特价机票,所以她的台湾行势在必行。24号刚好是在毕业典礼前一天,觉得时间OK,就毅然决定同这个素未谋面的华农女生Lily一起去


,后来我叫她婷姐,第二天我便根据她的往返航班订好了机票。来回都在台中清泉岗机场飞,这次没能在台北飞一次有点遗憾,因为台北桃园机场据说很有特色,但有伴也是值了。

整个台湾行虽然只有八九天,但对于我这种超爱瞎操心的人来说,准备工作也是不少。路线方面,我们先把各自想去的地方写下来。同是初次入台的孩纸,我们俩想去的景点都差不多。确定了景点后,我们再根据时间把它们串成线,这样总行程便出来了。


我们的路线大致是台中→九份、平溪线→台北→淡水→垦丁→阿里山→台中。接着就按照行程一一订旅馆,订台湾的旅馆可以在booking缤客、四方通行、agoda这几个网站上完成,我基本上都是在booking上订的。台湾的旅馆看多了,看回国内旅馆的价格感觉都是业界良心啊!


为了节省成本,我们有几晚是住青旅,婷姐之前没住过青旅,所以比较期待,而我之前住过两次国内的青旅,对于公用卫浴略脏和洗漱要排队有点不能忍,但这次为了节省成本也没办法啦,毕竟台湾很多青旅一个床位还要100多RMB。我们八晚的住宿人均是883RMB,算是超节省了T T。订完旅馆纠结了下要不要先订车票,后来觉得麻烦,加上查到平日车票并不紧张就算了。剩下的就是查清楚通讯、货币兑换等一些琐碎的问题,看多几篇攻略也差不多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即使攻略查得再详细,也不可能每条街巷都清楚怎么走,所以装一个手机地图软件是必须的。百度地图和高德地图都没有台湾详细的地图,所以这次出发前安装了googlemaps,google maps在大陆是用不了的,但这次在台湾全程用它,非常准确好用。

D1:深圳-香港-台中

6月16日,我和婷姐各自从广州和深圳出发了,在蛇口码头汇合。蛇口码头乘船到香港国际机场的海天码头全程就半个钟。办好登机手续、拿到机场返还的离境税120港币后,我们直接到4楼的登机闸口前,想找点吃的,折腾了半天,才发现8楼有餐厅!


(原谅我们都第一次在香港机场飞……)当时已经来不及去买吃的了,只能默默饿著肚子上了飞机。这次买香港快运的机票,因为是廉航,购买机票后选座位、飞机餐和行李托运都得额外付钱。想到回程会代购一些护肤品,便选择了回程托运。其实去程我也带了很多洗面奶之类的瓶瓶罐罐,但感觉安检不如国内严格,不会超量得太夸张都放过了。在香港飞比在广州飞便宜很多,婷姐2月份买的特价机票来回七八百元,我提前两周买来回1300多元。香港快运航空貌似经常有搞促销,有出境游想法的亲可以多加关注。

在飞机上看到了晚霞,还有经过各个小岛屿,景色美极了。


下了飞机,首先在机场的“台湾银行”货币兑换点


换了少量台币,然后赶紧买个三明治喂饱肚子。接着在机场的“中华电信”营业点办理了10日型的手机套餐,套餐包括10日期间的无限上网流量+100台币的通话费用。之前看攻略说其实中华电信、大哥大、远传这些运营商提供的套餐都差不多,所以就近选择了中华电信


。我手机顺利地装上了台湾卡,但婷姐的魅族MX4 pro


却一直都读不到卡,之后两天陆续去了不同通讯商的门店,都没找到解决办法,之后她都是一直用我手机分享的热点上网的。

我们订的旅馆在台中车站附近,从机场有公交直达台中车站。在公交上,坐我旁边的是一个非常热心的大叔


,他跟我聊了很多台湾好玩的地方和自己的见闻,还把刚从澎湖出差带回来的旅游宣传册给了我


,这让我初步感受到台湾人民的友善和热情。

下车后,在7-11买了悠游卡,悠游卡就是台湾地区的交通卡,除了台南部分城市外,其他地区都通用,而且8公里内免费。卡的工本费是20RMB,离台时可在捷运站可以退卡。到了旅馆已接近11点,洗完澡看了电视,感觉台湾电视台的综艺节目还真是不少。

D2:台中-台北-瑞芳-九份

去九份必须到瑞芳车站坐车,台中直接到瑞芳的车班次很少,所以我们决定去台北转车。


到台北转车时还顺便在台北车站办了青壮卡,只需要出示身份证,在申请书上签字后,青壮卡就到手啦。同时,也在台北车站买了20号早上台北到左营的高铁票。

到台北时本来打算取钱,试了好几个ATM发现带来的华夏丽人卡根本取不了,总是显示“格式不符”之类的提示,其实到现在我也没整明白为何这卡用不了,之后试了民生卡,却读得出来,于是让姐姐帮我把钱全部从华夏卡里转到民生卡


,民生卡取钱每笔15元也没办法啦。


卡不能用时也有个很热心的小哥试图帮我们解决问题,一直到我联络了姐姐说好转账的事、准备去买车票时,还看到他在远处不放心地看着我们,顿时感觉台湾真是个让人暖心的地方。

从台北到瑞芳坐区间车大概50分钟,在车上熟睡了一路。到了瑞芳车站还要坐公交去九份,在公交上又有一个小哥,应该是当地人,建议我们可以先去金瓜石玩,傍晚时再回老街逛,因为老街美就美在夜灯初上时。


金瓜石本来我们没打算去的,听他说那里的黄金博物馆值得一看,加上时间充裕,就决定去看看。金瓜石在清朝因金矿开采业而兴起,到了现代渐渐没落,后又发展起了旅游业。黄金博物馆有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一块黄金,很多人走过都不忘摸摸以沾沾财气。




博物馆还有淘金体验区,游客可以体验到淘金的乐趣。金瓜石还有很多不同样式的日式建筑,建筑在当时规划建造时就非常用心,又经当代政府整修和保护,因而现在看来仍非常精美。下午四点多,我们坐车从金瓜石返回九份老街。金瓜石公交站有义工向游客指示交通,义工在台湾称作“志工”。他说在台湾各个地方志工都非常多。

九份老街上是琳琅满目的商店,吃了碗有名的赖阿婆芋圆,感觉也就那样吧。小饰品店对我实在没太大吸引力,因为经验表明,很多纪念品买回家后来就扔在一边了,所以不想再有太多此类消费了。婷姐则逛得不亦乐乎。前一天晚上旅馆的空调抽风,睡觉前开到最低一点也不冷,然后一觉醒来冷成狗,直接后果就是——我感冒了。




所以对于老街越逛越没精神,只想快点走到老街尽头的民宿。买了盒感冒药,终于走到九份老街的街尾,到达了之前预订的民宿,果然偏僻得可以,还真是在山——上,能看到无敌山景!放好行李,再稍作休整后, 我们又出来觅食,但才晚上7、8点时分,老街上很多商铺都已经关门了,想找吃的都不容易啊,只能在7-11买了个面包回去啃。忍着疲惫出来逛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超赞的日落!


因为《千与千寻》选择来九份,但反而没看出太多《千与千寻》的痕迹,却意外饱览了这山城的日落美景。旅途中的未知真是妙不可言。

由于民宿是公用卫浴,等洗澡时在公共区遇到一个同是大四毕业、来自台湾彰化的小伙伴,交流之后发现台湾大学生初入社会的平均工资和房屋租金都跟大陆的大城市差不多,他们的工作也一样不好找,在就业压力上两岸学生可谓是有所契合了。

D3:九份-瑞芳-平溪线-西门町-台北101


平溪线,我们的路线是十分→平溪→菁桐→瑞芳。还有一个热门景点是侯硐,以


猫多闻名,因为本人怕喵+时间紧就放弃了这一站。本来还挺期待平溪线的,但没想到这是台湾行中最无聊的一站,个人感觉不是《那些年》真爱粉的话就没必要去了。如果非要说这站有啥乐趣,那就是分别找到《那些年》的拍摄地了。《那些年》我看过两次,作为青春电影,没有堕胎等狗血情节,有的是正常人可能经历的暗恋与错过,能激起我的共鸣,所以还是挺喜欢这部电影的。菁桐的铁轨、平溪石底桥放飞的天灯,除了这些《那些年》的痕迹,就是老街上的纪念品和小吃商铺,只能说逛多了略麻木。平溪线最常见的纪念品就是天灯、竹筒许愿筒。铁轨上很多人放天灯,有情窦初开的高中生




,有浓情蜜意的大学生


,有温馨幸福的大家庭


……把各自的美好愿望写在天灯上,放飞蓝天也就放飞了希望




去平溪线时可根据火车时刻表适当规划一下时间,免得因为等火车浪费了太多时间


。我们在十分花了很多时间,因为逛完十分老街便往十分瀑布方向走去,本来以为10分钟就到了,没想到居然走了大概半个钟!至于瀑布景色……其实还OK,但你如果在大陆看过黄果树之类的大瀑布,那这就小巫见大巫了。

逛完平溪线的最后一站——菁桐,我们便坐火车回瑞芳,然后返回台北。本来想一早上逛完平溪线的,但因没控制好时间,到台北时都已经四五点了,原定中午在台北永康街吃饭的,现在也唯有牺牲掉永康街这一站了。


到台北后先去旅馆放下行李,接着就赶去西门町吃晚饭。



西门町的经典美食有:阿宗面线、老天禄、赵记菜肉馄饨、王记牛肉面、成都杨桃冰和美观园。婷姐买了杯成都杨桃冰,喝了一口感觉比想象中酸。西门町注定没时间细逛,那我们就好好吃一顿吧。我们选择了老字号“美观园”,里面的饭菜种类多又不贵,因为感冒不能吃太上火的,所以我只点了一个茄汁蛋包饭,然后看着婷姐的照烧鸡腿饭看红了眼,呜呜~

吃完饭逛了下街,我们便匆匆赶往台北101,101在晚上十点后就不接受游客了。我们赶到101大概是晚八点,时间还是挺充裕的。台北101使用青壮卡或学生证有优惠,在5楼售票,这个点售票台前还排起了长龙,不过因为工作人员效率高,等待时间并不长。101的电梯曾是世界上最快的电梯,并以此得过金氏世界纪录。从5层到89层观景台,坐电梯时需把嘴巴微张,不然如坐飞机起飞时耳朵会不舒服。从没在高处看过一个城市这么全的夜景,心里还真有点小激动呢~这层有个纪念品商店,许多人在这里寄送明信片,因为这里的邮筒号称是世界上最高的邮筒


D4:中正纪念堂-台北故宫-淡水-士林夜市

中正纪念堂为纪念蒋介石而建,纪念堂前是自由广场,左右两侧分别是国家音乐厅和国家戏剧院,自由广场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文化表演中心。中正纪念堂和自由广场牌坊的建筑风格有点像南京中山陵。每天上午10:00—下午4:00纪念堂内都有仪队交接仪式,我们刚好看到了11点的。交接仪式的流程和动作特!别!多!所以持续了十多分钟。接着逛了纪念堂的各个展厅,主要展出的是与蒋介石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在世时的用具、办公室等。

逛完中正纪念堂,去往下一个目的地——台北故宫。去故宫需要在士林捷运站转公交,在士林站的便利店买了几块寿司和鸡蛋布丁吃,午饭就算解决了,我和婷姐都感叹道为了玩都没有好好吃饭吖。台北故宫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有人说过,只有把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合起来,故宫才是完整的故宫。感觉自己一个毕业季去了两个故宫也是圆满了,哈哈。总觉得台北故宫里只有藏品,而没有住在里面的人那一个个或悲痛、或风光、或欢乐的故事,就会失色很多。来台湾的外国人很多,日韩的尤其多,也许是他们对台湾的认同感比对大陆高,但我认为他们要了解更多更有趣的中国历史,更应该来北京、西安等古都看看,因为是它们亲眼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但台北故宫也有在大陆看不到的精美藏品,比如《富春山居图》,毛公鼎,肉形石,翠玉白菜等。肉形石和翠玉白菜简直跟真的一样!怎么可以!为了看这些镇馆之宝大家也是蛮拼的,队伍都快从三楼排到二楼去了。另外,还发现一个台北故宫胜过北京故宫的点,就是它的纪念品做得太赞了。不仅精美,而且种类很多,囊括了平时会用到的很多东西。纪念品能做到美观性和实用性兼备很难得,加上价格也不会太贵,感觉台北故宫的纪念品应该会很畅销吧。记得之前看过凤凰卫视一个节目采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他说他们未来将更注重纪念品的创新和研发,如今北京故宫的纪念品相比以前也进步很多啦,希望继续加油加油~

逛完台北故宫,我们坐捷运


前往淡水。淡水老街感觉并不老,同样是各色商铺,并没有太多惊艳之处。逛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去淡江中学和真理大学。


这两个学校都是周董电影《不能说的祕密》的取景地。去到淡江中学时它已经关门了,于是只能转战隔壁的真理大学。真理大学不大,但建筑很复古,很有特色。

6点时分,我们坐公交到渔人码头看日落。很多人已经架好机器准备拍日落了。我们在情人桥的对岸坐着,感觉还没日落这景就已经够美了。淡水落日是台湾八景之一,真是名不虚传。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真想时间就停留在这静谧美好的一刻。后边的酒吧有乐队在吉他弹唱,有好歌听,有美景看,良辰美景醉了多少人。



晚上,士林夜市走起~士林夜市商圈挺大的,不仅有很多小吃摊,还有卖各类用品的商铺和品牌店。士林夜市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小吃,其中蚵仔煎、广东粥、生炒花枝、葱油饼、青蛙下蛋尤为出名,可惜自己有点上火,还是要忌口。走不久就看到了忠诚号,这家以蚵仔煎和生炒花枝闻名,店里的墙上贴著各路名人来店里的合照,马英九、谢长廷等。点了盘蚵仔煎吃,味道还不错,就是酱料太甜了点。之后还分别遇到豪大大鸡排、青蛙下蛋、郭记葱油饼、士林小香肠……




专程找到阳明戏院附近的辛发亭冰店,吃了一盘红豆牛乳冰


,份量很足又不贵,超值!小吃琳琅满目,真羡慕不上火的人能肆意地吃吃吃。

D5:台北-左营-恒春-垦丁

(度假)垦丁是台湾行中最期待的一站!虽然大陆海滩多的是,但总感觉垦丁的会特别蓝。这天是端午节,当大家还在梦乡的时候,我和婷姐便爬起来坐高铁了,台北到左营的高铁全程才一个多钟,但左营到恒春的客车全程要三个多小时!简直不能忍。感觉来台湾坐车都坐到没脾气了,谁让你环岛呢!

中午12点多时分,终于到了恒春,恒春的主要看点就是《海角七号》拍摄地。其实基本上忘记《海角七号》的剧情了,只是对里面的主题曲——范逸臣的《国境之南》印象特别深,一到恒春就不断哼起。


阿嘉的家要进门还得50台币,因为我和婷姐兴趣都不大,就没有进去。垦丁有些民宿建得很小清新,顶着个蓝天,随便一拍就是一幅画。至于恒春老街和古镇,个人觉得没什么看点,和婷姐随便逛逛便便奔赴期待已久的垦丁了~

初到垦丁,第一感觉就是晒晒晒!






大中午的,到旅馆放完行李一身的汗,准备出门前和婷姐在房里疯狂地涂防晒!在垦丁两天居然用了大半瓶88ml的水宝宝!(但后来还是有点晒黑了。)然后民宿阿姨先带我们去租了电动车,我和婷姐只租了一辆车,因为我不太能驾驭电动车。老板告诉我们在垦丁是不允许两人骑一辆电动的,但一般也没怎么抓,所以我们只租一辆,婷姐的车技比我想象中要好~

一下午我们就去了白沙、猫鼻头公园、船帆石这三个景点。由于电动车需要充电,我们等它充电等了一个多小时,顺便吃饭


。大概晚7点时分,我们重新上路,往鹅銮鼻和台湾最南点开去,一路上很多地方都没有路灯!人又少,要是一个人肯定不敢往前开了。特别是到最南点时,放车后还得往前走500m,这时刚好有一群人在里面逛了出来,他们奉劝我们两个女生还是不要进去了,因为里面已经没人了,而且阴森。




然后用一口台湾腔赞了我们“你们俩很敢诶!这么黑都敢来”。我们只能笑而不语,其实心里都吓尿了,哈哈~他们也说鹅銮鼻公园已经关门了,所以我们打算明儿再来。往我们位于南湾路的旅馆开的路上,又逛了一下炒鸡热闹的垦丁大街。垦丁大街的饰品虽然会特别一点,但价格略贵。晚上垦丁的海景看不到,所以大家都挤过来垦丁大街逛,熙熙攘攘,各种车辆都很难通过。

D6:垦丁-嘉义

今天在垦丁的主要任务就是潜水。民宿阿姨帮我们联络了一个潜水俱乐部,每人1800台币。本来约的是10点场,我们8点多先去鹅銮鼻和最南点,电动车本来昨晚放在租车店里充电,没想到老板竟没帮我们充!!所以我们只能停在路上充了半个多小时,结果去完那两个景点已经十点多了。去完鹅銮鼻,我们火速赶往潜水俱乐部,终于赶上了11点半场!

很快换好潜水服,教练传授了一些潜水基本知识后,我们便坐上俱乐部的车去潜水地——后壁湖。在岸上背好氧气瓶,重cry了好吗,背上后人的重心得向前倾,不然将会非常累。全副武装后,终于到了下水时刻。每个教练带两个学员。浮在水上后,教练还说了几个重要事项,关于呼吸器和眼镜等器材的使用。丝毫没有游泳基础+轻微感冒,却一点也不紧张,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感。到水下后,不太适应水下呼吸的感觉,很快又示意教练需要浮上水面。又找了一下感觉,又同教练一起浮下水面,渐渐地越潜越好。只可惜海水不够清澈,不能很清晰地看到鱼群和珊瑚。越往下,感觉头有点痛了,赶紧做耳压平衡,教练也急忙帮我揉太阳穴。后来发现我们一组八人基本都不头痛,教练说我可能是因为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潜水,个人还是不能非常享受潜水的乐趣,一心只在想要好好呼吸,不要出什么闪失。整个潜水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深入到水下六七米,水下有专门的摄影师给我们拍照。然而后来看到照片时感觉自己得罪了摄影师,没几张照片能见人……







上岸时海浪好大,教练告诉我浪来时不要动,就这样一步一步上了岸,这个过程中下巴重重地磕到了摄影师的肩膀,回到俱乐部时教练亲自为我的伤口消毒上药,太暖心了呀。愉快的潜水之旅结束了,垦丁之旅也接近尾声了。有人说人到二十几岁应该渐渐尝试一些以前不敢做的事,慢慢地更了解自己。这次台湾行很遗憾没有时间去体验滑翔伞,只能留待下次。希望每次旅行都能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可以,我真想在垦丁想待多久就待多久,这里的海景让人神往,能轻松肆意自由地骑着电动车到处穿行,能在蓝天白云碧海白沙间尽情体验冲浪、潜水、日光浴的乐趣,这样没心没肺地开心的日子实在不能更赞了!(度假)(度假)虽然不想跟垦丁说再见,可是时间有限,我们还是得离开这里了,以后来台湾一定还会再来垦丁~

接下来一站是阿里山,我们搭垦丁—左营的垦丁快线


,再由左营坐高铁到嘉义。到了嘉义高铁站后已是下午6点多,游客咨询台的人说现在已经没车到阿里山或奋起湖了,我们便试图打电话问民宿的老板有没办法载我们到奋起湖,老板说只能拼车,但是很贵,所以建议我们在嘉义县住一晚,明天再上阿里山玩。Booking上要求最迟入住前三晚可免费退订,老板让我在网站上退订,就不收取我们任何费用了。这让我们阴郁的心情瞬间晴朗!果然世上还是好人多,而且来台后感觉遇到的台湾人都特别热情善良!然后,我们决定先搭公交到嘉义火车站附近,找个旅馆安定下来。等公交时,前面的人告诉我们凭高铁票坐公交是免费的,心情又晴朗了一点,哈哈~下车后,在火车站对面找了个旅馆住下,为明天的阿里山之行养精蓄锐。

D7:阿里山-台中

之前并没有很期待阿里山这站,因为姐姐和我们在台北住青旅时遇到的来自浙江的中正大学交换生都说阿里山没啥看头,我更想看到阿里山的原住民。婷姐则非常期待阿里山之行,因为她很喜欢爬山。

从嘉义县城到阿里山要两三个小时,一路上山路十八弯,虽然弯多但也不是很险,只是坐车容易不舒服。上到阿里山,一下车——那温差简直了!后来看显示屏才知道这儿只有18度,而山下是30度的节奏好吗!为什么没人告诉我们到阿里山要穿外套,还看到有人穿棉袄!而我穿着短袖+小短裙在这里就像蛇精病!




因为感冒刚过,婷姐怕我复发,便将她的防晒衣脱下来给我穿,盛情难却只好穿上啦,穿上后感觉好受那么些。18度的阿里山上雾很大,连入口处的“阿里山”三个字都看不太清。阿里山上有很多古木,雾大所以显得仙飘飘的。山上很凉爽,空气超清新,所以逛起来还是挺舒服的。阿里山博物馆前有一些FL功宣传者,多数是大妈,拿着FL功的宣传牌,看到我们走过,对我们说“小姑娘从小带红领巾的吧,名字错了要改过来哦”。


到了博物馆,婷姐和馆员交流了下,馆员说那些FL功宣传者有些是在大陆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后,才过来台湾宣扬FL功的;有些是听闻前者的遭遇,而声援他们的志工。对于FL功,多数台湾民众也是不甚了解,但看法更包容,认为他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立场和声音。

步行到神木车站后,我们从神木车站坐小火车


回阿里山车站,全程才十分钟不到。然后再从阿里山车站坐车返回嘉义车站,坐车下山时真心难受,分分钟要晕车的节奏。晕乎乎地熬了半天终于回到嘉义,继续坐台铁去台中。

D8:清境农场-东海夜市

去清境农场要在台中干城站坐车,直达清境农场,要3个多钟。清境农场也是在高山上,不过山路不如阿里山的弯。农场也是很凉爽,所以游览下来的感觉也是炒鸡舒服。农场非常干净,我们的游览路线是青青草原→观山牧区→小瑞士花园。第一次来这种带点欧式的农场,兴奋坏了




。有很多粑粑麻麻带着小盆友来玩


。常年游客多,所以感觉这里的羊咩咩一点都不怕人。拿羊粮喂它们,它们爬得老高起来吃,吃完草咩咩


就慵懒地躺在草地上发呆晒太阳。在这里有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地如其名,真想在这里待上个几天,过简单的田园生活,这样人也变得简单一点吧。

由于第二天要去逛东海大学,我们今晚便住在东海大学附近的青旅。来台后住了几晚,觉得青旅都很干净,有些旅馆的双人间虽小,但也是非常整洁。这点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本来打算今晚去吃逢甲夜市的,但太累了就打算逛一下附近的东海夜市算了。东海夜市很小,说是逛夜市,其实我们是在康是美和屈臣氏买买买,各种代购容易嘛我。台湾的日系化妆品和护肤品绝对是良心价,几乎很多面膜都是买一送一,大家可以拉几个行李箱过来逛。

D9:东海大学-香港-深圳

东海大学素有“台湾最美大学”美誉,由贝聿铭设计的台中市地标——路思义教堂就坐落在这。东海大学的校道都是繁茂的树木,因而感觉有点像中大南校,不过建筑要比中大的新一些,整体感觉比较清幽,但并没有很惊艳之感。

台中正在建捷运站,有公交和BRT,感觉交通不太方便,有时等车要等很久。台中的发展水平个人觉得跟大陆的二三线城市差不多,大部分是旧城区。转了一趟车终于到了台中机场,台中没有捷运站,所以退不了悠游卡,就留作纪念顺便下次来台时也可以用。

逛了那么多地方,台湾是最让人感觉没有距离感的地方。这里的人分分钟都可以跟你聊high,当你有向当地人提出问题,他们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都告诉你,很喜欢这种人与人之间没有防备的感觉。比起大陆的幅员辽阔,台湾虽然不算什么,但多少人去了还想去,因为它让人觉得很舒服,如沐春风。要真正做到热心善良其实并不容易,希望自己能不断学着去做到。

还有必须要说的一点,台湾的便利店真是非常便利!在台湾,便利店叫做“超商”,一般台铁和高铁的车票都可以在超商买,我们在台期间,偶尔没啥胃口吃饭时,干脆就在7-11买关东煮、寿司或者方便面吃,台湾的7-11多到令人发指!并且大部分7-11都有ATM、影印机和卫生间,还有很多休息的座位,真正发挥了便利店的便利功能。

台湾的物价总体跟大陆差不多,去的地方中感觉台中的物价会低一点。有些纪念品其实有点贵,但折回人民币——除以五就觉得——诶,不贵哎,然后就买了,然而如果直接标人民币就不一定会买,哈哈。但总体说来,我们还是控制好了预算,全程人均花了三四千。

感谢一路相助的可爱的人们,笔芯


宝岛,我们后会有期!写于2015年。

本文章将原文转贴为繁体中文方便阅读